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舰队不能后撤,就得想办法消除来自海面下的威胁。
    除了反潜直升机,腾耀辉能够依靠的只有同样神出鬼没的潜艇,特别是在二十八日夜间到达的两艘攻击核潜艇。
    当时,腾耀辉要做的,只是决定是否转为反潜队形。
    在海战中,防空作战与反潜作战的编队队形截然不同。
    对付潜艇的时候,舰队里的战舰得充分疏散,避免两艘战舰同时遭到一艘潜艇发射的鱼雷攻击,并且尽可能的扩大反潜区域,让潜艇无法靠近核心战舰。如果是航母战斗群,就是让潜艇无法靠近航母。在驱护舰队中,需要重点保护的是作为舰队旗舰、以及主要防空支柱的防空驱逐舰。
    如果是对空作战,舰队则要尽可能的收拢,让所有战舰都在区域防空系统掩护之下,并且为防空驱逐舰上的远程防空导弹留出足够多的防空反导拦截区域,以确保不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舰艇,比如反潜护卫舰不会暴露在外。即便在末端反导拦截中,密集的编队也能大大限度的利用防空火力。
    在战斗中,调整编队队形并不容易。
    东海舰队正在执行防空作战任务,要让处于编队内层的反潜护卫舰散开,在外围拉起反潜网,至少需要一个小时。
    对于节奏的防空作战来说,一个小时恐怕战斗已经结束了。
    四点五十分左右,也就在腾耀辉犹豫不决的时候,周渝生送来了刚刚收到的战报,由萨非墨发来战报。
    这下,腾耀辉没有理由犹豫了。
    东海舰队没有调整队形,而是继续以防空阵容迎接即将到来的空中战斗。
    虽然战报只有短短数行,但是其意义却不容低估。
    在这份战报后面,是“海龙”号上三十多名官兵所承受的巨大风险。
    攻击断后日本潜艇很简单,毕竟“海龙”号锁定了目标,而且用两条鱼雷发起攻击,确保万无一失。
    在鱼雷击中目标前大约三十秒,萨非墨下令切断了导线,让鱼雷自主攻击。
    接下来,“海龙”号上的鱼雷兵创造了一个奇迹:在三十五秒之内为两具鱼雷发射管重装填了鱼雷。
    要知道,在正常情况下,鱼雷的再装填时间为一分三十秒。
    因为线导鱼雷的导线从鱼雷发射管里释放,所以在切断导线之前,不能为发射管重装填鱼雷。
    为了尽再次开火,萨非墨还让武器军官违背操作条例,在鱼雷装进发射管之前就输入了目标参数。
    四点四十八分,“海龙”号向两艘正在规避的“苍龙”级各发射了一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反潜鱼雷。
    此时,“海龙”号的行踪已经没有秘密可言了。
    既然打了起来,也就没有必要在乎身份问题。
    发射鱼雷之后,萨非墨让通信军官投出了通信浮标,向周渝生汇报交战情况。
    可以说,这份战报至关重要,至少腾耀辉已经知道,袭击东海舰队的日本潜艇已经被发现,而且遭到反击。
    对萨非墨来说,这份战报同样重要。
    在战报中,萨非墨说明了交战海域,等于向周渝生求援。
    要知道,当时还有三艘“苍龙”,而“海龙”号是孤军奋战。
    如果没能及时击沉居中的两艘日本潜艇,“海龙”号就会遭到三日潜艇围攻,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只是,“海龙”号并不孤独。
    东海舰队已经派来反潜直升机,而且伴随舰队行动的两艘攻击核潜艇与四艘常规潜艇随后就收到了周渝生下达的命令。
    只要顶住了日本潜艇的反击,“海龙”号不但能生还,还能收获多战果。
    萨非墨不是墨守成规的人,不会坐等支援。
    用通信浮标发出战报后,他把精力集中到了正在进行的战斗上,动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对付居中的两艘日本潜艇。
    结果与他预料的差不多,或者说没有出现本质性的偏差。
    两艘日本潜艇正在规避“海龙”号第一轮发射的两条反潜鱼雷,再次受到攻击后,生还几率加渺茫。
    五点十二分,第一条六百五十毫米鱼雷击中目标,将日本潜艇炸沉了两截。
    半分钟后,“海龙”号上的官兵都能听到潜艇耐压壳体被海水压扁时发出的嘎吱声,一种足以让人毛骨悚然的声响。
    五点十五分,第二条六百五十毫米鱼雷命中目标。
    虽然日本潜艇没有被炸断,但是耐压壳体肯定被击穿了,而且多个舱室进水,潜艇随即沉没到六百多米深的海底。
    也许,潜艇上的日本官兵没有全部完蛋,可是对幸存的日本潜艇兵来说,活下去比立即死亡还要痛苦,因为在这个深度,根本无法展开救援,潜艇兵也无法自救,只能在铁棺材里等着氧气耗尽。
    一举干掉三艘日本潜艇,“海龙”号占据了上风。
    只是,萨非墨还没高兴起来,战局就急转直下。
    五点十八分,“海龙”号探测到了逼近的重型反潜鱼雷,而且是在切断导线后,开始加速的鱼雷!
