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之小兵传奇-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主要兵力皆大多被抽调充入了西征大军,汉中这大后方兵力空虚,王陵和刘邦留在后方负责粮秣辎重补给的重要谋臣萧何、曹参商议后,决定集中兵力在武关和南郑这两处要所防守,同时,由于西城这个,原治所重要性的降低,驻守这里的楚兵人数大大减少,只有约不到二千余人,其中大部分还是原本就驻在此地的秦国降兵,奉命守城的楚将是两人,俱也是秦降将 都尉李必和骆甲。
大秦新元初年六月十九日。
当彭越率领着他的那支密林突击队出现在西城附近的时候,他们惊讶的发现在子午道的南口并没有更多地兵士在扼守。仅有的一道关卡也只是为了对付零星的商贾而设立,那五、六十名兵士与其说是在镇守,倒不如说是为了收取更多的好处。
如狼似虎……,只用了不到一刻的功夫,彭越手下的秦兵就将楚兵悉数就歼,并且从他们嘴里边获悉了西城的兵力部署情况。
“奶奶的,不跑到老虎窝里,就抓不到小虎崽!弟兄们。随我杀进西城去!”面对好好大闹一番地战机,彭越一脸的兴奋。现在,刘邦的西征楚军主力还没有回来,空虚的汉中就是他彭越纵横驰骋的地方。
攻与守,从来都是相互相对的,当楚军兵锋受挫之时,就是秦军反击的时候,当然,凭现在傅戈掌握的力量,要全面的对刘邦发动大反攻还势所不能。因为他需要先顾虑到函谷关外的大战和北方边境地安全。
当前。大秦虽然暂时渡过了一个难关,却依然面临着相当严峻地形势,北方有虎视眈眈的匈奴。东面有项羽统领下的六国主力,在南方刘邦地部队还有一战之力,除了这些外部因素外,在秦政权的内部,各项新政措施刚刚颁布施行,正需要时间来恢复生产,重振国力,三世子婴刚刚登上皇位,以他的谋算岂能甘心做一傀儡,朝廷官员们还都各怀心计。并没有拧成一股绳,这咸阳附近若是少了军队的威慑,傅戈担心会生变故,所以,在目前情形下,只有先稳固住关中这个大后方,然后才能找寻战机复夺汉中,在此之前,先由彭越率偏师进行骚扰性质的军事行动。以求继续扰乱刘邦的后方,这也不失为一个妥当的战略举措。
接下来的事情很快就证明了傅戈这一预见的准确性,不过,突变倒不是发生在外部,而是变生于秦国的内部。
大秦新元初年六月二十日。
咸阳。
大捷地喜悦让整座城市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大街上人来人往,一派祥和安宁的气氛,大秦的百姓现在已经慢慢的适应了新的宽松的政治环境,他们敢于在街上议论政事,敢于发自内心的去评说自己的看法,而对于将这一切变化引入到大秦地新相傅戈,他们已经开始用仰视和尊敬的目光来看待了,虽然傅戈的年纪可能只与他们儿子一般大。
不止是百姓,就连朝廷里的官员也在议论纷纷。
朝露宫。
早朝,等候上殿的官员们一个个交头接耳,慨慨而谈。
“听说傅相又率军打了大胜仗了,击破楚军十余万,这功绩就算当年武安君也莫过如此呀!”说这话的是博士伏生,这位儒学的执着维护者现在是博士院的副院长,担负着编篡典籍、教化百姓的重任,对于这个授业解惑的差使伏生倒是相当的心满意足。能够成为一代宗师,这对于把理想看作比生命还重要的伏生来说是最大的赏赐最好的礼物,也正是因为这个,他对傅戈的态度也在逐渐的改变。
单单起用伏生一人或用一种学说来教育下一代当然不是傅戈所期望的,事实上,在博士院里,除了伏生这个儒学大师外,法家、墨家、道家等诸多学派的支持和拥护者都有,博士院就象现在的学校一样,而这些博士就是老师,只不过他们教的不是数学、语文、英语,而是一门门的学说。
这便是傅戈设想中的未来学校的雏形,或许有一天,他们也能象后世的那些名校一样,千百年一路传承,成为孕育无数名人志士的摇篮。
真若有那么一天,什么牛津、剑桥、哈佛等等毕业的学子都将在大秦的古校历史面前,低下一颗颗高昂的头颅,又也许,到了那时候,是全世界的人都争相到大秦来留学,而不是象后世见到的一样,中国人一窝蜂的跑到外国去争当‘海龟’。
