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批发市场人挤人,再加上热,凤娇很快就满身的汗水,嗓子也干得跟着火一般,她只好走到市场外面买水喝。
“嘻嘻——”一路上遇到的摊贩和商户,看到凤娇穿着风衣,都忍不住偷笑,凤娇气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将风衣脱下来,叠好,放进背包。
走到市场外面,她在一个卖冷饮的小摊前停下,要了一罐冰镇健力宝,扯掉拉环,一边小口小口慢慢啜饮,一面思索该怎么办。当然,用三十五块批发掉这批衣服,她也能凑够六十万,可一想到白白丢失五万利润,她就很不甘心。
批发市场门口,不止这一家冷饮摊,为了增加竞争力,每个摊位前都放着一些小凳子,就在凤娇背后,另一家摊位前,坐着几个说东北话的中年人。
凤娇听他们不时提起君子兰,不由想起近一两年,席卷东北的“君子兰热”,一盆花儿炒到天价,动辄一万八千的。
停了会儿,凤娇明白了,这几个都是跟着一个叫于哥的,炒君子兰发了财,而这位于哥很有眼光,就在年初及时收手,现在,君子兰热已经过去,一盆花儿从几千上万,几天之内就变得一钱不值,有人因此倾家荡产,当然也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比如这几个。
“于哥,我看还是进点风衣吧,我儿子他们个个都打算买呢。”这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嫂。
“可是市场上到处都是,价格也只比咱们那儿市场上便宜十块钱,我们拿回去,一件都赚不到十块钱,这利润也太薄了。”说话的人,挺胖,凤娇以为他就是于哥,不由多看了几眼,但这人的气势很普通。
“那你说咱们弄啥回去?”大嫂又问。
几个人都看着凤娇对面的瘦高个,他三十来岁,有些驼背,一对浓眉十分醒目,不大的眼睛里精光四射,举手抬足间,自信又果断,这才是于哥。
“于哥,你说怎么做我们就跟着你做。”又是背对着凤娇这个女人说话,她的个子也很高,站起来估计比卖冷饮的小贩高一头。
凤娇将风衣从包里拿出来,重新穿在身上。
“嘻嘻”卖冷饮的忍不住笑出声,用带着很重的广东话味儿问凤娇,“你不怕中暑吗?”
几个东北人都看向凤娇。
“中暑不可怕,可怕的是衣服卖不出去,你看看我这款式、做工,还有布料质量,比市场上五十多块的都好。”
“那怎么会卖不出去呢?”东北大嫂站起来,果然比凤娇高出好大一截,起码一米七,她显然是个爱说话的,热情地接过话茬。
“还不是那些批发商心太黑?我以前都是设计最新式的衣服,他总是抢着要,就这一回,我落在人后,他们就立刻翻脸,价格压得很低,我都快赔本儿了。”凤娇忿忿不平地道。
“哎哟,姑娘,你是供货的?不是来批发衣服的?”东北大嫂很惊讶。
“嗯,我开了一家服装厂,这风衣的样式,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比市场上那些用别人衣服翻版的,好看多了,你看看。”凤娇将身体转来转去,让那位大姐看,还把衣服脱下来,正面反面让人看做工、布料的质地。
东北大嫂把凤娇的衣服拿在手上,反过来翻过去地看,还打算穿到自己身上。
“大嫂,你试这件。”凤娇急忙从包里拿出件大一号的,“你比我高。”
东北大嫂不胖也不瘦,属于有肉但没有肚子的,穿上风衣,有股英姿飒爽的意味,她转来转去问大家:“好看不?”
“好看!”这不是凤娇恭维她,而是周围人异口同声说的。
见大家都夸自己,大嫂高兴地笑了:“姑娘,给我一件大号的,我要带回去给儿子,他一米八五,比我瘦。”
“哦,好的。”凤娇从背包里拿出衣服,那个于哥伸手接过来,“张姐,我来替你儿子试一试。”
这位于哥大概有一米八八,凤娇一米六五,看他不得不仰视。
风衣本来就是高个子的专宠,于哥很瘦,有点驼背,长得也一般,但凤娇的衣服样式好,特别提人,衣服一上身,他立刻就显得打不一般,连马路对面冷饮摊上的人,都往这边张望。
“我的衣服好吧?”凤娇十分自豪,“谁穿谁好看。”
几个东北人迅速交换了一下眼光。
大嫂问凤娇:“你一件衣服,给批发商是多少钱?”
