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之小兵传奇-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路诸侯纷纷以讨伐之名回师,自然要出大力征剿,同时,民心也不站在章邯一边,当敖仓劫来的粮秣渐渐用尽的时候。没有稳固后方的章邯只能依靠就地劫掠来维持补给。这一来更让他陷入到了孤立之中。
连战连败,手中的士兵也是越来越少,从各种渠道汇集来地情报都在表明一点。用不了多久,章邯就会兵败了!
章邯是死是活,傅戈并没有兴趣去关心,他关心的是一旦让项羽回过身来,那么,这半年来秦军新占领的地盘就有可能面临巨大的考验。
项羽那厮!
不是寻常人能够抵挡的,已经和项羽有过数番交锋的傅戈知道,他必须打点起十二分的精神,否则,一个疏忽就有可能酿成大错。
大秦腾飞的双翼已经张开。回归的南方军将卒中愿意参军地也有五、六万之众,在这种情况下,傅戈也不失时机开始了加紧筹划蚕食扩张土地的行动。
五月初七。
丞相府门口。
大将军韩信接到傅戈的命令急急赶来,未等马车停下,他便急问道:“傅帅,有什么重要的军情,是不是关东一带有什么新的情况了?”
“哈,大将军想到哪里去了,我不过是想让大将军陪我去一趟楚营。见一个人!”傅戈微微一笑,边说边上了马车。
“楚营,傅帅是要去见子房先生吧?”韩信怔了一下,不过立即就反应了过来。
“不去见他,还是见谁?”傅戈笑道。
蓝田关一役自今天,差不多已有二年的时间,二年来,秦国在发生着变化,被俘后一直很坚决的张良的态度也在悄然软化中。
时间会改变一个人。
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就算是以为心意坚定无比的张良也一样。
为了感化张良,这二年里傅戈可谓是动了一番心思,要让张良这样的“坚定”反秦分子放弃执着于心中二十余年的信念,这确实很难,但就是再难,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希望,傅戈也会努力去做。
给予相当的自由,给予丰厚的物质生活,给予一舒心中所想的笔墨,只要张良要的,傅戈差不多都会答应。
虽然是一个俘虏,张良却不仅可以在楚营内自由行走,还可以要求出楚营到咸阳街头走一走,当然,这必须要在守卫的“保护”之下才纥
日子久了,难免会闷,而一次次出行的结果更让张良感到了矛盾与困惑。
繁荣热闹的咸阳街市、人来人往的酒肆、高谈阔论的儒生,咸阳的这些惊人的变化看在张良的眼里,却让他心中更加的痛苦。
这是他以前认识的那个残暴的秦国吗?
不是。
现在的秦国有太多的令人惊喜的东西了。
在街头,张良能够见到来自各地的商贾,甚至于听到家乡韩地的亲切乡音,更令他困惑的是这些人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议论秦国官员的长短,还时不时的说上一些听不起不怎么顺耳的话,这又怎么可能?
自秦开国以来,以法学为治国理念的秦国对“言论自由”管制相当紧,在始皇帝执政时期更是如此,斡首们只要有一句“乱语”被听到,等待的就是砍头的下场。
这才仅仅过了几年,秦国就完全变了样子。
也许,这都是秦人设下的圈套,路上的那些“行人”也是秦人特意派来的,他们根本不是寻常的百姓,好几次,张良都想用这个想法来坚定自己的信念,但理智却在告诉他,眼中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什么都能装?但百姓眼中的那一份喜悦与满足的神情却是装不出来的。
傅戈,就是那个脸上始终带着微笑,眼中时常闪烁着诚恳目光的年轻秦国丞相,他就象有魔力一样,总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张良的心动了!
他不再整日里一副木然的表情,他开始试着与遇到的每一个人交谈,他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他心中又有了欲望与冲动。
从张良身边监视的人那里得知这些个变化,傅戈心中狂喜,若是能在与项羽决战之前成功说服张良的加入,那么对付项羽的把握就又多了几成。另外,还有一点相当的重要,有了张良就有了对付范增的利器。
棋逢对手,范增也许注定要由张良去对付的。
之前的几番或明或暗的情报大战已经证明:被傅戈寄以厚望的邸食其在口才上确实有独到之处,但论起智谋来还不是范增这条老狐狸的对手。
“子房,我听说终南山一带的山茶花开得甚是红火,今天特意邀请了大将军一道去赏花,怎么样,给个面子一起去吧!”
