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首东顾-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⒘甘场!绷髅袂Ф魍蛐坏淖吡恕�
刘镇宇口述,师爷罗真平执笔,给唐皇写了一封奏折。对途中事情简单的述说了一下,特别提到那一南一北的盗贼,尤其是南边的胡贼。
很快,一路缓行的,一路访粮的刘镇宇大队伍等来了三千右神武军骑兵。到了上邽,各级官员以及大群乡绅在东门外的十里亭早早等候,一时,锣鼓齐鸣,众人均作揖叫到:“恭迎刺史大老爷。”刘镇宇马上还礼,“有劳各位同僚和贤士了。”于是,大家一团和气地到了刺史府,这里早已备下大宴。于是大家你来我往,喝得不亦乐乎。当夜,众人送来薄礼,刘大人也是老规矩,叫各位留下名讳住址,一一笑纳。一连几天,新上任得刺史一边继续和各同僚贤士打成一片,一边叫手下人在上邽开始放粮。可流民太多,而且多集中于秦州的南部西和,成县。手下人禀告刘镇宇后下令,流民向西和集中,并将粮食也集中到西和县。
新来的刺史大人要在西和放粮了,而且很多人都看到上千辆粮车运到了西和城北的一个堡子里,秦州还派了一千五百名府兵看守着。消息很快流传开了,流民争相奔告。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同样非常缺粮的南北两股流贼的耳朵里。北边的流贼只能流流口水,他们没有这个胆子,也没有这个能力。可人强马壮的南贼可就不只是流口水了。
“拨蕃图头人,你说我们能抢到粮食吗?我都饿了好几天了。”故度安图问道,“应该可以,固仆安都首领已经派人去看过了,的确好多粮食,只有一千多府兵,那个唐刺史听说还在上邽寻欢作乐呢。”拨蕃图和故度安图都是吐谷浑人,吐谷浑亡了后,他们的小部落就在陇右晃悠,后来汇集在了吐蕃人固仆安都的旗下。他们开始时四处攻袭唐陇右的河州,秦州,兰州的小县,不敢右太大的动静,毕竟这里理陇右节度使驻地鄯州和关内道太近了。可当地官员不敢上奏,他们就越发的胆大,杀人放火,劫道夺商,无恶不作。可这里的地主富户都躲进大城,剩下的人连自己的粮食都不够,他们再抢也还抢不足粮食。好容易等到了这次机会,岂不大捞一把。固仆安都是个谨慎的人,他自小生活在吐蕃阿巴,经常送牛羊到逻些和大小勃律。三年前,在逻些城跟一位贵族发生了纠纷,一刀捅死了他,只好逃到大唐的陇右来了。在一帮弟兄的帮衬下,收络了一帮人马。如果不是断粮许久,他也不想干这票。他主要是怕引来大唐的围剿。
围子堡到,望着黑幽幽的堡墙,固仆安都一咬牙,大叫:“弟兄们,给我上啊”。顿时,围子堡外燃起无数火把,闪着寒人的刀光,无数人呐喊着,配着马的嘶叫声,冲向围子堡。
第六章 初立军功
马贼一涌而入,迅速往屯粮处围去。马贼们在火光里看到远处,一包包,一堆堆,那都是救命的粮食,河州洮水西川谷还有自己的一家老小嗷嗷待食。马贼们不由地用马刺催动胯下的马匹,快些,快些,比别人要快些,这样就好多抢些粮食。马贼们争先恐后地奔向粮食,却浑然不觉得周围的异样。固仆安都注意到了,守粮食的唐军去哪里了?难道都吓跑了吗?固仆安都越往里走,越觉得不对劲。这时,已经有马贼冲到粮库,开始抢起粮食来,有人为了多抢两袋,居然同旁边的同伙争起来了。一把马刀不小心划破了粮包,只见里面的东西哗哗地流出来。妈的,小心点,这可都是粮食呀。一个小首领骂道,跳下马,扯起破了的粮包,突然他发现流的不是粮食,而是沙子,真是沙子,小首领用手一摸。他马上推开几个手下,走上前,用刀砍开几个粮包,是沙子,转身踢倒一个看上去满满堆尖的粮桶,只见除了上面一点粮食,其余的都是沙子。“我们上当了,都是沙子。”小首领跳上马,对着固仆安都奔来,边跑边喊,“首领,我们上当了,粮食全是沙子!”固仆安都一听,“不好,中计了,快撤!”
