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路人甲日常-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尔后五姑娘被接到老夫人跟前教养,三夫人又生下六少爷,和三姥爷的感情才越来越好,好像回到了新婚时的模样。高姨娘母女在给三夫人上眼药,三老爷也不信了,反而疏远了家里的姨娘们,只歇息在三夫人房里。

    高姨娘母女见憾不动三夫人的地位,无法可想,便把希望全放在高跃身上,只盼他高中。

    如今梦想成真,喜的五姑娘也舍得将一些旧衣裳赏给丫鬟们穿了。又得了舅舅即将娶高门贵女的消息,赶紧收拾了些银子首饰等不打眼的东西,让奶娘给外家送去。

    却原来这高跃竟是同宋家老夫人差不多时间到的京城,拿了姐姐给的银子,在四环临近三环处高价买了处小宅子,不过两进的地方倒花了四五百两银子。

    高跃也是个有上进心的,买了一个婆子烧水做饭,自己就塌下心来苦读。后来又以文会友,倒有了些名气,结交了一些朋友,其中便有齐府庶出的三少爷。

    等高跃高中,这位三少爷禀了自己父亲,齐大人将高跃查了一遍,知道是个知上进有野心的,而且居然还和如今正热火朝天的顺安伯府有关系。虽说只是庶出三房一个姨娘的弟弟,但看着那姨娘大把的银钱砸弟弟身上,可见宋家也是看中这个高跃的,否则一个姨娘哪里来的那么多银钱?

    齐大人这一番推测下来,就有了下嫁女儿给高跃的事。

    这位齐五姑娘便是那位齐三少爷的胞妹,他俩的姨娘很受齐大人宠爱,齐夫人手段再高,也敌不过美人的枕头风,这事就算定下了!

    而齐夫人则冷笑了一声,她动用了娘家的力量,将这高跃里里外外又查了一遍,看着忠厚又哪里是良人,否则怎么会这么心安理得的用着自己姐姐的卖身钱!

    而高跃来京这么长时间,顺安伯府别说是主子,便是一个正经管家都没派出来与高月结交过,只有一个妇人来过几回。

    再烧稍一探,便知那妇人每回进出顺安伯府都是遮遮掩掩的。齐夫人叫人又花了些银子,得知那妇人是宋家三房五姑娘的奶娘,齐夫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宋家根本不认高跃,不过是那姨娘和庶女心大罢了。话说也是,有哪个正经人家会认一个姨娘的娘家为正经亲戚!

    齐夫人在外赴宴时也见过宋老夫人几次,听谈吐,就知道是个有心胸的,那宋五姑娘如今如此行事,那是打嫡母的脸,打宋家的脸,以后有她受的。

    至于自己家中那位庶女,齐夫人又冷笑了几声,被她姨娘宠得不知天高地厚,眼大心空的,以后更有她受的。

    齐家这边儿诸多心思五姑娘是不知道的,她只知道自己舅舅中了进士,明年开春便要迎娶高门贵女。遍观诸位姐妹,便是嫡嫡出的大姐姐、二姐姐的外家,也没有自己外家这么得力,那两家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

    而自己祖母和嫡母的娘家再有钱,也不过是个皇商,即便沾上皇家,也不能和官家做比。

    想到这儿,五姑娘换了身儿新做的鲜亮衣裳便带着碧纱出了门,来到随安堂给老夫人请安。

    今天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老夫人又没招姑娘们来说笑吃喝,一向不爱出门的五姑娘破天荒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给老夫人请安,倒让众人稍惊奇了一下。

    三姑娘、四姑娘、六姑娘得到信儿,即便没在一起,但表情却一模一样,都是冷笑一声,说了声“随她”!这么多年姐妹,谁不知道谁呀!

    平日里五姑娘要装可怜,她们也让着些,到底是自家姐妹,又都养在祖母名下,闹得不欢而散到不好。

    如今她要上赶着去作死,别人拦都拦不住,也不想拦。

    三姑娘也心念生母,顾及生母娘家,但给些银钱也就罢了,叫她上门认亲那是不可能的事儿,她姨娘也不会这么糊涂。

    而四姑娘生母是个扬州瘦马,打小便被卖了,哪里有什么娘家可言!

    至于六姑娘,那更是见自家庶姐一步一步漏出狐狸尾巴的,又这般打自己母亲的脸,心里早就不拿她当姐妹了。听到这消息,便叫人给自家哥哥弟弟送了信儿。大哥即将大婚,爹娘就快进京了,五姐看来在京城留不长了,再留便是祸端了!

