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燃烧的海洋-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日本产品随处可见。
从汽车到家电、从衣服到奶粉、从电灯到五金工具都能见到日本品牌,或者日本企业的影响力。
只是;这种关系,正在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国的经济政策发生改变。
虽然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主要集中解决“国与民”的问题,即重点打破国有企业在高利润行业的垄断地位逐步扩大开放范围;让民营企业参与竞争,以形成更加完善、合理与公平的市场竞争体制;并没涉及到外资企业,但是有远见的人都知道;随着更有活力的民营企业逐步主导中国经济.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中国肯定会大力扶持民族产业,逐步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这么做了。
二零一六一年一月一日,中国政府以市场过饱和、产能大于市场消费水平为由,取消了所有外资汽车厂与合资汽车厂享受的税收、土地使用与能源供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随后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公用车必须低于十五万元,且为采购国产汽车提供补贴等政策,极大限度的限制了外资与合资车厂的在华业务,为羽翼渐丰的国产车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比如在二零一七年底,第一架国产直线民航客机下线;中国政府出台补贴政策;为所有采购国产飞机的民航公司提供财政补贴;随后包括国航、南航、上航在内的十多家国营航空公司取消了从波音与空客订购的客机。虽然随后美国与欧盟就在世贸组织提起起诉;认为中国的财政补贴政策;违背了公平贸易的原则;要求中国取消补贴;不然将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但是这场官司很难打;因为中国政府可以不提供补贴.却能以其他方式做同样的事情,比如通过国营企业的上级主管单位、即国资委向国营企业注资;或者减免国营企业的上缴利润。
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排他性政策;受影响最大的就是
日本。
从二零一六年开始,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与铃木等五大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开始急剧下降,到二零一八年;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不到一百万辆;仅为二零一五的三成。虽然同期欧美车企的销售业绩也大幅度下滑,比如大众公司在二零一八年的销量仅为二零一五年的五成,通用公司也降低了五成.但是相对而言;日本车企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
原因无二:从二零一六年开始;国内成品油市场全部放开;油价回落到合理区间。
虽然在第二次朝鲜战争影响下;国际油价一路攀升到每桶两百五十美元以上;巅峰时期曾经达到每桶二百九十七美元的天价;但是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油价一路下行;在二零一五年底回落到每桶一百二十美元。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当时中国从朝鲜进口的石油;每桶不到七十美元。
二零一六年看中国企业在东朝鲜湾发现超大规模海上油气田后,国际油价应声下跌,回落到每桶一百美元以下。二零一六年七月.中国又先后跟伊朗、委内瑞拉签署了原油长期进口协议。
更重要的是;在民营企业参与后;国内成品油销售市场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二零一六年初;国内九十三号汽油的批发价格为每吨一万零一百元,到了七月份;已经跌到每吨九千一百元,到十月份仅为每吨八千三百元。二零一七年初,随着朝鲜海州的石油炼化中心投产,民营企业开始在国内主推九十七号以上的高品质汽油,以及完全达到欧盟标准的柴油;国内成品油价再次下跌,九十七号汽油的批发价一路降到每吨七千六百元,九十三号及以下汽油则在年底退出零售市场。
事实上;当时民营油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并不高。
只是,民营企业不再只从事终端销售,而是建立起了开采、炼化、批发与零售的完整产业链;打破了国营企业的垄断地位。加上一些资本雄厚的民营企业开始拓展国内市场;投入巨资完善批发与零售网络;迫使国营企业不得不主动降价。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到二零一九年初,民营企业也只有百分之十。
就是这百分之十,让国内冉品油销售市场供大于求。
也就是这百分之十,让中国消费者用更低廉的价格买到了更好的燃油。
