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们,这场暗战有木有甄嬛传既视感?小小剧透一下,朱瞻基和这位汉王还会成为情敌。亲们期盼么?感谢亲们每天的票票支持。求推荐。求打赏。)
☆、第51章 永乐十一年的除夕宴饮
朱高煦也被这个气势雄伟的回答镇住了,忍不住完全转过身子,正视着身后这个14岁的小侄儿。
他第一次发现,这个一直以来,被太子家族拿来当夺嫡武器、几乎神话了的小毛孩,真的已经长大成人。
看他站在自己面前,身高都快要赶上皇叔了,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唇上长满密密的黑色细绒毛,再过几年,那些绒毛应该就会变成坚硬的男人的胡须吧。
虽然父皇公开宣布把皇位传给这位走路都走不稳的大哥,让汉王感到憋屈、愤懑,但是平静之后,他想到,就凭大哥这个身体,在皇位上又能坐几年呢?
现在父皇威力还在,朱高煦有个忌惮;若是父皇一日不再,这江山到底是谁的,恐怕还是要像父皇当年夺位一样,用刀剑拼了,才能说是谁的!
汉王原本觉得,失去了父皇的庇护,仁弱的大哥,根本没法和自己抗衡,可是现在他有点悲哀的发现,在夺嫡的路上,大哥不足为惧,但是这个小侄子,却是个强劲的对手,须得时时防着他。
而少年朱瞻基,他不知道,他这随口帮父亲的一句回击,给自己切切实实的多了一个敌人,更因此改变了八品掌记吴二红的一生。
祭拜完孝陵后,永乐帝朱棣这次吸取了今年端午节的教训,立即让赵王即刻启程,回到封地。
汉王朱高煦虽然没有去青州就藩,但是也乖乖的出了皇宫,回到自己皇城根外的偏僻府邸。
八年未得团圆,此番回宫竟然连一顿年夜饭,都没有留下和父皇一起吃,朱高煦就被迫匆匆离开,朱棣可真够狠心的。
汉王辞别的时候,没有让任何官员或者僚属前去送行。他只是在朱棣奉天殿的东暖阁门帘外一米远的地方,远远的给父皇朱棣磕了三个响头。
内侍马云让他进去再磕头,朱高煦拒绝了,朝着里面大声说:“我想父皇此刻一定最不想见到的就是儿臣,因为怕见了又生伤感,徒生枝节。父皇,你的难处,儿臣都明白。就此别过,父皇。”
朱高煦的声音突然呜咽在离别的寒风中。
暖阁内的朱棣,也被泪水模糊了双眼。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唐朝诗人尚颜在《除夕》中如此喟叹。
而永乐十一年的这个除夕夜,吴二红觉得,也似乎笼罩着一种凝重的气氛。
年菜倒是非常的丰盛,御膳司首先呈上的是“万年如意”大碗菜四品:燕窝“万”字金银鸭子、燕窝“年”字三鲜肥鸡、燕窝“如”字锅烧鸭子、燕窝“意”字什锦鸡丝;
其次是怀碗菜四品:燕窝溜鸭条、攒丝鸽蛋、鸡丝翅子、溜鸭腰;
接着是碟菜四品:燕窝炒炉鸭丝、炒野鸡爪、小炒鲤鱼、肉丝炒鸡蛋;片盘二品——挂炉鸭子、挂炉猪;
最后是饽饽二品:白糖油糕、如意卷;燕窝八仙汤。
一切山珍海味就绪以后,大太监马公公先亲自给皇帝进汤膳,接着再由他的徒弟小德子给世子们、嫔妃们、送汤,秩序乱不得,分量也完全不一样。
每一道菜上来之前,负责报菜名的小安子像唱曲似的,拖着悠长的声调,给大家一一报上。
当他用惯有的长腔唱道:“下一道菜:燕窝炒炉鸭丝——”
朱棣脱口而出道:“快,快,这是高煦最爱吃的菜,给他多布一点……”
本来正兴兴头头安排布菜的马公公,闻言楞了一下,一时不知所措,僵在原地。宴席间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很微妙。
朱棣这才想起,汉王已经离开皇宫,此时正在回家的路上吧。
在汉王离宫命令下达前,太子为表仁孝,曾上书恳请父皇答应两个弟弟都留下过年,毕竟他们回宫不易。
当时朱棣听到这句话反而态度更加坚决,坚持让汉王和赵王拜谒之后即刻启程。
