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之小兵传奇-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渐渐稳定了阵脚,而匈奴一方,长矛兵这种特殊的兵种在发挥出相当威力之后,也暴露出它固有的弱点,一旦输送通道出现问题,长矛投掷的威力也会随之大减。
终于,暮色打消了彼此的战意。
是役,秦军损失了一千也就是将近一半的弩箭手,还有二百余名骑兵,而匈奴一方,伊牙斯的长矛投掷兵损失了约三百余人,双方损失比较起来秦军一方要大一些,不过,考虑到投掷兵训练不易,因此,这一仗双方勉强算是打平了。
正文 第三百零四节 谁是奸细
更新时间:2008…12…30 0:09:32 本章字数:3334
“嚓!”
这是冰冷的刀锋切开躯体的声音,随之传来的是战马的悲鸣和重物坠地的翻滚巨响,暮色已经完全笼上山岭,旷野里难得的听不到野狼的嘶嗥,取而代之的是疾奔的马蹄声。
白登山下的这一场缠战逐渐变成了混战,匈奴骑军试探性的进攻在七月十四日这一晚终于转换成了大规模的侵袭,有了第一战的底气,占了便宜的伊牙斯认为挡在河南塞正面的只不过是少量的秦国守备部队。
依靠匈奴人的习惯,在月亮圆满之时就要进攻,而十四日这一晚,暮色褪去之后留下的,正好是一轮皎洁的圆月。
兵贵神速,渴望杀进关内大肆劫掠一番的匈奴骑军顾不得疲劳,疯狂的催动跑得通身汗水的战马向南奔驰。
不过,这样的混战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不分敌我的砍杀,没有目的的狂奔,甚至于有时当你抬起头时,竟会发现自己已身处在敌骑的重重围困之中,而身边没有一个同伴。
在这种比拼毅志的较量中,李烈的秦骑军顽强可是出了名的,相比较而言,匈奴人虽然自小在马背上过活,却也是有所不及。
“弟兄们,随我去斩了那面匈奴牙旗!”在一片叫喝声中,李烈嘶哑的喊声在秦军阵中传出老远。
“杀!”
几乎就在李烈叫喝的同时,领军的匈奴大将伊牙斯也盯上了李烈,双方都抱着擒贼擒王的心态猛扑上前。
难得的大将之间的单挑场面,或许本就是精采分呈,更应当斗个十几、二十合不分胜负才算罢手,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第一个照面,性急的伊牙斯就着了李烈的暗算,他的战马在临近接战的一刹那,悲鸣着中箭倒覆。
射人先射马。
混乱之中,伊牙斯就算有心保护战马也没有那个能力。况且,他也想不到秦人会使出这等不上台面地‘卑劣’手段。
一刀斩落,恰恰将伊牙斯狰狞的头颅擒于手中,得意之极的李烈举刀高呼,一时秦军士气大振。
一方拥有人数上的优势,另一方则拥有高昂的斗志,这一夜,对于撕杀搏杀的双方将士来说。足够的漫长。
不过,对正疾速赶往战场的大队秦国增援部队来说,这一夜地宝贵时间却又是如此的短暂而珍贵。
终于,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白登山顶时,已经疲倦得还战刀都拿不起来的骑兵们终于脱离了接触。
“他奶奶的,真他妈的过瘾呀!”当浑身血淋淋的李烈颤颤微微见到傅戈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样。
然后,这个家伙就一头栽倒,竟然呼呼大睡起来。
“李将军累了,送他去休息。剩下的围歼匈奴人的任务。就由其它部队来完成。”傅戈坚定赞许地目光一一扫过骑军地百战将士,对于每一个骑军士兵而言,来自大秦最高统治者的注视无疑是最高的奖赏。
围歼匈奴主力。这可是最激动人心地一次战事。
对于许多难得上第一线战场撕杀的秦军将卒来说,这既是一个立功的机会,也是一个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傅帅放心,我们不会让你失望的。”
“说什么大话,那匈奴的单于可是我看上的,谁也抢不走去。”
秦军秣马厉兵,匈奴人在做什么?在损失了相当的兵士和伊牙斯这员大将之后,恼怒交加的稽粥顾不得中行说的反对,已经在准备着与傅戈大战一场,一见高下。
