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大秦之我是太子-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了外人在场,刘三也不会在装门面了。笑嘻嘻的贴身坐在赵海的身边,道:“今天父皇怎么有时间来东宫坐坐了?”他其实对赵海这个人作为他父亲的身份,并不排斥。前世的记忆及这副身躯带给他的回忆都深深感动了他。忍不住把这个慈祥的老者作为了自己的父亲。一些贴己的话儿都会朝他唠唠。
    赵海点点头,慈祥的抚摸着他的头,道:“皇儿,父皇为什么来东宫你不知道?”
    “嘿嘿,孩儿不知,”刘三干笑一声,似是觉得脊背上开始冒汗,“还请父皇为孩儿解惑!”
    “你呀!”赵海苦笑的摇头,“你的心思,父皇岂能不知?窜纵韩子健怒闯寝宫,当场殴打堂堂朕的近侍。你想的好点子!”
    刘三心头一震,偷偷瞥了父皇一眼,面对着这个长者的咄咄逼人,知道瞒不过去,勇敢的抬头直视着他的双眸道:“正是皇儿的主意,富顺恃宠而骄,横行不法,难道不该管管吗?”
    赵海眉毛一挑,脸色变得严肃无比,“人当懂得知恩图报,皇儿今日能到此等地步,那富顺可是有大功的,小恩小惠倒是无伤大雅。我天朝贵胄,岂能是忘恩负义之人?”
    “父皇的话儿臣不敢苟同!”刘三顿了顿,又道:“儿臣并不是忘记了富顺的功劳,但是倘若是让儿臣用太子的宝座来换富顺的祸国殃民生灵涂炭,儿臣这个太子不做也罢!”
    “你——”赵海指着刘三怒声道:“真是孩子气!”
    刘三呵呵一笑,胸前气涌:“父皇,儿臣二十有四了,虽然在你面前永远是孩子。但儿臣也有自己的是非观念!生埋五千荒丐难道是无伤大雅?家臣横行不法草菅人命也是无伤大雅!父皇,你别忘了那些冤屈而死的良民也是父皇的子民啊,父皇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放肆!”赵海一拍锦塌,脸色一冷,哼道:“难道朕还用得着你教训吗?”
    刘三毫不退让,咄咄逼人的道:“这不是教训,这是事实,千千万万的草民就是我大秦帝国的基石。富顺他欺压良民就是动摇我大秦帝国的根本。此等佞臣儿臣恨不得诛之而后快,父皇醒醒吧,儿臣也是为了我们大秦帝国的江山社稷着想啊!”
    赵海怔怔的望着一脸正气的刘三,似是重新认识他一般,上下的打量着他。良久才喟然长叹,昏花的双眼似是有泪珠在滚动,肩膀颓然塌陷,“朕也知道富顺那奴才做得不对,要不也不会把他下了廷尉狱。只是自朕当太子时,富顺就一直陪伴在朕的身边,足足三十几年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唉,皇儿啊。自你母后离去的二十几年的艰难岁月里,都是富顺这奴才陪着朕一步步的走过来的。朕岂能忍心把他杀了呢!”
    “父皇受委屈了。”刘三看着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再也忍不住苛责他。声音逐渐变得轻柔起来:“父皇既然不忍富顺被杀,还不如多多赏赐他金银玉帛,让他在咸阳城买个地儿颐养天年,如此岂不是皆大欢喜?”
