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路人甲日常-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夫人想了想道:“给庄头传话,免去洪山村今年的地租子。珍珠点头出去传话。”苏苏想着自己虽然身无长物,但救命之恩也不能一句话就揭过,“奴婢没什么大本事,以后每年便给小哥哥做八套衣服,全当是我的一份心意。”
老夫人称赞:“这主意不错,那孩子孤身一人,虽有邻里帮衬,但家家都不富裕,这些事定是想的不周全的。”
第十七章 回府
晚上家家户户在庄子上吃了一顿比年夜饭还要丰盛的晚饭,庄头又宣布了老夫人免去今年地租子的好消息,众人沉浸在喜悦中。
里正虽可惜洪笙没有为自己要个好前程但也知道这孩子是个主意正的,宋家老夫人又是个仁善的,定不会亏待他。私底下老夫人也问苏苏要什么奖励?苏苏还真仔细想了想道:“奴婢是老夫人的丫鬟,就算豁出去性命也是应该的,苏苏就想像姐姐们一样陪着老夫人,到了年纪出去买几亩地,以后也可以常回来看看老夫人。”
老夫人笑道:“好,那你就陪着我,到时候老夫人一定擦亮双眼给你说一门好亲事。”苏苏也不害羞,只是看着老夫人笑。
老夫人到底见过大世面,并没有因噎废食,休息了一两日又该玩的玩,只不过这回提前叫人将周边清理了一下,有设置上陷阱围网。
苏苏也抓紧时间,让每日从城里往庄子里送点心瓜果的采买捎来一匹青色的细葛布,宁翠、碧思、杨柳都帮忙赶制出了两身衣裳,叫庄头给救命恩人送去,听说那少年还认识一些字,苏苏还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在庄子上住了快一个月,到了四月中旬,大老爷亲自来接老夫人,月姨娘和琉璃有孕,府上闹得乌烟瘴气,大老爷请老夫人回去坐镇,众人这才乐不思蜀的开始收拾行李。
苏苏在临别前又叫人给那个叫洪笙的救命小恩人送去了一双鞋,这才坐上马车回城,而马车渐行渐远,一个身影才悄悄出现,摸着怀中的鞋子神情复杂。
宋府一行人回到阔别近一个月的随安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洗去这一路上的风尘。
玩野的丫鬟们也在第一时间收了心,在乡下大喊大叫的样子似乎是做梦一样,只在和周边小伙伴的诉说中才体现出当时的惊心动魄,让留守的琥珀姐姐和秦麽麽后怕连连,非要请府医在给老夫人仔细瞧瞧,让老夫人苦笑不得。
随安堂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内里就有点不一样了。有人不见了,有的人得了厚赏,苏苏虽然依旧是小丫鬟,但月钱和份例悄无声息的被提到一等,便是有知道的,也嫉妒不起来,因为这是苏苏用命换来的。
老夫人还是时常招苏苏几个小丫鬟逗趣,但明显更偏爱苏苏,时常流苏苏念经书,这个旁人也羡慕不来,谁让苏苏识字多!
