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逐鹿记-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当地豪族审家去祖坟上香归来的车队,上完香之后,感业寺是其归途中的一站,现在是午膳时间,自然是在感业寺里用斋饭,感业寺的斋饭不仅在武城,在整个清河郡都是非常有名气的,时常有世家大族的人到感业寺来上香用膳。
感业寺,背靠萧山而建,绵延几里地,这座北齐时期建立的寺庙到现在不过一百年不到的时间,虽然赶不上河南登封少林那般名声显赫,在这河北一地,还是非常有名气,这个名气一半自然是靠那天下闻名的美味斋饭,另一半则是依靠的感业寺前任主持大德高僧。
大德高僧是在开皇年间逝世的,大德高僧逝世之后,火化得了七粒舍利子,当地百姓尊之为圣僧,认为其往生极乐,得证了罗汉果位,感业寺因此声名远播。
一改北周灭佛策略,改而佞佛的隋文帝杨坚知闻此事,特地为感业寺提下了金匾,赏赐了几百亩良田给感业寺,到大业年间,感业寺的庙产已有万亩之多。
如今,感业寺已有僧人上千,僧兵几百,以及佃户数千,或许是慑于僧兵的厉害,又或是害怕触犯天上的神佛,清河郡曾经几次被流贼劫掠,那些流贼却都对感业寺秋毫未犯,即便是人称大魔王的张金称也是如此。
武城当地的豪族基本上都是感业寺的善信,再加上感业寺本身的实力,就算高畅建立了夏国,掌握了清河郡的行政权,却也不敢轻易触动感业寺的利益。
可以说,感业寺在武城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那些世家大族还需要向高畅缴纳钱粮赋税,名下有万亩产业的感业寺,却不需如此。
今日是重阳节,在武城地面,颇有几分影响力的几个世家大族的人都来到了感业寺,家眷子女一大堆,上香,添加香油钱,祈愿,忙得不亦乐乎。
几个家族的家主则在小沙弥的带领下,来到了感业寺的后院,方丈待客的静室。
和前殿的热闹喧嚣相比,后院显得冷清了许多,静室的外面,从南方移植而来的竹林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发出沙沙的声响。
在这些世家大族之中,武城审家的家主审子玉是其中最有威信的一个,然而,今日的聚会,他却没有坐上首席,坐在首席上的是一个身穿青布僧袍的中年和尚。
审子玉和武城的其他几个大豪一起以那个和尚为中心席地而坐,他们在商量某件大事情,除了那个中年僧人外,个个面色凝重。
在那个中年僧人脸上,落座之后,一缕微笑始终经久不散。
“如今这是个最好的时刻,若是再不动手,待那贼子打下河间之后,稳定下来,再调过头对付我等,在座的诸公皆死无葬身之地矣!”
说话那人的声音显得激烈高亢,一边说,还一边挥舞着手臂,以加强他的语气。
这个神情激动的人乃是武城梁家的家主梁前,字士谦,今日,这几个家主借着到感业寺来上香的机会齐聚一堂,商量的是一件关乎他们家族存亡的大事情。
那个中年僧人是他们的召集人,以往,他们都是通过那个中年僧人在相互联络,害怕引起高畅手底下监察司探子的注意,到了今日,行动之前,他们必须聚在一起,为行动计划做最后的准备,为此,就算有所冒险也在所不惜了。
毕竟,在往年的重阳节,这些家族也多次在感业寺相聚,只不过没有今日这般齐整罢了!
“士谦兄所说当然有道理,只是,大家最好还是考虑清楚,谨慎行事才行啊!”
审子玉皱着眉头,手拂着下颌的三缕长须,说道。
“谨慎?”
梁前笑了笑,放低声音说道。
“子玉兄,想当初你临阵倒戈,使得杨善会杨大人鼓山大败,原以为那贼子会信守承诺,让你担任武城令一职,如同清河崔在清河一般,可是,最后那贼子有没有如你所愿呢?如今,那贼子只是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这才没有公然下手对付我们,等他势力强大起来,根基稳固之后,那贼子还能任由我等这般逍遥自在吗?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什么谨慎行事,也不是什么忍耐等候,我们需要的是行动,否则,让那贼子从容不迫地打下河间之后,就只能任其宰割了!”