    五姑娘来时正赶上老夫人用早饭,老夫人便招呼她一起用。

    待用了饭,五姑娘笑道:“还是祖母这儿的饭食香呢,每回都让孙女儿吃撑了!”说着还装模作样的拍了拍肚子,打算来一回“彩衣娱亲”,可惜屋里除了她的笑声,便没有旁人开口,倒显得尴尬。

    碧纱忙给主子找台阶道:“一样是小厨房做出来的饭菜,姑娘今个用着更香甜,可见是陪着老夫人心里高兴呢!”五姑娘忙道:“可不就是嘛!”

    老夫人虽气她眼皮子浅,但到底是孙女儿,也不好叫她下不来台,也道:“看着你吃的香甜,我心里也高兴呢!一晃五丫头都这么大了,出落得花似的模样了!”

    五姑娘暗松了口气,笑道:“要说花似的人,祖母跟前儿有苏苏,便顶了我好几个呢。”又夸了苏苏今天的衣裳,眼中嫉恨之色一闪而过,指着自己的衣裳道:“我原不喜这些艳丽的颜色,但想着咱们家喜事连连,便挑了几匹茜红、银红、宝蓝、橙黄的料子,其中有一匹宝蓝银线绣大朵白玉兰的蜀锦,还是当日娘娘赏的呢!一直舍不得用,这回也做了几件衣裳,改日穿来叫祖母看看。”

 第十五章 祸端(二)

    五姑娘先前说道有几匹蜀锦的料子一直舍不得用,然后到底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苏苏,只因苏苏身上的长比甲也是蜀锦的料子,虽然只是织暗云纹浅蓝素面的,但下摆和圆领处也用银线绣了几枝白玉兰。

    正经姑娘都舍不得用的料子,苏苏却做了件家常比甲,这一比就显出问题来了!

    苏苏却只轻轻一笑,“五姑娘说这话奴婢可不依,别人不知道奴婢还不知道吗?老夫人疼你,便是宫里只主子娘娘们用的蜀锦、云锦、羽缎、妆花缎,老夫人每年也没少给姑娘。再说,咱们府上哪有舍不舍得一说,说出去倒要叫人笑话了。”

    五姑娘见苏苏破天荒说了这许多话,祖母脸上虽带着笑,却不看自己一眼,也知自己今天孟浪了。便起了身拉着苏苏的手道:“好姐姐,快饶了我吧!我不过随口说了一句,倒惹出你这一大长串儿。”说着,便半真半假的要给苏苏道歉。

    苏苏忙闪到老夫人身后,老夫人这才道:“快别闹了,都是大姑娘了,叫外人看见还不笑话?”然后又对五姑娘道:“你今天这身衣裳倒不错,不过家常穿,到有些隆重了,平日里穿的又太过素净。咱们家向来姑娘是娇养着的,你姨娘有你父亲母亲照顾,也不用你多挂念,别委屈了自己!”

    五姑娘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变:“知道祖母疼我。”然后若无其事的端茶,吃了一口又道:“说起姨娘,我到有个事想和祖母商量商量!”

    见老夫人看她并无不妥,提起的心才放下,斟酌的语句,五姑娘道:“是姨娘的兄弟进京赶考,我的奶娘出门抓药时正碰上,便拖了奶娘向我问声好,到底是姨娘的娘家人,不好不理,我便叫人送了些东西。这回也高中了进士,在城中买了处宅子,听说又和吏部左侍郎家结了亲。知道不是正经亲戚不好上门拜访,只前些日子,姨娘的爹娘也进了京,想接我过去呆一日。我不好做主,便想着和祖母商量商量。”

    五姑娘到底不傻,没说出“舅舅”、“外家”等字眼,又说了“到底是姨娘的兄弟”,显得自己有情有义。而且自己舅舅中了进士以后也是官身,想来祖母也知道舅舅的价值。

    听了这番话,宋老夫人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孙女般,仔细的打量着她,直到五姑娘心虚般移开目光,向后微缩了缩,老夫人才面无表情道:“既要商量,总要让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五姑娘此时已经后悔了,但自己话都说出去了,又想到舅舅的嘱咐,只能硬着头皮道:“孙女儿自然是听祖母的,但我想着,到底是姨娘的父母兄弟……”

    说到这儿,便被老夫人打断了,“他们是你姨娘的父母兄弟,难道你没有父母兄弟吗?”语气生硬冷酷,这是五姑娘第一次见老夫人这副神情,不禁心中害怕,眼泪说流就流了下来,“祖母我错了,你快别生气了,你打我一顿也好,骂我一顿也好,只别气坏了身子!”那楚楚可怜的劲儿,真是叫人忍不住心疼!但屋里的人哪个不是了解她的?