然而。他地决定却遭到了相当一部分匈奴实权人物的抵制。
人都是自私的。
匈奴人也一样。
在劫掠丰庶秦国的目的实现不了之后,由各部落松散联盟而组成的匈奴统治集团开始显现出了裂痕。
一场争论在匈奴大军的单于临时军帐内开始。
面对稽粥执意死战到底的强硬态度,兰氏,这个匈奴三大实力部落之一的贵族首领开始向稽粥发难,要求立即退兵,他地理由也很充分,一方面秦匈战事一时难以取得实质进展,徒耗下去除了损失宝贵的兵力外,没有其它的好处;另一方面在匈奴大军南征之后。西方被匈奴人击败的月氏又重新的活跃起来,这使得一些如浑庚、屈射、丁零、昌昆、薪犁等被迫依附于匈奴的小部落又有了脱离控制的迹象。
外患未解,而内乱丛生。
匈奴这个一统大漠的膘悍民族因武力而强盛,又因武力而衰弱。
草原,本就是强者生、弱者亡的地方,一个民族兴起,伴随着的就是另一个民族的没落,踏着东胡和月氏的死尸强盛起来的匈奴,它的结局也是一样。
“够了,天上的神明在瞪大眼睛看着我们呢,大战在即,再有翘皓不战者,休怪我稽粥不讲情面。”
自打一听到傅戈这个杀父大仇人出现在战场上的消息后,稽粥就沉不住气了。于他想来,在塞外平原上能和秦军来一场撕杀,这笔交易无论如何也不会吃亏。
想想临洮城下的万千尸体,连稽粥这位单于都对攻打城池有了畏惧心理,其实又何止的稽粥,在匈奴军中对攻城的恐惧感已经大幅度的漫延。
只有避免损失惨重的攻城战,才有可能取胜,对于这一点,在转进的一路上中行说已经不知多少次对稽粥暗示了。
得到了呼衍氏、须卜氏二大部落支持的稽粥有实力发出这样的强音,加上又有月圆进攻月亏退兵的习俗支撑着,力图退兵的兰氏在强大的反对者面前,也只能俯首听命。
七月十五日。
艳阳高挂,在白登山脚下,秦匈两支大军如汇聚的洪流般交汇碰撞,秦军虽然远道而来,但却斗志高昂,这其中还要得益于直道优良的通行条件,有了后勤保障之后这些上战场拼杀的士兵就有了较好的休息条件。
与之相反的是匈奴军队却是士气低落,临洮受阻,猛将须赤虎在登城战中身亡,白登山混战,虽然稍占了些便宜,可却折了又一员大将伊牙斯,这批买卖说什么也划不来。
自开战以来,那些时时叫嚷着杀进关内劫掠的匈奴人渐渐的没了声响,他们有的已在战斗中丧了性命,还有的则开始考虑怎么样安好无损的跑回草原。
其实,强悍从来都是相对的。
匈奴人在打仗时,往往每个人都会自动地去寻求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特别善于埋伏军队突然迎击敌人。当他们见到敌兵就会去追逐利益,就象天空中嗥翔的秃鹰一样,只要一个发现猎物,其它的同类就会飞集一处。
而如果遇到危难失败,这样单纯为利益而聚结在一起的队伍就会瓦解,如同云雾消散。
号角与响箭轮番响起。
指挥一线作战的秦军主将是韩信,他的麾下第一次拥有了超过十万的庞大军队,其中弩兵、重步兵、盾牌兵、长枪兵一应俱全,同时,还有许多由咸阳的短期军事培训班出来的基层军官。
以步敌骑,就象后世步兵迎击坦克部队一样,比拼速度那绝对是不行的,韩信能凭持的就是各兵种间有序的配合以及将士的整体素养。
一批又一批的匈奴骑兵被遣上死亡的战场,然后,他们的生命就象飞撞到岩石上的浪花一样,变成一朵朵美丽的花朵消逝。
秦国的劲弩、匈奴人的长矛兵,还有装备了坚实重装铠甲的重步兵,一个个在未来才有可能出现的兵种在这一战中显现稚形。
“大将军,左翼的三千长枪兵全部阵亡了,匈奴人,匈奴人已经突破了一线阵地。”
“大将军,右翼遭到匈奴骑兵的连番冲击,我军伤亡惨重!”
若是换了另外一个人来应付这样糟糕的场面,估计脸上除了严峻之外,再看不到其它的东西了,不过,在韩信那张白皙的脸上,傅戈却看到了另外一样东西——自信。
一开始,韩信并没有使出全部的力量,他在示敌以弱,而当稽粥看到战线一步步前移,匈奴骑军似乎有取胜的可能时,欣喜若狂的他立即压上了全部的预备队。
“命令位于后翼的各支军队,全力出击,再去告诉彭越老将军,堵截稽粥逃窜的任务就交给他了。”
秦军终于反击了。
当稽粥和中行说眺望战场,看到有无数的秦军涌入眼帘时,他们的神情中写满了绝望。
中计了!
