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为军嫂-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医院呢。
“妈,我都收拾好了,咱们一会儿办完手续就可以回去了。”李世言对着刚到医院的张母说,语气里全是雀跃,很是迫不及待。
张母也知道把她闷坏了,好笑的看着她,然后把饭盒拿出来,递给李世言,“给,快吃吧,先把饭吃了,别饿着我孙子了,我歇一会儿就去把出院手续办了,应该要不了多久,不用着急,这么多都过来了,这么一点时间都等不了。”满满的揶揄。
李世言打开饭盒一看,是鸡蛋羹,胃里不自觉地就分泌出物质了,舔了舔嘴唇,“妈,你怎么知道我想吃鸡蛋羹的,真香。”说着就大口吃起来了,还真是饿了。
张母被李世言那副狼吞虎咽的样子逗乐了,“要是不知道真相的人来以为你是受虐待了呢,慢点,吃那么快干嘛。想想你的肚子,别跟个好久没吃饭的一样。”
李世言这才想起自己现在的身份是孕妇,也不是说吃快了会怎么样,吃饭还是要慢慢吃的,又不是很着急,“我知道了,我儿子好着呢。”
李世言吃饭的途中,张母去找了医生,说是要办出院了。
上了年纪的男医生对张母已经比较熟悉了,“是给你儿媳妇办出院?”
张母笑着,心情很好的样子,“对啊,医生,不是说可以了嘛,我想着在医院住着不方便,而且一直住着花钱也多,生孩子还要花销不少呢,既然已经可以出院了就出院吧。”
男医生点点头,思考了一下,“也是,李世言的情况确实是可以出院了,以后只要不是特别劳累,或者是心情大起大落,问题不大,但是她免疫力好像不是很好,底子不是很好,平时多吃点好的补补,不然后面也难过。”叮嘱一直是医生的标配,似乎不多说几句就不放心似的。
说着自己都笑出来了,他看这家人条件还是不错的,经常都能在病房里闻到鸡汤味,要是家里困难的哪里会熬鸡汤喝。
对于医生说的话,张母是照单全收,“我晓得了,真是谢谢医生了,不然我孙子可能就危险了,医生医术真好。”张母还日常的夸了医生,谁听了心里不是好受极了。
男医生也不废话了,直接开了条子递给张母,“你拿着这个去找护士吧,一会儿就可以办妥了,以后就只需要按着时间来产检了。”
“产检?还需要产检吗?”张母就是个农村老太太,就没听说过还要产检的。
“就是看看孩子长得怎么样,产检还是非常必要的,好多疾病都可以检查出来,也更了解情况,在我们这边的大城市产检还是比较流行的,只要有条件,一般都会做的,也没什么危害。”知道张母不了解产检,男医生稍微解释了一下,还是需要来产检的。
一来,产检确实是有好处的,不然他们也不会提倡;二来嘛,也是给医院创收嘛,他可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对,不管站在哪一方,他都是希望更多的孕妇能够产检。
张母一听有好处,觉得可行,只要是价格不是特别贵,她还是愿意的,“行,我回去就和我儿媳妇说说,那医生你忙吧,我先走了,真是谢谢你了。”
张母回来的时候,李世言已经吃完早饭了,连饭盒都已经洗好了,“妈,怎么样啊?我什么时候可以走?”
“你急什么急?慢慢来,对了,刚刚医生和我说让我们到时间来产检,你知道产检不?贵不贵?”张母最关心的还是最后一个问题,她一向比较听医生的话,已经有些意动了,只是不知道行情。
李世言了然,就算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孕妇产检都成了一个惯例了,只是在这个时候,还不是很普及,大多数人都穷,哪里愿意出钱做检查。
她倒是觉得产检很必要,价格的话,说实话她也不知道,但是应该不会特别贵,应该还能负担的起,不然医生也不会和张母说起这个,“妈,这个不急,咱们一会儿走的时候顺便问问就行了。”
张母一下子拍在自己的脑袋上,“我刚刚应该直接问问医生的,他应该也知道,忘了,要不我现在去问问?”
