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月泠-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珊娘却是什么也听不进。
  急切之下,季泠又怕珊娘还会再次想不开,不得不说出重话,“珊娘姐姐,你便是自己不想活了,可曾为我和表哥想过?你若是在府中吊死,外头人会怎么想?”
  珊娘脸色一白,她,的确是没想过的。可被季泠一提,她就懂了,外头若是有楚寔的对头,指不定会以为是楚寔欺负了她呢。
  其实季泠不想对珊娘说这样的重话的,然而珊娘如此做的确会陷楚寔和她于不义。
  珊娘低声道:“放心吧,我不会再做傻事的。”
  晚上楚寔回来,季泠想了想还是把珊娘寻短见的事儿告诉了楚寔,她怕自己处理得不好,万一连累楚寔就不好了。她低着头道:“都是我不好,如果我不多事儿,珊娘姐姐就不会觉得见不得人了。”
  楚寔喝了口茶,将茶杯方向后才淡淡地道:“知道错了就好。这世上升米恩,斗米仇的事儿比比皆是。”
  季泠听出了楚寔言语间的不屑,喃喃地不知该说什么。
  楚寔又道:“让人看着她,寸步不离,哪怕是去净室也得跟着。她若是无意于戴先生,替她另择人家便是,只是不能再留在府中了。”
  楚寔的处理干净利落,言语间一点儿情分都是没有的。
  季泠再次意识到,逆了楚寔意的人是个什么下场,对不在他心上的人,他又是多不在乎。
  季泠没说话,只是用那双小鹿似的水汪汪的眼睛乞求地看着楚寔,在她看来,这件事要解决实在太简单了,只要楚寔肯纳了珊娘,不是皆大欢喜么?可楚寔偏偏就不点头,只为了戴文斌的一句话,指不定戴文斌就是随口说说而已,毕竟季泠可从没见过戴文斌对珊娘有特殊表示。
  “还有事么?”楚寔这是下逐客令了。
  季泠心里叹息,在楚寔这样有鸿鹄之志的男人心里,女人恐怕连九牛一毫的地位都没有,也难怪梦里面珊娘也总是一副郁蹙模样。
  “表哥。”季泠有些怯怯,知道楚寔已经不耐烦了,可有些话她还是得问,“你说戴先生于珊娘姐姐,究竟有几分意啊?”若只是淡淡,季泠自然希望能为珊娘寻个疼她爱她的人家,若是有真意,那嫁给戴文斌却也不错,至少她和珊娘还能常常见面。
  “戴先生娘子病弱,看中珊娘,只是因她好生养的缘故。”楚寔道,一举粉碎了季泠那点儿子梦,她还以为戴文斌是中意珊娘这个人呢。


第八十六章 
  楚寔见季泠脸色转白; 到底还是有些不忍心,又道:“你也不必替珊娘难过; 戴先生膝下无子; 她嫁过去虽说是妾; 但若生了儿子; 将来自有她的好日子过; 若是戴先生有意出仕; 她将来博个诰命也有可能。”楚寔这是很务实的分析。
  然而季泠这个年纪; 虽说嫁了人,但从未曾体会过情爱; 少不得还是会有些绮思,被楚寔这么一说,都替珊娘觉得了无生意了。她很想反驳楚寔,女人嫁人可不只是为了生儿子和博得诰命; 却又不敢张嘴; 怕楚寔会笑他天真无知。
  最终楚寔的话,季泠还是如实告诉了珊娘; 她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而珊娘又比她年长,见到事也多,肯定知道什么才是她最好的选择。
  珊娘愣愣地看着窗外; 沙哑着声音道:“大公子真的那样说吗?”
