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小兵传奇-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变,太好了,不过,你有没有仔细确认一下,那个叫什么傅戈地家伙到底死没死?”吃了一次亏之后,安条克三世确实稳重了许多。不再象以前那样,一听到好消息就急匆匆的欢呼雀跃。
    “是,大帝放心!属下岂敢虚报军情,在回禀之前,我已查实,秦国的骑军部队已经从增援阿淑尔的半道上撤了回去,而且样子非常着急,似乎是为了去争夺什么东西,而巴比伦城内现在已是一片惊惶。据报忠于秦国皇帝的军队和支持英布谋反的军队已经打成了一团  !”
    要想虚造假象,没有人比英布和陈平两只老狐狸更加的熟炼了,在一系列的精心策划下,骗局开演了,而第一个观众就是塞琉西人潜伏在巴比伦城内的间作。
    对于一名暗间来说,得到上头赏赐的机会其实少之又少,这次好不容易有了表现自己地机会,自然添油加醋好好的说道一番。
    他们这一拍胸脯保证不要紧,后方听讯的情报官员也跟着来了劲于是一层层报上去,本来还没亲眼见到的事情,立马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实。
    “哈哈,想不到那傅贼也会步亚历山大的后尘,真是真神护佑!”安条克三世大笑出声,接连败给秦军的一口浊气终于出了。
    听到鼓励的情报官员长出一口气,面带着得意的笑容离开了安条克三世地豪华营帐,在他前脚走后,欣喜若狂的安条克三世便立即让亲兵把汉尼拔请了过来。
    “大帝,这一定是秦人的阴谋,大战在即,秦人却玩这一套掘劣的内讧把戏,这多半是他们对阿淑尔城之围无计可施了,这才想出这么一个可笑的主意。”
    在听罢安条克三世翩翩动情的叙述之后,汉尼拔坚毅的脸上抹过一丝讥笑,和罗马人争斗这么些年,他什么样的计谋没有见识过,这区区的一个诱敌之计又骗过了谁。
    “你说是秦人的奸计,可是我们的人可是亲眼所见,亲耳听到,难道这一切都是假的,这又怎么可能?”
    听到汉尼拔一下子否定了秦军内讧的好消息,安条克三世不免有些不快,痒痒反驳道。
    “大帝,有些事情就算亲眼所闻,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这次我们趁着洪灾之机围困阿淑尔城,打了秦军一个措手不及,他们若是兴师求援,大帝正好可以下令给古斯里沙赫将军,让他率一支偏师奔袭秦军薄弱的后方,他们若是见死不救,那么我们就干脆强攻拿下阿淑尔,将城内的守军一举全歼,这样的话纵算不能一雪前败之耻,也足以一挫秦军的锐气了。”
    相对安条克三世的激动,汉尼拔的分析可谓冷静,与塞琉西人不同,作为一个外来者,他的立场可以说完全中立,因此,他能看到的真相也更加的与众不同。
    “可是,秦军现在已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我们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再想要夺回东都和失去的广阔领土,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虽然汉尼拔的话很是有条理,但相比趁着秦军内讧一举破敌的巨大诱惑,安条克三世还是陷入到了矛盾之中。
    “秦人既然已经看破了我们明围阿淑尔,实想着两河下游的策略,那么我们就可能一步步的与秦军逐城周旋了,东都波斯波利斯已经落入到了秦人的手里,短时间内夺回不现实,大帝陛下,如果你有耐心的话,或许在将来的五年内,有可能将秦人赶回到葱岭以东去。”
    看到安条克三世一脸的不甘,或许不想让收留自己的老朋友过于失望,汉尼拔鼓励道,然而,他这一句话还不如不说的好。
    相比自大傲慢的安条克三世,汉尼拔对于秦国的了解无疑要深得多,迦太基人纵然不是远洋航行的好手,也是一群出色的商人,通过去过东方的商人的介绍,汉尼拔曾经对秦国这个神秘而强盛的东方国度产生过强烈的兴趣。
    让罗马人、迦太基人、高卢人以及其它西方人垂涎不已的丝绸也出产自秦国。
    当然,不止是丝绸,这个国家还有许多令西方人大开眼界的物器,还有一支堪称无敌的军队,据传,正是这支秦军将北方的匈奴部落打得狼狈逃窜。
    基于这些个原因,汉尼拔将夺回失地的时间定为五年,这已是他为了安慰安条克三世所做的最大胆猜测了。
    然而,汉尼拔的坦白却并没有激发起安条克三世任何的**,五年,还只是将秦人赶出失地,这个目标也太低了吧!
