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军嫂有人宠-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海妮说的话她至今还记得,虽然觉得自己不应该受她的影响,可不由自主的,她会想到那个人。

    那个叫做周学兵的人,她不由得开始怀疑,原主跟周学兵究竟发生了什么。

    闭着眼睛,脑海里模模糊糊的一个人的影子。

    她和周学兵之间,不可能会发生什么吧……

    如果真的发生什么的话,那她简直无法原谅自己。

    可在她仅有的记忆里,那只是牵牵手在大学的宽敞操场里散步,篮球场新刷的漆散发着一股浓重的漆味儿。

    周学兵穿着并不时髦的篮球裤和几个人一起运球,头顶冒汗,笑声爽朗。

    一个篮球出现在她的视线中,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最后直接的砸到了她的头上。

    脑袋撞到玻璃上的那一瞬间,方默嗤痛一声,顿时惊醒,抬头看着窗外。

    雨点淋在玻璃上,只能看见外面一片绿茵茵的,除此之外别的东西就显得格外模糊了。

    越来越佩服自己了,居然在这么颠簸的车里靠着玻璃还能睡着。

    “路烂了,路烂了~”司机说道。

    车里一片,“哦哟烂了就完事了不成?要进城的咯,耽误了不行的!”妇女不悦道。

    “那我只能快点开,你们也晓得下雨天泥巴滑,泥巴粘!”司机说着继续开车。

    雨越来越大,豆大的雨点逐渐密集起来,即刻就变作了倾盆大雨,刷刷的往下掉。

    方默座在车里拉着边上的竹竿,紧紧的抓着以防重心不稳摔倒,抓得久了手不由得有些发酸了。

    车停在城边的时候,方默下到了一个站台,站台上有个铁皮搭成的小棚子,方默就站在底下躲雨。

    身后有个火锅店,方默站在站台下都能闻到一股麻辣的味道,看着离得不远,索性一溜烟的冲了进去。

    点了个红锅座了下来,看了一眼外头,雨停了,说下就下,说大就大,说小就小,说停就停,像是孙悟空一样多变。

    天气果真像极了白眼狼的脸,那叫一个说翻就翻的,不带什么停顿。

    方默借了店里的电话打给了梁廷芳,电话是梁廷芳接的,方默松了一口气。

    点了一点肉,估摸着梁廷芳过来至少要十来分钟,所以方默就将一些带排骨下到了火锅汤里。

    火锅汤红艳艳的,比那牡丹花还要灿烂几分,上面飘浮着几根整的红辣椒,一堆圆溜溜的花椒,光是一看就让人觉得味蕾爆炸。

    不光是辣,油也油的够带劲的,上面飘浮着一层厚厚的红油,一看就让人心里一颤,莫名有些腻。

    北方人就是北方人,备的菜不如南方菜精细,就那平菇一块耷拉着一块的,一块又耷拉着一块的,上面沾了一点水,看样子是洗了的,不过都没人将这耷拉着一块又一块的平湖理一理。

    空心菜也是一样,一株一株的放在盘子里。

    那肉丸子跟肉粒儿那么大似的,看起来一下锅就得散。

    方默是二十一世纪去过重庆,吃过正宗重庆城门洞老火锅的人,看到这种火锅,心里不由得一凉。

    想着这个年代也只有这个条件,于是看着火锅红汤沸腾了的时候,将东西下到了锅里,又是一番沸腾。

    方默看的有些出神,可惜这里没有正宗的火锅。

    没有就对了,方默聚精会神得盯着火锅。

    倒是发现了一道商机~

 第170章 好在(五更)

    方默思索片刻,或许可以在津洲自己开个火锅店,但这笔投资,没个三五八万的肯定是不行的。

    装修,房租等,都是投资。

    好在这个年头做生意的人普遍不多,大多数的人都爱把钱存在银行里面保险,有的人甚至见银行也信不过只相信自己家的柜子。

    把钱取出来全部锁在柜子里,牢牢地上三五八个锁,到头来人没有用到钱,全被耗子给咬烂了。

    所以做生意的基本上都会赚钱。

    方默越想越激动,恰好这个时候梁廷芳就来了,踩着那高跟鞋,走路的频率,方默就是不抬头去看都能够肯定是她来了。

    电话里方默把在云州发生的事大概的给梁廷芳讲过一二,梁廷芳坐下,“你说巧不巧,我憋了一上午,连菜都没有出门去买,你一打电话我才看到外头雨停了,哎……”

