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逐鹿记-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夺得龙脉的龙气之后,新年初始再带着文武百官来此地祭告苍天,天下之所有气运则尽归于他了,这一点,魏刀儿同样深信不疑。
为此,他内心充满了狂热,充满了虔诚,充满了对天地的畏惧,一步一步地朝塔楼缓缓行去,在九九八十一级石阶之下,他的亲卫们排成两排,高举仪仗大旗,用期待而敬畏的目光注视着他。
魏刀儿站在了塔楼之前,他转过身,面向石阶之下站立的亲卫们,太阳光照射在他脸上,他不禁眯了眯眼睛,石阶之下,众人在齐声高呼陛下万岁,他觉得自己的内心也如这阳光一般暖洋洋的,他的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丝骄矜的微笑,他朝高台下挥挥手,转身朝塔楼行去,在塔楼前,那位身着黄色羽裳,头戴高冠的大师正恭候在门前。
“陛下!请!”
那个大师朝魏刀儿弯了弯腰,躬身把魏刀儿让进塔楼去,随后,他绕过塔楼,从另一边走下高台。
以龙首山为首的山脉走势如一条卧龙,山上长满了清脆的松林,不过,在此严冬,松叶大多枯黄凋零,树木也不再青翠夺目,树上满是积雪,风一吹动,树木就沙沙作响,积雪簌簌落下。
在距离龙首山两里左右的一个山岭,早就埋伏着李靖部,共有三千来人。
昨夜子时,李靖率部在狗子等人的配合下攻下了狐丘军营,斩杀魏刀儿的五太保魏毂辘后,他只命令部属在军营中歇息了半个时辰,随后又乘着夜色踏上了征途,他们的目的地并非深泽,而是深泽城外的龙首山。
因为,根据情报李靖知道,在今日巳时,魏刀儿会准时出现在龙首山。
那个所谓的大师是葛舟行的人,在半年以前,当葛舟行获得魏刀儿的全部信任之后就开始执行了这个计划,魏刀儿这人没有什么文化,不读书,也不识几个大字,残暴,粗鲁,横蛮,在他身上,基本上聚集了所有人类的劣根性,所谓的人性闪光与他毫不沾边,就是这样的一个魏刀儿,在其心中,却尤为敬畏鬼神。
或许是缺德事做多了的缘故,他分外害怕黑暗,睡觉之时,身边必须有光亮,又经常寻仙问道,希望找寻有法力的巫师或道士在自己身旁守护,使自己能免遭冤魂的迫害,这一点,在他登基自称魏帝之后更是严重了。
他之所以自称皇帝,一半和他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性格有关,还有一半则是他听从某位大师的意见,认为自己当上皇帝,黄袍加身之后,有了天子的贵气,那些冤魂们也就不敢来缠他了,然而,实际上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在高畅看来,这些所谓的冤魂不过是魏刀儿的心理作用而已,某些残忍的人其实内心却非常胆小,魏刀儿就是这样的人,他一边在肆无忌惮地杀人,显出自己胆大包天的一面,一边则在孤寂的暗夜里揣揣不安,所谓疑心生暗鬼,就是如此。
葛舟行了解魏刀儿的这个弱点之后,就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把一个隐藏在山林的高人介绍给了他,有了葛舟行这个内应,那个所谓的高人自然对魏刀儿的一切都一清二楚,再玩上一些从高畅处那里学来的声光音色的小技巧,魏刀儿也就把这个大师当成了天上的神仙下凡了,对他敬畏有加,言听计从。
当高畅决定对魏刀儿采取行动之后,一直潜伏在魏刀儿处的葛舟行也就活动了起来,按照事先的计划配合高畅的行动,于是,大师向魏刀儿进言,要在龙首山修建祈愿塔,要魏刀儿在特定的时间来此祭告苍天,积聚龙气。
当魏刀儿志得意满地来到此地,进入祈愿塔之后,却没有想到他已经走到了人生的最后一站了。
瞧见魏刀儿进入祈愿塔之后,李靖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于是,山林之中突然响起了一阵鼓声,鼓声从山林中飘出,在天空中久久飘荡,远远地,传来了一阵回声,树上的积雪被鼓声震动,纷纷簌簌而下,在阳光下缤纷自在地舞着,亮晶晶的,格外耀眼。
“杀!”
