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罢了,其实,进不进宫又怎么样?只要有你在,哪里都是皇宫。”
  吴婳轻轻地拥住朱瞻基。
  “不,婳儿,你可以不要,但朕要去争取,因为这是朕对你的情意和保证。后宫的女人,若是没有地位,怎么生活?让你屈居妃嫔,朕已经算是对不起你了,朕绝对不能再委屈你了,不管阻力有多么大,没有去试过怎么知道就一定不能成功呢。”
  朱瞻基把吴婳抱在怀里,抚摸着吴婳的秀发,轻轻说道。
  “多谢瞻基哥哥,多谢皇上。婳儿先谢过了。”
  第二日,当朱瞻基很早就去给张太后请安。
  没有想到,居然有人比他更早!
  太监正要进去通报,朱瞻基摆摆手,站在慈宁宫的暖阁外面侧耳细听。
  原来是孙灵微。
  只听孙灵微哭诉道:
  “母后,这个吴婳,她是汉王家奴,是皇上在御驾亲征的时候,在汉王府的家奴中看中的一个美貌丫头。皇上瞒着我们把她安置在皇宫外面的南墙根,现在还偷偷生下孩子。皇室血脉,这点我这个皇后自然要爱重,可是皇上现在要把她封为贤妃,接回宫中居住。这些我其实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有一件事,我不得不提醒母后。”
  不知道她到底要说什么呢?朱瞻基忽然有些紧张。

  ☆、375章 吴贤妃的静好岁月

  说到这儿,孙灵微忽然停止了哭声,声音变得有些警惕道:
  “母后,一个罪臣的家奴,竟然能够勾引到皇上为她瞒着母后,瞒着我这个发妻,你就没有想过,这个吴婳,她真的那么简单么?万一,她是汉王下的最后一盘棋呢?万一汉王害怕自己会失败,所以早早训练了这个细作,让她故意来迷惑皇上,搅乱我们的宫廷生活呢?”
  朱瞻基听到这儿,真是不由得有些佩服,孙灵微这番似是而非的煽动了。
  “糟糕,母后哪里听得这些话,母后当年好不容易才为我们迎来皇帝位,怎么可以再允许那些不安定因素来动摇她好不容易为着家族谋求来的太平天下?”
  朱瞻基暗暗担心。
  果然,张太后听了孙灵微这一番话,立刻就变了强调。
  最初,她听说,皇帝在皇宫外和别的宫女生下孩子,说实话,张太后还有些小小的解气。
  这些年,她看着孙灵微把皇帝迷得神魂颠倒,控制于手掌心,在后宫中一人独大,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正好有个女人来分走皇后的宠爱,平衡一下后宫的力量,她是满心欢喜的。
  可是突然停孙灵微这么一说,她立刻重视了起来,她站起来:似乎是为了进一步的确证:
  “皇后,说这话,可是要负责的哦,你怎么断定那吴婳就跟汉王一定有关系呢?”
  “母后,没有确凿的证据,微儿怎么敢到您这来胡言乱语?微儿在汉王的幽禁的西安门外,听那些守卫说,汉王整日念叨着一个人的名字,有时候忧思成疾,有时候有分外有精神,你知道汉王念叨的这个人的名字么?”
  此时,孙灵微故意卖关子,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道:
  “那些侍卫说,念叨的就是叫做‘吴婳’呢,微儿心中纳闷,不知道汉王何以如此记挂皇上的妃嫔,还有些不信,但是又不敢亲自去西安门外倾听,所以心里也正有些好奇呢。母后若是不信,派人偷偷去核实一下,不就知道了?”