听到伏生的赞美之言,一贯与之对立的冯正也难得的附合说道:“那当然,傅相是什么人物,那是老天赐予我大秦的保护天神,若不是他,这咸阳城早就被叛军攻占了,你我也早就沦为俘虏了。”
自从推荐乌氏保成功之后,感受到自己意见受到重视的冯正也开始倾向傅系了,这也难怪,虽说他是大秦名臣之后,但父亲叔父却都被胡亥所杀,这本帐纵是算不到子婴头上,却也是他嬴氏做下的事情,更何况,作为一个甚有才学的年轻官员,冯正还有相当的抱负急待施展,在现时的情况下,他也看清楚了,要想一展胸中所学,只有依靠傅戈才有可能。
“你们说的都是些废话,要我说今后呀,只要跟着傅相走,就肯定有好日子过。你们几个也莫要再三心二意了。”比起上面两位的文质彬彬,语含玄机,乌氏倮这位新晋的治粟内史说得可谓直截了当。
交易……,是的。依靠交易换取官职的乌氏倮明白他是由傅戈一手提拔起来的,只有死死的傍上傅戈这条大船,他才有好日子过。
与官员们窃窃私语不同,正在寝宫内更换朝服的三世皇帝子婴心情却是患得患失恶劣之极,前线的大捷既让他心喜又感到沮丧,心喜的是大秦的这最后一点江山总算能暂时保住了,沮丧的是傅戈竟然获得了全胜,这将会极大的提高傅戈在关中民众中的声望,也会让朝中的官员更多的向傅系靠拢,对于不甘心做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的子婴来说,这不亚于是生生扼杀了他掌握大权的美梦。
子婴怎么也想不到声势浩大的楚军居然在三天之内就败了个稀里哗啦,实在窝囊之极,本希望傅戈与刘邦起码斗一个两败俱伤的他现在只能眼睁睁的瞧着傅戈的威望日渐提升,而他这个皇帝却是碌碌无为,或许,在朝臣和百姓的眼里,皇帝就是一个摆设,一个傀儡,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不,他决不甘心。
嬴氏的天下不能断送在自己的手里,傅戈现在正忙于军中事务,咸阳城里发生的事情正顾不上,也许这是一个挑战的机会。
“禀陛下,内史韩谈大人有急事求见!”子婴刚刚穿戴妥当,身边亲近的宦官就凑近跟前禀报道。
“传!”子婴脸上一喜,急说道。
不一会,韩谈那张白净无须的太监脸就出现在子婴面前,作为三世皇帝屈指可数的朝堂心腹,韩谈的心机确实够深,平素与傅系的官员碰面时,他也总是一副笑脸相迎和蔼可亲的慈善模样,遇事不打笑脸人,从不与人争论什么的韩谈就是这样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人物,可谁又能想到他竟是子婴手中的一枚最重要的棋子。
“陛下,按照你的密诏,北方军团的杨翁子将军已率大军沿直道开赴南下了,二日内就可到达咸阳城。”韩谈果然带来了令子婴兴奋的好消息。北方军团大部虽在关东,但杨翁子手里还掌握着将近三、四万的精兵,这部援军若能驻守咸阳的话,子婴就有了与傅戈叫板的底气。
正文 第一百四十节 踏水而歌
更新时间:2008…12…29 23:40:51 本章字数:3052
杨翁子,这位大秦北征匈奴的悍将现在是子婴唯一有可能依靠的力量了,就在傅戈率军迎击刘邦楚军的同时,皇帝子婴的小动作也开始了。内史韩谈是子婴秘密派往代郡的使者,他的身上携带着皇帝的密诏。
“你说的是 真的?”听到韩谈之言子婴喜出望外,杨翁子既然肯来,那么对皇帝的忠诚是肯定的,只要他这一支军到了咸阳,凭着这三、四万北方军团的精锐,子婴相信到时他就有实力与傅戈分庭抗礼了,有了军队,就有了说话的份量。
一个真正有权有势的皇帝,一个象兄长嬴政那样创立无数丰功伟业的帝王,在朝思暮想的梦想就在面前时,年过半百的子婴激动的差一点说不出话来。
“陛下放心,到时我到城外莆桥上去迎接杨将军,一定让他前来面见陛下。”韩谈也是一脸喜气的说道,能为子婴办成这样一件大事,作臣子的心里自是高兴,因为这样一来的话,自己在皇帝眼中的位置将更加的重要和稳固。
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韩谈虽没有赵高那样有不轨之心,但对财富和权欲的渴望却是一样的。