“士谦兄,此话太过了吧,有点危言耸听啊!”
说话之人乃是武城洛家的家主洛天行,他是审子玉的大舅子,他的姐姐是审子玉的正室,他自然要帮审子玉说话。
“就算高畅打下了
这并不能表明他的根基就稳固了,他所辖的清河,信,河间四郡乃是四战之地,东南西北四方基本上都有他的敌人,我们就算隐忍一时,也不是找不到机会对付他啊,我就不信他永远不会打败仗,真像那些泥腿子吹嘘的那样是天上的神君降世。”
梁前冷哼了一声,说道。
“天行兄,若是让我们等候机会,莫不如自己去创造机会啊!首先,大家都明白让那贼子在我们头上耀武扬威对我们这些大家族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他的声音停顿下来,朝周围的人瞧了瞧,大多数人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为了稳定内部,也为了获得士子们的效力,他们并没有公然对付我等,不像孟海公,徐圆郎,王薄等贼帅施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大户人家冷血无情,然而,这不能说明那个贼子对我们这些世家大族就有什么好心。建立夏国之后,那贼子所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对我们这些大家族有利的并没有几条,相反,基本上全是不利的政策,比如,要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比如,不允许土地买卖等等!”
梁前笑了笑,说道。
“各位世兄都明白软刀子杀人的厉害吧,这样的政策若是要让他施行一段时间后,然后,步步紧逼,日后还有我等的容身之处吗?”
审子玉轻咳了一声,梁前望着他,闭上了嘴巴。
就算被梁前抢白,在他的伤口上撒盐,审子玉依然面无改色,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同样的表情。
审子玉知道梁前只是某人的先锋而已,真正有决定权的并不是他,而是那个微笑着的中年僧人。
僧人法号慧心,是前几个月来感业寺挂单的僧人,不过,在感业寺中,除了方丈等少数人之外,没有人知道这个僧人是从哪座寺庙出来的,只知道他在感业寺中深得方正器重,不受寺规管辖。
审子玉和在座的诸位知道那僧人的真实身份,在几个月前,那人还不是什么僧人,而是宇文世家大公子宇文成都的一个心腹亲信。
轻咳两声之后,审子玉的声音在静室内响起。
“士谦兄所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的确,我们需要自己来创造机会,不能任由这样的局面继续下去,如今,高畅在各地设立了所谓的神庙,由那些神官们向愚民们输送教义,将圣人的微言大义置之不理,长此以往,天道何在?”
审子玉微蹙眉头,继续说道。
“他所建立的官制不伦不类,根本不符合古制,一系列的行为更是和圣人的语录背道而驰,作为肩挑天下重担的士子,我们自然不能容许这样的情况继续发生。本人之所以说要谨慎,并不是不赞同士谦兄的计划,只是,还需要大家伙群策群力,尽量将这个计划做得完美,起码要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才行啊!”
“这么说来,是我冒犯子玉兄了,士谦告罪!”
梁前朝审子玉拱了拱手,道了声歉。
“好啦!各位家主能出现在这里,都抱着同样的目的,只不过,在具体行动上有分歧而已,那大家就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个计划有无疏漏之处,若是有所疏漏,将其弥补就可以了!”
那个冒牌僧人说话了,对宇文家的这个特使,这些家主到不敢怠慢,纷纷点头称是,他们也知道,就算他们联起手来,在武城一地闹一闹,对高畅的威胁根本不大,若是没有宇文家的帮助,他们的行动计划对高畅来说,只是笑话而已,相当于将刀子送到高畅手中去,让他来宰割自己等人。
“这位大人,不晓得清河崔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是什么?”
洛天行对慧心抱拳说道,对一个光头口称大人,说起来倒是蛮可笑的,不过,在座的诸位没有一个人有笑的意思,大家紧紧地盯着慧心,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若是清河崔支持高畅,至少这次倒高行动在清河郡的效果不大。
“清河崔!”
