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之小兵传奇-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傅戈和虞姬跟着司马昌一路向山腰行去,及目处连绵不绝的那规模庞大、延绵不绝的建筑群不禁让他一阵惊愕:真不愧是始皇治下的庞大兵造,怪不得能支撑起上百万军队的武器和辎重供给。
“兵造总工师申屠大见过司马大人!”
临近兵造门口,一名年近六旬,须发皆已花白的老工师连忙迎了上来,躬身下拜、恭敬地说道。
“这两位是傅相和夫人,等会儿你就陪着我们四下里参观一下吧!”司马昌吩咐道。
“这位就是傅丞相吗?申屠大先替全兵器造所有的工师、丞、工匠谢过丞相大人救命之恩!”申屠大闻言一惊,随即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见此情形,完全没有准备的傅戈连忙上前扶起申屠大,问道:“工师乃是长者,何以行此大礼,这岂不是让傅某身陷不义吗?”
申屠大慌忙道:“丞相有所不知,若不是你下达的保护兵造的命令,我们这些人现在怕是都不在人世了。”
随后,傅戈才从申屠大处得知原来赵高在咸阳城破之时,给驻守兵造的监军下达了堵死采矿的洞口坑道,杀死所有兵造的工师、丞和工匠,焚烧兵造的命令。幸亏傅戈早早的命郦商派了一支军队开到了上林苑,否则的话这里将变成一处死地。
注:一并回答读者在书评区的疑问:
1、关于小兵单节字数太少这一众怒问题,汗,这么说吧,在上架前这个字数不会变,要冲榜就得更新的快,而我的速度一直提不上去,所以只好用减少字数来抵充了,这一点还请大家体谅!不过,在上架后,单节字数会增加,起码不会低于3000字,请大家放心。觉得单节翻页烦的,有分卷阅读功能可以用。
2、关于有读者在未看到傅戈恢复记忆前就批评穿梭是骗人、是乱写等等书评,我只能请你过一段时间心情好时再来看,一个心态浮燥的人是看不进小兵这本书的。声明一点,每次看到都会影响码字的情绪,今后再有此类书评者,恕我无礼了。
3、二万人打函谷关的问题,我想书中已经写得很清楚了,驻函谷的是杨熊的二线秦兵,这部分士兵是连战连败的败卒,不能与精锐的秦师相比,也几乎没有与同时秦师的傅部交锋的战斗欲望,加上杨熊的军事才能平平,故而傅戈才能有可能突破函谷关。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函谷关是险,但也在看是什么人在守,提这个问题的读者应是犯了经验主义,关于‘皇上’这个称呼,笑,当时采用这个称呼是在书店看了某一本写大秦的名作后照搬过来的,想不到居然是错误的。回头想想,既然人家的书能出版大卖,这个问题估计算不上大错。
4、急切想看到打罗马、打埃及、打世界情节的,汗,本书的内容预计很长,没耐心的尽管下架好了,要是实在没书看了,可以再回来。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节 血色青铜
更新时间:2008…5…16 20:20:55 本章字数:2283
“申屠工师不用多礼,这世上本就不该发生秦人杀秦人的事情,赵高自毁长城,现已被正法伏诛,你们也大可放心,这大秦的兵造一切都会和以前一样。”傅戈安慰道。
“大秦有傅丞相在,是我全兵造一万一千工师、丞、工匠之幸,是我大秦泱泱子民之幸。”申屠大感激道。
“一万一千多人,兵造竟有如此多人?”傅戈不禁惊叹道。
申屠大傲然笑道:“这里的工师、丞、工匠加起来有一万余人,加上担负起居、粮食采办的一千人,总数达到了一万一千余人。”
“这般庞大的兵造我还真有点好奇,这次要有劳工师领我们转一转、看一看了!”傅戈对着申屠大说道。
“一定遵命,为丞相大人效力,是我申屠大的荣幸!”说罢,毕恭毕敬的工师申屠大领着傅戈、司马昌、虞姬等一行人沿着兵造建筑群一间间的参观过去。
大秦兵造内部主要分四级,即相邦、工师、丞、工匠。兵造原先一直归中尉直属,在吕不韦为相国时地位提高,上升一级划归丞相管辖,吕不韦本人更是兼任相邦之要职,当然他这个相邦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不过,由丞相兼任相邦的惯例在赵高任中丞相后被废弃,兵造又重新划归到中尉咸阳令阎乐那里,这可能赵高兼管的事务太多,他又觉得兵造事务繁琐不过,油水又不多,故而才放弃。