固仆安都和几个大小首领大叫道,不一会马贼都听到了,什么,中了唐军的圈套。马贼虽然都很惊慌,可他们都是凶悍之徒,多年同唐军和吐蕃军队周旋,经验丰富。当下丢下假粮食,向堡门涌去。
当他们刚冲出堡门,只见堡的东面突然燃起了一条火龙,杀声震天,箭象雨水一样飞过来。“不好,我们中了唐军的埋伏了,快跑了!”马贼们再也镇不住气了,大家立即调头往西跑去。也是,本来憋足了劲来抢粮食,结果给扑了了空,装了一肚子的沮丧,结果一出来又碰上了埋伏,这可不是开玩笑,陇右节度使的镇军跟吐蕃打了多年的仗,自然彪悍的很。看那架势,起码有好几万人呀。马贼们拼命向西跑,那里有他们的家人,有他们的老巢。固仆安都开始还在拼命收拢队伍,可一是马贼们都是四处汇集来的五花八门的人员,本来就没什么纪律观念;二是初处险境,自然一个比一个跑的快。固仆安都眼看没法了,只好叹口气,催动坐骑和几个首领跟在队伍后面往西去了。可他万万没想到,在这里埋伏的只是三千府兵,刘镇宇派了两位偏将率领这三千府兵,带齐弓箭,埋伏在堡子的东三里外的林子里,特意嘱咐,待马贼发现上当时,立即结阵,点燃火把,只管拼命地射箭,如有妄动和怠慢者杀无赦。而刘镇宇在哪里呢?
在去往河州洮水西川谷路上,一个叫河原川的地方,这里左边是高高的雪山,中间是洮水的支流谷水和它冲积出来的平坦河滩,右边是一片丘陵,在离故水的十余里处有一片树林。刘镇宇和四千禁军骑兵躲在里面,他们已经等了一夜。刘镇宇在这十几日里早已探明了这股马贼的老巢,可又不能直接不能派兵剿灭。这里地处唐与吐蕃的交接处,地域广阔,地貌又复杂,没等大军杀到,马贼早就跑得连毛都看不到了。刘镇宇就定下一计,开始正常放粮,后又因流民过多,自然而然就把粮食移到西和,又派府兵守卫,做地煞有其事。在得知马贼中计准备抢粮时,他只安排了战力低下的府兵来堡子埋伏,自己却带着精锐的四千禁军骑兵埋伏在离西川谷四十里的河原川的树林里。刘镇宇明白,在堡子伏击马贼,随能出其不意,但马贼那时士气未衰,为求生必拼死一战,四千禁军能否能打败凶悍的一万多马贼,还是个未知数。等马贼逃过堡子的埋伏,往老巢奔来,当他们狂奔一夜,看到老巢就在眼前时,就是他们最疲惫,士气最低的时候。而唐军以逸待劳,以暴风骤雨般的进攻一击而破敌。
刘镇宇命禁军众骑下马休息,并把带兵的几个千户,都尉叫来,“我知道你们禁军都不是善茬,可现在是打仗,你们都听好了,老子下令隐蔽,你们都给我安静地藏好了,要是怕放屁出声,就找个东西把屁眼塞住,要是把自己的脑袋伸出乱幌,就自个把头砍了。”刘镇宇停了一下,语气越发郑重,“我下令冲锋杀敌时,你们都得给带头往前冲。传令下去,但有全伙后退逃散者的,斩伙首,全伙退散而伙首亡者,全伙皆斩,由伙而至队团均执行该令。听明白了吗?”刘镇宇扫了各位将领,诸人皆一寒,均答道“得令!”刘镇宇又说道“打赢了这仗,老子给你们向皇上请功,阵亡者一人五十两银子。下去吧。”
天刚蒙蒙亮时,侦骑回报,马贼离这里只有十里了。“传令下去,准备战斗,注意隐蔽。”
一顿饭的功夫,大队马贼轰隆而来。终于跑出来了,马贼们看到天也亮了,老巢也就在眼前,跑了一夜,人疲马乏的。看到谷水,不知那位又累又渴的马贼带头,大家下了马,到河里喝水洗脸。马儿有的在河边喝水,有的在丘陵的草地吃草。不一会,河原川人马四散,跑了一夜,终于安全了,该歇口气了。刘镇宇看在眼里(他不是有高倍望远镜嘛,自然一清二楚的。)一看正是时候,一挥手:“冲锋!”