慧心脸上仍然抱着招牌似的笑容,慢条斯理地说道。
“清河崔不知道我们的计划,在行动之后,有人会去拜访清河崔的家主的,若是他够聪明的话,在这件事情上,清河崔多半会作壁上观,大家都明白不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道理,没来由清河崔的当家人不知晓这个道理吧!”
“那是!那是!”
众人面带微笑,齐声点头称是。
“我们还是来讨论行动计划吧,看什么地方有错漏,子玉兄说得好啊!这是抄家灭族的事情,再是谨慎也不为过啊!”
“那是!那是!”
又是一番齐声附和,连静室外的竹林似乎也赞同这句话,随着风来的风向朝一侧点头不已,沙沙作响。
第三集 第九章 神官郭朴
更新时间:2008…9…4 15:07:49 本章字数:5982
在茅草屋顶上的声音将郭朴从睡梦中吵醒。
他睁开眼睛,清冷的天光从一侧墙上开着的窗倾泻进屋内,随之而来的是丝丝的雨点,窗下的地面已被濡湿了一团。
郭朴坐起身,活动了一下脖子,打了个呵欠,靠墙而坐,闭上眼睛,开始了晨间例行的祷告,将今天要做的事情在心中默念一片,希望神君保佑能顺利完成。
郭朴,本是渤海郡乐陵人,家中略有资财,因此,算是粗通文墨,如果是在太平盛世,他就算不能像他的父亲那样,在某个县府谋一个书吏的职务,也能靠家中的那几十亩薄田活下去,然而,谁叫他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大业年间呢?
最初是旱灾和蝗灾,还好郭家平时也存有不少粮食,勉强能将灾荒年度过,甚至,郭朴还打开粮仓,救济自家的佃户,然而,天灾易挡,人祸难过,杨广第三次向全国发出征讨令,想要远征高句丽(前文我作的是高丽,其实我知道是高句丽,只是懒得改而已,后来被某些读者教训了一顿,说是历史书要严谨,从现在开始,把名字改过来得了,呵呵!),于是,天下大乱。
短短几年间,在流贼和官兵们的共同努力下,整个乐陵成为了鬼域一般的荒城,人们纷纷离开了家园,踏上了颠沛流离的求生之路,郭朴一家人也在其中。
倒毙路上之人,十有四五,人人易子而食,只求能活下去,然而,真正能活下去的,却十有其一。
郭朴是幸运的,他逃到了平原郡,当时,高畅正好打下平原郡,正在收拢流民,将精壮和读书人征入军中,郭朴由于读过书,识得字,虽然,他的身子很瘦弱,却也有幸入选高畅军中,熬过最初的一段艰苦训练之后,侥幸活了下来。
同时,郭朴又是不幸的,当初和他同时从乐陵出发的一家人,活下来的人也只有他一个而已!
作为读书人的郭朴,原本对忠孝节义非常看重,认为天子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尊贵的存在,不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然而,经历过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涯之后,目睹了亲人的纷纷离去,看惯了人间的惨剧,郭朴对大隋王朝深恶痛绝,他觉得自己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要看着这个庞然大物倒塌,他不介意在这件事上出一分力,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当高畅在军中发展神教的时候,需要一大批识文断字,并且对他忠心耿耿的士卒担任神官之时,曾经不敬鬼神,只尊圣人的郭朴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神官中去,成为了高畅最狂热的拥戴者,愿意为高畅的大业付出一切。
这其中,信仰有之,感恩有之,仇恨也有之!