    此刻快中午了,接二连三的有人走进来吃火锅。

    梁廷芳吸了一口鼻子,被辣椒油呛了一下,不由得咳嗦。

    方默递了纸巾过去,“嫂子,这说明是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方默用北方人一贯的豪迈语气说道。

    梁廷芳呛得红了眼睛,“是是,今天我也省的买菜了,在家吃没意思。”梁廷芳抬头看了方默一眼,语气里多少带着几分埋怨的意思。

    候钦他妈是个多事的人,整天无所事事的这也管那也管得,顿顿馒头顿顿大葱大酱的,她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但天天顿顿的来这么几样也是吃的难受。

    老人家不听她说,候钦他爸死的早,就他妈一个人顶起这个天。

    如果不是候钦他妈当年拿钱给候钦做生意,家里不可能这么顺的,候钦她妈说自己儿子有本事也说,说的更多的是自己,自己才是大功臣。

    梁廷芳叹了一口气看着方默,拿起事先就摆在那儿的筷子,“给自己放个假,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想吃辣得很。”她说道。“你是不知道,候钦他妈说什么,居然说我吃白饭,怎么不说说我有多大功劳,顿顿做饭买菜的,还包了家里的劳务活,我还成了个吃白饭的了。”

    梁廷芳越想越不对头,“哦,她就希望我点头哈腰的做出一副低三下四的样子才好,稍微硬朗挺着背又说我吃软饭的,又说我处处压着候钦,这叫什么事,简直不讲道理嘛!”梁廷芳一边说一边用筷子夹了一颗空心菜放到锅里。

    方默搬着凳子座了过去。

    “不过好在,不是特别过分。”梁廷芳吸了一口气。

    这种说婆婆不好的话不能当真候钦说,否则的话极度容易引起家庭内部矛盾。

    大多数时候就算自己在婆婆那儿受了什么委屈也是必须憋着的。

    跟男人不能什么都讲,尤其不能跟男人说他妈的不对。

    否则休怪男人分分钟翻脸不认人。

    这个时代的婆婆大抵都是这样的,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方默才觉得陆母好的那叫一个没话说。

    换作别的婆婆,估计早就家法伺候了。

    就像上次在商场里遇到的那个唐又又一样,唐又又上次在吃饭的时候,因为喝了一点米酒所以不由自主的说起了自己的姐姐。

    边说边哭,在座的都听的心惊胆战的。

    梁廷芳换作以前的话不可能说这么个自我安慰的话,“好在不是特别过分。”

    放在以前她是不会说的,不过是想到了唐又又说的她亲姐姐的故事。

    唐又又家里有个盲人老爹,本来好好的一个人,结果突然有一天就再也看不见了,挣不了钱,做不了活,她妈妈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没过几天就收拾东西跑了,把家里的钱全部都拿走了。

    从此以后,据唐又又说,她再也没有见过她妈了,听人说她妈妈跟野男人跑了,也有人说她妈妈嫁了,总而言之就是不会再回来了。

    那时候唐又又跟她姐姐还小,他爸爸是个盲人看不见,三个人相依为命,靠着吃低保为生,偶尔唐又又会和她姐姐一起去捡捡垃圾种种地,学费不贵,村长把情况给上头说了,学费减免一大半,尽管减免,也只能一个人上学。

    因为家里必须留一个人照顾爸爸,必须留一个人主持家务。

    唐又又姐姐就站出来了,所以上学的机会留给了唐又又。

    辛辛苦苦的这么多年也过去了。

    她姐十五六岁就被家里嫁了出去,连对方的面都没见到就嫁了。

    姐姐生的黑,又是个爱讲话活泼好动的主,浓眉大眼的。

    在村里人人都稀罕得很,那些年如果没有左邻右舍偶尔的几个红薯几勺玉米面,日子也是不好过的。

    唐又又姐姐嫁到了婆家,不仅没有得到婆家的稀罕,还反而被婆婆认为是不守妇道的浪荡女人,跟男人说句话,让男人帮忙在河边拧个衣服噩梦了成了不守妇道勾三搭四的。

    所以经常挨打,身上全是被打的痕迹,最开始是被婆婆用木条子打,再后来是被男人揍,公公也嫌弃。

    外人说三道四的,婆家就说是唐又又姐姐不守妇道,到处跟人说,最后愣是把唐又又姐姐说得是个臭烘烘的女人。

    过街老鼠人人看不过眼。

    流言蜚语怎么能不杀死一个人。

    婆家打的厉害,到了最后无论她姐姐干什么都会被打,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想赶出去又念着一百个鸡蛋换来的舍不得。

