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妻来袭,相公请淡定-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注定是一个喧嚣而悲伤的年节,王氏晨起时,发现府中一片宁静,全无过年前的喜庆,而远处传来阵阵鞭炮声,还有孩童的嬉闹。
  杜且来请安,一同前来的还有厉出衡。
  这是母子俩回京后的第一次见面,王氏正眼都没看他一眼,他也是一脸淡漠在坐下,几句再客套不过的问候,全无母子间的热络。
  “听说何氏走了?”王氏问杜且。
  杜且道:“昨夜走的,是九叔把她送走的。”
  王氏长叹。“真是难为九郎了。毕竟是结发之妻,即便是当日错娶,也在一起育有二女,又把孩子拉扯长大,不该如何决绝。”
  杜且道:“听府里的下人说,九叔和何氏一直都是分房而居,两个孩子是何氏她……在九叔的饭食下了药……而她为了代嫡姐出嫁,伤了嫡姐的一条腿,因为腿瘸了,嫁不到好人家,只好远嫁异乡,成了何太傅的一块心药,何氏被休,何太傅拒绝让她进门。”
  “万事皆有因果。”王氏苦笑,“为了厉家,难为九郎了。衡儿,你九叔年轻的时候,也是大梁难得的青年才俊。因为什么才走到这一步的,你心中自当清楚。为娘的以前一直不想让你回京,就是不愿意让你和他一样,但你又和他不同,你背负着厉氏五代人的期待。你按自己的意思娶了阿且,娘可以不再计较。但你也要明白,厉家不能再出另一个何氏。”
  杜且汗出如浆,她一直以为王氏对自己还算是满意的,可这句话很明显是说给她听的。世家有世家的骄傲,若不是当初性命危急,王氏是万万不会答应这门亲事。可这桩婚事最后还是由厉出衡主导,王氏与生俱来的高贵不允许她做一个恶婆母,但她可以把这份气撒在儿子身上。
  厉出衡淡淡地道:“这桩婚事是孩儿自己选的。”
  王氏得到答案,也不再纠缠在这个问题上,“这件事情必然会传遍京城,在外行事走动,都不必对何氏过份地提及,英姐儿和薰姐儿还要说亲嫁人。记住,她们是厉家的子孙,衡儿你身为堂兄,有义务和责任为她们谋一个稳当的夫婿。”
  厉出衡却道:“这件事还是交给阿且吧,往后若是有人相看。孩儿会先查清楚对方的底细,再让阿且掌掌眼。”
  “阿且?绝对不能看走眼,而让厉氏的子孙受苦。”
  杜且还没开口,厉出衡已经很不要脸地回道:“以她看上孩儿的眼光,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王氏半晌才反应过来,端肃的脸上难得漾开一抹笑意。
  从王氏那里出来,厉出衡去了厉以坤的书房,而杜且则带着白芍上街,购置年节的东西。
  街市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杜且刚买好东西就看到虞氏带着晓风,晓风手中拧着一堆的东西。
  “嫂嫂都买了什么?怎么这么多东西?”杜且迎上去。
  虞氏把她拉到一家客人稀少的茶馆。小声对她说:“不出意外的话,年后复朝,阿战外驻的旨意就会下来,年前我正好把东西都购置妥当,以免旨意一下,立刻动身。我会因为没有收拾妥当而被强行留在京城。”
  “是不是父亲?”
  虞氏说:“公公最近一直和他的几位部下关在书房里,也不知道在谋划什么,你和厉郎要当心。”
  “他还能做什么?厉郎如今是工部侍郎,他若是对他不利,就是谋害朝臣,不再是像当日那般主动投案就能解决的的。”
  “话虽如此。可上过战场的武将都是亡命之徒。他们经历过生死,已经没有那份畏惧之心。而公公想要搏前程似锦,就必须依附于太子。其实也不一定太子,但他认死理,觉得东宫一定是未来的天子。可事实上,谁都能是天子。不是吗?”虞氏早就看得通透,她自幼出入宫门,对宫中的争斗可谓是了若指掌,圣人不就是弑叔夺位,才有今日的天下至尊之位。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知道结果,可什么时候又是最后一刻?“京城有很多的传闻,都是关于河东厉氏的。有传闻说,武帝曾与厉氏有过约定,安排他们离开京城,卸去一身荣光,蛰伏五世再出,择主而立。”
  杜且愣了一下,反问道:“嫂嫂信吗?”