    显然,突前的日本潜艇发现了“海龙”号,而且及时进行了反击。l;/g;H!~!
    ..
第三十三章 白宫的晚餐
    总统的晚餐很简单,对于少年时期相信真主的总统来说更是如此。主菜是牛排,辅菜是蔬菜沙拉与水果拼盘,还有一杯鲜榨的芒果汁,饭后甜点是一份样式很普通的糕点与一杯加了咖啡的冰jī凌。
    大概是烦心事太多,总统没有多少胃口,心思全都放在一份报告文件上。
    钱德勒进来时,总统收起文件,让白宫服务员收走了已经放得冰凉的牛排,只留下了沙拉与芒果汁。
    “吃过晚饭了吗?”
    钱德勒笑了笑,坐到总统对面的位置上,随他前来的布莱恩博士则站在一旁。
    “我让厨师准备了你最喜欢的意大利面。”林德伯格回过头去,对正在等待吩咐的服务员说道,“多加点芥末,不要……”
    “不要大蒜。”钱德勒主动说了出来,他对大蒜过敏。
    “对,不要大蒜,这位……”林德伯格把目光转向了布莱恩。
    “他是我的首席助理布莱恩教授,在耶鲁大学任教,还是蓝得公司的资深分析师,参加过对……”
    “你想要点什么?”林德伯格似乎没有心思听钱德勒罗嗦。
    布莱恩有点尴尬,这是他第一次来白宫,第一次面对面的见到总统。
    钱德勒笑了笑,朝布莱恩看了一眼。
    “别客气,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你是爱尔兰人?”
    “算不上是,我祖上是第一批来到新大陆的荷兰人。”布莱恩更加尴尬了。他对这位总统的了解不算少,但是谈不上深入。
    成为总统之前,林德伯格是伊利诺伊州的一名议员,没有多少名气。如果不是考入了耶鲁大学法学系,从政之前已经是一名非常出è的律师,恐怕没有多少选民认识这个来自夏威夷的ún血儿,更不可能在六年前把他送进白宫。
    与前任相比,林德伯格算得上聪明,只是远远算不上绝顶聪明。
    六年来执政生涯,足以证明他是一位在危机到来时把握住了机会,却没有好好利用机会的总统。
    布莱恩没与总统深入jiā流过,不太清楚总统与众不同的地方。
    只是,他很快就会发现这些特别之处。
    林德伯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那好,想要点什么?除了牛排与意大利面,还有汉堡与烤ròu,如果……”
    “就要牛排吧,其实我们……”
    “那好,再来一份牛排。”林德伯格又对服务员吩咐了一句,才对钱德勒说道,“厨师还要一些时间才能准备好,所以在此之前,我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该死的事情,以及如何向民众jiā代。”
    “不用jiā代。”钱德勒很清楚总统的脾气,回答得简洁明了。
    林德伯格的眉头跳了几下,明显不满意CIA局长的答复。
    “不用我们出面,媒体就能自圆其说。如果有必要,我们会利用一些有关系的记者,对舆论进行适当的引导。”
    “向民众隐瞒实情,绝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难道把我们知道的全都告诉那些没有多少头脑的选民?”