    打的人要断气了的时候,又想办法去卫生队里拿药,擦烧酒疗伤,等到人还没好全乎的时候又继续动手打,一打一个皮开肉绽的。

    家里并不知情,只是偶尔听邻居说起,唐又又才说要去给姐姐主持公道,结果大家都劝她,一个小丫头不要多管事。

    唐又又若是不管,家里就没有主持公道的人了,她爸爸看不见东西呆在家里还要人照顾吃饭喝水,这么多年,只知道床离墙壁几步路,其他的便再也不知道了。

    但她太小了,十二三岁的年纪根本不管事,还没等她见到姐姐,那家人就把她赶出来了。

    后来的事,都是唐又又听那家人的邻居说的,

    她姐姐有一天被折磨得快断气了,那家人彻底怕了,因为药都已经咽不下去了。

 第171章 打招呼(一更)

    后来唐又又姐姐的婆婆去请了个法师,法师念经摇铃的做了一天的法,后来说唐又又姐姐是被恶鬼缠身了,要烧一锅开水泼一遍,在用生狗血泼一遍。

    最后的步骤,是要把人关在屋里再关上一天一夜。

    婆家照着做了,他们殊不知人在当天就已经死了,再关个一天一夜,人身上带着狗血彻彻底底的臭了。

    说道姐姐的时候,唐又又哭的一塌糊涂,怪就怪自己太小管不了事。

    据唐又又的回忆,她姐姐死的时候还没满十八岁。

    活活的被婆家折磨死的。

    距今估计有十年左右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一个整数,十年。

    方默想到这里的时候,将筷子放了下来。

    更是觉得女人应该活出自己的精彩。

    对面的梁廷芳摇了摇头,“算了,不说他妈了,拿他妈没办法。”梁廷芳话中满是无奈。

    方默笑了笑,“嫂子觉得这火锅店怎么样?”

    “挺好的。”梁廷芳说道,“味道还不错。”

    方默笑了笑,抬头看着梁廷芳,“那嫂子想不想吃更好吃的火锅?”方默笑道。

    梁廷芳没明白方默什么意思,道,“怎么?你还会烫火锅?”

    “嫂子,我手里有几万块钱,不如这样想,我们合伙开家火锅店!”方默说道。

    梁廷芳目瞪口呆,从来没有听说过方默居然还有做生意的脑袋。

    此刻像是听见了全世界最好笑的笑话似的,女人自己做生意,梁廷芳活了二十多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忍不住就笑了起来,“哎哟,我的妹妹啊,开什么玩笑呀咋们俩还能把火锅店做起来不成?”梁廷芳眉头一皱,“这事你跟策阳商量了没呀?”

    还真没有。

    不过但凡是她想做的是,陆策阳一般来说是不会干涉的。

    方默就晓得梁廷芳会这个反应,不拿出点真材实料来给人看看,没人会相信的。

    这个做生意的事,她思考了很久才决定的,只是今天才看到一点门路,想好了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可能这会有点突然。

    但讲真,她觉得没什么比开火锅店更让她感兴趣的了。

    说的太夸张会纸上谈兵,不说会说明自己真的刚才是真的在开玩笑。

    为了表现出自己是有所准备的。

    方默一口气把怎么找店面怎么经营,成本人工怎算,津洲的店面大概要用多少钱全部都说了一遍。

    “嫂子,我想了想,总共投资下来一共在六万块左右,比这个大,两层楼的!”方默说道,不由得拿眼前的这个火锅店做了一下比较。

    她有自信,自己一定能够做的比眼前的这家店更好。

    现在的她坚信二十一世纪已经过了时的观点――人永远离不开吃离不开喝。

    梁廷芳听的一愣一愣的,头有些大。“不是,你什么时候打听的店面,我怎么不知道?”梁廷芳苦笑。

    她在津洲生活了这么久了都没有留意过这些,而方默,到津洲市里顶多也就两三次,居然说的如此的头头是道的,她不感到诧异,她就不是梁廷芳了!