    碧纱见情况不好也跪了下来,“求老夫人别生气,是高家那边儿叫人捎了好几回口信儿,姑娘实在推脱不得,这才来和您商量的!”

    老夫人挥了挥手,秦嬷嬷便上前,伸手便打了碧纱一个耳刮子,“主子们说话,哪有你插话的道理!这巴掌叫你长个教训,下回再犯,直接撵出府去。”

    碧纱也不敢哭,只低着头再不敢说话了。五姑娘的脸也仿似被打了一巴掌似的,心中又气又羞,只低头垂泪。

    老夫人冷笑道:“平日里,你装弱扮小,和谁委屈你似的也便罢了,反正我原没想指着你光耀门楣。你姨娘和你整日里穿着旧衣裳,带过时的首饰,给老三媳妇上眼药,拿着宋家的银子往高家送,我也随你们。一是姨娘庶女和这正妻,关系天生就不和;二是银子既然给了你们,爱怎么用怎么用,别人也管不着。如今倒好,用宋家的银子,宋家的姑娘打宋家的脸,这事我要是再不闻不问,怕是要纵的你们越发心大了。”

    五姑娘不敢置信的看着老夫人,“扑通”一声跪地上,“祖母,我没有!”

    老夫人理也不理,这回是真动了怒。

    “没有什么?没有扮可怜?没有给你嫡母上眼药?还是没有给高家送银子?你母亲和你五哥六弟六妹跟你有什么仇?你要这么打他们的脸,绝他们的路!”

    五姑娘连连摇头,也顾不得形象,这回是真哭了。

    “祖母我真没这么想,我就想着高家舅舅如今中了进士,又即将娶吏部左侍郎家的女儿,如今百般请孙女过去,到底不好不理。处好了对咱们家不也是个助理吗?”稍不注意,“舅舅”这两个字就脱口而出。

    听了这话,老夫人反倒收敛的怒气,高姨娘母女俩看着精明,实则不过是个提线木偶,真正精明的是那个高跃。

    老夫人看着我五姑娘哭的和泪人似的,心里却不曾软一下。这事儿一个不好,便累了宋家名声,正值清和高中,又即将娶亲,她不能心软!

    先前不理会这些也是想给五姑娘留脸,想着叫她自己认识到不对就此收手。哪里知道这个孙女看着精明,实则上也不过是让富贵迷了心的。

    老夫人心中暗叹一声,便道:“你没这么想,但你是这么做的。姨娘的父母兄弟和你有什么关系?你今天出了门,明天满京城都会知道,宋家认了一个姨娘的娘家为正经亲戚。别人只会叹你那‘舅舅’是个有本事的,宋家却会得一个没规矩的名声。御史马上就会参与你大伯父一个治家不严。你们母女两个大把的银子砸进高家,盼着那高跃给你们撑腰,真真是天大的笑话!便是那高跃当了内阁首辅,也管不了我宋家的姨娘和庶女,宋家和他没半个铜子的关系。而且他要是真为你们着想,就不会用着你姨娘的卖身钱,还算计她的女儿。你当今日你走出宋家的门,还有什么名声可言吗?助力?一个狼子野心不择手段的人,宋家可不敢当什么助力。如今就要咬下宋家一块肉来,以后怕不是要满府家业才能填满高家的胃口了!”

 第十六章 亲戚进京

    五姑娘惨白着一张脸,她真没想过这么多。小舅舅是最疼自己的,虽没见过几回,但自小就经常收到小舅舅叫人送进来的小玩意儿,便是不值什么钱,但心意珍贵。

    更有姥姥来看姨娘时说小舅舅一定好好读书,当个大官,给她们母女俩撑腰,叫姨娘当上平妻,自己当上嫡女,母女两个更是舍得往高家送银子了!

    自从大房出了一个月夫人,姨娘更是有些疯魔般拿舅舅高中当救命稻草,而自己也中了一种名为“嫡女”的毒。

    庶出的庶出,说出去就丢人!但成为嫡女就不一样了,自己也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不用看嫡母嫡妹的脸色,不用小心翼翼讨好祖母,甚至讨好祖母跟前儿的丫鬟。

    尤其是苏苏,明明一个丫鬟,却比她更得祖母喜欢,比她更像一个大家千金小姐。苏苏人好的好,脾气也温和,在府上便不是人人都喜欢,人缘也是一等一的好,但五姑娘就是讨厌她!

