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反派女知青[穿书]-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人回头,只见老人急急忙忙往这边赶。
  看老太太走的那么急,秦玲玲连忙过去搀扶,甜甜的喊着,:“外婆。”
  “诶,怎么来了也不说一声啊?”老太太在秦玲玲的搀扶下,笑着上前。
  顾铮也跟着喊了声,“外婆。”
  倒是他们以为李大爷应该会紧张拘谨的,没想到外婆刚到跟前,他笑着高兴的喊着一声,“婶子。”
  李大爷这一声婶子倒叫的不差,按照辈分来说,赵外婆跟李大爷父母一个辈的,而喊婶子会比喊大娘更显得尊敬。
  老人有些眼花了,不过到跟前之后,眼睛就盯着顾铮身旁的李大爷看着,这回听到对方喊她,连忙高兴的应着,“诶,诶,先进屋里去吧,进屋里去。”
  虽然谁都没说李大爷的身份,但是老太太却看的明白。
  之前顾铮给他大舅打电话的时候,就说清楚来龙去脉了,赵建友又把这些事情都传到自家老娘耳朵里,自然清楚顾铮带来的,是他的亲生父亲。
  到屋里后,老太太连忙给三人拿凳子椅子招呼着,“快坐,快坐。”
  “外婆,您也坐吧!”秦玲玲连忙把人搀扶坐下。
  见来太太还要去倒水,秦玲玲忙接了过来,“外婆,你坐着吧,我来忙。”
  “好……好吧!”
  只是坐下之后,老太太倒是不得劲了,目光一直在父子俩身上来回的看,心里只有一个声音:
  像,太像了!
  这父子俩长的是太像了,这鼻子这眼,这只要是认真的看,都能看的出来,这就是父子俩啊,相反,顾铮和顾大顺这个养父站在一起的时候,别人要是不说,估计很多人都不会把两人当作是父子。
  老人家要看,父子俩倒是大大方方的给老人家打量了一遍又一遍。
  不过老太太也知道一直盯着看是不好的,等看了会,才笑着问顾铮,“小山啊,这个就是你的亲爸吧?”
  顾铮点点头,“嗯,外婆,这是我爸,姓李。”
  李大爷也连忙做自我介绍,“婶子你好,我叫李民,是小铮的爸爸。”
  老太太闻声只笑着说道:“好,好,真好。”
  老太太也不问这来龙去脉了,因为儿子那边之前就跟她说过这事情,孩子既然能打电话亲口说这事情,就知道这事情是真的。
  “好,真好。”
  老太太是衷心替顾铮高兴的,毕竟当年女儿将顾铮带到家里的时候,也曾经偷偷告诉过她,这孩子不是亲生的,但是她会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照看,自己的孩子没了,这孩子就像上天送给她的礼物,她只想好好守护着这个孩子。
  所以,在很多人都以为顾铮是赵娥亲生的时候,老太太很早就知道不是。
  她也让闺女找找过孩子的父母,可这想要找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多番寻找之后都是找不到的,想必这孩子父母也是狠心的,把那么好的孩子丢弃。
  当初看着那么白嫩可爱的孩子,却听说是被人抛弃的,老太太可是替还是婴儿的顾铮心疼过一阵,对闺女说道:“这孩子这么好,养着会有福气的,那狠心抛弃他的父母,不配为人父母,你就好好养着,以后也会孝敬你的。”
  赵娥把老太太的话都听进去了,自己也是真心喜欢顾铮这个孩子,自然是像亲儿子那样对待。
  老太太回忆起往事,没想到这已经过了三十年了。
  看着眼前的外孙从嗷嗷哭着的小不点长成了现在顶天利达的男子汉,老太太心中也是安慰的,闺女将这孩子教养的那么好,现在还找到了亲生父亲,想必闺女在天上也能安心了。
  老爷子在听说外孙带着亲爹来了,也是急赶慢赶的往家里赶。
  女人爱坐一堆唠嗑,说东家长西家短的,他们这些老爷子们,就爱树下一边聊天下下象棋,或者编竹筐忙碌。
  老爷子当时竹筐还只编了一半,听说了这事,直接往家里赶。
  到家的时候,屋里正坐着人说话呢。
  老爷子也是一眼就看见了屋里坐着的顾铮父子俩。
  顾铮先起身喊了声,“外公。”说着,顾铮又连忙给李大爷介绍,“爸,这是我外公,外公,这是我爸,李民。”
  老爷子倒是没有老太太那么的激动,看着李大爷,对方也起身朝他喊着一句,“叔,你好。”
  “好,你好,快坐吧,别站着,当自己家就好了。”
  秦玲玲给外公拿了椅子,又去给外公倒了水,于是,本来三人的谈话,变成了四个人的。
  四人说着琐事,秦玲玲在一旁听着,偶尔搭上一两句话,主要的还是给四人倒水续茶。
  差不多中午了,大舅妈也回来了。
  看一屋子人,都还以为走错屋子了,直到看见熟悉的公婆,“爸,妈。诶,铮子你们也来了。”
  李玉说着,看顾铮身旁的李大爷,笑着问道:“这是你爸吧?”