    林德伯格叹了口气,态度稍微软弱了一些。
    “虽然暂时还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潜艇击沉了‘北卡罗来纳’号,但是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北卡罗来纳’号沉没与‘三叉戟’号遇袭有关。”
    “不是巧合?”
    “什么样的巧合?”
    “比如……”林德伯格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事发海域离伊朗很近,会不会是伊朗潜艇干的?”
    “那几艘‘基洛’级常规潜艇?”
    林德伯格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绝对不可能!反潜巡逻机到达后,那艘潜艇的航速高达三十五节,没有任何一种常规潜艇能跑这么快。再说了,我们早已掌握‘基洛’级潜艇的基本特征,‘北卡罗来纳’号不会在发送支援请求时忽略如此重要的信息。以当时的情况,别说一艘‘基洛’,就算伊朗海军的四艘‘基洛’全部出动,也不是‘北卡罗来纳’号的对手。可以肯定,那是一艘ìng能非常先进的攻击核潜艇,而伊朗没有核潜艇。”
    “既然不是巧合……”
    “那就与之前发生的事情有关。”
    “‘三叉戟’号上有什么?”林德伯格抓住了重点。
    钱德勒朝布莱恩伸出手,接过文件后递给了林德伯格。等总统翻开文件,他说道:“两年前,我们决定从阿富汗撤军,开始调整战略计划。当时,包括国务卿与前任国防部长在内的众多要员都相信,我们从阿富汗撤离之后,最有可能趁虚而入,填补势力真空的不是俄罗斯,而是中国。”
    “我记得那次会议,你也这么认为,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中国有这个能力。”
    “事实证明,我们的判断没有错。”
    林德伯格朝钱德勒看了一眼,目光又回到了文件上。
    “虽然我们的撤军行动还没结束,还有大批军队留在阿富汗,但是这两年来,塔利班越来越活跃。有足够多的情报证明,一些塔利班的派别,特别是较为温和的几个派别得到了外界支持。除此之外,阿富汗还出现了几股介于塔利班与政fǔ军之间的武装力量,实力最强大的正是以阿富汗东北数省为根据地的民族解放阵线。这些,都与中国在阿富汗、乃至中亚地区的战略部署有关。”
    “要是中国打算接过这个烂摊子,我们应该感到高兴。”
    “问题是,中国不会接过烂摊子,只会把阿富汗搞得更lun。”
    林德伯格抬起头来,目光在钱德勒身上停留了一阵,才说道:“真要如此,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坏处。”
    “这只是表面现象。”
    “那么,表面现象下面又是什么?”
    钱德勒长出口气,说道:“受阿富汗战lun影响最大的是巴基斯坦,特别是塔利班对巴基斯坦的渗透,已经对巴基斯坦中央政权构成了威胁。在反恐问题上,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文章可以做了。随着我们与印度改善关系,巴基斯坦将义无返顾的倒向中国。利用阿富汗战lun产生的影响,中国能够更有力的控制巴基斯坦,从侧翼牵制印度,消除来自南亚次大陆的战略威胁。”
    “这两个国家走不到一块,迟早会翻脸。”
    “如果印度输在了起跑线上,击败中国的可能ìng就微乎其微。”
    “你不会认为,ā手印巴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吧?”
    “当然不是,控制巴基斯坦只是中国整体战略的一部分。”钱德勒把话题拉回来,“冷战结束后,我们就把中国当成头号潜在威胁。只要这个国家获得了机会,就会对我们的国家利益构成重大威胁,甚至超过了曾经让我们寝食难安的苏联。对中国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缺乏资源、也不是缺少战略纵深、更不是人力不足与没有挑战我们的雄心壮志,而是没有可以与我们媲美的地理位置。作为一个传统大陆强国,中国拥有令人羡慕的广袤国土,也拥有让我们无法奢望的悠久历史与民族基础。虽然现在的中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社会体制、贫富差距、价值观念、文化思想等等,但是只要有足够多的时间,这个已经延续了五千年的民族就会逐一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超越我们,成为这颗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我们能做的,只是让这一天晚点到来。”
    林德伯格没有打断钱德勒,因为他很iǎ的时候去过中国,对这个国家有一些了解。
    “具体作上,我们把战略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洲,uā费二十多年,建立起从日本到阿富汗的新月形战略包围圈。中国要想崛起、要想成为掷地有声的大国、要想从我们手中夺过话语权,就得冲破这条由几十个国家串起来的枷锁,打破战略封锁。从阿富汗入手,借道巴基斯坦ā手印度洋,只是中国整体战略的第一步。因为巴基斯坦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一直在大国间左右逢源,所以中国不会把筹码全部押在西边,而会在适当的时候,从主要战略方向上下手。”
    “日本?”