    “这?”赵海有些犹豫道:“只是朕被富顺服侍惯了,还真舍不得。名为君臣,但朕的内心却把他当兄弟一般了。”
    刘三心中暗暗叹息,这个父皇着实优柔寡断,为政太仁慈了点。其实他心里清楚。经过夏柯在京城这么一渲染,即使父皇让富顺告老,估计这个死宦官也不得善终。在宫内养老是富顺最好的归宿了。
    面对赵海而坐,刘三却无从安慰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满脸的沟壑储满了岁月的风霜,在没有母亲的日子里,这样一位孤独的老人在深宫内度日如年。又加上忧心国事。岂不是大秦国最可怜的人。
    也许,富顺是他晚年最大的拐杖了。
    正文 78:古代上访
     更新时间:2010…12…7 12:43:31 本章字数:1677
    想到这里。刘三暗暗觉得可惜,为了自己的父皇,这个富顺就暂时先饶你一命。想罢开口道:“父皇,儿臣有个主意,不知道行不行。”
    赵海看了他一眼,道:“说吧,朕听着。”
    刘三试探的讲道:“富顺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官场,得罪的人不在少数,即使告老还乡也免不了横死的下场。儿臣以为,让富顺在宫内颐养天年,辞去皇宫内一切的官职,专门陪着皇上唠嗑聊天岂不是两全其美?”
    “嗯?”赵海眼前一亮,紧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逐渐挂上笑眯眯的模样,颔首道:“皇儿这个主意不错,嗯,回头朕剥了他的郎中令,就一心伺候朕吧。”
    “父皇明察!儿臣代天下的百姓谢过父皇开明之恩。”
    “开明么?”赵海长叹一声道:“要是朕真的开明,也不会为了一私之利枉顾了天下黎民!”
    说完,赵海长身而起,摆摆手道:“不说了,朕要回宫了。皇儿这么一开导,朕心里还痛快了许多。皇儿也专心温习功课吧!”
    “父皇留步~!”刘三看到赵海想走,急忙阻拦道。
    “怎么了?”赵海有些诧异的望着这个私生子。
    “父皇,”刘三期期艾艾的道:“太傅大人是被儿臣怂恿入狱的,还请父皇网开一面。”
    “哈哈哈~!”赵海开怀一笑,拢了拢袖子道:“你呀,韩子健乃我大秦国之柱臣。平生虽然癫狂不拘,但是朕从未怪罪于他。这才小小的教训他一下也好。嗯,过几天找个理由儿让他家人把他接回去吧。”
    “谢谢父皇!”刘三大喜过望。现在他终于可以交差了。这个倔强的老头儿,自己还真是欣赏他了。虽然有时候憨直的有些让人抓狂。
    “还有一件事!”赵海迈步走到殿门口,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转过身来对刘三道:“富顺的赏婚使一职,朕并未剥夺。皇儿早点有个准备,下月就着奉常告祭先祖。给你成了大礼!”
    刘三一听傻眼了。急忙小跑几步走上前去道:“成婚一事,儿臣不着急。儿臣现在一事无成,哪能先私后公。请父皇收回成命吧,儿臣求求父皇了!”
    “胡闹,”赵海不悦的盯着刘三道:“以前朕儿痴之时,众卿家畏朕之皇儿如蛇蝎,现在,哼哼。天下窈窕,任我皇儿挑选。放心,朕一定会给你找一门称心的婚事!”
    说完,也不看刘三那拉长的脸,轻轻咳嗽了一声,扬声道:“摆驾回宫!”
    刘三无奈的屈膝跪倒,有气无力的唱道:“恭送父皇!”
    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刘三垂头丧气的从地上爬起来,紧了紧玉带,朝畏首畏尾的钱铭喊道:“今天烦的要命,随我出宫走走。”
    “殿下,使不得啊,”钱铭愁眉苦脸的道:“殿下还是在宫内温习功课的好,殿下身系大秦安危,这……”
    “行了行了,父皇整天唠叨我就够了,你怎么也学会了?现在不用你伺候了。在这候着吧,”刘三无奈的挥挥手,自顾自的朝内宫走去。
    数日后,清晨。从东宫的进门方向,一个职守的小宦官小跑着踏着砌筑的石砖答答的朝内殿奔来。这小宦官约莫十五六的年龄,眉清目秀,浅黄色的小单衣儿透着一股子干练劲。进了殿门,撩起袍锯屈膝跪倒,朝正在用早膳的刘三禀报道:“殿下,一干文武大臣三公九卿还在宫外跪着呢,没什么变化!”