  “嗯。”
  顾铮又给大舅妈介绍了番。
  等到大舅回来的时候,同样的,也是一番介绍。
  赵家人是好客的,更别提是顾铮来了,十分的照顾宾客的心情。
  他们也不问顾铮和李大爷是怎么相认的,因为大概的事情,顾铮在电话里也说了,大家都尽量照顾着李大爷的情绪,说些轻松开心的。
  中午那顿饭,是秦玲玲和大舅妈一起做的,外面父子和赵家三口在说话。
  李玉一边切茄子一边问秦玲玲,“铮子这爸找回来,是你的功劳吧?”
  他们都知道,李大爷最开始是秦玲玲请过来的,没想到误打误撞的,那么大的一个国家,九十六万平方公里的地方,没想到居然那么巧的,就让他们父子找着了。
  说起这个,李玉给秦玲玲竖了个大拇指,“你这孩子可厉害了,没想到随随便便的找了个人,居然是山子的爸,你说你要没找到人,估计他们父子这辈子都见不了吧,都不会知道对方的存在。”
  秦玲玲也是没有想到这一系列的狗血和缘分。
  要说她不惊叹那是嫁的,毕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给人找回父母了,乔菊那一次就是,之后又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了不少人,最后是帮助到了自家男人身上。
  她有时候都觉得自己是不是拿了主角剧本,才会让她能够一路顺畅,不管是读书还是挣钱,甚至是婚姻生活方面,她都算是个赢家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秦玲玲还是不敢居功,笑着道:“这都是老天给的缘分,他给顾铮这缘分了,所以才让他找到亲爸的。”
  李玉想想也是,“这也挺好的,以后山子也就有亲爹了,不再想着是不是被爸妈抛弃的。”
  说起顾铮是赵娥捡来的,李玉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虽然赵娥告诉了自家母亲,顾铮是山里捡来的,但是对其他人却没说半句,就是不想这事情传出去,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
  赵娥是真心当亲儿子养的,孩子身上除了流的不是她的血之外,其他方面,都是没两样的。
  不过,最后这事情还是让人知道了。
  午饭过后,老太太邀请顾铮三人在家里住一天再走的。
  三人本来就是打算在外婆家住上一天的,毕竟这好不容易来一次,下一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看望两个老人了。
  第二天他们走的时候,大舅一家大包小包的让他们带去,不仅是让他们带给赵文山赵妞兄妹俩的,还有给他们一家的一些土特产,什么竹笋片,还有山里倒腾来的好玩意,能带的干货都让他们带着。
  知道是外婆一家的一片好心,顾铮让秦玲玲都收下了,只是临走的时候,又是给大舅塞了一个红包,说是给两个老人的。
  大舅先是拒绝了,可顾铮还是塞了过来。
  等人走了,赵建友把红包递给老太太到时候,老太太又感动又心疼,“这孩子哦每次来带那么多东西来不说,怎么还给我钱呢,咱们家又不缺钱花,倒是他们,以前过的那么苦,好不容易过个好日子,还天天想着我们。”
  赵建友宽慰着老太太,“这证明山子这孩子心里有你这个外婆啊,就算认了亲爸,可阿娥在他心里也是他亲妈,您是他亲外婆。”
  老太太当然知道顾铮的心思,拿过红包,叹着道:“好孩子啊,都是好孩子,可要一辈子顺顺利利的,平平安安的啊!”
