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旌旗-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而言之,众人感情上愿意让赵云死守陈县,但在理智上,却又对赵云抱有怀疑态度。
在这两天里,斥候将一条条战报送到李重手中,供众人分析决策,首先刘备和曹仁一起出兵陈县,而许昌则由刘封接管。而在这两天里,李重终于做出一个决定:他要赌一把赵云的能力。
当然,就算是赌赵云的能力,李重手中还是有一些牌可以打的,比如说徐庶。在将李儒和周瑜叫到帅帐之后,李重说出自己的想法。
听到李重想要静观其变,李儒仿佛想到了什么,默然不语,周瑜却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有些奇怪的问题。
在昏暗的灯光之下,周瑜有些奇怪的问道:“赵公,周瑜有一事未明,赵公想要子龙将军死守陈县,顶住曹仁和刘备的联手攻击。在战略上来讲,并没有错误,周瑜叶问为这是可行之道,但是,如果先行退让一步,也不失为一个选择。所以周瑜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赵公是在争取时间……是否?”
说到这里,周瑜很是疑惑的看着李重。这不是周瑜瞎说,周瑜确实能感觉到李重很急,周瑜心中甚至有这样一个猜测,是不是李重身患重疾,命不久矣呢?
李重呵呵一笑,点头道:“公瑾所言非虚,李重确实有些心急。”
“为什么?”周瑜急忙问道:“赵公刚刚年过过三十,正时壮年,而曹操和刘备都已经年过四十,急的应该是曹操和刘备才对啊?”
周瑜确实问道点子上了,当然这几句话说的比较婉转,直接点说就应该是李重你年轻力壮的,就算死,也死在曹操和刘备后面啊,急什么急?
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的,有些时候一个势力的强大与否,潜力如何,很大一部分要取决于领导人的能力。
曹操和刘备的领导能力很强,但曹操和刘备之后呢?历史上是曹丕和刘禅接班,曹丕就不多说了,反正我觉得他照曹操差的远,估计也有人认为不是这样,但无论如何,曹丕的能力绝对不会超过曹操的。
而刘禅这个人纯属就是打酱油的,一辈子生活在诸葛半仙的阴影之下。最后还弄出一个乐不思蜀的笑话来,垃圾中的战斗机!
当然也有人会说刘禅这是自污保命,蜘蛛不否认有这个可能,但你刘禅要是能力强的话,不会连西蜀都保不住吧!看看你爹刘备,在多么艰苦的情况下,周旋于各个势力之间,辗转腾挪,打下一片疆土来。
周瑜就是这么想的,靠时间的话,曹丕和刘禅要好对付得多啊!
李重轻笑一声,缓缓说道:“公瑾,我这么急切要击败曹孟德和刘玄德,主要是因为我真的很缺时间!”
摆了摆手,李重打断周瑜的问话,接着说道:“我没有病,估计再活三十年也没有问题?但是公瑾,我并不是只有曹操和刘备两个敌人,我要做的也不是改朝换代,我要做的是给我华夏子民打下一片广阔的疆土。”
说到这里,李重眼中寒光闪烁,狠狠的说道:“我还要为华夏子民……斩除后患。”
周瑜豁然起身,急声问道:“除了匈奴,我大汉难道还有别的敌人不成?”
李重文言仰天大笑,沉声道:“公瑾说得不错,匈奴确实是我大汉最强大的敌人,哪怕是冠军侯(霍去病)也没能将他们赶尽杀绝。周瑜你应该知道,我大汉虽然设有西域护都府,但对西域各国却没什么约束力。但是!周瑜你一定很不清楚,极西之地还有一个国家叫做罗马,一个非常强大的帝国!”
