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深南的当地人,和客户交谈,大多数用的是本地的普通话,语速较慢,基本上能听懂。
  可情绪一激动,本地话就冒了出来,叽里呱啦往外冒,顾客立时瞪眼。
  个别的人嫌交谈费事,就用笔谈,比直接交谈还省事。大部分的门市里,柜台上都有几个空白本子,看来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各种载货的三轮车、人力车在路中心,一辆接着一辆。上面的货物都用编织袋装着,大个的包装袋,外面还绑着尼龙绳。
  车夫大声的吆喝着,艰难的往前走,这也是造成道路拥挤的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这时的深南,就像个拥挤的农贸市场。让悠悠想起了姥姥的关于年集的那句话,乱市了。
  大概下午五点多的时候,罗新才领着他们,找到了上次他进货的那个门市。大约二十个平方的门市里,靠墙摆满了架子,上面放着各种型号的收音机,门口有个柜台,里面摆放着各种收音机配件。
  门市里有十几个客户,把中间的空地挤满了。问话的加上试听收音机的,更显得乱。
  柜台里是个年轻人,二十出头的年纪,满面笑容的和客户交流着。到底年轻,普通话说的比较标准。
  看见罗新才就过来打招呼:“您老来的还真快,赶紧进来喝杯茶。”看来,罗新才的外貌给店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新才把手里提着的帆布包交给他:“瑞和,给你带了些绿豆。你忙,我们先看货。”
  他把包接过去,放到柜台里面。“那好,叔您先看着,等看好了咱爷俩再谈,晚上就在这里吃。”
  什么情况,看来关系不错。
  转过身来,罗新才告诉他们:“老板也姓罗,上次俺来转了两天,价格基本上差不多,我听人喊他罗老板,就和他论起本家,他比我小一辈。
  价格这才掉下来,算是最低的了,和别人批一万件的一个价,这孩子实在。”
  货架子上摆着十几种收音机,下面标的是零售价,批发价没标。瑞祥挨个的试了一遍,效果都挺好。接着,又看零配件,也有十几种,和架子上的收音机型号相同。
  瑞祥经过比对,挑选出一款小型的收音机配件,适合外出携带。“爸,咱刚开始干,这两种型号的就够了,多了反而麻烦。”
  “好,反正我也不懂,你看那样好咱就要那样。往后就不用来了,让你瑞和哥给托运。”罗新才笑呵呵的说道。
  接着他又对姥姥说:“嫂子,看着孩子长大中用了,俺才感到自己老了。要是孩子不在跟前,还觉着自己年轻着那。”


第353章 遇熟人
  姥姥说他:“兄弟啊,你这才多大,就说自己老了。像咱瑞祥这样有出息的孩子,可真是不多,十几岁就能帮上你了。你啊,这是有福气。”
  罗新才呵呵的笑着,满足的说:“嫂子,其实上天对俺真不薄,可能觉着让俺长这样,对不住俺了,就给俺送来这五个好孩子。嫂子,俺知足啊。嘿嘿。”
  瑞祥不乐意了:“爸,您也不看这是什么地方,有开始乱说话。”
  罗新才笑着摸了摸头:“不说了,不说了,孩子不待听。”
  最里面的货架,外面按了玻璃门,里面放着收录机和黑白电视。收录机大小款两种,电视机也是12英寸和14英寸两种。
  黑白电视还好些,300——400元一台。收录机的价格那叫个高,大小都接近1000元,真不知道是如何定的价。悠悠的商城里,一台普通的收录机不到100元。
  罗新才见儿子看收录机,就问他:“瑞祥,你上学用的着吗?用上咱就买个。我听他们说,这东西是学英语的?”