  回了小顾村之后,顾铮第二天就去处理新房子的事情,他已经有人选交代这建房子等事情了。
  忙完之后,夫妻俩这才赶着回城里去,走的时候大包小包的带着走,不仅有赵家给的,给赵家兄妹的东西,还有顾家的,以及村里那些叔伯婶娘的。
  顾铮每次回村里,都特别照顾村里的人,谁家有个困难,他也帮忙,人心都是肉长的,虽然顾铮不是顾大顺的亲儿子,不少人总觉得顾铮不属于小顾村的,但是不得不说,顾铮给予他们的帮忙,可比那些嘴上说是小顾村正宗的人要强的多。
  大家都尊敬顾铮,也心疼他这个孩子,这次听说他好不容易找回亲爹,大家更是有好东西都给他们拿,虽然好多顾铮都退回去了,但是还是拿了不少东西。
  回到省城之后,光处理这些东西,夫妻俩就忙了一天。
  ……
  顾铮找回了亲爹,这日子也就一天天的过,顾铮上班,秦玲玲上学,李大爷在自己雕刻的朽雕店里忙着。
  店铺有没有生意,现在李大爷也放平了心态,不再纠结,毕竟他现在首都也有两套房子还在,另外还有不少老物件,光这些,李大爷想着,就算亏本没钱了,到时候也不愁没地方住,没得吃,到时候实在没办法的话,就把老物件出手,也能吃的起饭的。
  换做以前自己要是这样的心态,李大爷自己都要唾弃自己,居然有这样的铜臭心态。
  以前的李大爷可是清高的很,自己收集来的老物件,都是因为它们好看,有历史价值,有纪念意义,不是用金钱衡量的。
  可现在,李大爷觉得自己也就是一个俗人,那些老物件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放到喜欢的人手里,自家过好日子,那一切也是值得的。
  不过说起他首都那些东西和房子,李大爷去了信件之后,很快得到那边故友的回信,不过这次的回信倒不是书信,而是直接电话打了过来。
  李大爷当天在家里跟故友通了足足一个小时的电话,等到挂电话的时候,李大爷才知道,自己打了多久的电话,光这电话费都不知道要花多少。
  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出了事情之后,身后很多所谓的故交好友都离自己远去,别说站在他这边了,就是和他搭边半点都不敢,甚至他求到门口说借点钱,对方也不愿意。
  直到自己落魄之后,李大爷才明白,他身边的朋友并没有他想象的多,很多不过是你荣耀时候的酒肉朋友,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都避之不及,可明明曾经说过,有难就是两肋插刀也在所不辞,不过后来他终于明白,这两肋插刀可不是插在他们自己身上,而是往他身上插呢。
  不过酒肉朋友虽然多,却也是有那么几个真心朋友的。
  那年他的问题很大,很多真心朋友,就算他们愿意帮助自己,都被自己拒绝了,只希望自己的事情不会影响到他们。
  而电话里头那个朋友,就是他少数愿意帮助的故友,姓冯,单名一个建字。
  他们从年轻十几岁就认识,那时候还一口一个冯哥的叫着,现在已经叫老冯了,他们年纪都大了。
  这通电话,他才知道,自己不在首都那些年,冯哥一直在尽力的保全他的东西,他的房子。
  后来事情过去了,冯哥也是拼命把是他的东西都找回来。
  如今这也找的七七八八了,能找回来的,都被对方找回来了,而那些回不来的,李大爷倒也没有放在心上。
  一个故友都能为自己做到这个份上,李大爷怎么能不感动。
  要知道,自己已经离开那个地方那么多年了,就算他的东西全部充公了,或者给谁占了,他都不会知道,也应该不会去争取,可没有想到,却还有一个人在为他争取这一切。
  想到这种种,李大爷反倒有些亏心。
  好友还在为自己奋斗努力,也没想贪他半点东西,而他自己这些年却活的浑浑噩噩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个电话里头,除了说他在首都房子物件的事情,也是他忏悔给冯哥听,自己当初多窝囊。
  电话那头的冯哥却是爽朗笑道:“这有什么的,你只要回来,哥哥就把你这些事情都办妥了,咱们这么多年兄弟了,别去说那些不着边的,你还认我这个哥,那就还是我兄弟,一辈子不变的。”
  冯哥的话,让李大爷很是感动。
  “哥,谢谢你,谢谢你为我做的那么多。”
