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燃烧的海洋-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辛巴要做的,就不是耐心等待那么简单了。
收到海军司令部来的消息后,辛巴非常震惊,因为在他看来,攻击东印度洋舰队的快战斗支援舰,等于欲盖弥彰。
虽然这还不至于暴露印度舰队的行踪,但是等于明确无误的告诉对手,印度舰队就在附近,而且不想暴露行踪。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牧浩洋肯定会怀疑印度舰队的决心,即印度舰队是否会前去决战。
只要有了这个怀疑,牧浩洋就会调整作战部署。
也就是说,特遣舰队很有可能不会去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面,而会离得更远一些,避免进入印度岸基战机的打击范围。
要知道,印度海军有一百多架反潜巡逻机,如果这些巡逻机全部满载起飞,能一次投射一千多枚反舰导弹。就算特遣舰队的防空反导能力特别强大,在拦截了一千多枚反舰导弹之后,作战能力也会大打折扣。别的不说,护航战舰上的防空反导导弹将消耗一空,很难抵御第二次打击,特遣舰队就得进行弹药补给,而在此期间极易遭到印度舰队打击,因此特遣舰队会尽量避免遭到印度反潜巡逻机的攻击。
如此一来,特遣舰队的唯一选择就是向南规避。
显然,这不是辛巴想要的结果,因为印度舰队也在向南航行,如果特遣舰队同步向南航行,其侦察机就很有可能现印度舰队,而辛巴派出的侦察机,恐怕根本无法及时现特遣舰队。
结果就是,印度舰队很有可能先遭到打击。
对辛巴来说,这恐怕是最糟糕的结果了。
问题是,就算印度海军没有攻击那艘快战斗支援舰,情况又会有所好转吗?
辛巴不得不表示怀疑,因为这样一来,牧浩洋同样有理由相信,印度舰队没有直接向东航行,而是已经转向南下,不然就有可能在航行途中与快战斗支援舰遭遇,从而被对方先现。
显然,结果也是一样,特遣舰队会转向南下。
由此可见,那艘快战斗支援舰肯定是故意出了电报,或者说故意暴露行踪,而印度海军不管怎么做,都能够为牧浩洋提供可以参考的信息。考虑到这个里的时候,辛巴猛然明白过来,牧浩洋恐怕早就想到印度舰队已经转向南下,而他让快战斗支援舰暴露行踪的目的不是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而是利用快战斗支援舰yin*印度舰队上当,即让印度舰队前往他设定的战场。
想到这,辛巴不得不佩服牧浩洋。
当然,新的问题也出现了,即牧浩洋设定的战场到底在哪?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面吗?显然不大可能,因为要在那里决战,牧浩洋就没有必要损失一艘快战斗支援舰。
在更南面的大洋深处?
辛巴觉得也不大可能,因为只要牧浩洋准确判断出了印度舰队的行踪,就可以让特遣舰队直接南下,根本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想来想去,辛巴都没有想明白。
当然,他也不得不承认,牧浩洋确实是一名极为优秀的舰队指挥官,从不给对手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T!~!
..
