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小兵传奇-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翁子那张写满了风餐露宿艰辛地脸上凝重万分,对于中原发生的战事他不太清楚,但对匈奴这个威胁到大秦的最强大敌人,他可谓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多谢杨将军!”
    傅戈一边说着,一边却在心里盘算,因为那一场和亲袭杀而导致的匈奴内乱已经有了平息的迹象,一旦左贤王击破强敌登上大单于位,那么接下来的目标一定会是大秦,以匈奴人睚眦必报的个性,冒顿之死的仇他们绝不可能忘记,到时候只怕会百倍、千倍的还加给大秦。
    已经没有考虑地时间了!
    关东的战事必须尽快的结束。
    想到这里,傅戈豁然站起,气宇轩昂的对着文武诸将道:“大将军和军师言之在理,既然有这么多的优势,那么我军就在巨鹿摆开战场,静等项羽到来,大将军,你就下命令吧!”
    决战!
    是该进行一场决战了。
    与其持续不断的乱战下去,将整个国家打成一个烂摊子,还不如干干脆脆痛痛快快的与项羽来一个了断得好。
    更何况,就目前的情形来说,决战也正是时候。
    听到傅戈这一声,韩信大步走到正中,拿起案上虎符握于手中,俊朗白皙的脸上更显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虎符在手,这大秦的千军万马都由他韩信一人调度,虽说还有傅戈这个丞相在上面,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滋味着实不错。
    “郦商将军听令!”韩信拿起一支令箭,喝道。
    “末将在!”听到韩信第一个喊出自己的名字,郦商不由得精神大振。
    “郦商将军,今命你率领五万人马出荣阳杀奔河北赵地,五日之内拿下邯郸,围困巨鹿,可有把握?”
    “大将军放心,商保证三日即能拿下邯郸,五日兵围巨鹿,若大将军有意破城,商可确保在一个月内拿下坚城,全歼张耳赵军!”郦商接过令箭,大声应答。
    “好,郦商将军有此雄心,当真可喜可贺,不过,强攻坚城必会使我大秦将士死伤,于诱敌大计也无好处,所以,大军若抵巨鹿城下,只需围困即可,事不宜迟,将军速速去准备吧。”韩信笑道。
    “诺!”郦商领令而去。
    “彭越将军听令!”韩信的第二支令箭握在手中,他的目光扫向了彭越。
    “末将在!”虽然不是第一个叫到,但彭越还是很高兴,他明白自己所率领的盗贼队伍不可能被派遣到正面战场上,他能够担当的任务就是率一支偏师袭扰楚军的后方,让楚军无粮就给,军无斗志。
    “彭越将军,你速速回昌邑率领本部人马聚结待命,只等楚军一到巨鹿,你部就立即截断楚军的辎重运输路线,这一点可能做到?”韩信将令箭握在手中,说道。
    “大将军尽管放心,我老彭别的不敢保证,这抄袭后路的差使没有人比我更得心应手了!”彭越领令大步而出。
    “郦疥、栾布两位将军听令!”
    “末将在!”
    “你二人各率一万精兵分出井陉、宛城,奔袭燕地和南楚
    !”
    “末将得令!”
    一道道命令随着韩信的分派而下达,除了一干文臣之外,武将已经寥寥无几了,有名的将领中,只有骑军将领李烈站在那里,郁闷无比。
    “嘿,大将军,请问我们骑军有何安排?”
    韩信微微一笑,道:“李将军勿急,骑军在汜水一役中损失很大,还是先在下林苑休整待命为上!”