  电话那头的冯哥也笑道:“有你这句话,哥觉得就足够了,你好好的,咱们都好好的,那就好了。”
  “嗯。”
  这通电话过后,李大爷更是坚定了今年忙完,等年底的时候,会回去首都一趟。
  冯哥本来还希望李大爷能够回到大学里教书育人的,但是李大爷也说了,他现在年纪大了,这知识都退化了,就不回去学校教书了,他现在挺好的,有儿女在身边,也算能享受天伦之乐了。
  冯哥倒是没有再说这事情,也为他感到高兴,“看来你找回儿子之后,很多事情想的更通透了。”
  李大爷却笑回道:“是想通了,在我看来,这什么事情都没有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来的重要。”
  “这倒也是,不过我还是很期待你能早些回来,你房子的事情,我会尽量为你拾掇好,让你们也有个住的地方。”
  “谢谢冯哥。”
  电话那头冯哥却笑道:“咱们兄弟,说什么谢不谢的,能帮到你,还能找到你,听到你叫我一声冯哥,这可比什么都高兴。”
  李大爷这头计划着年底回首都去,秦玲玲这边服装店也开了新的店铺,店铺主要售卖的就是秦玲玲自己设计的服装,服装的品牌秦玲玲也是想了许久,最后想了个古香古色的名字:陌上花。
  陌上花虽然不算什么新意的名字,但是叫着,却很有意境,而秦玲玲做的服装,也是加入了东方元素在里头的。
  另外在赵文山兄妹俩的帮助下,她也另外多开了间店铺,主要卖的吃食,走过路过的人要是走累了,饿了,就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或者来两个包子。
  这间店铺秦玲玲都交给兄妹俩管理,算是给他们练手的,没想到,在秦玲玲的指挥下,两人还做的有模有样的。
  特别是秦玲玲之前制作的酸笋和酸豆角,放在面食里头,或者下粥,都是不错的选择,老顾客吸引了不少。
  而在赵文山的想法下,加入了很多小点心。
  为了让店铺能更吸引人,勤劳还送赵文山去一位算是点心大师的门下学习了一阵。
  说起来,去拜师到时候,赵文山也是吃了闭门羹,不过他有毅力,加上做饭菜这方面,还真的有手艺,之后那位师傅就愿意教了他一些简单的。
  没想到,赵文山很快就上手了,学的有模有样的。
  后来秦玲玲才听赵妞说,原来赵文山以前在一工厂的食堂跑过腿,当过学徒,工资不多,但是管饱。
  而赵文山又是个喜欢学习的人,这一来而去,这刀工这炒菜的能力,还是有一些的。


第219章 
  新历年的时候,已经去了深市的顾瑶打来电话,说是她那边的服装店自从开张之后,现在生意一直都挺好的。
  顾瑶是按照之前他们在省城的开店的装修,和选择的店员,刚开张的时候,还做了一波宣传,加上有江小奔在,这服装店的生意还是很好的。
  顾瑶在店铺还给了不少优惠,和各种活动,所以来往的人都爱来她店铺买衣服。
  顾瑶给秦玲玲打电话的时候,秦玲玲是刚从学校回来。
  听到顾瑶这么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秦玲玲继续鼓励着,“那就好,你们继续努力,按照这势头,咱们在未来两三年,一定能在服装行业做的更好的。”
  顾瑶也受到了嫂子的鼓舞,加上现在店铺的生意的确不错,激动道:“嗯,嫂子我会努力的,我一定会做的越来越好。”
  “嗯。”
  挂断电话,顾铮才回来了。
  今天李大爷还在他的店铺忙着没回来,看顾铮回来,秦玲玲高兴的直接扑过去,把顾铮直接抱住。
  顾铮让她这一抱,抱的一头雾水。
  双手拖着她的大腿,顾铮笑问道:“什么事情那么高兴?”
  “你猜?”
  顾铮想了想,“是新历年学校要放假了?”
  秦玲玲连忙摇头,“再猜。”
  “再猜?”
  顾铮这回直接摇头,“想不到了,你自己说吧!”
  “嘿嘿,是顾瑶那边传来的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瑶瑶那边服装店不是开张好一阵了吗?今天跟我说店铺生意很不错呢,开张到现在,客源比咱们想象的还要多。”
  顾瑶在省城这边忙完就去了深市,不过到深市,从店铺到服装等事情,她也忙了许久,并没有马上可以开店。
  等店铺选好了地址,又是装修,又是进货和请员工等,也算折腾的久了些。
  开张前,顾瑶倒是给秦玲玲大锅电话,询问她会不会过去?