第七十九章 盲目猜测
卷二疯狂的前奏第七十九章盲目猜测
第七十九章盲目猜测
可以说,不是牧浩洋厉害,而是辛巴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
辛巴对战局做出的判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即牧浩洋已经准确判断出了印度舰队的行踪。
不可否认,牧浩洋确实怀疑印度舰队在十日中午转向南下。
问题是,这只是他的怀疑,而没有任何情报能够证明。作为舰队指挥官,牧浩洋不可能凭自己的臆测来断定敌人的行踪,更不可能以此决定舰队的作战行动,不然他早就败给了以前的对手。
在前提条件都不成立的情况下,辛巴的推断就站不住脚了。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牧浩洋根本没有设定战场,甚至不清楚会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与印度舰队遭遇。
在辛巴猜测牧浩洋的战术企图时,他还在努力寻找印度舰队呢。
可惜的是,辛巴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事实上,只要辛巴能够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出,而不是受对手以往的战绩影响,就不难做出准确判断。只是当局者迷,而且牧浩洋以往取得的胜利,足以让任何一名海军将领感到钦佩。
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对辛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让他做出了错误判断。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当时舰队作战参谋甘德拉上校曾经提到,在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已经暴露行踪的情况下,舰队应该继续南下,即便不能如期找到特遣舰队,也可以在更加广阔的海域内活动,避免被特遣舰队现。航空作战参谋尼亚也持同样的观点,去更加广阔的海域寻找作战机会。
可惜的是,辛巴否决了两人的建议。
虽然没人知道辛巴为什么要坚持己见,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他肯定担心遭遇最坏的情况,即在南下途中与特遣舰队遭遇,不得不在远离本土、即远离岸基战斗机掩护的地方与特遣舰队决战。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大洋深处与特遣舰队决战,印度海军的反潜巡逻机很难挥作用。只有在离本土较近的地方,才能得到岸基航空兵掩护,也才能够利用反潜巡逻机去消耗特遣舰队的防空战斗力。
说得简单一些,辛巴按照自己做出的判断,选择了最保险的战术。
在他看来,特遣舰队去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面的可能xìng微乎其微,因此牧浩洋会认为印度舰队前往该海域的可能xìng也微乎其微,不会重点搜索这片海域,也就没有多大可能及时现印度舰队。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作战,印度舰队有足够多的战术优势。
即便特遣舰队已经转向南下,也会向西搜索,而不会直接南下,因此在攻击印度舰队的时候,也会进入反潜巡逻机的打击范围。如果能够把握好时机,比如在夜间缩短距离,就能与岸基航空兵联手攻击特遣舰队。
对此,辛巴有足够大的把握。
从某种意义上讲,辛巴的判断没有错,毕竟印度舰队的综合作战能力远远比不上特遣舰队,所以应该避开特遣舰队的锋芒,避免单独与特遣舰队作战。在偷袭特遣舰队的可能xìng变得微乎其微的情况下,联合岸基航空兵作战,是击败特遣舰队、保存印度舰队唯一可行、也是唯一能够成功的作战方案。
结果就是,十一日天亮前,印度舰队的航向就转到了七十度,即北偏东三十度。
按照辛巴的判断,如果特遣舰队已经转向南下,在接下来的几天之内,与其遭遇的可能xìng非常低。大概两到三天之后,在向南搜索无果的情况下,牧浩洋将不得不相信,印度舰队仍然在本土附近,因此特遣舰队将转向北上,进入印度海军反潜巡逻机的搜索范围,先暴露行踪。
这样一来,反潜巡逻机等于扩展了舰队的侦察搜索范围。
要知道,印度舰队的舰载战斗机的搜索范围只有一千五百公里,而反潜巡逻机的搜索范围在三千公里以上。也就是说,只要离海军航空站的距离不过一千公里,反潜巡逻机就能为印度舰队提供两千公里以上的搜索距离,而特遣舰队的舰载战斗机,在执行搜索任务的时候最大作战半径也就只有两千公里。
说得直接一点,辛巴有足够的把握先现特遣舰队。
