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间]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的笑而不语十分奏效。觉得自己得到了回应还是正面回应的李清笑容满面的道:“有那么大尊菩萨在背后,难怪以前你看不上……哎呀,不说这些了。今天你李哥我呀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是来给你送好消息的!”
李清带来的确实是大好的消息——虽然档案都还没调回来,但鉴于陶小霜在华一多年来的优秀表现(李清:是极优秀),许校长已经给她安排好了新的工作岗位。
什么工作岗位呢!正是华一校办工厂的厂长一职!
两年前,一纸批文一下,华一的那个工场就升级为了工厂,这个校办工厂在陶小霜调走前已经搭起了草台班子。
“小陶,今非昔比呀!”
怕陶小霜误会,把许历和自己的好心当成了牛肝肺,李清忙细细解释,“我们华一的那个工厂是底子薄,但……许校长已经得到消息,上面有意让我们厂合并街上的几个小厂,厂房和工人都并过来。”李清笑得颇有意味:“等合并以后,那就是千人的规模了,厂办的帽子肯定是要摘掉的,那到时可就……”毕竟一厂之长呀,就是两年前的那个草台班子,那也是炽手可热的!
从李清的话里,陶小霜明白这送上门来的‘厂长’的背后有林老太太的影子,估计林老太太是托了人在上海‘照顾’自己,而擅长秉承上意或者还想谄媚一番的许历许校长就送了这么份大礼——要知道李清的话真能实现,校办工厂顺利合并了,那做上它的厂长之位的人立马在级别上就和许校长平起平坐了,而实权上还犹有过之:许校长直接间接管理的教职员工还没有千人呢!何况两者职位不同,厂长的权力范围可比校长的大得多。
这送上门来要自己当厂长,话里话外还是‘保送’的意思,要是两年前,陶小霜肯定是要被狠狠地吓一跳的,而要说毫不动心那也是假的,但现在,陶小霜还真只是单纯的被吓了一跳。
毕竟她已经体验过了更大的成功!
在香港,她和大圣几乎身无分文建立起来的药坊每年光是租金就是近百万的港币,而工人人数高达3千人的二舅和二舅妈工作的大厂光华每年也才向区里上交70万左右的净利。而且,说实话,比起这白送的或者说走后门得到的大好处,她和大圣冒着绝大的风险,并且经过了一番努力奋斗后才得到的成功才能让陶小霜感到自豪和喜悦。
但药坊的事陶小霜连和徐阿婆都没说过,又怎么能告诉李清了。于是,她也没接李清的话茬,按下有些纷乱的心绪,笑着道:“李哥,先不说这个,我这两年里一次都没回来过,你消息一向灵通,和我说说学校的事吧。老张还那么爱下棋?”
“……啊?!”李清万万没想到陶小霜居然是这个反应!
作者有话要说: 李干事:到了187章,我终于有个名字了!!!
陶小霜:李哥,你总算是出头了。
后天见。
第188章 情深意浓
李清足足愣了两三秒; 才下意识的回了一句:“哦; 老张,老张他退休了……”
“是吗?”陶小霜心里一算,“可老张的岁数还没到50吧?”陶小霜记得老张才47、8岁而已。
“老张是提前退的,他大儿子不是想顶替吗?”回过神来的李清一面回话; 一面仔细观察陶小霜的神色,惊讶的发现她是真没什么惊喜之色,他就在心里暗自揣测:这是背后的靠山太大了; 所以……瞧不起这个‘安排’了?还是她猜到了表舅的打算?