随着这一阵鼓声,从山谷两侧的山林中响起了一阵喊杀声,高畅军像
般从两侧的高地奔涌下来,朝山谷中,高台之下列队部冲去。
箭矢升空而起,黑压压一片,如同飞蝗一般簌簌落下,落在山谷中惶然不安的众人身上,随着一阵阵的惨叫声,箭矢们欢快地收割着人命。
这个时候,魏刀儿已经登上了祈愿塔的最高层,他站在塔上,正好瞧见了这一幕,在那一刻,他只觉自己从九霄之外跌落到了九泉之下,内心深处掠过一阵冰寒,那冰寒瞬息之间就彻底冰冻了一切,他的志得意满,他的雄心壮志,他的欲望和野心,在这一刻,只是一片毫无生机的冰川而已!
魏刀儿的手放在了腰间,放在横刀的刀柄上,却没有将横刀拔出来,此时此刻,他清楚,就算将刀拔出来也无济于事了!
他呆呆地望着高台下发生的那一幕,他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他不明白攻击自己的是哪部份的军队?他不明白有许多许多?当他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分外沮丧。
然后,他瞧见一片黑影朝自己飞来,不!并不是一团黑影,在那黑影的后面,还闪耀着红光,只是因为阳光耀眼的缘故,那红光并不明显。
夹杂着红光的黑影落了下来,落在木制的塔身上面,干燥的梁木被火箭点燃,顿时熊熊燃烧起来,火光瞬间升腾,在一片洁白中略显清冷地燃烧着。
透过熊熊燃烧的火焰,魏刀儿瞧见自己的人在四处奔逃,这让他想起小时候,想起家乡的那个小村落,当洪水席卷而来的时候,当时的人们就像现在这般,只不过,当时他活下来了,而此时,却无法逃脱。
不甘吗?
愤怒吗?
按道理,现在的他应该奋力地寻求逃生之路,应该想尽办法地活下去,纵然真的不能逃脱,也不能像这样束手就擒啊!
跑吧!
也许能够穿越火焰的阻挡,在木塔烧毁之前,跑出塔去,也许能够冲破敌人的重重阻拦,逃回深泽,保住性命。
跳吧!
只是三层而已,不过数丈高的距离,下面虽然是坚硬的石板,不过上面也有一层薄薄的冰屑,跳下去吧,也许不过缺胳膊断腿什么的?也许会安然无恙呢?也许?
只是,并没有什么也许!
就算是脑中不停地在怒吼,魏刀儿却始终无法挪动脚步,他笔直地站立在木塔的最高层,就那样眼光无神地瞧着敌人慢慢聚拢,瞧着自己的人要嘛丢下武器,跪在地上乞求敌人饶命,要嘛就惨死在敌人的刀下。
是的!已经无路可走了,一切都结束了!
魏刀儿觉得自己累极了!他想,就这样结束,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情吧!
过去的一切电光火石般在他脑子中回放,他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并不认识那个叫魏刀儿的人,那人所有的一切都让他感到厌恶,画面一点点闪现,一点点朝后翻去,到最后,他发现,没有一幅画面能够留下来,过去了也就过去了,纵然他如何呼唤,它们也不会停留片刻,最后,只是一片空白,空空如也。
火舌窜到了魏刀儿身上,迅速吞噬了他。
起初,他仍然站立着,一动不动,后来,他那熊熊燃烧着的身体终于动了,并没有像身上着火的那些人一般四处乱窜,他只是直直地朝后倒去,融入了更为炙热的一团火焰之中。
李靖站在高台之下,瞧着那栋着火的木塔轰然倒下。
战斗已经结束了,在进行收尾行动,敌人要不投降,要不就战死,只有少数人仗着个人武勇,逃了出去,李靖的人正在尾随追击,朝着深泽城进发,留在此地扫尾的只是小股部队。
李靖之所以没有离开,而是让黄晟带队,是因为他必须找到魏刀儿的尸体,虽然,被大火焚烧过后,那尸体或许已经无法辨认了。
“找到了!大人!我们在塔中找到了一具烧焦了的尸首!”
