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反派女知青[穿书]-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点点头。
  秦玲玲说道:“要是早知道你今天回来,我就等你陪我一起去买了,到时候你还能帮我拎东西呢。”
  平时两人出门逛街,顾铮的主要作用就是拎包拿东西的,不过这对于他来说,是小问题。
  顾铮笑道:“那要不,明天咱们再去买点?”
  秦玲玲连忙摇头,“那还是算了,我今天走了一天了,都快累死了,明天就去看外婆,你就一起去吧,到时候把瑶瑶的事情跟外婆他们说一下,外婆肯定高兴。”
  顾铮说了声好。
  第二天一大早,秦玲玲就让顾铮就去外面割了两斤猪肉,另外又从家里拎了一只肥兔子,才用自行车带着一车的东西去探望外婆他们。
  自行车一共骑两辆,顾铮带着秦玲玲,顾瑶在另外一辆。
  到达外婆家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
  村子有人认出了顾瑶,连忙上前问道:“你不是赵三头家的外孙女吗?”
  顾瑶点点头,“是啊!”
  外公的外号就叫三头,这名字是外公小时候的名号,后来逐渐的,大家都这么叫了,倒也不是什么不好听的名字,所以大家都习惯了。
  那老叔见状,又看向另一边的顾铮和秦玲玲。
  顾铮来的少,秦玲玲更是少,所以对方好奇的询问着,“你是三头的那外孙吧?”
  赵外公夫妻俩就生了赵娥一个闺女,他们知道,赵娥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的是从外头收养来的,闺女倒是亲生的,不过这儿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也是当成亲生一样的对待的,而且听说当了兵呢,保卫国家的好军人,大家见到赵外公的时候,都会一脸羡慕他有个那么能干的外孙的。
  顾瑶又点点头,“是的,这是我哥。”
  那人见他们自行车载着那么多东西,特别是男人身后的站着的女人手里篮子盖着个布,收里还拎着只兔子。
  一看这车上的东西,这架势,就是带了不少东西过来。
  这老叔也不敢耽误他们,点点头,“你们去吧,你们外婆外公肯定高兴坏了。”
  路上,他们三人又陆续的遇到了不少村民,有认识的,就说上两句,不熟悉的,就点个头。
  等到了外婆家门口,门口倒是很安静。
  等走近之后,才看见有几个同村的孩子在玩耍。
  看见人来,那几个孩子连忙退开。
  这个点,家家户户都在田里忙活,这屋子里头没人也不奇怪的。
  三人推着自行车,这才朝着院子里头走去,正好屋子里头走出来一个人,手里拿了个篮子,篮子里装着青菜,正是外婆。
  顾瑶先看见外婆,连忙喊上一声,“外婆……”
  看见顾铮他们来,赵老太太先是一愣,随后激动的放下手中的菜篮子,朝着三人走来,“你们怎么来了?”
  说着,连忙抱住人,“哎呦,我的乖孙啊,你们都多久没来看外婆了?”
  顾瑶让外婆抱了抱,之后又抱着顾铮秦玲玲。
  看着这三人,外婆激动着,“你们说,都多久没来看外婆了?是不是都不要外婆了啊?”
  秦玲玲笑着连忙解释,“外婆,不是,我们就是忙了点,所以在省城一直没有回来,你看我们回来不是就来看您了吗?”
  老太太嘴上嫌弃他们那么久没来探望她,但是心里却是高兴的,拉着两个姑娘的手,连忙往屋子里头带,“走,快进屋歇着去,外头热死了。”
  “嗯,好。”
  顾铮拎着东西走在最后面,秦玲玲则是拎着个篮子,里头装着肉,兔子直接在顾瑶手里拎着。
  “山子来了?”四人正说说笑笑,外头有人喊了声。
  四人回头看去,只见大舅妈李玉正放下锄头走了过来。
  “什么时候来的?”大舅妈一边走一边问道。
  顾铮应一声,“刚到。”说着,又看那放着的锄头,“大舅妈是刚从田里回来?”
  李玉点点头,“嗯,我回来拿个箩筐,你舅舅那箩筐坏了个,之前没检查清楚,就回来拿。”
  李玉说着,一眼看到顾瑶手中拎着的兔子。
  见一直肥大的兔子,大舅妈惊呼道:“哟,怎么还带了只那么肥的兔子呢?这是哪儿打来的?那么肥嫩,可不多见啊!”
