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职斗]重生女主播-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以大导演王井的名气,只要能在老城区里取景,拍出一两部经典的电影,那么对于打响老城区的名气,那简直便如快马加鞭,让老城区的名气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宋平,我可是在王导面前吹了牛啦,要帮他联络好老城区作为外景地的事。这项任务就交给你了。”沈燕飞知道眼前这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因此也毫不客气就地现用上了。
“呵呵,求之不得。”宋平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实则对双方都有极大益处的任务。
这项任务完成的话,老城区能借着王导和王导电影的名气走向全国,甚至世界;而王导也不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去做一个用完即拆的外景。因为老城区的面积够大,建筑风格从明代以来至近代民 国时期都一一呈现,自已不论拍什么电影,都可以从中取景。
“老师,你吃完饭先睡一觉,收拾一下,…我们来接你吧。”宋平对沈燕飞道。
“好,坐了几小时飞机还真感觉有点累了。我是最不喜欢乘飞机的,那忽高忽低的起降和空中遇到的气流真是够呛。我小睡一会,养足了精神再一起去。”沈燕飞在学生面前也不客气。
“沈教授,有一家对这个项目很有兴趣的企业,老总想要亲自听听你对老城区规划的看法。下午我们把他叫来一起去老城区转转,可以吗?”彭佳这时忽然问沈燕飞。
“可以的。如果企业有心,是好事。我估计这个项目想要投资的企业不会多。”沈燕飞实事求是地说。
“您答应就好。谢谢了。”
彭佳和宋平把沈教授送到他楼上的房间前,就和沈教授告辞了。
“你是想把王总叫来和沈教授面谈是吗?”宋平问彭佳,上一次彭佳引荐王志远夫妇之后,在后来的这段时间里,王志远夫妇也和宋平多有联系。当然,仅限于一些礼貌性的接触,这也是企业家温差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
在项目八字还没一撇之前,过于亲切显得过于急切和急功近利了。适度保持距离,让双方都舒服。
“是啊。你没听沈教授说,这个项目投入大,见效慢。让王总亲自来听听沈教授的专业意见,比我这个门外汉在那瞎扯要权威。毕竟,要投入这么多钱,也不知道王总能不能拿得下来不?”
彭佳虽然很想王总拿下这个项目,但却不知道面对这么巨额的投资,王志远是否意志坚定。
不论什么样投资,在资金投入之前,至少要彻底了解这个项目,清楚自已的预期和资金承受能力。
所以,彭佳叫王志远来接触沈教授,也是抱着这样的目的。
王志远一接到彭佳的电话,立即放下了手头的一切,沈燕飞的名气在业内赫赫有名,他之前为了了解这个项目,也曾多方打听到沈燕飞的电话,想要约沈燕飞见个面。
但是沈燕飞不是在上节目,就是飞到国外去讲学了,一时间竟没有约上。而眼下,沈燕飞竟亲自现身田港,这让王志远可是高兴坏了。
下午两点半,王志远早早就来到约定的大茂酒店一楼的大堂里等候彭佳和沈燕飞。
“王总,你来得这么早?”彭佳和宋平一进酒店大楼就看到了正坐在沙发椅上的王志远。
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来说,等候一个对自已企业发展极有益的人,半个小时并不算多。王志远初创业之时,为了等待米国花旗银行的一个经理,人家在开会,他足足等了七个多小时。
“呵呵,不早不早,我这心里激动的嘛,中午也睡不着,干脆过来等你们。”
“好,佳佳,你和王总在楼下等,我上去叫沈教授就可以了。”宋平对彭佳道。
他正欲迈步去乘电梯,却见沈教授提着那个大大的公文包,从电梯里走了出来。
“老师,这位就是王总。”宋平见沈教授走到身边,便向他介绍道。