  “我信。”虞氏说:“位居人极的下场无一不是因为功高盖主,而被下一代的君主猜忌,最后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这向来是权臣的最后的归宿,没有人可以幸免。而如我祖父那般的领兵将军,最后都是要交出兵权,才能让君主安心。而文臣不一样,他们的心机更深,更容易让人替他卖命,从而改变朝堂的时局。”
  杜且又道:“那又凭什么让五世之后一无所有的厉氏择主而立,既然厉氏能择主,那他们也能自己夺这天下。”
  “若是旁人还有可能。可厉氏不会。因为厉氏重诺,天下皆知。若真的这样的约定,厉氏只会依约而行,为天下苍生计,他们责无旁贷。”
  杜且早已知晓厉氏的重任,但从虞氏口中听来又是另一番的滋味。那么,前世厉出衡先是选太子,后又立了齐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样的人,齐王登基之后还能留他吗?他最后是善终。还是被齐王设计除掉,这些都不得而知。
  回到家中,厉出衡已经写好春联,正指挥着阿松和阿成贴在门上。
  杜且立在阶前,仰望那扇被冲洗一新的大门,百年的宅子,因为重新的清扫而焕发出新的生机,破旧的门前牌匾因为有厉宅二字,而成为京城中最无法忽视的存在,也预示着厉氏的重新崛起。
  “你回来了?”厉出衡迎上前,“娘正等着你开饭呢。”
  杜且浅笑盈盈,“看你一身的汗,可别着凉了。”
  “无妨,有娘子喂药,不怕苦。”
  “我要告诉娘。”杜且嗔他。
  他说:“你好意思吗?”
  二人还未等说完话,在下马落轿的石墩后面,数辆华贵的马车齐齐到达。

  ☆、第95章:

  杜且终于明白门庭若市的感觉,源源不断送进府里的年礼,交到她手中的礼单,颇有一种如坠梦境的感觉。以往她虽是清远侯夫人,但纪澜远没有厉出衡的才名,侯府也没有厉氏的百年传承,年节时送礼的人也并不太多,远远没有今日的盛况。
  “等等。”杜且把送礼的人叫住,“把年礼都带回去。”
  厉出衡站在一旁并不搭话,意思很明确,交给她全权处理。以后这个家都会是她作主,他不想干涉她的任何一个决定。
  各府送礼的人面面相觑,人已经走到大门口,尴尬地被拦住,手中捧着的礼没有送出去,真的要再拿回去吗,这似乎没有这个先例。
  大梁朝自开国以来,各府互送年礼的习俗由来已久。寻常百姓也都是亲戚好友之间互相往来,但世家间的年节却是有所不同的,出手都极是阔绰,年礼也因品级不同而不同。先时,厉出衡还是六品的小官,且又得罪了太子,没有几个人敢和他往来,就算有平日在工部衙门的同僚,也只是点头之交。昨日他连升三级,顿时成了京城的红人。而近几日钦天监对他的占卜批语,已经让厉出衡成了朝堂的风向标,大家都在观望着。他会选择哪个皇子辅佐。但似乎最不可能的就是太子。
  因为他们有夺妻之恨。
  而太子被软禁宫中,各皇子府成了朝臣们新的修罗场,谁府上往七皇子府送了礼,其他人也不甘示弱,每个开府的皇子都挨着客了近乎。当然,并不是每个皇子都吃这套。齐王府一直大门紧闭,朝臣们想要进去比登天还难,更不用说见到齐王或是齐王妃。
  可在齐王府碰的钉子,竟然在厉家再一次经历。
  齐王府是直接闭门谢客,但厉出衡和杜且都立在门外,却仍然把送到家的年礼往门外推。这不是伸手打脸吗?