  季泠点点头; 她也没想到楚寔会那么无动于衷的。一个女子痴情得愿为他去死,他却是眉头都没动一下。
  珊娘长长地叹息一声; “如果大公子觉得我给戴先生做妾好,那就请戴先生准备小轿吧。”
  “可是姐姐这样的品貌,其实嫁人做正室也是可以的。我还有些银子,可与姐姐做嫁妆。”季泠是一心为珊娘打算,虽然她也曾希望珊娘能嫁给戴文斌,然后彼此有个往来,但这会儿见珊娘是为了楚寔的意愿而嫁给戴文斌,她又于心不忍了。
  珊娘苦笑道:“我有那等经历,嫁给谁心里都会膈应的,便是贩夫走卒拿了银子后也只会嫌我肮脏,如今戴先生能看中我,也是我最大的福气了。”
  季泠摸着珊娘的手道:“姐姐别这样说,你这样温柔贤良,老天爷不会舍得薄待的,说不定福气就在将来呢,都说否极泰来嘛。”
  珊娘会握住季乐的手,“借你吉言吧。”
  戴文斌果然对珊娘还是很上心的,得知了消息后,虽说不是八抬大轿迎娶珊娘,但场面还是办得很热闹,置了好几桌酒席,请了不少宾客,算是对外大张旗鼓地宣告,这是他新纳的姨娘。
  这种场合季泠是没出席的,只能送上厚礼。也不知什么时候形成的劣习,正头夫人和妾室的两个圈子是泾渭分明的,撕下来往便罢了,可明面上却是不能的,那叫自贬身份。季泠倒是不怕自贬身份,可还得顾忌楚寔的颜面。
  戴文斌身为楚寔器重的幕僚,自己交友也很广阔,因此吃他喜酒的人颇多,祝长岗也在其中,去内院吃酒的则是他的小妾锁娘,苗兰香也是没来的。
  晚上锁娘扶着喝得半醉的祝长岗回府,才到二门就见着了苗兰香,赶紧松开手退到了一边。
  苗兰香自和云儿扶起祝长岗去了主屋,苗冠玉则留在原地笑嘻嘻地打量锁娘。
  锁娘低声道:“玉姑娘可有什么吩咐?”
  苗冠玉道:“你跟着姐夫去吃酒,可见着那新姨娘了?”
  锁娘点了点头。
  苗冠玉仿佛好奇地道:“她生得什么模样啊?挺好看的吧?”
  锁娘干瘪瘪地道:“嗯,珊娘的确挺好看的。”
  “珊娘?”苗冠玉愣了愣,“你说她叫珊娘?”
  锁娘点点头。
  “她可是丹凤眼,瓜子脸,耳边有颗小红痣?”苗冠玉追问。
  “咦,玉姑娘见过珊娘?”锁娘好奇道。
  苗冠玉愣了愣,然后道:“以前好似见过一回。”她怕锁娘再追问,紧着道:“那珊娘怎么遇着知府幕僚戴先生的啊?倒是个有福气的,可算是高攀了。”
  锁娘道:“听说她是知府夫人的箜篌先生,是楚夫人做的媒。”
  苗冠玉又是一愣,“楚夫人的箜篌先生?怎么可能?”傅家那样的人家,给女儿请的先生怎可能是教坊女子。
  第二日苗冠玉见着苗兰香道:“姐姐,不如咱们寻个日子再去拜访拜访楚夫人吧?”
  苗兰香道:“这不节不年的,又没什么事儿,贸然上门做甚?”
  苗冠玉跺跺脚,恨其不争地道:“这人情都是走出来的,干嘛非要过年过节才有走动,这不是武阳的樱桃熟了么?那里的樱桃最甜,咱们给楚夫人送篮子樱桃去总可以的。”
  苗兰香笑道:“楚夫人哪里会缺那篮子樱桃吃啊?”
  苗冠玉道:“她缺不缺是她的事儿,可送不送就是咱们的心意了,我的傻姐姐,这眼瞧着端午也没多久了,你趁着这会儿跟楚夫人攀上交情,到了端午在请她一捅出来看龙舟,别人都请不动她,单你请动了,你说其他人会怎么想?”