秦人太奸诈了!
“中行说,你不是说河南塞这里不会有秦军的主力吗?现在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秦军冲上来。”气急败坏之下,稽粥一个巴掌打在了中行说这条走狗脸上。
怒火总要发泄,稽粥能发泄的对象眼下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力劝谏他南征秦国的中行说。
“大单于,属下得到的情报河南塞确实没有多少守军,可不知怎的,这秦狗就象长了翅膀一般飞了过来。”中行说委屈的摸着红肿的脸,辩解道。
“哼,大单于莫听这没把的阴人狡辩,依属下看这次南征根本就是秦人设下的圈套,我们上当了!”
相比稽粥的有苦说不出,一干损兵折将的匈奴贵族可没有稽粥客气,他们直接将战败的矛头指向了中行说。
正文 第三百零五节 女人的野心
更新时间:2008…12…30 0:09:42 本章字数:3114
这一战,直杀得天地昏暗,连日头也为之西沉。
随着战事越发的不利,中行说的辩解也更趋苍白,因为几乎每一个从前方败退下来的匈奴将领都向他投来了仇恨的眼神,那眼神足以杀死中行说几十次,甚至于上百次。
在这样的极度不利境遇下,就连一向足智多谋的中行说也害怕了,因为他发现连稽粥这个最可靠的保护者也开始怀疑他了。
一条狗,当它的价值渐渐失去的时候,是最可悲的。
中行说现在正是这样一条摇尾乞怜也无法让主人看一眼的恶狗。
“你这奸贼可恶可恨,来人,将这个狼心狗肺的家伙拖下去,剁了首级以祭典我大匈奴英勇的将士。”终于,当最后一支往前冲锋的匈奴骑军也回转逃窜时,眼睛里喷火的稽粥忍耐力也到了极限。
“大单于饶命呀!我不是奸细,我是真心实意来帮助大单于对付秦国的呀!”在被拖出去的时候,犹不甘心的中行说痛哭流涕的大喊道。
可时至此时,吃了大败仗的匈奴人又岂会再相信中行说的‘鬼话’,未等他再多说一句话,负责行刑的亲兵就一刀捅了下去。
“啊!”中行说的惨叫短促得让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杀一条狗对于主人来说原本就没有什么难的。
中行说毙命,这个在历史上祸害了大汉几十年的家伙就这样心不甘情不愿的被效忠的主子给一刀剁了。
奸细,如果要在这个名号前面加上一个缀的话,估计中行说更喜欢秦而不是匈奴,可惜他没有机会来证明他的清白了。
七月十五日,自清晨至午后,秦匈双方可算是拼尽了全力,终于,激烈的战况让傅戈和张良这两个稳坐钓鱼台的闲杂人员忍不住要跑到韩信身边一看究竟了。
极目望去,战场上死尸遍野。无主的马匹拖着伤残流血地后腿不住的悲鸣,这一战,匈奴的九万余骑兵抛下了将近三万的尸体,这个比例已经相当高了。
有得到自然也有付出,在秦军一方,付出的代价则是四万忠勇的步卒在敌骑的冲击下伤亡无法再战。
好在,傅戈这次动用的资本足够地雄厚,损失了四万将士。他还有八万生力军可以驱使,同时,刚刚休整了半宿的李烈骑军也被重新缔结起来,追杀惊慌逃窜的匈奴骑兵,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白登山。
秦军临时中军大帐内,一片寂静。
前方胜利的消息已经确实了,但在这里却没有一个参谋人员出声叫嚷,原因不为别的,只为让韩信这个双眼象肿桃子一般的大将军好好休息一会。
“傅帅、军师来了!”