在相邦的下面是铸造者,即工师。工师又分为总工师和一般的工师,他们的身份就象后世工厂的厂长和车间主任,每一个工师下边都有一个副手,叫丞,丞的任务就是辅助工师来组织、管理、生产,丞是直接指挥生产的关键人物,他的身份相当于车间流水线上的工长。
而真正实际锻造和生产武器的,是为数众多的工匠,正是通过他们的双手,才把矿石炼成金属,将陶土制成模具,由此才铸就了可以装备大秦百万大军的各类兵器。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工种都在忙着各自不同的工作,就像现在工厂里的流水线一样。
相邦、工师、丞、工匠,这四个层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构成的是最原始也最有效的工业生产层级管理,虽然还不能说这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雏形,但放在二千多年前,这种流水线生产模式无疑是相当先进的,其巨大的生产能力也是当时绝无仅有,让关东六国的兵造相形见拙。
申屠大首先带傅戈观看的是溶炉室。
还未等进入房间,一阵炽热的浊浪被迎面而来,五月末的关中并不太热,然而在这里却能使人额上出汗,如入蒸笼一般。
“呼,呼——!”鼓风的皮囊一张一合,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傅戈寻声看去,在宽敞开阔的石室内,有数百位赤裸着上身,露出健壮精肉的工匠正挥汗如雨的忙活着,这般充斥着男儿阳刚之气的场面顿时让虞姬羞得满面潮红,更添几多不可方物的娇媚。
熔炉在散发热浪的同时,也将熊熊的火焰化为万千的热能。炉内,刚刚被放进去的木炭正噼啪作响,充气的皮囊象一个个吃撑了的胖子一样,然后却又迅速的又瘪了下去,每到这时,炉火就会更旺上几分,如此来回反复,直到最后将矿石熔为一堆液汁。
这里有工匠分做四道工序,第一批是专门负责鼓风的风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不停的将皮囊鼓起,让炉火持续维持很高的温度;第二批是负责添加矿石的炉匠,这些人必须膀大腰圆,有强劲的臂力;第三批则是负责将熔化后的液汁转运到打坯的匠师手里的运输工,第四批最为关健,是技术都称得上炉火纯青的老匠师,这批人没有十年以上的经验,是没有资格成为这里的一员的。
“这里面熔炼的都是哪一种矿石?”傅戈俯身,捡起一块散发着青灰色的石块问道。
申屠大回道:“大人手里的这一块是青铜石,旁边的这大堆黄颜色的是锡石,最边上的那一小堆是铁石。”
“哦,为什么铁石会采集的这么少呢?是不是我们大秦土地上铁石不易找到?”傅戈疑惑着问道。铁器时代的脚步已在慢慢到来,关中这一带如果找不到足够的铁石原料的话,对于兵器打造技术的革新无疑是一个难以克服的瓶颈。
想到这里,傅戈就暗暗的头大,搜索枯肠,他也只能隐隐的记得在《山海经》五藏山经中有专门记录各处矿脉的文字,可惜傅戈当时对隐涩难懂的古文献并没有什么兴趣去研究,故而对关中一带的哪一座山、哪一个地方有铁矿、铜矿、锡矿几乎是一无所知。
申屠大却不知道傅戈想的这些,他依言答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大秦锻造兵器主要成份是用青铜,再加入适当量的锡石合溶成金,这便是我大秦兵器的原材。这些年来,我大秦的兵器精甲之所以冠绝天下,就是采用了特殊的青铜、锡相合成方法!”
傅戈早就对大秦青铜长剑能够保持极高的硬韧度有了好奇,听到申屠大这般说法,他便问道:“工师可以告知我合成的方法吗?”
申屠大想了一会,自豪的答道:“大人是我大秦丞相,又是挽我大秦危殆的人,当然可以知晓,合成的方法是这样的,概括起来有这么几句话: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二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鉴遂之齐!这样配制出来的金水是我大秦朝工师百余年的不传之秘,用这种办法锻造出来的青铜剑、青铜戟锋利程度天下闻名!”