    “嫂子,我手里的钱如果找策阳在要点肯定是够的,不过我觉得如果我们俩在一起干会干的更好!”方默说道。

    梁廷芳点点头,“三万呐?!”她带着北方的调调,语气有点像疑问,又有点像感叹。

    多少都有一点。

    方默点头,“就三万块,成就咋们女人自己的事业!”

    听方默这么一说,梁廷芳心里有点小激动。

    但三万块对她来说并不是个小数目,家里的钱是候钦在挣,现在婆婆又过来了把家里的钱看得死死地。

    她问候钦要点钱不是什么大事,唯独不想给婆婆留下什么话柄。

    万一要是亏了的话,还不得被婆婆念叨一辈子不成。

    想着有点后怕。

    梁廷芳笑了笑,“先挑地儿,能找到合适的地方,咋们就放手的去干,继续说!”梁廷芳抬头看着方默,一字一句的说道。

    方默笑了笑,敢情梁廷芳这是已经同意了,否则的话怎么会继续听她说下去。

    锅里依旧翻滚着,冒着浓浓的烟雾,锅里的肉,锅里的菜,一并翻滚着,咕噜咕噜。

    两人又说有笑的,方默继续说着打算,将二十一世纪的经营理念全都用上了。

    说得像个一个资深生意人似的,一字一句说的头头是道的。

    方默看着时间,接近中午了。

    雨停了,地面湿润着,火锅店的人逐渐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店里的人端着火锅端着菜的东跑西跑的,几乎是忙不过来的。

    想着自己出来并没有给谁打招呼,陆策阳估摸着回来发现她不见了,心里不晓得有多么的担忧。

    于是打了一个电话给陆策阳,陆策阳此刻刚刚走在回家属院的路上,并没有听到电话的声音。

    方默连着打了好几个电话。

    终于,陆策阳进门的那一瞬间听见了电话在响。

    迈开步子过去接下了电话。

    “喂。”许是看到是一个陌生的号码,所以陆策阳拿出自己对陌生的生疏态度接的电话。

    闻声,方默心里一颤。

    此刻的陆策阳,与她而言是陌生的不能在陌生的。

    “策阳……”方默娓娓的喊了一声。

    闻声,陆策阳抬头扫了一遍屋里,语气放柔和了下来,“媳妇儿……”

    “嗯……”方默拉长了声音,听见陆策阳这声媳妇儿,感觉自己世界的天空中央突然烟花绽放开来。

    “在哪儿?”陆策阳神色凝重,看着电话并不是自己所熟悉的号码,不可能是候钦家里或者是他认识的其他人家里,因为很多东西他只要看一遍就会知晓的。

    很显然,此时此刻的这个电话号码,于他而言是陌生的。

    “我在市里,跟嫂子在一块儿,锅里闷着饭,你自己热一下。”方默说道,先是告诉陆策阳自己此刻的情况,又是提醒陆策阳吃饭的。

    听到方默的声音,陆策阳只感觉心里一紧。

    不过他不能要求方默时时刻刻的在他的身边,女人应该有属于女人的一片天。

    他暗暗告诉自己不能够去干涉。

    走之前方默怕陆策阳回来了没饭吃,所以特地将饭闷在了锅里,省的在折腾。

 第172章偶遇(二更)

    陆策阳心里有些不放心,让梁廷芳过来说几句话。

    方默把梁廷芳叫了过去接电话,随后自己回去继续吃火锅去了。

    不如二零一八年的火锅好吃,烫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多,但在这个时代里算是新颖。

    “你放心,方默就在我边上,不会有什么事儿!”梁廷芳说道。

    “那就这样说吧,晚上的话就在我这儿吧,你还不放心呐?”她似笑非笑。

    陆策阳直接发表了否定的态度,梁廷芳心里晓得陆策阳是不放心。

    “策阳啊,你不晓得久别胜新婚啊,这么一晚上住我这儿没关系的,你放心好了!”梁廷芳说道。

    电话那头,陆策阳话语决断,“嫂子,晚上的时候我来接她。”

    闻声,梁廷芳也不晓得说什么好了,打趣道,“一天不见着面就想的死去活来的呀,策阳……这么可不好,男人是要干大事儿的!”

