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旗杨-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十章 攻城
城下的鲜卑骑兵开始动了,在城墙上汉军士卒的注目下。鲜卑军队突然向着四周散开,在汉军的注视下,鲜卑人就像是演练过无数遍一样,两千步的大阵整齐的分割成四个小阵。而后左边的一个还有右边的两个向前而去,在没有动的那个方阵的前面会和。最后就成为了前面是三个方阵,后面一个方阵的“T”字形结构。
鲜卑人军队的变化实在是太整齐了,中间没有一丝的阻碍和混乱,就像是已经演练过千百遍的样子。从中可以看出鲜卑人骑术的精湛,还有鲜卑人纪律的严明,从开始到现在下面的鲜卑军中就没有过喧哗的声音。就连变动阵型的时候,除了战马的脚步声,就是战马的嘶鸣声,在没有第三种声音。
在下面的鲜卑军中传出一阵号角声,随着号角的吹响,前面的鲜卑军中间的那个方阵开始动了起来,在隆隆声中他们想着咸阳城冲去。杨奇看着鲜卑军队的动作,有些不解。虽然咸阳城的城墙并不是很高,大概就是两人的高度,在怎么说咸阳也不过是一个偏僻的小县,不能和中原那里的县城相比。但是这也不是骑兵说能够到达的高度,骑兵再强也跳不上去。而杨奇也不相信鲜卑人会选择撞墙撞死,因此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杨奇不知道却不代表其他人不知道,王嘉和方军侯都是在北疆待了十几年的老人了,鲜卑人的老战术都是了解的,奔射而已。可是知道归知道,王嘉他们确实没有有效的办法制止他们。当然并不是说汉军就没有办法,只是咸阳城不能。因为射程能够到达千步的床弩,也就是连弩,咸阳城中没有配备。这种大型的守城和攻城武器,极为少有,咸阳这种县城是不可能配给的。咸阳城中就连六石弩射程可达二百步的蹶张弩都很少有,有的多是那些有效射程五十步,一百步的臂张弩。
因此面对鲜卑军队的攻击,县尉和军侯都是有些无奈。鲜卑人直接冲到城下两百步的时候,开始取出自己的弓箭,弯弓搭箭。在距城墙一百五十步的时候,射出了自己手中的弓箭。第一排、第二排……相继射出自己的弓箭。箭支如雨点一般向着城墙上掉落。
城墙之上不时的有人中箭倒地,汉军士卒把头紧紧的放在城堞的后面,躲避着箭击。还好城墙上的百姓已经被送入了城楼之中,否则场面不知道是何等的混乱。
城下的鲜卑人在距城墙百步的地方就调转马头,在城墙的下面划过一道弧线,远去返回阵中。鲜卑人便是想不离去也不行,再往前就是汉军构造的防守阵地了。错综复杂的壕沟,壕沟内的插着的木箭,遍布壕沟四周的铁蒺藜,更加不要说这些的后面还有一个宽达十五步的护城河。骑兵面对这些东西还敢上前的话,他们就将面对一场屠杀,守城部队对骑兵的屠杀。这让鲜卑人不得不停下来。城墙上的守军士卒,看着鲜卑人的远去而无能为力。仅有的几把蹶张弩却又因为准度的原因基本上伤不了几个人。虽然鲜卑人也前进不了,但汉军却也只能顶着鲜卑的弓箭继续守城。可以说汉军现在完全处于不利的状态。
幸好城墙之上建有大量的杂楼,各种用处的都有,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能够阻挡弓箭。同时城内也在编织樊篱,樊篱和城堞相连,高六尺宽四尺。能够有效的防御火箭之外的弓箭。
因此虽然城下的鲜卑人一排排的向着城墙上射出弓箭,天上箭如雨下,鲜卑人的箭矢的力道非常强,能够射穿盔甲。但是王嘉和方军侯都不是很担心这个,紧紧靠弓箭鲜卑人一辈子都别想打下咸阳。王嘉和方军侯担心的城下的鲜卑人,鲜卑人太多了,五千人的鲜卑人看上去不是很多,和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着分之等中的围之和攻之差远了。但是很多时候还是要看实际情况的。
便拿现在的咸阳来说,城墙高不过两丈,因此鲜卑人极易攻打。又因为守城器械的缺少,可以说是处于一个被动挨打的局面。城内的百姓对胡人又有着一种天然的恐惧,如果不是怕屠城,想要投降的绝不在少数。虽然士卒的士气还算不错,但是鲜卑的这一手耀武却把汉军的士气立即打下去了两层。
