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靖难天下-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缓者,殿下可以隐忍一时,带到北平事发,天下大乱之时,殿下再入中军夺其军权,届时朝廷急于对付北平,只会倚仗殿下,自然不会怪罪。卑职以为,夺军以缓者为上策。”
    朱植点点头道:“鼎石老城某国,我知道了,就按照你第二个办法做。你们主意多搜集一些杨文贪枉的证据以备他日之用。”铁铉、杨荣连忙应诺。
    杨荣突然道:“鼎石兄,有朝一日,我辽东必须在朝廷与燕王二者中选择其一,不知鼎石兄有何建议。”
    铁铉坐正身子道:“自然要以朝廷为马首。”
    朱植接道:“岂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
    铁铉再次惊出一身冷汗,道:“殿下的意思是?”
    朱植微微一笑,将当日与杨荣在京城密谋的战略合盘向铁铉托出,话一说完,他的眼睛就如电一般盯着铁铉,是到了摊牌的时候了。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五章 进退两难(4)
    第三十五章进退两难(4)
    建文元年六月,辽王练兵海州,都督杨文督师北伐。
    自从朱植回藩之后,辽东军事最高统帅的杨文却一直没有到金州拜候,而是点起羽林右卫、广宁中卫、铁岭卫、沈阳中卫四支主力部队北上剌鲁,准备北伐北山女真。对政治敏感的人都觉得杨文的非礼之举,实在说不过去。朱植似乎没有任何感觉,只是率领辽王三护卫陈兵海州,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实战演习。
    远处烟尘滚滚,一彪骑兵冉冉而来,盔甲鲜明,马刀烁烁。马队的前方,两侧是一根根木桩,马队在木桩前旋风而过,寒光一闪碗口粗的木桩激射飞起。隆隆的马蹄声逐渐远去,一段被砍断的桩头在地上滚动着。
    十丈远的地方是一座观礼台,朱植坐在正中的交椅上,轻轻地鼓着掌。台前传令官红旗挥动,远方又一队骑兵隆隆而来,人如虎,马如龙,继续着刚才的事情,木桩已经被砍得只省半根。
    所有骑兵演练完毕,朱植满意地站起身子,微笑着鼓掌,身后一众将官一同起身鼓掌。朱植道:“卢将军,兵练得不错啊。”
    旁边一名白面长须的将官正是宁远卫指挥使卢博,他躬身道:“殿下过奖了。”
    朱植道:“谦虚了,短短半年时间,中营斥候百户的骑兵就练成这个样子了,十分不错。我记得第一次卫所分级地时候宁远卫排倒数第四。只差一名就被淘汰。短短五年时间,你们宁远卫在考核中已经上升到步兵卫第二,仅此于定辽右卫,甚至比铁岭卫还要好。卢将军功不可没。”
    卢博道:“知耻而后勇。当年评比出来,自末将以下,宁远卫官兵都觉得面上无光,只能日夜训练。发愤图强。”
    朱植点点头道:“杨都督着卫所屯田,不知道卢将军是如何解决训练与屯田的矛盾?”
    卢博道:“杨都督的军令不得违背,但军队首先是要打仗,训练更加不能怠慢。因此末将只能量力而行,老弱者回家种地,青壮者留营练兵。收成之时再谎报一个天灾减产,也能糊弄过去。”
    朱植惊讶地看着眼前这名白面将军,没想到他竟然有这样的胆子对杨文地军命阳奉阴违。z…z…z…c…n小说网;电脑站www。z…z…z…c…n。c…o…m更新最快。朱植道:“那你就不怕杨都督知道了怪罪下来?”