    而如今听到祖母说,舅舅是在利用她,利用姨娘,甚至要利用宋家,五姑娘先是不敢置信,然后隐隐觉得祖母说的是对的。

    舅舅给她们母女两个画了张大饼,光每年拿走的银子,平均下来都有五六百两。如今中了进士,舅舅却一定要自己上赶着上门!

    五姑娘再蠢也知道认个姨娘的兄弟为舅舅那是打嫡母的脸,但她先前只想着打肿了才好。如今听到要搭上自己的名声和宋家的名声,这个她是真不知道。

    想到这儿,五姑娘瘫在地上,脑里全是“我完了,姨娘完了!”

    老夫人见了她这副样子,摇摇头道:“五姑娘的奶娘不守规矩、教唆姑娘,这样的奶娘,宋家不敢要。顾念她到底奶了姑娘一场,还了她卖身契,赶出府去!”

    不过老夫人到底心善,加了一句道:“是她的东西让她带走,门房不许苛刻!”

    老夫人又看了一眼五姑娘,“五姑娘的规矩要好好学!从今日起,禁足一个月,不许出房门,好好抄习《闺范》、《女德》;碧纱身为大丫鬟,不知规劝主子。反而听之任之,革三个月的月钱,降为二等。”

    碧纱给老夫人磕了头,才扶起自家姑娘,等出了随安堂,而后打了个冷颤,才发现自己背后全湿透了。原来老夫人什么都知道!

    五姑娘回去便病了,老夫人又下令不许姑娘们探望,大夫来了好几个,只说是心病,慢慢开解便好。

    知道详情的人自不会说什么,不知道的也没敢询问,没见五姑娘的奶娘都被赶出去了吗?

    随安堂上房当日原本也没多少人,老夫人又下了封口令,这一番闹剧,在院子里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之后五姑娘在屋子里禁足,后来说想寻个清静的地方抄书,便搬到了三房的院子。

    老夫人也没空理会这些,便应了下来,只因宋家各路亲戚皆从扬州赶来,要不了几天便该到京城了。

    三老爷三夫人也要来了,三房的院子要收拾,各处的客房要收拾,最重要的是世子的新房也要收拾,所到之处下人们没有闲着的,便是苏苏,也被老夫人另分了差事,配合乔管事(杨柳她爹)统调公中大库房,每一笔进出都要详细记录。

    这大库房原归内院管理,但因大夫人的缘故,现如今归在外院。苏苏也是忙的不行,多年不管家的老夫人也累,但两个儿媳妇都拿不出手,老夫人也不信她们,只盼着三夫人赶紧来京,接了这摊子事。

    而高家那边,盼了几天也没见外甥女上门,没过几天又有被老夫人赶出府的五姑娘奶娘上门投奔,高跃便知道宋家这条路子是走不通了,心中不禁暗恨,自己如今有大好的前程,宋家居然还这般与自己没脸,但面上却也平淡如常。

    又不知想到了什么,见五姑娘奶娘大包小包的,居然还留了她在家住着,只说到底奶了外甥女一场!

    那奶娘家里也早就没人了,否则也不会来投奔高家,见高跃收留他,便口没遮拦的问什么说什么。她手里又有一些五姑娘私底下用的帕子等小物件,以后又因此惹下事端来,这个暂且不提。

    只说宋家这边,老夫人接到自家亲戚们即将到京的消息后,就一通收拾。

    到了九月底,三老爷和三夫人先进了京,随行的有李家老太太(老夫人的娘家大嫂,也是三夫人的嫡母)和宋家大姑娘、大姑爷。

    不出几日,又有二姑老爷、二姑太太带着嫡出女儿进了京,随行的是三姑太太并所出的一儿一女。三姑老爷是地方官,无旨意不得离开所辖地,便让三姑太太替他向老夫人和大舅子、清和内侄贺声喜。到了十月十日,李家舅爷带着李太太到了,随行的居然还有二夫人的娘家大哥一家几口。

    至此,宋家除大夫人娘家外的所有姻亲全部到了,宋家也是空前的热闹。

    故去的宋老太爷在挑媳妇上糊涂,但在教养女儿方面一点儿不糊涂。

    两位庶出小姐打出生便被抱到老夫人身边教养,老夫人是个有心胸的女子,对庶出的女儿也是精心教养。

    二姑太太和三姑太太的婚事也是老夫人百般挑选才定下的,两位姑太太对嫡母很是亲近,每年节礼都不曾少过。加上嫡兄嫡姐给力,她们在夫家也很是硬气!