但是现在这一个不经意的举止,却让人看出了皇帝心里对汉王的牵挂。其实他的心里,是多么希望陪他吃年夜饭的是这个二儿子。
虽然朱棣并不是一个喜怒形之于色的人,但是,在这个万家团圆的喜庆日子,又苍老了一岁的父亲,还是忍不住真情流露了。
毕竟,单从情感上来说,皇帝和汉王的感情是最深的。他们的交情,是战场上过命换来的。
这一点,在场的人都知道。
此时,看到父皇这样失态的举止,太子朱高炽和太子妃张翠云,皇太孙朱瞻基脸上的表情都很复杂。
整个除夕晚宴,他们都有点食不甘味的样子。也许,从皇帝对汉王的思念里,他们又隐隐感到了某种危机。
“爬得越高,摔的越惨”,他们是绝对输不起的人,所以现在的太子一脉,绝对不容许有一丝不安定的因素存在。
晚宴过后,照例,皇帝会把各种食物甚至盘子分送给各大臣。
“把那盘装过“燕窝炒炉鸭丝”的银镶玉的大盘,派人给汉王送去。”朱棣突发奇想,下了这么一道命令。
这玉盘玉质温润,银丝纹饰布满盘身周围,玉和银两相配合,虚实相生,相得益彰,实在是珍品。
“是,皇上。请问皇上可有口谕给汉王传达。”马公公不失时机的问道。
“你告诉他,这玉盘是汉王小时候吃饭时就用过的盘子,是太祖传下来的东西。见到盘子就如同见到皇爷爷,见到父皇。对了,再拨一名最擅长‘燕窝炒炉鸭丝’的御厨给他一并送过去。”朱棣想了想说。
“皇上对汉王的一片心意真是让人感动,老奴想,汉王收到御赐的金镶玉盘,一定会感激得涕泪交流。”马云那奸细的声音就像不和谐的刺耳音符,一字一句都划在太子一家的心弦上。
朱棣在除夕夜命人给汉王布菜并御赐银镶玉盘的事,是朱瞻基回关雎宫告诉二红的。
吴二红当时并不在场。这样的宴饮,二红和孙灵微这些品级不够的宫眷,都是没有资格参与的。
(亲们,皇宫里的团圆饭吃起来,是什么味道,你们能体会么?感谢亲们的推荐支持。感谢你们在我书后的评价。开始上班了,好累,但有你们的支持我会好好码字。)
☆、52章 除夕夜的神秘约会
二红和孙灵微几个年轻女孩在太子府里另开一桌,吃的也很热闹。宫里有身份的大人物都去华盖殿领受皇帝赐宴了,小鬼当家,难得自在。
毕竟又一年过去了,对于她们这些正在成长中的青春少女,一切都是新鲜的。
二红和孙灵微都穿着永乐帝御赐的新年吉服。
二红穿着件枣儿红的绛色棉袄,套着件桃红衬衣,戴着条大红领子,挽着双水红袖子,除了贤妃娘娘送的那条凤尾裙,她平常几乎不穿裙儿,所以她下身着一条玫瑰紫的裤子。
就要迎来14岁的吴二红身量高了些,身上已经越来越有少女的味道了。肌肤虽然谈不上白皙,但是脸上有一种青春期少女特有的莹润和光泽。只是五官还不突出,显得脸部有些平淡,特别是和孙灵微站在一起,还是显得有些干瘪和瘦小。
孙灵微身量高挑,皮肤犹如剥壳的鸡蛋雪白细嫩。头上插着镂空飞凤金步摇,随着莲步轻移,发出一阵叮咚的响声。更是别有一番风情美丽可人之姿。
她上身穿件果绿纱袄,满绣五色大团时花,夹着各色洋蝶,宽大的衣摆上锈着紫色的花纹,艳容丽服,灿胜春花。
下身则穿着一条她自己手绘的月华裙,这种种手绘彩裙,用料十幅,每幅色泽不同,都采用含水分较多的浅淡颜色,或粉或白,或嫩绿或鹅黄,先在每幅上轻描淡绘,再缝合一起,腰部打裥,每裥一色,微风吹过,裙裾飘拂,色如月之光华,清新淡雅,格调脱俗,孙灵微穿起来,都已经分不出是衣服把人衬得更美,还是人美衬托得衣服更美。
合宫宴饮之后,晚上,朱棣和各宫妃嫔游园,二红和孙灵微做了一盏孔明灯,放到了高高的天空。
“新的一年,许个愿望吧。”放飞孔明灯前,孙灵微提议。
二人一起闭上眼睛,面对漆黑的夜空,静静许愿。
“红儿,你许的什么愿?我许的是,但愿我和你,还有瞻基哥哥永不分离。”孙灵微兴奋的说道
“啊呀,你怎么把愿望说出来了?说出来就不灵了啦。”二红有点惋惜的说道。
“那你许的愿望是什么?”