  “怎么想?”苗兰香算是明白了苗冠玉的意思。
  苗冠玉又道:“其他人见你和楚夫人有交情,也不是内情,定然会以为姐夫得了楚大人的眼,不说别的,便是姐夫以后办起事儿来肯定也比别人顺遂你说是不是?”
  “哎哟哟,你这心肝啊,恐怕七窍都不够,怕得有九窍才行。”苗兰香道:“不过你说的是,多走动走动总是好的。我这就让人去武阳采买樱桃,挑那最新鲜最大个儿的。”
  季泠听说苗兰香上门还是挺高兴的,珊娘嫁给戴文斌后,虽然就住在知府衙门隔壁的巷子里,但却几乎不怎么上门了。
  季泠依旧是在有谷堂见的苗兰香。苗兰香远远地看着她,以为上次之后再见季泠就不会觉得那么惊艳了,却不料这一次依旧看得有些楞。她方才知晓,原来这世上不止男人爱看美人,女人其实也爱看的。
  四月了季泠穿的素兰地轻容纱裙,随着她的脚步在她脚步绵延了一片云彩。
  苗兰香心想,书中说“体不胜衣”,她以前只觉夸张,可如今这词用到季泠身上,她方才知晓真是一丝也没夸大的,她轻逸得真怕风将她吹散了。
  苗兰香给季泠行了礼道:“武阳的樱桃最是鲜甜,这篮子是今儿早晨才摘的,我想着夫人指不定爱吃,所以送了来。”
  “你太客气了。”季泠请了苗兰香入座,又笑着对旁边的苗冠玉道:“冠玉好像长高了。”
  苗冠玉心想,这位知府夫人还真是不会找话说的人,她们才不过一月未见,自己能长高到哪儿去。
  苗兰香笑道:“嗯,我也觉得长高了。我呀就盼着她能长高一些,像夫人您这样,穿衣裳才好看呢,又窈窕又飘逸,不像咱们,跟你一比就成了胖萝卜了。”
  季泠被赞得脸红,只能道:“你太谦虚了。”
  寒暄了片刻后,苗冠玉望着季泠道:“夫人,前几日我家锁娘到戴先生府里吃酒,回来说戴先生新纳的姨娘曾是夫人的箜篌先生。”
  季泠不知道锁娘何许人也,不过珊娘的确是她的箜篌先生,于是点头道:“正是。”
  苗冠玉的眼睛立即亮了起来,“原来夫人会箜篌呢。”
  “略懂。”季泠笑着道。
  苗冠玉貌似天真地道:“我一直想学箜篌,可都找不到师傅,夫人,我可不可以跟你学?”
  “冠玉。”苗兰香没想到苗冠玉会说出这样的话,“夫人哪儿有功夫教你,你若想学,我托你姐夫替你再打听就是了。”以前苗冠玉的确提过箜篌的事儿,但因为夫子难找,苗兰香也就没放在心上,不曾想苗冠玉今日会唐突地对季泠提出要求。
  季泠也是没想到苗冠玉如此直接,不过小孩子都是这样的,想要什么就说什么,季泠很有些羡慕苗冠玉的天真烂漫,她在苗冠玉这个年纪的时候,可是不能这般恣意。
  然而苗冠玉的要求,季泠还是没答应下来,虽说楚寔说和苗兰香往来无妨,可若是收了苗兰香的妹妹为徒,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没问过楚寔之前,她绝不敢私自应下。
  “我也不过略懂皮毛,还不到能教人的地步。”季泠抱歉地看着苗冠玉。
  然而苗冠玉也就没有再顺着季泠的话,提及珊娘。毕竟珊娘可是季泠的先生呢。
  季泠在心底不由叹息,看起来苗冠玉恐怕是季乐第二,其心意并非真在箜篌上。
  季泠叹息时,又听苗冠玉道:“冠玉知道自己的要求唐突了,还请夫人别放在心上。冠玉也是一时心急,不过夫人也请不要谦虚,你乃是京城大族出身,才名便是我和姐姐也听过呢,夫人的箜篌技艺一定极高。”
  季泠不明白自己何时就有了才名?又哪里是大族出身?不过她也没往深处想,只当这是苗氏姐妹想出来的奉承词,因此只笑了笑。
  离开楚府后,苗兰香忍不住说了苗冠玉几句,“你素日也是机灵的,怎么今日那般唐突?楚夫人如何会当你的箜篌先生?”