李靖点了点头,并没有去瞧那具尸首,他翻身上马,命令那些士卒将那具尸首抬上,跟在自己身后,押着俘虏,朝深泽缓缓行去。
在他心中,并没有什么激动和兴奋之情,虽然打了胜仗,魏刀儿身死,然而他高兴不起来,因为所有的行动计划都是高畅事先制定的,他只需要率领部队去完成而已,所以,他并没有成功的感觉。
作为一个对大隋王朝依然忠心耿耿的臣子,他感到的更多还是惶恐,堂堂历山飞,手下有十几万之众,就如此儿戏地死在了高畅手中,甚至,高畅根本就没有出面,只是按照制定的计划行动就行了,魏刀儿临死之前,恐怕连杀死自己的军队来自何方都不知道吧?
太可怕了!
有这样一个深不可测的人物存在,大隋王朝还能延续多久呢?
李靖忧心忡忡。
第三集 第五十二章 高畅大战宋金刚(一)
更新时间:2008…9…4 15:08:08 本章字数:4107
在龙首山身亡之后,李靖很快率部赶到深泽城下,在行的配合下,无声无息地拿下了深泽,不费一兵一卒之力。
占据深泽之后,李靖与葛舟行向领兵在外的魏刀儿的义子们派出了使者,要求他们归顺高畅,无条件投降。
俗语说树倒猢狲散,这话一点也不假,魏刀儿死后,他的那些义子们就缺少了主心骨,就算有心与高畅军作战,却也找不出领头的人来,本来,这些家伙在魏刀儿麾下时就常常争风吃醋,谁也不服谁。
再加上,他们领兵在外,士卒们的亲眷却都在深泽的老营之中,知道家人们都落在高畅军手中之后,军中自然士气低落,兵无斗志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加不能组织起反攻,所以,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投降,毕竟,他们各自统率的兵马并不算多,势力也不够大,无法攻城略地,没有深泽的粮食补给,大家只能丧身荒野。
最后,李靖和葛舟行只花了短短几天功夫,就招降了魏刀儿的余部,占据了深泽四周,兵锋一直向北,占据了安国等地,窥视博陵郡府之所在。
由于博陵郡如今仍在官兵手中,李靖也就没有下令大军去攻击博陵,再加上除夕将至,后勤补给也跟不上,所以,高畅军就在安国一线停止了前进。
虽说,大部分魏刀儿的旧部都选择了投降,也有一小部分魏刀儿的旧部忠于旧主,他们没有投降高畅,而是率兵北上,前往上谷郡去投靠魏刀儿的义弟宋金刚。
待他们风雪兼程,冒着严寒赶到上谷郡时,高畅派来招降的使者也来到了上谷郡。
宋金刚知道自己的义兄身死,部属被高畅吞并之后,顿时怒不可遏,他不顾左右的劝阻,挥刀砍杀了高畅的使者,将其脑袋高挂在城楼祭旗,不顾天寒地冻,准备誓师出征。
在宋金刚麾下,有大量的部将反对在此时出征,其中,尤以尉迟恭反对得最为激烈。
尉迟恭知道宋金刚是一个非常重情义的人,与魏刀儿的感情也分外莫逆,所以,他不会劝说宋金刚投靠高畅,虽然在他自己的内心深处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为自己的义兄报仇,和高畅开战无可厚非,但是,尉迟恭认为宋金刚应该压住心中的怒火,不应该将高畅派来的使者杀掉,毕竟,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留着这个使者还有用,还可以利用他来迷惑高畅。
尉迟恭认为本方应该假意答应高畅使者提出来的条件,假装投靠高畅,然后,乘使者南返之际突然出兵,打高畅一个措手不及,既然,高畅能够用这样的计策去对付魏刀儿,本方自然也可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不管怎样做,也好比杀掉使者,摆明车马和高畅硬碰硬为好啊!
然而,尉迟恭来迟了一步,当他得知高畅的使者来到上谷之后,立刻赶往帅府,却只看见宋金刚挥舞着染血的战刀在那里发怒咆哮,使者早已身首异处。
使者既然已经死了,尉迟恭制定的第一套计划也就泡汤了,既然如此,那么,他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之下,本方就应该采取忍耐的策略。
首先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季再说,日后待高畅率兵北上攻打幽州罗艺,或等幽州罗艺率兵南下攻打高畅之际,再伺机而动,利用本部军马全是轻骑,机动能力强的特点突袭高畅,有一句话说得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啊!