过了五月,天气渐渐热了,宋府也开始发放新一季的衣衫份例。花园的花开的正好,老夫人也会带几个孙女到园子里逛逛,而珍珠姐姐也十八岁了。
老夫人房里的丫鬟都是十八岁左右就放出去婚配,所以随安堂如今也是门庭若市,各处的管事,庄头,甚至外面富户人家请来的媒婆那是络绎不绝。大小丫鬟逮住机会总是要逗上几句,羞的珍珠姐姐躲在正房轻易不出来了。
珍珠姐姐家虽是家生子,却不是什么上的牌面的人家,爹娘原不过是粗使下人,有一个小三岁的弟弟。还是珍珠姐姐在老夫人院子里当上大丫鬟才跟着沾了光,有了几分体面。
珍珠姐姐顾念爹娘是不准备嫁到外面人家的,过了两个月,经过一番筛选才定下一户人家。也是宋家的家生子,男人管着主子们外出的车马,女人则是浆洗房中的管事,有两个儿子,老大脱籍出去了,在宋家米行当二管事,这人也是未来的珍珠姐夫。
老夫人在这方面非常开明,特意招了人进来,姐姐们躲在屏风后,独苏苏年龄小和老夫人待在一块见的清楚。
长相一般嘴缺不笨,否则也不会二十一二岁当上二管事。不过也不是什么花言巧语的人。私下里打听了人品,难得的忠厚孝顺,而老夫人看重的却是他们一家子都很会做人,不是性情刻薄的。
老夫人方方面面都替珍珠姐姐想到了,感动的珍珠难得的在小丫鬟们跟前掉泪,直说不嫁了,只陪着老夫人。苏苏心里也感叹,给孙女挑婆家也就这个样了!
八月底,两家子给老夫人磕了头,换了庚贴,这亲事就算定下了,到明年开春就要办亲事,而苏苏也见识到了古代婚礼的繁琐。
珍珠虽是个丫鬟,但老夫人可不许委屈了她,成婚六礼每步都做的很是体面。老夫人发话,叫珍珠姐姐在园子里绣嫁衣,等年前在出府,也给珍珠家里时间收拾出一间像样的闺房。
随安堂一片欢声笑语,大房却传出消息,月姨娘近四个月的胎掉了,而且大出血以后怕是再难以有孕。大老爷闹着要休妻,大夫人寻死觅活,而后,老夫人走进近十年都没有进出过的大房院子,亲自主持大局。
大夫人到底有诰命在身,又生下嫡长子嫡长女,大少爷又已经请封了世子,自是不好随意休弃大夫人。不过大夫人到底禁足正院,大姑娘搬进雅韵轩,月姨娘在大老爷的强烈要求下升为平妻,掌大房中馈。
宋家到底是商户起家,如若真是底蕴世家,那是绝对不会有平妻一说的,老夫人虽知不妥但到底拗不过儿子,而且一个女人以后都不能有自己的亲生孩子到底可怜,老夫人也不是狠心的,顺安伯府到底多了一位月夫人。
老夫人面上不温不火的,谁成想回了随安堂就病了,惹得大小丫鬟哭天抹泪,珍珠和秦麽麽出来主持大局。老夫人这一病,吓坏了三位老爷,一些糟心的事在不敢传进随安堂,几个孙女外加丫鬟每天努力给老夫人逗笑,到底将病养好了。
至于大姑娘,摊上那样一个娘,如今十三岁,即使请了嬷嬷下死力气调教,该歪的也歪了,好在亲爹和祖母不渣,又有一个给力的亲弟弟,定了一门亲事,知府家的嫡次子,不是世家大族,有不是掌家夫人,又属于低嫁,有顺安伯府撑腰,以大姑娘阳春白雪不通世务的性子也出不了什么大错。
说来也奇怪,以大夫人那样斤斤计较表里不一的品行养出了一个只爱琴棋书画不通俗务人情的大姑娘,而二夫人那样假清高爱慕虚荣的倒教出了一个和大夫人相差无几的二姑娘。即便不喜祖母,见大姑娘搬进雅韵轩,就像有什么便宜可占似的,二姑娘也张罗着要搬进去。
这下好了,大姑娘,二姑娘也随着三、四、五、六,四位姑娘一同来给老夫人请安,气氛很是诡异,连苏苏见了都有些吃不下饭了。