  “妾再说一次,东西都拿回来。”杜且手中扬起礼单,朗声道:“这当中大部分人都与妾、与妾的夫君素无往来,若是诚意与妾结交,不必这些虚礼,来日若是有缘,自然会有相见的一日。还请各位先拿回去,来年若是真的有了交情,妾不会拒绝。”
  话说得很漂亮,无功不受禄,况且是素不相识的人。而这一年,若是有心,总会在京城的社交场合遇到,而志同道合的人总能走到一起,到时候往来多了,礼尚往来也不为过。
  收礼是没什么问题,大庭广众抬进门的,多少双的眼睛看着。可杜且就是不愿意降低厉氏的身段,不是谁来讨好,她就会接受的。
  说完之后,她和厉出衡便进了门,关上厉府的大门,与厉出衡相视一笑。
  她颇为苦恼地说道:“看来这个年别想过得太安逸。”
  厉出衡大笑,“别担心这些。你若是想清静,就没有人可以打扰到你。”
  可自从杜且拒了年礼之后,帖子便如雪片般飞来,勋贵家的夫人女君,纷纷邀她过府相聚,从年初三到年十五。每日都有三张以上的邀约。
  除夕那日,杜且望着堆成小山的请帖,深深地叹息。然而,王氏的邀约也不比她少。出身太原王氏的她,一到京城之后,就吸引了各家的关注,有不少人都想见识一下这位河东厉氏的女主人,在厉氏衰微的不利情势下,她独撑起整个厉家,还教养出这般出众的儿子。
  王氏比她淡然许多,帖子由阿方整理成目录,每日标注邀约的勋贵,王氏若是有想去的,就在上面做上标记,阿方就会为她挑选赴宴的衣裳和配饰。但杜且在想,王氏向来都是一根木簪,还要另外准备什么东西吗?
  已近黄昏,京城的鞭炮声不绝于耳。王氏坐在案前,准备开宴。
  厉家随古礼,一人一案,分而食之,并不像有些人家围桌团圆,虽然少了些热闹,但在座的人而言,却是难得的轻松。在王氏同居堂上的是厉以坤,下首的左右两侧是杜且和厉出衡夫妇,再往下是英然和薰然两姐妹。厉以坤话少,休妻之后更是整日都关在书房里,两个姐妹简直都要恨死杜且了。但对王氏却是畏惧,只能把更多的不甘都加到杜且的身上。
  这样的年夜饭,并不能算是和睦,但这是杜且和厉出衡在一起过的第一个年,可以完全忽略厉氏姐妹喷火的目光。
  家宴开始后,王氏打破屋内的沉默,率先问杜且:“你准备去哪几家?”
  杜且道:“还没想好,但晋阳大长公主的生辰宴还是要去的。往年她没有如此大张旗鼓地设宴,今年反常,必定是有目的,不妨去看看。”
  王氏点头,“荣国公府上的行酒令也是颇有名气,到时候你也同去,带上她们姐妹。英姐儿过年了就该笄礼了,多带她出去走动走动。以往可跟你母亲学过管家吗?”
  厉英然摇头,“母亲说不用学,请了女先生教我和妹妹琴棋书画,妹妹的琴弹得很不错。”
  王氏不由得望向厉以坤,“九郎可知道此事?”
  “知道,但管家之事又不是我能教的。”厉以坤自嘲地一笑,“嫂嫂见笑了,还好嫂嫂来了,这两个孩子以后就能跟着学一学,也好找个好婆家。”
  王氏说:“这样吧。你们就跟着你们堂嫂一起学。”
  “我们不学。”厉英然冷冷地拒绝,“我们才不要像她那样什么都不会,粗鄙庸俗。”
  杜且坐直身子,当堂便驳了回去,“琴棋书画不必精通,略懂便是了。难道不会管家就能当家管事?会琴棋书画,府里的账目往来就能弄清楚,那些奴仆会因为你的琴弹得好,就对你言听计从?每天府中的开销你们若是都不知道的话,谁敢娶你们进门,迟早要被败光家产。”
  杜且说得毫无留情,厉家姐妹当即涨红了脸,忿忿然地瞪着她。
  “我这是为了你们好,九叔给你的嫁妆不会太多,若是你们连自己的嫁妆都管不了,被人蒙蔽了去,丢的可是厉家的人。厉家已经丢不起人了,因为你们的母亲,想要找一门相当的门第都已经很困难了,请你们不要再说母亲曾经如何如何,若是她说的话是有用的,她就不会是今日的下场!”杜且并不想骗她们,撒谎很容易。哄骗几句,她们心里会好受,可现实的残酷的。“当务之急,还请九叔把氐族志借来一用,她们二人该是时候了解厉家的历史和传承。”
  厉以坤同样是一脸的尴尬,他承认对两个女儿没有过多的关心,杜且直接戳破,让他无地自容。因为对婚姻的不甘,所以放任自流,一味地逃避,以至于忘记了她们姐妹的身上留着厉家人的血。若是就这么嫁人,毁的可是厉氏百年的名声,而这些显赫的名声与威望正是他誓死捍卫的底线。
  “你们堂嫂说得没错,厉氏是百年书香,你们自小都读些什么书?”王氏示意杜且点到为止,不必给两个孩子太多的难堪。
  厉英然一脸的惘然,“就读过诗三百。”
  王氏的眉头深深地蹙了起来,“没有了?女诫、女则、女容这些书都没有读过?春秋、尚书、礼记这些呢?”
