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公然在闹市区开店铺的?如果这里的伙计都是朝鲜人的话,很快就会树大招风,泄露出去,到时候他会有好果子吃?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这家店铺的后台掌柜确实是他李淏,只不过他一向不在雇佣的伙计面前露面罢了,而这些伙计自然是汉人,他们对此懵然不觉,今日我要前来,定是他们和阿娣商量好了的,所以才临时把其他的伙计打发出去,这间店门脸不大,估计也就两个伙计,而崔明哲的身份应该是掌柜的亲戚,临时过来帮忙照看的才是。
如果这样说的话,李淏他既然如此隐瞒而巧妙地设了一个合适而安全的地点引我前来,而他又不露面,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冒昧请公主来此,实在冒犯,殿下他今日确实没有来,不过这次的计划确实是殿下安排的,因为殿下想请公主见一个人,并且还托小人禀告公主,这人信得过,请勿怀疑。”
我的好奇心上来了,如此神秘的人究竟是谁呢?如果要是别人的话,我肯定会怀疑,掂量掂量该不该见这个人,但是眼下邀我前来的是李淏,旁边只有阿娣和崔明哲,除此之外再无他人,所以我就放下心来,决定进去看看究竟。
进入和店铺外间相连的后堂,却只看到这是间堆满了布料绸缎的仓库,隔壁一间小门,看来就应该是这里的账房了,引领我的阿娣看来已经对此早已熟悉,看来她和李淏这一帮朝鲜的自家人私下底确实有过来往,至于次数多少,是否频繁我就不知道了。
阿娣上前轻轻地推开房门,就躬着身子请我入内,我提起衣摆迈进了门槛,阿娣就将门从后面关紧了,看来今天这使的确事关隐秘,这次见面也绝对不简单。
屋子里的摆设倒是齐全,却不见一个人影,我正疑惑张望间,忽然帷帐一掀,一个衣着再普通不过的中年人缓步而出,迎着我惊愕万分,诧异非常的目光,他微笑着对我躬身一拜:
“小人陈良清,拜见公主殿下!”
我几乎惊讶过头而晕眩倒地,如果说我发现这个神秘人物居然是我平日里隔三岔五就能见到的那位由于替我诊疗有功而被征召入府任首席医官的陈医士所受到的震惊还不够,耳朵里居然听到他一开口就用熟练地道的朝鲜语和我说话时,我就真的怀疑我的眼睛是不是花了,听力是不是出了问题。
这个总能给人带来意外和惊喜的人物,不但和李淏有关联,而且更匪夷所思的是,难道他并不是什么所谓的世家名医的汉人,而是一个隐藏了自己真实身份的朝鲜人?
似乎我的反应早在他的意料之中,只见他神态悠然自若地做出一个“请”的手势,“请公主上坐!”
我一面紧紧地盯着陈医士那张丝毫没有出奇之处的脸和那上面如平常一样的谦恭而祥和的微笑,一面在一张太师椅上坐了下来,想问什么,却一时没能开口。
“公主一定奇怪吧,小人居然是个朝鲜人,所谓陈良清的这个名字,也是假的。”
“那么你的身份也是假的了?不过多尔衮的管家既然能放心地请你入府,又向他禀报说你是出身名医世家,居住盛京十多年,行医济世,治病救人,总归不会是假的了吧?”如果说眼前的这个陈医士是个实实在在的朝鲜间谍的话,那么之前他的这份详细的履历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不可能怀疑阿克苏的办事能力,如果一定要解释的话,这位名医间谍是早有图谋,已经在盛京以行医开药铺诊所之名潜伏了十多年?那么他究竟想要干什么呢?
颠覆大清王朝,图谋朝鲜入主辽东?没那么神奇,绝对不可能,朝鲜就算再没用,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实力实在和大清不是一个档次,当然不会徒劳地妄想和做无用功;
搜集探听各种城内的军力布防?破坏军事设施?偷取大清各处兵力的布防图?否定,朝鲜既然根本没有攻打盛京的打算和企图,那么要这些情报又有什么用呢?