“不,朕要亲自去迎接杨将军。”子婴好不容易平静下来,想了想后他沉声吩咐道。这件事实在关系重大,本来差遣韩谈去代郡子婴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没有想到这一试竟然有戏,如今势成骑虎,明摆着已是开弓没有了回头箭。
由于慎重考虑,生怕杨翁子会有可能倒向傅戈的子婴决定要亲自上阵了,在大秦的历史上,由皇帝亲自到城外迎接在外将军的,除了白起、王剪等几位立有赫赫战功的名将外,旁人还没有过。因此,子婴有理由确信。这样的隆重礼遇足以让杨翁子臣服了。
咸阳城北,郎中令郦食其府,当夜。
书房。
在法儒之争中一直潜藏在幕后的郦食其可谓心急如焚,傅戈这一走带走的不仅仅是主心骨没了,更重要的是傅系地大部嫡系都去了蓝田关前线,留下来的可用之人很少,现在郦食其能够依靠的力量就是守卫咸阳的千余部队,一些眼线、暗哨和象冯正、伏生、司马昌这样倾向于傅系的官员。
细说起来。这也是傅系发展壮大过快造成的恶果,一下子由地方的‘军阀’摇身一变成为朝廷里的顶梁柱,先天上地不足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克服。军事上领兵人才还可以从实战中锻炼提拔,而治国的人才却只能慢慢的发掘和摸索,因为象冯正、司马昌这样的亲傅系官员,虽然有培养的前途,但一切都还需要时间。
时间,四面受敌,朝中又是内患隐伏,谁也不会给傅戈时间让他缓过这股劲。
刘邦率十万楚军来犯。目的是第一个占领咸阳,项羽统重兵在漳水一线,目的也是要给秦王朝施加压力。迫使其崩溃,而北方的匈奴人,冒顿的铁骑在长城之北屡屡出现,这也是南下的征兆,在朝中,刚刚登基地皇帝子婴也在谋求着他地最大权益,这一切都是傅戈所无法逃避和必须面对的。
早在六月上旬,囿于棘原的秦军面临严峻地形势,担心章邯会率军降归项羽的傅戈派司马亮火速出函谷赶往司马欣军中游说,这样一来。留守咸阳的重任就只能落到郦食其的头上了,本来,镇守都城的任务应当由一个比郦食其更有全面能力的人来担当,但傅系中其它人不是在前线,就是比郦食其的能力还有不如。赶鸭子上架没有办法,郦食其这位嘴皮子功夫了得的说客就这样无奈的当了这留守后方的‘全权代表’。
“你说什么,北方军团正在南下,这消息可靠吗?”昏暗灯光下,郦食其地声音尖锐而急促。高个瘦长的身影显得异常的伟岸,然而,他却清楚的知道这些都只是虚影,体味着无依无靠滋味的他感到的就是一阵阵的无助和疲乏。
“不会错的,属下亲耳听陛下和韩大人这么说的。而且,我听陛下说明天要亲自去瀚桥迎接杨将军。”说话地是一个黑衣男子,一张口尖锐的声音便吸引了别人的注意,因为这声音只有宫中的宦官才会有。
“好吧,你先回去,注意不要引人注目。”
“属下明白,请郎中令大人放心。”
这名黑衣人乃是傅戈在子婴登基之初就在宫中物色的内奸,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深知这其中厉害的傅戈当然不会坐看着子婴上窜下跳的表演。
书房内,郦食其焦急不安的来回踱着步,作为留守在咸阳城中的傅系最大的官员,他肩上的担子可是不轻,既要处理政务,又要监视子婴的一举一动,敌在暗处我在明处,这差使做起来难度可就大了。
驻守长城一线的北方军团在这个时候南下,实在出乎意料,要是早在大战开始前南下那还情有可原,而这时,战事已经结束,北方军团这明显就是来者不善呀。以傅戈手中的将士,疲惫不堪,若是北方军团用武力的话,将根本没有反击的可能。
“来人,骑快马将这个密函送给傅相,记住,要快——!”来不及多想什么了,郦食其早早的在案上涂了几行字后,用红漆密封好后交给府中的亲信。
“车夫,快备车去灞桥!”只有尽快的让傅戈知道咸阳城中发生的事情,才能制止一场危机的爆发,与此同时,郦食其还必须抢在前面先行到瀚桥,若是杨翁子到的话,有自己在跟前,子婴纵算有什么话也不好说。
竖日清晨一早。