  苗冠玉道:“我知道,我就是试一试而已,她万一要是同意了,咱们岂非是捡了个便宜?不同意的话,我是小孩子家家的,她也不会放在心上的。”
  苗兰香愣了愣,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苗冠玉抱住苗兰香的手臂道:“好姐姐,你就别埋怨我了,我还不是想着,若是能跟着楚夫人学箜篌,咱们两家关系就跟近了么?”
  苗兰香又问,“锁娘什么时候跟你说,戴先生的新姨娘是楚夫人的箜篌先生的?”
  “上次她吃酒回来时我问的。”苗冠玉道。
  苗兰香沉吟片刻道:“你说咱们要不要跟那位新姨娘也送点儿樱桃过去?”
  苗冠玉道:“为什么?”
  “你想啊,楚大人器重戴先生,那戴先生的妻子又不在身边,只得这么一位姨娘,若是跟她交好,让戴先生在楚大人面前美言几句,对你姐夫不也挺好的么?”


第八十七章 
  苗兰香撇撇嘴道:“算了吧; 姐姐好歹也是县令夫人,何必屈尊降贵去逢迎一个姨娘; 再说了那珊娘什么出身; 岂能……”
  “那珊娘怎么了?你知道她?”苗兰香见苗冠玉话说半句不由追问。
  苗冠玉笑道:“我还不是瞎打听的么?总之; 姐姐别想着那戴先生的姨娘了; 跟楚夫人打好关系才是正理儿。”
  苗兰香嘀咕道:“我还不是想着她也是楚夫人的箜篌先生么?你又想学箜篌; 跟着那珊娘学岂不是也好?”
  苗冠玉皱了皱鼻子道:“我才不要跟那种人学呢。”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珊娘以前的事儿很快就有人知道了。原来灌县新来的县令曾在教坊看到过珊娘; 虽然不是入幕之宾; 可珊娘曾经沦落风尘的事儿也就被揭了出来。
  苗兰香知道后,对着苗冠玉感叹道:“我就奇怪呢; 楚夫人怎么会做媒人将自己的先生给戴先生做妾,原来那珊娘曾经沦落教坊,也就只能做个妾了。”
  苗冠玉耸了耸肩。
  苗兰香想起当初苗冠玉的态度,“你这丫头; 是不是早知道了?”