想到这里时我的头皮忽然一阵发麻:因为我知道历史上的朝鲜一向崇拜仰慕大明这个天朝上国,是大明实实在在,忠心耿耿的臣属之国,一向鄙视满洲,认为这是一帮野蛮而粗暴的下等民族,只不过是一时凭借着武力而占了些地盘就急不可耐地称王称帝起来了,所以才屡屡不服从大清的管治,拒绝交纳贡品,还不时地武力侵扰满洲边境。
朝鲜这一番不畏强权的抵抗所换来的结果就是,被皇太极两次海扁,不得不忍辱负重地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不过骨子里还是极端仇视大清这个侵略者的。
而且后来的史料也显示,朝鲜在降清之后,暗地里一直做着军事准备,哪怕在大明灭亡多年之后,也时时不忘反清复明,不过苦于实力远远不足,所以一直没有条件实施罢了。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朝鲜派了为数不少的间谍细作,安插和潜伏在盛京里或其它的城池内,在各个不同的部门和职位上,悄悄地帮助朝鲜搜集各类情报和资料,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他们梦里期盼着的主子大明,为崇祯皇帝收复辽东做前提条件,估计是等大明灭了满洲之后,重新当他们的主子,又或者指望着大明能就此领情,每年减少朝鲜的岁贡,在朝鲜有个天灾人祸的时候也好伸伸援手,来个“中朝友谊万古长青”之类的。
尽管这一条可以解释得清,但是这个陈医士'暂且叫他的化名'苦心经营,潜伏于盛京这么多年,难道就凭给别人行医看病,就能搜索到情报,或取什么机密文件,破坏军事设施吗?莫非……
耳旁陈医士的声音继续响着:“小人本是朝鲜人,但是自幼随父亲迁往大明居住多年,几乎是半个汉人了,本来也和朝鲜没有什么联系了,也娶妻生子,继承了父业,可是十二年前,父亲刚刚去世,就听说了关外的满洲兴起,不但建立了什么‘大金国’,和大明分庭抗礼,而且这个新的大汗即位后,不但屡屡派兵侵扰关内,掠夺财产,屠杀百姓,更令人忍无可忍的是,居然还派兵侵略我朝鲜,迫使我国君上议和称臣,每年交纳税赋贡品不说,还到处掠夺良家妇女和壮年劳力。
所以小人出于一腔热忱,决定出关,到盛京来寻机做点什么有利于国家的事情,但我别无所长,所以一面以行医为名,广播名声,一面觅机准备行大事……”
“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你是准备通过被征召入宫当太医的身份,利用职务之便,下药毒死皇太极吗?那么你为什么在几年前宫里太医院征召时不肯入宫呢?”我接口道出了他的意图,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不解之处。
“本来那次也是个大好机会,不过由于当初来盛京的秘密出关途中,小人的妻儿都意外地和小人失散,从此再无音讯,看来是被人掠去,今生再难相见了,不过这笔账,自然要记在他们满人身上。”说到这里时,陈医士的神色不免有些黯然,不过可能是悲伤在岁月的磨砺下逐渐淡去,所以他还是能够保持冷静的态度继续说下去:
“但是小人的老母尚在高堂,她本是汉人,所以我在以汉人身份行医的十年间,她也自觉地替我保守秘密,因此无人知晓我的真实身份,而当太医院征召时,我因为怕自己行事无论成功败露与否,都难逃一死,而且极有可能连累家人,所以只得推掉了。”
“而去年你的老母过世,你就开始为入宫下药做准备了,可惜苦无机会,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偏巧朝鲜的世子殿下来到盛京,不知道究竟是通过什么渠道,你们接上了头,世子他自然想要你提供给他剧毒的药物,好便于他去手刃所谓的仇人,也就是多尔衮。
而你却暗暗地留了一手,用了一种有独门解药的毒,故意借机让多尔衮中毒,你就可以上门诊治,这样一来,你妙手回春,把堂堂亲王的性命从鬼门关口拉回来,必然会在亲贵中名声鹊起,因此朝廷也极有可能召你入太医院任事,这样你的机会就来了。
可是偏巧中毒的却是我,世子殿下心急火燎地找你,看看有没有什么补救的办法,于是你就说只好暂时试试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于是就发生了之后的一系列事情。
大福晋阴谋害我,你本不知情,但是万幸的是,之前你已经跟我的侍女阿娣接上了头,她和太子的人来往,也就知道你是自己人,所以才趁我派她出去和依雪配合打晕大福晋的那个丫头,故意带错路的机会,溜到你那边去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我的推测与计划都告知与你,让你提前做好准备,于是当你明明发现我根本没有中毒的时候,你却和我的计划配合得天衣无缝,连精明如多尔衮都被你我蒙骗过去了,对不对?