李世言一看张母确实是这么想的,赶紧止住她,“妈,医生事情还多着呢,还有好多病人要看病的,咱们问问护士也就知道了。”
“护士能知道?”张母不相信的问。
“真的,护士知道的事情多着呢,好多事情不就是她们去办的吗,肯定知道的。”李世言斩钉截铁。
张母把东西收拾好,就去找护士办出院了,至于李世言,在床上坐着呢,她现在差不多三个月了,还不是特别稳,医院又是人来人往的,张母怕她被人撞着,让她就在病房里带着,办出院这事她一个老太太就行了。
听了李世言的话,张母还顺便问了护士,产检大概需要多少钱,因为本身就是妇产科的,护士对这些也比较了解,说了一个大概的数字。张母觉得确实挺贵的,但是也不是给不起,到时候要是觉得有必要还是可以来产检的。
出院手续办得很快,没一会儿,张母就回来了,还把之前没交的钱交了,算是了了。
走出医院的时候,李世言明显感觉自己好像活了一样,之前的日子最多就是在医院里的花园里转转,本身花园就小,还有不少人来,李世言出去了两次也不愿意去了,每次就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
大街上熙熙攘攘,到处都是喧哗声,都让她有点不习惯了,在医院里哪里能够看到这样的景象,她有一瞬间的恍惚,随后马上清醒过来,跟在张母后面走,这会儿人来不是最多的,要是到了十点多,人才是真的多,虽然说不上挤,但也不宽敞了。
回家的第一件事,李世言是去找她的小宝贝,好久没见到饭团了,心里真是想得很,就跟猫爪子挠似的,没看见他,心里就不踏实。心里知道饭团肯定被张母照顾得很好,但是没有亲眼看见,这心里就是不踏实。
饭团一直都是和她一起生活的,这么突然分开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习惯,李世言真是有点忧啊。
第一百二十四章 莫大娘
李世言找了一圈都没有看到饭团,心里焦急的很,饭团就这么大一个小人儿,能去哪里呢?
“妈,饭团呢?饭团去哪了?我都没有找到他。”李世言从屋里走出来,问张母。
张母正在规整东西,听到李世言的话,这才想起还没和儿媳妇说呢,“饭团在隔壁呢,我今天不是去接你嘛,带着饭团也不方便,就把他放在隔壁了,这几天都是这样的,我和隔壁老嫂子已经很熟了,没事,你要是想看饭团,那我现在就去把饭团接回来。”张母放下手里的活计。
李世言搬到这里还是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和邻居都不怎么熟,连隔壁是什么人都不是很清楚,“行,妈,我和你一起去,顺便认识一下,我到这里这么久了,还没认识几个人呢。”说着,还有点不好意思。
张母倒是觉得可以,“也是应该这样,住的这么近,要是都不认识,那多笑人啊,你也该学学了,这么大了还跟个小孩子似的,邻居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后要是有事,别人也好帮你,别说以后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谁还没有个紧急的时候。”张母觉得儿媳妇好是好,就是这点不好,是不是城里来的小姑娘都这么不知道人情往来。
李世言被说的哑口无言,这确实是她的错,一直以来都是不主动,就缩在自己的壳里,也不知道出去看看,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是关系处的好也是一件好事,只可惜,她这个性格就是这样,只有对着自己熟悉的有好感的人,才会好一点。
要说李世言其实也没什么大的缺点,只是作为一个已婚妇女这样就有点不对了,以后家里的人情往来,哪一点不是她负责啊,也就是现在张母身体还好,她又是还在读书,所以没有过多要求。
张母这几日和隔壁的莫大娘关系挺好,年纪也差不了太多,自然就有共同话题,聊起来也还是开心,每次她要去给李世言送饭的时候,饭团都是她帮忙带着的。