大姑娘虽定了亲,这等及笄后就出家,依旧不愿意学习管家理事,每天都要练琴,她练二姑娘也攀着比着,也练,随安堂众人每天都要伴着琴声入睡,几天下来就让人吃不消了,六姑娘岁数小,睡不好就要哭闹,老夫人发话让两位姑娘只在上午练一会儿就行了,免得累着。两位姑娘听了这话仿佛受了莫大委屈的样子吃点没气的随安堂的丫鬟们吐血。
此后几个嬷嬷的月钱明显见涨,老夫人叫秦嬷嬷传了几句话:“我们家的姑娘做的是正妻,别的不会便罢了,但至少要会管理自己的嫁妆通晓一些个俗务。”几个嬷嬷之后自是举例论证叫大姑娘二姑娘知道什么叫宅斗!什么是俗务!果然少了琴声,睡得都踏实了。
第十八章 添妆
进了九月,三夫人又生下一个儿子,是宋府嫡出的六少爷。老夫人和三老爷大喜,赏了满府下人两个月的月钱,三房院子的下人再多得一个月。
作为宋家封伯后第一个新生儿,洗三、满月办的都很给三老爷张脸,扬州府哪个人不夸老夫人这个嫡母慈善,不仅给庶子娶了个好媳妇,连家业都是与嫡子平分,还管着海上生意。投桃报李,三老爷也很是孝顺,宋家三兄弟出了名的兄友弟恭,几个第三代的男孩都不是纨绔,如若宫里的娘娘再生下皇嗣,即便是个公主,也够宋家在富贵三辈了,到时候也是个百年世家,所以与宋家交好的人家着实不少。
苏苏回了府里,也没忘了洪山村的救命恩人,刚入了秋,就亲手裁好两套秋衣,两套冬衣并鞋帽和一些吃食托向小厨房送食材的洪山村庄头给洪笙捎了回去,老夫人也叫人备了一份更周全的,对这个小救命恩人很是看重。
到了十月,宋家的商船到港,用丝绸、瓷器换回来的宝石、香料、特产先挑好的一箱子一箱子的运到老夫人的私库,次等的才留着分发到各地的铺子,在次一等的留了好些,留着分赏下人。
苏苏如今领的是一等大丫鬟的份例,明面上得了好些东西不说,老夫人又另给了一份:六颗宝石,虽只有黄豆大小,却是正经的鸽血红、祖母绿、矢车菊蓝宝;又有两匹倭缎、一匹羽缎、一匹哆罗呢。
这羽缎、哆罗呢先前多是贡品,如今因海运之便,也流入富贵人家,一匹也要一二百金。至于一些小巧的首饰更是得了一匣子。
琥珀姐姐待整理完了库房,登记造册后私下里又给苏苏留了一荷包打首饰后留下的下脚料,都是米珠大小的各色宝石,碧玺翡翠和金刚钻,“老夫人叫给你的,拿着吧!”
见苏苏欢天喜地的接了,琥珀笑道:“嵌着大东珠的虾须你不接,这些打首饰都成不了大气候的碎渣子你倒接的高兴。我见你就是想的多,太过拘谨。老夫人好东西海了去了,只要是老夫人赏的,我们接着就是,别人给的再好,负了良心才不能要。”
苏苏道:“姐姐的意思我都懂,也不是我拘谨,而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跟着老夫人也见多了好东西,我也不是眼皮子浅的,那镯子的工艺暂且不说,光那颗大东珠就了不得,这样打眼的东西姐姐们暂且没有,专我得了,传到院子外面,不知道又被说成什么样。再说了老夫人和姐姐疼我,这一包东西怕不得和那镯子也差不了哪去。”
琥珀就喜欢苏苏这点,看事看人看得分明,而且十分知情识趣,“知道你是个鬼精的,这包东西都是给老夫人打首饰时剩下的。快送回去吧!”
说完又叫住苏苏:“珍珠姐姐要出府了,你们几个小丫鬟也要准备点东西给珍珠姐姐添妆,也不枉她疼你们一场。”
“知了,琥珀姐姐最爱操心。”
“好你个小蹄子,我提醒你们到嫌我了,看我以后还管不管你们?”
苏苏撒娇道:“好姐姐,我的意思是爱操心的女人老得快啊,天地良心,我是为姐姐好啊!”