“你好沈教授,我是王志远,以前和您有打过电话的,不过约了几次都不凑巧,这次来大华能见着你,真是太高兴了。”王志远真心实意地道。
“噢,原来是王总。你好你好。”沈燕飞被王志远这一提,也记了起来,赶紧和他握手。
“走吧,要不,大家都坐我的车?佳佳你们的车就不用开了,放在酒店里吧。”王志远道。
“能坐得下吗?”宋平看看这么多人。如果坐不下太挤就没必要,还是自已开车过去。
“没问题。”王志远给司机打了个电话,叫他把车开到酒店大堂门口。
不一会儿,眼见一辆黑色的加长林肯驶到了酒店大堂门口。
“各位,请吧。”王志远做了个请的手势。
原来这辆黑色的加长林肯是他开来的。
王志远还真没吹牛,这加长的林肯车内是一圈的真皮座椅,就算是宋平这个大高个坐进去也不觉得挤。别说是他们四个人了,再加两三个也还是不会难受。同时,车里面还有小冰箱和吧台等,王志远亲手为这三位客人倒上了三杯饮料。
由于各项性能卓越,车子行驶起来相当平稳。大家坐在里面,并没有感觉到自已是坐在一辆疾驰的车上。
沈燕飞也暗暗感受到了王志远的财力。这也正是王志远要达到的效果。要知道,对于商人来说,外在的形象有时候也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就象现在,至少沈燕飞知道王志远是享受得起加长林肯的富豪。对于他接手这个项目,就多了几分信心。
其实,王志远最看重的是彭佳说的,将老城区今后打包上市的计划,如果他能接手这个项目,在今后的打包上市中占据30左右的股份,那么他就心满意足了。
还来不及倒第二杯饮料,车子很快就驶到了老城区。
第二百一十六章:省领导出席的宴会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总在在交往互动中建立的。男女之间的感情,除了一见钟情的可以说是意外,其它亦如是。
华夏国是人情的社会,几千年以来儒家传统的思想影响之下,华夏国的人情几乎浸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人情大于天,就算办个结婚登记,也要为登记员送一份喜糖。虽然这种做法已经被众人所诟病,但一时半会也看不到解决的办法。
商人在这样的社会中行事,想要获得利益最大化,自然也离不开人情的润滑。当然,现在这样的人情润滑更加具有隐蔽性了。
就象王志远今天,车接车送,一路小心殷勤伺候。这样的圆融通润,慢慢便获得了沈教授的好感。再加上王志远也不是没有底蕴的人,说话言语之间,不说曲意奉迎,但总能借着请教的名义挠到沈教授的痒处,这让沈教授竟有把他引为知已之感。
这也正是彭佳所要达到的目的。
沈教授在业内的名气已至巅峰,他的意见和建议对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肯定有影响。而由沈教授进行引荐,也比她和宋平要来得自然得多。
司机泊好车,这辆加长的豪华林肯吸引了不少路人羡慕的目光。但是,最近老城区随着文主席参观过来,不断有一些好象颇有身份和地位的陌生人到老城区走走看看。久而久之,老城区里的人也渐渐习惯了。
而且,各种关于老城区未来的命运的谣传也都在向好之中。比如:老城区要建成旅游观光点啦……老城区要修复古大厝啦……老城区里的棚户区居民要进行整体搬迁啦……
对于那些住在古大厝的居民来说,他们固然不愿意搬出去,但是对于老城区里后来衍生出来的棚户区里的居民来说,能搬入安置区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天大的福音。
所以,现在的老城区又恢复了过去不疾不徐、悠闲生活的状态,居民们因为过去要进行拆迁所引发的毛躁和躁动也就不见了。
而一些慕名陆续而来的游客,也在这里感受到了宛若时光静止般的觉静气息。
沈教授在彭佳一行三人的陪同下,在老城区里走走看看,不时在一些古建筑面前停下脚步,仔细打量,并细致地拍了照片,脸上不时露出了赞许的微笑。
在林家大厝的院子里,林老伯一听说是来为老城区做保护规划的都城里来的知名教授,他高兴地立即在小院子里,摆上桌椅和茶具,热情地请沈教授他们喝茶。
“哟,小伙子,还有这位姑娘,你们都来了好几回了吧?”林老伯虽然年纪大,头脑可不糊涂,一眼就认出了彭佳和宋平。