“四十。”
“还能再少不?”
凤娇摇头:“再少我都卖掉了。哼,我哪怕把衣服重新发回去,弄到我们那里的百货商场去卖,也不会再降价,整个市场,谁家也没我的衣服好。”
几个人也应该在市场上转了很长时间了,没有一个人反驳凤娇的。
“姑娘,你说,这年轻人为啥都那么喜欢风衣呢?”
“还不是因为《上海滩》,大家都喜欢许文强啊,许文强爱穿大衣服。”
“许文强呀——”大嫂声音拉的长长的,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难怪满市场都是风衣,我儿子他们也想买件风衣。”
“东北的秋天已经来了,你们那里的风衣肯定供不应求,是不是?”
“姑娘你可真厉害,不是我们东北的,也能猜到那里的情形。”
“我能猜到他们的心思啊,谁要我和他们是一辈儿的?”凤娇的玩笑,让几个东北人都笑起来。
“姑娘,不如,你把衣服都给我们,今后,也希望我们能长期合作。”于哥开口道。
凤娇大喜,现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比全国其他地方富裕的,就因为这样,才错过了改革开放的最佳时机,在以后的时光里,成了国内的“欠发达地区”。
“能和你们合作当然好啊,我保证我的衣服从质量到款式,都是最好的。”
“你那里,还有什么衣服?”于哥又问。
“你们把地址给我,回头我把样品给你们发过去。”
“嗯,这个好。”于哥笑,“我们看上的衣服款式,就给你下定金,你做好了给我们发货,咱们一手钱一手货。”
“好!”
“你们是长春的?”
“嗯,我们那疙瘩多是去哈尔滨进货,哈尔滨号称“东方巴黎”啊。我总觉得,广州靠海,是时尚前沿,没想到过来一看,和哈尔滨差不多,路费可要贵多了。”
“你从我这里拿货,肯定比市场价格低,质量还有保障。”
“可不是,姑娘,咱说好了四十块一件。”大嫂唯恐凤娇涨价。
“嗯,四十,没问题。”凤娇当然知道维系好客户,比杀鸡取蛋一锤子买卖挣钱多。
凤娇没想到问题竟然这样解决了,不由长长出口气,她的运气,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好!
但这件事情,也给她敲响了警钟,那就是千万不能认为市场还很大,就偷懒不进行新款式的设计,她既然有后世的见识,又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就不能跟着别人背后跑。
重生 第三十四章 提亲
凤娇的原计划中,这四十万风衣的钱,要给爸爸八万的,打井队那边很快就要催款了,但如今,她不得不暂时挪用,等打井队催款时,再想办法了。
坐在飞机上,凤娇闭目思考,自己是不是将战线拉得太长了,又是种果树,又是开工厂,还办学,她的精力有限啊,即便八十年代遍地黄金,她也要有能力捡起来这么多。
过了会儿,凤娇的想法又变了,她来自后世,知道这时候种上果树,靠山屯的百姓几年后就能脱贫致富,而报名去她学校读书的年轻人,若不是自己提供机会,他们中,说不定就有人不得不去沿用很土很笨拙的办法种地,等耗尽青春,在二十年后进城打工,成了进不了城也不想回去的那种人,上不去下不来,日子过得很艰难。
自己这不是为了自己赚钱,而是为社会做贡献,对!
想到这些,凤娇心情又高兴起来,暂时艰难一些,没什么关系,何况,如今的艰难,比前世给老板打工,不得不应付客户,陪他们喝酒,千方百计去推销产品,下班后,窝在合租房里,数着包里的钱,算计能不能坚持到下个月发工资的那种日子,要好太多了。
张春芳和李芳没想到凤娇这么快就从广州回来,还带回四十万块钱,特别高兴:“凤娇,你可真有本事,说好半个月,你一星期就把钱凑够了。”
凤娇也特别高兴:“我明天就把钱送工业局去,早拿到房子早开始收拾,学生都着急入学呢。”
“嗯嗯,凤娇,这几天肖工又叫来两个老同事,我们也听了他们试讲,都挺不错的,师资这块,问题也不大了。”
“是吗?”凤娇更是高兴,觉得自己真的太顺利了。
“凤娇,最近还有不少学生报名,我亲戚那边的贷款,你是等三个月满的时候还呢,还是立刻就还?”