然而,宋金刚等不到那个时候,现在,他的脑袋已经装满了怒火,让他无法冷静的思考,他不顾左右和尉迟恭的苦苦劝解,立意要马上率领大军南下,去攻打高畅,为魏刀儿报仇。
主帅一旦一意孤行,部属们再是反对也没有什么用,于是,大家只好配合他的决定,整顿军马,在除夕将至的前夜,宋金刚率领两万精骑南下,朝河间郡杀将而来。
大军从易县出发,途经遂城,然后突入河间北部,兵行极速,当宋金刚的大部赶到清苑城下之时,城内的守军根本来不及防备,还没来得及关闭城门,宋金刚的精骑就冲入城中,清苑陷落。
清苑县的守军虽然打着高畅的旗号,也仅仅是打着旗号而已。
当初,高畅攻下河间城,生擒王琮之后,河间全境纷纷向他投降,但是,高畅手下没有那么多的地方官员可以派遣,所以,那些大隋官员仍然担任原职,只是将城楼的大隋旗号换成了高畅的夏字旗号而已。
当宋金刚率兵前来之后,那些原大隋官员也没有组织丁壮抵抗,纷纷开门投降,将城楼的夏字大旗换成了宋金刚的宋字大旗,因此,宋金刚的大军在河间行军没有遇见大的阻挠,行进的速度奇快,一路而来,异常顺利。
他只留了少量的部队留守在那些城池里,自己率领主力大军依然一路南下,在元月七日,大军来到了高阳城下。
在这里,宋金刚的大军遇见了第一次阻击。
高阳是河间郡北面的一道屏障,高畅并没有对高阳置之不理,当高阳宣布易职投降高畅时,高畅派遣了一支五百人的军队驻扎在了高阳,所以,当宋金刚的大军赶到高阳城下之时,守军并没有投降,
城拒收。
宋金刚大军的行进速度虽然奇快,却也没有逃脱敌情司方面的监视,高畅方早就对此有所准备。
高畅没有和宋金刚展开一次正式会战的意思,他选择的战略方阵是诱敌深入,坚壁清野,所以,宋金刚的大军一路行来才如此顺利。
为了给后方的转移工作争取时间,高阳的守军并没有随着全城百姓一起撤退,而是依靠城墙,准备阻击宋金刚的大军。
宋金刚为了追求速度,两万大军全是骑兵,高阳虽然是一座小城,城墙高不过两丈,护城河也非常浅,人完全能够徒步过河,然而,若是没有攻城器械的话,单靠这些骑兵去攻城,却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攻下高阳。
当然,宋金刚也可以留下一部分人马在此攻打,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绕过高阳,继续向南进发,然而,这样做有一些冒险。
他不知道高阳城中的守军有多少,留的人若是少了,恐怕攻不下高阳城,若是当他在河间腹地碰见高畅军的主力后,留下的部队仍然没能攻下高阳,情况也就不妙了,后方有这样的一个钉子在,后勤补给什么的都成问题,那时也就只能退兵了。
若是留下的军队多了,那么当他与高畅军的主力相遇时,兵力自然就会落在下风,一旦有什么闪失,更是全盘皆输。
正因为有这方面的顾虑,宋金刚才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在高阳城下扎下营来,然后,他命令士卒四处砍伐树木,制造简易的攻城器械,准备先打下高阳城再说。
对宋金刚的这个决定,尉迟恭有不同的意见。
他认为本部人马全是骑兵,而骑兵作战就是讲究速度和机动,故而留下来攻城殊为不智。
首先,现在是寒冬,四处都被冰雪覆盖,所以,战马只能吃随军携带的干草,一旦草料耗尽,又无法补充,无奈之下,大军也只能退兵了,毕竟,人饿着肚子还可以打仗,马要是饿着肚子,就什么也不消提了。
所以,对本方来说,最为紧迫的是时间,本方的作战方阵只能是速战速决,毕竟,这次战役发动得太突然了,本方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好,开战之后,就显现出了许多错漏。
因此,大军只能仗着速度的优势,直捣中腹,不要在边角之地与敌军纠缠浪费时间,争取在短时期内攻下河间,取得河间的物资补给,这样方能和高畅军决一死战。
为此,适当地冒一些险是完全值得的,对于高阳这样的小城,只需要留下很少一部分兵马围住它,能攻下来就攻,不能攻下来就牵制着对方,将敌军困在城中就行了,本方大军还是应该快速地绕过高阳,直奔河间而去。
然而,宋金刚并没有听取尉迟恭的意见,而是决定先攻下高阳,然后以高阳为后方基地,日后大军也能多种选择,可进可退。
从这方面来说,宋金刚并没有孤注一掷,毕其功于一役的勇气。
第一天扎营,第二天制造攻城器械,第三天进攻。
高阳的这五百守军相当于高畅的弃子,然而,这些弃子却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弃子,在神官们的鼓动之下,他们坚信自己的牺牲是有价值的,他们为了伟大的神君付出了生命,死后,他们一定会得到永生,天堂上必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而他们活在现世的亲人也会得到神君的照顾,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孩子们日后也能读上书,当上官,为了这些,他们无所畏惧,就算是死亡也无法让他们害怕。
宋金刚攻城的部队遇见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抵抗,他们对此完全没有准备,所以第一次攻城很快就失败了,在付出几十具尸体的代价之后,他们连城楼都没有上去过一次。
一天,两天,三天!