  厉英然仍是摇头,倒是厉薰然小心地点了点头,“我读过春秋和尚书。”
  “哦?”杜且奇道,“是何氏让你读的?”
  “是,是,是我趁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去书房偷偷看的。还看了一些通鉴。只是不太懂上面所写。”厉薰然其实比厉英然要懂事,但厉英然是姐姐,她让薰然做什么,薰然不敢违背。
  厉出衡捧起酒杯,“这件琐事等来日再慢慢谈,今日是除夕。一会儿还要守岁,今日我就饮这一杯,祝母亲身体健康,九叔万事顺遂,我与阿且恩爱白头。”
  一顿年夜饭,吃得索然无味。
  饭后。厉出衡带着杜且在府里散步,远远地避开厉氏姐妹,而厉以坤如往常般躲进书房,王氏许久未与厉出衡一道过年,特地让阿方烹了茶,备了茶点,准备和他一起守岁。
  “其实,若是你不想掺和进去,就不用去管她们。九叔那一房是庶出,能婚配的对象门第不会太高。同样的门第又看不上她们这种没有母家的媳妇,还是挑低门的嫁过去,但最好是寒门的士子,日后我若能帮衬一二,她们的日子也不会太苦。”厉出衡顿了一下,“英姐儿来年就及笄了,可薰姐儿还要三年。若是将来外放,我想就带着她去,留在府中九叔还是不闻不问,我不放心。”
  杜且没有拒绝的理由,“你心中可有理想的人选?”
  “倒是有一个,在万山书院的同窗,眼下是翰林编修,名唤姚松严,范阳人士,出身并不显赫,但为人刻苦上进。可是我又怕把英姐儿嫁过去,毁了他的仕途。”厉出衡无非也想为自己多找几个助力,拉揽可造之才,可厉英然的性情与何氏十分相似,他不想冒这个险。
  “先别忙着下定论,等我先带英姐儿出去走动走动再说。”
  大年初一,百官进宫朝拜,厉出衡这个新任的工部右侍郎也在其中,与杜且守了岁,放了烟火鞭炮,当下就换了官服,在正阳门前等待圣人的召见。
  而王氏则带着杜且从西华门入宫,到含元殿拜见皇后。王氏的诰命是按例封的,她往年一次也没有进宫,这次人在京城,杜且又因厉出衡的擢升而封了诰命,她便和杜且一道进宫。
  皇后待她二人极客气,问长问短,颇有拉揽之意。
  但王氏和杜且面上都不热络,她也深知不能急于一时,倒是王美人见了王氏,姐姐长姐姐短的,王氏直接就垂了眸,远远地避开。
  王美人却是一个认为伸手不打笑脸人的人,王氏越是避开,她就越是要贴上去表示亲近。

  ☆、第96章:打脸啪啪啪

  王美人可能是这个后宫最幸运也最不幸的人,她拥有其他嫔妃艳羡的美貌,但是她的品级却是生育皇子中的嫔妃中最低的,尤其是她还生育了二个皇子一个公主。再加上圣人对她宠爱有加,她就更加地肆无忌惮。先前干涉厉出衡的婚事,已经让圣人禁了三个月的足,但她并没有觉得自己做错。
  她进宫后,就没再见过王氏。可事实上,两个人在出嫁前也没有太多的交集。王氏是长房,住在太原王氏的祖宅里面。而王美人只是旁支,并未与王氏同住,所受的教养自然与王氏不同。
  当初圣人想要纳的是王氏,可王氏看不上圣人,执意要嫁给靠写春闺话本子为生的厉以放,因此皇家的门第比不得厉氏的显赫,但王氏真正看不上的是圣人的弑叔夺位,名不正言不顺不说,又妄图收买世家巩固他的统治,娶王家妇的目的。就在于强迫太原王氏不得不对他效忠。王家没有选择,但王家终归也不想让一手教养出来的王氏进宫和其他女人争宠。他们不能违抗皇权,但也能表达他们最大的不满。于是出生旁支的王美人,因为貌美出众,被选入宫。但王美人并不知道自己被送入宫是因为出身太低,而一直认为是自己的美貌,但她顶替王氏嫁进来,始终是她心中的一道坎。
  想她没出嫁的时候,每次到祖宅去,都要把头压得很低。生怕亵渎了这位高高在上的女子。
  可如今,王氏要对她三跪九叩,王美人心中感到一丝快慰,尤其是看到王氏一身的寒酸,她更是有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虽然之前厉出衡连升三级。可再升也不过是个臣子,她的儿子是皇子,女儿是公主,这是王氏望尘莫及的。