    刘三点点头,道:“知道了,你再去瞅着吧,随时禀报!”
    那小宦官喏了一声,倒退着出了殿门。
    喝了半碗稀粥,吃了几块糕点。刘三舒服的叹了口气。随手拿起手帕儿擦了擦嘴,丢在宫女端持的盘儿上。顺手拈起茶杯小酌了一口,然后这才拿起一本当世的名家典籍认真的读起来。韩子健还在廷尉狱里关着呢,据说马上就快放出来了,但此时无师,起码得自觉刘三还是懂得的。
    皇宫的生活确实太安逸了,但是大秦国平静的背后,是无尽的暗流汹涌。自前日皇上听了刘三的劝告,罢免了富顺的郎中令。消息传出去没多久,一干朝臣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天天按部就班的来梁山宫外跪宫请驾,明里是让身体不好的皇上按时上朝批阅奏折。暗中的意思却是逼迫皇上把权柄还给富顺。
    正文 79:奉旨驱臣
     更新时间:2010…12…7 12:43:31 本章字数:1833
    此事有利就有弊,当初富顺身兼数职,又是郎中令,凡是一些紧要的奏折,都是他批阅后,转送梁山宫让皇上再定夺的。现在富顺罢了官,于是积压在兴乐宫的奏折都堆满了玉案,无人处理,而左右丞相又没有擅专之权,而皇上也没诏令下来,于是一拖再拖。直到群臣是在忍受不了这种君不掌国的状态,才在富顺昔日提拔的几个心腹的窜纵下,拼着挨板子的危险天天跑来梁山宫跪宫。
    这个壮观的情景。直到前几日,被想偷偷溜出宫门的刘三所发现,才明白了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剥夺了富顺的权利固然可喜,但皇上却不是个勤政的主儿,天天沉溺修仙入道。于是造成君臣关系紧张,出现了这个局面。
    这事情得马上去处理啊,当今皇上仁慈,对宫外跪门的大臣丝毫不在意。你跪你的,我该炼丹炼丹,该修炼修炼,直接把那些个一品大员全部无视了。
    这个便宜老爸那,还真是个腐朽的主儿,荒废政事装神弄鬼无所不用其极。刘三苦笑摇头,心中暗暗发誓,待到自己把富顺这事情处理妥当,那宫内装神弄鬼的静虚道长,就是自己下一个对付的对象。
    想到这里,刘三揉了揉发胀的脑门,叹了口气。他自己特讨厌这种忧国忧民的事情,他的本性就是洒脱不拘,笑傲江湖的主儿,整天被束缚在高墙大院的皇宫里,几乎把他憋了个半疯,每天听着小宦官禀报着一众大臣引经据典咆哮宫廷,那是字字一针见血,让古文白痴的刘三佩服的五体投地。为了制住这帮子腐朽的文臣,刘三是费了脑筋,硬是逼着太子舍人找来无数的当世典籍一一翻阅。即使自己实在是没办法要出面了,也得有话可说啊。
    伺候在一旁的钱铭看着刘三的眉头紧蹙,时而轻松时而懊恼,小心翼翼的上前试探问道:“殿下,您说这一干文武大臣怎就较上劲了呢,都三天了。每天都按时跪宫,日出而跪,日入而归,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哇!”