进了腊月,苏苏、碧思、宁翠、杨柳四个赶着珍珠姐姐出府前一日,将一个大箱子抬进了珍珠房里,笑嘻嘻的说“给姐姐添妆”。
这段时间,珍珠被人逗多了,如今都免疫了,笑道:“我也有东西留给你们,全当是个念想。以后好好服侍老夫人有你们的好处。”说着一人给了一个早就准备好的荷包,又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待到又有小丫鬟过来给珍珠添妆四人才出了屋子。
回到屋子,四人打开荷包一看,是四对一模一样的南珠耳坠,珠子都有莲子米大小,浑圆无瑕流光溢彩很是难得。
而珍珠这边等小丫鬟都走后琥珀才来,见当中地上一个大箱子,记得是苏苏的,“苏苏几个来过了,送到什么好东西,那丫头人虽下,体几却不少,东西给薄了我先不依的。”
珍珠白了她一眼:“她才来多久,能有多少东西,你这个当师傅的上我这替你徒弟圆面子来了?”琥珀无语,说真话都没人信,苏苏那丫头真真是个小富婆啊!
自己管着库房,老夫人私下里吩咐的便是珍珠也有不知道的,这事真不能细说,也不和珍珠见外,打开苏苏四个送来的箱子,满满当当一箱子荷包、香囊、手帕,都是好料子,更有四个小锦盒,打开一看让珍珠也吃了一惊,然后就是感动。
琥珀笑道:“这四个傻丫头,定是将老夫人赏的东西捡好的给了你,你倒没白疼她们一回。”
苏苏送的是一对巴掌大赤金嵌拇指肚大小红宝石的牡丹鬓花,碧思送的是一副碧翠欲滴的冰种翡翠镯子,杨柳准备的是一盒莲子米大小浅粉南珠的十八子手钏,宁翠添的是一对镂雕山水花鸟的象牙梳篦。
这些东西便是珍珠琥珀这样的大丫鬟见了也不得不赞一声贵重了,这份心意着实厚重。
珍珠出府除了自己的衣裳钗环,各房主子赏的东西,满府下人送的添妆,另有老夫人赏的五百两银子、六个十两一个的金元宝、二十四匹各色的锦缎、一箱子皮毛、四套金银宝石珍珠的首饰,整整装了二十个红木大箱子,这还不包括散给粗使丫鬟们的旧衣裳尺头。
随安堂的几个丫鬟一直送到珍珠出了二门,被爹娘弟弟接回家才罢,老夫人也很是舍不得,见几个丫鬟皆闷闷不乐,道:“等你们珍珠姐姐出门子,也叫你们去送送她。”几人这才高兴起来。
珍珠姐姐走了,冬青补了一等缺,宁翠晋了二等,搬离了四人的小厢房,另一个粗使丫鬟补了三等的缺,搬进苏苏她们的房间。
少了一个亲近的,多了一个不熟悉的,总是有些不自在,苏苏三人每天除了学子教字也不怎么打闹了,一切安顿好,苏苏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二个新年就到了。
苏苏回想自己这一年,似乎忙的不得了,都没有时间回想前世今生,只偶尔给小少年裁衣服时会想到在遥远的西北,有一个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少年与洪笙年纪相同,一样身高,走时比洪笙要胖些不知如今变成什么样了。
而西北,除夕夜,啃着冷馒头的阮六郎阮钰望着星空也在心里念叨着不知身在何方的妹妹,摸着腰上的红线金鱼,阮钰想妹妹一定是平安的。
第十九章 时光匆匆
新年过后,京城传来喜讯,年过三十的禧嫔娘娘有孕,顺安伯府上下沸腾,大批珍贵的物件随着大笔的银子从扬州运往京城老夫人不辞幸苦州车劳累的也随大老爷进京。只因为圣上开恩,允许禧嫔娘家人进京探望。
因为所带丫鬟有限,每一个丫鬟都想争着进京,苏苏道自己就来自京郊,这回就不用凑热闹了,所以苏苏留了下来,让老夫人对苏苏的品行越发看重。
