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君臣三人很快达成一致,朱瞻基命令道:“朕命你二人,总理修陵事宜,希望你们一方面要认真施工,一方面要抓紧进度,务必尽早完工,让皇考尽早入土为安。”
“是。”
两位威风凛凛的重臣声音洪亮的下跪,表决心。
而站在他们面前的年轻皇帝朱瞻基,一袭银白色帝王青服,柔滑的锦缎盖不住与生俱来的霸气,几条金龙在袖口和袍上若隐若现,金丝玉冠束起墨色的发丝。
他清冷的目光一凛,剑眉轻扬,薄唇微抿,好看的侧脸棱角分明,长身玉立,那种俊美而霸气的风仪,令所有人叹服。
也许这就是世人常说的“龙章凤姿”吧。
在场所有的人都暗暗叹道。
此时的朱瞻基刚刚28岁,兼具男孩的青涩,俊美,举手投足间,又不由得显出一个成熟男人的稳重和担当,正是一个男子,由青涩向成熟过渡的最美好的年龄。
只可惜,这一切,吴婳暂时看不到了。
但是就算她看不到,吴婳也能想得到,现在的朱瞻基应该已经即皇帝位了。
“啊,不知道,瞻基哥哥穿龙袍是什么样子?”
吴婳的眼前不由得浮现出,她七岁那年,在北京昌平县的田野里,第一次看见龙袍少年朱瞻基时的情景来。
不过那时候,朱瞻基穿的还不是真正的龙袍,他穿的应该只是七章蟒袍,属于太子王爷的专门礼服。
而现在,一别多年,不知道,穿上真正属于皇帝龙袍的他,会是什么样子?
吴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的想要飞回北京去看一看,那座紫禁城里的真龙天子的俊美凤仪!
“啊,没有人比我更想回北京的紫禁城去看一看吧。”
吴婳在心里念叨。
她渐渐发现,比她更想去北京城的,应该属于远在山东温哈喇王子了。
这一段时间,留守在汉王府,等待消息的温哈喇王子,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汉王手刃小侄儿朱瞻基的消息,反而传来,朱瞻基回到北京城灵前即位的消息。
“到底发生了什么?王爷还好么?为什么不派人给我送信?”
温哈喇王子心里又很多疑问,他不明白为什么汉王连信也不给他送来。
温哈喇王子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汉王,自己觉得错失良机,对不起温哈喇王子和他的苦心造诣,所以已经打算破釜沉舟,和朱瞻基鱼死网破,因此就顾不得和温哈喇王子联系了。
长期和汉王打交道的温哈喇王子觉得十分不放心,他打算亲自去北京皇宫一趟!
可是,温哈喇王子知道,他要去北京,一来人生地不熟,恐怕会贻误时机,二来,他有什么动静,也难以欺瞒得了古灵精怪的吴婳。
当然,温哈喇王子心里还有一个隐秘的心思,那就是,他对此去独自进京找汉王,这么一个冒险举动的成败,不能预料。
他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吴婳了,所以希望一路上有她陪着。
这个隐秘心愿,尽管他一直不愿意承认,不愿意接受,但是随着他决定动身的那一刻,他更加明白了自己的心思。(未完待续。)
☆、262章 友情岁月重临心头
而且,温哈喇王子也相信,汉王要是在北京城能够看到吴婳,一定会更加有动力,就算汉王有什么难以度过的关口,也会为了吴婳,选择坚强。
至于吴婳的心里到底选择谁,对于温哈喇王子和汉王来说,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都爱着她,愿意为她而战,这就行了。
于是,温哈喇王子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决定要邀请吴婳跟他一路进京!
可是,吴婳愿意么?怎么样才能让吴婳不看出他的来意,而痛快的答应呢?
温哈喇王子在心里琢磨着。
在汉王府邸的花园里,七月的紫藤罗花开的如火如荼。温哈喇王子和吴婳在花架下不期而遇。
温哈喇王子见到吴婳的那一刻,掩饰不住内心的惊喜,可是吴婳却转身欲走。
温哈喇王子情急之下,一把抓住吴婳的手臂:
“等等婳儿,现在王爷去了北京,我知道你在恨他,也在恨我。你怕我们把你的心上人朱瞻基杀了!可是,现在我问你,如果你的心上人朱瞻基要对王爷赶尽杀绝,你会怎么做?”