一到楚营,傅戈就笑意盈盈,向面露迟疑之色的张良伸出了手。
抬头不打笑脸人。
已经在张良面前碰了无数次壁的傅戈早已炼就了一副厚如城墙的脸皮。
“韩信久慕子房先生的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初见张良,跟在傅戈身后的韩信急忙躬身一揖,道。
“韩大将军过誉了,良不过是一介落魄寒士,当不得如此大礼!”张良淡淡的还了一礼,道。
曾经同是俘虏的身份,韩信现在的处境与张良可谓是天差地别,以韩信如今的身份,向还是俘虏身份的张良行大礼着实稀罕,要知道韩信那也是一个心高气傲之人,若不是傅戈特意的嘱咐,加之韩信对张良的事迹有所耳闻,要他这么做还真不容易。
“你们两个别谦虚了,来,子房坐我左首,韩信坐我右首,出发!”傅戈哈哈一笑,一把将犹豫不决的张良拉上了车。
左首为尊。
面对盛情相邀,心思已经有些活络的张良只能低首客气的一揖道:“如此,就讨扰傅相和大将军了!”
大秦新元三年的这个夏天,傅戈与张良、韩信的这一次同车出行,注定是要被载入秦国的青史的,在诸多刀笔吏的眼中,它的意义甚至于比之前的井陉之战还要重要。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一节 张良归心
更新时间:2008…12…29 23:54:27 本章字数:3180
终南山。
峻拔秀丽,如锦绣画屏,镶嵌在秦岭之颠。
初夏时节天气还不是太热,有这样一处所在,正是结伴游玩的好地方,傅戈三人一路同车而行,其间遥望巍峨山势,近观清涧流水,牧童人家,当真好不自在。
“子房,前面就是终南山的楼观台了,那里可是道家鼻祖老子传授文始真人尹喜《道德经》五千言的地方,传说周康王之时,函谷关令尹喜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一日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他预感必有圣人经过此关,于是守候关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原来是老子西游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执弟子礼,请其讲经著书。怎么样,去登高眺望一番如何?”
一路之上,为了调动沉闷的气氛,傅戈是搜索枯肠,旁征博引,做起了义务“导游”的差使,韩信一直在军中,对于西秦的这些个风俗典故知晓得不多,倒是听得兴致勃勃,而张良则神情始终郁郁,仿佛其心中压着一块大石头让他不能放下一般。
“张良这是心中有结还解不开呀!”
看着张良淡淡落寞的身影,傅戈在心中轻叹了一声,但凡是执着于理想和信念的人,性情都相当的执坳,作为韩国王族的后裔,一手策划了椎击始皇帝的张良对是否应该站到新生的秦国这一边还在犹豫。
一旦决定作出,张良将有可能面临韩人的唾骂与口水,面临被逐出家族的下场,对于张良这样一个有着高贵皇族血统的士人来说,逐族是一件极端羞辱的事情。
从楼观台上下来,已是日近午后,位于终南山北麓的这一带风光相当的怡人,溪流清澈到底,林间花香鸟语。正是一处谈心畅叙的好地方。
石阶两边,野生地山花开得红火烂漫,登石望远,就见在风景秀丽的山峦上则呈梯次形分布着迥然不同的林木,山势越高,树木也越高大,间或,山林中还会跳出一、两只金色的猴子。瞪着好奇的目光看着傅戈、韩信、张良这一行稀客。
“这是什么野兽,怎么会混身长着金黄色的毛发?”韩信瞪大了眼睛,好奇问道。
“那是金丝猴,相当的珍稀,我们走开些,莫要惊吓了这些小东西。”听韩信这么一问,正为如何说服张良而烦心的傅戈随口答道。
“珍稀,不见得吧,这金背猴子在秦岭一带到处都有,数量无法估算。山中地许多猎人还将捉到的猴子送到咸阳街市去卖呢!”