当时,辛巴没有忘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中国部署在孟加拉国与缅甸的反潜巡逻机能够搜索整个孟加拉湾,而且还能把搜索范围延伸到大尼科巴岛以南一千公里之外,或者向西延伸一千多公里。
如此一来,印度舰队就得呆在中国海军反潜巡逻机的搜索区域之外。
事实上,可供印度舰队藏身的海域并不辽阔,主要集中在斯里兰卡岛东南。
因为中国在斯里兰卡的军事基地已被炸毁,而且中国空军暂时没有夺得印度半岛南端的制空权,所以中国海军没有向斯里兰卡派遣反潜巡逻机,也就无法利用斯里兰卡的军事基地扩大搜索区域。
也就是说,即便印度舰队在斯里兰卡附近活动,只要保持无线电静默,而且严格禁止防空战斗机靠近斯里兰卡,就不大可能被中国海军现。
根据这些基本因素,辛巴确定了舰队的活动区域。
问题是,他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即牧浩洋是总参谋长,不但能够调动海军的反潜巡逻机,也能调动空军的作战力量。也就是说,牧浩洋完全可以用航程更远的轰炸机来弥补反潜巡逻机的不足。
事实上,牧浩洋也正是这么安排的。
在辛巴下令转向的时候,牧浩洋也在猜测印度舰队的行踪。
虽然在十一日下午,牧浩洋就断定印度舰队已经转向南下,但是没有任何情报支持他的这个推断。更重要的是,印度海军袭击快战斗支援舰,肯定会对印度舰队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
其实,在命令快战斗支援舰打破无线电静默的时候,牧浩洋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当时,他就推翻了之前的猜测,然后以印度舰队可能朝任何方向航行为基础,让章欲廷调整了航空侦察部署。当然,这也影响到了海军反潜巡逻机与空军战略轰炸机的搜索侦察部署。
说得直接一些,牧浩洋不再胡乱猜测,而是决定搜索整片海域。
准确的说,是严密搜索特遣舰队附近两千公里范围内的海域。
得益于反潜巡逻机与战略轰炸机提供的帮助,特遣舰队派出的侦察机只需要重点搜索南面海域。
如此一来,在以特遣舰队为核心,方圆两千公里的范围内,都有足够的侦察力量。
也就是说,不管印度舰队出现在哪个方向上,都能及时被侦察机现,而特遣舰队也能及时动攻击。
要知道,J…32与J…32B不止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作战半径能够达到两千公里,在执行护航任务的时候,也能达到两千公里。如果把载弹量降低一半,即只携带两千公斤的作战负荷,J…32B的攻击半径也能达到两千公里。当然,这样一来,J…32与J…32B在返航的时候所剩燃油将寥寥无几。也就是说,如果在回收战斗机的时候出现意外情况,导致回收效率降低,肯定会损失部分战斗机。
如果能够全歼印度舰队,牧浩洋非常乐意承担这个损失。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能够全歼印度舰队,哪怕让全部舰载战斗机在舰队附近迫降,也算不了什么。
要知道,补充战斗机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海军装备库里不但有两百多架J…32,还有近千架J…25P呢。这些战斗机从云南的空军基地起飞,能够在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直接飞到舰队上空。
也就是说,只需要几个小时艘航母就能补充损失的战斗机。
当然,关键是先找到印度舰队,并且在印度舰载战斗机的打击半径之外起攻击,避免遭到印度舰队反击。
天亮后,牧浩洋非常准时的去了军官餐厅,吃了早饭。
虽然身在舰队,但是作为总参谋长,他仍然得处理一些重要战报,以便准确掌握战场局势。
重点仍然在空中战场上,母祁铁增加了战术航空兵的出动量,以便抽调一百架H…20B执行侦察任务。
为了分担空军的作战压力,陆军也参与了打击行动,即利用部署在东西两条战线上的远程火炮,打击印度边境地区的军事目标。在此之前,一直是由空军的战术航空兵负责打击这些目标。
显然,母祁铁与戚凯威都在全力支持舰队作战。
虽然牧浩洋的部署在作战计划之外,但是两位将领都知道,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在海洋上,只有夺取了制海权,才能顺利进行战略封锁行动,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削弱印度的战争潜力。
更重要的是,只有夺取了制海权,才能在印度洋方向上开辟第二战场。
从战略上讲,及时开辟第二战场是迅击败印度的关键。如果无法办到,空中打击行动将延长一个月以上,而且陆军得在印度北部地区投入足够多的兵力,才有足够的把握击败印度陆军。
显然,这是母祁铁与戚凯威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也正是如此,母祁铁与戚凯威才会任劳任怨的支持舰队作战。T!~!
..