只见一千精骑往马贼前队,二千精骑往马贼中部,一千精骑往马贼后面,象三把尖刀,直插过来。
第七章 秦州初定
仗打得非常顺利,三把尖刀把人疲马乏的马贼搅得天翻地覆,马贼们刚以为逃出生天,却听到旁边杀声震天,马蹄轰隆,三队挥舞着陌刀的骑兵象狂风暴雨一般席卷过来,许多马贼还没回过神,就被砍倒,踏翻。唐军越杀越神勇,他们挥舞着带血的砍刀,张着夺命的弓箭,带着憎狞的面孔,见人就砍,随手便射。杀声,惨叫声,马嘶声,河原川顿时成了人间地狱。马贼再也受不了,翻身上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逃!逃回老巢去!刘镇宇在十几名护卫的保护下,来到战场。他才刚学会骑马射箭,武艺又不精,自是上不了沙场。“传令,命罗其才,邓子惠两千户各率一千人马,尾随逃跑的马贼,直捣贼巢。剩下的人马继续围剿这里马贼,凡放下兵器投降者活命,否则杀无赦!”“得令!”。
不一会,一股唐骑拨转马头,跟在腿快的马贼后面,往西边的西川谷而去。而在河原川,“投降活命”的喊声不绝。已失去战意的马贼们纷纷丢下兵器,下得马来,老老实实往一处集中。固仆安都带了几十人还在顽抗,但他们被几百骑团团围住。刘镇宇从俘虏那里知道固仆安都是首领,策马过来,“固仆安都,我是大唐秦州刺史刘镇宇,你的部下已经没有斗志了,你也被被团团包围,还有我的人已经往西川谷去了,你还是投降吧!”“刘大人,我们吐蕃勇士只有战死的,没有投降的。”“哈哈,你从吐蕃逃亡出来,带着这帮弟兄,只为一口饱饭,可你们吃饱了?现在我大军兵威临头,你可以死,你可以让你的兄弟死,还有那些在西川谷的老幼妇孺,你让他们怎么办?”固仆安都犹豫了,在那沉吟着。刘镇宇赶紧添把柴火,“你放心,我以堂堂大唐正四品开国县伯,秦州刺史的身份向你保证,只要你们投降,我给你们向皇上划块地,让你们有田耕,有牛羊放,如何?”“真的!”固仆安都问道,“是真的,这里有数千人,都可以为我作证,但凡我失信,让我不得好死。”“好,我降!”