    钱德勒点了点头,说道:“不是日本就是韩国,在此之前,中国必须完成统一大业,从台湾入手,扯断我们构建的战略包围圈。”
    林德伯格笑了笑,说道:“你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证明是中国的潜艇击沉了‘北卡罗来纳’号,却没有告诉我‘三叉戟’号上有什么东西。”
    “我说这些,只是为了证明‘三叉戟’号才是所有事情的根源。”
    “是吗?”
    钱德勒看了眼总统手上的文件。
    “都在这里面?”
    “非常详细,我还是简单说一下吧。”钱德勒知道,总统每天要翻阅数十份文件,早就对公文厌烦透顶了。“虽然我们在日本与韩国身上下了很多功夫,希望这两个盟国能够肩负起封锁中国的重任,但是以目前的情况,即便日本与韩国不会倒向中国,也不可能为我们火中取栗。特别是在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时,更加不会与中国彻底决裂。我们能做的,就是守住第一道防线。”
    “台湾?”
    钱德勒点了点头,说道:“只要台湾问题一日没有得到解决,台海就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方向。打好这张牌,我们就能减慢中国的前进步伐,争取到更多的时间,甚至让中国放弃已经存在六十多年的战略野心。”
    “你打算打这张牌?”
    钱德勒又看了眼那份文件。
    林德伯格犹豫了一下,不但没有继续翻看,反而合上后还给了钱德勒。
    看到总统的这个动作,布莱恩不得不相信,总统不但不像表现出来的那么迟钝,还非常聪明,也非常有心机。
    (未完待续,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
    ..
第四十九章 首轮空战
    潜艇战,具有很大的隐秘性,也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确定“海蛇”号发现了偷袭东海舰队的日本潜艇,而且已经与日本潜艇交火后,腾耀辉让周渝生调整了反潜作战行动,派遣更多的反潜直升机去协助“海蛇”号,并且从舰队里调遣了一艘攻击核潜艇。
    接下来,腾耀辉就把重点放在了对空作战上。
    五点不到,双方的战斗机在钓鱼岛东面大约五十公里处首次交火。
    这个地点不是双方战斗机所在的位置,而是双方战斗机的中线位置。
    率先对阵的是海航的J与空中自卫队的F…15J机群。
    这场空战,没有任何悬念。
    虽然F…15J机群也得到了预警机的支持,但是没有舰队掩护,E…767没有前出,而是留在了冲绳附近,离战场四百多公里,仅能勉强探测到J群。在J群后方,之前在舟山群岛东面活动的J…2000已经转移了巡逻区域,到达东海舰队后方一百公里处,离钓鱼岛不到两百公里。
    这意味着,J…2000可以准确掌握F…15J机群的行踪,E…767却无法跟踪分散后的J群。
    细微的差别,决定了空战的胜败。
    利用J…2000提供的战场信息,打头阵的四架J率先向一百二十公里外的F…15J机群发射了PL…12D中程空对空导弹。
    此时,导弹的差距也对空战结果产生了影响。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PL…12被证明是一种性能先进的中程空对空导弹,与AI20C相差无几,可是在AI20D面前,仍然差了一截,主要就是采用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太短,使得导弹的动力射程仅有六十公里,比AI20D短了很大一截,使志愿军的战斗机很难抢先开火。
    战后,中国空军与海军联合投资研制采用冲压发动机的PL…12D。
    严格说来,PL…12D是一种全新的导弹,在气动布局上也与PL…12有明显区别,比如使用了类似于R…77的栅格式尾翼。因为PL…12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名声大噪,很多国家都慕名而来,比如巴基斯坦在采购J…20的时候,就点名要同步采购PL…12,所以为了打开更多的海外市场,PL…12D沿用了编号,以PL…12的全面改进型面世。这种营销策略,在外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PL…12D在二零一六年装备队之后就打开了海外市场,在两年内就外销了上千枚。
    与PL…12相比,PL…12D的最大改进就是动力射程增加到了一百二十公里。