    卢博道:“怪罪自然怕,然末将更怕下次考核时,宁远卫名落孙山。”话语轻松。却蕴含深意。
    这才是军人的使命,将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关键一点。这个敢于将杨文将令抛于脑后的人,显然是可以培植为亲信的对象。朱植嘉许地拍拍他地肩膀:“有卢将军将兵。宁远卫永远不会名落孙山。”
    朱植在海州校点辽王三卫,其中以广宁右卫最精锐,宁远卫次之。盖州卫最末。说来好笑,杨文来辽东之后着手掉换朱植身边的精锐,他发现广宁右卫兵力最少还不到三千人,就把这个卫划归辽王帐下,谁知道这才是辽东军的精华所在。有这样一支强兵在身边朱植也放心了不少,他把斥候卫中有经验的下级将领打散加入宁远卫与盖州卫中,帮助两卫提高训练水平。
    夏天的知了不知疲倦地鸣叫,叫得朱棣心烦意乱;一股乌云由远而近,渐压头上,朱棣手拿一颗黑子迟迟没有放下。棋盘之上白棋咄咄逼人,犹如千军万马杀入黑棋阵中,几路人马将一条大黑龙围住,黑子左突不成,右冲又不行,渐渐走投无路。
    朱棣身胖,一滴汗从额头上缓缓下落。朱棣突然抬起头盯着对面的文官道:“仲老弟,你不打算让孤一着。”
    对面文官不是别人,乃大明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的儿子世袭诚意伯,建文朝合门使刘刘仲。此番刘奉皇帝之命巡视北平、山东两地,朱棣自幼与刘交善,故人前来自然要招待一番。只是对于朱棣来说,昔日的朋友如今却有着另一层身份,监视燕王的一举一动。很不凑巧,一名燕山护卫的百户嵇亮告发燕王手下两名军官于谅周铎谋逆,刘景正好在北平,此案被他接下来,立刻逮捕了于周二人,并准备带着嵇亮一起回应天复命。
    刘抬头看着朱棣,朱棣又重复了一句:“仲,你就不能让让孤?”语气已经有些哀求。
    刘摇摇头:“殿下,该让地地方卑职自然会让,只是不该让的地方又如何能让。”
    朱棣将手中的棋子狠狠地扔在棋盘上,用脚一踹,棋盘哗啦啦地掉在地上。朱棣腾地站起来,在凉亭中走来走去,道:“仲,那厮对孤完全是陷害,去年北征大漠,嵇亮率军失道,贻误战机,被孤处罚。他一直怀恨在心,如今抓住这个机会想陷孤于不忠。这个人地供词如何能信?仲,你不能将这样的人交给朝廷。”
    刘深吸了一口气,也站了起来,对着朱棣一揖到地:“殿下,昔日父亲辞世之时,得殿下照顾,大恩大德终身不忘。只是殿下于是私恩,朝廷于乃公义。卑职不敢因私废公。至于嵇亮之言到底是公报私仇还是确有其事,回到应天之后,卑职自然会秉公办理,给殿下一个公道。如果没有其他事,告辞了。”说着行了一礼,转身离开朱棣仍不甘心:“仲、仲……”刘头也不回消失在花园门外。朱棣怒目圆睁看着刘远去地背影,一脚将桌子上的茶杯茶具踢飞。周围伺候的太监宫女,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园内假山后转出一人,光头袈裟,正是道衍和尚。他走入凉亭对着朱棣双手合十,口唱佛号:“阿弥陀佛。殿下何须生气,刘仲乃耿直之人,贫僧早已料到他会拒绝殿下。”
    朱棣一挥手,太监宫女们如受惊地小鱼四散奔逃。见人走远朱棣才冷冷道:“准备得怎样了?”
    道衍会意,连忙道:“尚未齐备,塞外的银钱还没收回,兵器盔甲还没准备妥当。最重要的事忠勇之士才五百多人,太行山的贺大当家仍在犹豫,如果说动了他及手下那三百好汉,咱们的力量才有保障。”
    朱棣阴沉着脸,怒道:“贺老三什么东西,孤招安于他,是他家祖坟冒青烟了。再给他写封信,半月内不从,就怪不得本王兵戎相见。”
    道衍道:“殿下,稍安毋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贺老三是黄河以北黑道的总瓢把子,他手下三百金刚皆能征善战之辈,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助力。殿下,今非昔比啊,燕山三卫精兵宿将被调出之后,王府甚至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证,所以此时更要耐心忍受,等到贺老三的人马一到,殿下才有保证自身安全的力量。”
    经过道衍一番劝解,朱棣怒气稍平,道:“大师劝孤隐忍,然目前形势实在忍无可忍。嵇亮这逆贼,竟然出卖本王,他一到京城,估计削藩的诏书不远矣。”
    道衍道:“嵇亮到京城须一月,审理须一月,诏书下达北平至少是两个多月之后的事了,届时万事具备,正好应此诏振臂而起。”
    朱棣沉吟片刻,又道:“各将联络得怎样了?”
    道衍道:“密云卫郑亨、通州卫的房胜、永平卫的赵彝、遵化卫的蒋玉皆是殿下旧部,老衲亲自前往说服,此四人皆表示愿以殿下马首是瞻,四卫有兵两万;另外昔日燕山三卫旧部朱能、张玉、邱福等人也掌握着一万多人的实力。只要动手之时王府死士拿下北平城并坚持几日,四周旧将就能大举来投,大事何愁不成。”
    朱棣不应,在凉亭中来回踱步,又道:“老十五回到辽东有什么消息吗?”