“我的,也差不多啦……”
“啊,你也许的是我们三个永不分离?”孙灵微十分高兴。
“嗯……差不多啦。”
二红面对这孙灵微那双菊花一样的妙目,脸红了,心里渐渐觉得惭愧。她许的愿可以说和孙灵微的差不多,但又差很多。
二红的愿望是,她希望和朱瞻基两个人永不分离。
二红觉得自己真的是有点自私,在美丽无私的微姐姐面前,她好像真的有点猥琐。
正在心里过意不去的时候,朱瞻基忽然出现在了她们的面前。
“瞻基哥哥。”两个少女异口同声的叫起来。
面前的朱瞻基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脸上的轮廓更加分明,身上的线条隐约透出男人的味道,从大漠回来后变得黝黑的皮肤又逐渐恢复,显得更加的唇红齿白,临风照水,英俊异常。
“红儿,你跟我来,我有话对你说。”朱瞻基单单叫住了吴二红,让二红受宠若惊。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大年夜里,他为什么单独约了我一个人?
他会对我说什么?
不管怎么说,在除夕夜这么神秘的连孙灵微都避开,到底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去?
哦,二红忽然心中一动,难道这朱瞻基要给自己来一场新年约会?他怎么知道,我认为表白的最佳时间?
在二红心里,认为最佳的表白时间,就是一年的除夕之夜的凌晨12点,在那个辞旧迎新的时刻,给心爱的人表白,是最浪漫的事。
这皇室小帅哥难道也懂现代人的浪漫?
二红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关雎宫的回廊并不长,但是走在回廊里的吴二红,却觉得今天这段回廊,是最长的路途了。
回廊后有一座后园,遍种奇花异草,更有珍贵的苏州白腊梅十六株,株株挺拔俊秀。
这座花园,只有太子和太子妃平日累了才可以来此玩赏,平时都是上了锁的,朱瞻基拿出钥匙,打开精致的小铁门,把二红让了进去
二红心里砰砰直跳,她既紧张又激动,心里还有着一种隐隐的不切实际的盼望,这皇室小帅哥,这样郑重的把她带到这个隐秘的地方,到底要对我说什么重要的事?
此时虽是岁寒,却正是白腊梅绽放时,风动花落,千朵万朵,铺地数层,唯见后庭如雪初降,甚是清丽。
一弯素月划过精致的角楼,给花园内洒下一片朦胧昏黄的光,花园里显得神秘而安静。远远望去,关雎宫那一座座深红的房宇像嵌在雪地上一样。奇花异木掩映中,关雎宫的红墙和这满园的雪白交错杂陈,恰似一盘杀得正酣的象棋子儿。
朱瞻基表情凝重的坐在那一株白腊梅树下,似乎很难开口,但终于鼓起勇气似的说:“红儿,在这个宫里,我把你当做真正的妹妹,但是有时候又觉得不是妹妹。我把你当做最亲的人,也不是,哦,不,我把你当做我自己。”
他一时有点语无伦次,吴二红见他,开口便是这些没头没脑话,一时之间不知道他到底要说什么事情,只得呆呆的望着他。
“红儿,我也不知道,我这样信任你,对你来说,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我更不知道,我说的这件事你会不会答应。但是如果你要拒绝,我不需要理由。也不会怪你。”朱瞻基一字一句的说,眼神充满热切。
“什么事啊?只要我能做到的,我必然会去做。虽然你是皇太孙,我只是一个八品掌记,但是,我都没有在意这些,因为,我早已把你当做最好的朋友,哦,不,用你的话来说,我也把你当做我自己啊。”
吴二红看着皇太孙真诚的眼睛,也忍不住真情流露。
(亲们,除夕夜的约会是不是最浪漫的?最有纪念意义的?感谢亲们的投票支持,特别是有些书友在书后的精彩点评,让我感动,爱你们。)
☆、53章 第一次被心爱的人拥抱
朱瞻基像是得到了很大的保证似的,终于下定决心的说:“红儿,你知道,皇爷爷御赐汉王一只金镶玉盘,要给他送到他府上去,我希望送玉盘去的人,是你。”
“为什么是我?只是送个盘子,这么小的事,为什么你非要我去?随便叫个人送去不就是了?”