大秦的第三位皇帝,嬴子婴带着一儿一女以及宫中的几位禁卫出了咸阳城门,城外,初夏的景色怡人,河面上微微荡漾的波纹层层叠叠的散开,宛如展开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卷册,新生的荷叶田田,正迎着朝阳吐露芬芳,尖尖的嫩草在风中摇摆晃动,似乎在告诉人们,这美景之来之不易。
“父皇,你看那河里的鸭子,有一只母鸭带着七只小鸭子,它们游得多开心呐。”陪同出行的赢真高兴的蹦跳着指着河面叫喊道。
这一段的河水清澈见底,隐约可见有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嬴真虽然是大秦的安阳公主,也是难得这么悠闲的出来郊游,特别是在二世胡亥统治期间,子婴为避嫌疑,更是严禁子女无故出府门招惹事非。故此,今天一早问安时听说父皇要外出,嬴真如何肯放过这一机会,凭她得宠的手段,说服子婴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山有苞棣,隰有树橙。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子婴看着这夏日的景致,禁不住也起了玩心,他一边踏水一边颂歌道,这是一首《晨风》是讲述一个女子在想念爱人时一诉倾慕衷肠的思绪,诗中将爱情描绘得如此美好,令听者不禁如痴如醉,说实话,子婴之才若是单单放在文学上的话,还可以取得更高的造谐,可惜,他和李后主、宋徽宗等几位才华横溢的末代君王一样,生错了帝王家。
不过,子婴的这份好心情很快就被一个人的出现打断了,这个人便是郎中令郦食其。
“臣早起晨炼,想不到会在这里看到陛下踏水而歌,当真是荣幸之至!”郦食其面带笑容,语露惊喜,摆出一副完全是碰巧的样子。
“呃,是郎中令大人呀,同早,同早,今闲来无事,朕便带着儿女一起出来转转!”子婴先是一怔,继而马上就恢复了从容,大风大浪在赵高掌权时他也经过不少,这郦食其虽然来者不善,但也足可以对付得过去。
“嗯,这北门外的风光着实不错,刚才我是听到陛下的歌声才循来的,并非有意打扰陛下的清静……!”郦食其微微一笑道,对于子婴的这番说辞,明摆着只有鬼才会相信,但眼下的情形却还不能当众翻脸,子婴纵有野心,对于稳固秦王朝的统治、聚拢大秦的民心还是有很大帮助的,一旦内乱纷起,一个分崩离析的大秦是绝对挡不住诸多叛军的进攻的,在这一点上,傅戈早已和郦食其等亲信将领谋士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郦食其笑着说罢,施施然对着嬴真等人一礼过后,便识趣的躲到一边去了,当然,他也没有走远,而是远远的躲在一边监视子婴的一举一动。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节 公主逼婚
更新时间:2008…12…29 23:40:59 本章字数:3167
父皇,这个老头子好生的讨厌,这兴趣都被他破坏了,怎么办呀?”看着郦食其的背影,嬴真嗔怒道。
“真妹,你若还想着嫁给那傅戈,这位郦大人可千万不能得罪,他可是傅戈的亲信死党。”一旁,嬴真的兄长嬴喜说道。
“哼,等我进了丞相府,绝饶不了这些不识好歹之人。”嬴真瞪视着郦食其略有些驼背的身影,恨恨道。
“真儿,你就是改不了这锋芒毕露的毛病,父皇我要是学了你的样子,这还不早掉了脑袋了!”子婴斥责道,只不过这语气也实在弱得可以,听起来其中斥责的成份甚至于还比不上怜爱的意思多!
“我才不要做缩头乌龟呐,我要做真真正正的大秦公主,我要掌握天下……,我要成为这天底下最有权势的女人!”嬴真骄傲的说道。
“这孩子……!你这性子太急,怕就怕日后会吃亏在这上头?”子婴爱怜道。世人多说慈母严父,换在子婴这里,却成为慈父了,嬴真的母亲本是子婴最宠爱的小妾,年纪轻轻就因一场大病故去了,爱乌及乌,对于这个心上人遗留下来的宝贝女儿,子婴可谓是百依百顺。
时间在等待中一点一滴的过去,子婴几人开始心慌起来,日头渐渐高升,已经快近中午了,杨翁子的大军却还不见丝毫的人影,这又是怎么回事?
