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第一掌柜-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我成为剑圣之前的那些年岁并不值得说道。剑阁千年来一直如此,七十二名剑道天才之上,有着七名剑圣,七名剑圣之上,有着修炼了至高剑意的司空阁主。千年以来,此间交替从未变过。剑阁之所以不被发现,乃是因为每过一阵子,便会换去另一处。都在这个世间最恶劣的地方,寻常武者甚至都无法步入,更遑论常人。”
“而在我成为剑圣之后,也就是秦楚两国爆发战争之时,七名剑圣之中,最有可能成为剑阁主人的剑圣,也就是世人口中的龙脉武者——姬凝渊,忽然消失了。事后我们才知道,他入了世,似乎是与秦国的先皇达成了某种协议,那个当年楚国朝政之中权力甚至不弱于风家人的贵族的族长,他们有着与风家风神血脉一样优秀的血脉,原是楚国最大的助力,但随后在得到了姬凝渊的帮助之后,便走上了反叛与覆灭楚国的道路。这之间的种种,乃是我从我师兄弛砚南口中得知。”
讲至此处时,花刃衣动容:“原来那位天下第一,居然还是师傅的师兄?”
叶愁城点头道:“他身患绝症,功力大退,在剑阁修炼了许久,终将无法更进一步,师兄是一个很迂腐的人,固守着心中的正义,相信着这个人间有正道,他往日里沉默寡言,看出了我们其余几人都有着各自性格上的不足,或者说,邪气。他也不大愿意与我们说话,原本是离至高剑意最远之人,却偏偏的,这个自持人间自有正道,奉行君子之道的迂腐剑客,竟然悟出了另一种至高剑意……”
花刃衣说道:“可是天行不息?”
“没错,我的弟弟叶依然之所以在真武之上定了浩瀚,便是根据我们的能力,与师兄的能力做了一个结合,只是那个可能性该是消失了,至少当时我们是这么认为的,浩瀚随着师兄的死去,也成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泡影。便是我们的师傅,剑阁主人,也达不到浩瀚的程度。”
花刃衣虽然在武道上的认识远不如叶愁城,但他也明白,武者的强大来自于造物主的恩赐,以及气海内田的运转,人的不断变强皆与这里有关,可终究,无法如同那些活了几万年的生物一样,调动着这个世间最强大的天地元气为己用。
但天行不息却将这一个障壁打破。
“那……后来呢。”花刃衣问的自然是剑阁的变化。
叶愁城的目光变得有些幽远沧桑,他说道:“后来?如你们所闻所见,我受我师弟之托,在暗海浅滩救走了你,却也因此,遇到了我的另一个师兄,姬凝渊,那个实力最接近剑阁主人甚至有可能已经超越了剑阁主人的强者。但我那时,虽然并无把握战胜他,可他要胜过我,恐怕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只是那一抹恐惧,让我多年不敢步入中原……”
花刃衣心神恍惚,他其实在法场一战之中,从孟追与张小风的态度便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世真的与楚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这之后,秦国战胜楚国,紧接着,就是帝星陨落,十数万人被发配至叶扬平原开垦天外之石。这些想必你都已经了解过了。只是不明白,其中是否有剑阁剑圣们的踪影。”
花刃衣点头,他的确不解。
叶愁城叹道:“这之间的故事,或许即便在你这样的人听来,也都是一个故事。天坑里的阴谋,是在数年前剑阁覆灭的那场变故之中,我们才偶然得知,但要说及这里,你需得知道剑阁七剑圣,是哪七个人,他们修炼的,又都是什么样的剑道。他们之中有的人已经死了,但在将来,其剑道却有可能出现,甚至会成为你的对手。”
花刃衣恭敬的点头,认真的在聆听,关于这一部分,事实上他也非常感兴趣,秦楚的事情,他很在意历史上的真相是什么,也在意真相的背后是否有着更为让人脊骨发寒的真相。他想弄明白这一切。
叶愁城的声音很淡:“为师,算是最后一代七剑圣之中,入剑阁较早的。我所修炼的剑道若到了极致乃是无为之道。”
花刃衣自然不陌生自己的师傅,但对于这句话的后半段,却不是很了解。
叶愁城继续说道:“这世间的一切招数,皆过于繁琐,从人们领悟武道开始,内劲的作用便越来越多,作为支撑着万千武道的强大元气,它们被我们转化成了许多属性,可以生死人肉白骨,也可以瞬间将一切摧毁,可以冻结万物,也可以焚毁一切,可以作为世间最结实的铠甲,也可以作为世间最锋利的兵器。元气内劲的作用,变化万千,却最终,都要通过繁琐的招式以形导气而来,尽管道教佛宗都创出了不需要以形导气的心法,但却还是没有用到极致。”
花刃衣说道:“极致便是身体的任何部分都能自如的提炼内劲?”