    道衍道:“辽王回藩之后,率领他的护卫在海州练兵。”
    朱棣沉吟道:“想不到他还倒挺勤快。只是他回到辽东,不知道到时候事情会不会产生变化。”
    道衍见朱棣仍有顾虑,连忙谏道:“老衲以为辽东之变故并无大碍,其一,杨文釜底抽薪将辽王三护卫全部替换,现在辽王手下护卫是广宁右卫、宁远卫和盖州卫,总兵力不过万人,而且都是辽东所谓下等卫,三个卫加起来战力还顶不上一个羽林右卫,辽王实力何足道哉?再者辽东军主力已经尽数被杨文抽调北略北山女真,女真腹地一进一出没有三个月未能有功,届时即使辽东军南下山海关,我军以逸待劳,又何惧之有?三者,杨文鼠辈尔,只要兵权不在辽王手中,杨文能翻出什么波浪?
    有此三者,殿下不能因为辽王回辽就动摇信心,如今的辽王已经是没牙的老虎,如今的辽东军也已被杨文折断了翅膀。”
    朱棣皱着眉头眺望北方,口中喃喃道:“道衍啊,道衍,老十五绝非池中之物,只要给他一片天空就能振翅高飞,如今他正是龙归大海,凤游九天。你觉得仅凭一个杨文就能挡得住他吗?”
    道衍何尝不知道这点,只是眼下事情已到了急时,任何让朱棣迟疑犹豫的苗头都可能让大事功亏一篑。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六章 图穷匕现(1)
    大雨倾盆,电闪雷鸣,一只信鸽扑棱棱飞入广宁无间总部的笼子里,它疲惫地抖了抖身上的雨水,一头扎进食槽之中拼命喝水。可是由不得它喝痛快了,旁边一名值班的探子一手将信鸽取出,将脚上的信管取下来,只见上面有三个红点——十万火急。这样重要的信息在无间历史上还是第二次。
    探子不敢怠慢,连忙将信管送入房中,一名总目在总部值班,他看到这三个红点,心中也是咯噔一下,连忙起身,穿上雨披,跑出无间总部,穿过两条回廊来到长史杨荣的书房外。总目敲敲门,里面响起杨荣的声音:“进来。”
    总目进去行了一礼:“杨大人,应天三红情报。”
    杨荣正在看书,听见总目的话,眼皮一反,神色有些异样,应天十万火急的消息?这可是非同寻常。他连忙从总目手中结果信管,在蜡烛上将蜡封融化。一条小纸卷落在手中,杨荣展开匆匆将内容浏览一遍,看完最后一个字,他的眼皮不禁一跳,顿时皱起了眉头。
    当他走到朱植的寝宫之外,两名侍卫挡了驾,朱植正在里屋与王妃一起逗小王子玩。杨荣哪里容二人阻拦,推开二人的手边走边叫:“殿下,荣有要事禀报。”
    “杨大人,杨大人,殿下不许任何人打扰……”朱植正和老婆温存得起劲,突然听到外面的喧哗。心中不禁一阵郁闷,妈地哪个不识相的偏挑这个时候来打扰。凝神一听,竟然是杨荣的声音,朱植知道。没有十万火急的事,不会让杨荣如此急切。他低下头亲了亲面红耳赤地郭秀,起身穿衣。郭秀撅着嘴抱怨:“什么大不了的事啊……”朱植只得摸摸她的脸以示安慰。
    走到外堂,只见杨荣还在雨地里与侍卫纠缠。朱植连忙道:“你们退下。”然后指了指书房的方向。朱杨二人一同走入书房。
    “什么事那么着急?”朱植问道。
    “应天急报,皇上动手了。”说着,杨荣将纸条递到朱植手中。朱植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胸口犹如被重物打了一下——六月十五,上与黄、齐议于东角门上,未几,内官拟密旨着北平都司布政司削夺燕王爵位捕系燕王府官员。朱植地手不禁抖了一下,该来的还是来了。
    杨荣看朱植脸色突变,只道是朱植因为燕王将要被系所震动,却不知道他内心另外的想法。杨荣道:“今上对燕王动手了。却不知道燕王那边会如何应对。”事发突然,杨荣也有些手足无措。3…Z中文网;电脑站www;z…z…z…c…n.c…o…m更新最快。
    朱植摇摇头道:“反,只有反了。四哥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这话说得杨荣心里砰砰直跳,虽然对朱棣的形状早有预计。可是真要是这样,无论如何也不能无动于衷。
    朱植道:“勉仁看,如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杨荣刚才过来一路上都在考虑这个事。他不知道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当然心中没数,只能道:“燕王方面手头兵微将寡,北平城中尽是朝廷的兵马,能不能反成还是两说,辽东只能以静制动,坐观两虎相争。只是照殿下原先的谋略,只有让燕王成功了才能令辽东利益最大。卑职觉得应该想办法让燕王知道这个消息,让他早做对策。”
    朱植有比他多六百年的见识,自然知道不需要为燕王担心,给他报信的人多如牛毛,哪里在乎自己这个弟弟。只是历史一直按照正常地轨迹发展,会不会偏离却不是他能左右的。心中有这层担心,连忙问道:“北平最近有消息吗,四哥怎么样了?”