正在子婴等的焦急时,内史韩谈跑得一脸大汗的奔来,刚及近前,就叫喊道:“陛下,不好了,杨翁子带着人马又折回代郡去了。”
正要阻止韩谈大声说话的子婴闻言大惊:“你说什么?你昨夜不是说他是率军来咸阳城的吗?怎么又回去了。”
韩谈长长的叹了口气,喘息道:“我刚刚听说,杨翁子今早接到了傅相送来的一封信,在看完这封信后。杨翁子就下令回师了。”
“信上都说了些什么?”盛怒不已的子婴掩不住满脸的失望。
“这臣不知,信看完就烧了,所以上面地内容只有杨翁子一人知道。”韩谈无奈的回答道。
北方军团一直是蒙恬的嫡系部队,当年赵高也曾千方百计想掌握和瓦解这支军队,结果也只不过分化了一部分,象杨翁子这样的人可绝不是容易对付的。
只用片语只字就让三、四万大军退了,这傅戈也着实太神奇了点吧,子婴在失望之余。只能哀叹自己怎么会遇上这么一个神乎其神的对手。
等着这老半天,原来是一场空欢喜。
不只是子婴感到沮丧,就连嬴真也觉得再等下去分外无趣。
“父皇,回城吧,等到傅相回咸阳时,请父王即速下诏将女儿赐婚给傅相。就算做小的我也认了。”赢真眸中精光闪亮,她的神情坚定万分。
“唉,真儿你当真决定了吗?这男人是如此地不驯,你真有把握能驾御得了他吗?”子婴叹息道,这一回合的心机又白费了。难道说自己真的只能做个无用的皇帝吗?又或许这几十年的等待本来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事到如今。子婴觉得他已无计可施了,也许将安阳公主嫁给傅戈是最后的办法了,只有用婚姻来维系与傅戈的感情。这个皇位才能坐得稳当。可是,上次提亲已被一口回绝了,这回纵然嬴真愿意做小的,也不能保证傅戈会不会给皇家一个面子。
“父皇放心,女儿总会有办法的。”赢真笑得一脸地明媚动人。这一笑她有自信,因为在铜镜里地她是那样的美艳不可方物,那样的让男人心猿意马。
蓝田关。
正在为处理大战后地诸多繁琐事务焦头烂额的傅戈没有想过后院会突然起‘火’,所以,当郦府的亲卫狂奔百余里送来密信时,他还在为游说张良、陈武而绞尽脑汁。说服陈武这个武夫已经差不多水到渠成了,在不得已决定归降之时起,陈武事实上就已经下定了为秦国效命的决心,毕竟,碌碌无为的过下半辈子不是陈武所期望的。他只不过是个平常出身的魏人,对于魏国的君王并没有多少的忠心。
说降的难点在于张良,这位睿智地楚军军师在放下武器之后,便自动的走到了俘虏营中,对于傅戈特别安排的单独一帐和上好的灶食都一概推辞。他也拒绝再和傅戈对话和交谈,或许,他是怕傅戈又说出什么打动人心的话来吧。
时间,很短又很长,傅戈虽然有点失望,但却并未失去信心,他有的是下半生的时间,他相信张良终有一天会明白的。
如今,大秦面临的主要威胁一是关东地六国叛军,二就是北方匈奴的威胁,就迫切程度而言,前者自然是第一位的,但就长期来说,后者对据守关中的大秦乃至整个中原地区都将是一个足可致命的敌人,傅戈有理由相信,凭张良的眼光,他不会看不到这一点,而一旦外虏入侵张良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杨翁子率军南下了?”一接到郦食其的紧急传讯,傅戈马上就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从涧间、李烈等北方军团的旧部那里,傅戈对杨翁子这位北方军重将的为人也有一定的了解,作为蒙恬的副将,杨翁子是一步一步以战功升上这个位置的,在北方军团中可谓德高望重,其资历之深除了一手创建军团的蒙恬外没有其它人能够比拟,正是因为这一点,王离这位接任者虽然能凭着朝廷的支持取得领导地位,却始终不能完全将整个军团掌握在手中。
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