也难怪依雪先行回院,而阿娣却在最后才赶回,原来之前在你那边转了一圈,于是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你们真的很聪明,把我这个当局者的疏漏一一都补上了。
今日殿下安排你和我见面,告知这一系列计划和原委,恐怕首先的目的就是,我能够想办法让你入宫当太医,给你提供下毒的机会,是不是?”
我心中暗道:看来这个李淏可以为了除掉皇太极,给朝鲜和大明带来的他们所认为的那个机会,甚至连除掉情敌的这个大好机会都放弃了,可谓是用心良苦,其实陈医士在王府任事,的确有条件替他除掉多尔衮这个情敌,可是事实却没有发生,难道说大局和国家利益的意识,促使李淏暂时放弃了个人恩仇?那么这一系列的计划和筹备,远在朝鲜的国王李倧知道吗?
第三卷 山雨欲来 第八节 战略同盟
更新时间:2008…9…17 6:31:42 本章字数:4862
听完我的一番长篇大论的精彩推测,陈医士点了点头,回答道:“公主的确聪慧异常,您的推测确实与事实相符,既然您已经猜出了小人今日正准备请求之事,那么不知公主意下如何?”
我本来想问问这一连串的计划朝鲜国王李倧是否知道,不过估计陈医士自己也未必清楚,如果说真正清楚的人,就惟有李淏了,所以最好我直接去问他,至于他是否会对我讲实话,也是未知之数了,因为尽管只有三四个月没有见到李淏,但是我现在突然有一种预感,就是这个未及弱冠之年的太子殿下,似乎越来越神秘莫测了,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青涩,稚嫩和冲动,看来我以后要对他重新定位了。
经历了这许多事,我得出的一条真理就是:绝对不能小看任何人,不论是朋友还是敌人,要随时想着对方会比自己更聪明。因为说句现实点的话,就是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利益的驱使下,可以让人化敌为友,也可以让人反目成仇。
那么我和李淏的关系呢?尽管我知道他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也对我一直念念不忘,但是谁能保证将来的局势会如何发展呢?如果说当他的思想完全成熟之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取代了他心底里的儿女私情时,我自然是全力协助我的丈夫,支持大清统一天下,而他则暗地里反清复明,或者希图帮助大明收复辽东,这样一来,我们就完全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是选择我,还是选择他的民族和国家?他会如何抉择?
也许终究有一天,我们会分道扬镳,甚至站在了对立面,道不同不相与为谋,到时候我应该是藕断丝连还是冷血无情呢?
想到这里心底一阵黯然,思绪烦乱异常,唉,世事难预料,也许时间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立场和信念,就暂时把这些放在一边吧,眼下我要答复陈医士的请求:
“你难道认为除掉皇太极,就真的是釜底抽薪的好办法吗?你要知道,一旦事发,不论他侥幸也罢,驾崩也好,你都逃脱不了严厉的追查和惩处,也许不但自己性命难保,还会连累你的家人,记得听阿克苏说过,你在盛京还有一个儿子,你难道不为他的性命着想吗?”
我心知肚明,这个时候除掉皇太极实在操之过急,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多尔衮的政敌和反对势力如果还没有来得及铲除和打压的话,在一场混乱中,谁能占到便宜还不消说,倒是有极大的可能给了外人以趁火打劫的机会。
陈医士回答道:“汉人们有句俗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如果皇太极突然驾崩,那么清廷定然会陷入一片争权夺位的激烈斗争之中,因为八旗中的各个旗主一向面和心不和,暗藏心计,当然会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殊死争斗。
本来他们的军队就只有区区十几万,一旦内讧开始,就不可能迅速平息,到时候大明就可以趁机兵出锦州,宁远,趁火打劫,他们必然无暇自顾,也许这就是满洲的灭亡之时;就算有人获胜,也是斗得几乎两败俱伤的时候了,实力定然大减,生病的老虎定然失去了威风和凶猛,到那时他不败亡才怪。
至于小人的那个儿子,其实根本就是假的,我的儿子早在十年前就和我的女人一起失散了,根本不知道他现在是死是活,我为了将来行事而提早做好准备,从人贩子手里买来一个男孩,听说他的父母也是满人,是别人趁他家中无人时将襁褓中的他偷出来的,所以说,我就对外称这是我自己的儿子,所以就算有人利用他来胁制我,或者连累于他,我也在所不惜,正好叫他们满人杀自己人,可谓报应啊!”