这一句话是韩信说的吗?声音怎么不象。况且韩信连是什么兽类都没有分清,又怎么知道这些个具体的情况。
怔了好一会儿,傅戈才明白过来是一路沉默不语的张良开了口。
在较之后世早了二千余年的秦代。金丝猴分布于秦岭一带的诸多个,山峰,数量曾多达十几万计,以当时人的眼光来看,这种动物就和野猪、野鹿一样,根本算不上珍稀物种,所以,当张良在听到傅戈嘴里说出珍稀两个字时,不禁起了争胜之心。
原来,堂堂大秦名相也有浅薄无知的时候,原来。傅戈这家伙也不是样样都知道的。
“嗯,子房说地情况确实应当引起重视,这金丝猴虽多,但也经不起滥捕滥杀,要是任由这种无序地捕杀行为发展下去,总有一天我们的身边会再也见不到这种珍兽的,看来有必要建立一部法令来规范捕杀兽类地行为了。”对于张良的反驳之言,傅戈的耳朵象是有自动过滤功能一样,中听的照单全收。讽刺的全当没听见。
野生动物保护法——,在后世确实是有这么一部法律存在的,其中将动物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象大熊猫、东北虎这样的濒临灭绝的动物划分为国家第一等级保护,接下来就是二级保护动物、三级保护动物。除了全国性的之外,往上还有世界级,往下也有省一级地保护动物。——
“制订法令保护野兽?”张良瞪大眼睛,象看怪物一样盯着傅戈,在这乱世之中,人命都不值钱,人的生存都不能保证,更何况兽类。猎人要是不让他们打猎,那岂不是让这些人活活饿死。
“是呀,子房你想想,要是不保护这些野兽,那么总有一天我们的身边会只有人,再也见不到其它的东西,这难道不枯燥吗?另外,我所说的规范捕杀野兽也不是禁止猎人打猎,而是有限度的捕杀!”傅戈笑着解释道。
对一个没有见识过物种灭绝的人解释保护和禁止滥杀的必要性,实在是件很麻烦的情,如果提问地人不是张良的话,傅戈才懒得费这些功夫与口舌。
“不会只有人的,我们还有马、牛、羊、鸡、鸭等饲养的兽类呢?经过人的驯化之后,它们的数量已经大大的增加了!”显然傅戈这番‘胡说八道,没能说服张良,他不甘心的反驳道。
“那些没有了野性的马、牛、羊、猪,已经和它们的祖先不同了,它们永远不可能取代远祖的,子房,请相信我!”
基因的遗传,物种的进化,还有生命的延续,这些个科学上的奥妙就连傅戈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更别说向张良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了,无奈之下,他只能用最诚挚的语言和态度来打动张良,来阐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咳,我们这是怎么了,这一趟出行可不是来讨论猴子的。”硬撑着听了好半天,对傅张两人这一番高论已经忍无可忍的韩信终于抗议出声。
猴子的生存问题当然不是此行的重点,这一趟精心策划的游玩目的就是尽快的说服张良,要想统一天下,傅戈身边不仅要有韩信这位大将军,更需要张良这位大军师。
一番看起来无关紧要的激烈争执开启了张良的心锁,有了这一场友好的辩论铺垫,接下来傅戈就很自然的将话头转到了当前的军事情势上来。
“大将军,以你之见,我军下一步的军事重点应当指向何方?”要讨论下一阶段军事打击的目标,韩信自然是最合适的对象。
“傅帅,南方和北方俱已平定,我大秦现在兵精粮足,正是出兵平定关东的最好时机,以信之见,第一步应当先拿下西城,控制武关要隘,这样一来秦国就等于是占据了进出关中、汉中的主动权,下一步我们可以根据关东战场的态势,或出兵函谷、或出兵武关,无论走哪一条道,就能先立于不败之地!”领会了傅戈意思的韩信一边点头说着,一边折了根树枝在松软的地上画起地图来。
“若是关东诸侯放下各自的嫌弃,一同联合起来与我军撕杀交战,则又当如何是好?”傅戈想了想,问道。
这句问话正是关健之关健,拿下空虚的汉中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在人生地不熟,又是对秦人抱有强烈的怨恨的关东六国故地作战,先前章邯围剿大军的失利已经提供了教训,缺少支援的秦军一旦深入关东作战,就会有相当重的后勤负担,如果让项羽、刘邦等诸侯看出了秦军的这一弱点,那么再一次上演巨鹿逆转的好戏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战而竟全功,这根本不现实,以信之见,对付楚军我们应当效法秦统一六国时的做法,对各个诸侯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然后择其一而破之,一旦占领其土地,则要效法关中一样,让这些地方的百姓心仪我大秦,只要我们能够坚持这样去做,项羽的楚军就算再骁勇,也不可怕。”韩信笑答道。