固仆安都一降,河原川的马贼就再也没有抵抗的了,刘镇宇吩咐手下好好收拢俘虏,打扫战场,然后带着三百亲骑和固仆安都往西川谷赶去,在固仆安都的劝说下,守着寨子的剩余马贼投降了。是役,刘镇宇斩贼首三千余,俘万余,并老友妇孺三万余口。刘镇宇将他们迁到西和县西的一个河谷,发放了粮食,农具。众人大喜。刘镇宇立即率军北上,挟得胜之威,先清剿了两股流寇,然后逼降了其余的流寇。刘镇宇又得精壮万余。刘镇宇将他们安置在成纪西南,与固仆安都部相隔不远。
刘镇宇回到上邽,一边上奏为自己和禁军请功,也为安置这五万多人提出了意见。一边遍请秦州乡绅贤士。
在宴上,刘镇宇举杯说道,“今秦州流寇马贼已绝,天下又太平了。大家来干一杯。”马上,众人是马屁连天,谀声如潮!刘镇宇待到大家喝到恰到好处时,又说道:“我在马贼流寇那里找到些好东西了。黄道元,给他们念念!”一个瘦瘦的,有三撇胡子的师爷站了起来,手里捏着一叠纸“这里是在座各位跟流寇马贼互通的书信,有陈财老爷的,有王遂老爷的……”黄道远一一念着。看着那些地主老财惊诧的表情,刘镇宇开心呀。你们是没跟马贼流寇勾结,他们抢你都来不及了,怎么会跟你们搭一块去呢?可大老爷我要打打你们的秋风,所以你们就跟马贼流寇有关系,你以为上次要你们留下笔迹是没事干,我家黄师爷那模仿笔迹的本事岂是吃素的。刘镇宇心心暗暗想到。“除了书信,我这还有若干人证。”黄师爷说完就坐了下来。刘镇宇站了起来,扫了众人一眼。“现在,除了数万流民,还多了五万的新降之人。粮食不够呀。”刘镇宇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要是没有粮食,他们又作乱了,大家可都没什么好日子过了。光粮食是不够的,马匹牛羊,农具种子,都得预备,他们不能老让朝廷养着呀!”刘镇宇装模做样叹口气,坐了下来。场面一片寂静,刘镇宇喝口小酒,又吃块鸡肉,自是悠哉悠哉。黄师爷看着各位傻了的乡绅贤士,心里急呀,怎么就没个开窍的,老爷这是要你们出血呀。过了好一会,终于有一个乡绅站了起来,“刘大人为朝廷,为秦州万民操劳,我们做子民的,当然要为大人解忧排难了。小民我愿捐银五百两,马五十匹,牛羊一千头。”刘镇宇听了后,没作声,继续喝他的酒,吃他的菜。那位乡绅一咬牙,说道:“是我疏忽了,这点东西能干什么呢?我愿捐银二千两,良马二百匹,牛羊四千头,粮食五千石。”“好,这邓老爷真是慷慨呀!黄师爷,给他登记画押。对了,把他的通贼书信烧了。”刘镇宇说道。马上,各位乡绅贤士纷纷踊跃认捐。这夜,刘镇宇得了银子一十九万两银子,良马二万多匹,牛羊二十万余头,粮食近五十万石。发了发了,刘镇宇高兴呀。这下流民和新降的马贼流寇的生活有着落了,非要老子耍狠的。
第八章 军势初成
七月,在迎来左相牛仙客的死讯的三日后,刘镇宇接到了唐皇的诏书。唐玄宗对刘镇宇所说的陇右凉,鄯,兰,河诸州,既是连接河西,安西的要冲,又是防御吐蕃的第一防线,关内的门户,千万乱不得,对秦州流民和新降之众要置地成军,即可绝内乱又可强当地军势,并收陇右诸余各州的流民和迁关内流民以充其军的言语非常在意。升了刘镇宇为正四品上陇右屯田使,领忠武将军,在兰州划地,置镇远军府,授刘镇宇为都督,收流民以成军。四千禁军另行封赏,除留五百继续为刘镇宇护卫外,其余调回西京。刘镇宇选了五百有丰富作战经验的禁军,大散了一把银子,把其余的禁军送了回西京,并又捎去一份奏折和给几个交好的大臣的礼物和信。