    “汜水,损失很大,大将军你在说什么,就刘邦麾下的那些羸弱兵将,能奈何得了我骑军?”李烈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瞪着韩信,这眼见着一场大战在即,但却没有他李烈和精锐骑军什么事情,这让他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哈哈,李将军放心,仗总有你打的,还是先听大将军的话,回营休整去吧!”清楚韩信‘闲置,大名鼎鼎的骑军意图的张良笑道。
    “我不,今儿个若不说个清楚,我李烈就不回去。”李烈的倔脾气一上来,韩信张良的话已不能让他俯首听令,看来若不是傅戈发话,他只怕会继续闹将下去。
    正文 第二百六十节 北方之患
     更新时间:2008…12…30 0:01:07 本章字数:3063
    李烈,休得对大将军和军师无礼,快快退下!”见议事厅内气氛不睦,傅戈不由得轻喝一声,对着气愤难平的李烈斥道。
    李烈这个一根筋的家伙,仗打了这么多了,但却还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也不想想,决战在即,以韩信的见识与才干,又怎么可能让麾下的这一支王牌部队休整,这其中一定另有深意。
    骑军,秦师的王牌,随着骑军辉煌战史的延伸与拉长,它渐渐的已成为了秦国下一步征战的风向标,由此也引来了各路诸侯暗间的特别关注,成了紧盯的目标,因此从这一层意义上说,骑军的一举一动都会在第一时间被潜伏在咸阳的暗间传送回他们的主子那里。
    赫赫的声名会引发更多的关注,虽然骑军只不过是诸多秦军中的一支罢了,在秦国决策层的眼里,骑军和其它的部队一样,都是百战秦师中的一员。
    被别人关注是件好事,虽然‘狗仔队’的无孔不入很让人讨厌,但有时也有另外的作用,对于韩信为什么将李烈这一支骑军暂时闲置,傅戈心里已经猜到了七、八分,韩信这一定是在故布疑阵。
    “秦骑军驻守下林苑,没有异常动作!”
    试想一下,当这个重要真实的情报被送到各路诸侯的手中时,他们在第一时间会有什么反应?
    秦国连骑军都没有出动,那一定不会有大规模的军事动作,诸侯们的反应首先就应如此,李烈的骑军在下林苑休整这几日的效果,就是为了麻痹诸侯的神经,让他们以为秦军暂时没有东进决战的迹象。
    等到步军集结完毕,挥师东进之时,骑军完全可以凭借迅雷的速度,顺着宽畅的直道飞奔抵达战场。
    听到傅戈斥责。李烈犹自有些不忿地退下!
    这小子,近段时间飞扬跋扈的没有边了,是该给他点苦头尝尝,否则的话,真到了与擅长骑乘的匈奴人交战的时候再操练就晚了。
    李烈退下之后,剩下的一干文武大臣也跟着告退!
    他们虽然没有被韩信点名,但并不等于就无事可做了,象乌氏保这位治粟内史要负责大军所需的粮秣征调、战马供给。司马昌这位兵造相邦要负责赶制更多的铁制兵器和上好铠甲,就是象伏生这样地饱学之士也有他的任务,那就是宣传鼓动,争取民众对征战的支持。
    “杨翁子将军,你先留一下!”等到众人走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傅戈忽然开口叫住了武将中唯一的这一员还没有被安排参与关东之战的将领。
    杨翁子的情况与其它人不同,自涧间阵亡之后,他是硕果仅存的北方军团宿将,长期驻守边境的他对于发生在关内的这一场内乱并不热衷,因此。在之前地一系列战役中。杨部自始至终都留驻在九原郡,他们面前地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强悍的匈奴骑兵。
    “傅帅有话。请尽管开口!是不是要我率军南下作战?”杨翁子一愣,脸上神情很是镇定,似乎对傅戈这一声喊早有准备。
    “杨将军误会了,我出言相留不过是想送将军一副上好的铠甲和一柄锋利地战刀,希望将军在回到九原之后,能率领北方军团的将士保守我大秦的边疆,让关内的大秦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再不受匈奴贼子的欺凌!”
    傅戈微笑着走到杨翁子跟前,从亲卫手里取过由兵造打制的鱼鳞铠甲,亲自为杨翁子披上。然后,又拿过一把弯月如勾的战刀交到杨翁子的手里。
    “傅帅!”
    杨翁子双眸渐渐的红了,他不由自主的哽咽喊了一声,单膝咋嗵一声跪倒,握着战刀地双手更是颤抖着不能自持。
    “杨将军,匈奴贼子对我大秦恨之入骨,你独自率军驻守边陲责任重大,今我赠你铠甲和战刀,是要将军重鼓昔日与蒙恬将军长驱北征的斗志。是要将军为我大秦开疆拓土,我希望,在我大秦军队结束关东战事之前,将军能尽你之能,为我大秦抵挡住北方匈奴可能的进攻!”