  虽然他们都靠近山里,但是山里头的野物并不多,难得打那么一直野猪,也是要到野林子深处才能看见,那兔子啊甚至是老鼠,都躲的厉害,在靠近人群的山林里,很少见这些东西,谁家要是能意外获得一只,那就是天大的幸运了。
  秦玲玲笑着给大舅妈解释,“不是打来的,是我们家养的。”
  顾瑶点头,“是大妮姨和我爸他们两人养的,现在政策宽松了,他们养了几只兔子,养大了能卖点钱呢。”
  大舅妈一听,更惊讶了,“这也可以?”
  “当然可以啊,小舅妈,你要是想养也可以养的,这个兔子吃的不多,长肉也快,养一窝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很快就能卖出去的。”
  “真的?”
  大舅妈十分好奇,顾瑶也给她解释了不少。
  如果大舅妈能以此挣钱,给家里带来收入,那肯定是更好的。
  而顾瑶也把自己知道的都一一给舅妈说了,让她有个赚钱的途径。
  他们这些在农村的人,除了种田之外,就只能在不是农忙的时候,出去外面找点事做,女人给做个衣服啊,鞋底啊,或者织个什么卖,男人则出去找一些苦力,可这人多,分散开之后哪里那么好找呢?就算是大队上揽来的活儿,也不是谁都能做的。
  如果养兔子能挣钱,那就更好了。
  为此,顾瑶也详细的给小舅妈解释了这养兔子需要什么东西。
  说到底,养兔子,要的就是精力与时间。
  “这兔子要吃的草,咱们这山上都有吧,它是食草动物,只要能找到给它吃的,养起来可比鸡还要方便呢。”
  大舅妈听的认真,又听李大妮那边现在每次卖了兔子都有个大的进项,更是动心了。
  “不只是养兔子,其实养鸡也是一个道理,鸡蛋拿出去卖也能卖不少。”顾瑶说道。
  养鸡大舅妈倒是知道,毕竟他们家也养,政策宽松之后,他们家就养多了几只鸡,而且就算不拿出去卖,这家里人也能多吃两个鸡蛋补补身子,不用像以前那样过的紧巴巴的。
  外婆看大舅妈拉着询问了一通的顾瑶,连忙喊着大舅妈:“行了,孩子刚来,你就拉着瑶瑶说那么多,先进来坐吧,阿玉你去给他们弄点吃的吧,咱们家早上不是刚弄了个西瓜吗?赶紧给孩子们切上。”
  现在夏天天气炎热,这农村解暑的东西无非就那么简单的几样,要么是用绿豆煮点绿豆水,要么就是弄个西瓜放冷水冰镇着,然后切了吃解渴,还有就是弄点腌柠檬泡点泉水喝,要是谁家有每年收下来的七月七水,那个泡着腌柠檬将会更加解暑。
  而这几种东西当中,当属西瓜要最受欢迎了,毕竟西瓜不是常年都有,绿豆自家可以种,腌柠檬可以放上好几年,可西瓜却不行,只有夏天能吃。
  谁家要是能种上点西瓜,还能摘上那么一两个。
  赵家没种,隔壁村倒是有人种的好,这不,赵家早上才刚好不容易买了个西瓜呢。
  大舅妈听了,连忙应了声,“好,我这就去。”说着,。又对顾瑶说,“等晚点咱们再说说。”
  顾瑶应声好。
  这头顾铮见状,知道舅舅那边要箩筐,问了舅妈箩筐在哪里,拿着箩筐送去给舅舅。
  外婆本来不让他去的,说:“这刚到,水都没喝一口,就别去了,等会你大舅妈自己去就行,不着急的。”
  “没事,我腿长,跑的快,去的更快。”顾铮说完,拿着箩筐就走了,任凭外婆怎么说也不听。
  “这孩子,怎么那么倔呢。”
  而秦玲玲陪在外婆身边,笑着道:“外婆,你就让他去吧,他跑的快,又不是多难的事情,去了就能回来。”
  “我这不是心疼这孩子,这一路过来可累了吧,又那么热的天,这西瓜都没吃,就去帮忙,哪有人这么上门做客的?”
  秦玲玲应道:“外婆是把我们当外人了吗?”