燃油价格降低;以省油为卖点、却牺牲了安全性的日本车自然不再受到追捧。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与销售国之后;中国政府开始椎行节能政策。虽然从长远来看,电动与混合动力汽车才是理想选择;但是在短期内,柴油车是更好的选择;也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随着民营企业主动提高成品油、特别是柴油标准;柴油车逐渐得到青睐。
从节油的角度出发;柴油车绝对是最佳选择。同排量、同净重的车辆;使用柴油发动机的油耗能比汽油发动机降低三分之一,而且柴油发动机的低转速性能更佳;在拥堵的市区内更加节油。
在柴油机领域;日本车企就没有多少优势了。
可以说;日本车企不但比不上欧美车企;特别是欧州的大众、口凹集团;在某些领域甚至比不上一些中国车企。
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败退;只是日本企业在华业务全面萎缩的冰山一角。
经济层面的微妙变化;对两国的关系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
虽然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就有一些日本学者与工商界人士提出,中日双方应该放弃历史成见;本着共同发展的目的,建立一个囊括了东亚与东南亚十多国的自由贸易区,但是这种观点不但没有受到重视,还被一些政治家与外交家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完全不切实际的空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确实是空想。
只要中国不肯放弃成为全球大国的努力;而日本又不甘心落于人后,中日之间的根本矛盾就无法解决;也就不可能走到一起。
既然没有合作共赢的基础;对抗就成了唯一选择。
五月九日;日本官房厅长官宣布,因为国事原因;首相原定在六月十八日对中国的正式访问被迫取消。
不管理由多么冠冕堂皇,日本首相取消访华安排;都是一个明确无误的外交信号。
仅仅三天后;日本首相前往冲绳,视察了正在兴建的西表岛空军基地,以及与那国岛的海军码头。
这下,中日关系想不紧张都不可能了。!~!
..
第十三章 风起云涌
五月六日.朝鲜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庆祝伟大的”第五词卫国战争”取胜四周年。
作为志愿军“老兵,“牧浩洋收到了朝鲜当局的邀请涵;前往平壤观摩阅兵典礼口这是他来到国家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之后,第一次出远门。随行的;还有陆变等几名参加过朝鲜战争,在志愿军中有正式职务的技术军官。
半壤之行,牧浩洋没有空手而归。
除了获得朝鲜人民政府颁发的“抗美援朝国际英雄”荣誉勋章之外,牧浩洋的“人民军荣誉少将”津贴也拿到手了。
只是;现在的钱很不值钱。
要知道;在过去四年间,全球货币的平均贬值幅度在百分之七十以上,新朝鲜元的币值缩水了百分之九十五。这意味着,牧浩洋拿到的八十万朝鲜元.仅能兑换两万人民币;而且仅相当于二零一四年的八千块。
这点钱;还不够他在平壤为亲朋好友买纪念品呢。
还好;牧浩洋没有多少亲朋好友,或者说没有几个要他从平壤带礼物回去,因为与他往来密切的战友;大都去了平壤。
回国后;牧浩洋回子趟海军学院;主要为了办理毕业手续。
随后,他在实验中心参加了第二篇论文的答辩工作。
有陆变帮忙;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即便没有陆变帮忙;因为在这篇涉及到军事通信的论文中;牧浩洋提出了一些颇为新颖的观点,比如激光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涉及到了一些保密技术,所以没有不通过的道理。
此时.太阳黑子的初步理论研究已经取得进展;只是钱仲泰压着没有拿出来。
作为科学家;钱仲泰很谨慎。别忘了,在搞天体物理学之前,他是数学家。只要实验结果还存在砒漏与疑问;他就不会发表;更不会当成实验成果上交给总参谋部。要等他解决所有问题;恐怕得有点耐.。
五月十八日;星球六.牧浩洋与以往一样;吃了早饭就去找到李明阳。
因为有几次,陆叟主动来找牧浩洋;结果被后赶到的李明阳撞个正着,误认为两人的关系更进了一步.所以牧浩洋改变了习惯;每到周三与周六就主动去找李明阳;再一起去叫上陆吏,免得误会。
工作的时候,陆变从不化装打扮。
只有脱下军装,外出休闲的时候;才会着点淡妆。
这不是什么坏习惯,女人不爱美才怪了。
几个月下来;牧浩洋与李明阳早就习惯了,所以会提前半个小时过去,然后耐着性子在陆变的宿舍外等待。
还好.两人都非常有耐心。
“去平壤的感觉怎么样?”李明阳参加了朝鲜战争;而且是志愿军的情报联络员,但是朝鲜政府没有邀请他。
没什么好奇怪的;他是情报人员;不在志愿军官兵名单之中。
“比以前好多了;四年多;变化非常大。”牧浩洋笑了笑;掏出一包从平壤带回来的朝鲜香烟。“第一次去平壤;没有什么印象;那时候刚把平壤打下来;到处都是破败不堪的建筑物。一定要说什么的话,很像我们八零年代的城市,规模不大,没什么高层建筑;但是非常精致;路上也没有多少车辆。这次去;完全变了个样,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工地.路上的车也多了。如果不是语言不同,恐怕很难把平壤与我们的二线大城市区分开来。,.