  秦玲玲毕竟是要上学的人,就算有周末,也不是时候,就和顾瑶说了自己不能到场,不过心意还是给送过去了。
  顾瑶也有经验,虽然秦玲玲没去,不过顾国强当时带着表弟表妹倒是去了,帮了忙,也学习了知识,看了不一样的深市。
  顾国强那时候回来说,开张那几天生意还是很不错的,之后秦玲玲也有打过电话去询问,顾瑶也没说的太详细,反正就是店铺刚开始,总体还是挺不错的。
  如今过去了有一阵了,店铺也在维持着高销售,顾瑶才打来了电话。
  顾铮闻声点点头,“好就好,你开心就好了。”
  “嘿,很开心。”
  对秦玲玲来说,能挣钱,那是一件特别高兴的事情,她这辈子从没有像现在那么成功过,所以只想让这个成功持续,这样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穿到这里的意义变得更大。
  过了元旦,很快学校也迎来学期末。
  今年的秦玲玲很去年相比,变化更大了。
  等学期一结束,她先回到了小顾村,继续忙着村子新房子的事情。
  顾家的房子已经建好了,两层小楼,是全村最好看的楼房了。
  自从建好之后,顾家夫妻在人前,这腰杆都挺的直直的,逢人就有羡慕他们家住大房子的。
  村子也不是没有人家建了房子,可却没有像顾家那么漂亮,两层楼房,里头刷了白漆,安装上电灯,白亮亮的一个屋子。而别人家的屋子,那都是黑乎乎的,就算是新房子,很多人家也没那钱刷白漆,就这么只是红砖而已。
  秦玲玲回去之后,顾家夫妻让秦玲玲先在新房住着,毕竟也留了他们的房子。
  秦玲玲倒也没有跟他们客气,虽然和顾铮的小房子住着也挺温馨的,但是这房子也算老旧了,霉味重,湿气重,住多了也不好。
  “山子没跟你回来?”吃晚饭的时候,顾大顺询问秦玲玲。
  “没有,他工作还没完呢。”
  “那他爸呢?不忙也可以来家里玩的。”
  “他爸现在也有自己的活忙,就那雕木的店。”
  顾铮给李大爷置办了个雕木店的事情,顾家两口子也是知道一些的,闻声点点头。
  席间,李大妮又问了现在店铺的情况,“这他爸卖那些,能有人买吗?”
  李大妮这话倒没有看不起李大爷的意思,毕竟人李大爷曾经是大学老师,那可是他们夫妻俩这辈子都望尘莫及的身份,再说李大爷那手艺,光是之前跟随顾铮留下来的那坠子就知道,就算给他们十个手,他们也雕不出来。
  只是,他们毕竟没有去过什么地方,现在也不过是从电视机多了解了一些外面的世界,但是能看到的事情还是很少,他们觉得吃饭都吃不饱吃不好,谁有闲钱去买那些不着调不能吃不能喝的东西?
  知道李大妮没恶意,秦玲玲也给他们解释了,“有些人手中有闲钱,还是会买些回去摆看的,虽然不是大师名作,但是也算是好的手艺。”
  李大妮想想也是,她家买不起不代表别人也买不起,毕竟还是有很多人手里有钱的,别说住大房子了,各种稀奇古怪不能吃不能喝,只能用眼睛这么盯着的东西,也还是很多人喜欢的。
  她说道:“就跟那古董一个道理是吧?那些什么书啊画啊,还有那些瓶子,都是几百年上千年以前人用的东西,也同样很多人收藏,花大价钱放家里是吧?”
  秦玲玲点点头,“对,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怪不得呢。这么说来,咱们家也有一些老古董呢,也不知道能不能换点钱什么的?”李大妮说着,还朝顾大顺看了眼,等待丈夫的认同。
  一听是古董,秦玲玲惊讶道:“古董?哪儿来的?咱们家的吗?”
  一旁的顾大顺却一脸不忍的敲碎秦玲玲的古董梦,说道:“也就老一辈留下来的几个碗,平时谁家做好事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用的,大丫结婚的时候拿出来过了,你应该看到过的。”
  秦玲玲一愣,再看李大妮,对方正连忙点头,“对对,就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