“放开我。”
吴婳使劲的挣扎,温哈喇王子却忽然把吴婳的手抓得更紧了。
“婳儿,你真的就这样讨厌我么?”
温哈喇王子忽然来了脾气,他狠狠地抓住吴婳的手臂,语气却忽然变得温柔:
“婳儿,我们有多久没有这么亲密的牵手了?记得那年,皇太孙朱瞻基大婚,你伤心欲绝,喝醉了,我猜你那晚心情不好,就没有去领受皇上给皇太孙的大婚赐宴,选择陪你。”
温哈喇王子一说,吴婳猛然记起了。
那一次朱瞻基同时娶了胡善祥和孙灵微。
第一夜,属于太孙妃胡善祥。
独守空房的孙灵微和她挤在一个被窝里,互相述说衷肠。
那是吴婳第一次面对自己的心事,第一次给另外一个人倾诉自己对于朱瞻基的感情。
而且滑稽的是,那个人,也和她一样,深爱着朱瞻基。
第二夜,朱瞻基终于和太孙嫔孙灵微圆房了。
剩下一无所有的吴婳,只能找温哈喇王子大醉一场。
最后吴婳酩酊大醉,她恍惚记得是温哈喇王子抱着她去睡觉。温柔的陪在满嘴酒话的吴婳身边,最后,还被吴婳哗啦啦的吐了一身。
吴婳曾经感动过,觉得此生有温哈喇王子真是幸运。
但是因为后来知道了温哈喇王子的细作身份,便觉得温哈喇王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骗她。
他对她好,只是因为把她当做一个工作对象,只是为了博取她的好感而已。
可是现在,她恍惚觉得,温哈喇王子所做的一切,已经超出了一个细作的工作范畴。
因为那时候吴婳神志不清,他没有必要那么傻傻的陪着她一夜不睡觉。
时隔多年,吴婳才猛然意识到这一点。
此刻,她对温哈喇王子的积攒已久的怨恨,忽然冰消雪融了。
于是,她不再挣扎,任由温哈喇王子握着她的手。
就像从前,他们一起亲密的牵手在皇宫的御花园钓鱼钓虾,一起去牵手出宫去集市上东游西荡的情景。
那些快乐的友情岁月恍惚又回来了。
只可惜中间隔着一段长长的岁月。
他们都必须要去面对岁月的变迁。
吴婳有些忧伤。
温哈喇王子也意识到了。
他默默的放下吴婳的手,轻声道:“婳儿,你敢跟我一起去一趟北京么?”
“什么?去北京城?”
吴婳的心里一怔,脑子里立刻联想到了很多画面。
曾经如画中人一样美丽清纯的微姐姐现在怎么样?
穿上黄袍的朱瞻基,自己第一眼见到他之后,该回复他一个什么样的表情呢?
还有当年的太子妃张翠云,现在应该已经是张太后了吧?
那么多的往昔岁月,夹杂着那么多新人旧人,从吴婳的心里一一闪过,她顿时变得激动起来。
汉王临行前说过,不管他们谁夺取了皇位,都会来山东亲自接她回去。
可是,其实她不愿意那一天的到来。
因为她更愿意,现在就回去。
自己主动杀回去,不是谁接回去。
“这才是我吴婳的风格呢。”吴婳在心里说。
“对了,不知道我那远在北京的父亲吴大牛现在怎么样!”吴婳忽然想起了这个自己在古代的父亲。
“现在我只有他这一个亲人了,他叫我给他带回去的姐姐和母亲,都已经撒手人寰,要是见到他,真想抱着他好好哭一会儿啊。”
于是,她毫不犹豫的说对温哈喇王子说道:
“我想。我当然想回去。因为,北京有我太多的回忆。”“好,够干脆。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先问你。”
温哈喇王子望着迫切期待的吴婳,认真的问道:
“婳儿,我知道你此去北京,最想要看的是那皇城中的你的心上人吧?你和朱瞻基情深义重,这我知道。可王爷对你的铁骨柔情,你当真视而不见?如果有一天,王爷和朱瞻基拔刀相向,你会怎么做?”
“这还用说,我当然会选择帮瞻基!那个皇位本来就是他的。是你们硬要跟他抢。”
吴婳毫不犹豫的说。
“如果我告诉你,王爷是为了你,才选择去争夺皇位,你真的忍心,他死在你心上人的剑下?”