  此时,朱瞻基听到这儿,觉得十分烦闷。
  他心里当然是知道汉王对吴婳的感情,当初他也正凭着汉王对吴婳的感情,才打赢了那场战争,可是现在,他有些不舒服了,他忍不住气鼓鼓的想:
  也是啊,这个汉王叔叔,怎么现在,还一天念叨我的婳儿呢,也真是不太自重了。
  此时,只听里间的张太后说道:“不必派人去亲自听了。微儿,你的为人我还不清楚?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你不会做,没有十足把握的话,你也不会到我这儿来说。看来这个吴婳,的确是有些恶心到本宫了。”
  说到这儿,她立刻命令身边的嬷嬷去传皇帝来,她有懿旨要颁布。
  此时,在外间的朱瞻基只好整整衣衫,假装恰好来到外殿,高声道:“儿臣参见母后。”
  “那微儿就告退了。”
  孙灵微听到朱瞻基的声音,微微有些心虚,赶忙想要告辞。
  “你等等。本宫现在就下一道懿旨,我在这慈宁宫里也听说了你们两个之间的事情,为了这个吴婳,皇帝和皇后之间分歧也不少吧。”
  张太后用一种知晓一切的口气,沉声命令道:
  “吴婳生子有功,且皇室讲究‘母以子贵’,但是她的身份实在太敏感,为了以防万一,这样吧。该给的位份我们都给,但是该防着点我们也不得不防。”
  朱瞻基和孙灵微听张太后这一开口,都是又喜又怕,不知道张太后会说些什么。
  “恩,本宫考虑了很久,封吴婳为妃位中第一的‘贤妃’,但是不得迎入皇宫,继续在皇宫外住。贤妃母子,非诏不得入宫。”
  张太后一开口,朱瞻基和孙灵微都是感到十分吃惊,但又无话可说。
  的确,这样艺术化的处理,既解决了皇子的母后的位份问题,又显示出这位吴贤妃的特殊之处,叫那些想从贤妃母子身上下功夫的人呢,知道皇室都是防着他们的,未雨绸缪着呢,谁还敢公然去捧着钉子?那些人自然也就会知难而退。
  “你们怎么样?”
  张太后轻描淡写的看了一下跪在自己面前的皇帝和皇后。
  “母后的安排实在是匠心独运,我没有话说。”
  孙灵微最为识趣,知道这已是张太后平衡各方面因素所做的考虑,自然立刻表示拥护。
  “儿子也没有意见,就照母后这么安排吧。只是,南墙根这宫殿,只怕也要改一改名字,虽说是在宫外,也该体现以下贤妃的位份。”
  朱瞻基也知道,这已经是不可更改的结果了,他只好做些最后的“垂死挣扎”,为吴婳多谋取一些利益。
  “行吧,只要遵循‘非诏不得入宫’这个原则,其它都好说。那些细节问题,你就看着办吧。”
  张太后爽快的挥挥手。
  “谢母后。”朱瞻基和孙灵微异口同声的起身告辞。
  七日后,朱瞻基下令修葺南墙根吴婳的宫殿,并将亲笔题名为“贤妃宫”的宫殿匾额,命令礼部官员悬挂在吴婳的宫殿前。
  朱瞻基嘱咐,贤妃宫虽然是在宫外,但是里面的所有陈设,供应,一应俱全,全都是按照妃嫔的最高规格配置的。
  贤妃宫现在仆役如云,除了不能入宫,其它都没有任何分别。
  但是朱瞻基还是生怕吴婳会觉得委屈,每天都来陪伴吴婳,并且每天晚上都亲自来照顾小儿子朱祁钰。
  喂奶,换尿布,朱瞻基都亲自做。就像一个平常百姓的新手父亲一样,朱瞻基做的很笨拙,但是却很用心。
  有时候吴婳看着朱瞻基正在换尿布,突然小家伙给他来了一泡童子尿,朱瞻基被尿了个满脸,却一点也不觉得烦恼。
  他自己用手擦了擦洒在脸上的童子尿,然后又继续专研尿布的用法用量。
  反正这里不是皇宫,就算被人看见,也不会被人指责皇帝不顾身份,去做些不符合身份的市井百姓的事情。
  这个“贤妃宫”,简直就是吴婳和朱瞻基的世外桃源。
  他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的过着属于他们两个人的二人世界。

  ☆、376章 汉王求见

  这个时候,吴婳看着这样的场景,总会忍不住微笑。
  发自内心的微笑。
  她真的觉得,一生之中,最盼望的幸福生活,也不过如此。
  老天真是太眷顾她了。
  有时候,就连那些侍候的宫女和太监看见了朱瞻基高高的举着宝宝,一家三口齐声欢笑的时候,都忍不住用羡慕的语气说道:“这真是难以想象,帝王之家,竟然也会有如此和谐平静的日子啊。”
  吴婳听到这些宫女们的议论,更是在心里觉得满足极了。
  所谓“岁月静好,人月团圆”,“行到云起时,闲起看落花”,这些词汇便是吴婳此刻的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吧。
  “快看,婳儿,这小家伙。都长牙齿了,咬住朕的手指不放呢,还挺疼。”
  朱瞻基忽然十分惊喜的叫了起来。
  “可真快呀。就长牙齿了。”
  吴婳叫奶娘抱走孩子,朱瞻基却抱着不放,吴婳只好掰开朱瞻基的手掌一看,还真有个小小的细细的牙齿印呢。
  “六个月了吧。钰儿长的真快。”
  朱瞻基以前可不知道,原来六个月就是孩子长牙齿的时候啊。
  此时就在朱瞻基和吴婳沉浸在小日子的幸福生活中的时候,“坤宁宫”的孙灵微却在开始了她的进一步反击计划。
  孙灵微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已经确定汉王每天嘴里念叨的那个“婳儿”就是吴婳本人。
  凭着直觉,她断定,汉王和吴婳之间一定有着什么难以割舍的情愫。
  于是,她请示过张太后之后,以探听汉王和吴婳到底有何关系为理由,获得了去西安门问话的一次机会。
  为了安全起见,孙灵微站在西安门的铁门外,望着里面白衣如雪,正在认真的读着《后汉书》的汉王,他已经反复把那里面的一句“微婳霍奕,别鹜分奔”读得入了迷。
  “王爷真不愧是痴情种啊。只可惜你的婳儿不在书上,她在皇帝的身边金屋藏娇呢。”孙灵微试探着大声说。
  “你是谁?你不是孙皇后么?你跑这儿来说什么?你到底什么居心?”