“哼,韩将军的想法虽好,但却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关东诸侯也有英雄豪杰在的,你这一番故伎重施岂会无人识破,分而治之这四个字说说容易,做起来却是不易,只要诸侯们联合起来,以合纵之术与秦对抗,那么时间一长,秦军深入敌境作战,后勤补给线过长的弱点就会暴露无疑。”
这一次,反驳韩信意见的不是傅戈,而是渐渐被诱入瓮中的张良。
在不知不觉之中,张良的心理防线开始松懈,满腹经纶韬略的他终于禁不住傅戈和韩信的这一番班门弄斧,提出了他的看法。
张良的话确有道理,就目前的秦国来说,虽然双翼已经张开,也得到了自南方回归的五、六万可战的生力军,这些都让傅戈有底气去叫板项羽,去正面与项羽抗衡,但不可否认一点,秦国在兵力预备上还是有薄弱的地方。
兵出关东不比固守四塞打防御战,不仅需要更多的作战军队,还需要有相当的保护辎重补给线的二线军队,统一之战时,秦国为了征讨楚国,动用的军队达到了六十万之众,因此,除非傅戈效法始皇帝采取全民皆兵的做法,将所有关中的男丁全部派上前线,否则的话,露出后方破绽的秦军极有可能被项羽、刘邦等诸侯击败!
正文 第二百二十二节 阴谋陈平
更新时间:2008…12…29 23:54:35 本章字数:3107
全民皆兵!
下令将所有的壮年男丁遣征上战场,这种做法在短期内或许有好的作用,时间一长,其弊端也会越来越大。
一方面它会使傅戈失去关中百姓的信任,因为这一命令破坏了当初约法三章的承诺;另一方面只有妇懦老弱的后方是无法长期支撑起作战的大军所需的。
历史上的无数鲜活的史鉴证明,只有将发展与扩张提到相同的高度去考虑,秦国才会有持续强盛的可能,否则的话,充其量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疯狂扩张版图的帝国通常昙花一现,秦王朝如此,马其顿是如此,成吉思汗子孙缔造的蒙古帝国也是一样。
“诸侯联合又有什么可怕的,合纵之术,昔为苏秦所创,意在联合关东六国对抗最强大的秦国,结果如何呢?六国君王各怀私心,就算组成了联军,也是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可言。”韩信不以为然的说道。
在进攻函谷关一役中,韩信可算是见识了诸侯们相互推诿的本事,有好处的一拥而上,没好处的无人问津,这样的一支队伍若是能够成事,那日头还不从西边出来了。
“合纵不成,非此术之错,而是苏秦本人才能不够,六国的军队各怀己心,加上秦国以张仪的连横策略对抗所致,今关东诸侯中,项羽、刘邦皆是一时之豪杰,由他们率领着联军,岂是志大才疏的苏秦可比的。”张良辩解道。
“子房说的是,连横之术确实重要,昔日秦有张仪,只不知今日子房可愿做我之张仪?”傅戈单刀直入,目光直视张良犹豫不决的心里。
话及于此,已经不需要再迂回旁击了,张良既然愿意对当前的局势发表看法,那么就说明他的心思已经活动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乘热打铁,一鼓作气坚定他的信心才是。
张仪是魏国贵族后裔,他的出身与张良有相似地地方,但他效力的国家却是与魏敌对的秦国,他的声名也是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建立起来的。
“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成为秦国国相的张仪使用外连横而斗诸侯的军事和外交手段,使得秦国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这些都为秦国地霸业和将来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
既然张仪能这样去做,张良又为什么不能?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子房,张仪并没有因为背弃了故国而遭到世人的唾骂,他曾因功而得五邑,封号武信君,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去效仿吗?”傅戈沉声说着。这一刻他的话不只是在说服张良。也似乎是在激励着他自己。
良久,张良终于长长的舒了口气,他伸脚踢飞挡在面前的一颗石子。道:“好吧,是非荣辱就让后人去评说好了,我愿意和傅帅一起建设一个全新强盛的能让天下百姓都安享太平的国家!”