也算李清今天倒霉; 偏偏遇到了不按章出牌的陶小霜,一时间,也算是绞尽了他的脑汁。
陶小霜也不管李清为何脸色怪异,只是继续顾左右而言他。她又挨个把宿管的马楠、姜援朝等人还有牛美兰、李姐等熟人挨个问了一遍。
李清满脸是笑的很详细的把自己知道的情况一一的说了。他也想通了:他是带着许历给的‘任务’来的没错; 可陶小霜这皇帝不急他这太监就是急死了也没用呀!现在这情况,连许历都要看陶小霜的脸色行事,他这小卒子还能硬要她表个态
李清也是在办公室里熬了几十年的一根老油条了; 想通了脑子也就转过弯来了——表舅让他来这一趟不就是为了和陶小霜拉近关系吗?既然是这样; 那就顺着她来呗。
还别说; 这两年里华一也是大变了样了:老张主任退休了; 没了周大主任庇护的张丽红被扫地出门; 食堂终于被总务抢了回去;牛美兰调去了区教委; 马楠和总务的小王谈起了恋爱。还有老张,他大儿子读师范的,临毕业却被分到了郊县; 他拼着两年的副主任不做,给自己儿子腾了位子……
这些事有些是早有苗头的,但也有不少真是出人意料,陶小霜原本只是想借着问这些来堵住李干事的嘴,后来倒是真问出了兴趣,李清见状就更是说得起劲了。
送走了李清,也到了晚上的饭点,陶小霜收拾了桌椅杯碟,就出门去11号吃晚饭了。
这天孙大柱现擀了皮跺了馅包了饺子。见天吃着一碗藕粉的孙大柱仍然耳聪目明,直到听到了陶小霜进门的脚步声他才把饺子下了锅,这个天气就是要现煮现吃才够热呼。
陶小霜一进门,正擦桌子的霍清芬就问道:“小霜,怎么就你一个,大圣今天不回来吃饭?”
“恩,他和朱大友庄沙在外面吃,他们3个好久没见了,这几天天天凑在一起找人斗牛。”要不是今天李清突然来了一趟龙泉里,陶小霜也是要去看他们的比赛的。
陶小霜一边上去帮忙,一边道:“奶奶,今天只有我们3个一起吃饭了——佰岁和采秀也不回来吃,他俩去大光明看电影了。”这两个小冤家闹了没两天后就不出大家所料的又和好了。
“唉哦!”霍清芬赶紧道:“大柱,饺子别全下了,留下一半!”
可惜晚了,只听厨房里传来一句:“啥,我已经全下了!怎么啦?”
“就你手快——大圣和佰岁都不回来,饺子吃不完好伐。”年纪越大越爱热闹的霍清芬有些没好气的道。
“晚上吃饺子吗?这可是爷爷的拿手好戏。”陶小霜就笑着大声道:“这下多了也没事呀,吃不完的可以明天煎着吃嘛。这样子,我明天煮一锅浓浓的梗米粥,再炒个排骨年糕,正好配着爷爷的煎饺吃。爷爷包的东北饺子皮韧肉香,煮着吃煎着吃都好吃。”
她这么一说,无论是客厅里的霍清芬还是厨房里的孙大柱不由都笑了。
说说笑笑的吃完一顿热腾腾的饺子后,3人就去了隔壁的12号。那边也已经吃完了晚饭,二舅妈正洗好了葡萄和梨。这下大家正好一起坐着边吃水果边听邓丽君的卡带。
等到孙齐圣来接老婆时,陶小霜的耳朵里还缭绕着邓丽君那甜而不腻的美妙嗓音。
出了12号后,两人没有马上回家,而是沿着龙泉里宽阔的弄堂手拉着手步履慢慢的散步消食。
“你们喝酒了?”陶小霜嗅了嗅,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酒味。
“大朱最近心情不好,我和眼镜也被他带着喝了两杯。”秋风阵阵,孙齐圣伸臂揽住陶小霜的肩,让她偎在自己的肩臂之间。
这时已经是10月中旬了,可孙齐圣从来不畏冷,他上身只穿着一件衬衫,那一向暖热的体温在酒后越发的灼热,陶小霜顺着他的动作半靠在他肌肉韧实的胸口上,不一会就觉得半边身子又暖又热,禁不住就舒服的喟叹了一口气。
孙齐圣见状就笑道:“我是不是跟火炉似的?”天气越冷,他的福利就越大,等到了1、2月,那就是他的天堂了——即使是睡着了,怕冷的小霜也会自己蹭到他的怀里来,然后两人往往就能在早上好好的亲热一回。而在夏天里,这样的好事那可是绝无可能的。
陶小霜哪里知道他又想这些不正经的了,还颇为受用他的体贴,她眼角一扫,见左右恰好无人,就踮起脚来在孙齐圣的下巴上亲了一口,亲完笑道:“这是赏火炉的。”
孙齐圣略低下头,用右手拇指暧昧的擦过下巴,挑起两条浓黑的长眉,嘴里调笑道:“我的天,这简直是……天降甘霖!”说着伸出舌头去舔手指上沾上的那细微的一点濡湿。舔完他俯身在陶小霜的耳边用低沉的略带鼻音的醇厚男声道:“这可是你招我的,这里不方便,等回去了,我要慢慢的、仔细的舔你……”
当街被他这么挑逗,虽然没人看见,陶小霜也热了个大红脸,她赶紧一边左右窥看,一边捂住了孙齐圣的嘴,恼道:“小赤佬,大街上了!”