温哈喇王子话锋一转。
“为了我?”
“当然。其实,你知道,有一段时间,王爷已经跟我明确表明了,他不愿意在和我联手去图谋天下,他只想和你在山东相守终老,看岁月静好,笑看云卷云舒,是你后来告诉他,你喜欢的是朱瞻基,他才决定要从侄儿手里,把你夺回来!”
温哈喇王子坦诚的说道。
吴婳一时之间无言可对,她在思考着这个沉重的话题。
她知道,温哈喇王子说的是真的。
因为汉王真的曾经温柔的一再给她表白过,但是当时,她根本不喜欢汉王的死缠烂打,为了让汉王死心,她才主动说出,她爱朱瞻基的事实。
原以为汉王会从此放下,没有想到,汉王却因此变得更加执着和偏激。
“是我害了他?还是所谓的爱情害了他?”
吴婳心中很难受。(未完待续。)
☆、263章 葬礼之前
看到吴婳这样为难的样子,温哈喇王子在心里有些忧伤,他默默的在心里说道:
“婳儿,至于我,对你的一片爱慕和深情,你就权当忽略吧,我会永远埋在心底的。让我们将来相忘于江湖吧。现在我只有一个梦想,就是帮助汉王夺取皇位。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好,那么我们就启程吧。”
此时的吴婳,当然并不知道见温哈喇王子的心思,见忽然不说话了,赶紧兴奋的催促。
“对了,王子,为了掩人耳目,我觉得你最好化装成一个商人。”
吴婳觉得,温哈喇王子一个外国人,走在路上,很显眼的。
还好,当年,永乐帝派郑和六下西洋,带来了一些外国商人出没我大明朝。
“至于我嘛,这长相这么粗陋,扮演起男人来,应该都不用怎么化妆,我就给你当你的中国掌柜怎么样?”
吴婳做出一副掌柜的架势,朝着温哈喇王子问道。
“我就知道你鬼主意多。”
温哈喇王子由衷的笑了。
“对了,此番我们双双离开王府,王府中那个白侧妃最为忠诚可靠,你应该拜托王妃,凡事多问她的意见。”
吴婳忽然想到这一点。
温哈喇王子看着吴婳,表情忽然变得怪怪的:
“我就知道婳儿是个善良的人。还说不关心汉王的死活呢。你看你这要离开一趟,都牵挂着汉王府邸的安全,我看你倒像是汉王真正的王妃呢。”
“叫你嘴贫。”
吴婳作势一巴掌呼过去,温哈喇王子轻轻握住她的手,笑道:
“放心吧,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就等你这个女诸葛答应出马,跟我同去一趟北京城呢。”
“好呀,今天打了这么久的感情牌,原来你是请君入瓮,就等我主动开口跟你去北京呢。”
“我不去了。你自己一个人去北京吧。”
吴婳一甩手,作势要走。
“那你请便。姑娘,我可现在就回去收拾行装了哦。”
温哈喇王子假装毫不在乎,吴婳走了几步,忽然回转身来,恶狠狠的追赶着温哈喇王子,边追边叫:
“给我站住。骗想一个人去北京,没门!”
“我刚才一直在猜我走不了十步,你就会回头。果然,这才六步呢,你就追上来了。”
温哈喇王子哈哈大笑。吴婳嗔怒得用小拳头擂着他的肩膀。
看着多么温馨的画面。
只可惜他们即将出发前去的北京城,却是另外一番血雨腥风的景象了。
吴婳,男扮女装,和温哈喇王子骑着快马,带着干粮,一路日夜兼程的赶往北京。
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下,紧挨着长陵的仁宗皇帝陵寝——“献陵”,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住在紫禁城里等待参加仁宗皇帝葬礼的汉王,心烦意乱。
献陵修建的速度真是神速一旦陵寝的地下玄宫落成,朱高炽葬入献陵,按照规定,汉王就得返回封地。
眼睁睁的看着小侄儿正式登基,他怎么能够情愿?
七月的夜晚,各种虫鸣蛙叫此起彼伏。
更加让心事重重的汉王睡不着。
汉王披衣起床,忽然听到头顶的瓦片上有什么响动。
他警惕的循声找过去,却一无所获。
等他回来再躺下时,却忽然发现,枕边竟然有一封飞刀信。
他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朱高炽起灵的那一夜,可共谋大事。
飞刀信没有署名。
到底是谁呢?
