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5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正是通过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向盟国借款,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英国手里接过了世界霸主的权杖,成为了全球头号超级大国,也成功取代英国成为西方领袖。
    这次,中国的玩法与美国完全不同。
    可以说,这是中国打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金融战略。
    从时间上看,在大战爆发前二十年、甚至可以追溯到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中国就针对世界大战制订了一整套完整的金融战略。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最初制订这套金融战略的不是中国政fu官员,而是一位归国的华商,即从未登上世界首富的位置、却是全球公认的最富裕的人,曾经在中国商政两界呼风唤雨的盛世平。
    从时间上看,盛世平力推的金融战略,在黎平寇担任总理期间就开始实施了。
    别忘了,黎平寇与盛世平是同学,两人的『私』『交』非同一般,而黎平寇在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时候,就经常与盛世平碰面。后来,黎平寇在当上国家元首之后,推行的很多经济改革政策都与盛世平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民营资本能在黎平寇主政的二十年里,以举世震惊的速度发展壮大,最大的功臣不是黎平寇,而是盛世平,因为黎平寇本人并不是非常了解中国的民营经济。大文学
    当时,盛世平甚至被外界称为“中国的影子总理”。
    盛世平所推行的金融战略,就是用债务取代债权,通过巨额债务,把更多的国家绑定在中国利益之上。
    说得直接一些,其他国家持有的中国债权越多,就会越支持中国。
    原因很简单,如果中国战败了,那么其他国家持有的中国债权就将变成白纸,甚至连白纸都不如。
    问题是,这是最核心的金融战略,不到世界大战就派不上用场。
    要知道,在和平时期,全世界最多只有一个国家敢这么做,因为在任何一段和平时期内都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掌控全球金融,因此也就只有这个国家有能力扩大债务规模,让全世界为其买单。
    事实上,之前的美国就是这样的国家。
    在巅峰时期,美国欠下的债务,就算把美国拆散卖了都偿还不了,可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没有因此而破产。主要就是,那些持有美国债券的国家绝对不会让美国破产,因为美国破产,就意味着它们手里的债权将作废。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就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那么,在和平时期该怎么做呢?
    盛世平采用的办法很简单:提高人民币的币值。
    从表面上看,只是人民币大幅度升值,购买力增强。更深层的,则是人民币在升值的同时打压了美元。
    结合一些其他金融政策,就成了打击美国的最好武器。
    甚至可以说,在美元不再是全球金融唯一的核心载体的时候,美国就已经输掉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大文学
    当时,最为显著的政策,就是中国首先让货币与黄金等贵重金属挂钩。
    不可否认,如此极端的金融政策给中国制造了很多麻烦,比如造『成』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怪异现象。当然,这也不怪异,因为在人民币升值的时候,中国就成为了国际游资的避风港,而大量境外资本涌入,必然导致国内流动『性』增加,从而导致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降低。
    只是,这一政策,也彻底改变了国际金融秩序。
    要知道,当人民币的保值『性』超过了美元,那么美元就不是唯一的核心货币了。
    当然,这得有个前提,即中国有与美国相当的经济实力,不但要有能够为其他国家自由进出的国内市场,还要拥有其他国家所没有、却有必须有的东西,比如由尖端科技带来的先进产品。
    说得简单一些,要让其他国家接收人民币,除了要让这些国家的产品能够在中国市场上销售之外,还得让它们能够拿着人民币,在中国、而且只有在中国才能购买到国家发展与民众日常生活所必须的产品。
    当然,这也是美元能够独霸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础。
    要知道,在美国鼎盛时期,美国生产的很多产品,其他国家都没有,比如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高端商用计算机处理器。直到二零二五年,美国都是全球唯一能够生产高端商用计算机处理器的国家。当然,美国的独『门』绝活绝对不止这一样,还有很多,数都数不过来。
    所幸的是,可控聚变核能技术为中国提供了类似的物质条件。
    结果就是,中国只用了十年就取代了美国,让人民币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中,影响范围最广的货币。
    只是,中国没有走美国的老路,即在夺取金融霸权后就在货币上做文章。
    当然,这也与现实情况有关,即在大战爆发前,人民币、美元与欧元三足鼎力的全球金融格局已经形成,如果中国在货币上做文章,比如通过人民币贬值来掠夺其他国家,肯定会遭遇滑铁卢。