不几日,唐皇传诏收关内,河东,河北,河南道的流民以给镇远府。并准将长江以北诸道的流放地全改为镇远府,也就是说京畿道,关内道,河东道,都畿道,河北道,河南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淮南道但凡有获罪流放的话,从此就只有一个地方去了-镇远府。而主管此事的刑部尚书,侍郎,尚书右丞都打了包票,只要不是罪大恶极,能流放的统统全家流放到镇远府。管工部几个大臣也给调集了数百名工匠,全家发往镇远府,现正在路上。
刘镇宇大收陇右流民,又引附近的灵,原,庆,宁,陇,歧,凤等州的流民十余万。共得六万五千六百八十九户,人二十一万三千八百口。中间大部分是汉人,还有一部分吐谷浑,吐蕃,回纥等胡人,但基本上都在汉地居住多年,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刘镇宇将他们分为三部,以红,黄,蓝三色旗统制。以三百户为一营,五营为一协,五协为一盟,三盟为一旗。营设营管一人,参管二人,协设协领一人,参领二人,盟设都统一人,参统二人。置各心腹及在众人有声望的各首领分掌各部。表深的信任的安固都(即固仆安都,被刘镇宇改名),程远识(原武师),刘顾华(原秦州录事参军事)为司马,各领一旗。表罗真平,黄道元为长史。置军械营,收各旗能工巧匠,制作兵器。并户配亲(将无父无母的青壮男子按姓过继给孤寡老人,收寡妇以配婚。)整顿后,得三旗计六万一千三百户,还不够三旗全数,就开始等待接收各道的流民了。然后将粮食,农具,马匹牛羊分发各户。
刘镇宇传令,选骑射出色,技击过人者,得二千一百人,编为士官营。
各旗每户出一丁,编为旗军,备马匹,兵器,由士官营集中训练。平时苦加训练,只是农忙时回家助工。其余老少男女,准许置办兵器,鼓励习骑射,学技击。并言道,每年十月,集各旗以办竞赛,以骑术,站射,骑射,兵器,拳脚类分,自由比试。凡优胜者,可得重赏。
自此,各旗习武之风日隆。刘镇宇并传令,各旗半牧半耕,各管旗民每月备弓骑,纠集至野外围猎。此后威震欧亚的汉上三旗就此成军了。
接下来的日子,刘镇宇忙得是屁滚尿流。要到各旗去巡视,二十多万人散在方圆上千里的地方,跑起来自然费时间了。又有罗镇平写兵器,军械,粮草配给制度,黄道远,刘顾华写军法,功赏制度,都要问刘镇宇。刘镇宇对其它的只能给给大致意见,对军法军制,却花了不少时间。刘镇宇以唐的军法军律为基础,结合他以前看到的有关后世各朝的军法军律可取之处,新编了一部新军律,包含了七斩十三杖,二十七奖。去除了一些如插箭穿耳,游营示众的刑律。重点强调了服从命令,团队协作。
刘镇宇真正忙的事情是听取了各府兵,禁军将领,以唐朝的作战思想为主,结合了蒙古的大迂回,分进合击,先扰后击,快速推进的战术,以及清的军法森严,有进无退的作战思想。写了一部《战术操典》,亲自教习士官营,并传令以此为教条训练旗丁。
在接下的数月里,各旗补充各道的流民,新增加了三万一千户,十三万七千人,编入三旗。各旗新加一盟,共计了九万余户,三十四万余人。接收流放罪民一万三千余人,编为前车营。其多为士商,刘镇宇取士充各旗营学堂教师,取商充各转运处,以运营记帐事之。
刘镇宇命令各旗以游牧而西进,择地肥水丰处,修寨掘井,开田播种。前锋已至肃州。刘镇宇也将大营移往凉州。