    五年之后,安条克三世不知道自己还在不在这个皇位上,现在,他的地盘已经缩小到仅有的叙利亚高原和小亚细亚一部,这一点点地方连个可回旋的余地都没有,要是不能在短时间内重新夺回富庶的两河平原和东都,他安条克三世拿什么和西方虎视眈眈的罗马人交锋。
    正在安条克三世和汉尼拔犹豫着不知该继续围城,还是断然发动对巴比伦城的迅猛攻击时,一名报信的军士神色惶急的跑了过来。
    “报大,大帝,古斯里沙赫王爷带着一万将士离开军营,朝着巴比伦城方向开去了!”
    “什么?”
    安条克三世惊呼出声,他这个王弟古斯里沙赫在战场上的的确确是一员猛将,但头脑有时就是太简单了些,不消说的,这次他一定是听到了秦军内讧的消息,这才急不可耐的领着部属朝巴比伦城杀了过去。
    正文 第三百五十节 大破敌阵
     更新时间:2008…12…30 0:17:50 本章字数:3162
    古里沙赫的擅自行动已经无法改变,一心想要复仇的他在听到秦军内讧的消息之后,便迫不及待的调动大军杀向巴比伦。
    杀!
    将所有的秦人都杀掉,只有这样,才能一雪心中之恨。
    怒火中烧的古斯里沙赫已经顾不得其它了,至于不听从将令的处罚,等到将秦人打败之后再说吧。
    “大帝,请下令拔营吧!”汉尼拔苦笑一声,躬身拱手道。
    对于安条克三世的这个王弟,他已经没有什么话好说了,似乎除了鲁莽之外,已经没有什么更好的形容词可以送给他了。
    古斯里沙赫的出兵为安条克三世与汉尼拔的分歧找到了一个弥合的出路,既然先锋已经奔袭巴比伦,那么,安条克三世也只能在后面跟进。
    况且,古斯里沙赫带走的一万士兵是塞琉西人仅有的一点精锐,若是失去了这支生力军,安条克三世不能想象,他还能靠什么来维系这咋,国家的统一。
    而更重要的是,安条克三世本人的意见也倾向于冒险一搏!
    对自己的国力有相当认识的他不愿意继续在秦国与罗马的夹缝中苦苦求存,他是塞琉西王国的大帝,他的祖先曾经追随亚历山大大帝建立起庞大的横跨欧亚的大帝国。
    巴比伦城西。
    有一座被荒废了的故城废墟。
    虽然已经荒废,但从片片残垣断壁也能想象的出,这里在四千多年前是怎样的一幅繁荣盛景,时世沧桑,沧海转眼成桑田,文明的更替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完成了。
    “少将军,你说塞琉西人会从这里经过吗?我们都等了三天了,怎么一个人影都没有见到?”巨大的残垣阴影下,一个忐忑不安的声音在小声发问。
    “放心吧。古斯里沙赫那条老狗已经闻到了血腥味,他会来的,我们先安心歇息,养足精神,等候利刃出鞘的那一刻。”
    回答的是一个稚气地声音,虽然年轻且不成熟,但却充盈着无限的朝气。
    在这场让塞琉西人中计的完美表演中,除了傅戈这个假死的家伙和英布、陈平两位主角外。当然还会有诸多的配角,比如萧何就负责调度和指挥殖民军,让他们配合做出茫然不知所措的迹象,比如陈参,就是指挥傅戈身边的亲卫军,摆出与英布叛军决一死战的架式,至于李烈地骑军主力,则做出一付急急回兵增援平叛的迹象。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所有的动作只为了一个目的,那便是让寨琉西人落入到圈套之中。
    在其此中。李广所率领的小股斥候部队担负的任务就是随时刺探塞琉西大军的动向。提早的告知在后方布防围歼计划的指挥部。
    哒哒哒——,忽然,一阵急促地马蹄声响起在前方。
    “是塞琉西人!他们来了。”
    “你小子。闭声!”
    一声低呼未完,即被人死死地捂住了嘴巴,挣扎中的秦军士兵瞪大眼睛朝上看去,却见李广那对黑漆漆闪亮的眸子正死死地盯着废墟外移动的一长串黑点,一眨不眨。
    沙漠中,日光赤裸裸的毒辣照射下,正有一支塞琉西军队在无遮无拦的荒野里行进,他们的推进速度相当的快,几乎只用了一刻钟的时间,黑点就变成了一条蜿蜒的长龙。隐隐绰绰的甚至于连塞琉西人的旗号也能辩认得出。
    “快,迂回到侧后,回禀父帅,敌人来了!”