三天之后,宋金刚的大军才攻下高阳,为此,他们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而高阳的五百守军几乎损伤殆尽,除了有十几个重伤无法动弹的伤兵之外,其余的士卒全部战死在了城楼上,没有一个人选择投降。
五百人,只是区区五百人就带给了本方如此惨痛的伤亡,这一点,让宋金刚和手下们心中充满了阴云,他们不再认为自己能轻松击败高畅为魏刀儿报仇了。
战后,尉迟恭和宋金刚发生了争吵,尉迟恭认为在目前的状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退兵,宋金刚则一定要继续进攻,起码要打下河间再说。
尉迟恭认为宋金刚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宋金刚则认为尉迟恭是胆小鬼,甚至出言讥笑他是不是上次被高畅在斗将中击败,所以,害怕得连卵子都没有了。
大业十四年,元月十二日。
宋金刚率领一万五千大军继续南下,朝河间进发,尉迟恭则留了下来,率领一千多老弱驻守高阳,为大军转运粮草。
元月十四日,宋金刚的大军与高畅军隔着冰冻的沱河相遇,双方扎下了营寨,形成了对峙。
第三集 第五十三章 高畅大战宋金刚(二)
更新时间:2008…9…4 15:08:08 本章字数:4099
地,一片银白。
一株野草从雪层中探出头来,半边枯黄,半边青翠,在北风中微微摇曳。
“啪!”
一只战靴踩了上去,将野草踩入冰雪之中,战靴的主人是一个身着玄甲的中年汉子,他带着一顶虎头盔,浓眉,细眼,鹰钩鼻,满脸胡须,此时,他正手搭凉棚,眯着眼睛,向着远方眺望。
这个中年人正是上谷军的统帅宋金刚。
他站立的地方乃是一个小土坡,土坡下面,是一片低洼的谷地,冰雪覆盖着整个谷地,同时也覆盖了原本川流不息的沱河。
时至严冬,正是河流的枯水期,沱河的河面极其狭窄,河床低矮,就算河面上没有结那一尺多厚的坚冰,战马也可以轻易趟过河去。
宋金刚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就是为了打探地形,看本方的马队从这里过河,然后从一侧去偷袭高畅军。
在沱河的对面,是敌方高畅军的营寨,此地是通往河间的必经之道,当宋金刚的大军尚未从上谷出发时,高畅就命人在此修建了大营,待宋金刚的大军攻下高阳时,高畅军已然进驻大营,以逸待劳,等待宋金刚的大军前来攻打。
宋金刚率军来此,就被高畅军挡住了去路,不得不在沱河西面停下了前进的脚步,扎下营寨。
宋金刚多次派兵前往高畅军大营前挑战,希望高畅能够率军出营来与他决战,然而,高畅并没有如他的意,而是紧闭营门,拒不出战。
宋金刚也曾派出军队去冲击高畅的营寨,突袭,夜袭,什么花招都使尽了,却找不到对面大营的半点破绽。
面对宋金刚大军的冲击,高畅军采用了深沟高垒,以守待攻的战术,一待宋金刚的马队逼近营寨,就利用拒马鹿等障碍物,辅以强弓硬弩,用远程火力来阻击敌军,大量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所以,宋金刚部的突击行动,除了在高畅营前丢下大量本方将士尸首外,一无所获。
于是,战局形成了焦着之势,双方隔着冰冻的沱河形成了对峙。
这一对峙就对峙了十来天。
这种对峙对宋金刚一点好处都没有,他的后勤补给线远比高畅军要长,粮草的供给也远比高畅军要困难,要是双方比耗时间,他无论如何也耗不过高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