莫大娘本名莫大妮,是个和善的老太太,原先就是和程越是很久的邻居了,听说程越搬走了,还有点怅然若失,老邻居这么久了,突然就走了,心里也是不舒服,但是她也是理解他的做法,要是她的话,可能也会这样。老邻居走了,来了个新邻居,她原本还是挺好奇的,但是好久都没见到人。
也没说来串串门子,也就知道了,新邻居不是和热情,这也就算了,至少不是那种惹人嫌的,也就安慰的过下来了,知道张母来了,一来就提着东西来串门,不说其他的,就说这个态度就是可以的,从她嘴里听说房子之前是她儿媳妇在住。
儿媳妇是大学生,自己带着孙子,这次也是因为儿媳妇怀孕了,这不就赶紧收拾东西过来了,就怕肚子里的孩子有点不好。
就这样,张母和莫大娘就这么处着,本来就是挨着的的邻居,两人又都是直爽的性子,就更加要好了,搞得莫大娘直感慨,要是早点认识就好了,这就是人们说的相见恨晚了。
对于饭团,莫大娘也是喜欢的,跟个小团子一样,真是不辜负他的名字,莫大娘心里想,张母送饭团过来的时候,莫大娘就很高兴的接收了。
李世言跟着张母走了一会儿,到了她的隔壁,她还以为张母说的隔壁是夸张的说法,没想到还真是隔壁啊,张母来了也就这么十多天,就已经找到一起说话的人了,李世言还挺高兴的,她就怕张母一个人在城里孤孤单单的,没人一起说话聊天什么的。
听到敲门声,莫大娘十分迅速的开了门,一猜就是翠香来了,应该是把她儿媳妇接回去了,别说,莫大娘想的还真对,这不就是这样嘛。
看见是个大概六十多岁的妇女,李世言想这应该就是张母说的那位了,“大娘,你好,打扰了。”
莫大娘对说话细声细气的李世言印象还挺好,懂礼貌,迎着人就进来了。
张母熟门熟路的找到了饭团,这会儿还是精神的,看见张母来了,呵呵对她笑,笑得张母心都软了,“哎,奶奶的大孙子,来,奶奶抱抱。”一把就把饭团抱起来了。
饭团人长得好,体重也不轻,张母毕竟不是个壮年,抱一会儿还好,要是抱久了就有点受不了了。
莫大娘跟在后面,看着两人互动,也跟着笑起来,“看见奶奶来了就笑了,我刚刚逗了他那么久都没有反应,真是没良心的。”
张母听了心里也得意起来,“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我可是他亲奶,肯定和我亲啊。”
阳光正好,微微照耀在树梢,显出斑驳的影子,正是好时候,撩得人心都化了,李世言站在树下,看着她们说话,觉得阳光都在喝彩似的,没有半点违和,照在开心的笑脸上,有着温暖人心的弧度。
看着她们说话,李世言也不去打扰,她虽然知道她的缺点,但是想要改变还是有点难度的,而且她并不是很想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必要变得和别人一样。
看整个社会的大趋势,圆滑一点是要好生存一点,但是也应该有自己的本色,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不是每个人都是那个样子的,但是依然好好的生活着。
只要自己有能力,这又有什么必要呢?
张母坐着和莫大娘一起逗饭团玩,刚开始饭团还算配合,一点也不闹,乖乖的,后来不注意看到李世言了,就不愿意了,就要李世言抱他。
把头轻轻的埋在李世言怀里,听话的很。
“这小子,看到亲妈了就不和我们玩了,白疼他了。”张母打趣道。
李世言冲着张母一笑,整个人和声和气的,怎么都有点小人得志的神色。她心里高兴啊,儿子果然最喜欢的还是她这个当妈的,就是贴心。
饭团不轻,李世言又是个身子弱的,没一会儿就觉得有点吃力了,干脆找个凳子坐着,这样舒服一点。饭团呆在妈妈怀里,一张小嘴张着,显然是极开心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蹬着小脚丫在妈妈腿上慢慢走,难得的是没有碰着肚子。
张母看了,连忙过来把饭团抱着,教训李世言道:“你自个都是个孕妇,抱一下就行了,还把人抱在身上,万一踢到肚子怎么办?真是一点也不让人省心,饭团还是我先带着,你管着自己就行了,别出差错了。”张母真的是气坏了,刚从医院回来,就是不知道长记性,也不看看她现在是什么身份。
孕妇啊,就给有孕妇的自觉,要是家里穷,只能自己接着还好说,但是她呢?