  “一别近二十年不见,姐姐老了不少。”王美人看着王氏与杜且在角落里喝茶,施施然地走了过去。
  王氏淡道:“确实是老了,听说美人生了二位皇子一位公主,都已经到了可以婚配的年纪。”
  都一样是老了,王氏这句话可谓是直戳王美人的心窝子。都是老了,还有谁比谁更老吗?再说了,王氏已经是当婆婆的人了,可王美人的三个孩子却连婚事都没议成。
  “是啊,都长大了,就是挑花了眼,还没挑到合适的,每天成堆的庚帖画像让他们挑着,可皇子和公主婚配,不像普通人家,随便和什么人都能成亲,要看门户相当。要看才学品行,样样都要出挑,才不至于丢皇子的脸。”王美人就是想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王氏冷冷地睨了她一眼,“确实是要慎重,宋家那样的门第。都能养出那样的女儿,不得不多斟酌。”
  圣人千挑万选,选了宋氏,可到头来是什么样的下场,全京城全大梁都看到了。王美人就算再挑,也有万一,可她给七皇子和十三皇子选的人,能比得上圣人给太子挑的太子妃吗?王氏也知道王美人这是在嘲笑杜且的出身,可杜且得曲灵源收为徒,又掌了厉家的中馈,成功地让何氏扫地出门,这样凌厉的手段也早已传遍勋贵之家,对她的好评更是如潮般涌来。
  王美人的脸又是一黑。
  王氏沉眸,在王美人之前开口道:“你先时给妾身来信,说是要与衡儿结亲。妾从河东远道而来,还好衡儿已然成婚,省却妾身许多的麻烦。妾身这次回京,就是要告诉美人,厉氏不尚公主,太原王氏亦不尚公主,也不会嫁女入宫。”
  “你这是何意?”王美人眼睛都要喷出火来,她确实是写了信向王氏表示要把安乐公主嫁给厉出衡,同时也写了信回太原,要为十三皇子求娶王氏兄长的幼女。还请她的兄长如今的太仆寺卿王源代为说媒。可结果如何,她每次问差人去派,王源始终都没有给她答复。
  王氏落落大方地起身,敛衽施了一礼,“妾身代兄长和整个太原王氏回绝美人的盛情,太原王氏是落魄世族,只求族人安稳,不求荣华富贵。妾身的侄女在乡野长大,粗鄙不堪,难以胜任王妃之位。”
  “能不能胜任本宫说了算!”
  王氏蹙了眉,“不瞒美人,妾身的侄女已经成亲,难道美人想要棒打鸳鸯?”
  “你们……”她明明打听过,王氏的侄女并未订亲,可这才几天的光景。就已经成亲了,明明是故意的!
  “美人,妾身听说荣国公府辛氏已经拒绝了七皇子的婚事,这对美人也是好事一件。”杜且听她处处为难婆母,心中甚是不耐,“妾听说这辛氏甚是厉害,小小年纪就掌了荣国公府的中馈,把荣国公的那些姨娘庶女们都调教得服服贴贴,这样的人若是进了宫,七皇子日后还有什么好日子过。”
  王美人最忌讳的就是这件事情。虽说七皇子之前一直没有答应这桩亲事,但由荣国公府拒婚在前,曾广而告之,令七皇子失尽颜面,短时间内都没有相看的意思。
  “你们……你们……”王美人这才注意到杜且,和她第一次地含元殿见的全然不同,今日的杜且美丽清绝,妆容清爽而又不失端重,新制的翟衣衬出她玲珑的身段,不卑不亢地仰起头,似乎是嘲笑她的愚昧。这简直就是戏耍!
  这时,虞氏带着徐老夫人走过去,向王美人淡淡地施了一礼,便把杜且和王氏叫走了,全然没有与王美人闲话家常的意思。这样的无视。对王美人无异于奇耻大辱。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这个宫中里受宠的嫔妃,可当她身处于含元殿中,却只能是孤身一人。
  连坐在原处的谢氏都有人主动和她攀谈,谢氏才是这个宫里最不受圣人看中的女子,可她的妃位却凌驾于王美人之中。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很难解释的事情,也是王美人心中的一根刺。
  “婆婆没有诰命,我只能自己来。”虞氏说:“婆婆让我给你带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