虽然汉王现在的贬居地离京城有点远,但是最多两、三天的路程而已。
再说又不是去打仗,就是出城去送个小盘子,也不是什么大件宝贝,就是二红一个人,随便想个什么方法也能将盘子藏在身上,安全带到汉王府。
何况,皇帝御赐盘子,一定有宫里的人专门送去,在皇城根下,难道还有谁敢僭越,打劫御赐皇家之物?
虽然想不通,但二红还是不假思索的对朱瞻基说:“如果你真心希望我跑一趟汉王府,我就去替你去一趟,只是殿下为什么你要这么郑重其事的拜托我?”
“不是去汉王府一趟……那么简单。二红,你可能不知道……皇家的规矩。皇上不可能就这么简单的送个盘子,送完再回来,这又不是送信。”
朱瞻基语气有点吞吞吐吐:“其实,你送了盘子之后,就留在汉王府,不再回来。皇上那儿,我去给他说,他会同意的。”
“什么?不再回来?你这样不是把我变着法子的赶出皇宫了?好你个混蛋家伙,当初是你把我带进皇宫的,为什么现在又赶我走?我又没有做错什么事?为什么要把我发配到那么远的地方?”
吴二红一下急得快哭了。
“不是,你听我说,”朱瞻基看到二红这样难过,也急了。
可是二红一时又气又急,根本不想听他说什么,只是呜咽着往外跑。
他看见二红快要冲出园子,急忙一把拉过二红的手,用铁箍一样的手臂,用力把她圈在怀里。
啊,这是二红第一次被一个异性搂在怀里,而且是她最喜欢的男孩,那种男女相吸的本能,让二红忘了一切,刚才的着急、伤心一下子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她不敢抬头往上去看朱瞻基的眼睛,只是条件反射一般的把头轻轻埋在朱瞻基有力的臂弯里。
她的心跳加速,感觉周身的血管也都在砰砰的加速流转,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像在加速运动,她的脸早已热的发烫。
“你干嘛啊。”半晌,她才用蚊子一样的声音,轻轻说道,声音里的温柔,连她自己都吃惊了。
“对不起。我一时急了。”朱瞻基急忙松开环抱在她身上的双手,十分歉意的说,“红儿,你听我说,皇爷爷派去送盘子的人,其实也是皇爷爷放在汉王身边的人。这个人,也许是为了监督汉王的细作,也许是为了跟皇爷爷联系的联络员。”
他说到这儿,看见吴二红脸上一副吃惊的表情,便轻轻抚了抚二红的脑袋。
二红觉得幸福极了,都忘了朱瞻基所说事情的严峻,她脱口而出,“所以,你希望我去做细作还是联络员?”
“是啊。这几年,其实我们往汉王府派去了不少细作,可是有些被汉王识破,自杀了,有些被汉王收买了,让母妃非常恼火。当然,我们也不用惧怕汉王抓住我们什么把柄,因为汉王也没少往我们这派细作,大家都心知肚明,只要没有致命的证据,双方都不会把这事捅到皇上那儿去。现在,我们就比谁派去的人可靠,你明白么?”
朱瞻基顿了顿神,“二红好妹妹,我知道你一定会怪我,因为我也舍不得你走,但是,在这大明宫中,除了你,我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细作人选。”
听朱瞻基这么一说,二红顿时想明白了,汉王为人机警,派去的细作,若是不够聪明,只有死路一条;若是不够忠心,太子府会损兵折将。
既机敏又忠心的人,的确是非自己莫属呀。而且自己年纪幼小,汉王也不认识,更加不易引起汉王的怀疑,的确是块当细作的好材料。
最重要的是,朱瞻基若是提议让二红去汉王府,永乐帝朱棣也不会怀疑。因为一直以来,二红都深得朱棣喜爱。
特别是当初朱棣想要废太子时,在二月召汉王回京时,曾故意试探二红对于易储的立场,当时二红机智的顶住了皇帝的试探,并成功用贤妃的话题赢得了朱棣的信任。
所以,朱棣对于二红是绝对放心,说不定皇上还会委派二红一些任务,让她当皇上与汉王的联络员。这样,二红还可以帮朱瞻基,试探出皇帝对于汉王的真正想法。
如此一来,二红就是个“双面细作”,可以两面讨好呢。
但最终受益最大的人,还是太子府。
心念及此,再加上朱瞻基刚才的的温言软语,吴二红都觉得自己实在没有理由拒绝朱瞻基的请求。
可是,当二红想要像往常一样,不假思索的开口说出“我愿意”三个字时,却发现十分艰难。
因为,她深知,这一去汉王府,自己的人生都将彻底改变,如果还想再回到大明宫,再见到朱瞻基,都是十分苍茫的梦。
爱一个人,如果以失去他为代价,又有多少人能义无反顾?