    傅戈一边说着,一边扶起杨翁子,他的目光和熙的停留在对方满目疮痍的脸上,杨翁子的心思他一清二楚,作为一个镇守边陲多年的宿将,杨翁子和他麾下的将士已经和九原河套那里地人、那里的山、那里的水融为一体了,那些北方军团的将士家眷就在当地,他们舍不得离开,他们也不愿意离开。
    可是,尽管不愿离开,但杨翁子也清楚,他的军队毕竟还是秦军中的一支,没有了咸阳方面的支持,一支孤军夹存在秦与匈奴这两大强者之间,结果就只能是毁灭。况且,傅戈一直以来的拳拳相待之情,军人服从命令的天职也让他不能抗拒,因此,虽然内心挣扎矛盾,杨翁子还是作好了率军南下的准备。
    让杨翁子的三万北方军团精兵加入关东战团,傅戈倒不是没有想过,这样的话确实会进一步加强围剿诸侯军的力量,也会使胜利的天平更加的倾向于秦国这一边,但凡事有利必有弊,杨翁子军团一旦南下,北方的边境就会完全空虚,到时若是匈奴的骑兵真的来犯,就可以长驱越过无人防守的长城,直扑关中心脏秦国都城咸阳。
    攘外必先安内!
    有外侮相辱,当先击破之。
    虽说关东决战事关重大,但若因此而让关中的百姓生灵涂炭,而让匈奴铁骑任意屠杀我大秦百姓,这样的事情傅戈今生都不会做的。
    绝不能让周幽王镐京被戎狄攻破的情形重演,若真是那样,傅戈就是历史的罪人,就会被盯在万卷青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了。
    “傅帅放心,有我杨翁子在,匈奴贼子就是来得再多,我也绝不会让他们越过长城,窜入我大秦的腹地,除非他们从我杨翁子身上踏过去!”杨翁子拔剑出鞘,锋芒映目森森寒气扑面而来。
    这一刻,须发已经花白的杨翁子显得是那样的精神抖擞,这一刻,仿佛十余年前那个率军偏师远袭的他又回来了。
    “风,大风!”
    呼喝声犹在耳边,杨翁子仿佛见到在塞外草原上,一支持着强弩的秦军正凯旋而归,玄色旌旗上一个‘杨’字醒目异常。
    “杨翁子将军,若匈奴贼兵有大举来犯的消息,你可点燃长城上的烽火狼烟,到时不管关东战事如何,我一定会率领大军北上驰援,记住,若真的到了无法坚持的地步,将军可以自行决断,在这一点上,我绝对相信将军的忠诚与勇敢,我也绝不会在事后怪罪将军的!”傅戈沉声叮嘱道。
    从适才杨翁子的介绍中,傅戈已经听出匈奴的内乱行将平息,而一旦让匈奴人抽出空来,那么其对大秦的进攻将是史无前列的,仅靠杨翁子的三万人马,就抵挡到什么程度,傅戈真的没有底。
    不仅是傅戈忐忑,杨翁子也是一样,他话中的决然之意傅戈听得出来,死!为了大秦强盛的梦想,战死的将领已经太多了,除去章邯、苏角、尉僚等人不说,单单傅戈麾下,杜中、涧间等一大批将领的离去就已让他心痛不已了。
    不,未来的大秦需要更多象杨翁子这样有责任感、有丰富经验的重将辅佐,因此,杨翁子不能死。
    “傅帅的话我记下了!”杨翁子双眸红红的,活了大半辈子了,早已不知流泪为何物的他今天不知怎的了,竟然想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场。
    这一刻,杨翁子的心中暖洋洋的,当年就是在始皇帝麾下与蒙恬将军并肩作战时,他都没有象今天这样的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淋漓快意。
    “傅帅的心里有我北方军团将士的位置,我们不是无家可归、无家可依的浪子,我们和其它的大秦军队一样,是百战秦师中的一员!”
    杨翁子带着激动与兴奋领令出门而去,他要速速回到九原去整顿军马,去布置防御阵线,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某段时间里,他会面临多大的考验,他必须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不负傅戈郑重相托的拳拳信任。
    “禀傅相,司马大人求见!”杨翁子离开不久,一名报信的亲兵急冲冲的奔了进来,高声叫喊道。
    “司马回来了,这真是太好了!”
    傅戈大笑一声,顾不得与韩信、张良打召呼,就飞奔了出去,这次军事会议,大秦几乎所有的傅系重要官员都参加了,唯有第二号人物司马亮没有露面,他倒不是身体有恙,而是另外被安排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差使赶不回来。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一节 安定南方
     更新时间:2008…12…30 0:01:18 本章字数:3001
    司马亮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很快就随着司马亮的到来而有了答案。
    他竟然远道去了南越国的番禺城。
    番禺是南越王赵佗的都城,司马亮之所以会去那里,是因为前不久从南越国派来了和解的使者,面对汹涌来袭的回归大潮和越来越强大的秦国,面对秦军在战场上所向无敌的威势,赵佗自立的信心动摇了!