    毕其功于一役。
    安条克三世期待如此,傅戈其实又何尝不是这样想地。
    就在底格里斯河畔,以混乱的内讧作掩护,秦军聚集起了大约三万的将士,其中骑军的总数就占到了将近一半。
    大军征伐,什么样的军队是最迅速快捷的。唯骑军而己。
    所以,当决定在巴比伦城开始一场阴谋之后,傅戈就秘密的从波斯波利斯一带紧急调来了将近八千的精锐骑军,这股精兵与先期到达的五千将卒合在一起,让秦骑军地规模足足扩大了一倍,而相应的战斗力更是成几何数增长。
    血红的烈日下,黑色的龙旗飘扬在底格里斯河的左岸,这一次迎击塞琉西军队,秦军一反常态没有选择避实就虚的老战法,而是堂堂正正的摆开了阵式,以强击强,以硬碰硬,担当主力冲锋陷阱任务的正是李烈的那一支剽悍的骑军。
    “杀!”
    猎猎的旌旗迎作而动,随着李烈的一声令下,一万三千骑蓄劲待发的骑兵如一股遮挡天地的黑色洪流,朝着塞琉西人猛然席卷了过去。
    从阿淑尔到巴比伦,塞琉西人的一举一动都落入到了秦军斥候的搜索范围之内,长途奔袭最要紧的自然是出奇不意,而古斯里沙赫以为秦军已经自顾不及,一路上也没有多加遮蔽,这倒便宜了秦军的那些斥候们。
    轰隆隆的马蹄声响起于天边。
    当疲惫不堪的塞琉西士兵寻声抬头看时,他们惊讶的发现有一条黑线正快速的平推过来,伴随着这条黑线的,还有刀锋丝丝反射的寒芒。
    “是秦人,秦人的骑兵!”
    不知是谁,第一个高喊了一句,然后,几乎所有的塞琉西士兵都瞪大了惊恐的眼睛,僵立着注视着黑线越来越粗,越来越近。
    “妈的,我们中了秦狗的奸计了!快,就地组织防御,另外,派人通知大帝,请求增援!”惊恐的不只是士兵,就连古斯里沙赫这个鲁莽行事的家伙也紧张了起来。
    他的麾下虽然还有相当数量的骑兵,但战力根本不能和成建制的秦军相提并论,塞琉西人统治的区域虽然有游牧部落存在,但他的主力军还是以步卒为主,以步兵对敌骑军,下场会如何,古斯里沙赫在高附城时已经领教过了。
    战马以整齐的集团冲锋形式疾冲过来!
    这道黑色的帷布就象收割生命的死神的镰刀,闪烁着碜人的光芒。
    由于遭遇战的仓促,塞琉西人可以依靠的东西并不多。仓促结阵的塞琉西长矛兵慌忙架起抵御冲击的枪林阵,同时,队伍中的弓箭手也开始在将领的呼喝下缔结到一处,试图以箭雨的方式给秦军骑军以最大限度的杀伤。
    箭矢以抛物线的形式落下,不时有中箭的秦军士兵掉落马下,并很快被后续跟进的马匹踩成一堆肉泥,但是,这一切都无法阻止秦军势如破竹般的前进步伐。
    “大秦的勇士们,冲锋!”
    呼喝声中,一面火红镶边的战旗下,李广骑着一匹白色的高大战马,如疾风般的冲掠在最前方,相比其它士兵手里的弩机,他的手中却是一把金背宝雕的大弓,弓开如满月,箭射似流星。
    一箭飞出。
    便是一声尖利的惨叫。
    中箭的塞琉西将领一个个的倒下,失去指挥的军队瞬间乱作一团,而当他们再一次的整顿好队形时,秦军已经迫近到二百丈距离内了。
    这个距离内,射程不远但发射更迅速的弩机无疑比弓箭更有杀伤力,平端的弩机在骑兵的手中如同一把威力十足的连射冲锋枪,虽然射速比不上后世的热武器,但也足够让塞琉西人吃苦头了。
    一百丈!
    “拔刀,杀!”