所以,从来对朱瞻基都是有求必应的吴二红,此刻,沉默不语。
就在这种短暂的沉默中,忽然传来孙灵微惊喜的声音:“好啊,你们两个跑这儿来这么久,嘀嘀咕咕说什么呢?也不理我?”
原来孙灵微在太子府里久等不见二红和朱瞻基出现,就大着胆子,在太子府里到处找他们。
本来这是大年夜,太子府里人都各有各忙,再加上又是大家喜欢的孙姑娘,所以大伙你一句我一句,就把她给带到这个太子府的秘密花园了。
朱瞻基和吴二红,见了孙灵微这样一问,不约而同的都沉默了。
孙灵微是冰雪一样的人儿,及至看见二红和朱瞻基僵立在后花园里,气氛很微妙,已经觉得有点不对劲,再看他二人都不回答,当即就有点赌气似的扭身就走。
(亲们,第一次深爱的人拥抱的感觉你还记得么?有人说,对于男人来说,永远难以忘记的是最后一个,而对于女人来说,难以忘记的是第一个,是这样吗?感谢亲们的票票推荐和点评。)
☆、54章 关雎宫的月亮
“微妹妹,等等我。”朱瞻基在月色里,看见孙灵微这转身而去的背影,顾不得和二红再说什么,追了出去。
“那么紧张你微妹妹,为什么不叫她去汉王府当细作?哼,冒险的、吃力不讨好的事就让我去做,还说什么把我当做你自己。就知道拿好听话哄我。”
吴二红见朱瞻基忽然跑出去追孙灵微,把自己一个人晾在那儿,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在心里恨恨的抱怨。
虽然她也知道,在朱瞻基和自己心中,都不会觉得孙灵微这样的类型,适合去做这个危险的细作工作,但是此时,吴二红好像找到了一个最适合拒绝朱瞻基的理由。
她坐在园子里,白腊梅的花瓣飘在她面前,她伸手让那花瓣落在自己手心。
在月光下细细审视,那花瓣白里透着点红,就好像美人脸上的胭脂,被眼泪晕染后的颜色。
二红心里,涌过一种既甜蜜又辛酸的无可言状的哀伤,她把那花瓣握在手里,用手心的温度,把那花瓣揉碎,再慢慢让自己的头脑冷静下来。
等她终于打定了主意,便慢慢踱出了园子去。
外面,孙灵微和朱瞻基并排站在回廊后等着她,两个人身量一般高,站在一起,真像一对璧人似的,都比二红高出好大一截。
吴二红心里酸溜溜的,但是见他们居然一直在此等她,便也无话可说。
在这个火树银花的除夕夜,三个少男少女一起在茭白的月光下,穿过长长的回廊,往关雎宫走去。
由于这个花园极其隐秘,所以并没有灯笼、火把照到这儿来,只有素白的月光洒在三个人的身上。
他们三个人的影子,通过重重叠叠的回廊、檐柱的折射,在幽暗的月影里变换,徘徊,静默。
“记得那年在北京,我们三个一起在田野里捉蛐蛐,回宫时,也是一路月色呢。”
孙灵微忽然很有感触的说。
她不说,吴二红也早想起了,永乐八年,在北京的郊外,那个月色溶溶的夜晚。
“好像,今晚的月亮没有那晚的亮、白呢。难道南京的月亮没有北京的圆?还是宫里的月亮没有田野的亮?”
朱瞻基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
遥想那个夜晚,在北京昌平县的田野里,月华如水。他们三个在月亮地下,捉了好多的蛐蛐。
吴二红忍不住想起了朱瞻基当时如数家珍的给她介绍蛐蛐时的认真样子:“这种打斗起来十分勇猛的油葫芦,叫声可好听啦,”朱瞻基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