    杨荣道:“前几日刚接到一个消息,说燕王疯了,跑到大街上大喊大叫,语无伦次。有时躺再地上,半天不醒。北平都指挥使谢贵过府探望,燕王竟然抱着火炉,捂着棉被喊冷。依荣所见,此乃迷惑朝廷之举,不足为奇。”
    朱植点点头,这段历史他记得非常清楚,古代的人也真搞笑,随便可以装疯卖哑糊弄过去。朱植道:“勉仁所言极是,四哥这样强壮地身体,又没有受过大的刺激,怎么可能发疯。这种事估计也瞒不过朝廷地耳目,所以朝廷才下决心动手。”对于这事,朱植一直觉得很有喜剧效果,闲着没事装什么疯,你以为你是宋江?装玉皇大帝啊。
    而且在那个朝代,所谓的保密工作也做得太差了。造兵器,招揽死士,联络边将,朱棣做的准备工作就如公开地秘密一样,不但辽东知道,朝廷也知道得清清楚楚。给朝廷告密的人更是多得不胜枚举,燕王府长史葛成、燕山护卫中百户邓庸。前些天燕王给北平按察使陈瑛送了五千两银子,转天就被北平案察司的官员告发,为此,陈瑛被捕,谪徙到广西。
    杨荣道:“真是匪夷所思,如此多的谋反罪证,今上却犹豫到今日下旨捉拿王府中附逆官员。殿下请看,这个旨意是削夺朱棣王爵,捉拿王府官员,并没有指示捉拿燕王。既然动手了,为什么不让谢贵他们直接将燕王拿下,如此旨意只会让执行者缩手缩脚,不敢行事。”
    杨荣到底是聪明人一眼就看见了其中问题,朱植又拿着纸条仔细看了一遍,果然如此。朱值道:“也许是皇上不想把四哥逼反吧。”
    杨荣摇头苦笑:“这已是图穷匕现之时,还顾什么脸面,此诏不用说一定出自黄子澄之手。此人多谋少断,要断就出了这样一个昏招。日前,朝廷那边传来的情报说,练子宁大人给皇上晋言,可将燕王徙封南昌。南昌离朝廷近,大兵朝发夕至,只要燕王到了那里就成了案板上的肉,朝廷随时可以图之。如此妙策却不得朝廷采纳。唉,昏招迭出啊。”显然此时杨荣是站在一个谋士地立场上考虑问题。
    朱植的手点着额头,心情沉闷:“如果朝廷不是老出昏招,下一个被削的王爷可能就是我了。”杨荣只觉得辽王的话充满无奈。长叹一口气。了。”一名太监在一旁小心翼翼问道。朱棣坐在屋子深处,脸埋在黑暗之中,并不回答,“殿下,张将军再度求见。”太监又提醒了一下。
    旁边一个声音响起:“殿下,张将军平素沉稳,如果不是紧急之事,切不会屡次求见,老衲看。恐怕是他已经接到了应天地指示。殿下还是见见吧。”黑暗中光头闪亮。
    朱棣右手手指在椅背上轻轻敲击,喃喃道:“孤的病天下共知,此时见他岂非自泄天机。”
    太监会意。立刻小声道:“张将军坐了他家家眷的车前来,到了后门。”
    黑暗中的光头闪亮:“既然如此殿下也见上一见。”摆手。太监领命而出。黑暗中闪出道衍,施了一礼告退而出。
    隔不一会,太监将一名穿着披风地人引进书房。来人掀开头盖,跪在地上:“殿下,末将张信有急事相禀。”
    只见朱棣坐在机上,背对着外面,面朝白墙,身上披着一条杯子,正在瑟瑟发抖,口中念念有词:“扫清墙角,那里有鬼魅……扫清墙角,那里有鬼魅……”
    张信站起身来道:“殿下,信有要事相禀,请不要再装。”
    旁边太监一按刀柄大喝道:“大胆。”
    张信冷笑一声:“殿下还不告诉我实情吗?!皇上下诏要擒拿殿下了,如无他意,就请殿下俯首就擒,如有他意,就不要再瞒末将。”
    太监已经呛啷一声拔出佩刀对着张信的脑袋道:“再胡言乱语,定不轻饶。”
    “不得无礼,下去!”背对着他们的朱棣突然道。太监佩刀入鞘,施了一礼,缓缓退了出去。这时朱棣才转过身来,将身上的棉被一抖,正襟危坐卧榻之上,眼中暴射出两道寒光,死死盯着张信。
    张信被他盯得发毛,只有硬着头皮道:“殿下可知大难临头。”
    朱棣阴沉着脸道:“只怕大祸临头的是你张将军,信不信本王将你捕系京城?问你个离间亲王之罪?!”