叶愁城没有点头,但还是说道:“你很有慧根,但你并没有全部说对。极致,乃是将元气内劲的使用,与自己的意识结合,意动,则万象生。”
花刃衣沉默许久之后说道:“原来,凝眸斩,只是一个开始。”
叶愁城没有否认:“如果真的练到了极致,凝眸这个动作也当省去,在领域之内,天地元气随意识流转,不受任何束缚,。但这……仍然不是极致。”
花刃衣震惊,联想到师傅方才在石壁上写的那几个字,片刻后他惊中带喜的说道:“恭喜师傅。”
叶愁城笑了笑说道:“我虽然又有感悟,却不知道这些年,其余还活着的那几人,尤其是姬凝渊又是否再有精进。”
“第二个剑圣,名为无妄,此人的剑法在早期森罗万象,与我弟弟叶依然倒是有几分相似,胜在多,败于不精。以无妄的天资,自然能够明白其中利害,我们原以为此人会精通一门剑法,但不曾想,他的极致远远超出了我们意料,此人将所有剑法归类,发觉剑法不外于刚柔之别,攻守之别,以及剑气的性质差别,和身法的差别,他将这些剑法通通忘却,自悟刚柔攻守冰炎天地之法,将被忘却的所有剑法都练到了极致,又都一一化为虚无。此人的剑道,乃是无极之道。”
花刃衣赞叹道:“这岂非是一门没有弱点的剑法?”
叶愁城说道:“这还并非是极致,他在其宿命里最后的那场对决里,本是悟出了更强的剑法,可惜他太急了。能将世间两极于各种矛盾之中并存且延伸到极致,这便是无妄的无极之道,此剑法名为两极,却是与我道家的两极极为相似,两极之中,已经包含万象,这门剑法的确没有弱点,如果说真的有弱点,那也只能从使用这门剑法的人身上寻找。”
花刃衣想起了那名荒月神教教主,一席蓑衣手持名剑的蓑衣客,他们不是敌人,但花刃衣还是将师傅这番话牢记于心。
叶愁城接着说道:“第三位剑圣,叫做莫间邪,在你提到宁无邪学到了熔炉功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世间的一切,冥冥之中或许真的有命数天意。莫间邪的剑法乃是真正的平庸之道,但他自悟熔炉功,百命藏麟,所有的规则与剑道,在他的领域里,都无效化。”
叶愁城提起莫间邪的时候,眉眼之中赫然有赞叹之色。
“莫师弟的实力,不在我之下,他是一个乐天好学之人,但总是苦恼于自己的资质太过平庸,面对各有长处的六名剑圣,他最终想到,每一个人的强大都在于有着自己的领域,既然要争高低,自然得公平,于是他自悟熔炉功,于熔炉领域之内,所有人的领域尽皆无效。饶是如此,莫师弟最终还是在最后的一场对决里,惨败给了宸师弟。”
叶愁城念及昔日情景,一声轻叹:“这世间的规则又岂能尽数无效?所谓领域,比拼的,终究是境界。他挑战了除那人之外,最强的宸师弟,但死前,他也是一本满足,无矩之道得以圆满,却来不及留于世间,当年他将熔炉功刻在西域火山带之中,却不想被宁无邪发现,但那熔炉功终究只是最早之时的感悟。你提及的那位宁无邪,能够让你不战而败,那该是自己根据熔炉功,悟出了当年莫师弟并未刻下的内容,可谓罕见的天才。”
花刃衣回想起宁无邪,以及江湖对此人的评价,心道如果真有师傅所说的,剑阁虽然覆灭,却依旧有下一代,那么宁无邪该是如今的剑阁传人中,最强的一个,虽然宁无邪并非授业于剑阁剑圣,但终究,是凭借莫师叔的熔炉功,走到了天下第一的位置。
让师傅感叹的,恐怕是二人都带一个邪字。
这的确颇有些宿命的意味,宁无邪其人名为无邪,佩剑却邪,无邪却邪,亦正亦邪,或许将来能走到比莫师叔更高的位置。
无为之剑叶愁城,无极之剑无妄,无矩之剑莫间邪,花刃衣如今只知晓三名剑圣,但已经能感知到这三人实力到底有多么强大。
如今他就在叶愁城身前,他从出生起就与这位一头雪色长发的绝代剑客一起,这些年来不断变强,走到了极意境界,可谓如今武道的巅峰,但面对叶愁城时那种渺小的感觉,不曾减退过。
如今的无为之道,似乎变得更强大,斩奉令,花刃衣不陌生,乃是师傅这无为之道理的至高一剑,但看起来,师傅今日兴致,乃是因为悟出了更强的剑道。这些人的实力,早已步入天人之境,却偏偏还能更上一层楼。
他很好奇,还有四位剑圣,又是怎样的强大?