“我的目标是……灭掉罗马,饮马莱茵河!”李重目光灼灼的说道。
涯角枪
赵云的枪,意思是“海角天涯无对”,出于《三国演义》前身《三国志平话》。汉时的枪与矛的形制相似,多以长木杆或竹竿为杆,装上锐枪枪头,配以枪缨即制成。
诸葛枪
诸葛亮曾制造过两丈长的木柄枪和二丈五尺长的竹柄枪,都加上铁制枪头。出于《事物纪原》。这大概是三国时期最长的兵器了。
方天画戟
因其戟杆上加彩绘装饰,又称画杆方天戟,是顶端作“井”字形的长戟。据《荡寇志》记载,吕布的画戟重四十斤。在《三国志平话》吕布之戟长一丈二。历史上,方天画戟是一种仪设之物,并非用于实战。
长柄铁锤
西羌国元帅越吉的兵器,重一百斤,因为是长柄,所以打击力比普通锤强的多,但使用者本身也要有相当的技巧和力量,使用时硬砸实架,其用法有涮、拽、挂、砸、架、云、盖等。越吉曾用它杀得关兴胆寒,并将其打落断涧,但随后就被关羽(鬼魂)打跑。
武安国也用长柄铁锤,可只重五十斤。
铁蒺藜骨朵
番王沙摩柯的兵器,古代两种兵器的混称。蒺藜,即蒺藜棒,棒头附以铁刺、铁丁,如刺猬毛,因其壮如蒺藜,故名。此兵器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骨朵,也属兵器棒类,一端如蒜头状,用以打击敌人。
大斧
徐晃的兵器,通常用这兵器的武将都是猛将型的,如西凉大将韩德,零陵邢道荣。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搂、截等,舞动起来显得粗犷、豪壮,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
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释名·释用器》)
第三百五十二章攻心之计最难防
周瑜奇怪的问道:“罗马国,很大吗?”
李重这个二百五哪知道罗马有多大,他能记住罗马和汉朝一个时期就已经不错了,闻言硬撑道:“罗马国和咱们大汉差不多,国势强盛。”
“哦!”周瑜点了点头,附和道:“那真要小心点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待到平定了曹操和刘备,必然要挥军西进,与罗马国一争雌雄,彻底扫除这个隐患才是。”
李重叹了口气,沉声说道:“所以我一直在争取时间,不说罗马,现在的匈奴、乌孙、山越、南蛮都必须清理掉,不然的话,时间一长这些异族必生祸端。”
“不错,赵公此言极是。”对于这一点,久居江东的周瑜非常清楚,孙策每一年都要征讨山越。说是征讨都有些抬举自己,实际上就是山越总骚扰孙策,孙策不堪重负,被迫反击而已。
李重冷笑一声,接着说道:“所以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些异族,哪怕是把他们斩尽杀绝。”
周瑜倒吸了一口冷气,惊道:“赶尽杀绝,赵公这么做是不是太残忍了?”
“咳咳……”李重干咳了两声,笑道:“怎么会呢?我也就是说说而已,我的想法是引导这些异族过上安定的生活,接受我华夏光辉灿烂的文化。嗯……为了保持安定,让这些人分散居住还是很有必要的。”
看了一眼李儒,却见李儒表情淡然,就知道李重是在说谎,估计屠城灭族之事没少干。虽说周瑜比较反感这种血腥行为,但也不至于为了外人和李重唱反调,笑着恭维勒勒车几句高瞻远睹之类的话。
李重却接着说道:“除了塞外、极西之地、南蛮,我们还要征服茫茫大海,特别是倭国,一定要将他们斩草除根。”
“呵呵……”周瑜笑了笑,却没有说话,此时的倭国十分弱小,周瑜真觉得李重有点小题大做了,用得着说的那么咬牙切齿吗?
李儒岔过话题,说道:“主公,真的打算让子龙将军死守陈县吗?”
李重沉声道:“我确实有这个打算,所以才叫你们二人前来商议,看看如何才能多几分把握?”
李儒问道:“既然主公叫属下和公瑾来次,心中必然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了吧?”
“不错!”李重低声道:“我打算与刘备和亲?”
“和亲?”周瑜奇道:“赵公打算怎么和亲?”
李重冷笑一声,说道:“现在许昌是由刘备的义子刘封驻守,我的打算就是把徐庶的那个妹妹嫁给刘封,你们说这个办法怎么样?对了,徐庶的妹妹叫什么来着?”
李儒答道:“徐庶的妹妹叫做徐莉,主公这个办法不错,一举数得。”
周瑜从李重和李儒说话的口气之中,明显听出二人对徐庶有很强烈的敌意,不禁有些奇怪,问道:“文优,徐庶是怎么回事?”