  外婆一听,连忙说道:“没有,没有,外婆可没有。”
  “这咱们既然是是一家人,也就不用分的那么清楚的,顾铮是年轻人,跑的快。”
  外婆听的这话,倒是无话可说了。
  因为农忙,所以一家人都去地里帮忙去了,外公也去了,只留下外婆在家,给一家人做饭。
  外婆现在腿脚好,人也精神,平时干干活,身体也健朗多了。
  在农村,农忙时候,除非是太小不能干活的小孩,否则都要上阵帮忙,就算是五六的孩子,都要在家里帮忙照看更小的弟弟妹妹,甚至会留在家里帮忙洗菜做饭。
  这年头,穷人孩子早当家是确有其事,在后世也许孩子到了十岁,甚至是十几岁,都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甚至随便用电饭锅煮了个不熟或者熟太过的饭,都会被人夸赞厉害。
  可现在的孩子却不同,五六岁已经到了开始懂事的年纪了,该学的东西都学了一些的,所以谁都不会闲着。
  这头大舅切好的西瓜,连忙拿出来:“赶紧来尝尝,这西瓜又甜又沙,可是你舅舅挑的最好的西瓜,你舅舅最会挑这些西瓜了。”
  还别说,这西瓜真的很甜,一口咬下去,沙沙的,粉粉的,而且入口很甜。
  秦玲玲一共吃了两块,老人家看她喜欢吃,连忙催促着,让她多吃两块。
  “不用,我吃饱了,谢谢外婆,等顾铮回来给他吃。”
  她这话说的,外婆倒是爱听的很,一看就是个疼爱自家男人的孩子,外孙子福气好,找了个城里姑娘,这城里的姑娘又不娇气,现在两人的日子过的挺好的。
  吃了西瓜,外婆又询问了秦玲玲一些关于城里的事情,主要问的就是秦玲玲和顾铮在城里过的如何?
  秦玲玲一一告知,老人家听了,又高兴又欣慰,“这就好啊,这就好啊,山子娶到你这么好的媳妇,真的是他的福气咯。”
  秦玲玲却应道:“其实嫁给他,也是我的福气。”
  她以前哪里有想过,自己以后会嫁给什么样的男人,她甚至认为自己也许会一辈子孤独简单的过下去,等她老了,攒下一笔钱,就去养老院过余下的生活。
  直到她来到这个时节,遇到了顾铮。
  有时候她会在想,自己抢夺了属于原主的美好生活,遇到那么好的顾铮。可想到原书的情节,她又觉得,这上天仿佛有意安排她和顾铮相遇的。
  她想,自己也许是活在另一本书里,要么是活在高出书本意外的另一个世界,和原来的世界已经脱离了。
  可不管原来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她现在已经是这个秦玲玲了,也就只能是这个秦玲玲,陪着顾铮过一生的秦玲玲。
  这头顾瑶吃了西瓜,又跟大舅妈说了一会养兔子的事情。
  在顾瑶的一番介绍下,她已经想养兔子了,而她没有兔种,更没有兔苗,这时候就需要顾家这边出点兔种。
  不过李玉还是担忧的问顾瑶:“你那后娘,她愿意给咱们家兔苗吗?”
  顾瑶点头,“愿意的,愿意的,我回去跟他们说一声,到时候就按照兔苗的价格买过来就好,没什么不愿意的。”
  别看李大妮以前这人不怎么样,这两年脑子倒是灵活多了,她知道养鸡养兔子卖了肉能挣钱,还知道养的兔苗能卖了赚钱。
  换了以前,她铁定是自己偷偷养就好了,谁家都别想养她的兔子,但是她现在想通了,知道和人搞好关系,再说,这兔肉好卖,收的人也多,人家要兔苗,她有的时候,也会给人点,赚点兔苗钱。
  顾瑶想着,自家人,怎么也得给不是?
  李玉虽然对这养兔子还有很多好奇,但是这马上要吃饭的时间了,她也不好再说下去,既然顾铮去送了箩筐,也就留在家里做饭,让老太太能和两个孩子说说话。
  秦玲玲他们带的东西多,李玉把那些肉给拿了出来,全部煮了。
  家里有土豆,肉大块的切了然后和土豆一起焖,大块的土豆被焖松松软软,一口咬下去,那味道特别好吃。
  至于那兔子,李玉不会整,想着等自家男人回来,晚上再宰了,反正他们兄嫂三人,要在家里住一住的。
  期间,顾瑶也上前来帮舅妈的忙了,即便大舅妈一直催促她赶紧出去陪着外婆就好了。
  “没事,大舅妈,我忙着,我嫂子在陪着外婆正聊的开心呢。”
  可其实,顾瑶之所以没陪着外婆,是因为自家嫂子正和外婆说着她快要结婚的事情。
  她这人脸皮子薄,刚好从厕所那边进来就听到嫂子在说,所以也不好进去,才来帮舅妈的忙的。
  等大舅他们回来,这屋子里有已经饭菜飘香的味道。
  吃饭间,除了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聚在一起之外,也正式在餐桌上说起了顾瑶的婚事。
  老太太最高兴,对顾瑶说,“那孩子对你好不好?”