叶愁城缓缓道来:“第四位剑圣,名为风枯。”
花刃衣心中一动,此人姓风,莫非……
叶愁城看穿了花刃衣心思,直言道:“他是楚国最后一位皇帝的兄长,无心于皇权俗世,一心悟剑,他的剑道,最为普通,却也最不普通,他没有剑域,单这一点来说,他该是我们之中最弱的。可偏偏,谁也奈何不了他。他将风神血脉练到了极致,风家的强大,在于拥有着无与伦比的速度,但这样的速度,却是难以持久,燃烧风神血能让他们有着几乎无视世间一切规则的速度,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当速度达到极致之后,世间的一切都会改变,风枯将这一点做到了。最为可怕的是……他是唯一一个,风家人之中能够不被风神血反噬的人,也就是说,他的极限速度非常快,且并不短暂。”
花刃衣其实很了解风神血脉,这一点叶愁城也知道。所以叶愁城最后一句的那几个,快且不短暂,意味着什么他最清楚。
花刃衣颤声道:“这……岂非无敌?”
叶愁城叹息道:“的确该是无敌,但却是七名剑圣里最早死去的。”
花刃衣不解。
叶愁城说道:“他的速度与剑道非常快,被师傅评为无限之道。但早在秦楚一战之后不久,他终于坐不住了,拥有这样的速度,却要在世外苦修,于是他成为了剑阁又一个入世之人,而他来到江湖之后,便杀了不少秦人,只是这件事,帝国不曾记载罢了。他妄图掀起战争,无限之道大成的他,想要杀任何人都亦如反掌。但他忘记了,在他入世前,剑阁便有有了入世之人……”
“亦即第五位剑圣,我的师兄……弛砚南。”
第256章 剑阁七剑圣(中)
弛砚南。这是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也是一个在武林消失了有些年却始终不曾被人忘却的名字。人们无法想象天行不息是弛砚南所创,很多人以为该是更久远的圣贤所创。
武学之道,在很多人看来就该是年代越久远就越强,人们的很多意识就跟神话故事一样,以为最强的生物都存在于洪荒时代。所以天行不息这种仿佛能从本源上改变武道的强大武学,就该是更早的先贤留下来的。唯有剑阁的剑圣们知晓,这门武功,是弛砚南所创的。
在提及弛砚南的时候,花刃衣注意到了师傅叶愁城的神情再次浮现出赞叹,这一次是心服口服的赞叹之色,甚至带着些许遗憾。
“风枯于朝夕之间,便将当年投降了秦国的楚国高层百余人杀的干干净净。这些事情,我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但剑阁聚首的时候,却是听到宸师弟提起,帝国最强大的那些人,没有一个能奈何风枯。事实上,风枯与秦国的恩怨我们剑阁弟子不该干预,但当年风枯错杀了许多无辜的人,偏偏我师兄弛砚南,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仁人义士。他是那种明明已经走在了武道最高峰却还能为了一个毫不认识的弱者献出生命的人……”
那个让弛砚南献出生命的人,在中原的诸多客栈里,花刃衣也曾了解过,乃是一个名为沈潮崖的前帝国龙将,花刃衣见识过现任帝国龙将的实力,心道若前帝国龙将也是这个水平,那可真的不该被称之为弱者。
“后面的事情无需我多说,师兄找到了滥杀无辜的风枯,欲劝风枯不要为难寻常百姓,风枯却说出了天坑的事情,师兄最终与风枯无法达成共识。只得……与风枯一战,却不料施展了比风枯的无限之道更强大的天行之力,风枯其人桀骜不驯,但在见到了天行之力之后,却是感叹再练百年也难以望其项背,从根源之上便已经输了,竟是羞愤自尽……”
花刃衣大惊,剑圣这种级别的人物,一个能长时间进入极限速度状态的真武强者,居然会羞愤自尽,那天行不息到底是何等绝学?