李儒心里很清楚,李重既然把周瑜也叫到这里,显然是不打算对周瑜隐瞒真相的,所以很痛快的说出徐庶诈降的真相。
实际上李重根本就不用担心周瑜会出卖自己,现在李重和刘备开战,周瑜要是出卖自己的话,就相当于间接帮助刘备了,帮助刘备就相当于帮助孙权,以周瑜对孙权的痛恨程度,是绝对干不出这种事来的。
而李儒说的一举数得也不是恭维之话,首先,李重与刘备和亲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
我们先看分析成功的后果,如果徐莉真的嫁给了刘封,那么不管怎么样,刘封都会对李重敌意大减。
还有,李重可以恶心徐庶和徐莉一下,你们不是做卧底的吗?那我就先恶心你们一下。
在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刘封绝对不死刘备的亲生儿子,从年龄上就对不上,刘备到荆州的时候,刘封已经成年了。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刘备会不会传位给刘封,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刘泌的外甥,刘备就算自己没儿子,也一定不会将自己的爵位传给外姓的。
而且刘备是有生育能力的,这个刘备自己应该清楚。
那么李重派人和刘封联姻之后,刘封就相当有有了一个强有力的外援,这是肯定的,就算李重此战败了,也不过是短时间内不能和刘备争夺豫州,绝对算不上伤筋动骨。
实际上曹操和刘备的军事计划中,也没有打残李重的奢望。
简单来说,和亲就是扰乱军心的一种手段。
而刘备不同意刘封与徐莉联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这样一来,李重同样能达到扰乱军心的效果。
无形之间,刘封就会感到刘备对他的提防之意,也许会生出什么乱子来。
但不管怎么说,李重这一手阴毒无比,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他都没有一点损失,甚至还有可能间接的阴曹操一次。
周瑜聪明过人,自然也能看穿李重的心思,不由得对李重诽谤连连,他终于发现了,李重这人说道行军布阵或者不如自己,但要说到阴险毒辣,损人利己,自己是拍马难及啊!
见到周瑜和李儒都同意自己的计划,李重也开始沉默下来,一人计短,三人计长,李重也想看看周瑜和李儒能不能拿出什么后续计划来。
还是李儒阴险一点,有些犹豫的问道:“如果刘备或者刘封不同意主公的计划,是不是可以找曹仁联姻?”
李重想了想,摇头说道:“可以是可以,我们也没什么损失,问题是有和亲的人选吗?徐庶可就一个妹妹啊!”
周瑜闻言一头黑线,对李重的阴险佩服的五体投地,这厮祸害人完全是往死里整啊!盯住徐庶就不放了。
不过紧接着,周瑜就明白李重为什么这么说了,只听李重慢慢说道:“我李重不会做和亲这样卑劣的事情,战争让女人走开,但我也不是拘泥不化的人,徐莉既然主动来当奸细,那利用她一下也无可厚非。”
周瑜低语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紧接着说道:“或者我们可以做的再狠一点,比如说表刘备为楚王怎么样?”
李重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疑问道:“什么意思?”
李儒解释道:“公瑾的意思是用称王挑起刘备称帝的野心,只要刘备有野心,他就不会与主公硬拼,消耗实力,毕竟献帝还在曹操手中。”
“这有什么关系?”李重还是有点不明白。
李儒笑道:“刘备当然想当楚王了,但刘备却不敢现在就称王,如果称王的话,曹操怎么办?曹操现在才是魏公而已。可刘备的手下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为了升官进爵,一定会支持刘备称王的,让他们闹去吧。”
李重点点头,周瑜提出的计谋还是搅乱军心的,非的时间长才能看出效果来。问题是、李重现在需要的是立即就能生出效果的计策来,当然,李重也知道,周瑜不是神,李儒也不是神,一时间拿不计策来也是正常的。
“如果曹操也称王呢?”李重下意识的问道。
周瑜冷笑道:“那我们就劝刘备称帝,就不信曹操也敢跟着称帝,献帝还没死呢?除非曹操想内乱。”
……
称帝这个话题实在是不适合多提,三个人点到为止,就开始讨论如何给刘备写信,写信如何措辞,怎么与刘封联系的问题了。
就跟李重预料的一样,刘备立即拒绝了李重和亲的建议,反而加快行军速度,一副恼羞成怒的模样。但这也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刘备城府颇深,再怎么说也不会冲动到替曹操卖命的地步。