“这么说.白跑了一趟。”
“也不是,得了八十万;而且以后每年都有二十万。,.
“小子,你发财了。,.
“老李;你就笑话我吧,那八十万;也就买了几条烟。”牧浩洋把香烟递给李明阳;笑着说道“;你不知道;朝鲜的钱根本不值钱;最小面值都是一百元;八十万叠起来还没有两厘米厚。”
“得了吧,我可一分钱都没拿到。,.
“你缺钱吗?”
“当然不缺钱.而且对我来说;根本没有花钱的地方。只是,像我这种,为朝鲜做出那么多贡献的人,竟然没有受到邀请。”
“你喜欢抛头露面?,.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根据我的了解;你们这种情报人员;都想把自己埋起来。”
“你认识很多情报人员?”
“你是第三个。”
李明阳笑了笑;说道:“也是;要是收到了邀请信;我也不会去,也不会留在这里负责情报安全工作了。”
这时候;两名军官沿着走廊朝这边走了过来。
看到再人,牧浩洋与李明阳都皱起了眉头,因为他们不是实验中心的工作人员。
在实验中心,只有警卫部队的官兵穿军服;其他人、哪怕是军人,平常都穿便服与工作服,而牧浩洋与李明阳认识所有警卫官兵。
“牧浩洋中校、李明阳上校?”带头的军官走过来
,停下脚步.又朝紧闭着的房门看了一眼..这里是陆文教授的房间吧?”
李明阳笑着点子点头;侧身从门边让开。
“你们是”
“我是总参的田鸿渊上校,你应该认识我;在志愿军里;我在戚凯威将军手下办事口,.
牧浩洋打量了田鸿渊一番;是觉得他有点眼熟。在志愿军里;他是戚凯威手下的一名参谋军官;牧浩洋离开时;他刚由上尉晋升为少校;没想到才过了四年;就成了上校;而且还在总参谋部工作。
这个差距;让牧浩洋有点受不了。
还好;田鸿渊没在牧洁洋面前摆架子。
手}}机看整理这时候;房门拉开,陆叟走了出来口穿的不是便装;而是戎装。
“捋军!”田鸿渊立即向陆变敬礼.不管怎么说,陆叟已经是少将了;即便仍然是技术军官。
“走吧;我接到电话了。”
“去哪?”牧浩洋愣了一下。
“你俩先回去换衣服。”陆变看了牧浩洋一眼;有盯了李明阳一眼;说道“;黄总刚给我打了电话;让我带你们去总参谋部。,.
“发生什么事了?”李明阳锁紧了眉头。
“回去后;你去问李国强。”
李明阳笑了笑;没再多问。
牧浩洋也没罗嗦,先回宿舍换上军服,然后跟着陆叟与李明阳,在田鸿渊的带领下上了停在外面的直升机。
一路上;陆变没有说,牧浩洋也没有问;只有李明阳给李国强打了个电话。
肯定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事情.不然黄峙博不会连招呼都不打,就派人过来把他们接回总参谋部。
只是;接他们回去干嘛?