    梁廷芳跟所有识大体主内的女人一样,都觉得男人主外女人主内才是实在的。

    挂了电话梁廷芳座在了方默边上,似笑非笑的看着方默,“策阳可是离不开你了!”梁廷芳说道。

    方默将鸭脚的骨头吐了出来,脸儿吃的红扑扑的,“什么?”

    “晚上他来接你,我还说留你住一段时间呢?怎么这么难呢?!”梁廷芳微微蹙眉,随着叹了叹气。“刚才跟策阳接电话那会儿我也想了一下,你的主意很不错,我这两天留意留意店铺有合适的我就带着你赶紧来看,菜市场肉铺子卖调料的地方我也问问去!看看什么情况!”梁廷芳眼神笃定。

    “凭什么只有男人才能做生意,咋们女人家有本钱也能做生意,这事刚才在电话里我没来得及跟策阳讲起,你抽空得跟他说说。”梁廷芳往汤里下了一点鸭肠,“不过他疼你,只要你高兴他怎么都行。”

    梁廷芳对陆策阳感情方面了解不多,但看着陆策阳对方默的态度,那是疼到骨子里的爱。

    陆策阳在郭立城的生意里和候钦一块儿入了股的,不用花多少精力,分红每年准到。

    成本小,回扣大。

    方默要想干什么事情,只要她高兴,陆策阳便高兴,

    梁廷芳在这津洲呆了这么多年,社交圈全部都在津洲。所以要想做什么事是非常方便的。

    无论是菜场,肉铺子,调料店,还是服装店商场的,她都认识人。

    想做点什么是容易的不能再容易的了。

    关键的就在于她想不想做。

    方默闻声,觉得自己找梁廷芳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举动。

    至少梁廷芳没让她失望。

    笑了笑,方默抬头看着梁廷芳,听到别人提起陆策阳的时候,方默心里有些小小的激动,“嫂子,今天就去看看吧~我看那头的街口子上有几个空铺子!”

    梁廷芳微微眯眼,“机灵啊!”她笑道。

    吃完火锅后两人在店里又座了一会儿,看着来来往往不知道几轮人走了几轮人又来了,方默目测了一圈这家火锅店,想着自己要是开店的话,能够从这家火锅店的哪些方面借鉴一下。

    又通过对这家店的了解,在基础上进行一番改进。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大概就是这样了。

    下过雨的地面逐渐的被空气中的闷热蒸发干,方默跟梁廷芳走在街上,街边贴着一些店铺出租的广告,有的已经被多手的人撕掉了一个角,有的被淋湿了,有些摩挲的字样。

    上面是用毛笔写的字体,四方正楷字,有的是用漆写出来的,在上面划着。

    街边的电线杆上也满是广告,有的贴的房租出租,有的贴的出售,有的贴的一些不孕不育或者知名老中医的广告。

    电线杆吊着头顶的天线,撑着让天线横在人们的头顶。

    空气中满是闷热,迎面而来的风都带着几分热气。

    方默跟梁廷芳手挽手的,一路走走停停,方默不知不觉的又去了上次去的那家商场。

    梁廷芳因为上次带方默去逛了商场受到了售货员的怠慢,所以并不想再带方默进去看了。

    走在门口准备离开的时候,两人看到了口子上的唐又又。

    光看身影就知道是唐又又,有些廋,有些萧条。

    再看看对面的那人,可不就是郭立城,不带看错的。

    方默看了梁廷芳一眼,两人面面相觑。

    梁廷芳做出了一个“嘘”的手势,随即拉着方默躲到了边边上。

    方默很配合的跟着梁廷芳躲了起来。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吧。”郭立城没好气的说道,听商场里的人说了唐又又父亲老毛病又犯了,所以郭立城特意过来支援一点。

    虽然他跟唐又又没什么关系,但好歹算是认识,又知道唐又又家里那种情况,所以有点看不过去就想伸出援助之手。

    要他做到视而不见是有些困难的。

    一个小小的姑娘家,背井离乡的出来打工,家里条件那么困难,家里还有个老毛病复发的瞎子父亲。

    想到这里郭立城便觉得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