    刘三沉吟片刻,笑笑道:“耿直的臣子还是好的,无非是督促父皇临朝听政,但是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里面闹鬼,用心之歹毒,那就是其心可诛了。”
    “那,那该怎么办?这奴婢自幼进宫,没学过什么诸子百家,无法替殿下分忧。奴婢真是太没用了。”钱铭满脸的羞愧,一双手捉着袍角,低头喃喃自语着。
    刘三摇摇头,心中叹息,这个钱铭,似乎是在试探自己的底线。宦官干政,那是他绝对不允许的。他不会傻的拍下去一个富顺又捧起个钱铭。除非自己脑袋秀逗了。想罢,刘三对他道:“你也不用自责,但是啊,做人要讲究本分,前车之鉴后路有辙啊,这一点钱铭你要牢牢记住才行啊。”
    听完此话,钱铭浑身一激灵,马上想到了富顺的下场,一股寒意自脊背升起,直通脑门。心底里那稍微一丝的欲望马上被浇灭的干干净净。
    噔噔噔~~
    门外进来一小黄门儿,正是伺候皇上的黄毅,手拿着拂尘仙风道骨一般。
    见了刘三柔柔的一笑脆生生的道:“皇上有口谕!”
    刘三还在纳闷呢,怎么这个小家伙这么不懂事,进来也不先禀报一声。但那小宦官话一出口才恍然大悟,感情这小P孩儿有父皇的口谕呀,怪不得这么拽。
    口谕也得是要下跪的。刘三在前,钱铭在后,恭恭敬敬的朝那黄毅跪了下去。
    黄毅笑眯眯的看了刘三一眼,尖尖的嗓音宣告道:“乱臣逼宫,欺君罔上。皇上口谕,命殿下全权处理佞臣事宜,钦此!”
    “儿臣遵旨!”刘三听到这里,心中顿时喜悦起来,自己等的就是父皇的这一句话。要不即使自己去全权处理事情,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无法服众。
    刘三给黄毅施礼,这是正儿八经的叩拜。黄毅此时是代表的皇上。口谕一宣完,就是白身了。黄毅再按照宫内的礼节,重新隆重的给刘三行礼。
    “行了,甭整天介拜来拜去,起来吧。”刘三笑盈盈的搀起黄毅。
    黄毅呵呵一笑,谦卑的谢过刘三,道:“得了,殿下,既然皇上口谕已经宣至。奴婢这就回内宫复旨了。”
    刘三含笑点点头,朝钱铭道:“给黄毅封十两银子打赏。”
    话一出口,黄毅急忙双手乱摆,“使不得,奴婢哪能要殿下的银子。折杀奴婢了。”
    “拿着吧,”刘三接过钱铭递过来的银子,强塞到黄毅的手里。
    黄毅推辞了一阵,也就收下了,期期艾艾的不好意思道:“那,奴婢告退了……”
    “嗯~!”
    得了父皇的旨意,刘三和钱铭换了长衫,坐了东宫的太子辇,施施然的朝宫门而去。
    正文 80:御史大夫
     更新时间:2010…12…7 12:43:31 本章字数:2135
    跨宫门,过玉水桥。长长的白玉栏杆不住的往后倒去,在玉水桥的前面,是一片广阔的场地,铺设着光滑平整的石板广场上跪满了各种服饰的大臣。在那些跪宫门的大臣旁边,林林总总的散立着数百名禁卫军严阵以待,个个如临大敌。
    刘三下了太子辇,打眼望去,满眼的绿油油像是趴了一地的绿毛龟,还真是蔚为壮观。由于秦朝受五行思想的支配。所以秦朝时候皇帝上衣下裳为黑色袍,三品以上大员着绿袍,一般庶民穿白袍,不知道服饰搭配的刘三,难免要惊讶了。
    夏日的太阳是毒辣的,卯时的日头就有些炙烤的人睁不开眼睛。跪了几天的各位大臣,一个个皆都疲惫不堪,面含苦色。凡是能熬上上朝资格的大员,年龄最小的也得四十余岁了,体质尤其虚弱。身体棒的,还能坚持着按照标准姿势跪立,体质稍差点的,干脆瘫坐在地上,勉强还保持着跪着的姿势。