是谁在邀请我共谋大事,还是一切只是某些不怀好意的人的圈套?
汉王不敢确定。可是心,却激动的怦怦乱跳。
他努力压制自己胸腔里那颗乱跳的心,开始不再那么心烦意乱。
夜已深,外面的虫鸣蛙叫渐渐销声匿迹,汉王的心,忽然变得澄明起来。
他笑了。
自信而得意的笑了。
献陵果然迅速竣工。从洪熙元年七月兴工,到八月玄营落成,仅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
建成后的献陵,陵寝制度确实比较俭朴。
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北分出,长约1公里。途中建有单空石桥一座。路面为中铺城砖,两侧墁碎石为散水,十分俭朴,并且没有单独设置石像生、碑亭等建筑。
陵宫建筑与长陵比较,同样非常俭朴。其朝向为南偏西200占地仅4。2万平方米左右。其陵殿、两庑配殿、神厨均各为5间,而且都是单檐建筑;门楼(祾恩门)则仅为3间;方城、明楼不仅不像长陵那样高大,而且城下券门改为更简单的直通前后的形式。照壁则因之不设于券洞内而设于方城之后,墓冢之前。上登明楼的礓石察量路则改为设于宝城之内的方城左右两侧。
献陵宝城前的这座小山,名为玉案山,它从陵园左侧延伸而来,是献陵的龙砂。因其屈曲环抱陵前,所以,又是献陵的近案。风水中,“龙喜出身长远,砂喜左右回旋”,“龙虎环抱,近案当前”,当论内明堂格局。献陵玉案山以及龙砂、虎砂和来山范围内的小格局,正是风水术士们所鼓吹的完美的内明堂格局。所以,修建献陵时只在明堂范围之内修建了宝城、明楼和一进院落。而将举行祭祀仪式的梭恩殿修在了玉案山前。经过这样的经营设计,不仅解决了献陵明堂地域面积小,建不下宝城和前面两进院落的问题,维护了“龙砂不可损伤”的风水信条,而且使陵园山重水复、殿台参差,形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美。使几何形体陵园建筑在山、水、林木的映衬下,更加错落有致。
“妙哉,妙哉!献陵陵制不追求奢华,它为此后的明陵建筑树立了楷模。”
朱瞻基赞不绝口。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地宫已经落成,就等朱高炽下葬了。
按照律例,皇帝需要妃嫔殉葬,不可能让仁宗皇帝一个人孤单的走。
至于这个掌握生杀大权的殉葬名单,理所当然的掌握在张翠云的手里。
新皇朱瞻基还没有正式册封中宫胡善祥,所以,这次葬礼活动,还轮不到她说什么话。(未完待续。)
☆、264章 张皇后的死亡名单
就算皇帝册封了胡善祥为皇后,那么这个紫禁城里,做主的,也只能是她这个未来的张太后。
不到一年前,张翠云在永乐帝朱棣的葬礼时,刚刚操办过一次妃嫔殉葬活动,所以,这一次,让谁来殉葬,张翠云当然是轻车熟路了。
此时,她的心中,已经很快拟定了一份死亡名单:
贵妃郭氏,谥恭肃;
贵妃李氏,谥贞惠;
丽妃王氏,谥惠安;
顺妃谭氏,谥恭僖;
充妃黄氏,谥恭靖。
……
坤宁宫里,孙灵微低声对张翠云说道:“母后,这份名单上竟然有地位尊崇,又有子嗣的郭贵妃?”
“是啊,怎么啦?”张翠云不以为然的说道。
“郭氏贵为贵妃中第一,所出有滕怀王、梁庄王、卫恭王,在例不当殉葬啊。”
孙灵微很不理解的说道。
“微儿,贵妃又怎么样?只要她不是皇后,我都能有法子叫她去死!”
张翠云冷哼一声:
“这个郭贵妃,先是向皇帝进献了美人,离间我们夫妻之间的情分,后来还伙同那李宝儿,在宫中网罗人员,拉帮结派,妄图孤立我这个中宫,搞得我一度在宫中夹着尾巴做人!”