“你亲戚若是不急,那就用到三个月快满的时候。”凤娇苦笑,“我手里的钱总是不够花,地是买好了,房子还得修呢,那又是一笔钱,何况,还得给服装厂备一批布料。”
“哦,行!凤娇,那我这几天请亲戚吃顿饭,你去不?”
“去!”维系这样的关系,对凤娇来说很重要。
“那我一会儿打个电话问问,看他什么时候有空儿。”
“好的。”
第二天交了钱,凤娇把修改房屋的事情交给表弟景然,他虽然泥水匠的水平不那么高,但人勤快,又老实,当个监工应该还行。
安排好了工作,凤娇就开始设计新式样的衣服,这次广州行,给她的教训实在太深刻,她必须时刻走到市场前列,不然就会被动挨打,被市场上黑心商人拿捏的滋味,受一次就够了。
三天后,凤娇拿出两款设计的服装样式,让杨振亚帮着做样板,张春芳找来了:“凤娇,明天星期天,我亲戚答应和咱们吃饭,他妻子也去。”
“嗯,好的。”带家属,证明这个男人没有非分之想,凤娇更放心。
第二天刚到饭馆,还没坐下,张春芳的亲戚李文明就带着媳妇、儿子,还有个陌生的男子过来了。
陌生男子三十五岁左右,微胖,头顶的黑发有点稀疏,但还没有谢顶,露出头皮,他看的凤娇时,眼睛一亮,但很快就克制住了,表现得很随意很大方。
凤娇不可能和陌生男子对视,没有看到他情绪的变化。
李文明像凤娇介绍:“这位是我们姜行长,小王,他听说你年纪轻轻,生意做得很大,就想认识一下。”
姜行长满脸笑容地伸出手,凤娇见过很多不等女士伸手便先伸手的男人,便见怪不怪地伸手和他握了一下。
一个中心行的行长,手里贷款的权限,起码有三十万,而且还能达到两年期限,凤娇扫了一眼张春芳,见她一脸欣喜,感激地看着亲戚。
她大概没把握亲戚能带领导过来,所以才没提前说吧,凤娇想着,在心里越发看重张春芳。
姜行长虽然其貌不扬,但人很温和,李文明也竭力要搞好气氛,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散席时,姜行长还一个劲地给凤娇说:“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但凡有一丝能力,一定会尽一份心意。”
凤娇连声感谢,送走客人,她在柜台结账,和张春芳一起走出饭馆。
“凤娇,你不是还想再筹一些钱吗?”张春芳奇怪凤娇为何没有给姜行长提出来。
凤娇摇头:“我觉得有点怪怪的,不是提出的好时机。”
张春芳很奇怪:“我觉得这个姜行长很好啊,哪里不对吗?”
凤娇摇摇头,第六感让她觉得,今天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
“春芳,你回头问问你亲戚,看看这其中有什么内幕。”
“好的。”
张春芳还准备过两天再去找亲戚,没想到李文明第二天却给她打电话了:“芳姐,你老板真的离婚,现在没有男朋友?”
“是啊。”
“那,你能问问,姜行长行不行?我给你说,姜行长的爸爸是市委办公室副主任,这官儿不小了吧?最重要的是,这个位置全力很大,几乎没有办不成的事儿,你们老板是个有福的,别人介绍年轻的大学生给姜行长,他都看不上,偏偏喜欢你你们老板。”
张春芳听得两眼放光,觉得这是凤娇改变命运的好机会,嫁给姜行长,一下子就脱离农门,摇身一变,成干部家属了,还是高干哪!
农村人眼里,县长都是大干部,这省城的官儿,那还不顶天了?就算张春芳喜欢交际,但毕竟来省城没多久,眼界还是很小的。
放下电话,张春芳就急忙找到凤娇,把喜事儿早点告诉她。
凤娇没在,去新校区了,张春芳这才想起来,早上的时候,凤娇派去负责维修新校区的景然,急急忙忙过来,姐弟俩不知说些什么,凤娇就走了。
难道,新校区出什么事儿了?
