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为军嫂-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很多。
  李世言像往常一样,做了午饭,就先把饭团喂了,哄睡了才好出来吃饭,今天张母难得满脸红光的样子,她猜应该是张新阳回信了,每次收到回信,张母都是那副样子,笑容都抑不住。
  吃了午饭,张母就留下碗,把张父一起叫屋里去了,应该是看信,也不知道张新阳是怎么写的,张母能不能明白,李世言收拾了碗筷就坐在堂屋里等,张母看了信肯定会出来的。
  过了大概十几分钟,张母才出来,笑容淡了些,但还是笑着的,“言言,新阳说了,让你去考试,考上了就在那边读大学,考不上就算了。”
  也不知道他具体写了什么,张母改变的这么快,还挺甘愿的,“妈,我知道了,到时候咱们一起看,我肯定选一个离新阳近的学校,到时候一边随军一边读书,也能照顾他。”考试的问题解决了,饭团的问题呢,她可不认为自己一个学校都考不上,好歹复习了这么久,而且在前世就是一个小学霸,底子还在。
  “妈,新阳就没说别的了?”
  张母心里哼哼两声,到底还是开口了,“新阳说了,要是考上了,就把饭团一起带着,他手里还有钱,让你不用操心。”
  李世言高兴,终于在考试前把事情都解决了,走过去抱着张母撒娇,“谢谢妈,我肯定会努力的。”
  说完就跑了,还要看她家傻儿子呢,张母愣了一下,“这孩子,都当妈的人了,还这么冒冒失失的。”微笑着摇头,儿媳妇年纪太小也没有办法啊,总不能要求她像三十岁左右的人吧,要真是这样,儿子肯定是第一个不满意的。
  她算是看出来了,儿媳妇虽然年纪小,但不傻,还知道找儿子来说服他们,这样也好,一直这么拘着也不是个事,儿子都那么大了,儿媳妇去了也好,有个知冷知热的人,虽然年纪小,很多事情不懂,但只要对儿子的心是真的,想学什么不行。
  接下来的时间做饭这些还是自己来吧,都说了要考试,怎么也得给时间复习吧,这些琐事她做就行了,又不是多累的活,都是干惯了的。
  晚上李世言来做饭的时候,发现张母已经在厨房里了,看到她来了,急忙赶她,“你来厨房干什么,复习你的去,要是考不上多丢人啊。”李世言只好原路返回,有更多的时间复习她心里也是高兴的,知道张母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由于张母再次强势承包了所有的家务,她再次找到了前世高考的感觉,那时候虽然只有一个人,但是生活费并不少,亲戚也都知道她要高考,什么都帮她安排好了,只需要静静的等待就行了,这次也是,只不过还要管着她的亲亲宝贝。
  到十一月中旬的时候,李世言倒不紧张了,她有那么多的资料,提前复习了那么久,如果还不能考上,那就是真的没办法了,又不是很笨的人,应该是有效果的,其他人现在应该还在挑灯夜战,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复习,村里的知青每天除了复习,还要上工的,不然没吃没喝的怎么到高考,又不是铁金刚可以不用吃饭的。
  在这方面,李世言就比较幸运了,自从嫁了人,她就没上过工,刚结婚的时候,已经过了农忙,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了,加上又是新婚,丈夫第二天就走了,张母心疼她,也就让她在家里休息了,然后又知道了怀孕,就更加没有机会上工了,张家盼个孩子都盼成什么样了,那里会让她去干活,只需要好好把肚子看好就行了。
  生了孩子之后,做了一个月子,又要带着小孩,张父张母一合计,就算让她上工,也挣不了几个公分,还不如就在家里带孩子,要从娃娃抓起,和妈妈在一块还是要比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比较好,妈妈又有文化,小的时候就可以慢慢教了,就算不会,也能有点不一样的感受。
  这会儿要参加高考就更加不可能上工干活了,张母也想通了,儿媳妇去儿子那边读大学,这样挺好的,小俩口见面的时间就长了,她儿子那么优秀,儿媳妇怎么可能会变心,相处时间一长,感情就更坚固了。读了书出来,还能找一个稳定的工作,金饭碗,拿国家工资的,收入也多些。
  现在只有饭团一个孩子还好说,钱倒是不紧,要是再多生几个,养孩子花销不小,而且她想的是孩子都要去上学,不能和村里的孩子一样,上几年学就算了,至少都要上到高中,以后也能找个好工作,不用像他们一样,风吹日晒的,挣得还不多。