    如今,亲侄子娶亲,两位姑太太带来的贺礼和孝敬老夫人的物件,都是乘船拉来的。

    三姑太太作为地方官员的女眷,还要防着别人说自家老爷是个贪官而有所收敛。但二姑太太却是不怕的,她孙嫁的孙家那是正经的扬州首富。说宋家富贵,那是因世人皆知盐商有钱,但说起孙家,便是盐商也是不如的。

    李家是凭着宋家的缘故成了皇商,而孙家却是打前朝时,便是给皇室采办珠宝首饰奇珍异物的。到了如今,在名声上虽不比世家大族,但也有一个内务府世袭的职位。

    如若不是宋老夫人当年对孙家老夫人有恩,以二姑太太庶出的身份,是无论如何也做不了孙家嫡长媳的。当然二姑太太也确实优秀,孙家又看中了宋家的潜力,才定下这门亲事!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这回宋家在京城又出了回风头。一车一车的箱笼从码头运进顺安伯府,看热闹的人一打听,才知是宋家两个庶出的姑太太和宋老夫人娘家人进京。

    如今谁还敢小瞧宋老夫人婢女出身,不仅有个皇商的娘家,便是连庶女也嫁得这般好。倒让京城周边掀起了一股“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的浪潮。

 第十七章 全福人

    迎亲的前一日,赵家来人送嫁妆、铺床,光全福人就来了六位,更别说那一抬一抬沉甸甸的嫁妆,一路上敲锣打鼓,头一抬嫁妆进了顺安伯府大门,后面还有一半嫁妆没出文昌侯府。

    打头的是圣上赐的一对羊脂玉如意,紧跟着是是皇后赏的两尊翡翠送子观音,之后十抬嫁妆皆是宫中妃嫔及各王公贵族们的添妆,再之后才是侯府置办的。

    田产、房产占了两抬,又有家具摆设二十抬,日常用品二十抬,古玩字画二十抬,珍珠宝石并各色首饰二十二抬,四季衣裳十抬,布匹毛料十抬,出行车马十抬,整整一百二十八抬嫁妆。还有陪房六户并嬷嬷丫鬟十二人。

    作为新房的清风轩,前院摆的满满当当,都无处下脚。各院的丫鬟婆子们争相去看热闹。即便宋家有钱,但那塞得满满当当的嫁妆箱子,也叫人看花了眼。

    先不说那打头四台皇帝皇后赏的如意、观音代表的体面,便是那二十抬古玩字画便显出了底蕴。还有那陪嫁来的下人,领头的两个嬷嬷,一看便是宫里出来的,论气质,比宋家如今请来的教养嬷嬷还略胜一筹!

    来的六个全福人,必须是父母双全,儿女成双的!除了世子夫人的母亲文昌侯夫人外,还有作为新妇婶娘的文昌侯府嫡二房的夫人;世子夫人的姨母,嫁到清河崔家的崔家宗妇;世子夫人嫡亲的姑母,嫁到镇国公府上的秦三夫人。

    说起秦三夫人,当日文昌侯府嫡出姑娘看上镇国公府庶出公子的事也闹得满城风雨,但如今谁不说秦三夫人眼光好!

    秦三老爷不到四十岁,已是正二品镇北将军,镇守西北。家中不仅一个通房姨娘都没有,秦三夫人还接连生下三子一女。秦三夫人接到侄女成亲的消息,特意从西北赶回来。

    而这位秦三夫人还有另一重身份,便是阮七娘的亲舅母,秦三老爷与原理国公夫人秦氏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秦夫人和离后也是秦三老爷做主,给妹妹再挑夫婿,不忍妹妹年纪轻轻就要孤独终老!

    而阮七娘一个抄家夺爵的落魄贵女能嫁入开国伯府之一的安南伯府,除了自身条件不错,最大的依仗便是镇国公府和亲舅舅的支持!

    下剩下两位全福人则是赵家从家生子里挑出来的,有些活夫人们干不得,就由她们接手!

    老夫人带着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在清风轩迎着客人,见面后,自是一阵客套。

    三夫人自来了京城,就从老夫人手里接了家务,全权负责世子大婚。大夫人正在观察期,便是心里不满意,也要给三夫人一个笑脸。

    而二夫人则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今儿个如不是老夫人叫了她来,她是真的敢不来的。

    二夫人的娘家大哥经过十年苦读,终于从秀才考上了举人,这回趁着世子大婚,一家子赖着李家的船来京城投奔宋家,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