彭佳和宋平相视一笑,宋平道:“或许以后还会更经常来。关于林家大院的历史和往事,您老真是活化石啊。上次来,听你讲的故事,就象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是啊,眼前有这真实的建筑,耳里听着过去的历史,真是让人有沧海桑田,人事变幻的感觉。在这里坐一下午,不想静心涤心都难。”
彭佳道。
“其实象林家大院这样面积庞大的老宅,其价值可能用另一种形式得到发挥。”沈教授道。
“哦,愿闻其详。”林老伯露出好奇的表情。
“我仔细看林家大院,又听了林老伯你的详细介绍。这座林家大院外围绕由通高达9。5米的土楼构成,第一层由花岗岩和卵石砌成,厚2。5米;第二层为黏土夯筑成,厚0。8米。外围边墙各开有13个窗户,并设置有枪眼。第二层楼内为木构架,木板隔墙,平铺楼板。与闻名世界的永定土楼不一样的是,定土楼的中间地面大多是空旷的,是居民的公共活动场所,而林家大院土楼的中间地面,则建有田港风格的典型的居民建筑,和古大厝几乎一模一样。这在整个建筑格局上首先就十分吸引人了,我走遍了全国各地的古民居和古厝聚集的场所,这样的建筑风格还是第一次看到。”
沈教授不愧是专业人士,谈起这些话题总是忘不了用精确的数字来佐证自已的观点。
“我听林老伯介绍说,土楼有96个房间,原本是相通的,但现在由于分割给各户居民居住的缘故,现在已经不相通了,但是整个布局并没有改变,依然保留着恢宏的气势,严谨的结构,独特的风格。这里东西南北四个大门一关起来,就等于一座独立的城堡。就象国外贵族的城堡一般,想必当初建造这座奇特建筑的先祖,也存在着避开兵荒马乱灾祸的想法。”
沈教授用征询的目光问林老伯。林老伯连忙点头称是。
“所以,象林家大院,只要好好地进行内部整修,以修旧如旧的手法进行重新包装,可以打造成高级会所。这样,这座林家大院的身价顿时会有一个巨大的增殖。”
“呵,没想到我们林家大院还能老树开出新枝呀。不过,沈教授,赚不赚钱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这座大院能够一直完好地保存流传下去才是我老头子最大的心愿。”
“嗯,当这里变成高级会所时,所有的维护和保养肯定会非常到位的。在老牌的西方国家,如英国、法国等,他们从18世纪传下来的古堡虽然有人居住,但至今都保养得非常好,和正常使用的房子无二。”
“嗯,这样我就放心了。”听到可以赚大钱林老伯并没有过多的心动,但是听到这房子能得到很好的维护,反而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休息了一会儿,辞别林老伯,沈教授又继续在老城区里行走,虽然走了一下午,但老城区里各种别具风情的古建筑和近现代建筑带给了他太多的震撼,他觉得,如果省里真地有意识要进行开发,那么这里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老师,我爸刚才打电话来说今晚一起吃饭。省里四套班子领导都会出席。”宋平有点不好意思地对沈教授说道。
虽然有他和彭佳陪着沈教授就足以完成这项调查计划了,但是,省四套班子领导共同出席的宴会,却充分说明了田港省对这片老城区改造计划的重视。
本来,象这样一个改造项目,就算请到沈教授这样的大牌来做顾问,如果宋如海一个人出席欢迎宴会也就足够份量了,但是,现在省里四套班子领导共同出席,就说明田港省对这个项目上心了,重视了,有实际的开发意愿了。而这一切,也是因为文主席关注的缘故。
沈燕飞也是一阵无奈的苦笑,他倒无所谓省里的领导接不接见自已,反正自已只是一个顾问,提提意见和建议,具体的项目操作还在田港省政府有关部门手里。吃这样的晚饭,有这么多官员做陪,对他来说也挺累的。
不过,既然人在江湖漂,还是得顺从江湖的规矩。
这是一种姿态,说明田港省态度的姿态。大家都只是其中的演员而已。
“好吧,时间不早了。今晚的晚宴设在哪里?”沈教授问。
“我和我爸说了,你住在大茂酒店,晚宴就设在那里好了,也省得你为了吃一顿饭到处跑。”宋平道。这也是他和沈教授师生情深,否则,换成一般人和这样大牌的教授说这种话,未免流于不敬。