  当然,后面的是她自己想的,儿子肯定不会说自己挣得钱少,挣得多,花得也多啊。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张母还是一个比较有长远眼光的人,教育投资是很好的投资,她不知道这些,但是她知道多读书总比少读书好,老师医生都是读书比较多的,多好。
  家里达成了统一意见,气氛也要好很多,考虑到李世言没多久要考试了,张母特地和松鼠说了,这段时间不要随便打扰她,免得影响复习的情绪,即使不知道考试要考些什么,需要他们这些家属做些什么,但是凭常理知道,这个时候要保持专心,认真做事才容易成功。
  为了营造一种适合学习的环境,家里人几乎都不会大声讲话了,就以正常的音量就好,墙还是有隔音的效果的,也不是要求静音的状态,只要稍稍小声一点就可以了。
  张母还想着把饭团抱到她屋里去,李世言也可以专心复习,要喂奶的时候抱过来就行了,饭团是小孩子,总会有哭闹的时候,看见自己的孩子,总会忍不住就去逗弄他,分散注意力了。
  这也是一个好主意,但是李世言不愿意,上次尿布事件已经给她敲了警钟,说好要多花点时间在饭团身上的,怎么可以把他送走呢,绝对不行,少复习一点都可以,但是饭团必须在她身边,李世言坚持,张母也没办法,所以饭团是陪着妈妈高考复习过来的。


第六十三章 莉莉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莉莉就过来了,很久没有和言言见面了,也不知道她这里情况怎么样,今天没有上工,干脆就过来看看,干儿子长什么样她都快不记得了。
  李世言刚吃完饭,把饭团收拾好,正抱着他玩呢,就听见张母叫她,“哎,妈,来了。”
  出来一看,是周莉莉来了,有点小惊喜,“莉莉,今天怎么来了?”
  张母站在一边,“来了就和言言去屋里说话吧。”扭头冲着李世言嘱咐道:“言言,好好照顾你朋友。”
  李世言带周莉莉进了屋子,这才有时间问,“莉莉,怎么今天来找我了?你复习得怎么样?高考有什么问题没有?”顺势倒了一杯茶给她。
  “还行吧,复习了很多,但是还没有复习完,每天还要上工,没有很多时间来复习,其他人应该比我复习的还要少,差不多了,我也没想过全部复习完,难度太大了。
  对了,言言,你高考的事和你婆婆说了吗?我看她人挺好的。”基本上她每次来,张母都表现得很热情。
  李世言笑她,“你还问上我了,放心吧,已经说了,本来不同意的,我就写信给张新阳,让她儿子来和她说呗,后来就同意了,现在什么事情都不让我干,只管专心读书就行,要不是我不愿意,连孩子都想帮我带,我这状态好得很,不用担心。”实在是很好,就揪不出一点不对,好婆婆典范。
  “这样就好,我还怕你婆婆不同意,同意了就好。到时候咱们可以一起去考试,你有信心没?”周莉莉这话问的有点虚,她不是很有信心,读书的时候学习就不是特别好,下乡几年来,知识点都忘得差不多了,就算这几个月捡回来一些,还是有些不够看。知青点的人没她复习的多,是因为他们没有提前得到消息,要是一起开始复习,她肯定是后面,因为她不太能熬夜。
  既然言言的父母能够得到消息,肯定也有人能够得到消息,进而提前复习,所以她的优势并不明显,不过只要已经赢了一部分人就好了,就看下面几天的努力和高考的发挥了,运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李世言也不知道自己是有信心还是没信心,反正就是没有感觉,总觉得高考不是一件真实的事情,现在还泡在水里一样,没办法,还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复习,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先把基础打好,再在高考的时候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
  “其实我觉得这并不重要,只要复习了就行,你只要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努力的复习,一天都没有松懈过就行了,想那么多是给自己增加负担,还不如轻轻松松的把这件事完成了,做到了这一点,肯定就可以了。”李世言道。
  周莉莉撇撇嘴,有些不以为意,“说的简单做起来难,我可以说这一段时间都在复习,很认真,但是之前还是有松懈的时候,毕竟那时候没有确切的时间,总觉得还有很长时间,一点都不急,到了后面,时间公布才知道快来不及了。”
  周莉莉显然对李世言的复习状态更感兴趣,一边学习一边带娃吗?“言言,那你怎么弄的,不是还要照顾孩子吗?”