第八十章 援助
第八十章援助
十二日白天,中国空军依然保持了高压态势。
根据中国国防部在十三日公布的战报,十二日,中国空军总共出动各类作战飞机三千六百八十七架次,其中执行打击任务的战机为三千一百二十四架次,总共投弹一万二千六百余吨,在空战中击落印度战**十八架,另外在地面炸毁一百二十余架,自身只损失了二十七架战斗机。
相对而言,这个损失比并不低。
战争的前三天,中国空军作战飞机的战损率高大百分之一点二,即每出动一千架次损失一点二架作战飞机,而在对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的战损率只有千分之三,比这次低了百分之七十五。
当然,这只是战争的前三天。
在对日战争的前三天,中国空军的战损率也在百分之一以上。
随着中国空军逐步夺取制空权,开始重点打击印度的防空部队,战损率将直线下降,总体控制在千分之三左右不是多大的问题。
相对而言,印度空军的表现不算糟糕,比十年前的日本空军好得多。
别的不说,到了十二日,印度空军仍然能够在一场战斗中投入数十架战斗机,而且进行较为有效的指挥。在十年前的对日战争中,中国空军仅用了四十个小时,就毫无悬念的打垮了日本空军。
不是印度空军的素质更高,也不是战斗力更强,而是印度的国土更加辽阔。
要知道,印度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十多倍
在二零三五年的战争中,日本空军迅败下阵来,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空军基地过于集中,而且没有太多的野战机场。在空军基地被毁之后,很多日本战斗机连升空作战的机会都没有。
相对而言,印度的情况好得多。
虽然在第一天,印度空军的二十多座主要基地就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基本上丧失了使用价值,但是印度有足够多的野战机场,而且分布极为广泛,都有道路连接,印度战斗机能够利用这些野战机场继续作战。
更重要的是,中国空军的战术打击范围无法扩大到印度本土南部地区。
也就是说,只有动用轰炸机才能打击印度本土南端的空军基地与野战机场,而轰炸机的出动效率远不如战斗机,而且用来轰炸野战机场,作战效率更加高不到哪里去,等于浪费宝贵的打击力量。
结果就是,在十二日升空作战的印度战斗机,多半是从南部地区的野战机场起飞的。
当然,这也与美国的军事援助有关。
按照美**事顾问团的建议,从二零四零年开始,印度就加强了野战机场、以及临时性空军基地的建设工作,甚至提高了高公路的建造等级,使一些高公路能够临时开辟成飞行跑道,此外还对民用机场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在战时供空军使用。这些措施,极大的提高了印度空军的作战灵活性。别的不说,印度国内有两百多座民用机场,其中半数能够支持战斗机作战。如果把临时开辟出来的高公路算上,印度境内有大约八百多个可以供战斗机起降的场地。
要知道,当初日本本土总共也就只有两百多处场地。
就算中国空军的打击实力有所提升,也很难在三天之内炸毁所有机场,而且很多机场根本不可能通过一次轰炸使其彻底瘫痪,因为很多野战机场都有快修复能力,印度空军的工程部队甚至能在较为开阔的平原上,用极短的时间开辟出可以供战斗机起降的土质跑道,从而提升抗打击能力。
当然,经过三天的消耗战,印度空军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不是没有足够多的机场,而是损失了大量的作战飞机。
如果中国国防部公布的战报没有水分,那么到十二日结束的时候,印度空军已经损失了近八百架战斗机。虽然印度空军号称拥有两千多架战斗机,但是在战争初期,损失的都是主力战斗机。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印度空军在战争的头三天,损失了一百六十八架F…44
照此下去,再过三天,印度空军的F…44将消耗一空。
正是如此,十二日上午,印度当局正式向美国出请求,希望美国能够紧急援助一批先进战斗机。
当时,印度大使明确提出,印度可以拿在美资产做抵押。