“行,时间不早了,咱们现在就回去吧。”沈教授并不是急于吃这顿饭,作为一个知名学者,他的时间观念是很强的。
对沈教授性格十分了解的宋平自然明白,于是道:“好。王总一起去吧。我们还要叨扰您的车呢。”
“呵呵,这样会不会很意外?”王志远的意思是说,这份邀请名单里并没有自已,冒然去参加这样高规格的宴会不好。
“没关系,刚才我在电话里和我爸说了。”宋平在这方面还是很细心的。再说了,以王志远的身家,出席这样的宴会也够档次。
“好。那我就冒昩了。”能参加这样高规模的宴会,对于王志远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再说,这个宴会的宴请主角还和自已将打算角逐的项目有关。
加长林肯半个小时就到了大茂酒店,宋平一路上向宋如海的秘书通报了自已一行的行程。
因此,等车停到大茂酒店楼下时,田港省四套班子领导已经齐齐在酒店楼上等候沈燕飞了。
而田港省电视台和日报的记者们也已经到位,一见谢奋飞和宋如海迎上前去,和沈教授亲切地握手,摄像机的镜头就开始忙开了,而镁光灯也在“啪啪”地响起。
作为这则新闻的主角,沈燕飞教授脸色如常,这样的场合他在各地也是遭遇多了,虽然每次都以他为主角,但他通常只是一个短命的主角,实则还是为了衬托这些领导的丰功伟绩来的。
“你好,沈教授,感谢你对我们田港老城区改造计划的大力支持。我相信,在您的支持下,我们田港省老城区的改造必将很快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谢奋飞充满激情地说。
今晚上的田港《晚间新闻》,他的这段话就将随着新闻的播出而传遍田港省……相信也很快会通过有心人,传入各相关部门的领导耳朵里。
第二百一十七章:恍若隔世
一番夜宴下来,田港省领导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一番自已对老城区开发的重视,沈燕飞自然只有点头不迭。他知道,人家这是借力打力,透过接见他这样的形式,向外界表决心和态度呢。自已若再多说话那就多余了。
其间,得到最大的好处的自然就是王志远了。在宋平和沈燕飞的引荐下,田港省四套班子领导都认识了王志远。接下来,怎么和这些省领导进一步熟络,那就看他的本事了。
彭佳并没有去参加这个宴会,她待沈教授他们接受完欢迎之后,就钻进自已的悍马车里,赶回家收拾了东西,返回大华。虽然走的是夜路,但由晚上车辆相对少一些,所以彭佳开着车也不觉得吃力,花大约两个小时就回到大华的家。
而蔡乐怡的膝盖上伤,彭佳察看过后,由于只是伤了浅表,加上是冬季,并没有化脓的迹象,所以彭佳再次小心地帮妈妈消毒之后,再上了一次烫伤膏,叮嘱妈妈没事不要过于剧烈运动,才不太放心地走了。
之所以用烫伤膏而不是再次涂上红药水,是因为蔡乐怡摔伤的部位比较特殊。膝盖这个部位,在人体的每次运动中都会紧缩延展,造成伤口的难以愈合。经常的情况是用了红药水之后,表面的伤口虽然是结了痂,好象没啥事了,但实质上,里面的伤口却闷着化脓了。
如果纯是涂红药水,反而可能会给这些关节部位的伤口带来更深的伤害。这也是彭佳过去在长期从事运动中获得的经验。象这样的摔伤擦伤,对于她来说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自然是经验十足。
回到大华,由于陪着沈教授又走了一下午,加上开车也累了,所以彭佳草草弄了个三明治给自已,吃饱喝足,洗了澡就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早,她记得张雪华约自已要去南阳县踩点的。虽然这个县份如今对自已好象成了一块小小的伤疤,但是彭佳知道,越是逃避,那个伤口溃烂的时间就越长,只有自已真正有勇气勇敢面对了,那个伤口才可能健康痊愈。因此,彭佳亦是一早就来到了广电的大厅里候着。
张雪华和洪雷从办公室里下来,见彭佳早就在那等着了,张雪华忙道:“真不好意思,还让你等我了。”
“呵呵,没事,走吧。”
坐上洪雷的车,三个人一路颠簸着,不到一个半小时就来到了南阳县政府,这自然要归功于洪雷师傅的车技了。