注:预祝所有看大秦的读者新年快乐,每天都开心!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节 炼铁技术
更新时间:2008…5…16 20:20:55 本章字数:2391
申屠大正经八百的说的这一通,傅戈半猜半解了好长一会儿,才总算明白了申屠大说的这六句话的意思。
六分金水里面加上五分青铜和一分锡,这样的金水硬度较差,只能用来做钟和鼎;五分金水里面加上四分青铜一分锡,这样的金水硬度和柔韧性都比较适中,正可用来铸剑;四分金水里面加上三分青铜一分锡,这样的金水硬度比较高,能够用来做矛、戈、铍、戟等长兵器;三分金水里面加上二分青铜一分锡,这样的金水硬度更高一点,可以用来做重兵器;五分金水里面如果加上三分青铜二分锡,这样的金水硬度实在太高,只可能用来做箭头一类的小兵器了,因为硬度太高的话,就没有办法做大;二分金水里面如果青铜和锡各有一半,这样的金水硬度最高,只能用来做凿、遂等物器,不可能做成其它的东西!
听了半天,傅戈忽又想起刚才看到的铁石还没有派上用场,便郑重的问道:“工师,那铁石主要用来做什么呢?”
申屠大不以为然的笑了笑,道:“就是放在边上的铁石吗,那些都是没用的东西,只能用来制作犁、锄等农具的,铁比不上青铜,太容易折断和破碎了,不合适锻造兵器。”
铁在申屠大这位兵造总工师的眼里竟是这样的不值一名,傅戈着实觉得不可思议,在想了想后,他又问道:“工师,我在陈郡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东的宛地锻造出来的铁制兵器,他们好象已经开始用铁来制作武器了。”
申屠大摇了摇头,坚定又自信的说道:“这我也听说了,不过关东的铁兵器和我们大秦的青铜武器相比,无论是锋利还是耐久程度都是远远不如的,因此,铁永远都不可能替代青铜,成为战场上的主宰。”
听申屠大这么一说,傅戈才明白自己原先的想法实在太天真了,炼铁技术现在还处于初级水平,不知道是炉温的原因还是铁石原料有问题,总之一句话,以大秦匠师目前的技术水平只能从铁石中提炼出生铁,这样的生铁太脆又易折,只能铸造普通的铁制农具使用。
一项技术的革新,每一步都浸透着无数次失败的探索和教训,在炼铁技术没有取得突破之前,工师们继续沿用已熟炼掌握的青铜锻造术,对于在战场上浴血撕杀的大秦将士来说,都是相当有好处的。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
而落后的原因有时却是源于固步自封的沾沾自喜,申屠大对青铜器的迷恋代表着整个大秦工师对未知领域的排斥,当关东的工师们开始探索如何将生铁精加工时,曾经在这一领域遥遥领先的大秦却落后了。
“申屠工师,我们这里有没有会炼铁的工匠?”傅戈不死心的追问道。
“禀丞相,在万余兵造匠师中,只有一个人会炼铁技艺,他叫申屠二。”申屠大不解的回答道,他不明白傅戈这位身居高位的丞相缘何会对铁这种东西如此的看重。
“申屠二,他是你的弟弟吗?能不能带我去见见他。”傅戈笑问道,申屠这个姓氏相当的少见,这申屠家族大概是专职打造一行的,识字估计不多,起名干脆就是老大、老二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有老三。
申屠大迟疑了一下,点头道:“丞相猜的是,我申屠家族祖祖辈辈都是大秦的工师、工匠,舍弟就在这兵造最里面的一间打造室内,我这就领丞相去见他。”申屠大说罢,在前面领着傅戈一行弯弯曲曲的穿过好几处熔炉间,最后,几个人来到接近山坳深处的一处陈设简陋的小屋边上。
门开着,屋里面,一名头发胡须全白,看样子年近七旬的独臂工匠正光着精瘦的上身,敞着汗坐在烧得通红的炉窑前,他的神情专注而凝一,似乎面前只有在火光中的那一块通红通红的铁石。
“鼓风,继续加大火力!”