    随着刘三的到来,本来鸦雀无声的广场上,顿时骚动起来。无数道目光顺着朝刘三的方向张望。其实,这个时辰来,刘三是把握的恰到好处,大臣跪宫门,一连坚持了几天,皇上依旧不见人影。正是这些大员们最尴尬的时候。到个这个地步,要么退缩,要么跪死在这个宫门前。
    文官的骨气不允许他们妥协,否则传遍天下还不让人笑掉大牙。但是寒窗十载,宦途沉浮又十载,就这么为了这点事跪死在这里,想想又不值。所以搞得一干大臣,退也不是,跪也不是,极为难堪。刘三的到来,让他们灰白色的眼眸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随着距离的拉近,刘三逐渐看清了跪着的大臣们,由于皇帝久不临朝,刘三这个太子自然也无从认识各个三公九卿的文武大臣,只是依靠刚进宫时,富顺教授给自己的宫廷知识,来辨认哪个是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和一干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治粟内史九卿。
    仔细看来,倒是没有太尉和丞相,只是有御史大夫带头跪宫。刘三心道:还好,没有丞相和太尉,否则可真要满朝造反了。随着眼神一瞄,大体有十几位官员的样子,只不过这些个大臣的家丁仆役可多了去了,一顶顶轿子搁在远远的道边上,非常壮观的排成一溜,像极了后世的五星级公款吃喝排场。
    瞥到一旁的夏柯正满脸紧张的巡视着众人,刘三心道罢了罢了,大臣们的脸面还是要给的,否则彼此都不好看,回头朝钱铭吩咐了一声,这才朝最前面的那个大臣跟前走去。
    钱铭得了刘三的吩咐,撒丫子就往回跑,一眨眼的功夫过了宫门没了人影。
    打头的御史大夫,本来的职权是监督百官的,后来由于扶苏的仁慈,倒是逐渐把触角伸到皇上跟前来了。只要皇帝一言一行不合礼法。这御史大夫马上就会痛陈是非,强令纠正。所以,御史一职,权尤其重。所以抽当其冲的,就是要首先安慰这个检察官。
    那御史大夫姓夏名自勉,历经赵扶苏、赵海两朝,六十左右,虽然年事已高,但脾气却尤其火爆。刘三笑嘻嘻的走上前去,扶着他的双臂道:“御史大人,我赵龙来看您了。”
    夏自勉虽然强自撑着没瘫软了,但膝盖也同样火辣辣的疼痛。刘三这一屈尊主动招呼,反而激起了久藏的怨气,轻轻拨拉开刘三的胳膊, 不软不硬的道:“老臣哪当得起殿下屈尊降贵,殿下尚未亲政,还是在东宫好生学习的好。”
    刘三本来就是草根出身,对于夏自勉的冷嘲热讽毫不在意,依旧嘻嘻伸出手笑道:“我大秦国崇尚礼仪,尤其爱尊老爱幼。虽然我贵为太子,这上古的礼仪,还是不能马虎的。”
    刘三的毫不动怒,让夏自勉微微有些动容。借着刘三的力道挪动了下身子,把宽大的袍子垫在屁股底下,就这么着坐了下来。
    正在这时,钱铭屁颠颠的带着一帮尚食司的御厨、宦官、宫女呼啦啦的朝这边赶来,有打黄罗盖伞的、搬桌拿椅的、提水端茶的、打御扇搬软榻的等等不一而足。须臾的功夫就到了近前,各个内侍都有条不紊的摆放起来。
    一干群臣全愣住了,这是干什么?太子殿下怎么把排场摆到宫门来了。有几个听到御史大人和太子对话的,马上开始猜测起来,刚才太子那尊老爱幼的话可是撂在那里了,难道是来慰劳群臣的?终于体会到臣子们的爱国之心了?有几个意志不坚强的,开始感动的一塌糊涂,偷偷抬起袖子抹了下眼角,嗯,这个殿下真是仁慈的主儿,可当今的陛下就差多了。群臣都跪了几天了,也不闻不问,伤心呐。
    刘三把一切都尽收眼底,厚着脸皮道:“御史大人,您这几位国之柱臣不去处理政务,怎么在这永乐宫跪上了?”