孙齐圣一把抓住她的手,欲望升腾的双眼目光灼灼,“那我们就回去!”
这醉猴得寸进尺好不啦!陶小霜忍不住就推了他一把,同时狠狠的翻了个白眼,“醉鬼,谁理你!”
带着酒意的孙齐圣却抓着她的双腕不放,嘴里一个劲的撒赖,“小霜,我醉了,就想喝你冲的蜂蜜水……”说着话,另一只手还作势按了按太阳穴。
被他这么软的硬的缠着,陶小霜也只能投降了,两人于是半道折回。一进屋,在外面喊着头疼的孙齐圣立马就龙精虎猛了。才走到客厅就抱着陶小霜往八仙贺寿长椅上躺。两人亲热时他差点把椅子都掀翻了,后来他又在浴室和床上缠着陶小霜来了第二回 合和第三回合,直折腾到了半夜两点,非要去迷雾镇了,他才舍得偃旗息鼓了。
这个晚上孙齐圣是好好的痛快了一回,可被他拖着在欲海情潮里翻滚的陶小霜,身体就吃不消了,一到迷雾镇,她恨恨的拧了孙齐圣好几下,话都不想说倒头就睡,直睡了一晚,第二天的中午才起。
一睁眼,她就见孙齐圣守在床前。见她醒了,坐在床头看书的孙齐圣立时把热毛巾和水杯奉上。
陶小霜板着脸,也不说话,只任他给自己喂水擦脸。然后,孙齐圣又赶紧把昨晚在迷雾镇准备好的托盘飞来。
托盘上热腾腾的奶油面包切成小片,每片都涂满了陶小霜最近喜欢的莓子酱,旁边是热腾腾的浓汤和切好的鹿肉火腿。
美食当前,陶小霜一见食欲就来了,但还是挑刺道:“我要先撒尿。”
正着力表现将功补过的孙齐圣没有二话,赶紧就放下托盘,抱着老婆去了卫生间。直到‘伺候’陶小霜脚不沾地的吃完了早饭又洗涮完毕,孙齐圣才开始认错:“小霜,我这不是喝了酒吗?这喝酒……就乱性呀!”
陶小霜没好气的睨他一眼,“你以为我傻呀——你乱什么呀,你清楚着呢!”想到昨晚在浴室里孙齐圣真的舔遍了自己的全身,她就又羞得脸红。
孙齐圣看着她带着红晕的雪白脸颊和含羞带嗔的眼睛,只觉得一辈子也看不够,就真心诚意的道:“对着你,我永远都不清醒。”他愿沉溺一生,直至生命的尽头。
隐约的感觉到了他的心意,陶小霜不由也心有所动,看着他不说话了。
两人四目相对,含情默默的看了彼此一会,陶小霜先开了口,她道:“大圣,我有事和你说——昨天李干事来这了,他和我说了一件事。”接着陶小霜就把自己和李清的对话和孙齐圣大致说了一遍。
“林老太太这事办得……”孙齐圣想了想后摇头道:“也不算好心办了坏事,只是多余了。”
“是呀”,陶小霜点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天作为吃瓜群众,大家都看饱了吧。
总之,我是看饱了,又是为了孩子——前面有某长脸女星和她的霸道总裁为了孩子隐婚几年的,现在又有某百合和她的老陈为了孩子隐离几年的。这孩子真是万能的借口呀!