    要是能和平解决南越问题,那绝对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与曾经是同胞兄弟的大秦南方军将士开战,不仅傅戈不愿意这么做,就是秦军中的广大士兵也在心里反对这样的同胞相残。
    为了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在行刺事件告一段落之后,司马亮这位秦国的二号人物即马不停蹄的率领一个由三十七人组成的特别使团,经巴蜀、夜郎赶奔番离,这一路上来回风餐露宿自不必说,谈判过程估计也不会轻松。
    “司马,快说,赵佗怎么回复?”
    “傅帅勿急,且等我喝上一口水再细细讲来不迟!”司马亮虽然满面疲惫,不过目光里却是神采奕奕。
    “来人,快给司马,不,卫尉大人取水来!”
    一旁,被傅戈和司马亮之间的深厚情谊感动的韩信笑着吩咐道。
    ‘咕咚咕咚’一通猛灌之后,淋漓畅快的司马亮抹了抹嘴巴,笑道:“傅帅,大将军,军师,这一趟番离之行幸不辱命,赵佗终于答应我们提出的条件了!”
    “此话当真!”听司马亮这么一说,韩信和张良俱眼睛放光,兴奋异常。
    南越与关东叛乱的诸侯不同,脱胎于秦南方军的赵佗和他的部下对秦国有着万般复杂的感情,一方面他们期望秦国能够平定关东的诸侯,这样一来他们这些远离故乡的将士能够有机会回到家乡;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强大起来的秦国心生荠蒂,害怕秦国记恨他们不听命令地过错,会派军队围剿他们。并将他们视为叛乱势力一网打尽。
    “事关国家大计,我岂敢胡言,赵佗的丞相吕嘉已经随我一道来了,现在就在驿馆之中!”司马亮笑道。
    “司马,仔细说说这一次说降的经过!”
    “嗯,傅帅,说起来这次能如愿让赵佗归附,还真要多谢这个吕嘉  !”
    司马亮捋了捋纷乱的思绪。这才把他这一趟出使的经过向傅戈等人讲述出来。
    赵佗是在听到秦军击破汉王刘邦之后派遣使者来咸阳的,他的本意是想看一看秦国究竟强大到了什么地步,竟然能一举将刘邦的数万大军剿灭,如果秦国真地有席卷六合横扫八荒的实力的话,他赵佗偏安一隅自立为王的美梦也就不作想了。
    南越使者对在咸阳时看到的所见所闻相当的震惊,秦国完全不再是以前那一副被严令酷法压迫得死气沉沉的样子,现在的新秦生机勃勃,百废待兴,在卓有成效的各级官吏的有效管理下,这个国家以一种前所未有地迅猛姿态向前发展着。照这种速度发展下去。秦国不用多久,就会成为一个强大无比地国家。
    逆流而行的结果是什么?
    赵佗当然清楚,当初他之所以听从任嚣的意见堵断南北通道。起兵自立,就是看到秦二世治下地秦国已经分崩离析,命不久长了!
    而现在,面对一个强盛的新秦,他必须再一次做出决断。
    是继续自立为王,与秦国抗衡,还是重新归附到秦国玄色旗帜下,成为伴随着新秦成长的一代功臣!
    选择是艰难的。
    毕竟,一方诸侯与一方郡吏之间,地位相差得太多太多!
    虽然实力上的差距让赵佗已经没了选择的可能。但他还想和秦国谈一谈条件,他的这种想法无可厚非,就象后世大陆与台湾之间一样,力量的对比已经严重倾斜,阿扁政权能够争取的就是尽可能的提高身价,以便为自己谋取最大地利益。
    在司马亮到达番离之后,赵佗开始时态度相当的冷漠,似乎对于秦国的实力不屑一顾,甚至于还派遣军士将驿馆团团围住。摆出一副要将司马亮等人软禁起来的意思,不过,司马亮是何许人也?很快他就从南越国的重臣中间物色到了帮手,丞相吕嘉,赵佗身边的左膀右臂,只要能搞定这个人,没有爪牙的赵佗就不足惧了。
    吕嘉,在赵佗初领南越之时此人可是铁杆的自立派,不过,其人的才干在南越诸臣之中也算是皎皎者,这样一个人物心高气傲是自然地,屈从在南越这个蛮荒之地成为诸侯手下的一介幕僚,吕嘉岂能甘心?