    秦军的呼喊声整齐划一,看得出他们练就这一手是经过了千百次的残酷训练,当雪亮的战刀齐齐高举时,映日的锋芒甚至于让塞琉西士兵不得不闭上了眼睛。
    马蹄踏过身体,在尸体上留下一连串模糊不清的印迹,在秦骑军的猛烈冲击面前,长枪兵的枪林阵仅仅支撑了小半个时辰,就宣告崩溃,当骑兵纵马冲入敌阵之中时,胜负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古斯里沙赫的冒进给了秦军分割吃掉塞琉西人的机会,当然,如果秦骑军还只有五千兵力的话,对付一倍于己的塞琉西军还比较吃力,可是,当骑军的总兵力达到一万三千骑的时候,古斯里沙赫的恶梦也就到来了。
    在秦骑军的强力突击下,甚至于,苦苦支撑的古斯里沙赫都没有机会等来安条克三世的援军,他的首级已经被一员年轻的秦军战将擒在手中,他的名字叫李广。
    当枪林阵被破时,惊惶失措的古斯里沙赫清楚,他的最后时刻到来了,当然,如果他这一时逃跑的话,或许还能保得一条性命,可是,那样又有什么意义,就算安条克三世顾念兄弟之情赦免了自己,他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
    败给敌人一次,那可以说大意。
    但二次的话,那只能说明自己无能。
    目睹战场上一片惨淡的情形,古斯里沙赫绝望之极,他握着战刀的双手颤抖着,他想要自杀,但却没有勇气。
    而就在这时,一柄锋利的寒光利刃及时的伸了过来,结束了他痛苦的挣扎。
    正文 第三百五十一节 胜利属于大秦
     更新时间:2008…12…30 0:17:58 本章字数:3152
    秦军大获全胜!
    小李广第一次上阵杀敌,就阵斩了敌方大将古斯里沙赫,当这个消息传到中军时,作为父亲的李烈自然是笑逐颜开,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李将军好生的福气,真是让人羡慕死了!”一众秦军将校围在李烈身边,恭喜不已。老子英雄儿好汉,对于一个征战沙场的武将来说,功业的承继是最为重要的。
    “传令,全军将士再接再励,奋勇追击,等击溃塞琉西主力之后,我们到安条克城去庆祝胜利去!”
    “诺!”
    傅戈的命令迅速的被传达到了军阵的每一个地方,挥刀撕杀的秦军战卒精神大振,士气高涨,相反,塞琉西人一方则由于古斯里沙赫的死亡而陷入到了群龙无首的窘境中。
    追杀在荒原上进行!
    血迹躺满了一路。
    塞琉西王国最精锐的一万将士丢了,王弟兼大将古斯里沙赫也阵亡了,这样的情形下,塞琉西人没有亡命逃窜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和秦国的追击部队交锋,那根本就是蚂蚁憾动大树,一点可能都没有。
    当安条克三世急匆匆的赶来驰援时,他所能见到的已经不是一支上万人的军队,而是一群狼狈逃窜的败兵。
    “怎么办?塞琉西完了。”目睹此等惨状,安条克三世面如死灰,喃喃不知所措。
    “大帝,败兵的后面是秦国的骑兵,我们已经无法再战了,撤退吧!”相比之下,倒是汉尼拔显得更镇静一些。
    毕竟,大风大浪他经历得多了,第二次布匿战争之时,迦太基军队被罗马人杀得尸横遍野,现在,因为罗马人的逼迫。他不得不亡命他国,就那样汉尼拔也没有失去战斗的信念,安条克三世的这一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至少,他还有二、三万的军队,还有相当多的国土,他还没有遭受亡国之痛,这就已经够了。
    “撤退,往哪里撤。安条克城吗?我们在这里挡不住秦人,回了城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一样的芶延残喘——!”
    安条克三世地脸上显现出病态的红晕,自打女儿克丽奥佩特拉下嫁给托勒密五世之后,他的身体就一直不怎么好,这一次也是带着病体出征。
    相比年轻力壮的对手,安条克三世拖不起了,因此尽管他知道,汉尼拔持久战的提议是相当正确的,但他却不能赞同。
    将驱逐秦人的重责交给儿子吗?
    不。对于自己那个刚满十七岁。但却满脑子都是音乐和女人的浪子他不再抱有什么希望,指望着一个浪荡子去开拓疆土,与强大地秦国对抗。这根本没有可能。
    “塞琉西勇敢的士兵们,你们看看这里,这里竖着的是我塞琉西伟大的星月战旗,在它的麾下,我们曾经打败过埃及人、巴克特里亚人,帕提亚人,米底人,今天,我们的对手换成了秦人,我们也一样能打败他们。胜利永远属于寨琉西!”