“天行不息……当真如此强大?”花刃衣有些难以置信。
“自然强大。可惜十七年前,他便死了,剑阁聚首的时候,只有五位剑圣,师兄与风枯都已经死了。天行不息的不息之力,乃是生生不息,有着无尽的元气内劲可以施展,更能为修炼者带来极为强大的躯体。仅仅凭借这一点,便是绝对的超凡入圣的武学,但天行不息之中的天行之力,却是无缘得见,师傅给师兄的评价是无竭之剑,但师傅也说,这并非最终的评价,因为真正的天行不息,师傅也没有见过。见过这一切的,便是在风枯之后入世的第六位剑圣,也就是我的师弟,宸沙。”
宸回,宸沙,提及这个名字的时候,花刃衣就难免的想到了宸回。看来,这个人便是宸回的师傅。而前面所提到的无妄,便是荒月神教教主的师傅。
石洞之内的气氛似乎随着提及到宸沙而变得有些悲凉。师傅叶愁城给花刃衣的印象,大多都是极度的平静,无悲无喜。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在教导自己的过程中,礼数都教的很透彻,但明显,师傅并非是要将自己培养成下一个叶愁城。因为师傅本身,并非一个重视礼数的人,甚至有些离经叛道,所以这么一个人教出一个极为重视礼数的花刃衣,该是有着别样的用意。
礼数体现着涵养,尽管看着花刃衣的装扮极为的平凡普通,甚至海风将花刃衣吹得有些咸腥。可这些……都可以一一拭去,虽然花刃衣没有细想,叶愁城也从来不提及,但花刃衣能感觉到,师傅对自己有着其他的期待。
想得有些远,花刃衣回过神来,宸沙该是剑圣之中年纪最小,境界却是非常高的一个人,在提及到自己这一辈的时候,花刃衣有注意到师傅对宸回的评价,由此可推断,师傅其实与宸沙的关系不差,而且作为宸回的师傅,该是有着让剑圣们也惊讶的天赋。
事实的确如此。叶愁城这么一个人能够有如此大的情绪波动,这个宸沙该是极为了不起。
叶愁城说道:“小师弟是我要提及的第六位剑圣,但若按照我们这一辈的顺序来说,小师弟是第七位。亦即最后的一位剑圣。他入剑阁的时候,不过五岁……”
回想起宸沙年幼之时,那是数十年前的事情,叶愁城却是觉得一切历历在目。那个时候的他正是壮年之时,剑阁之中的绝对强者,他得承认,神仙一般的师傅,很少带回来如此年幼的孩子。大多孩子都是十岁起。
花刃衣不知道师傅提及这位剑圣的时候,为何会从五岁开始说道起来。
叶愁城自然不做解释只是继续自顾自的说着:“宸师弟年幼之时,并不会任何剑法,他甚至连握剑的姿势都是错的。师傅将他带回剑阁,众人本以为师傅会对他有别样的照顾,可偏偏,师傅带回来之后就不再管顾,不闻不问。面对剑阁的人,哪怕是最弱的弟子,也绝非寻常江湖武者可以面对的,更遑论一个五岁孩童。”
“起先的两个月里,那些剑童们还颇有顾忌,但两个月后发现师傅对宸师弟的确是不管不顾之后,便开始欺负宸师弟,做些杂役活计倒也罢了,但后来,那些资质驽钝的剑童们无法突破剑道的怒火都慢慢的撒到了宸师弟上面,再到后来,已经开始羞辱宸师弟。宸师弟为人极度骄傲,并非自大,但过于弱小的人带着不符合自身实力的骄傲,便是自大。”
“后面的几个月,他过得极惨,甚至出现过性命之危……”
一切仿佛还在昨日,叶愁城记忆犹新,叹道:“当时我想着,出了人命师傅若怪罪下来,虽然祸不及我,但总归会有麻烦,于是每次我都救下了他。”
提及到此处之时,花刃衣注意到师傅的语气变了,言语之中带着的不再是赞叹,而是惊叹。
“第一次他昏迷了十一日,身上多处淤青……”
一个五岁孩子受这样的折磨,花刃衣不禁开始怀疑,剑阁里面的训练到底是怎样的训练,他早已猜到那个地方基本都是存在于这个世间的最恶劣的地方,自然训练极度艰苦,但看起来,不止是艰苦,还极度残忍。
“第二次他昏迷了三日,身上依旧多处淤青……”
“第三次他没有昏迷,浑身是血……”
“第四次他的四肢全部被人打得错位,但饶是如此,却还是爬到了休息的地方,平静的看着我,等待着我像前面几次一样给他上药,替他疗伤。”
“第五次他走一步一瘸的走回来了。这次倒是保住了一只手。”
“第六次他回来的时候很累,极度疲倦,甚至不再来找我,而是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倒头就睡,睡了十一个时辰……”
“第七次,他……没有第七次,第七次的时候,七十一名弟子之中,有十六人全部被打得重伤昏迷,生死未卜,他倒是受了些伤,但要救治的人太多,我顾不上他……”
花刃衣震惊,颤声道:“这个过程,用了多久?”