总之,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郭朴终究成为了高畅的信徒,成为了最狂热的白衣神官中的一份子。
高畅在乐寿筑坛称王之后,灵宝神教正式成立,在他治下的各个郡纷纷建立了神庙,神庙神官的组**员一部分由荷花仙子的人担任,大部分则是从高畅军中抽调而来。
所谓的神庙,并非像佛寺或是道观那样修建得庄严肃穆,华丽无比,也不像它们一样拥有大量不用缴纳赋税的良田。
在平原,清河这样的大城内,灵宝神教的神庙外表和占地面积才稍微像样一些,像郭朴所在的这样位处乡间的神庙则不然了,也就是三两间瓦屋,中间供奉高畅神像的大堂才稍微宽敞一些,有些神庙甚至只是茅草屋而已,就像郭朴所在的这间一样。
郭朴所在的这间神庙位于清河郡,武城县西南四十余里的赵家屯。
赵家屯,顾名思义,是赵家人的聚居点,然而,由于战争和饥荒的原因,赵家的族人已经全部离乡别井,逃难去了,能活着返回家乡的人寥寥无几,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流民的聚居点,容纳有几百户人家。
高畅的流民政策非常简单,就是将那些流民以一百来户为一个屯将他们集中起来,分给他们土地,以及种子,农具,耕牛,然后,分发给他们一点口粮,那些口粮并不多,不过加上流民从野地里采摘的果子,挖掘的野草,虽然依旧吃不饱,却还是勉强能活下去。
就是这样的一些小小恩典,在那些流民的心中,高畅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高畅灵宝神教的主要信徒除了来自自己军中的将士外,也就是这些受到了他的恩惠的流民。
然而,高畅并非天上那些救苦救难的慈悲菩萨,他这样做,并非单纯出自善心,是有着自己目的的。
很简单,要想发展下去,他的领地就需要人口,需要人参军为他打仗,需要有农民为他耕种粮食,供应大军。
毕竟,他不是那些只知道破坏,却不知道建设的流贼头子。
高畅将土地分发给那些流民,这并不是表明那些土地就属于流民所有了,流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却没有所有权,所以,那些土地是属于国家的,不允许私人买卖,
样做有自己的长远打算,他想彻底杜绝土地的兼并。▋
要想彻底杜绝土地的兼并,以免出现更多的豪强世家,以免他们将国家的经济拖垮,这是一件长远而艰辛的事情,作为一个眼光长远的人,高畅现在就在制定一系列政策,在这四郡之地施行,看是否能够大面积的施行,在他窃取这个国家的权柄之后。
因为战乱的原因,清河郡,信都郡,平原郡,河间郡这些地方到处都是荒地,世家大族虽然趁战乱之机占据了大量无主之地,不过,还是有不少田地荒芜,高畅所建立的当地政府就派人丈量了这些土地,将他们分给了流民耕种。
然后,在这些流民的聚居点,高畅修建了不少神庙,派了大量神官下来。
这些神官不仅要负责流民们的精神信仰,他们还有别的任务,这些任务繁重,林林种种,全都和宣扬神教关联在了一起。
高畅占领这些郡县之后,因为手底下人才奇缺,他的将军们识文断字的并不多,要他们打仗还行,要他们治理地方就不行了,仅有几个文武双全的人,高畅也舍不得让他们去治理地方,因此,若非必要,大隋王朝的那些郡县官吏们基本上都留任了下来,负责他们原本负责的事情。
不过,军权却没有掌握在这些人手中,高畅在几个大城池里都有驻军,这所谓的驻军不是高畅的嫡系部队,并非职业军队,在农忙的时候,他们都要下到田间耕地的,只是在农闲的时候才集中起来,进行短期训练,有点类似后世的预备役官兵,当正规军队减员,需要人顶上之时,就会在这些人中间挑选。
这样的军队只能作为守土留用,至于开疆辟土,高畅用不着他们。
高畅抽调了一些低级军官负责训练他们,同时,这些低级军官也负责当地的军务,不过,他们不能干涉政务,政务还是由旧隋官员打理,像给流民分发田地就是他们的职责。
不过,就算有监察司的利剑在此,高畅还是害怕那些官吏会从中中饱私囊,为自己和自己的家族牟利,毕竟,在这个时代,官员的贪腐现象比比皆是,不比后世差多少。
所以,那些流民聚居点的神庙神官们还负责有这样的一个任务,监视官员们的所作所为,若有不妥,就会收集证据往上汇报,从这方面来说,神官们也肩负着监察司探子的任务。
当然,郭朴他们所做的并不仅仅如此而已!