  顾瑶点点头,“好的。”
  其实秦玲玲早就给老太太说过的,只是现在又再问一遍而已。
  “好就好,这女人啊,结婚就要慢慢找,找一个对自己好的,这多找几年也是可以的。”老太太说着,也看向自家孙女赵妞,“妞妞也是,咱们都不着急,慢慢找,就像你姐姐这样。”
  听说表姐要结婚了,表妹妞妞也替她高兴,只等着婚礼那天的到来。
  表弟文山向来不会表达,只说了一句,“表姐,恭喜你。”
  等吃饱喝足了,舅甥坐在一起,说起了村子的事情,大舅也问起了顾铮城里过的怎么样?
  顾铮也没瞒着大舅,把家里现在的情况都给大舅说了。
  “现在玲玲开了店铺,瑶瑶他们几个也在帮忙,收入还不错的,我自己有工作,有时候也会忙点别的,这次来看你们之外,还想着把文山也带去省城,妞妞也跟着去,不用一直在这村里。”
  不管是表妹还是表弟,在顾铮看来,都没必要一直在山里窝着,虽然外婆家早年日子过的还好,但是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变好,这距离就拉近了。
  现在他们家过上了好日子,顾铮也希望能带带他们。
  要说村子里头好多人希望他带着,他都要好好考虑考虑,但是大舅这边的两个孩子,顾铮是不需要考虑的。
  带别人,带好了,可能讨句好,但是带的不好了,也会被人怨上。
  但是妞妞和文山是自己的弟弟妹妹,也知道舅舅他们一家是什么样的,所以顾铮也没有这些压力,相反,他觉得带着出去,肯定能过的更好,也能改善大舅外婆他们的生活的。
  听说他们现在过的好,大舅笑着道:“你们过的好,我这当舅舅的也放心了,不过文山和妞妞两人也没什么本事,你们带去城里,这不是耽误你们吗?他们又什么都不会。”
  一旁听着的赵文山听到自家爸爸的话,本来刚跳跃起的亮光,顿时灭了下去。
  顾铮应道:“不会耽误的,其实城里的工作也很简单,只要教了就会,文山很聪明,妞妞也很厉害,不会做不来的。”
  赵文山连忙点头,“嗯,爸,我可以的,就让我跟着表哥他们去吧,我也想去城里看看。”
  赵文山一早就有一颗想去省城的心,听说表哥表嫂都在省城的时候,不知道多羡慕呢。
  他倒是想考个大学去城里,但是他学习不行,考了两次也没考上,只能放弃了。
  但是窝在这个村子里头,他又不甘心,他想出去外面奋斗。
  在知道表哥表嫂在城里的时候,他也动过让他们带着去省城的心思,但是他们也很难才来一次,加上想到他们在省城肯定也很难熬的,毕竟省城不比乡下,你吃的喝的还不需要钱,地里产,可省城却不同了,什么都说要钱的。
  现在表哥好不容易说要带他去,他自然一千个一万个的愿意。
  听到儿子这些话,大舅连忙朝着赵文山瞪了眼,“你别乱说话,你爸知道怎么做?”
  顾铮知道,大舅对两个表弟表妹挺严格的,看到这一幕,也劝着道:“大舅放心,我带他们去了哪里,一定会好好帮助他们的这个你可以放心。”
  “大舅倒不是担心这些,只是怕给你添麻烦了。”
  “不麻烦的,不麻烦的,我们现在店里也需要人,到时候安排一下,就可以过来了。”
  在顾铮在再三劝说下,大舅又感动又欣慰,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了。
  自家外甥这么好,他还有什么不同意的呢?
  而最开心的人,莫过于赵文山和赵妞兄妹俩了。


第201章 
  兄嫂三人是第二天吃了午饭才回家的,临走的时候,老太太来回拉着三人的手,舍不得离开。
  可这见面终还是要离开,老太太只能抹着眼睛说,“你们到时候有空就记得多来看看外婆啊,知道吗?”