  苗冠玉赶紧摇头; “姐姐都不知道的事儿,我怎么会知道。我只是觉得她有知府夫人这样的弟子; 却还愿意给人做妾,定然是出身不好的。”
  苗兰香戳了戳苗冠玉的额头,“就你聪明。”
  苗冠玉道:“不过姐姐,你说这事儿奇怪不奇怪; 楚夫人出身高门; 怎么会找个教坊女子做先生,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这事儿么很快谜底就揭开了; 四川新的布政使到任了。他是工部右侍郎外放,算是出来熬资历,在地方上任过大员,回京才有机会进入吏部或者礼部,然后才能说入阁的事儿。
  既是京官自然对京城里的事儿知晓得多了,尤其是他夫人对京城各府的八卦更是门儿清。楚寔这样的状元郎,一点点事情都会让京城那些贵妇门乐于闲谈的,何况还是他“被逼成亲”的事儿。
  端午这日,季泠照例称病没出门,而苗兰香带着苗冠玉,前去观龙舟却是“偶遇”了新来的布政使柴夫人。也不算偶遇,其实就是一群人围着柴夫人奉承。
  女人多了,坐在一起又无事儿,自然要说些这家长,那家短。不知怎么的,就提及了今日未来的楚夫人。
  “哎,她是京城高门出身,大概是瞧不上咱们,投了好几回帖子都被退回来了。”说话的是眉州知州夫人俞氏。眉州是个小州,比成都府又算是矮上了一截儿。
  “什么高门出身?”柴夫人问道。
  俞氏道:“我们也不知道呢,人都没见着过,听说前任刘夫人在的时候,她倒是露过一回面,后来么就再不肯跟咱们这些人来往了。毕竟她是京城人士嘛,咱们蜀地可算是穷乡僻壤咯。”这话说得可真是酸。
  “胡说,京城人士难道就眼睛长在头顶上啦?咱们柴夫人就不是那样的,柴夫人也是京城高门出身呢,可却如此平易近人。”这回说话的是崇州知州夫人任氏。
  俞氏赶紧道:“哎哟,瞧我这不会说话的,今日也是见着柴夫人方才知道原来京城贵人可并非都是那样儿的呢。”
  俞氏和任氏这一唱一和的,可算是把柴夫人给说高兴了。其实柴夫人也不是高门出身,她爹当年就是个县丞,只是夫婿争气,所以如今她的子女也算是出自高门了。不过柴夫人也没要非跟人较真儿,逢人就说自己不是高门出身。
  如今这般正好,说的人高兴,听的人也高兴。
  因说起了季泠,柴夫人只觉得奇怪,也不知道季泠是怎么把这一群夫人都给得罪完了的,好歹楚寔可是成都知府,然这些妇人说起季泠时,怎么却都如此不满?
  其实这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引起的,若季泠真是谁也不见,那大家也不会如此说她。可她偏生和华阳县令夫人交好,这就让人觉得不舒服了。
  一时又有人提起珊娘,说起季泠怎么会找个教坊女人当先生时,柴夫人就说话了。
  “她那也是没办法,毕竟不是正经的楚家姑娘,能给她专门请先生已经不错了。”柴夫人道。
  大家都不是吃素的,立即就抓住了了重点,什么叫不是正经楚家姑娘?
  一追问之下众人方才知晓,原来季乐是寄养在楚府老太太膝下的孤女,最后却成了楚家大公子的妻子。这里头的道道儿可就多了。
  见过季泠的人再一想她那天仙似的模样,可不得将她和狐媚子联系在一块儿么?
  任氏就道:“说不得原来是这样。不过楚夫人生得美如天仙,也难怪楚大人会被她迷住,愿意娶个孤女。”
  话说到这儿,如果说不完的话,岂不是不畅快,柴氏又道:“那可未必。不过这位季夫人我没见到过,听闻她能嫁给楚大人是因为落水时被楚大人救了,楚大人不能不娶啊。”
  柴夫人虽然没见过季泠,但不满却是早就有的。倒不是因为季泠怠慢她,没来拜见,而是早在京城时,就结了怨。柴夫人膝下有个女儿,当初就想许给楚寔,哪知道事儿还没开始议,就听说楚寔娶了他落水的表妹,柴夫人丢了个好女婿,她能不生气么?
  被柴夫人这么一说,季泠用手段上位的事儿可就都传遍了。落水这种事儿,在座的夫人基本都知道,多少女子为了赖上好男子都爱用这一招。
  苗兰香坐在最边上,不由感叹道:“这,看楚夫人的模样,还真看不出她,竟然……”心机那么深沉。
  苗冠玉却是愣愣,呢喃道:“季泠,居然是季泠,这怎么可能?她不是嫁给了……怎么会不一样了?”