总的来说如果鲜卑人能够狠下心来,不计生死,城中绝对守不了多久。这些尚不是县尉他们最为惧怕的,他们怕的是现在的鲜卑军不过是大军的前锋,后面陆续还有鲜卑人到来。那样的话,他们已经能够想象城破之后的惨剧。
鲜卑人不停的向着城内射出箭矢,基本上汉军士卒经历了四轮箭雨的洗礼。而后鲜卑人回到自己的位置,不在发起进攻。随着号角的再次响起,前面的三个方阵内的鲜卑人都是动了起来,向着北、东、西三个城门奔去,而后像刚才在北门一样的做法又演了一遍。各个城墙上多有受伤之上,尤其是东西两面城墙。两面城墙的长不过是三百五十步,而鲜卑军队的宽却是五百步,比城墙还要宽上一些。
因此两面城墙承受的压力就要大的多,虽然大部分汉军士卒都躲了起来的。但是躲到城堞之下不代表就是安全的,箭矢的落点尤其是这种大规模的使用中,靠的不是一个人的准头,而是一定范围内箭矢的密度。所以箭矢会落在什么地方,在箭矢射出后,就只有天知道了。而且还有些强弓射出的箭矢甚至射穿了城堞和盾牌,给汉军士卒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鲜卑人在进行了一盏茶时间的射击之后,就退了下去。鲜卑人如潮水一般的远去。然后在汉军士卒还能看到的地方,大概也就是五里外的一处小丘上扎营休息。鲜卑人赶到咸阳城下,立即是耀武扬威使得做出了一系列举动,士卒的体力消耗过大,也是需要休息的时候,同时也未尝不是把鲜卑人要把他们今天上午的举动,传的城内皆知。鲜卑人视城上的两千守军如无物的来去自如被城内的百姓知道了会产生什么影响,对军队士气的打击更是不可想象。毕竟汉军是第一线参与了,他们的感受比城中的百姓更强烈一些。
鲜卑人退去了城上的汉军自然也就能休息了,汉军在城墙上席地而坐,从水缸之中取水解渴,该上厕所的上厕所。伤员也都被送去接受治疗,死去的汉军尸体被民夫从城上运下,家人在城中的,通知家人前来领取尸体和抚恤金。家人不在的就地火化只留下腰牌证明身份,腰牌被保存于城中的仓库之中。
鲜卑人的到来,还有此次鲜卑的强势,让城上的汉军都是有些不知所措。现在汉军的士气低落无比,杨奇甚至在自己手下的士卒的眼中看到了绝望的神色,就连刘二等人也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显得是那么的颓丧。虽然还不至于发生什么,但是长此下去肯定不行。可是这些事杨奇也没有办法,只能祈祷鲜卑人尽快攻城了。如果在这样不痛不痒的耗下去,城中虽然不缺粮食,但是士气俱无,早晚会出事的。只有攻城开始之后,士卒在惨烈的战争就没有时间和体力想这些了。杨奇也只能祈祷这些,虽然这不异于饮鸩止渴,但也只能如此。
可能真的是杨奇的祈祷起了作用,鲜卑军再次进攻的时候除了例行的的弓箭之外。尚有部队带着简陋的云梯等工程器具,显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加紧赶造的。不过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让杨奇愤怒愈加,也让城上的士卒怒火冲天的是那些扛着云梯的人。那些都是大汉百姓,每个人的身上都是衣不裹体,而且鞭痕尚在,清晰可见。
可以看出这些落入鲜卑人手中的大汉百姓过的如何。最为让人悲愤的就是前面那些手拿刀剑之人。那些也是大汉百姓啊,一个个衣着褴褛的汉人百姓,在鲜卑人的前面排成纵队,后面则是一个个刀剑出鞘的鲜卑骑兵。
杨奇双眼一时间红了起来,鲜卑人的目的已经是明显了。那就是要拿那些大汉的百姓攻城,一时间新仇旧恨一同涌上心头。握着长矛的手因为太过用力,骨节都有些发白了。城上帮助守城的百姓的见此立即是骚动了起来。同样是平民百姓,都有着共同的心理,让他们如何下得了手。
城下鲜卑人的军队之中号角声响起,百姓身后的鲜卑骑兵动了起来。他们像驱赶牛羊一般的驱赶前面的百姓,百姓在骑兵的驱赶下,高举着云梯向着城墙冲去。城上的守军见此都是愣了起来,不知道如何办才好。城下的攻城队伍已经到了城下百步的地方。他们开始把一些梯子和木板放在壕沟的上面,开通了一条条勉强可以通过的道路。