    事实上,大战爆发前的十年,可以看成是全球贸易最为公平的十年。
    主要就是,中国、美国与欧盟相互制约,都不敢轻易在货币上做文章,从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较为公平的贸易环境。
    在此期间,人民币仍然在升值,即便速度不快,趋势也没有调转。
    可以说,这是盛世平所推行的金融战略中,最为关键、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步。
    要知道,在全球自然灾害结束之后,中美全面战争已经变得不可避免,谁都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肯定会打起来。
    当时,美国政fu一直在抑制美元升值。
    虽然美元也没有大幅度贬值,但是在人民币继续升值的衬托下,也就在变相贬值,从而使美国经济像打了『鸡』血一样,在大战爆发前十年飞速发展,甚至大有反超中国、重新夺回全球第一大经济强国的趋势。
    可惜的是,这最多只是回光返照。
    战后,就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的金融政策,特别是维持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政策,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真正的导火索。原因有二:一是人民币升值严重威胁到了美元,从而有可能把美元排挤出国际金融领域,从而迫使美国不得不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二是美国经济持续十多年的飞速增长,给了美国的『精』英份子一个假想,即美国的综合国力不比中国差多少,只要采取正确的战略,就能战胜中国。
    基于这两点,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如果在大战爆发前,人民币没有继续升值,哪怕也没有贬值,第三次世界大战都不会在二零五二年爆发,很有可能延迟十年,而在十年后,美国肯定没有信心战胜中国。
    当然,这种看法有点偏颇。
    只是,道理却是正确的,即人民币在战前升值,绝对是中国打赢第三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要知道,在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各国都在增持中国债权,甚至连美国的几大金融集团都加大了中国公债的持有量。结果就是,在大战爆发的时候,人民币的实际币值已经被大幅度高估。
    对中国来说,这绝对是好事。
    原因就是,在战争初期,中国可以在人民币的币值被高估的时候,大量发债,然后在海外大量收购各类战争物资,而随着人民币的币值回落,或者说贬值,等到中国需要偿还债务的时候,负担已经大大减轻。
    结果就是,中国在大战期间欠的债越多,反而越有可能打赢这场战争。
    要知道,欠的债越多,就意味着中国掌握的战争资源越多,意味着在货币严重贬值之后实际偿还量越少,更加意味着那些大量持有中国债务的国家必须全力支持中国,以免手里的债权变成废纸。
    可以说,这也正是盛世平制订的这套战争时期金融战略的『精』华。
    也许,在制订这套金融战略的时候,盛世平并没有想到,巨额外债,还会成为中国在战争即将结束时,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谈判筹码。只是不可否认,正是盛世平这个很少抛头『露』面的华商,在二十多年前,就为中国打下了胜利的基础。要说贡献,盛世平绝对不在黄瀚林等国家领导人之下。
    当然,能够有此认识的人并不多。
    所幸的是,黄瀚林是黎平寇培养的领导人,而且一直在黎平寇手下工作,所以非常清楚盛世平制订的金融战略的巨大价值。
    在使用这套金融战略的时候,黄瀚林也是驾轻就熟。
    *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二百五十九章 遗赠
    第二百五十九章遗赠
    大战结束的时候,全球所有国家都是中国的债权国,持有中国政fu发行的国债、战争债与融资债,或者持有中国政fu通过金融机构发行的战争券、战争融资券、定期融资券等各类债券。大文学
    根据战后披『露』的消息,在战败的时候,美国联邦政fu与各大金融机构手里,至少有一万四千亿元的中国债券。也就是说,美国在为中国的军火买单。当然,美国联邦政fu持有的中国债券早就作废了。
    在这些国家中,持有中国债权最少的也有上百亿元。
    当然,主要的债权国是四十个同盟国,这些国家持有的债权高达一千万亿元,其中最贫穷的尼泊尔都持有一千多亿元,而较为富裕的几个国家则持有上百万亿元,比如印度持有二百六十万亿、巴基斯坦持有二百万亿、沙特阿拉伯持有一百八十万亿、朝鲜持有一百四十万亿。
    更重要的是,这些债权国中,持有中国债权的主要就是政fu,或者是国有银行。主要的融资手段是把债权转移给民众,即这些国家在本国发行战争债券、或者是国债,再用所得来购买中国发行的债券,或者是为中国发行的债券提供融资担保,让民营银行、民间资本直接购买。
    也就是说,中国的债务问题,实际上已经深入到了各个国家的社会基层,只要有一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全球『性』的金融灾难。
    作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中国还不还钱、以及怎么还钱,绝对是世界头号问题。
    稳住局势后,黄瀚林明确表示,中国肯定会还钱。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没什么好说的。
    关键就是,怎么还?