  汉王抬起头来,依稀认出是孙灵微。
  “汉王真是好眼力,当日匆匆一面,今日竟然就认出我来了。只可惜有些人的记性,可不像汉王这么好啊。”
  孙灵微一看见汉王听到提到吴婳的字眼,就浑身颤抖的样子,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于是她继续试探。
  “你说谁?婳儿么?我相信她会等我的。她说过她会等着我出去的,叫我好好表现,争取能够早点被释放。”
  汉王有些紧张,他已经忘了,他刚才说的这些话好危险,差点泄露出吴婳已经和他见过面的事实。
  可是孙灵微此时一心撩拨汉王,自然也顾不得去听汉王话里的漏洞。
  她赶紧抓住要害说道:“婳儿会等你?婳儿早已经被皇上临幸,生下皇子朱祁钰,被皇上册封为贤妃了!哈哈哈哈,还有这等痴心的人,竟然不知道这么大的消息。”
  “什么?你说什么?你说我的婳儿生下皇子?封为贤妃?你在故意挑拨离间吧,婳儿怎么会这样?她爱的是我呀,她不会的她不会的。”
  此时,汉王忽然像发了疯一样,他眼珠血红,直直的瞪着孙灵微,恨不得冲过来,把孙灵微撕得粉碎。
  要不是铁门拦着,他一定冲出来了。
  孙灵微隔着铁门,还是被汉王的疯狂吓坏了。
  她退后几步,确定安全了,才冷冷的继续说道:“吴婳被封为贤妃,生下皇子朱祁钰,这等大事,本宫岂能信口胡说,你不信,你自己去打听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此时,一旁的汉王妃似乎早已经明白了孙灵微的不安好心,赶紧把汉王拉过来,劝慰道:
  “王爷,你着急什么!不管吴婳怎么样,她跟你都没有关系了,你进去吧,其他的事情,我们明天再说。至于吴婳是不是被封为贤妃,这个也容易,我们虽然被困在这儿,但这么大的事情,想要问清楚,还是容易的。”
  可是汉王哪里听得进去汉王妃话里话外对他和吴婳的保护,他早已经失去理智,他大声的嘶吼,拼命捶打着铁门,想要出去。
  “不,我不信。你们谁人告诉我,我都不信,除非吴婳亲口告诉我,要不然就是皇帝亲口告诉我,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才信。你们骗我,你们都在骗我,你们就是不允许我喜欢婳儿!”
  “王爷,王爷你清醒一点啊。现在皇上怎么会来见你?吴婳又怎么来见你?难道你想见,这两个人,就能由着你见么?”
  这时,恰好,该是午饭时间了,负责送饭的太监送来了汉王的午餐。他们看见汉王这副癫狂的模样,都不敢进来了,把饭菜从门缝里塞进来,就走了。
  此时,汉王忽然哈哈大笑,他恶狠狠的转身而去,嘴里大声说道:
  “是啊,他们不会见我。但是我就没有办法么?如果皇上不见我,我从今天就开始绝食。回去告诉你们的皇帝,我必须要见他一面,否则我就绝食到死。”
  说完,汉王就飞起一脚,踢飞了放在地上的饭菜。
  “对啊,如果汉王真的决心绝食的话,没准皇上吃你这一套,回来见你呢。要知道咱们皇上,最不愿意的事情,就是落下残杀亲人的口实。所以,王爷,你要坚持到底啊。”
  孙灵微在外高声支招,然后满意的走了。
  汉王说到做到,听了孙灵微的鼓动,更加决心坚定。
  他绝食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朱瞻基的面前。
  汉王绝食到了第三天,人已经饿得奄奄一息。朱瞻基听说后,有些坐不住了,他当初都没有杀死这个王叔,现在又怎么忍心他这样活活饿死呢?