王县尉在北门见士卒不见动静立即是急了起来。抢过一名汉军士卒手中的弩箭,一脚把那名汉军士卒踹飞。喊道:“那些不是我大汉的百姓,是鲜卑人假扮的,不想死就给我杀。”说着扣下了悬刀(相当于扳机),弩箭射入一名百姓的胸中。刚刚还高举着刀大喊着的人,立即是软倒在地,在地上抽搐了几下,便不在动弹。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葬身在战争之中。
城上的守军见此都是放出了手中的箭矢,他们松开弓弦、扣下悬刀的时候,眼中俱是含泪。城下的那些是不是大汉子民,城上的人难道还真看不出来,王县尉的那番话不过是骗着众人安心罢了,众人也是含泪欺骗自己而已。
第二十一章 城战第一天
“放,放,放”各队的队长一声大过一声的喊道,眼中的泪水不停的流下,那一声声嘶哑的喊声,包含着他们的无尽的恨意和痛苦。战士们不停射出手中的箭矢,弓箭手不停的拉弓,把一支支的箭矢射出去。弩手不停的射出一支支的弩箭,而后快速的拉开弓弦,放上箭矢,瞄准,按下悬刀,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一般的完成。战士们因为心中的恨,潜力一时间爆发了出来。拉弓的速度比起平常至少快乐三分,很多战士因为过于频繁的拉弓开箭。造成肌肉拉伤,更有甚者手指上的扳指因此而爆裂,但他们仍然继续拉弓,就算是自己的手指鲜血淋漓亦在所不惜。不仅弓箭手如此,很多弩手也因此导致手套断裂,手指被割伤。
因为城上守军因为同仇敌忾,还有那种杀伤自己人产生的疯狂。在城墙上箭雨的笼罩下,城下攻城的队伍所到之处会立即留下一具具的尸体。可是那些鲜卑人显然是不在乎汉人的伤亡,他们依然是不停的驱赶汉人向着汉军的箭雨之中冲去,就连那些已经身中数箭而到下的汉人也不放过。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向着城墙冲去,不从者都是被砍去了脑袋,然后头颅被挂在战马上。
每个鲜卑人的战马上最少挂着两个汉人的头颅,都是那些消极磨蹭者,还有那些退后不愿继续上前的汉人,他们的身上染满了汉人的鲜血。满身的鲜血,战马上挂着头颅,对于那些汉人来说,他们已经不是人了,是来自地狱的魔鬼、妖兽。汉人害怕了,害怕到连反抗和不甘的情绪也没有了。他们再也不敢违抗命令,一批批的“毫不怕死、争先恐后”的向着城墙冲去。他们填平了一道道的壕沟,每一道壕沟都可以说是用汉人的尸体填满的。他们踩着自己同伴的尸体,顶着城墙上汉军的箭雨,向着墙面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那些为了鲜卑骑兵而准备的各种措施都被城下那些本来是团结在一起抵御鲜卑人的汉人给一一破坏。他们把铁蒺藜一个一个的扫进壕沟之中,而后用木板、泥土、还有尸体垫出一条条通向城墙的道路。直到护城河前他们疯狂的势头才被阻止。但是鲜卑人显然也是经过了充分的准备的,十丈长的云梯被放倒在水中,而后那些疯狂的汉人,一个个的跳下护城河中,走进那齐腰深水中,留下一具具的尸体。一步步的穿过河去,然后抬起云梯另一头放到岸上。然后在云梯的上面铺上木板,成为了一座简易的浮桥。一座座的浮桥搭建在护城河上,成为一条条鲜卑人进攻的道路。
城墙上的战士眼中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的双手和他们的心灵已经麻木了。受到各种情绪影响的战士们已经变得有些疯狂了,他们不再在乎那些是不是汉人,他们现在只想着把那些源源不断的混蛋给杀了。战斗的双方现在都是已经疯狂了,现在还有人注意到战斗的双方都是汉人吗?鲜卑人却在一旁用冷冷的目光注视着双方。
城下的汉人在留下了一两百具尸体后终于到了城下,而在后没有鲜卑人的监督下自发的把云梯搭上城头。然后开始了他们的攻城战。而鲜卑人早在百步之外就停了下来,然后在号角声中开始了他们的“火力”压制。