  “这有什么难的,孩子醒着的时候就陪他一起玩,饿的时候就喂奶,要是尿了就把尿布换了呗。等到饭团睡着了,我又继续复习,没什么冲突啊,孩子比较安静,不是很吵闹,特别好带。”李世言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个事,根本就没有冲突。
  周莉莉竖了个大拇指,“你牛,要是我,肯定不行,幸好是你,你宝宝还这么乖,真羡慕。”
  “要是真羡慕,你也可以找个人结婚,生了孩子就是这样,特别幸福,你也确实要好好找找了,你也不是十七八的女孩子了。”可能是结了婚的原因,现在说话明显都要老成很多。
  周莉莉羡慕有个宝宝,但是对结婚还不是很敏感,“还是等以后再说吧,上了大学,在大学里面找,肯定都是比较好的,文化水平一样,共同话题也多些。哎,你说说你和你家那位一般都聊什么啊,好好奇。”
  李世言没好气的捏了她一下,这小妮子,调侃上她了,活的不耐烦了,“私事,女孩子少打听。”
  “说的好像你不是女孩子一样,又不是什么少儿不宜,问都不能问。”周莉莉反驳。
  李世言一把抓住周莉莉的手,“说对了,我真不是女孩子,我是女人,有男人的女人,这你都不懂?再说了,就算不是少儿不宜,你一个黄花大闺女问这些也不好吧,难道真的想嫁人了?”
  周莉莉切了一声,“什么嘛,我只是想知道,不说就不说吧。”
  李世言正好不想说这些,有种说丈夫坏话的感觉,还是不说最好,要是张新阳知道莉莉打听他们俩的私事,还不知道会怎么想呢,反正不会是好念头。
  聊了一个上午,李世言还想留周莉莉吃饭,已经中午了,差不多是饭点了,周莉莉这次坚持要走,“不是和你客气,但是现在我和杨欣兰搭伙一起吃饭,今天中午她煮饭,我说了要回去的,要是不回去就浪费了,而且都这么说了,不回去不好,以后想来吃饭有的是机会,又不是只能今天吃。”周莉莉解释道,不是客套,这是因为必须回去而已。
  李世言还想留一下,“不就是做饭了嘛,没事儿,我婆婆说不定已经做了你的,你现在走不是辜负人家的心意吗?我婆婆人多好啊,你忍心?再说了,你每天吃的什么我就算不是全部知道,也大概了解了,肚子里就没一点油水,这样下去怎么行,不久就要考试了,要注意营养,就在这里吃吧,至少比知青点吃的好。”
  这点周莉莉也是承认的,张家日子在村里算是很好过的了,家里人少,负担也轻,老俩口现在身体好,公分挣得不少,儿子在部队里听说不是个普通的兵,工资也不错,自然吃食上就拉开了距离,但是确实是没办法。
  “言言,你是知道我的,要是真的可以,我绝对不会客气,你见过我哪次拒绝了你的东西,这次实在是不行,我回去吃了饭,还可以看一下午书,挺好的,你别劝我了。”
  “那行吧,既然及都这样说,我也不留你了,回去还是要多看看书,要是有什么不懂的现在可以问知青点的人了,大家都在复习,也就不怕人知道了,虽然不知道他们水平怎么样,但是那么多人总有成绩好一点的吧,要是愿意教就问问,要是不愿意就算了,这边也不是很近,你就想,反正会了也不一定会考,不要太担心,现在最重要的是心态。”
  李世言最担心的就是考前紧张,适当的紧张有利于调动大脑,但是过度的紧张就不好了,不利于考试的发挥,有可能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没有经历过,不是很了解,这些都是以前听别人说的,应该是对的,从逻辑角度来说是有道理的。
  周莉莉点点头,“我知道了,但是这个又不是我能控制的,我也挺怕紧张的,万一就是要紧张怎么办?”