张春芳不由在心里祈祷了一句:“老天保佑!”不了解凤娇时,觉得她风光无限,现在,她可知道凤娇每天要面临多少事儿,尤其是最近,什么都得要钱,哪怕她就是个摇钱树,也让人摇得晕头转向了吧?
幸好,表弟给她介绍了这么好一门亲事。张春芳不由露出微笑,觉得自己这回,可是帮了凤娇的大忙了。
重生 第三十五章 钱荒
凤娇早上,的确被表弟吓了一大跳,他一见她,就急呼呼地说:“表姐,不好了。”
凤娇觉得自己的声音都有点发颤,稳野稳不住:“什么事?不会是有人掉下来受伤了吧?”
这年代修房子,还不会搭起脚手架,匠工直接爬到房顶,将坏了的椽子取出来,换上好的,还有瓦片破了等问题,都是这么修的,她提醒过表弟要小心的,没想到……
“没受伤,没受伤!”
听表弟这么说,凤娇才松了口气,随即瞪起眼睛:“你怎么说得那么邪乎?把我吓得。”
景然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后脑勺:“表姐,是这样的,新校区房子漏雨,没人管,好多椽子都腐朽了,得扒了换新的。”
“几间?多不多?”
“多,一少半儿。”
“啊?”凤娇眼前直发黑,这不仅是花钱的事儿,还要耽误时间,怎么办?
哎哟,前几天还庆幸自己运气好,没想到麻烦在这里,真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因为顺利买下这边的厂房,凤娇已经答应学生,提前开学了,如今再通知延迟,学生和家长会不会觉得自己是个骗子?还有,教师也来了,每天闲着,也不是事儿。
“房子最快什么时候能修好?”凤娇问。
“姐,多雇些人,也很快的,就是木料难买!”
“哦!”凤娇拍拍脑门,她把这事儿忘了,八十年代木材奇缺,能从东北买到木材的商人,能很轻松地跻身“万元户”的行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买不到椽子,还怎么修房子?
“走吧,我去看看。”凤娇在心里叹气,表面还不能做出特别无助的样子,不然表弟更焦急、更显得慌乱,让工匠也没了信心。
学校虽然没有公交车,但附近却有一条公路,有几趟长途班车路过,凤娇坐车加步行,用了一个小时才到。
工匠中有个身材高大、两鬓斑白的人,正在指挥工人小心翼翼将好的瓦片从房子上拆下来,凤娇听他说一口山东话,很奇怪:“他不是本地人?”
“他姓郭,原来是省第二建筑大队的,后来为了老婆调到火柴厂做维修瓦工,没想到刚两年后火柴厂就停产了,不得不提前退休,他前几天路过,见我带人修房子,就非要来干活,说是在家闲得慌。”
“哦,很勤快的老头儿。”
“别看他五十多了,还挺有劲儿的,又很会干,姐,我要去找你,就让他帮我指挥……”
“是个人才!”凤娇看到二十几个人,让他指挥得忙而不乱,不由称赞了一句,“走,我们过去看看。”
“哦,好!”
“郭师傅,辛苦了,来,喝点水。”凤娇见郭师傅手里端的大茶缸子没水了,就提着晾水壶给他添上。
“这是我姐,这里就是她买下的。”景然急忙介绍,他刚才一语不发,凤娇才不得不走上前的,这个表弟,还是太木讷了。
“哦,谢谢!”郭师傅大概真渴了,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才停下来。
“郭师傅,现在木料不好买,弄不好就得停工了,你以前是建筑公司的,有没有门路?”景然问,凤娇刚还说他木讷,谁知转眼就让凤娇瞠目结舌。
“没木料?”郭师傅眉头皱起来,“这个我也帮不上忙,要是小点的房子,还可以用砖拱成窑洞,可这大教室……”
凤娇一下子就有了办法:“郭师傅,将那边的房子修一修做教室,这边隔成小间做宿舍也行。”
“那你学校的规划不就乱了?”