    当然,要把PL…12D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还需要足够先进的火控雷达。比如在迎头攻击的时候,PL…12D的理论最大射程超过一百五十公里,所以需要能够锁定一百五十公里外的火控雷达作支持。
    在海航,J第一种具备锁定一百五十公里目标的制空战斗机。
    相对而言,F…15J使用的中程空对空导弹就没有这么明显的射程优势了。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日本空中自卫队的主要中程空对空导弹是AA…4,即日本利用AI…7F“麻雀”的技术,自行研制的一种半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最大动力射程还不到三十公里。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中,日本大受刺激,决定自行研制新一代空对空导弹,而且明确提出,性能要超过AI20D。只是研制新式导弹的难度非常大,即便加大投入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到成果。
    二零一七年底,日本在采购F…22A的时候,同时引进了一批AI20。
    有趣的是,这批导弹有两种型号,一种是用在F…22A上的AI20D,另外一种则是正在被美军淘汰的AI20C。
    日本这么做,无非是价格问题。
    必须承认,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AI20D的性能也得到了证明,战后与PL…12一并成为最热销的中程空对空导弹,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在订单应接不暇的情况下,雷锡恩公司没有理由贱卖。
    结果就是,AI20D的外销价格由战前的五百五十万美元涨到了一千二百万美元。
    这个价格,超过了很多国家的承受能力。
    当时,即便是财大气粗的沙特,在签署了四十八架F…22A的采购订单之后,也仅仅购买了三百枚AI20D。
    日本首批采购了六十架F…22A,作为订单的附加部分,只购买了一千枚AI20D。
    这个数量,勉强够六十架F…22A进行三次大规模空战。
    为了弥补数量上的不足,以及替换性能落后的AA…4,日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更加廉价的AI20C。
    要知道,AI20C的单价只有四百万美元。
    结果就是,在购买了一千枚AI20D的同时,日本还以二百五十万美元的单价从美军手里购买了两千枚二手AI20C。
    不可否认,这些导弹非常昂贵。
    三千枚导弹就价值一百七十亿美元。
    只是,比起同样水涨船高的战斗机来说,导弹还是非常便宜。要知道,一架F…22A就顶得上三十枚AI20D了,而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平均消耗十八枚导弹击落一架F…22A。
    当然,日本采购的AI20C没有用在F…22A上,而是用在F…15J上。
    也就是说,与J对阵的F…15J使用的是性能已显落后的AI20C,而其最大动力射程仅仅只有六十公里。
    即便按照理论计算,在迎头攻击时,AI20C的最大射程也不会超过八十公里。
    结果就是,在四架J射了导弹之后,十二架F…15J还在逼近目标,争取获得发射导弹的时机。
    显然,中国海航的战斗机不会给日本战斗机机会。
    发射完导弹之后,四架J掉转航向,开始加速规避。
    日本战斗机有两个选择,一是加速跟上去,毕竟F…15C的加速能力很不错,能在五十六秒内把速度由零点九马赫加速到一点五马赫,而J在抛掉副油箱之前,加速性能不会超过F…15J。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转向返航,不与中国战斗机纠缠。
    当时,日本战斗机做出的正是第二种选择。
    毕竟,中国战斗机没有越过东海中线,也没有飞到钓鱼岛上空。更重要的是,东海舰队就在钓鱼岛西北方向上,如果追击中国战斗机,很有可能进入东海舰队的防空网,遭到远程防空导弹攻击。
    只是,日本飞行员的选择并没改变空战结果。
    在F…15J转向规避的时候,从两翼包抄的八架J已经到达,而且正在加速爬升。
    为了避免被E…767发现,这两批J在进入战场前就降到超低空,抛掉副油箱后,以一点二马赫的极限速度从两翼包抄日本战斗机。只是PL…12D的最大射高差只有一万米,而且在高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