“不用通报,以免打扰大将军休息。”
一个守在帐门口的持戟郎中清了清嗓子。试图转身进帐禀报。但却被傅戈给拦住了。
“是傅帅来了吗,快快相请!”这一番动静出来,韩信已是醒了过来。他连忙起身出帐,大声相邀道。
“哈哈,我的大将军好手笔了,这一仗可将匈奴杀得惨了,只怕以后匈奴人听到韩信这个名字就会吓得瑟瑟发抖。”傅戈见韩信气色相当的不错,便打趣道。
这一仗规模庞大,但对傅戈来说,真正临阵指挥地时候却轻松得很,有韩信这样运筹帷幄地大将军顶在前面,他这个统帅只需要在后面全力支援。鼓励鼓励将士的士气就行了。
“大将军,你这一示敌以弱不要紧,可害得傅帅手可痒痒得紧,你要是进攻的命令再晚一点,只怕连我也拦不住了。”随后进来地张良抹了一把汗水,亦笑道。
“此战非我韩信一人之功,乃是全军将士奋勇杀战才有的结果,更有许多忠诚将士战死在沙场上,信在此只希望傅帅能对他们多加体恤。”韩信嘴里谦逊的说着。眸子里分明闪动着兴奋的光芒。
韩信清楚,这一次抵御外敌入侵的赫赫功绩会算到谁的头上?傅戈是秦国的最高统治者,实权人物,他自然不会与属下争这个头功,所以,第一功当然会算到他韩信的头上。
正所谓多多益善,将兵如是,慕名也如是。名垂青史,一个武将如果能有机会获得刀笔吏的肯定,那他的名字将会被后人世世代代传颂下去,韩信也不是圣人,对于这样地‘虚名’当然不会抗拒。
“大将军放心,此战伤亡之将士都是国家之功臣,国家之英雄,亡者国家当以国葬礼之,伤者国家当以身养之,他们的名字将被刻在阿房宫的纪念碑上,供世世代代的国人瞻仰默记。”傅戈言词锵锵,慨然从容说道。
正说话间,一名郎中进来禀报:“报傅帅、大将军、军师,临洮城的赵拓将军带着一个重要人物求见。”
赵拓,他不是在临洮守城吗?怎么无缘无故不遵将令跑到这里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一个重要人物,他是谁呢?
“请进来!”傅戈吩咐道。瞎猜胡想不如亲眼所见来得实在,赵拓为人持重,没有特别情况是不会擅自离开一线城池的。
“赵拓见过傅帅、大将军和军师,我有要事回禀,这件事事关重大,属下不敢稍有差驰,故亲自前来,昨日一早,临洮城外的臧荼部派人前来联系反正事宜!”
赵拓一言令帐中诸人齐齐震惊,随后则是万分的欣喜。
刚刚击破匈奴的大军,这厢又等来了臧荼有意回归地好消息,这双喜临门真是上天赐予大秦的绝好礼物。
“快,有请燕王使者。
”傅戈这一声话音未落,只见帐外掀帘进来一个眉清目秀,面相娇好的十七、八岁的少年。
“你是燕王臧荼派来的人?”傅戈讶然发问。
不只是他惊异,就是韩信和张良也是一脸的不信,陈平这个素来心计深沉的家伙则更是眯起眼睛上下打量起面前的少年来。
“怎么,傅丞相不信吗?你看过这个就会相信了。”少年笑了笑,一排编贝露出,这神韵竟让傅戈呆了一呆。
说罢,少年探手从腰间取出一块墨绿色的古玉诀,上面隐约还可以看出有两个小字,等傅戈接下来仔细观瞧,才发现那两个字竟然是‘臧儿,。
臧儿——,有一个臧字铁定是臧荼的家人,这一点张良、陈平、韩信都能想到,但当傅戈看清楚这两个字时神情却是若有所思。
如果不是记忆力衰退的话,臧儿这个名字傅戈一定能记起在哪部史书里看到过?面前的这个少年能在史书上留名,那绝对不是寻常人物。
“傅丞相,你若还不放心的话,再看看我是谁?”未等傅戈想明白,少年一下扯掉头上的青色皂巾,顿时一头青丝如瀑般落下。
“你是女子?”这一回,轮到张良、陈平等人惊愕了。
当看到面前站立的是一个婷婷玉立的标致少女时,傅戈费尽心思仍想不出来的脑子忽然开窍起来,这个叫臧儿的女子当真不是寻常人物,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外祖母,刘彻的母亲王账就在她的一手策划下,被送入了太子府中,最后终于如愿被景帝庞幸,生养下刘彻这个皇位的继任者。
“怎么,诸位大人瞧不起小女子吗?比起战场杀敌女人或是不如,但论起眼力和谋划,则未必女子就不如男儿。”臧儿柳叶眉一挑,淡淡定定的说道。
“姑娘果然是非常人物,哈哈,好罢,我就听听姑娘有什么宏大的谋划?”傅戈好奇心起,笑着问道。
这个臧儿,当真是不一样得紧,在史书上她为了恢复臧氏家族的荣耀先后二次嫁人,在看到第一个丈夫王仲没有什么作为后,就立马将自己嫁到了长陵田家,而这一次,他生下的儿子就是武帝朝时的权相田蛤。
“傅丞相,这是我祖燕王给你的亲笔书信,请千万过目,对于之前发生的误会,我祖也是深表谦意,这都是中行说那个阉人挑拔离间所致,这些天来我们看清楚了匈奴人的残暴,因此加深了归附大秦的决心,若丞相有意接纳的话,我祖将率部响应,协助秦国军队将匈奴人彻底击溃!”