“子房,你放心,我傅戈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来,我地大军师、大将军,让我们一起努力建设一个新地大秦。”傅戈哈哈大笑。虽然张良的话中没有提到秦国,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张良愿意和自己并肩努力。
大秦新元三年五月二十一日。
得到张良、韩信辅助地傅戈正式开始了他图谋关东的计划,在外交上。张良开始利用他在诸侯中的人脉广为活动,并暗中以重金拉拢住了项羽的叔父项伯,这颗嵌在项羽身畔的钉子相信很快就会派上用场。
在军事上,韩信筹划了一次堪称是经典的迂回侧击攻略,二十二日,驻守在南郑的邸商军一万五千余众沿着河水向东开进,猛攻由临江王共敖的军队驻守的天荡山,吃紧的共敖只能将手头全部地军队都调到天荡山一线去,就是这样单凭共敖一军也只能据险死守。难以将秦军击退。
二天后,关中一带的秦军约一万余众突然在韩信的率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遁出武关道,并占领了防守极度空虚的武关,这样一来汉中的诸侯军就被秦军以关门打狗的态势死死的摁在了西城一隅,他们面临的结局只有两个,一是投降二是战死。
战死太不值得了。
在听到武关失守的消息后,共敖等人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光荣的投降!
良禽择木而栖。
与其混在关东被项羽、刘邦等势力大的诸侯吞掉,还不如早早的依附上一颗大树来得省心。
投降秦国虽然会失去一方诸侯的地位,失去独领一军争霸的可能,但跟随着强大的秦国东征西讨,封侯拜相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在兵临绝境的情况下,就算共敖不投降,他手底下的将领兵士也会胁迫他归附秦国。
至六月初,秦军完全肃清汉中一带的反叛势力,秦国的疆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猛然扩张到了秦即将统一六国之时的态势,两翼张开怀抱,处于困境中的关东诸侯就象一枚即将从枝头掉落的果实,等着秦军去采摘。
成皋。
楚军大营。
围剿章邯叛乱的项羽正率领着楚军在此歇息,经过约半年余的反复征剿,滑如泥鳅的章邯终于落入到诸侯军的团团包围之中,等待他的将是覆亡的下场。
“报霸王,汉王遣人来报,汉军已经攻占了章邯的叶城,章邯正率残部向这边败退!”一名报信的军士急急奔入中军大帐,递上紧急军奏。
“哈哈,太好了,快快传令给英布、钟离昧两位将军,让他们速速带兵进击章邯,务必全歼这股叛贼,告诉他们,我等着看这伙逆贼一个,个脑袋搬家!”满脸杀气的项羽怒喝一声站起,大笑道。
章邯这厮!
真是太可恶了,这个叛贼自在荥阳起兵之后,似乎换了一个人一般,作战完全不循常规,往往这边项羽率领着大军刚摆开阵式,那边章邯就立马带着兵士跑得无影无踪了,转眼,这伙恶贼却又在另一处楚军兵力单薄的地方大肆劫掠一番。
巨鹿之战时那个作战呆板、只懂得拉开架式死拼的章邯哪里去了?这种无赖的战法根本就是流寇所为,象章邯这样一个曾经当过秦国大将军的人怎么会使将出来?
每每围剿落空的项羽怒不可遏,却一时又无计可施,无奈之下他只能默认了刘邦等诸侯加入到捕杀章邯这条孤狼的行动中,虽然他也明白这样做等于是给自己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刘邦军事才能平平,政治嗅觉却是出众,他一回到宛城一带,就立即开始了收买和拉拢章邯部属的行动,几番接触下来,章邯手下的那些隶属于河南王申阳的将士便纷纷背叛章邯,投奔到刘邦那里。
如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