  “你别急,要是紧张了,你就试试深呼吸,告诉自己这就是一次普通的考试,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这次不行下次又来呗,关键是不要认为考砸了就完了,越那么想越有可能实现,所以要冷静。”李世言先说清楚,她自己应该不会紧张,就怕莉莉到时候紧张。
  这些还是挺新颖的东西,周莉莉以前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她知道言言不会害她,她照着做就行了,也不是一件难事,听起来挺简单的,就是不知道实际操作起来怎么样,希望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心里也安心一点。
  “我知道了,要是我还有什么问题,会来找你的,不用现在一下子就告诉我,我们还要一起去考试的,又不是分开走,到时候记得通知我。”周莉莉提醒道。
  周莉莉不说她还真想不起来这事儿了,这会儿记得了,“对了,莉莉,咱们考试只能在县里考,要是晚上回来住应该来不及,咱们最好找一个招待所,或者租一间小房子,晚上可以睡觉,中午的时候也可以午休,你觉得怎样?”
  “行,那我们找个时间去县里看看。”周莉莉爽快应了,觉得确实有必要,高考的时候休息好也是十分重要的。
  李世言刚想开口,张母就进来了,“言言,到时候我和你去,莉莉就不去了吧,你一个人又要读书又要挣工分的挺辛苦的,休息一下,我一起去,你们都是小姑娘有些地方没有经验。”
  李世言觉得张母说的挺有道理的,她们确实没有什么经验,年纪又轻压不住阵,张母去也挺好的,“我觉得可以,到时候就我和妈去就行了,莉莉就不用去了,我们肯定把这事办妥当。”


第六十四章 出门前日常
  周莉莉点头应了,觉得挺不好意思的,看李世言不在意的样子,也没说什么了。
  周莉莉中午没有留下来吃饭,劝了几句,不行也不能强求。
  十一月的天,已经是非常莫测了,差不多是该冬眠的日子了,人也是,一到冬天就变得懒散起来,反正又没多少事情做。
  转眼之间,李世言来到这里已经一年多了,变化不可不谓之大,从单身变成了已婚,还是个军嫂,还有一只可爱的小包子。过不了多久,又会变成女大学生一枚,要不是亲身经历,就算别人告诉她说,以后她会变成早早结婚生子的七十年代女大学生,怎么都不会相信,太匪夷所思了。
  经过这一年多,她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适应了没有各种高科技产品的生活,并且不会觉得无聊、无所事事,反而觉得很安然,有的是湛蓝的天空、悠闲的白云还有各种鸟语花香。不仅如此,这里还有给她温暖的人,接受另一个人进驻自己的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彼此都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没想到,她有这样的勇气。
  摸着手上的书本,思绪一下子就放空了,不会拘泥于此刻,可以看到更多的、不为人知的东西。
  饭团已经四个多月了,已经长成了一个胖娃娃,抱出去很多人都在问喂的什么,怎么长得这么好,一张小脸蛋白里透红的,手脚也变得有力,身子大了一圈,知道是母乳喂养,还一个劲不信,就没见过谁家的孩子就吃奶长得这么快这么好,肯定是添了辅食。
  但真不是,他妈妈一天都忙成一个陀螺了,虽然不用做家务,但是饭团的事情就不少了,还要花时间看书,反正当时想的就是喂半年,干脆就直接先这么喂着,也没想过加点什么,主要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张母还要照顾家里,还有个松鼠,就算再省事,也不能当个大人看吧?