第189章 打算和喜讯
“真没想到林老太太来了个回马枪; 前一阵我们在北京时她只字不提; 现在却……”陶小霜不由笑着叹了口气,林老太太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也不枉自己和大圣为她治好了病。
叹完她换了个姿势,用手肘撑着桌面; 手掌支起自己的左脸颊,歪着头有些庆幸的道:“好在……我和你的档案李豹叔的确还没给我们转回来,否则我还得应付心急如焚的李干事、不; 是李主任和许校长。”
在档案没调回来的这段时间里; 她和孙齐圣就当是放了个大假,毕竟在外地出差了两年,两人准备趁机好好的休息休息,昨天陶小霜就是这样告诉李清的。李清也相信了。
孙齐圣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 那接下来无论谁问起,我们都这么说好了。”
“那当然。”陶小霜点头道,然后她问孙齐圣:“李干事和我说——两年前; 我刚离开华一不久我的位子就被江妮给顶了。那交运那边; 你的队长又保留了多久?”早在两人下火车的那天; 朱大友就找机会和孙齐圣通了风报了信; 他说孙齐圣的车队队长的职务早就是别人的了; 那个‘别人’还干得不错; 孙齐圣得早作打算才行。
“……也就3个月”,孙齐圣笑着道。
陶小霜想了想后道:“这两年开始搞双轨制,交运的长途班简直是炽手可热; 能给你留3个月已经很不容易了。”
双轨制,是指统销和议销并行,也是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开端。统销的物资上面有计划管着下面有票证等着,卡的紧;而议销的物资就不一样了,价格和数量都随行就市,那可钻的空子可就大了。据朱大友说,现在只要和车队管事的队长混得熟了,走后门不要太容易——就比如说拉西瓜吧,8辆车开出去,拉回来的只有7车半,那另外半车的西瓜直接就进了农贸市场。整个区交运也就8个队长而已,能留3个月,已经是孙齐圣在交运很有人缘的表现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既然陶小霜和孙齐圣都调任广州了,而且时间还不短,那他们的的工作和相对应的职务肯定是要有人接手的,可接手的人和形式不同,意义可大不一样。
陶小霜刚走时,华一那边是让老张作为副主任暂代陶小霜管理宿管,这种让下属做代理并指名是暂代的方式就是为陶小霜留着位子了;而不久后江妮的那种那就叫‘顶’——要是陶小霜真是普通的调职出差,等两年后她调回了华一,江妮能把主任的位子还给她?而没了职位,陶小霜就空有个级别了,就像是明清时那些舔着脸四处求官的进士,可不尴尬窘迫至极。所以,在许历的记忆里陶小霜才会是个已经模糊掉的人。
至于孙齐圣的被顶,自然和陶小霜的差不多,那‘别人’虽然不像江妮,有一个在区委作副局长的二舅舅,可也小有背景,而且还颇有些能力——连朱大友都说他还干得不错,所以孙齐圣这边也是不能顺利的回到交运去好好的做他的队长的。
好在两人也不想回去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经过了这两年,回到学校里做主任或者在交运做小队长,然后按部就班的往上走,两人已经不能满足于这条青年干部仕途的金光道路。所以在香港时他们才‘打包’了药坊而不是贱价卖掉它。
但是上海是一定要回的,否则事情就变成了两人出着差出着差,有一天人就悄悄的偷渡到香港了。国内对外开放毕竟才两年时间,陶小霜和孙齐圣可不想被打入黑名单,甚至被禁止回国,所以这偷渡的名头两人担不起也不想担。因此,两人得回来,然后以继承遗产的名义光明正大的‘回’香港。
这是夫妻俩离开香港时就打算好的,出乎两人意料的是,上面政策的松绑比他们想象的更快,一到上海,还没出火车站了两人就看见‘热烈欢迎华侨回乡认亲’的鲜红的大条幅。都不用四处张望,那条幅就横在站台的正中央,醒目非常,这就是上面的态度。
这些面子工程还不说,在街头巷尾那些曾经让阿拉们讳莫如深的自家的海外关系也成了阿婆姆妈们挂在嘴上常常炫耀的谈资。很显然,和香港那边会让人抱着谨慎态度的关于内陆的那些‘传闻’不一样,国内的情势是真的大开放了!
所以,陶小霜和孙齐圣尽可以不用像曾经计划的那样等待了:他们可以很快的继承‘遗产’,甚至还可以自由的来往于香港和上海!
事实上,现在的国家很缺钱,外汇储备少得可怜,所以美元是最好,港币英镑什么的也是来者不拒的,于是回国的华侨们可都是地方上的贵宾;在上海,各大酒店都对‘外’开放,当然也只收外汇;听王姿说,外交部还准备专门定制一批有领导人亲笔签名的金笔,作为纪念品放在酒店里卖。
陶小霜和孙齐圣要是再次拿到了香港的户口——两人以前的户口纸已经被孙齐圣从香港的公署里取走了,那来往于两地时两人还能坐上飞机。在国内,两年前这个待遇只有12级以上的高干及其家属才能享受,现在华侨也能,虽然要花钱。
既然都不用再等了,那两人也就不用再回去了。
陶小霜有些惋惜的道:“早知道上面的步子迈得这么大,我们就应该给律师事务所定一个早一点的日期。”
孙齐圣道:“千金难买早知道。在香港我们又怎么能知道这些。”惧怕回归,对于国内的开放,香港的各大报纸胡乱唱衰的多,据实报道的少,耳目闭塞下他们当时也只能按着知道的信息来做打算,估计错了也是没办法的事。
陶小霜点点头,然后就笑了:“好在我不用回华一了,要不然又得和许历那只老狐狸打交道了。”她举起左手,勾起食指,“你看昨天他给我下的那鱼饵,真是……老谋深算啊!”