这老匠师嘶哑的吩咐道,声音里充满了自信和权威。
负责鼓风的两个新手工匠吃力的将皮囊鼓起,然后迅速的挤出里面的气体,风助火势,炉中的木炭熊熊燃烧,不断的提高温度,铁石只有在高温下才有可能融化为铁汁,然后按照模具的式样打造出成品。
这种鼓风炼铁的技术对温度的要求很高,一旦木炭燃烧得不充分,铁石在达不到溶点的情况下只能凝结成表面粗糙、带有渣滓的熟铁块,这种铁块只是半成品,还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锻打,才有可能成为可利用的铁块,在锻打的过程中,如果技艺不过关的话,这种易脆易断的铁块会损耗相当大。
瞧见这老工师的专注神情,傅戈不用再问就猜测到他便是申屠二。只不过令他不明白的是,这申屠二看上去比申屠大还要苍老许多,若不是刚才申屠大说明,傅戈都会认为两个人应该调换一下才正常。
瞧申屠二的年纪,最保守的推断也起码有三十余年了,按道理早应该是工师了,最起码也应当是丞,怎么还只是一个最基层的工匠。
“申屠工师,令弟——!”
未等傅戈将问话说完,申屠大就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大人有所不知,二弟之所以会落到这般地步,还不是因为迷恋这铁石惹得祸,始皇二十三年,二弟因为锻造的一批铁兵器出了问题,差一点被杀头,后来命虽然保住了,可是他的一条右臂、一只眼睛却被废了,这就是他到现在还只是一名工匠的原因。”
听到申屠大这么一说,傅戈才发现,申屠二的一只右眼中眼珠已经没了,只剩下一个空洞洞的窟窿,倏见分外惨人恐怖。
“啊!”虞姬已吓得花容失色,一下子扑到傅戈怀里,纵算在战场上如何的击鼓激昂,虞姬还是逃不开女孩子特有的对恐怖事物的惊惧。
注:今天大年三十,等会要去给父母拜年,所以只能一更了!见谅,大家在看书之余也去尽一尽为人子的孝道吧,近的买点东西回家,远的就打个电话,老晶希望大家新年都过得好!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节 任重道远
更新时间:2008…5…16 20:20:56 本章字数:2198
“那批铁器出了什么问题?”傅戈抱紧虞姬,心中却是止不住的好奇。
“我们的铁剑、铁戟硬度不如关东各国打造出来的兵器,当年,始皇帝派遣大将李信率二十万将士攻打楚国,结果被楚将项燕用诱敌深入之法杀得大败,在这场败仗中,担当李信军前锋一部的士兵用的就是刻有我二弟名字的铁剑,这些铁剑在与楚剑的拼斗中,多数折断不能使用。”申屠大说道。申屠家祖祖辈辈就是大秦兵造的匠师,到了他们兄弟两个这一代,申屠大继续专攻青铜武器的打造,而申屠二则走了另外一条路——铁器探究。
对于始皇二十三年秦攻楚的那场战役傅戈的印象深刻,这倒不是他记性好,而是此战是大秦统一战争期间唯一的一次大败仗,正是由此,在楚地才会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民谚。
在傅戈询问申屠大的这期间,申屠二头也不抬,仿佛这些事情跟他无关似的,他只是熟炼的用一只左手把生铁块架到炽热的木炭上,经过一段时间,铁块表面渗上了一层碳粉,他又马上挥锤将铁块取出锻打,这样一来铁块就成了渗碳的钢片,然后打平了的钢片被折叠起来继续锻打。
对于这种原始之极的炼铁技艺,傅戈还真没有见过,现代化的高炉与这个比起来,当然先进的多,但是,若不是这一点一滴的技术上的创新,若没有象申屠二这样将一辈子的心血用在技术探索上的人,又怎么可能有以后的发展和成就。
“申屠匠师,你这种渗碳制钢的方法相当的好,不过,如果想要把铁器打制成刀剑的话,还必须要加热处理一下,即用清水淬其锋芒的话,这样才可以使打造出来的刀剑硬度更大,也更锋利。”傅戈道。
对于铁器的历史,他了解知道的也就一点皮毛,不过,就这一点点的皮毛,也足以让他可以在大秦兵造的匠师们面前炫耀一回了。
一旁的申屠大离得近,听得比较清晰,突然从傅戈这个打铁的‘门外汉’嘴里听到淬火这样专业的术语,申屠大一时甚为惊讶。
在惊异过后,申屠大开始向只顾着打铁的申屠二比划傅戈刚才话的意思,随后,申屠二转过脸,向傅戈投来怀疑的眼神,那意思就是:“淬火——,真的有用吗?”