来到机场;上了运输机,陆文才打破沉默。
“六个小时前;我们的一艘潜艇在钓鱼岛以东海域失踪。”陆变说这话的时候;李明阳毫无忌讳的掏出了香烟。“失踪前;潜艇投出了通信浮标;只是受到干扰;只收到了一些片断.二部正在加紧处理。”
“什么意思?”
“在已经破译的几段通信内容中;有一部分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有关。”
牧浩洋一愣;立即瞪大了眼睛。
“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也不大清楚;只是黄总已经下达了动员令;恐怕这次不是演习那么简单了。”
牧浩洋锁紧了眉头;难道要打仗了?
年初;二部的情报船在钓鱼岛附近被日本海上警备厅的巡逻舰撞沉后;黄峙博肯定想大干一场;只是没有干起来;集结的舰队在舟山群岛与陆军、空军搞了一次联合演习;然后就回港了。
一艘情报船是小事;而且日本已经在三月初遣返了船员;也就是二部的情报人员。
这次;潜艇出事;那就非同儿戏了。
果真是日本潜艇干的;恐怕黄峙博不会手软。
当然;打不打;黄峙博说了不算;得看高层领导的决定。
只是在打之前;黄峙博肯定得有所准备;而不是仓促上阵。
想到这些;牧浩洋觉得踏实了一些。
虽然他不是战争狂人;但是作为军人,他非常清楚;只有战争才能体现军人的价值;也只有在战场上;才能获得比平时多得多的机会。
机会就在眼前;绝对不能错过。
运输机向东飞往北京的时候.黄峙博从李国强那里拿到了完整的破译内容,确定潜艇在失踪之前,确实遇到过一艘日本潜艇;而且有过接触。只是;因为电报不完整;所以没办法确定是不是被日本潜艇击沉。
给陆风烈打了电话后;黄峙博带着李国强提供的情报文件赶往元首府。
虽然情报并不完整;但是可以肯定;中国海军的一艘潜艇在争议海域失踪;而且当时附近有一艘日本潜艇。
如果这件事与日本潜艇无关;那才不可能。
不管是不是日本潜艇干的,肯定有某种关系。
情报调查还在继续进行;只是在此之前;黄峙博觉得有必要表明态度;从而让傅秀波在对日问题上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点。
叫上陆风烈;就是希望能够让军方的意见得到重视。
黄峙博很清楚;他的分量还不够重。年初的时候;他就提出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彻底消除日本在东海地区的军事力量;用陆战队夺回钓鱼岛;然后再与日本谈判。只是他提出的建议不但没被采纳;还被傅秀波等领导人刮斥了一番;文廷贵甚至说他是战争狂人;成天只会制造麻烦。
可是;制造麻烦的是中队吗?
不管是不是;年初的那件事情让黄峙博有了清醒认识。在当上总参谋长之前;他还得依靠陆风烈的影响力。!~!
..
第十四章 扫帚星
到了示首腑外面.黄峙博等了十五分钟.等到陆风烈击到,才一起进去。…=会员手打=*
“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还没搞清楚;不过可以肯定与日本有关。”
陆风烈锁紧眉头;让黄峙博把话说清楚点。
“大概六个小时前;东海舰队收到了一艘凶型潜艇发回来的电报,并且确认发报地点在钓鱼岛以东大概四十公里处。同时,我们在东海海域活动的战舰与战机发现了较为强烈的无线电干扰信号;潜艇的电报也不全;只收到了一部分。已经破译出来的内容表明;在此之前;该潜艇与一艘日本潜艇遭遇;还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对抗。收到消息后,东海舰队已经派出了巡逻机;周渝生也调动了附近的潜艇。只是到现在还没收到更多的消息,只能确认发报的潜艇已经失踪。”
“沉没了?”