    要知道,中国政fu欠下的外债就高达一千六百万亿元,如果算上内债,即欠本国公民的债务,总额在两千万亿元以上。如果拿政fu的岁收来还,那么在今后二十年内,即便税收增长速度保持在百分之十以上,而且不计算债务的利息,中国政fu也要不吃不喝,才能把欠债还清。大文学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是说,中国政fu根本没有能力偿还债务。
    这下,问题就严重了,而且不仅仅是债务那么简单。
    要知道,如果中国政fu破产,对全球经济所造成的毁灭『性』影响,绝对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
    讨论到这里,核心问题已经是如何避免让中国政fu破产。
    问题是,欠债就得还钱,没什么可以商量的。
    事实上,当时最大的矛盾就是,如果让中国还钱,那么中国政fu就会破产,可是如果中国不偿还债务,其他国家政fu就得破产。
    在这个时候,黄瀚林提出了一点,即偿还方式。
    要真金白银的还钱,也不是问题,中国政fu可以拿库存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以及具有与之等价的贵重原材料,比如用在可控聚变核反应堆上的氦3,来偿还债务,只是按照中国的法律,黄金属于战略物资,就算拿来偿还债务,也得储存在国内,不能输出,因此其他国家拿到中国的黄金,也只能用在贸易上,即用这些黄金从中国购买商品,全部消耗在中国市场上。
    显然,聪明一点的人都知道,中国真要以这种方式还钱,其他国家别想得到好处。
    原因很简单,人民币已经在战争期间大幅度贬值,而且随着中国的债务问题恶化,还会继续贬值,因此黄金的价值将被大幅度高估,如果中国在此期间拿黄金还债,等于其他国家手里的债权大幅度缩水。问题是,中国的经济基础摆在那里,战后的领导地位也在,因此人民币不可能一直贬值,等到战后国际秩序完成了重建,中国的经济形势好转,人民币肯定会升值,等于是让黄金贬值。更重要的是,其他国家拿不到黄金实物,得到的只是黄金储存在中国银行里的一张凭证,而这些黄金最终都将在贸易中流回中国。大文学也就是说,其他国家等于是高价买进黄金、再低价卖出。结果就是,在这一进一出之间,其他国家持有的中国债权都被消化掉了。
    说白了,中国最后肯定会一分钱都不出,就抵消掉所有债务。
    很明显,这是在耍赖,可是其他国家都无法改变。
    由此可见,传统的金融手段,根本无法解决中国的债务问题。
    问题是,耍赖的话,对中国有好处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因为这会导致其他国家的经济出现问题,甚至会导致世界经济秩序彻底崩溃。
    对中国来说,实现战后利益、也就是获得战争红利的主要手段,就是建立以中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秩序,如果经济危机紧随战争到来,那么中国在战场上拼命取得的胜利就将毫无价值。
    可以说,中国必须防止世界经济崩溃。
    即便要重新洗牌,也要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而不是推翻重来。
    要知道,重建经济秩序比重建一个遭到战火毁坏的国家困难得多,而且充满了各种难以预料的危险。
    事实上,这也正是黄瀚林承诺欠债还钱的主要原因。
    说白了,只有中国偿还债务,才能确保其他国家,特别持有中国债权最多的四十个盟国能够稳定发展。
    关键就是,中国也不能因为偿还战争债务导致经济崩溃。
    这绝对是考验政治家与金融家智慧的难题。
    所幸的是,黄瀚林是中国建立以来最有头脑的政治家之一,而且替中国制订金融战略的盛世平绝对是金融领域的天才。
    在首脑会议上,中国提出的不是直接偿还债务,而是间接偿还债务。
    当然,这个“间接”很有讲究。
    黄瀚林首先提出,中国将以租让的方式,让其他国家使用近地轨道空间,并且为近地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提供安全担保。只是,中国只把使用权租让给国家实体,即他国政fu,再由他国政f给企业,并且收取一笔手续费,而这笔手续费将以抵偿的方式,来偿还中国的债务。
    虽然很多国家都认为这不太公平,但是都认同这是解决债务问题的办法之一。
    紧接着,黄瀚林提到了一个让更多国家感兴趣的偿还方式,即在战后向所有盟国**包括可控聚变核电站在内的高端技术。
    毫无疑问,这才是其他国家想得到的。
    按照黄瀚林的提议,中国将以授权的方式,向其他国家提供建造可控聚变核电站所需的技术,并且帮助其他国家建造可控聚变核电站,而所需费用,均通过抵偿方式,从中国的债务里减免。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点,即“盛世平的遗赠”。
    大战爆发前,盛世平就去世了,他没有把天文数字般的财富『交』给子『女』,只是为每一个子『女』购买了一笔巨额信托基金,确保他的后人在今后三代之内不用为衣食发愁,而他的绝大部分财产都归属于一个叫“康平盛世”的托管基金,而该基金的管理者就是中国财政部,而该基金主要使命就是平衡中国财政收支。
    当时,盛世平的一句遗言非常有名:金钱在有能力、有理想人的手里,能够成为为民造福的工具,在平庸者的手里,将是毁灭之源。
    说得简单一点,盛世平把毕生积累的财富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当然,不是直接捐献,也不是简单的让国家处理他留下的财富,而是由基金委员会决定如何使用这些财富。这个委员会的『主席』是财政部长,另外还有来自全国代表大会的委员,还有政fu代表、军方代表、民间代表等等。也就是说,政fu不能随心所『欲』的使用这笔财富。
    更重要的是,盛世平留下的不仅仅是金钱财富,还有很多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财富。
    比如,可控聚变核反应堆的专利权。
    别忘了,当初发展可控聚变核反应堆的时候,是牧浩洋出面,让盛世平投资,因此该技术的专利属于盛世平名下的企业。
    这项专利到底有多大的价值?