不得不说,臧儿这个小女子生得一张伶牙利齿,明明是被迫无奈的回归,到她的嘴里出来就成了主动的投靠。
“臧儿姑娘,你回去告诉汝祖,要是想回国的话,我大秦的门永远朝他开着,但若是仍然执迷不悟,跟着匈奴人作恶,那休怪我傅某不讲交情。”
在傅戈、张良、陈平、韩信等这几个名声在外的大人物面前,臧儿毕竟还嫩了些,她一个小女子的这点伎俩自是瞒不过人去。
正文 第三百零六节 作茧自缚
更新时间:2008…12…30 0:09:52 本章字数:3264
臧儿与傅戈接下来的‘谈判’进行得相当顺利,事实上,当臧儿见到白登山下匈奴人尸横遍野的情景时,她就坚定了一定要促成祖父臧荼南附的念头。
良禽择木而栖。
既然匈奴这颗大树不牢靠了,那就应早作打算,选择最枝繁叶茂的秦国依附,臧儿虽是柔弱女子,但眼力却丝毫不输于男人。
尤其在这一次会面后,臧儿对于南附后的前景相当乐观,看看除了傅戈之外这座军帐里的其他人吧,韩信,原本不过是项羽帐前的一个持戟郎中,现在则摇身一变成了堂堂大秦国的大将军,统御着数十万的雄兵,更令匈奴四夷闻风丧胆。
而张良、陈平,一个是刘邦的智囊,一个是项羽的谋士,他们先前投靠的对象都不是傅戈,甚至于还是秦国的劲敌,但这些都不妨碍他们成为傅系中坚人物。
象傅戈这样一个带着无限神秘感的新锐领袖,正是年轻女子心目中最崇拜的对象,更何况,今日一见,傅戈那张带着些许淡淡微笑的脸庞足以让处于追梦年纪的女孩子神魂颠倒。
“傅丞相放心,在我祖未带兵马南归之前,我臧儿会一直留在你的身边,听任你的吩咐和处置。”
臧儿果然是臧儿,在明了自己想要什么之后,她立即做出了决定。
她要想方设法的留在这个男人身边,纵算什么身份都没有,也要留下,因为留下就有机会,离开的话就什么都没有了。
因此,在说处置两个字时臧儿目光幽怨,神色迷离,话听起来更是别有一番的滋味,从正面来理解,臧儿提出愿意作为人质留在秦营也很正常。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征伐不断,相对弱小的一方国君将自己的儿子或者公主送到敌对国家作为人质也很正常。
就眼下的形势来说,秦国无疑处于极度强势地位,臧荼虽然曾是诸侯王(燕王)的身份,但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地方军阀,象这种与‘中央政府,谈判当然要首先有诚意才行,道理明明白白。不过,如果再瞧瞧臧儿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那就又是另外的一层意思了。
自打进入大帐之内,臧儿地一对丹凤眼就放在傅戈身上移不开了,柳叶眉、丹凤眼,瓜子脸,再加上如爆的青丝秀发,姣好的三围身段,更兼大胆前卫的主动态度,这样的女子若是转移时空二千年的话。
一定可以成为娱乐舞台上的‘明星’人物。
“傍大款!”臧儿的话让傅戈能想到地就只有这一个词。再瞧瞧那如眸‘深情’凝望的眼神,傅戈几乎开始怀疑这个臧儿是不是也是穿越众。
难道说自己遇上同类了?一想到这里,傅戈禁不住脱口问道:“请问姑娘是哪里人。家里还有何人呐?”
这句问话若是对着二千余年之后来的人说的话,答案也简单的很,直接回答就是了。
但是偏偏,臧儿象是不明白一样怔了一下,稍臾才露出会意的笑容,面带着羞红道:“傅相,奴家是燕地蓟县人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