    安条克三世嘶声大吼,他的声音如同一阵急促的鼓点,传入每一咋,逃命的士兵耳朵里,这样的话他们以前曾经无数遍地听到过,每一次都是热血沸腾,每一次都会齐声高喊着与敌人激烈撕杀。
    “胜利属于塞琉西!”
    呼喊声响彻大地,安条克三世一声又一声地叫喊终于唤回了塞琉西人身上残留的血性,他们一个个回转身来,捡起丢弃在地上的武器。用血肉之躯阻挡秦军地冲击。
    塞琉西人的反击很是出乎秦军的意料,按照以往惯有的思维,一支逃亡中的步军在被强大的骑军追杀时,是根本没有办法组织起反扑的,因为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一个,付出更大的牺牲和代价。
    死,没有什么可怕的。
    只要胜利是属于塞琉西就可以了。
    有一点必须确认,虽然安条克三世在与秦军对垒时战术指挥目光短视,失误连连,但这一些并不妨碍他成了塞琉西人心目中地英雄,因为也正是他将塞琉西由一个二流的小国带到纵横欧、亚、非的大国行列。
    “咋!”
    这是长枪折断在马的体内的声音,负痛的战马悲鸣着双膝跪倒,连带着将马上的骑士掀翻在地,持枪的塞琉西长枪兵脸上露出狂喜的笑容。
    可惜,他地这一份笑容还没等消失,后继的秦骑兵已经飞马杀到,刀锋映日,如一道无法闪躲的闪电,生生割过对手的咽喉。
    生与死。
    就在转瞬之间化为天与地之间永远也无法触及的距离。
    在秦骑军的强力冲击下,塞琉西步兵无畏的抵抗虽然换来了相当的战果,但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高昂。
    或许,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样一句,照这么打下去,塞琉西人的精锐就会全部拼光。
    “大帝,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撤退吧!留下一些塞琉西复兴的火种吧!”汉尼拔闭了闭眼睛,低叹了一声劝说道。
    同样的悲壮抗击,同样的没有取胜希望的战斗,已经经历过一次的他不想再看到第二次,虽然,这一次倒下的不再是他的同胞  迦太基人。
    “撤退,不,汉尼拔,我的老朋友,你说错了,我们塞琉西人绝不会后退,就算是战死,我们也要倒在敌人冲锋的路线上!”
    汉尼拔的劝诫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相反,却更激发了安条克三世的斗志,已经被战场的血腥之气刺激至疯狂的他完全失去了一个统帅应有的冷静。
    “胜利属于塞琉西!”
    安条克三世挺起长枪高喊着,带着最后的一群亲信将士迎着黑压压的敌阵冲了过去,这个时候,他就象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而不是一咋,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
    在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中,在安条克三世豁出老命拼杀的情况下,秦骑军与塞琉西军队的这一场追逐战渐渐的演变成了一场拉据战。
    见到秦军的冲锋势头被遏止,塞琉西人齐齐欢呼起来,他们在庆幸自己的拼死抵抗有了效果,他们在想着接下来如何反败为胜。
    然而,目睹这一切发生的汉尼拔却是脸上没有一点喜色,清楚双方实力对比的他明白,塞琉西人现在的攻势不过是回光返照,用不了多久,安条克三世亲自迎战所造成的气势会随着伤亡的加剧而消失。
    等到了那个时候,一切都太晚了。
    得胜的秦军会象收割草穗一样把已经累得无力再战的对手一个个送上断头台,而他们中间,一定会包括安条克三世。
    怎么办?
    留在这里陪着一同成为秦军刀锋下的殉葬品吗?
    不,他不能。
    故国迦太基的民众还在罗马人的手中挣扎,他不能放弃,他还要继续战斗。
    “老朋友,对不起了!”在对着安条克三世喃喃的轻语一声之后,汉尼拔猛然拔转了战马,向着战阵的后方飞奔而去,在他的背后,只留下一个模糊且看不真切的背影。
    汉尼拔没有料错。
    塞琉西人的反击只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当秦军的步兵增援部队逐渐赶到战场时,塞琉西人的战阵开始松动了。
    首先垮掉的地方不是由疲惫不堪的塞琉西军人抵御的战场正面,而是来自于吃力并不很重的侧翼,那里负责防守的军队正是从托勒密王朝借来的二万黑奴军。
    黑奴的战斗力之差不仅让安条克三世想象不到,也让担负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