    显然,没有人可以做出准确评估。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大战结束前,这项专利抵消了中国的大部分债务。准确的说,是以这项专利为基础,引发的全球『性』科技革命,帮助中国解决了债务危机。
    严格说来,不叫解决,而是让债务危机转变成了控制全球金融与经济秩序的手段。
    这里,就涉及到了盛世平制订的金融战略中最后,也是影响最为深远、意义最为重大的一环。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把债务转变成流通货币。
    本质上,就是以此驱逐美元与欧元,让人民币成为全球金融唯一的流通货币,让中国成为金融霸主。
    当初,美国是靠债权登上金融霸主的宝座的。
    现在,中国反其道而行之,靠债务成为全球金融霸主。
    只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肯定不能这么『露』骨,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哪怕是关系最好的盟国会支持中国。
    说到底,真要把债务转换成流通货币,中国就一下赖掉了所有欠债。
    在『操』作层面上,比如绕一个大圈子,避开最敏感的问题,并且让其他国家觉得这么做有利可图。
    为此,黄瀚林打出了制胜的王牌。
    事实上,这也是他手里最后一张牌了。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二百六十章 超级胡萝卜
    第二百六十章超级胡萝卜
    这张牌,就是“反重力场技术”。、QunabEN、大文学
    二零五六年六月三十日,黄瀚林第一次召开东方同盟首脑秘密会议,要求他国首脑单独参会,由中国安排翻译。
    在这次会议上,黄瀚林首次承认,中国已经掌握反重力场技术,达到了实用程度,并且已经制造出了相关产品,还进行了实战测试。
    毫无疑问,这才是真正的王牌。
    当时,四十名他国都惊呆了,甚至觉得黄瀚林在吹牛。
    只是,没有哪个首脑会怀疑黄瀚林,因为早就有传言,中国在美国本土战场上投入了一种数千吨级的飞行平台,而这种平台上没有任何常规推进系统,几乎所有国家的情报机构都获得了类似的消息。
    当然,黄瀚林表示,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为各国首脑进行现场演示。
    这下,新的问题出来了:这项技术可以**吗?
    要知道,跟反重力场技术比起来,可控聚变技术根本不值一提。
    即便是最没有科学头脑的政治家,也非常清楚的知道,真正能够改变人类文明的,就是反重力场技术。
    那么,中国愿意把这种能够造福全人类的技术拿出来分享吗?
    黄瀚林没有提到与分享有关的话题,而是趁着各国首脑都有点头脑发热,提出了一个非常宏伟的计划:建造国际空间站,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向外层空间移民,在月球、火星等星球上建立殖民地。
    为了说服各国首脑,黄瀚林请出了一个重量级人物:陆雯。
    对于这位『女』上将,各同盟国首脑都不陌生,因为他们首先知道陆雯是牧浩洋的妻子,而牧浩洋是谁,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大文学其次他们知道陆雯方的首席科学家,而且是唯一的科技上将。能够在科技岗位上获得上将军衔,绝对不是等闲之辈。最后,他们还知道陆雯一直在从事秘密科研工作。
    当时,所有首脑都知道,陆军搞的就是反重力场技术。
    陆雯亲自出面进行技术说明,各国首脑就更容易接受了。
    按照陆雯的说法,反重力场技术将彻底改变人类文明,除了改变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外,最大的用途就是宇航,因为反重力场技术是迄今发现的最有效的宇航推进技术,能够使宇航变得跟飞行一样简单。
    从技术层面上讲,反重力场技术在宇航中所做的贡献,就是把推进效率提高到了一个传统手段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上,与可控聚变核技术结合之后,宇航活动将成为一种价格低廉的正常行为。
    价格到底有多低廉呢?
    在电价几乎为零的情况下,航天发『射』的价格在理论上也能降到零。
    当然,这只是理论。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建造超级空间站、向外层空间移民、殖民月球与火星,将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随后,黄瀚林抛出了一根巨大的胡萝卜:与盟国共建空间站,共同开发太空资源。
    说白了,在政治家眼里,宇航有没有意义,不是看谁首先登上火星,而是看登上火星有多大的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要知道,如果没有经济价值,那么耗费巨资进行的宇航活动就只有宣传意义。在中美冷战期间,这还多少有点政治价值,毕竟这能够证明在宇航技术上超越了对手。可是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