叶愁城知道徒弟听懂了,说道:“七个月,不多不少,一个月左右一次。”
叶愁城自己也很惊讶,可以说剑阁里面全是天才,这些天才放到九大派或者江湖之中,都至少是一方霸主。但一个不到六岁的孩子能在短短七个月时间里超越他们,这种事情,真的只有千年乃至数千年不遇的天才才能办到。
“第二年,他已经成为了七十二名剑童之中最强之人,也是那一年,他觉得剑阁很无趣,这个六岁的孩子又离开了剑阁,去闯了闯江湖,江湖里有很多不知名的高手,他便是其中之一。然后他又回到了剑阁,师傅问他,外面好玩么?他说道,剑阁只要有个好厨子,他便不走了。”
叶愁城的脸上难得的从愁容变成笑意。花刃衣也忍不住赞叹道,何等妙的一个人。
“于是师傅找来了厨子,便是已经身为剑圣的弛砚南师兄,弛砚南师兄便负责做饭,只做给小师弟一个人吃。小师弟吃的高兴,便与师兄成了忘年交。一过六年,小师弟在十三岁的时候步入了瓶颈,用我那弟弟叶依然的理论,便是叶之境巅峰,但同是那一年,小师弟成为了剑阁最后一个剑圣,因为这六年来,其余的七十一人,与他的差距不见减小,只是在不断地拉开。那七十余人之中,其实有着极意强者。这世间不是流传着一句话么,叶之境绝对无法战胜极意境界……”
花刃衣点头,这句话他并不质疑,他有着极意强者的视界,他挑战的诸多人之中,最有难度的便是叶依然,只是因为叶依然与自己同境界,可其他人,他甚至不用摘下眼罩,便能轻易获胜。境界的巨大差距,让他感觉到这个差距无法被其他东西填满。
可他知道师傅不会对自己说无意义的谎言。强如师傅,自然不会去吹嘘另一个人,除非那个人,真的很天才……
所以他很惊讶。因为叶愁城说道:“小师弟在十三岁的时候,其实就成为了这个世间第一个例外。虽然他也承认,那些几年前就被他轻易击败的人,忽然一个破入了极意,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甚至险些再次死掉,因为争夺剑圣那个人几乎是下了杀手。但最终,小师弟赢了。”
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叶愁城没有提及,但花刃衣却能大概猜到一些,心生敬畏,说道:“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竟然有这样的人……”
怎么惊讶都不过分,叶愁城不意外自己的徒弟流露这样的反应,因为当时,其余六名剑圣没有一个认为宸沙能赢,都在想,可惜宸沙才十三岁,无法破极意。可偏偏,宸沙赢了。
“那之后小师弟,剑阁又有人破入极意,但没有人挑战小师弟了,小师弟闭关了,负责照料小师弟的,乃是师兄,小师弟吃惯了师兄的菜,也愿意与师兄亲近,我们后来问师兄,小师弟为何闭关,你猜又如何?”
花刃衣很久没有见到师傅流露出如此“人味儿”的一面,往日里那个仿佛神仙一般的师傅在回忆到这位小师弟的时候,赫然变了一个人。
花刃衣摇头,无奈道:“徒儿实在是无法揣测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