显然,这没有法律基础。
虽然印度企业在美资产总额大约有三千亿美元,足以采购数百架F…44,但是这些资产全部属于私人企业,根本不是政府财产。印度政府拥有的,只是存放在美联储的大约五百亿美元的黄金,以及存在美国各大银行的大约一千二百亿美元的外汇。如果只有这笔钱,印度最多能采购两百架F…44。
当然,对印度空军来说,两百架F…44也非常不错了。
对印度空军来说,最需要的是战斗机,而不是飞行员。因为在本土内线作战,所以大约有三分之二的飞行员在被击落之后,能够安全返回部队,再次驾驶战斗机升空,而这些飞行员也会因为被击落的经历,变得更加老练。
当天,美国总统就批准了对印出售军火的合同。
因为属于正常采购,而且印度一直是美**火商的大客户,所以不需要经国会审议,总统令就足够了。
按照部署,美军将直接向印度移交现成的F…44战斗机。
印度要做的,只是把飞行员送往迪戈加西亚。这些战斗机将由美军飞行员驾驶飞往迪戈加西亚,然后由印度飞行员飞回国内。此外,运送印度飞行员的运输机在返航的时候,还将运回一批对空弹药。
当天下午,中国外交部表了强烈抗议,谴责美国明显违反了国际准则,公然向处于战争状态的印度出售军火是在挑衅中国的忍耐力,中国将保留一切制裁权利,并且会根据影响结果采取制裁行动。
只是,中国的抗议根本没有起到作用。
当天晚上,第一批印度飞行员就到了迪戈加西亚,随后美国空军的四十八架F…44也到达了迪戈加西亚。
十三日凌晨,印度飞行员驾驶着这批战斗机返回了印度。
鉴于美国的积极行动,印度大使在十二日夜间再次提出,希望美国能够紧急援助一批其他武器装备,包括陆军的主战装备、海军的反潜巡逻机与舰载战斗机、空军的运输机与大型预警机等等。
当然,这就不是现金交易了,印度根本没有这么多钱。
就算美国总统不反对,因为涉及到无偿军事援助,所以需要得到国会支持,而美国总统能做的,只是在向国会提交议案的时候,让美军把印度需要的装备装船,以便在得到国会批准后立即启运。
中转中心依然是迪戈加西亚。
从十三日凌晨开始,美军就动用战略运输机,把大批主战装备送往迪戈加西亚,并且出动快运输船。只要国会通过了由总统提交的援助法案,快运输船能在两天后把这些装备送到印度的港口。
当然,前提是,在这两天内,印度舰队依然还在海上活动。
如果印度舰队被特遣舰队击败,印度就将丧失制海权,而中国海军肯定会立即对印度进行战略封锁,拦截前往印度的船只。除非美国铁了心要在这个时候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不然就会让运输船留在迪戈加西亚。
十二日夜间,牧浩洋就收到了由周渝生来的电报。
电报中明确提到,美军已经开始动员,不是战争动员,而是把装备集中起来,由战略运输机送往迪戈加西亚,因此美国很有可能在两到三天之内,做出为印度提供无偿军事援助的决定。为此,黄瀚林已经下达了最高指示,海军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美国为印度提供主战装备。
周渝生还在电报中提到,他已经按照元的指示,命令西印度洋舰队的两艘攻击核潜艇南下前往迪戈加西亚附近。也就是说,如果舰队无法在此之前夺取制海权,对印度进行战略封锁,将不得不用攻击核潜艇伏击美国船只。
这意味着什么?
不用周渝生明说,牧浩洋都知道,只要在公海上击沉美国船只,美国就有足够的理由向中国宣战。
也许,美国不会贸然走出这一步,但是美国参战的可能性将大幅度提高。
如果没有绝对必要,牧浩洋肯定不希望在这个时候把美国卷进来,更不希望在击败印度之前与美国交战。
也就是说,他必须在接下来的四到五天之内干掉印度舰队
问题是,这由谈何容易。
深思熟虑之后,牧浩洋在十三日凌晨零点左右,下令舰队转到二百七十度航向上,以三十三节的度向西航行。
当时,特遣舰队已经进行了第一次燃油补给作业。
以这个度,十二艘护卫舰能够航行四千海里,即在接下来的两天半内,不再需要进行燃油补给。
牧浩洋非常清楚,能否阻止战略局势恶化,接下来的两到三天极为关键。
可以说,如果他能在两到三天内干掉印度舰队,甚至有可能对美国国会产生影响,使其否决对印援助法案。
当然,牧浩洋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