    “吕丞相,咸阳的傅相对你的才干慕名已久,今亮来之前,傅相还托我转交给你皂书一封,请过目!”
    当从司马亮手里接过傅戈那一封由他人捉刀代笔书写的热情洋溢的邀请信后,吕嘉就激动得不能自制了,他万万想不到,报国无门无奈投奔偏远南越以求芶活的自己竟然会得到大秦丞相的赏识,这封信上的意思说得相当明白,就是邀请他吕嘉去咸阳任职。
    到了咸阳之后,天高任鸟飞,胸中所学尽可全部施展出来,这个诱惑对于吕嘉实在太大,让他无法抗拒。
    为人臣者,向往的是什么?
    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主君的器重,现在,有傅戈的热情相邀,吕嘉当然不会再象之前一样袖手旁观,甚至于帮助赵佗对抗秦国。
    剪除了吕嘉这个羽翼,赵佗也就象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彻底的没有了脾气。
    况且,傅戈提出的和解条件还是相当的诱人的。
    任命赵佗为南越诸侯王,继续统领龙川、番离、象郡三郡,当然,这一切都是名义上的,南越一带的军队必须回归中央政府节制,三郡的官员、赋税也由中央统一调度征收,不过赵佗可以在王宫内保有他的私兵,每年朝廷还会拔出三郡赋锐的一部分充作南越王室的用度。
    还用多想什么呢?
    在这样优厚的条件下,还不归附的话那简直就是傻瓜,在见识了秦国军队击破夜郎的赫赫威势之后,赵佗心底曾经升腾起的那一点野心早已被击得不知了去向。更何况,就算赵佗想打,他麾下的那些将领、士兵也没有与秦军作战的愿望。
    “哈哈,来人,快摆上酒宴,我要为司马一行接风洗尘!另外,差人去趟驿馆,不,我要亲自去驿馆请吕嘉先生过来赴宴。”终于得悉南越问题顺利解决的好消息,傅戈顿时高兴万分。
    在行将与项羽决战之前,先行解决了南越这个后顾之忧,这无疑预示了接下来的战事也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只要努力了,只要付出了,一切的设想都会在瓜熟蒂落之时来临。
    酒过三巡。
    吕嘉等一干使臣已经喝得酩酊大醉被亲卫抬了回去,诺大的议事厅内只剩下傅戈、司马亮、韩信、张良四大巨头。
    他们四个也已喝得有了七、八分的醉意,即将行军征战,男儿胸中的豪情被烈酒一淋,更激起万千波浪,不管是傅戈,还是司马亮,韩信,张良,这一时撕杀沙场的渴望充盈在他们的心头,如同一堆熊熊燃烧的烈火,经久不息!
    再次与项羽在漳水畔决战一场,这一次,再不用老天的帮忙,我要凭自己的力量战胜项羽!
    傅戈仰天,心中忿然长啸。
    彭城。
    二月初,自正月末开始下的这一场冬雨已经下了十来天了,却依旧没有停歇的迹象。
    这种阴冷的天气是项羽最不喜欢的,就象一个哭哭啼啼的小女人,哄也不是,骂也不是。
    三天之前,他刚刚接到赵国的常山王张耳紧急差遣使者送来的求救文书,秦军兵出三川,数日之间连下赵地多座城池,现在,张耳率领着已成残兵的赵军退守巨鹿,若迟迟等不到诸侯援军的话,张耳必败!
    张耳这个家伙是生是死与我何干?
    在看到这封救急文书的一刹那,项羽心头涌动的就是这一个念头。
    张耳虽然曾经追随过自己一阵,但后来却和刘邦交好,这样一个两面三刀的人根本不值得去救!
    “霸王,秦军围困巨鹿,却迟迟没有攻城,目的很明显就是想吸引各路诸侯前往增援,他们是想一雪前耻,我们万万不可上秦狗的当!”就在项羽犹豫之时,陈平开口了。
    正文 第二百六十二节 决战前夜
     更新时间:2008…12…30 0:01:27 本章字数:3210
    狮子山,楚王宫。
    外面的冷雨霏霏,顺着开启的窗棱直钻进来,将点燃的灯火吹得摇摆不停。
    “哼,秦狗妄想雪耻,真是可笑之极,我项羽可不是被吓大的,我大楚男儿又岂是那些乌合之众可以比拟的。”听到陈平的劝谏,端坐在正中龙榻之上的项羽冷笑一声,目光中杀气腾腾。
    在识人这一环节上,陈平可谓出类拔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