彭佳平时经常运动还没事,张雪华平时都是自已开车,少坐别人的车,因此被洪雷的车技甩得七荤八素的,下得车来,一阵脸绿。
南阳县委宣传部负责这些“三下乡”活动的干事小曾已经候在大院楼下,见广电开来的车还能坐人,便直接搭了顺风车,然后四个人一溜烟地就往此次活动的举办地点,青裎镇。
彭佳上次出事的大梁山煤矿就在青裎镇的辖区内。因此一路上驶去,那是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那种深埋地下的恐惧和无助,此时又再次涌上彭佳的心头。
车上的小曾,见车内的气氛有些沉闷,陪在两大美女身边,30出头的他,也觉得自已有义务聊些话题来化解一下当下的沉闷。便娓娓讲述了一番青裎镇的人文历史。
原来,这个青裎镇还真不简单,这里属于苗汉混居之地,这些苗族同胞是历史上从苗族聚居地整体迁移过来的,后来落户在青裎镇,形成了一个位于镇区附近的自然村落,现在人口还不少,足有三千多人,因此在这里还保留着一些苗人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民俗。
“这样啊,是不是我们进去还要遵守一些禁忌呢?”彭佳知道少数民族会有许多忌讳,所以就问了小曾一句。
“他们基本都汉化了,但碰上婚丧喜庆,还有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还是会遵守传统。只要不碰到他们这些禁忌就好了。”小曾道。他长期在基层,平时也算是有所注意了,因此被彭佳一问,才想起要提醒彭佳和张雪华他们注意行事:比如不能随便称呼苗族老乡为苗子,不能未经邀请随便进入他们的屋内,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等等。
被小曾这么一说,原本以为这趟任务很轻松的张雪华顿时有点紧张起来。毕竟,这次“三下乡”活动,在这里举行,省委宣传部长苏舟可是要下来的。虽然这个消息别人还不知道,但是赵明俊已经明确告诉过她,应该不会有假。如果在这个活动场地上出一些什么麻烦,那么可是直接就呈现在苏舟眼里。
张雪华此时不禁有点后悔,早知道不把“三下乡”地点选在这里了。不过,张雪华看得严重,但是南阳县倒是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要贯彻省委“三下乡”的实质精神,把活动地点选在青裎镇再好不过了。在为这里是“老少边穷”地区,最需要就是“三下乡”的温暖了。再说了,能把这里的“老少边穷”展现在省委常委面前,来年还可以多争取一些国家财政的补助款项。
对于现在地方政府来说,露富和露穷都是两个极端。
富裕的地方政府自然重拳出击,出拳有力。但是,穷县亦有好处,现在争取国家“老少边穷”县,也是难度极大的,因为被列入穷县之后,都会有大批的国家补助款项拨入地方财政之中。所以,对一些处于穷与不穷边缘的县份来说,是紧盯着争取这项“荣誉”的。
说着话,车子很快就来到了青裎镇。按照小曾的指引,洪雷把车停在了青裎镇政府。
虽然张雪华心内暗暗紧张,但是一下车,看到青裎镇政府的大楼,张雪华就松了一口气。因为这幢青灰色的,只有五层的政府办公楼,看上去和所有穷乡僻壤的乡镇没有任何区别。
青裎镇的镇长和镇党委书记对于市“三下乡”被安排在本乡本土,十分重视,听说市里要下来踩点,自然热情接待,两个一把手亲自在镇里迎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无论省、市、县大小事都最终落实在基层的乡镇一级来说,两个一把手齐出绝对是十分隆重的待遇了。当然,也不排除这两名一把名是慕市美女主播的名而来……
“这位是郑书记,这位是孙镇长。”小曾连忙介绍。他虽然是县里来人,平时下乡大家也尊称他为“县领导”,但这些镇长书记都是未来科局和县领导的有力候选人,没准过个三两年,就熬成副处领导,成为自已的上司,所以小曾对待他们也不敢怠慢。他心里知道,所谓“县领导”的称呼,只是乡镇友好的尊称,当不得真。
“欢迎欢迎,难得我们的大主播肯到我们这个穷级僻壤来,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