李世言意识到张母生气了,也有点自责,都是她没有注意,想着很久没见饭团了,就把这些忘了,“妈,你别生气了,我记住了,下次肯定不会这样了,生气容易老,别气了,你看饭团在看你呢。”
一旁的莫大娘也跟着劝道:“翠香,差不多就行了,言言也不是故意的,吓到孩子就不好了。”
张母脸色这才好看一些,轻掂着手里的饭团,傻小子,真是没心没肺,你妈妈因为你挨骂了,自个还在笑呢,张母点在饭团鼻子上,惹得饭团越发开心的笑了。
“言言,妈也是为你好,你说你这个样子我怎么放心嘛,都这么大的人了,也该自己心里有点数,孩子什么时候抱不行,现在最关键的是你肚子里的这个,别不当一回事,这次住院还不是因为你自己本身的疏忽。”虽然张父说了,是因为心情焦虑所致。
张母却认为里面还是有李世言的原因,都已经生过一个孩子了,连自己怀孕了都不知道,要是早就察觉到,肯定就不会这样了,就是为了孩子,也会保持心情愉快。还是大学生呢,怎么办事就是让人不放心。
要说她以前是真的喜欢李世言,毕竟这孩子乖巧,又是个城里的,平时对她也算孝顺。儿子不在身边,她帮着是应该的,但是一个人在外面的时候,就要自己注意更多的了,总不能每次都是老的来吧。
要是再严重一点,孩子是不是也不好了,想到这里,张母就心痛啊,家里就新阳一根独苗苗,女儿是嫁出去的。她就指着儿子能多生几个呢,所以李世言刚结婚就怀孕了,她是高兴的,自然也就对她更好了些。
李世言垂着头,有点不高兴的样子,虽然她是有错,但是也没必要这么说吧,心里虽然这么想,嘴上还是回道:“妈,我知道了,以后一定注意,你放心吧。”
看到李世言表了态,张母也不抓着不放,过犹不及,她也还记着呢,医生说了要让人保持心情愉快,今天说得重了一点也是为了以后着想,既然都清楚了,她也就不说什么了,“只要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我也没其他的要求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一个故事
午饭是张母烧的,还特地请了莫大娘一起过来吃,李世言就是打打下手。
她才知道莫大娘的事,莫大娘名叫莫大妮,比张母要大一点,她是和孙子一起住的,只是这段时间儿媳妇带着儿子和孙子一起去娘家了,所以现在家里只有她一个人。
莫大娘本来还以为李世言是个不好相处的姑娘,但是经过这么一小段时间的了解,她知道是自个误会了,只是没什么往来而已,小姑娘人还是好的,也不能叫小姑娘,都是孩子他妈了。
因着张母要在这边住很长一段时间,李世言早就把很多事情和张母说了,包括这房子,幸好张母只是很惊讶,其他的倒没什么,告诉张母也是应该的,都是一家人,要是是租的房子,住着心里也不是那么自在,要是是自己的,那就好说了,随便怎么弄了。
虽然对他们怎么有这么多钱表示疑惑,张母也没说什么,毕竟已经买了,况且住着也挺舒服的,别说,这大城市和他们那里就是不一样,出门就是大路,下雨天也不会有泥巴黏在身上,不用洗衣服之类的。
而且城里到处都是电灯,就连她现在也不像以前了,不会为了省电就不开灯之类的,大家都是这样做的,自己家里没必要这么特殊,而且家里又不是特别穷。
张母一直都挺清楚家里的情况,并没有表现得那么困难,只是有时候习惯了节俭,想着为儿子孙子省一点是一点,以后花钱的地方多,但是儿媳妇说了,没必要,新阳的津贴本来就够高了,还有补贴,加起来不少了,她和老头子也花不了多少钱,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有钱就花。
她现在才刚上大学,不能挣钱,但是毕业以后就可以了,现在的大学生少,她也是知道的,儿媳妇能找个好工作她是丝毫不怀疑的,毕竟是大学生,还缺工作吗?那肯定不能啊,而且还是比较高薪的工作,她虽然没有读太多书,不怎么识字,但是基本情况还是知道的。
就这么算起来,家里以后会好的,两个人都有固定收入,还不低,怎么会缺钱,所以她现在手也比较松了,既然不需要为以后担心,那她就对自己好一点呗,都苦了这么多年了,是该过好日子了。
中午炒了一个木耳,再买了一条鱼,配上自家的酸菜,味道很好,光李世言一个人就吃了一大碗,还喝了一碗汤,惹得张母一直说肚子里的是个混小子,吃得多。李世言不置可否,她不像张母,她希望这一胎是个姑娘,家里已经有个小子了,多个小棉袄也是不错的。
吃完饭莫大娘就回去了,还一直和李世言说去家里玩,李世言高兴的应了。