攻打陈县的主力是曹仁,这是不争的事实,刘备只是过来接收地盘,顺道助拳而已。也就是说,派兵帮助攻城可以,但千万别指望刘备拼命。
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的,马超带领五千兵卒风卷残云般的扑向陈县,大有秒杀了赵云的姿态,但实际上马超却雷声大、雨点小,到了陈县之后,马超一仗都没和赵云打,就在城外修建营寨,忙的跟要盖楼似的。
马超不惹赵云,赵云也没有主动出击的打算,赵云心里也很清楚,刘备不会和自己拼命的,主动招惹马超实属不智,所以一样忙着修葺城墙,准备砖石巨木等守城物资。
在马超到达陈县之后的第三天,曹仁也带着两万大军赶到战场,在陈县西门外安营扎寨。
曹仁和马超在曹操和李重手下的地位大致相同,但现在曹操有求于人,曹仁只能找懂找上门来,跟马超商议联合攻城一事。
马超虽然和曹操有杀父之仇,很想和曹仁大战一场,将曹仁斩杀当场,但他刚刚投靠刘备,也不敢太过意气用事,只能憋着一肚子气和曹仁商谈。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攻城的苦差事自然落到曹仁身上,而马超只负责压阵。也就是说,马超负责和赵云出城的部队作战,可赵云会傻到出城和马超野战吗?陈县再怎么破损,也是有城墙作为依托的。
当然,赵云这也是欺负曹仁初来乍到,手中没有投石机、冲车等攻城器械,不然的话,凭陈县的破旧城墙,还真不能憋在城中死战。
第三百五十三章李儒暗夜说刘封
第二天清晨,曹仁出兵一万,攻打陈县的西、北两面城墙。在没有重型攻城武器的情况下,攻城一方是处于绝对劣势的,如果不是赵云的兵卒连续作战,身体疲劳,曹兵能不能攻上城头都是问题。
但明知道如此,曹仁也不想给赵云的兵卒留下休整的时间,用数千兵卒为代价,拖了赵云三天,一直等到刘备到来。
刘备最近刚平定江东,收服马超,这是人生中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做事自有一股大气凌然,洋洋洒洒的气度,一道陈县就答应曹仁的请求,出兵攻打赵云。
这样一来,赵云顿时陷入极其艰苦的地步,刘备和曹仁的目的是一样的,他们出兵并不是为了攻打陈县一地,而是为了消灭李重的有生力量。
所以刘备和曹仁根本就没用什么围三缺一的战术,反而将陈县四面合围,开挖沟渠,防止赵云突围。
刘备和曹仁一边开挖沟渠,一边在城外修建箭塔等防御攻势,同时加紧赶制投石机巢车等攻城武器。
看到刘备和曹仁摆出围歼的姿态,赵云也不敢留在城中死守了,吩咐周仓守城,自己带兵扰袭围城部队。
赵云出城作战,刘备立即派野战专家马超和赵云在城外展开一场惨烈的厮杀。
马超手下的军队是以少部分凉州兵卒为骨干混编而成,野战能力极强,最适应的就是混战了,一时间和赵云杀得难解难分,刀光、枪影交错闪现,陈县城外杀声震天,血流成河。
不过几次厮杀下来,马超就受不了了,原因是这样的,马超是从凉州被曹操打出来的,手下能有多少兵卒追随?还不到千人呢。而赵云不同,手下有一万五千精兵,光骑兵就占到三分之一,可以轮番出城作战,持久能力远超马超。
见到战况不利,马超立即改变战术,派人送信约战赵云,想要和赵云在陈县城下决一死战。
…………
陈县这边风雷欲动,许昌那边却是暗流激荡。
许昌原名许县,是颍川郡内第一大县,更被曹操当过国都使用,建造的金碧辉煌,宫殿林立。
如今刘封就担任着许昌的太守一职,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此时此刻刘封却高兴不起来,原因很简单,李重要将徐庶的妹妹嫁给自己,而刘备则拒绝了此事。
世间风云变幻,今日为盟友,明日为敌人是很常见的事,刘封自认为是个好事,徐莉是不是美女刘封不在乎,但最起码能和赵云徐庶拉上一些关系啊!当然,刘封也知道,现在刘备正和李重开战呢。
可这有关系吗?李重娶了孙策的妹妹,张飞娶了夏侯渊的侄女,可他们不打仗吗?真到了生死相搏的时候,女人算什么,不说别人,就是刘备抛妻弃子的事还少干了吗?
但不管怎么说,刘封现在也算是封疆大吏了,只能压下心中的不快,忙着整顿军民政事,组建自己的班底。
忙了一整天,刘封回到自己的府邸,忽然接到下人禀告,有故友赵仁来访。
刘封一愣,心说自己哪有叫赵仁故友,但随即刘封就反应过来,赵仁不就是赵国人的简称吗,而李重现在的爵位就是赵公,估计是李重派来的说客吧。
仔细想了一下,刘封还是决定见见李重的说客,他和李重没什么血海深仇,结个善缘也是不错的。不过刘封还是非常小心,生怕别人知晓此事,急忙叫心腹将“赵仁”带到密室之中谈话。
刘封这人比较谨慎,或者说胆子比较小,怕李重派人暗杀自己,所以刘封在进密室的时候,还带着佩剑,并将佩剑横放在桌案之上,随手可及的位置。
不一会儿,刘封的心腹带着一人来到密室之中。
让心腹之人在门外等候,刘封开门见山的问道:“你是何人手下,见我何事?”