  家里的活并不少,张母又是个爱干净的,见不得家里脏乱,扫地擦灰的时间特别多。张父是个大老爷们,有心也无力啊。
  家里这情况,就连蘑菇都没有长身体,要知道它现在可是在生长期,但是没办法,伙食跟不上去,狗狗也很无奈,从它到这个家到现在,这绝对是它最不受重视的时候,都快把它忘了。
  李世言知道家里人对她考试的期待,这让她更有压力,以前就想着只要上一个大学就好了,毕竟现在的大学不好考。但是大家都这么看重,要是她真的连一个好一点的大学都考不上,就真的是辜负一片苦心了,张母为了让她好好考试,所有的家务都承包了,她可是婆婆,不是媳妇。做事情的时候也不是大开大落的,而是轻轻的。
  张父还像以前一样,上工挣公分,任务也更重了,因为张母很多时间都在家里做家务,养家的重担更多的砸在张父身上。
  和两个大人比起来,松鼠的反应是最大的,他基本上都不出去玩了,有时间就去看着饭团玩耍,帮着李世言看好饭团,或者是帮张母做一些能干的小事,即使小,但也是出力了。
  在这个家里,所有人都在为了李世言高考努力,不只是给予精神上的支持,还有物质上的体贴。当然,另一个地方的那个人也一定在心里祝福,可惜,他不在。
  李世言和张母商量了,找地方住最好早一点,也好安心,越到后面,变数越大,家里离县里实在是有点远,所以还是要早作打算,想好了,就决定明天一大早就去问问。
  考虑到明天可能不会很快,但是饭团的口粮也是个问题,这么大了也可以抱着去了,饭团这么几个月就没出过远门,一直都在家里呆着,偶尔奶奶抱着出去遛遛圈,也是一会儿就回来了,他现在正处于对外界的认知阶段,李世言觉得可以多出去走走,接触一下不同的事物了。
  和张母说了,有点不愿意,就怕在外面有人觉得孙子好,就抱走了,人贩子在哪个地方都有,蛮可怕的。但是儿媳妇说的也有道理,孩子不可能就不出门了,最多到时候看紧一点,而且这么大的孩子一般都是一直抱着的,应该没事,也就同意了,不然明天的口粮还真是个问题,老头子就是个粗人,哪里会弄这个,她又不在家,还是带着比较好。
  李世言晚上就把明天要用的东西准备好,主要是多了一个孩子,要带的东西并不少,尿布要带着,不然尿了没换的,捂着肯定不行,小孩子皮肤娇嫩。还要带一身衣服,不管怎样,先准备好,用不上最好,要是用得上,到时候没地找去。
  专门拿了个柜子装饭团的东西,都是一些自己做的衣服帽子之类的,满满的装了一柜子,她家饭团真是个幸福的宝宝,好多孩子的衣服都是一个穿了下一个接着穿,做新衣服的少,但是饭团的衣服特别多,她这个当妈的布料几乎都贡献给了他,基本上没剩了,结婚的时候可有不少,都给他做了。
  就连张母这个当奶奶的也觉得饭团就是应该多做点衣服,别人家的孩子没衣服穿,那是别人的问题,但是她家饭团一定会有很多衣服穿,就连帽子、小袜子都有不少,看到有柔软的布料,张母还会做玩偶,往里面装一种作物,是什么不认识,但是知道,做出来的玩偶还是挺好的,不会太重,碰着也不痛,算是难得的好玩具了,就这几个月时间,张母已经做了好几个了,都是比较小的,适合一岁以下孩子玩的。
  李世言就算练了那么久的针线活,也做不了那种东西,只能缝个衣服什么的,讨巧的东西还是要张母来做,当奶奶的也喜欢个孙子做东西。
  李世言惟一一个连张母都搞不懂的是一个背带,专门抱孩子用的,就像一个小座位放在妈妈身前,这样抱孩子的时候就不需要太多的力气了,省力很多,张母带饭团出去遛弯的时候,总是会把那个带上,万一走的远一点点,就正好用上,毕竟张母也不年轻了。
  这也不是李世言的专利,前世的时候,走在大街上看到的,很多妈妈都会用这个,更安全,也不是很难,一般人还真想不到,只要看到了又觉得很简单,具体是什么样的李世言记得也不是很清楚,她又不是个妈妈,用不上那东西,也就没怎么关心过,当初看到多看了几眼,还是因为好奇。
  不懂,她就画出来,慢慢研究,原理并不难,重要的是要做舒服,小孩子皮肤都娇嫩,也没什么安全意识,还要做的牢一点,不然一蹦就坏了就玩了,孩子摔了可不是一件小事,很容易摔出问题的。
  为了做这个,李世言特地把所有的备选布料都裁了一截,试了它的舒适度和安全系数,最后选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