碗也是张母洗的,可以说除了要上课,她现在的生活和以前差不多,都是张母照顾起居,还照顾得十分周到,搞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上次张母说的事李世言也放在心里呢,是该找个时间回去看看,不然也太没有礼貌了,而且她还没有见过父母呢,找个机会见见也好。要是相处愉快,那以后可以经常见见面,要是相处得不愉快,那也没关系,反正她现在也不是孤家寡人了。
不过,李世言觉得她应该多虑了,就凭着他们对原主的这份疼爱,她就是原主,会相处不好才怪,短暂的接触肯定都会是愉快的,也不会长期接触,这点倒是不担心。
李世言其实心里也是有疑惑的,在记忆里,李父李母都是很好的人,对原主那是没话说,等到风气声不是很严的时候,来看看她也是可能的,怎么连信都没有,实在是有点奇怪。
也不是她非要长辈来看晚辈,只是觉得奇怪而且,一向是对子女疼爱有加的,怎么连消息都没有,看来回去一趟势在必行了。
下午的时候,李世言都呆在屋里复习功课,这么久没去上课,就算有涂立荷准备的笔记,也不能挽救她了,需要下大功夫了,本来中华文化就是博大精深,研究了解是需要很长时间了,更别说她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还有自己的作品需要准备,李世言从来不觉得要等到水平特别高的时候才能进行创作,文字作品本来就是源于生活的,只有在生活中不断汲取养料,才能写出好的书来。
她也不是追求完全的古风古韵,白话文也是挺好的,不然怎么会推广呢?
她想构造一个温暖的故事,足以让人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那种,结合现在特有的国情,她就想写现在的故事,大概的构思她已经有了,只是还没有想好细节的处理,还有文风偏向。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傲娇却又不失可爱的姑娘向岚,生活在小城里,一直平凡的过着自己的时间,突然有一天,这样的生活有了改变。
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来啊,她看到一部电影,里面翩翩起舞的女青年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力,她想,真美啊,要是她也可以这样就好了,几乎下意识的就踮起脚尖,做出舞动的姿势。她沉迷于舞蹈,她想要摆动起来,想要用尽全力,想要不顾一切。
第一次她和父母争执了,因为不愿意按照父母的想法成为一名光荣的人名教师,而是一个舞者,她已经知道了,原来这就是真正的舞蹈,就好像内心里充满了力量和渴望。
她终于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了,她想跳舞,跳给所有人看,走向更宽广的舞台。
向岚瞒着父母学习舞蹈,不仅如此,在报考学校时,她选择了一所大学的舞蹈系,梦想成为一名舞者。这件事在家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只是事已至此,父母也只好接受了。
在一个艳阳天,她奔赴了她的战场,属于舞者的战场。抱着一颗热血沸腾的心,全身都在燃烧,她的故事可以自己抒写。
只是,舞蹈并不是她想象中那么简单。最开始的时候,连简单的拉韧带、下腰她都不能很好的完成,除了她,好多学生都是有舞蹈基础的,事先就接触过的,只有她,也幸好是考试还没有那么规范,不然她连来这里的权利都没有。
她很珍惜这次机会,拼尽全力得来的机会。没有基础,她就加紧练习,直到达到标准为止。很快,她就能够跟上教学速度了,但这还不够,她想要的不仅仅是个普通,她想要特殊一些,想要去演出,想要参加各种文艺汇演。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事,粥多肉少,避免不了的就是争抢,她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得到一些东西,只是免不了会失望。
最开始以为是自己能力不够,后面才发现,不是能力,而是关系,她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