  而让他不饿死的唯一条件,仅仅是答应去见他一面。
  “皇上,朱高煦这次是下了真决心的,他总说要见你,如果你不去见他,他就绝食到死。皇上,依我看,还是去见一见他吧。你一向是以仁孝美名传天下。”
  最能揣测圣意的杨荣赶紧给朱瞻基建议。

  ☆、377章 两个男人之间的战争

  “好吧,朕就去看一看,再说三年了,朕也想去看一看,这个王叔,在西安门内幽禁这么久,有些什么变化没有。”
  朱瞻基沉吟之后,决定亲自去见汉王。
  汉王听说朱瞻基答应来见他的当晚,一口气吃了五碗米饭。
  朱瞻基拒绝了杨荣和众大臣的“请求陪同”要求,只带着内侍来到西安门,前去探望监禁已经三年之久的二皇叔朱高煦。
  两位争斗了多年的男人再次相见。
  只是这一次,朱瞻基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朱高煦已经沦为他的阶下囚。
  “王叔,别来无恙?”
  朱瞻基叫内侍在门外等着。
  “小子,算你有种,敢单枪匹马来见我。”
  朱高煦一见到朱瞻基只身前来,虽然心里充满仇恨,但还是忍不住对朱瞻基的行为充满了赞赏。
  “朕为什么不敢前来?王叔,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岂有正义害怕邪恶的一方。再说王叔虽然武功过人,但毕竟廉颇老矣,而朕,正当壮年,难道朕还怕你偷袭不成?”
  朱瞻基从容的笑了笑。
  “哼,你算什么胜者?我且问你,当初若不是你用吴婳作为威胁,我会败给你么?你现在是皇帝了,但是今天我偏不把你当皇帝,我告诉你,这就是两个男人的见面,今天,我们来说他个明明白白,你敢不敢?”
  朱高煦怒气冲冲的质问道。
  “有什么不敢的!朕承认,当日我是用吴婳作为诱饵,可是你明知道,这是我的计谋,还甘愿上当,这是你的不智!而且,你明知道吴婳是我的细作,却偏偏爱上她,甘心成为把柄,被我拿捏在手里,这更是你的不争!”
  朱瞻基望着汉王,气定神闲的侃侃道来:
  “一个男人,既‘不智’,又‘不争’,还算什么英雄好汉,拿不起也放不下,你的失败就是注定与此,不要怪罪在我的使诈上,那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其实你也有机会的,你应该也可以拿吴婳作为筹码,来和我谈条件的,那样你就反客为主了,可惜你都不会用这些手段。”
  朱瞻基此时就像一个苦口婆心的老师,在教导自己的学生一样。
  “住口!我不要你教我什么所谓的‘手段’!本王鄙视你这些下三滥的手段。如果一个男人要靠女人来作为筹码,才取的胜利,你觉得这样算英雄好汉么?”
  朱高煦怒气冲天,一脸鄙夷的打断了朱瞻基的话。
  “现在我只想向你求证一个事实?婳儿她是不是和你生下了皇子朱祁钰,还被你封为贤妃?”
  朱高煦此时问出口,心里忽然变得十分紧张。
  他多么希望朱瞻基此刻能够明确的告诉他一个否定的答案:“不,没有,婳儿还好好的在南墙根等你呢。”
  可是朱瞻基却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告诉他:
  “当然。婳儿是朕的爱妃,也是朕的一生所爱,王叔你以后最好还是不要再提你的侄儿媳妇的名讳了。不要说朕是皇帝,就算是平常百姓家,这样嫁做人妇,生下孩子的侄儿媳妇,你作为叔叔,都不应该那么亲密的呼其小名吧?”