从扬州到京城再到回来,这一趟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待老夫人回来时,珍珠姐姐已经是三个月的新妇了,苏苏并几个没有跟着去京城的丫鬟也去凑了热闹,便是老夫人不在,亲事办的也很是体面,三朝回门,珍珠姐姐带着珍珠姐夫在随安堂外磕了头,三夫人按照老夫人的吩咐备了一车的东西,很给珍珠姐姐长脸。
老夫人回来后对府中上下又是一番严厉训话,大致意思与上回相同,无非是谨慎小心,不要仗势欺人等等。宋家待下人和善是出了名的,谁也不想一家子被扫地出门,倒是有些官宦人际的规矩了。
时间如流水般过去,苏苏一年比一年大,出落得一年比一年好看,碰上来请安的老爷少爷们,也不禁多看两眼。这些年老夫人因为苏苏体贴周全越发偏疼她,当孙女似的教养,时不时看着苏苏的脸叹气,平日里也不许苏苏出随安堂的,苏苏倒是安之若素。
五年的时间就这么过去,而这五年,宋家的变化可谓是天翻地覆。禧嫔娘娘生了位公主,虽伤了身子以后再也难以有孕,但也晋升为正二品妃位,公主周岁时皇帝加恩公主外家,在京城赐下伯府,大房和二房在三年前就搬进京城,大老爷得恩封进了户部。二老爷也做了官,带着一房妾室去了沿海。老夫人和三房则留在扬州,一是宋家亲眷皆在扬州,二来扬州是宋家的根基和退路自然需要有人坐镇。
苏苏十三岁,来到这个世界六年了。三年前琥珀姐姐嫁人,冬松升了一等,苏苏晋了二等。半月前,冬松姐姐也嫁人了,苏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丫鬟,也是随安堂年纪最小的大丫鬟。
当初相熟的大丫鬟二等丫鬟早就嫁人了,最开始住一个房间的苏苏、碧思、宁翠、杨柳成了老夫人房里的一等,四个人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爹娘亲人相处的时间还长,早就结成姐妹一般的情谊,其他三人也都十六岁了,出落得亭亭玉立。
整个扬州府都知道,顺安伯府老夫人房里出去的丫鬟便是地主家的女儿也是比不得的,不仅长的好,行了好,难得的是都识文断字,而且还有不匪的嫁妆上门求亲的络绎不绝。
天刚亮,苏苏就睁开了眼睛,摸出枕边的怀表一看,差几分钟五点。以前爱睡懒觉的苏苏早就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望着头顶上雨过天晴色撒粉红樱花瓣的纱帐子,苏苏在床上又躺了约摸有五分钟才掀起帐子下床。
如今成了大丫鬟,也有了自己单独的屋子了,不仅面积比当小丫鬟时住的宽敞,更是分了卧室、客厅、卫生间,家具一水红酸枝木。
苏苏先绕过卧室外面相隔的屏风来到客厅,客厅中间地上摆了一套桌椅,桌子上摆着一套粉彩绘喜鹊登梅枝的茶具。南窗下矮炕上铺着银红软毡,竹丝凉席,上面放着炕几,如今正是夏季,一个青花双耳瓶里插着几株含苞的荷花。
苏苏先喝了杯茶铫子还温热的白水,舒了口气才开了门,早有粗使的小丫鬟张望着,见开了门赶紧送来了热水。
苏苏不用小丫鬟服侍,自己打了水刷牙洗脸,回到卧室打开红酸枝嵌螺钿雕缠枝莲纹的四开门大衣柜选了衣裳,才坐在半人高嵌大水银镜的梳妆台前用十两银子一小盒的雪肤膏抹了手脸。
她不爱用胭脂水粉,只挑了一款水粉色的膏状唇脂涂了唇。乌黑油亮的长发挽成孩儿气的垂挂髻,齐眉长刘海盖住了光洁的额头,掩去了三分姿色,头上只戴了两朵珠花,有戴上耳坠子,手镯,系上汗巾子,挂上荷包香囊手帕,收拾妥当才出了门,一路上也被人称一声“苏苏姐姐”。
身后有人拍了苏苏一下,她一回头,笑道:“今天起的倒早!”