我忽然大笑起来,陈医士也觉得奇怪,疑惑地看着我要有什么高论和独特见解。
“哈哈哈……不错,你的计划的确不错,不但连‘擒贼擒王,隔岸观火,浑水摸鱼’这高明的连环计都安排妥当了,居然连自己将来可能被连累或者胁制为人质的儿子都是假冒的,实在是用心良苦啊,大明和朝鲜能有你这样的义士帮助,实在是大幸啊!”
我虽然一脸笑容,但是心里面却在暗暗地惊愕于朝鲜这个民族的人的确是固执,偏激,强烈的自尊心和扭曲了的自卑感导致他们强烈地仇视侵略者,甚至是侵略者这一方的根本无辜的百姓和稚童都不放过,为了他们心目中所谓的那个“光复”的远大目标,手段用尽,也在所不惜,尽管我也是个朝鲜人,但我本身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几乎完全汉化了的中国人,所以当听到朝鲜人的口中说出如何冷漠而无情的计划时,不免还是有点惊心,这类人,是躲藏在看不见阳光的角落里的阴谋者,当自己实际上已经变成魔鬼时,还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是英雄,这类人,不可以惹,否则必然遭来无穷的麻烦。
“可惜你根本对大清的局势有真正透彻的了解,你所了解的,只不过是外人所知道的东西,而我,是他们内部的人,来盛京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有幸见识到大清究竟是何虚实,也对于他们这些贵族和统治者的心态和性格以及处事方面多少有些了解,我可以告诉你,你的计划可以成功一半,但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就难以预料成败与否了。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大明身上,大明历经两百余年,吏治腐败,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就像一棵被蛀空腐烂到了极致的大树,虽然仍然表面上看来参天挺立,但实际上只要轻轻一推,就可以轰然倒下,况且李自成的义军已经横扫陕西,正处于冉冉上升的势头,又深得民心,大明光耗费兵力征讨剿灭他们就已经捉襟见肘了,要大明两面作战,哪方面都不能有失,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
而大清呢,人才济济,英勇智谋之士辈出,就算皇太极死了,自然有更加英明杰出的人来继续统治,也许那人根本有办法避免大清的内讧,并且让大清的国势更加强盛,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你们该怎么办?难道要一个一个地继续暗杀下去?”
我咄咄逼人却又不无道理的问话让陈医士噎住了,一时间他也找不出什么更加有利的反驳之言,只得无奈地问道:“如果事实果然如公主所说一样,那么是否有更妥当的办法呢?”
“当然有,就看你会不会如此去做了。”我的脑子转念间便思考出来了一条将计就计的计划,对于他这个忠心的朝鲜间谍来说,首先保证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当然是关键,至于用何种方式就是次要的了,果然,他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我自然不会傻到直接否定和拒绝他的计策,而是要利用他达到我自己的目的,让他帮助我实现自己的目的,当然这个最终的目的不能让他还有幕后的李淏知晓,于是我假装自己也同样是绝对地效忠朝鲜,竭尽心智为朝鲜谋图利益一样:
“你应该也知道我也是因为迫于满清的强势而不得不嫁过来的,是逼不得以,虽然暂时委屈求全,假意讨满洲王爷的欢心,实际上我无时无刻不在暗暗地为朝鲜谋虑,期望能够有朝一日掌握权柄,把握局势,这样才能更加彻底更加全面地改变朝鲜目前的处境。
而要想达到这些,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我的丈夫完全地信任我,痴迷我,扶我为正室,然后想办法生一个子嗣,而这个子嗣,必然是多尔衮唯一的继承人。
然后就是全力协助他除掉一切不听话的人,协助他最终登上皇帝宝座,到这个时候,我就是一国之母,然后我们的计划就可以真正地开始实施了,你既然有办法做掉皇太极,自然也有办法做掉多尔衮,那样一来的话,我的儿子登基继承了皇位,我身为尊贵的皇太后,到时候如何控制自己的儿子,甚至垂帘听政,掌握朝局,就是轻而易举的了。
当整个满洲被朝鲜人统治时,那么它还是满洲吗?所以说到时候不要说为朝鲜谋求减除岁赋,免去称臣,就算承认朝鲜独立,又有何难呢?