流民的聚居点,和以往单纯的村落并不一样,这些流民来自于四面八方,很少出现那种一个聚居点都来自同一乡同一地,都是同一姓的那种现象,因此,在这样的聚居点,宗族势力相当于完全没有。
在普通的村落,村民之间出现了纷争,只要不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情,基本上都不会告到衙门去,而是到祠堂那里,由族长和族中德高望重之辈调停,然后分别处置。
在流民的聚居点,自然没有什么家族长老来调解纷争,当流民之间出现争执时,就要由神庙的神官出面了,为他们调纷争,断是非。
从这方面来说,神官又担负着后世保长,里长之类的职务。
和庙里的和尚,观里的道长不同,郭朴他们那样的神官是要自己耕田种地的,就像他们心中的神灵高畅高大王所说的那样,在这艰苦的时刻,我们需要咬紧牙关,艰苦朴素,自力更生,作为神灵使徒的神官们更是要以身作则。
因此,郭朴他们这样的神官,祷告的时间远远比不上劳作的时间,就像在军中,那些白衣神官训练的时间远比祷告时间多一样。
在郭朴他们到这些流民聚居点修建神庙,传播教义之前,他们接受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他们对自己肩负的职责更为明确了,对自己的任务也有所了解了,并且,还学到了许多的东西。
每一个神官,随身都带着神典,在神典里面,他们不仅能深刻地体会到神君大人的精神,并且,里面有许多实用的东西。
赠医施药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多少医生,准确地说,是郎中,就算有郎中,也只是为富人服务,贫民百姓是看不起的,老百姓生了病,也只有等死而已,跟后世的某段一切为经济服务的时期到是蛮像的。
况且,这个时代的郎中的水平非常之低,有许多医术仍然带着远古巫术的痕迹,神秘有之,对病痛的效果并不大。
作为一个神官,基础的药理知识是必须具备的,高畅的神典中有一卷就是关于这些知识的描述,在那本书中,没有晦涩难懂,故作神秘的东西,只有一些常见病症的特征介绍,以及如何护理的知识,另外就是一些药物的常识,学懂了这本书的神官们,在治病救人这方面,并不比那些郎中差。
在这方面,神官们又担负着赤脚医生的职务。
在高畅赐予,由管家的印刷厂负责印刷的神典中,还有其
识。
其中有一卷就是专门讲到的农耕知识,隋朝的耕田法比较落后,对土地的利用率并不高,而且,农作物也很单一。
在那卷关于农耕的神典中,高畅将后世的耕种法记录在了其中,对土地的利用效率要高了不少,像郭朴那样的神官们就要负责将先进的耕种法以神灵的名义传播开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句来自神典总纲中的话,郭朴等人深以为然。
这种耕种法,郭朴先要在神庙的土地上实施,如果效果真的很好,他才会向流民们推广,将没有经过实践的技术以神灵的名义传播,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除了这些,像郭朴这样的神官,还要负责别的事务,说起来,那个事务应该是最为重要的,那关乎高畅建立的这个夏国的未来。
闲暇之余,郭朴会将流民聚居点的孩童们集中起来,教他们读书识字,与此同时,培养他们对神君高畅的敬畏之心。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个人崇拜,也要从娃娃抓起!
以上这些就是神官郭朴们所必须完成的任务。
像赵家屯这样的流民聚居点遍布清河,信都,平原,河间四郡,为此,高畅花费了大量财赋,他从那些世家大族那里搜刮来了大量的钱财,基本上都耗费在了这上面,以至于他的嫡系常备军的人数始终不能超过两万人。
高畅知道,他和那些世家大族之间只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一切靠利益说话,那些人只能同富贵,不能同患难,就算现在再是打得火热,从骨子里来说,也是靠不住的。
他能够依靠的就只有自己的军队,以及那些把他当恩公供奉的流民们,是他高畅,给了流民们一条活路,让他们能够活下去,虽然,也仅仅是只能活下去而已!
高畅分给了流民田地,给了他们一个家,同时,也在他们那里得到了许多,除非那些流民的家中,有子弟在高畅军中当兵,否则,收成之后,他们要向高畅缴纳许多粮食,自己能够保留的粮食只能勉强供应一家人果腹。
高畅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的,要供应两万完全不是生产的职业军队,他需要大量的粮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