  秦玲玲连忙宽慰着老太太的心,“外婆,你放心好了,等过阵子瑶瑶就结婚了,到时候让大舅他们带着您,一家人来吃饭。”
  老太太点点头,但是还是舍不得。
  这老人家啊,上了年纪,感伤的事情就多了,知道自己也不年轻了,肯定没年轻人日子来的长,总怕见一面少一面。
  索性老太太虽然舍不得,也只能目送他们离开,只是让他们带了一堆他们这边的东西,就怕这几个孩子饿着了渴着了。
  而另一头,顾铮则把一个红包交给了大舅。
  “大舅,这个帮我交给外婆,过年也没能回来看看她,交给她,当是我和玲玲孝敬她的。”
  大舅虽然推辞,可顾铮说的是给老太太的,也只能收下。
  知道这孩子是孝顺,心疼老太太,等人走远了,大舅才敢把那红包拿出来递给老太太,“妈,山子和玲玲孝敬你的红包。”
  老太太一见,拿了过来,一摸这份量,就知道不少,脸色顿时垮了,问道:“你怎么收了呢?”
  只见大舅一脸无辜,“妈,我也没办法,山子硬给,我不拿他还得跟我这舅舅生气呢,我这不是怕他这一生气,以后都不来看我了,就只能收下。”
  老太太当然知道自家儿子这些话是哄她的,可现在人也走远了,他也没办法,只好拿过来。
  只见红包拆开,这一沓崭新的大团结,不用数都知道有几十张了。
  老太太心里更生气了,也更心疼这几个孩子,“这几个傻孩子,给我一个老骨头那么多钱干什么啊?我平时哪儿需要花钱的?”
  大舅也看见这钱了,倒不会动什么歪心思。
  他劝着自家老母亲,“妈,你也别生气了,孩子给你的,就收着吧,山子他们给你那么多,也应该是负担的起来的。山子都说要把咱们文山和妞妞带去城里,看来是在城里混的还不错的,还有这瑶瑶,都说跟着工作,现在赚了不少,他们是好孩子,以后只会越来越好。孩子孝顺,给你你就收着,咱们也不能让他们寒心不是?”
  “话是这么说,可是他们挣钱肯定也不容易的,再多的钱,也是他们的。”
  “您是他们的外婆啊,孩子心疼你,也知道不能常来看你,这才给那么多,就想你吃点好的,买点好的。”
  老太太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心里也想着,这钱不能乱花,好好攒着,以后孩子们有点什么需要的,她这把老骨头也能帮得上忙。
  只是她自己拿着毕竟不安全,老太太又递给了面前的大儿子,“建友,这钱你帮我拿着吧!”
  赵建友一听,因为他妈是让他拿着花呢,连忙推拒,“妈,这是山子给你的,我怎么能要你的钱呢?”
  “嗨,我不是这个意思,你替我拿着而已,不是让你给我用了,这钱不少,我这边拿着,你也知道,建华平时有事没事的就来找我,我这拿了那么多钱,他那头一哭,我这心要是一软,我这钱就给出去了,你拿着,存起来,这样以后他来了,我也说没钱。”
  建华就是赵国华,赵建友这二弟,一个吸血虫一样的人物,被三叔家养废了,儿女现在都大了,但是还是好吃懒做,不单止自己好吃懒做,也把孩子都养的好吃懒做,这几年,别人家跟随着政策是越过越红火,他们家是越过越困难,明明他们的家的地又近又方便,而且上面的水流下来,都是肥田,结果却耕种的不如别人。
  赵建友想到这些重种种,就恨这弟弟简直是个废人,怎么有那么废的人,那边有爹妈了,还跑来亲娘这边要钱。
  越想越气,赵建友倒是没有再拒绝老太太的意思,点点头拿了过来,还说道:“妈,既然这样,这钱我就拿着,给你攒着,以后你需要,我可以给你,但是要是建华的事情,我打死都不会给你的。”
  老太太听完,直接笑道:“行,我就要你这句话,拿着吧,反正我现在也用不上。”
  “哟,大哥……”母子俩正说着呢,一道声音传来。
  赵建友刚把那大红包塞进裤子那大口袋里,就看见身后走来的二弟赵国华。
  不只是赵国华,她妻子李妹容也过来了。
  这个时间点,一般人都在家里忙着收种的事情,他们家是因为顾铮三人来了,所以才刚会歇一会,等会又要继续忙碌的。
  见到赵国华,赵建友这脸色顿时不好看了。
  等人走近,赵建友问道:“你怎么过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