    夏自勉刚刚缓和的心情被刘三这句话明知故问的话差点又气晕过去,哆嗦着嘴唇道:“殿下难道不知?”
    刘三人畜无害的笑笑,“还请御史大人解惑?我洗耳恭听!”
    夏自勉勉强压住暴走的冲动,解释道:“皇上既不早朝,前几日又罢了富顺大人的郎中令一职,使得群臣奏折不达天听,政令也无法下达,造成朝野哗然人心不稳,长此以往,国之危矣,所以老臣等人在此苦跪宫门,劝皇上早日上朝以救国之危难矣!”
    不上朝?就能亡国?刘三有些纳闷,还真不晓得不上朝的厉害。他前世本是小民,也不知道不上朝是对是错,只是记得在电视上看了一个明朝的电视剧,一个叫万历的皇帝长达三十几年的时间没有高潮,啊不,没有早朝!
    正文 81:斗心眼儿
     更新时间:2010…12…7 12:43:32 本章字数:1955
    “御史大人!”刘三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原来是自己的老子不对那,不由得有些讪讪的道:“几位在此的都是独掌一处机要的大员,把时间浪费在这跪宫上,不如回府处理积压的政务。这上朝一事,我愿意劝说父皇早日上朝。”
    “殿下尚未监国,此事老臣不能答应,”夏自勉倔强的头摇成拨浪鼓,“皇上身系万民之安危,一日不上朝,臣等就跪一日,直到皇上上朝为止。”
    丫的,居然卯上了。刘三嘿嘿一笑,对于夏自勉的拒绝也不在意。扭头看到钱铭等人把东西都收拾妥当了,才慢悠悠的踱步过去,再也不理会夏自勉。自顾自的舒服坐在软榻上,品起了香茗!
    夏自勉傻眼了,还以为太子殿下会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自己来个引经据典的舌战呢,没想到这个殿下倒是沉住气了,头顶有遮阳大伞,旁边有侍立扇风的宫女,坐着精美舒坦的软榻。喝着极品翡翠绿,真是舒坦哪,一干群臣也都瞠目结舌了,离着近的还听清了二人的对话,离着远的就开始满脑子胡思乱想起来。渐渐的,看夏自勉的目光有些不那么友善起来。
    “钱铭~!”刘三喊了一声。
    “奴婢在!”捧着几本典籍的钱铭急忙凑上前来。
    刘三瞅了一眼他抱着的书籍,指着跪满地的大臣们道:“都给我介绍一下,看看在场的大臣们,都是些什么官职、名字和具体的管理事务,嗯,给我说清楚点!”
    “喏!”钱铭扯上一个小宦官专门翻阅书籍,自己屁颠颠的赶紧跑到大臣们的面前挨着一个个的介绍:“后一,王受之,乃治粟内史,掌诸谷物、金玉之贮;后二,孙宗仁,谒者,掌殿廷朝会礼仪、接受臣民章奏;后三,宋丘云,御史中丞,统领侍御史和诸郡监御史……”
    “啧啧……”刘三拍掌赞叹道:“瞧瞧各位都是三品以上大员哪。各自都掌管一方行政大权,枉顾父皇把你们提到如此高位,如今却不思报国荒废了政务,却一个个都拿着朝廷的俸禄逼宫来了。还真都是忠臣啊!”
    大臣们各自面面相觑,不知所谓。自己虽然不在其位,但是也有副手帮助处理政务,其实也并未荒废。太子这话说的却有些重了。语气与刚来时大相径庭,一时间搞不懂刘三话有所指,皆都默不作声,来了个无声的抗议。
    等钱铭说的口干舌燥了,又奔到刘三面前,哈着腰听候吩咐。
    刘三哈哈一笑,道:“各位朝廷的大大忠臣,现今我认识了各位,各位也认识认识我!”
    各位大臣又有些痴呆了,太子殿下谁人不识啊,自幼痴呆,不识五谷,不辨是非,喜怒无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