  众人忙着说闲话的时候,季泠却在厨房里哼曲,她这是乐得忍不住。今日端午,可算是有她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成都的习俗是上官通常要分送粽子到各家,这件事自然落在了季泠身上,还是楚寔拜托给她的。
  想着终于能为楚寔做点儿事儿,三天前季泠就有些兴奋得睡不着了。其实早在楚寔说端午粽子之前,季泠就有准备,即便不分送众人,自己总是要吃的吧。
  因此她早就让桂欢出去打听了好了,成都当地多用什么叶子包粽子,各地风俗不同,有用普通竹叶的,也有用苇叶,不过大多数用的都是箬叶。
  桂欢如今跟着季泠也有那么久了,知道这位主子其他事儿都能讲究着凑合,唯独吃食方面格外挑剔,所以他也不敢懈怠,走街串巷地连周边县、州都去了,可算是打听到了绵竹的粽子王用的是一种外地买回来的箬叶,因有特殊的清香,所以他家的粽子最好卖,得了个粽子王的称号。
  季泠拿着桂欢买回来的箬叶闻了闻,的确有股特别的清香,她吩咐芊眠看着,让下人好生刷洗,又用盐水泡了,只为洗干净。
  连个叶子都这般上心,更不提粽子的主要食材糯米了。成都当地和附近的糯米,季泠尝了不下三十家的糯米,才挑选出了一种。而泡米用的水也是季泠让人去山里打的泉水,泡米的时辰长短等等都是季泠亲自监督的。
  或许别人并尝不出这样做之后糯米与其他糯米之间细微的差别,但季泠却依旧做得一丝不苟,并不怕费心劳神。
  到包粽子的时候,芊眠道:“不如找些婆子来帮忙吧,她们包了几十年了,想必也不差的。那么多粽子,少夫人也包不完的。”
  季泠想了想道:“不用了,其实各家都会自己或买或做粽子,咱们送去的就是个添头。我反正也没什么事儿,自己包好了。”
  芊眠看着季泠将箬竹叶撕成两条细长条,好奇问道:“少夫人这是要包小粽子?”
  季泠点点头,“这样大家一次就能多吃几个,各种味儿都尝尝了。你去忙吧,我在这里还得坐一天呢。”
  芊眠知道劝不动季泠,她平日里都很好说话,可事关厨房就不行了。
  季泠在厨房里足足坐了一整天才将粽子包好,早起天没亮就开始了,才赶在黄昏前做完,这会儿再送到各家,算得上是很晚很晚了。芊眠着急了多少回了,偏偏季泠慢吞吞的一点儿不急。
  这会儿芊眠带着丫头来拿粽子时,可都看傻了。
  大桌上依次放着红橙黄绿青蓝紫各色的“粽子串”,碧油油的粽子小巧玲珑,一口就能塞下一个,而那串粽子的线最后还在下头被打成了络子,带着流苏,不知道的人估计都不会觉得这是给人吃的,挂在身上当装饰品都可以了。
  每一串粽子也就十二个,小小的,以至于芊眠道:“少夫人,这会不会太少了?”
  季泠道:“本就是图个新鲜而已,一顿饭只怕都吃不完呢,糯米做的,肠胃不好的人不易克化,少吃点儿才好。”
  芊眠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
  季泠道:“把咱们准备好的匣子取来,蓝色这串是送给戴先生和珊娘的,戴先生和孙先生都是北方人,所以这串里我多用的甜味儿的,譬如枣泥馅儿的、红豆馅儿的,可千万不能送错了。”
  说罢,季泠又指了另一串红色的道:“这串是送给黄同知的,他是江西人,喜欢咸粽子,所以这里头多是鲜肉馅儿,只是做法和配料各不同。”
  芊眠道:“少夫人,你是说这十二个粽子都是不同味儿的?”
  季泠摇摇头,“不知这十二个,这里所有的粽子都是不同味儿的。”
  芊眠绝倒,“这,这得多费神啊。”


第八十八章 
  季泠笑了笑;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没觉得费神,“不会啊; 只是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