城墙上开始了出现了伤亡,这些伤亡还在不断的扩大。城墙上用来抵挡和收取敌方弓箭的樊篱,在第一个汉人爬上城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城墙下的一堆枯草。城墙之上现在在抵御攻击的已经不是汉军了,而是那些被征召的百姓,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支长矛,不停的把那些爬上来的汉人刺下去。在汉人不断地从云梯还有城头上掉下去的时候,也不停的有百姓中箭而到下。在鲜卑人不计伤亡的攻击下,城头和攻城部队胶着的百姓,伤亡巨大,但是他们退不得,就算是死也只能死在战斗中。
不是百姓有着多高的觉悟、不怕牺牲,而是因为拉弓的次数太多双臂酸痛不已而退下去的汉军现在成了督战队。刚刚还在保卫城池的战士,他们手中的武器现在却指向了应该被他们保护的百姓,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
汉军和鲜卑人一时间是多么的相像,一样的不拿百姓当人看。相比之下汉军还算是好一些,至少到现在他们还没有向着百姓举起屠刀。城下的那些汉人在鲜卑人的驱赶之下,爆发出了巨大的战斗力,他们顶着鲜卑人和汉军的箭雨,一波又一波的向着城墙上涌去。面对城墙上守城百姓的长矛,他们不停的撞上去,被矛尖刺入身体,掉下城墙。城墙上的百姓又因为要守卫城墙的缘故,成为了城下鲜卑人最明显的靶子,每时每刻都有着人倒下。城墙之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绞杀着大汉的百姓。
从战斗到现在已经半个多时辰了,鲜卑人和汉军就这样僵持着。两方在城墙的范围之内留下了遍地的尸首,可是直到现在双方都是没有一点的进展。鲜卑人没有登上、夺下城墙,汉军没有击退鲜卑人的进攻,两方就这样看着中间厮杀地带不停死去的大汉百姓,而无动于衷。鲜卑人不停的用弓箭射击,就连鲜卑人自己都不知道放箭的鲜卑人换了几波,但是攻城却从没有停过。汉军因为在开始的时候导致双手受伤,而不能还击。城上百姓在箭雨之中冒死抵挡着城下的进攻,但是直到现在他们却只能用长矛,其他的滚油、沸水、檑木、滚石、铁砂等守城的器具,被完全限制了。双方的将领都有着自己的考虑。
最后还是因为鲜卑人数的众多,城墙上开始出现了危机。经过长时间的战斗,有些地方的人员伤亡较大。在鲜卑人的一次齐射之下,城墙上的一段守军因为受伤过多,让城下人抓做了机会,攻了上去。
守城的百姓和攻城的汉人在城墙上战成了一团,一直在后面督战的汉军,终于是动了。汉军排列成整齐的队列,高举着长矛向着那些攻上城的百姓走去。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休整,汉军差不多已经休息好了。
刚刚还在抵抗敌人的汉军百姓如潮水一般的退去,城下的汉军以为守军怕了,很多人都兴奋的大叫了起来,爬上城头的汉人脸上都带着笑容。可是他们脸上的笑容很快就凝固在脸上,一蓬箭雨就把他们的幻想打破了。在他们晕头晕脑的时候,汉军一个什排着整齐的队列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放箭”一声令下,一蓬箭雨落下,城上的汉人多有中箭的,很快是乱了起来。在汉人混乱的时候,汉军向前挺进,在汉军的长矛的面前不断地后退。后快就到了城墙的边缘,人在危急的时候,总是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可是在两者力量之间的差别太大的时候,这种爆发又有什么用?很快汉人就被赶下了城去。城墙上留下一片尸体。
从这一次开始城墙上开始频繁的出现危机。杨奇所在的东城墙虽然不是鲜卑人主攻的方向,也开始有鲜卑人攻了上来。
杨奇看着被赶下去的汉人,倒在城下不停的哀嚎,眼中一片清冷,犹如那严冬之夜,月光之下的寒冰,寒地渗人。杨奇冷冷的看着四周,没有一个人敢于和杨奇对视,每个人看到杨奇的眼睛都会感到遍体生寒。
“真不知的什长是怎么回事,从开始攻城开始,眼睛就冷得像寒冰一样,看的我全身发冷。”刘二在陈元的耳旁轻声道,旁边范升、杜佶、宋七等人也不住的点头,都是深有感触。