来人也不给刘封施礼,只是拱手说道:“赵公手下李儒见过刘封将军。”
“李儒?你真是李儒?”刘封忽然起身,死死的盯着来人,眼中寒芒闪现。
来人呵呵一笑,说道:“如假包换,刘封将军不信的话,可以找人验证,我想在许昌找一个认识李儒的人出来,不难吧?”
“哈哈……”刘封抽出宝剑,狞笑道:“既然你是李儒,那就是送上门来的功劳了,就莫怪刘封却之不恭,就借你人头一用吧!”
李儒面无惧色,冷笑道:“李儒绝不吝啬一颗人头,更手无缚鸡之力,将军要取尽管拿去,无非是多一个人追杀刘将军而已。想来刘将军英雄无敌,麾下有大军数万,不在乎天下群雄了。”
“什么意思?”刘封冷冷的看着李儒,沉声说道:“把话说明白一点,不然的话,哼哼……”
“好吧!”李儒点头道:“既然刘将军不着急杀李儒,老夫就多说几句。”
“首先李儒要问问将军……可否知道玄德公拒绝和亲一事?”李儒盘膝坐下,慢悠悠的说道。
刘封黑着脸点了点头,李儒接着说道:“听闻刘封是玄德公的螟蛉义子,可喜可贺啊,待到玄德公百年之后,就改称呼刘封将军为楚公了吧,哈哈哈……不过如此一来,李儒就纳闷了,玄德公为什么不让将军娶徐庶的妹妹呢?据说玄德公和徐庶徐元直交情莫逆!不会拘泥于此等小事吧。”
“呵呵……”刘封干笑一声,没说出什么话来。
李儒接着说道:“听闻玄德公收将军为义子的时候,关云长将军极不赞同,可有此事?”
“呵呵……”刘封慢慢坐下,冷哼道:“岂止是关云长反对,张飞、简雍等人没有一个赞同的。”
李儒嗤笑道:“一群鼠目寸光之辈!”
刘封奇道:“你说关羽等人是鼠目寸光之辈。”
李儒点头道:“正是如此啊,想想看,玄德公初到江州,寄人篱下,先要站稳脚跟,必须要和荆州士族打好关系。如果李儒没记错,刘封将军在长沙郡也算是名门望族了吧!”
刘封道:“李长史(李儒挂名的官职)过奖了。”
李儒接着问道:“那么,刘封将军,李儒再问一句,将军的功劳和官职相互匹配吗?”
实际上李儒这句话问的就是,刘封你的功劳够大吗?够坐上郡守的位置吗?
刘封细细思索了一会,慢慢说道:“刘封不才,自问跟随父亲之后,南征北战,颇有战功,做到这个位置,刘封无愧于心。”
“那就更不妙了……”李儒欲言又止。
听到李儒这么说,刘封心中顿时一沉,隐隐感觉到李儒所言非虚,但又感觉心中混混沌沌,只得抱拳道:“请李儒先生明言!刘封感激不尽。”
李儒就是干这个来的,自然不会卖关子了,慢慢说道:“如果李儒猜得不错,自从玄德公掌控荆州以来,一定有不少人投靠将军吧!呵呵……俊鸟择木而息,这是人之常情,也就是说,将军手下自由一股势力,不然的话,将军也难以做到现在的地步,是不是?”
不等刘封回答,里就接着说道:“如果玄德公没有子嗣倒还好些,这基业都会传给将军你,但一旦玄德公有了子嗣,会如何处置将军呢?”
“将军自认为会比得上玄德公的亲生骨肉吗?”李儒用了一个反问句作为结束之语。
刘封很想说比得上,但他也知道,这话连三岁小孩都骗不了,只等苦闷的摇了摇头。
李儒接着用言辞打击刘封:“如果将军是碌碌无为之辈倒也好说,对刘备的子嗣构不成威胁,给将军个闲职,享受富贵也就罢了。可就想将军自己所说,你不但有一些亲信之人,本身还有能力,呵呵……难道玄德公会相信将军能绝无二心的辅佐其子嗣,还是说玄德公为把大位传给将军你呢?”
这是一个两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