所以说,我们朝鲜的命运,就是要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根本不必希图如何依靠大明,那样的话我们也只不过是换回了原来的主子统治,哪有自己国家独立来得痛快呢?”
我今天所撒的弥天大谎实在是我平生说假话说到了极致,心不由衷到达极点的一次了,我不是一个野心家,阴谋者,根本不想成为慈禧或者武则天一类的人物,我所谓的政治野心不过就是帮助自己的丈夫剪除政敌,扫清障碍,辅助他登基,实现他的宏图伟业,避免他的终身遗憾,这些是私心;如果要是论公心来讲:我就是希望能够影响到大清的局势,扬利除弊,避免剃发和屠杀以及一连串的残酷野蛮,令历史倒退的糟粕。
但是要做到这些,实在是太难太难了,而希望中国历史从此改变,从此傲视世界,就要改汉化为西化,要完成如此艰巨而深远的计划,就要付出想象不出的努力和奋斗,而且成功地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我一个弱质女子,想凭一己之力改变这些,前提条件是什么?难道真的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实际操控国家大权的统治者?难道我真的必须要做武则天或者慈禧太后?
想到自己的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如此之大,道路是如此的艰险曲折,自己又深感力有不逮,志大才疏,好高骛远,难道我的理想真的只是纸上谈兵,最终也不过是一个虚幻的镜花水月吗?就算真的要实现的话,我就必须违背初衷吗?
尽管心里面充满着疑惑与彷徨,但是我仍然不愿有丝毫的放弃,所以我不惜说出如此无情和野心勃勃的假话来欺骗陈医士,让他以为我所有的野心和计划都是为了自己的祖国朝鲜着想,为了朝鲜的利益而不惜牺牲掉自己的丈夫。
因为他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为了朝鲜而不惜牺牲身家性命的人,所以他自然而然地相信我,认为我身为一位朝鲜的公主,当然会倾尽全力地为朝鲜争取利益,自然会仇视朝鲜的侵略者,准备实施以无情的报复,无时无刻地为了颠覆侵略者的政权而努力。
想到这里我不禁暗暗叹息,他确实是一个可怜却又可敬的人,这样绝对的忠君爱国的人当然可以称为精神可嘉,仁人志士,国家和民族自然需要和不可缺少这样的人,但是光有了这样的人是不够的,问题就在于他的思想和理念根本在这个时代行不通,并且不能允许这个计划真正实现的,否则的话就真的是历史倒退了,在朝鲜与中国之间,我选择了后者。
而我“真情流露”的演出,实在是精妙绝伦,合情合理,尤其是最后一句的那个目标和承诺,实在是太诱人了,让朝鲜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确实要比单纯地依靠大明做靠山,希图减少点岁赋,多一点太平安宁的愿望比起来,要更令人向往,因为对于朝鲜这样一个贫穷积弱,历来向各种统治者和各朝上国俯首称臣的附庸小国来说,这实在是天上掉下来的最美味的馅饼,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果然不出我所料,陈医士这位正人君子被我卑鄙无耻的谎言和画饼所欺骗了,他一脸肃穆地跪拜于地,激动得连声音都变了:“若果真能如此,就实在是朝鲜之大幸啊!小人愚钝,幸得公主指点迷津,以后小人定然任凭公主驱驰,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当然懂的要一个人真心真意地服从自己,听自己的命令和指挥的话,光靠威逼利诱是不够的,尤其是像陈医士这样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忠君爱国的仁人志士,就要用更高明的方法来笼络他的心,这方法就是万变不离其中的一条:投其所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