昨天李清是怎么说的?
他说许校长得到了消息,上面有意让华一的校办工厂合并街上的几个小厂……只是得到消息而已,这厂真能合并吗?合并的时候又真能以华一的校办厂为主,而不是它反被街道工厂合并。街道上的是小厂,华一的校办厂也不大呀,连李清也说了——华一的底子薄呀!
所以,可不是鱼饵吗!香喷喷的,可是带着钩子呢!
其实,许历能给陶小霜就是华一那个只有草台班子水平的校办厂的校长的位子,要做那个千人规模的工厂的厂长,这个天大的好事是要陶小霜自己或者准确的说是要陶小霜靠着林老太太去争取的——真以为那几个街道工厂的厂长会坐在那里看着自己的厂子被合并呀?真以为就没有其他有背景的人早看中了这个合并后的工厂的厂长一职呀?
所以,许历也就是提前向陶小霜透了个消息,但陶小霜还不得不为此感激他,毕竟他不让李清来这一趟,陶小霜就晚一天知道这个消息。而且陶小霜要真是想争取工厂合并的事,还真少不了要麻烦许历这个地头蛇,这一来二去的,这许校长可不就巴上了陶小霜,也就巴上了她背后的‘靠山’。
这些是陶小霜分析出来的,而许历的算计也许更深,所以陶小霜才说他老谋深算。
孙齐圣则道:“前几年你出工不出力,其实心里并不想和他站一边的事他是有数的,所以他才把江妮安在了宿管。”
陶小霜想了想,“你说得对——虽然他当时没有表现出来,但估计我早就在他的清洗名录里了。”果然是老狐狸呀,要是自己没有因为毛毛的事突然要离开华一,那只怕他已经借刀杀人,设计江妮直接和自己冲突上了。
想到这里,陶小霜不由得摇头,“所以还是我们自己单干的好,在这单位里待着大半的脑子和力气都得留着往‘同志’身上使,原本能做的事也做不到了。”她对孙齐圣笑着道:“所以……我们还是去香港投机倒把的好。”
孙齐圣笑着点头,“现在我们就等着我姨婆的死讯了!”
陶小霜咬着嘴唇,心里有些发笑的感觉,“这么高兴的等着人‘死’,还是第一次呢!”
孙齐圣笑道:“这才是真正的喜丧!”
谁知道,孙齐圣那无中生有的姨婆的喜丧还没传来,几天后一个陶小霜不知道自己该不该高兴的喜讯却是突兀的出现了——采红和高椹要结婚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点晚,因为昨天有事,所以差点写不完了。
第190章 混乱
这事可以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脚踩两只船; 高椹这是要耍流氓呀!”采秀一脸惊讶的咂舌道。坐在一旁的徐阿婆伸手打了下她的手背; “你这小囡瞎说什么!”女孩子家家的怎么能说这些话。
“妈,这就是在耍流氓!天呀,他们居然说要结婚!那许家那边要怎么办呀?”当妈的程谷霞简直是在尖叫了。
“妈,你别激动,慢慢说!”陶小霜自己的声音也有些大; 她的心里其实也很惊讶。
要知道; 高椹可是有对象的!他和他爸同事的女儿已经处了两年多的时间。那个姑娘叫许桂香; 两年前陶小霜去高家时还见过一面的; 那人比高椹小3岁; 长相清秀; 性格听说也不错;两人婚事将近; 许家那边连毛脚女婿都叫上了。
“昨晚; 我和四海下了班后去高椹那边; 他奶奶做了他喜欢的陈皮牛肉,让我们给他端去一碗; 结果……”程谷霞压着太阳穴,气恨的道:“你们都不知道我和他爸看见了什么——采红居然住在他的屋子里!看样子,还已经在那里住了好几天了。天呀,这事要怎么办呀——我们家和许家都说好了的; 高椹和桂香明年小年时就要扯证结婚的……”想到还一无所知的许家和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