“有这种可能。”
陆风烈长出口气;说道:“这件事;你并先得搞清楚;我们的潜艇有没有沉没。如果是坏消息的话;你就得查出原因。”
“调查工作正在进行。”
陆风烈摇了摇头;说道:“这事你解决不了;先跟元首把情况说明。”
来到书房;两人坐了一会,傅秀波才赶了过来。
黄峙博说明情况后;陆风烈没有表态,他也只能耐住性子。
“看来;老文说得没错,你就是个扫帚星.你进入总参谋部之后;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一天都不得安生。”鼻秀波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道;“还好;我们不怕麻烦,作为国家领导人;我们的工作就是解决麻烦。”
黄峙博勉强笑了笑,在他担任副总参谋长这几年;确实是麻烦不断
在他当上副总参谋长之前,麻烦也不少。
与联军签署停战协议之后,黄峙博没有立即回国,而是继续以志愿军总司令的身份留在朝鲜;负责战争的善后工作。
当然;这不是指帮助朝鲜进行战后重建。
现在的志愿军.可不是六十多年前的志愿军;在帮助朝鲜战胜了侵略者之后.没有义务帮助朝鲜搞建设。即便后来留在朝鲜的志愿军,也只负责军事方面的工作;比如帮助朝鲜人民军培刮军官;守卫停战线上的重要军事据点,看守元山、海州等重要军事基地;以及维护朝鲜的和平与稳定。
战争的善后工作;主要就是交换战俘。
在这个问题上,黄峙博遇到了麻烦;或者说搞出了一些麻烦。
因为联军归还的战俘与提交的战俘名单不符;黄峙博差点撕毁停战协议,把数十万大军放到停火线上,以再次开战威胁联军严格履行停战协议中;与战俘有关的条款,即彻底全面的遣返所有战俘。
这件事;在当时闹得很大。
到最后才搞清楚;不是联军不肯遣返战俘,而是在战争结束前,部分战俘因为伤势过重等原因,死在了战俘营里;没办法遣返。
只是;黄峙博不依不饶;要求联军提供已亡战俘的遗体。
问题是,有些战俘在签署停战协议之前就已病故,联军没有保留战俘遗体.很多都在战俘营里火化掉了。
虽然这件事情到最后得到了圆满解决,即联军向身亡战俘的家属支付抚恤金;但是受这件事影响,直到二零一七年圣诞节前;最后一批美军战俘才走过临川江大桥,跟家人一起过了四年来的第一个圣诞节。
回国后;黄峙博的麻烦也不少。
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他在当上副总参媒长之后引发的人事问题。
当上副总参谋长之后;黄峙博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用志愿军中的优秀官兵口在第一个月内,他就签发了近五千份人事任命书.还为大约两千名军官颁发了晋升令,一大批在朝鲜战场上表现卓越的官兵;特别是年轻军官得到晋升与重用;而且均在接下来半年之内;走上了重要岗位。
当时;仅总参谋部就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岗位换人。
在基层部队;情况更加不用多说。参战的八个集团军中;从少尉排长到少将司令,几乎所有军官都上过战场。为了奖励那些有功将士,黄峙博还联系十多所军校,开办了十几个军官速成班。到二零一六年六月底,至少有两万五千名士兵在学习了一年的理论知识后就被破格提拔为基层军官。
这种事情;在以往肯定无法想像。
要知道;一名合格的少尉军官;至少要在军校里学习三年。如果是直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学员;还得学习四年。
一年,能学到什么东西?
当然,这不是问题,第二次朝鲜战已经证明;战场就是最好的课堂,实战经验就是最好的课本。
问题是.一下提拔了过么革军官.意味着有同等数量的军官要做裁减。
要知道,黄峙博搞这些事情之前,傅秀波已经宣布;将裁减掉在组建志愿军时扩充的军事力量。
既餐参战的得到了重用;那么没能上战场的;自然就该退役了。
显然,这绝对不是小事。
基层还好说,毕竟未参战部队的基层军官在退役后.还能到预备役部队、即武警继续服役。此外.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在军方主动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将支付给裁减官兵一笔可观的补贴。
拿着这笔钱;士兵可以回家营生,军官可以回学校深造。
真正受到威胁的;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将军。
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时,志愿萃新增了近两百名将军;而按照傅秀波的承诺.志愿军的军衔具有小说]就合法性。
也就是说.这些新生将领回国后;也是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