“谁知道,你没见到什长刚才的样子,像是想要吃人一般。”陈元也是身有同感,不知道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你们干什么,回去。”杨奇回过头,看着众人,声音寒地渗人。
“诺”众人在稳定住局面之后,回到后面继续当起了自己的督战队。
城上守城的百姓很快就补了上去,战线重新恢复了正常。城墙上的争夺也重新恢复了僵持,偶尔有上了城墙的也很快就被打了下去,总得来说,一切可以说是平平稳稳的度过。
“呜”的号角声响起,在太阳西斜,残阳如血的时候,鲜卑人终于吹响了收兵的号角。还在攻城的汉人立即是如潮水一般的退去,鲜卑骑兵这个时侯也不在像开始的时候那样待在后面,反而是来到前面,面对城墙,看样子是在防范汉军突然出击。
城墙上的汉军也没有出击的意思,直到鲜卑人完全退回到营地之中,城门依然是没有动静。城墙上的汉军看着城下那些严阵以待的鲜卑人,只能眼看着鲜卑人退回大营之中。杨奇看着城下退去的汉人,眼中的寒意更胜。回头看着城上那些战斗了半天,现在更多的则是倒在地上的百姓,眼中的寒意稍退。
“什长,我们下去吧。”刘二他们相互搀扶着来到杨奇的身旁道。
“恩,你们怎么样了。”
“没事,只是射中了大腿,回去请苗老把箭头拔出来,就没事了。”刘二咧嘴笑道,不过他笑的实在是难看。
“那就好,大家都去找医官包扎一下伤口,陈元,你过来,和我一起交接防卫。”
“诺。”……
杨奇在来到队长的地方,把自己的腰牌递给那里正在记录的文书,道:“什长,杨奇,轻伤两人,无人死亡。另,男子重伤一人,女子死一人,老小一人,重伤一人。”
杨奇没说一句,佐吏立即是记录一句,等杨奇说完,佐吏拿着杨奇的一腰牌就递了过去,“好了,可以走了。”
第二十二章 蓄力
杨奇和陈元走在回营的路上,城中一片忙碌的样子,不时的有人抬着受伤的百姓从两人的面前经过。还有士卒押送着一批批的未曾参与守城的百姓前去城墙,看样子应该是为了修缮城墙。今天虽然没有撞冲车、投石机等器械,但是仅仅是弓箭,就造成了许多侯楼、木楼和立楼的毁坏,而那些东西又是对守城很重要的,因此晚上加紧修葺。
“陈元。”
“什长。”
“陈元,我记得你曾说过你是豪门出身?那你知道的事情一定很多了,我有些事想问,你也知道我没读过书,其他人也都是一样的。”
“什长,什么事?”陈元提起自己的身世,就有些无奈。
“陈元你说我们云中郡一共有多少人?”
“这,按户籍所说整个云中郡大约有民两万七千。怎么了,有问题?”陈元对杨奇怎么突然想到这个感到不解。
“两万七千?”杨奇停了下来,回过头看着陈元,“我记得咸阳城中就有民八千三百人,兵三千人。云中郡总不是就只有咸阳一个县?”
“这个其实也简单,什长,你以前可能没有出来过,也就不知道。户籍上统计的是那么多,可是没有在户籍上的又有多少?云中本来就是地广人稀,又加上时有鲜卑、匈奴、羌人出没,多有相互袭杀,杀害汉民者。因此县中县吏,郡中郡吏除了接到各地自己上报的人数,很少会亲自查验,核查。因此有些村子多是少报人数,甚至有的村子直接就是从户籍上消失了。再加上还有一些荫蔽于地方豪强家中的佃户,所以人数肯定是比户籍上的要多上一些。这也没什么好惊奇的。”
“至于咸阳城中确实没有这么多人,不过什长,在咸阳,云中的北面还有武泉、北舆、原阳三县,三县因为距离鲜卑较近,一直都是边境互市的地方,因此也吸引了大量的百姓前去。现在三县的百姓南下,也有许多进入了咸阳,因此城内人数增加也是正常的。”
“这样,人口居然有这么多。”杨奇听到这么的多的人数,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停,最后化作一声叹息。“陈元按你的估计现在咸阳城四周大概还有多少人没有进入城中?”
“这个说不好,我也是第一次来这里,情况也不是很清楚。”陈元现在已经猜到杨奇想问的事,沉吟着说道。“不过按其他地方的情况来看,一般情况下,大概会有大概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没有进入城中或者已经逃离。不过云中这里可能会少些,具体是多少真的不好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