“你们两个,去山上泉眼取一桶水来。”申屠大也一样是将信将疑。
稍臾,清澈的泉水由木桶装着送到跟前,申屠二半信半疑的将一块通红的铁块放入水中,桶里立即冒出一股青烟。
等到青烟全部散尽,申屠二再从桶中取出铁块锻打时,明显的能够发现他的动作一下子变得快捷和省力了许多,感觉到这一变化的申屠二显出激动的神色。他的手微微有些颤抖,还是有些不信的他又将另一块通红铁块放入泉水中,结果锻打时同样的效果产生了。
申屠二的锻铁技艺因为傅戈一句话的点拔而突破了瓶颈,这让苦思冥想了大半辈子的他怎么能不激动。
虽然说在春秋之时就已经出现了干将、莫邪这样的神兵利器,但打造神兵的原材料却并不是一般的铁石,而是天赐的陨铁,陨铁属于可遇不可求的稀缺存在,根本无法大规模的开采,现在,若申屠二能探索出将铁石深度加工的技艺,或许将来有一天,真能成批量的锻造出百炼成钢的‘神兵’来。
当日日期盼的梦想就在前方召手时,申屠二如何还能克制住内心汹涌澎湃的激浪。
“匠神在上,请受愚钝劣徒申屠二一拜!”
‘扑通’一声,激动万分的申屠二双膝颤抖向着傅戈就跪了下来,这一刻,他早已干涩的独眼中蓄满了泪水。为了能打造出合适作战的铁制武器,申屠二付出了太多太多,家人——,被连坐入狱,削籍为奴;自己也被断去一臂一眼,这一份痛他埋藏在心底许久许久,今天终于能得以释放了。
“老人家快快起来,这如何使得?”傅戈一边连声说着,一边急急携扶起申屠二。匠神——,这个称呼在匠师这一行里就比如皇帝一样,深知自己只不过剽窃了老祖宗的研究成果的傅戈汗颜还来不及,如何还能心安理得的接受申屠二这一跪。
“申屠大,等到马蹬、马戟的打造任务完成后,你负责抽调全兵造最好的匠师到这里来,他们将直接听从申屠二工师的命令,专门负责铁器的研制和开发工作。”
在安抚过激动的申屠二后,傅戈又吩咐道:“另外,李烈,你回咸阳后去查一查申屠工师的家眷在哪一家为奴,查明后立即恢复傅籍,听明白没有!”
工师,不错——,以申屠二的技能担当一个工师绰绰有余,由他来负责铁器的研发,应当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
淬火技术的革新能够给冶铁技术带来一次飞跃,在这一基础上再经过柔化、锻造等工艺,或许铁器才有可能被用来制造兵器。现在看来目前大秦铁器的生产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
要想更进一步,傅戈清楚当务之急还要解决铁器的硬度和坚韧度问题,这就必须提高炉火的温度,在这一点上,木炭的燃烧点不可能再提高了,唯一能想的就是用石炭,也就是后世称作煤的燃料。
与此同时,铁石矿的采探工作也必须跟上,否则的话,没有大量的原材料供给,成批量打造铁器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由此看来,在目前的技术水平线上,铁器冶炼技术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一切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实现。
正文 第一百二十节 丝路梦想
更新时间:2008…5…16 20:20:56 本章字数:2286
PS:新年到,祝大家新年好!多多发财!嗯,更新投票。
大秦兵造,炼铁技术,工师申屠二,这一趟上林苑之前带给傅戈的震憾又何止是这些,更主要的是它们增添了他的信心。只要大秦还拥有这样庞大而细致的军工基地,只要大秦的工师多一点象申屠二这样的开拓型人才,击破强大的项羽、刘邦等诸侯军,重新统一破碎的国家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若真是到了那时候,傅戈更憧憬象历史上的汉武大帝一样,扫荡北方威胁日重的强悍匈奴,打通一条通往西方的波斯、罗马、埃及的‘丝绸之路’。
车行缓缓,衬着山林间的一点点夕阳余辉。一如这时每个人的心境,归心如箭,只盼着能早一些时候回家。
“大哥,我有些想吐,这一敞出来觉得好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