张翠云抬了抬下巴,语气变得倨傲起来:
“花无百日好,人无百样红!她自以为自己有儿子依靠,身边又有美人帮着迷惑皇上,就不知道,只要我还是皇后,就有一天,可以让她乖乖去死。”
……
“咸福宫”里,郭贵妃和李宝儿义愤填膺。
她们都同时接到了殉葬的命令。
曾经风光一时的李宝儿,没了男人的依靠,此刻狼狈不堪,容颜憔悴。
当初,仁宗皇帝刚刚登基,她一步登天,从一个粗使丫头,一下子飞上枝头当了贵妃。
原以为,他们会有很多好日子可以畅想,却没有想到,正值中年的皇帝,一眨眼就没了。
当初有多尊荣,现在就得有多狼狈。
君王的宠爱,就如同那早晨的露水,新的太阳一出来,就无声无息的蒸干了。
可是,李宝儿真的不甘心。
“贵妃姐姐,我没有子嗣,在宫中也没有资历,能够以贵妃身份殉葬先皇,我死而无憾。可是姐姐你在宫中多年,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你殉葬,皇后这样,是不是太枉顾宫规了?”
“妹妹,我也正是纳闷呢。不过,这个张翠云一向行事谨慎,她肯定不是心血来潮,才作者决定的,我心里也没底呢。我这就要去坤宁宫走一趟。”
郭贵妃对张翠云了如指掌,跟她打交道多年,她心里很是忌惮这个张翠云的手段。
在匆匆去坤宁宫的路上,她心里都有点战战兢兢。
“皇后娘娘,先皇尸骨未寒,新皇尚未登基,为何这紫禁城中,又要多出一个冤魂?不知道,皇后娘娘以哪一条宫规,让我去殉葬呢?”
一见到张翠云正安闲的躺在凤榻上吃荔枝,郭贵妃忍不住声音高了起来。
“凭哪一点?就凭贵妃娘娘对皇上一片情深义重,愿意自裁,以追随先皇去地下陪伴一生一世!”
张翠云享受似的咀嚼着那柔软的荔枝果肉,用两片薄薄的嘴唇轻轻的将一点残存的荔枝果核,“噗”得吐了出来,慢悠悠的朝着郭贵妃说道。
“自裁?你说我会自杀?我有何理由要自杀?我三个儿子,等着给我养老送终呢!”
郭贵妃愤怒道。
“是啊,你有三个好儿子,他们个个都对你很是孝顺!”
张翠云从凤榻上下来,悠悠的说道:“你那三个好儿子,可为你办了不少好事啊。”
说到这儿,张翠云忽然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将一张奏折扔在郭贵妃面前,厉声道:“你好好看看,这是什么?”
郭贵妃吓了一跳,赶紧从地下捡起那张奏折,只见上面写着:
“仁宗去世,宫里暗流涌动,卫恭王伙同汉王,意图谋反,为汉王快马提供情报,证据确凿,以下是老臣仔细查证后的实据……”
此时,郭贵妃脑袋轰的一声,只觉得面前的世界轰然倒塌,她深信,以张翠云做事的风格,没有十足置她于死地的证据,她是不敢这么狂妄的对她说话的。
怪只怪,自己这个小儿子一时糊涂啊。
从去年起,她隐隐觉得京城突然多了一批快马,宫里突然多了一些神神秘秘的新人。而自己的小儿子卫恭王,总是神神秘秘的,跟那些人走得很近。
当时,她阻止过,可是卫恭王躇踌满志的对她说道:
“母后,成事在人,谋事在天,现在宫里都在传,父皇厌弃中宫张皇后,把太子远调京城,对我也十分宠爱,你就真的没有什么想法么?父皇青春正盛,谁也不能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不得不说,当时,她的心也动了。
那个时候李宝儿在宫中炙手可热,张皇后被皇帝公开申斥,在宫中形同禁足,李宝儿没有子嗣,又甘愿和她结盟,她一时鬼迷心窍,就对儿子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想到,现在,该人家秋后算总账了!
“罢了,我已经这个年纪了,能够用一个比较体面的司法来保全自己的儿子,也算是一种福报了。”
想到这,她闭上眼睛,仿佛正在尽情的享受死亡的气息。
“皇后娘娘,很高兴,你能大发慈悲,以这样一个美好的名义,除去你的眼中钉,也保全我的儿子。我死不足惜,但我今天有几句话,想和你谈谈。这是埋藏在我心里多年的话。”
说到这儿,郭贵妃睁开眼睛,擦干眼泪,静静的坐在张皇后面前的几案上,平静的说道:
“我自己也知道,我其实该死。你恨我,我是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