  “什么?你们竟然真的……”
  此时,汉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只觉得朱瞻基那黑洞洞的嘴里飞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把尖刀,刀刀刺中他的心脏。
  此时,汉王已经有些失去理智了,他忽然冲上来,冷不防一个扫堂腿,将猝不及防的朱瞻基一下子一脚勾倒。
  原本仁爱的连太监都不随意惩罚的宣宗朱瞻基惊魂未定,恼怒异常。
  此时,不远处的内侍也看到了皇帝狼狈的而被汉王绊倒在地的情景。
  朱瞻基忍住气,勉强从地上爬起来,低声道:
  “王叔若是赶紧给朕道歉,可能朕还会考虑原谅王叔的莽撞。”
  谁知道,汉王朱高煦反而在远处洋洋得意的拍手笑道:
  “哈哈哈,凭什么!你这小子,不是多牛么?怎么还是抵不过本王的一个扫堂腿?你不是自称文治武功样样精通么?把本王困于西安门三整年,你还是不是我的对手啊。”
  汉王的拍掌声和笑声都极大,引来了好几个内侍的围观。
  此时,朱瞻基忍了多久的怒气忽然就如火苗一样,迅速窜上来了。
  他怒不可遏的大声叫道:“来人,来人!”
  顿时隐藏在外面的锦衣卫赶紧一拥而上。
  “将这个不识抬举的家伙给我罩在一个300斤重的铜缸下,四周围以柴炭,放火将其活活烧死。将其妃韦氏及九子俱处死。”
  朱瞻基此言一出,周围的人都吃惊得睁大了眼睛,他们都不敢相信,平日连一个太监都不忍心赐死的朱瞻基,会突然大开杀戒么?
  此时,汉王哈哈大笑。
  他高声道:“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小侄儿,被你关在这西安门做了这么多天的活死人,本王早就受够了,谢谢你的成全。虽然要老子当包子一样死在蒸笼里,这死法老子有些不情愿,但是反正是一死,天下哪里还有一心求死的人呢,还要选择死法的呢?”
  他仰头哈哈狂笑,笑声惊天动地,他一把撕开衣服,大吼道:“来呀,小子。不管你要本王怎么死,本王今天都成全你。本王绝对不会皱一下眉,向你求一个情!”
  此时,汉王已经被锦衣卫强行按钮在地下,但是他很快又挣扎着起来。
  韦妃娘娘还有汉王的那些孩子,此时还没有回过神来。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生死,就因为汉王的这一脚,而刹那之间决定了。
  他们忘了求情,也忘了哭,只是木然的待在原地发呆。
  “好吧,算你有种。朕成全你。”
  朱瞻基看着汉王那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桀骜不驯,本来他已经有些懊悔刚才的惩罚,可是此刻,他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执行他的决定。
  “左右,赶紧去准备大铜釭,一定要烧的通红,才把汉王给朕放进去。朕紧要看看,你汉王就算是铜墙铁壁,朕也要把你烧成一堆灰。不,连缸都给朕一块烧化掉,朕要你灰飞烟灭。敢觊觎朕的女人,还敢对朕使阴招,朕要你永世不得超生。”

  ☆、378章 唯有泪千行

  朱瞻基说完,就甩门而去,立刻就命人去准备大铜釭。
  这么大的铜缸宫里还没有,朱瞻基只好下令内务府在三天之内加班加点的打造出来。
  而汉王也因此还有三天的机会,和他的九个儿子和太子妃诀别。
  汉王早已经决心一死,但是看到自己面前齐刷刷的跪着的九个儿子,还有跟随自己几十年的结发妻子,他还是有一点神色动容。
  一滴眼泪慢慢从眼眶里凝结,然后变大,再涌出来。
  他多想立刻去求朱瞻基,让他放过自己的儿子们和韦如锦。
  甚至他还想求自己的小侄儿,收回成命,让他好好的活着,陪伴着自己最小的儿子再过一个生日,最小的儿子还不足十二岁啊!
  或者让他抽出时间来,认真给自己的儿子们传授一些用兵打仗的绝学……
  “哎,有什么用?很快他们将陪着他一起处死了,他们还学这些有什么用呢?”
  想到这儿,汉王又懊恼的一笑。
  “父王!”
  九个儿子齐刷刷的一字排开,跪在朱高煦的面前。
  “夫君!”
  韦如锦也跪在儿子们的后面。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着千言万语,但是却又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汉王以为他的九个孩子和妻子会愤怒的指责他自私、狂妄,或者他们会一起声泪俱下的跪在他的面前,求他,让他去求皇上放过他们。
  但是他们没有。
  连不足十二岁的小儿子都没有哭闹,也没有要求父王做什么。
  原本汉王想的是,此刻他会听到他们一声声的“父王,儿子不想死。”
  但是,现在他没有听到。
  他们一字排开,跪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