    张信看着他,一跺脚道:“殿下可知袁拱是末将何人?师兄也,袁拱言殿下虎步龙行,贵不可言,臣便认定殿下乃真命天子。昨晚接到朝廷召命,命臣配合张、谢二人捕系殿下,今日臣冒死前来报信,没想到殿下仍不相信。罢罢罢,殿下将信捕了去,送到京城。信先走一步,九泉之下倒要看看殿下如何下场。”说着一甩手,转身欲走。
    突然,朱棣仰天大笑,站起来快步上前拉住张信:“如果不是这样造作,如何能试出张将军的真心。救孤一家者张将军也。”说着拉张信坐下。
    张信急道:“殿下,现在已经是火烧眉毛了,张、谢二人今晚聚将,明晨就要举兵……”朱棣在旁仔细听着,等张信说完,他皱起眉头在书房中走来走去,远方的天空响起声声
    闷雷,朱棣停下脚步道:“张将军,你手中有多少可靠的人马?”
    张信想了想道:“末将亲卫五百骑,均是忠勇之士。”
    “好,此地不宜久留,张将军先火速回府召集亲卫,等待本王命令。”朱棣说着将腰上玉佩取下放在桌上,从墙上拔下宝剑,寒光一闪,玉佩一分为二,朱棣将其中一半交给张信,“本王的信使会凭此佩传令,其他人等一概不从,将军可明白?”
    张信接过玉佩,站起来深深鞠了一躬:“末将明白,告辞了,殿下保重。”说着头也不回转身而出。
    见张信走远,朱棣叫入太监将道衍请来,过了片刻,道衍入房。朱棣笑道:“大师估计果然不差,张信可信之。”
    道衍不动声色道:“贺殿下又多一支强兵,只是咱们的计划不知殿下有否向张将军和盘托出?”
    朱棣抬眼道:“大师地谋划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PS:抱歉了,出差马来西亚数日,这些天一定努力码字。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六章 图穷匕现(2)
    道衍轻笑道:“这个张信倒是识时务者,只是他根本不知,即使朝廷降旨也不过是殿下计划中的一道药引而已。如果没有这道旨意,殿下起事,岂能令天下信服。”
    朱棣道:“唉,一切还不是无奈之举,如果朝廷与孤相安无事,孤又岂会悍天下之大不讳。”
    道衍道:“殿下此言差异,今日之建文朝,即位之后,倒行逆施,于祖宗之法多有违背,连削五位藩王,天下舆论皆有微词,差就差殿下这样振臂而起之人。况且殿下先皇苗裔,于社稷有大责任,焉能让此小子胡为,断送大明社稷。殿下起兵不要有任何负担,天降大任尔。”
    朱棣又道:“事情准备得如何?”
    道衍道:“回殿下,昨日半夜,张玉朱能已经率领五百燕山左卫士兵潜入王府,加上府内五百英雄豪杰,人马皆备妥。密云、通州、延庆、遵化各卫也早已准备妥当,只要北平首义,他们便火速进援。”
    朱棣仍有些不放心道:“张信我是信得过的,洪武二十八年之前他不过是燕山中卫一个指挥而已,孤出塞之战几乎战战有他。只因为朝中有人才升了北平都指挥佥事,今日他来果然没有让孤失望。但即使算上他的亲卫,北平之内才不过一千五百人马。而谢贼却有两万之众,宋忠还有三万人马在开平,几乎朝发夕至。能否成事,还在五五之数。”
    道衍道:“张面方五小。行步如蛇,谢贵臃肿早肥而气短,均不是能成大事之人。而且他们两人刚愎自用,缺少谋略。老衲略施小计拿下二人如屠猪狗尔;宋忠更不足惧,其人面方耳大,身短气浮,且优柔寡断。无杀伐决断之勇,以其性子定然犹犹豫豫,踌躇不前。开平离北平四百里,日夜兼程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