“能开学才是大事,规划什么的,等有钱有料,再来过吧。”凤娇很自信,过不了多少年,她就能将这些房子拆了建楼房。
“郭师傅,你会箍窑洞不?”
“会,我以前给东方公司建厂房,就箍了不知多少窑洞呢。”
东方公司凤娇听说过,军工厂,建在大山里。
“郭师傅,我想聘请你做工头,带领这些工人帮我把房子改造好,不知行不行?”
“聘请我?工头?”
“不,不,请你当领队。”
“哈哈,工头就工头,工人的头儿,行,校长。”
“郭师傅,我暂时给你一个月一百五十块钱工资,行不?”
“一百五?”
凤娇若不是手头紧,二百都会说出来,野外工作,真的很辛苦。她见郭师傅睁大眼睛反问,一时十分歉疚,急忙补充道:“干好了还有奖金。”
“哈哈,一百五就很多了。”
景然悄悄扯了扯凤娇的衣襟:“姐姐,我才给他七十。”
凤娇并不觉得给多了,她雇下郭师傅还有大用。
这几天学生报名,又收了不少学费,凤娇还准备进一批布料,没想到却不得不挪用到这里,她不由叹口气,还得找关系求爷爷告奶奶去借贷了。
不过,幸好手头还有点钱,她可以立即联系砖厂,让送砖过来箍窑洞。
凤娇也不知是该觉得庆幸,还是说自己倒霉了,怎么看着好好的房子,内里竟然这么破呢?
雇来的匠人中,很多都是经常给人建房子的,知道附近哪里有砖瓦厂,哪家的最便宜实惠,而且,还可以交一部分定金,就能将砖拉来用。
凤娇也是能赊欠就赊欠,她眼下不是逞英雄的时候。
钱啊钱,穷人觉得少,她这样老百姓眼里的富人,没想到还更觉得少。
安排好砖瓦的事儿,凤娇回到源城,找到律师,让他帮自己起草一份合同书,她要长期签下郭师傅,哪怕刚开始发展不起来,他先做学校的维修工。
凤娇可忘不了后世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和建筑业,虽然房地产九十年代才兴起,但建筑业眼下就很兴盛,弄个建筑队,就跟开了银行一般,财源不断。
凤娇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她需要一个能四处出击,联系建筑客户的人才。
回到学校,天已经完全黑了,凤娇碰上李芳,她笑着说:“张春芳一整天都在找你,这会儿你回来了,她却不知忙啥去了。”
“呵呵”凤娇笑,张春芳那边不会有什么急事儿,她并不担心。刚好这天学校隔壁的澡堂开放,凤娇去好好洗了洗,回来倒头就睡,也没去见张春芳。
第二天早上,凤娇吃过早饭,和杨振亚研究了一上午新衣服的样板,确定之后,就收拾了一下,准备自己亲自送回靠山屯,她已经一个多月没去那边了。
张春芳快十一点才从外面进来,听说凤娇又回了靠山屯,急得跺脚,但却毫无办法,只能给李文明打电话,解释一番。
靠山屯那边,也该给工人发工资了,还有,布料也快告罄,凤语心焦不已,正不知是不是该给凤娇打电话催她回来呢,凤娇忽然就出现在眼前,让他不由长长松口气。
凤娇却没有带钱回来,听堂哥诉说,心里也急:“库房里还有多少做好的衣服?”
“没多少,一千多件。”
“有没有西安过来的批发商?他们给什么价?”
“有,一件八十,凤娇,他们说,你再不出手,连这个价也保不住。”这也是凤语焦急的原因,他给源城打了两次电话,凤娇都不在,也没有回一个,他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凤娇咬了咬牙:“八十也行,打电话让他们带钱提货。”凤娇急需这笔钱。
“那一件衣服利润薄的很,扣去工资、税费等,还赚不到十块钱。”凤语急忙提醒妹妹。
“库房里还有布料不?”
“没多少了,最多还能生产一星期。”
“改新版型,原来的版型,市场上抄袭的肯定很多,卖不上价是必然的。”凤娇叹口气,她现在投产新版型,若是不压货到年前,那就得再设计一种新衣服,不然,广州批发市场的憋屈就得重演,可她现在,哪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