来人穿着银红的细纱衫,月白挑线的裙子,腰间系着长长地翠绿丝绦,挂着荷包香囊,梳着双螺髻,戴着一对赤金嵌珠的花簪,圆脸杏目,元宝似的耳朵坠着一副红宝的耳坠,正是一同长大的杨柳。看上去大大咧咧的,但行事却叫人挑不出一点错来,如今也顶了当年珍珠姐姐的差事,是随安堂的管事大丫鬟,让一干小丫鬟如老鼠见了猫似的。
杨柳笑嘻嘻的道:“我能不早起嘛?今天又是赵妈妈来的日子,这几年每到赵妈妈来你都跟盼星星盼月亮似的,我不好好招待,我们的苏苏姐姐怕是饶不了我。”
两人笑闹着来到正房,此时老夫人还没有起床,值夜的是宁翠,而碧思因一手好绣活又心细,管了老夫人的衣裳首饰,穿衣打扮。
换下宁翠去后院洗漱换衣裳,不一会儿老夫人掀起床帐起床,苏苏三个大丫鬟并六个二等的伺候着老夫人更衣洗漱,梳头装扮。或许是这几年日子舒心,苏苏没事的时候又撺掇老夫人敷个面膜泡个奶浴之类的,老夫人看着倒比几年前还要年轻些。
只见她穿了件雪青色的中衣,外套肉粉底子福寿吉祥纹样镶领藏蓝团花缎面对襟褙子,下配宝蓝色撒花缎面蔽膝青白色马面裙。梳着圆髻,只插了一只羊脂白玉一笔寿字长簪,戴着一条宝蓝色嵌米珠蝙蝠纹的细抹额,手腕上是两只羊脂白玉的雕花圆镯,耳上坠着一副白玉葫芦坠子。
苏苏从首饰盒里挑了一枚赤金嵌白玉红宝的花型领扣别在中衣的立领上,笑道:“我都想和碧思姐姐换换差事了,整天把老夫人打扮的和仙女似的,多有成就感啊!”老夫人笑道:“都是老太婆了,还什么仙女似的?别让人家当我是老妖怪就阿弥陀佛了!”
第二十章 远方的消息(一)
众人服侍着老夫人用了早饭,又换班去吃了饭。
今个是初一,即使大房、二房搬去了京城,初一十五请安的规矩也没有变。不一会儿,三夫人就带着六少爷、五姑娘、六姑娘过来给老夫人请安。
五少爷今年十二岁了,早就搬去了外院,每月只有一天休沐日,六少爷也马上要到六岁了,也搬去外院了,最爱缠着老夫人投喂点心,胖嘟嘟的。五姑娘今年十一岁,出落得美人一般的模样,不过到底是庶女,性子柔柔弱弱的,不爱说话。六姑娘九岁,自小养在老夫人身边,一屋子的美貌丫鬟长陪着,养成一个不是美人都不让近身的脾气,让三夫人发了老大的愁,直道养儿子都没有这么费心的。
差不多九点,外面小丫鬟通传,赵妈妈到了。三夫人如今没有大房二房压制,有管着家,性子越发爽朗了,一听赵妈妈来了,对老夫人道:“这赵牙婆倒是个好的,往年送咱们府上的人都是得用的。”
老夫人也感叹道:“这人啊做人做事都得有基本的良心,赵牙婆也是个知道积德的。”说完对苏苏道:“快去迎迎赵妈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