第九章 密室定策(上)
天宝二年九月,刘镇宇到这个世界已经一年半了,他的镇远府军也已成军一年了。在这一年,刘镇宇一边整编各旗,一边率领各旗丁组成的府军,四处剿灭流寇马贼,东至兰州,西至沙州,北进突厥,南下吐蕃。刘镇宇歼灭了三万多流寇马贼,收编了其中二万余人,同时还剿灭了多路入境打劫的突厥,吐蕃小股军队,共计二万余人,斩杀过万。刘镇宇对他们是夺其马匹牛羊财物,然后押解至西京领赏去了。自此,从兰州至沙州,都有镇远军的驻寨,一路上五十里一寨,百里一井,流寇马贼绝迹,西往东去的商队络绎不绝。西京的西域胡人,商品多了许多,各商家卖往西域的丝绸,茶叶,瓷器也多了许多。一时间,赞赏镇远军府都督刘镇宇的话在朝野上下纷纷扬扬。
在凉州大营,陇右屯田使,镇远军府都督刘镇宇坐在书房里,正在翻阅文件。刘镇宇为了多找些武功高强之人,去书要杨钊帮忙。他竟然将不少各道有武僧的庙宇以聚众谋反的罪名,查抄寺产,将数千武僧尽数流放镇远府,要不是少林寺有太宗御笔题字,估计难逃读书。而各处的习武之人,爱耍刀弄枪的好汉们更是抓来无数。刘镇宇想要会造纸,炼铁,制兵器的工匠,杨钊将各纸坊,铁匠铺,兵器铺查抄无数,解来数千工匠。作孽呀。不过这小杨子挺好使的,跟我感情不错呀。那可不是,我给银子了。
接下来看着王守贵从长安发来的朝廷最新报告。早在正月,平卢节度使安禄山进向唐皇大表忠心,“臣若不行正道,事主不忠,虫食臣心”。其在西京大散金银珠宝,李林浦,裴宽等重臣均言其忠,唐皇对安禄山的宠爱益固,听说可能会兼任范阳节度使。李林浦现在身据中书令之位,权势日涨,另一位宰相李适之被他压的死死的,全无半点的权柄。唐皇和杨太真在仙师说了自己的身世后,更是向往天仙胜景,两人或是到骊山温泉长住,或是在天宝元年十月新修的长生殿里寻欢作乐。唐明皇再也没有心思勤政了,完全沉溺在新的欢乐之中了。他越来越放权给深受他信任的李林浦了。
历史还是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刘镇宇感叹到。看来安史之乱是不可避免的了。刘镇宇不是没想过改变历史,阻止安史之乱的发生。可他看到唐明皇的荒怠政事,李林浦的贪权忌能,杨钊的爱财如命。朝中各大臣的构心斗角。高门阀族的强取豪夺。这都是历史,不可改变的历史。
怎么办,离安史之乱只有十二年了。怎么办?去江南躲一躲,还是遁入深山?刘镇宇看着现代带来的地图,看着广袤的大唐疆土,再过十几年,这片土地将战火连连,生灵涂炭。刘镇宇扫到了他现在的驻地,凉州,就是以后的甘肃武威,往西,是沙州,安西都护府。当时中国在中亚力量强大,虽然在此后的天宝十年怛逻斯战役败于大食,但元气并没有大伤,可安史之乱后,唐军东调,吐蕃,葛罗禄,回纥趁唐军兵力空虚,出兵攻占了安西,陇右,河西。唐终于退出了中亚,中华文化再也没有机会向西发展了。对,到安西去,带几十万汉人去,在这片混乱的大陆打出一片天地。
主意已定,刘镇宇派人传他的心腹来议事。不一会,别驾司徒忌先到了,他三十多岁,中过进士科,曾任秘书省秘书郎,后得罪了李林浦,被构罪下狱,后判全家流放镇远府。刘镇宇发现这人在行政方面简直是天才,无论多繁琐的事情,均能被他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