  瑞祥看了眼上面的标价,对他说:“不用了,我回校后,说不定有装收录机的,到时候再说。”
  罗新才听儿子这么说就明白了:“那就是能用上,咱先买个,你以后要是装了,再卖出去,学习可不能等。
  还有,这次咱爷俩都来了,我得扛一台彩电回去,那东西好,我上次就看好了,不过带不了。走,我领你们去看彩电。”
  门市的后面有个小门,直接通到院子里。里面是个一亩大的院子,不过四周都盖满了房子,中间剩下的空地,不足一百个平方米。
  南面的倒坐房是个大仓库,即使是白天,里面也开着灯,十几个人在里面配货。
  西面的房子里是个宽敞的车间,里面有二十多个工人。靠着院子的墙上,大玻璃窗一个挨一个,从院子里就能看清里面的情况。
  罗新才告诉大家,车间主要是搭配收音机零件的。从各地采购来的配件,在这里进行分装,配成一套套的往外批发。
  罗新才领着他们走向主房:“走,该有电视节目了,我领你们去看电视,这里的彩电比宾馆里的大。”
  现在,电视节目还不是全天播放,每天的晚上六点才有节目,晚上十点半结束。
  主房客厅的条几上,摆着台21英寸的彩电,这应该是现阶段尺寸最大的彩电了。里面正在播放少儿节目,皮影戏《孙悟空大闹天空》。
  现阶段的彩电都是进口的,质量还算好,图面清晰,色彩鲜艳,环绕的立体声。坐着喝茶的几个客户,都被电视吸引住了。
  门口坐着一位年近六十老者,看到罗新才就站了起来:“老弟,你回来的可够快的。这才半个多月,你就又来了,恭喜发财。”
  “同喜同喜,瑞祥过来,这是你大伯。”
  罗新才拉着瑞祥又给那人介绍:“老哥,这是俺大儿子瑞祥,去年考上了京华大学。”
  瑞祥走上前去,朝老人喊道:“大伯,您好。”
  “好好,这孩子就是出息,老弟啊,你是个有福的。”老者看着瑞祥夸道,一口正道的京片子,怪不得小老板罗瑞和的普通话那么好。
  罗新才接着介绍姥姥:“老哥,这是俺嫂子,俺就是跟着嫂子干才富起来的。”
  转过头又对姥姥说:“嫂子,这是俺新华哥,是瑞和他父亲。”
  姥姥上前一步,看着老人问:“你是新华弟弟?”
  老人刚才把注意力都放在罗新才父子身上,他父子俩的外观确实够吸引人的。儿子高大挺拔,老子矮小还是个罗锅,要不是模样相近,任谁也很难相信。
  听了姥姥的问话,老人才转过神来。表情大变,惊喜的喊道:“艾夫人,真的是您啊。”
  得,遇见熟人了。
  “夫人,您咋和俺新才弟弟一块来的,艾老还好吧?”老人疑惑的问。
  “好,震宇啊,这几年身体比原来还强,你们有机会见面就知道了。我不是带着全家回娘家了吗,和新才兄弟是一个地方的。”姥姥给他解释着。
  接着又问他:“新华弟弟,你老家也不是这里的,咋到这里来了?”
  “夫人,说来话长,咱一会再说,您先坐下喝杯茶。”罗新华把他们让到客厅的沙发上。
  姥姥说他:“这都什么年代了,你也别喊夫人了,以后就跟着新才喊嫂子吧。”
  罗新华笑着说:“那我就沾新才老弟的光,跟着喊嫂子了。”
  姥姥拉过来悠悠,给罗新华介绍:“这是婉莹和卫华的孩子,她是老二,还有个哥哥和弟弟。悠悠,叫罗爷爷。”
  “罗爷爷,您好。”
  “好,这孩子和婉莹小姐小时候真像。”
  又一个说自己和妈妈一样的。看来,自己长成妈妈那样的美女,应该没问题了。
  几个客户看到这种情况,都起来告辞,快到晚上七点,也该回去了。
  等人都走了,罗新华才给姥姥说起他的经历。原来,他也是京都人士,几辈子的商贾之家,京都有名的大店铺,都是他们家的。
  解放后公私合营,他们除了住房,把店铺都交给了国家。几辈子的积蓄,足够他们生活的。可是,六六年的动荡,却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
  解放前夕,他们家族的人出国的出国,还有跟着去台海的。复杂的海外关系,连累了留下的人。家产被没收,家人被批斗,致残致死的,自尽的也有。
  京都呆不下去了,他们就跟着别人来了南方,本来准备偷渡去香江的,结果搭上了几条命,也没走成。
  他们家就剩下了他和小儿子、大孙女祖孙三人,无奈之下在这里落了户。正好,这里的当地人,年轻一辈都偷渡去了香江。剩下些病残老幼,村里人少地多,也不排斥外来人口,他们就这样留了下来。
  自七七年以后,两岸的关系就松动了。当年偷渡的人开始回来探亲,带来了香江的各种商品,慢慢的偏僻的村庄发展成了大型的市场。引起了国家的注意,成了改革开放的试点,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经济特区。


第354章 买地建厂子
  罗新华变卖了带来的最后家产,给儿子当本钱,生意越做越大。孙女已经成家,就嫁在本村,她做的是小商品生意。
  说到这里,罗新才插话:“嫂子,她家的小商品,还没您的质量好,价格却高出一截。要不,您给她们供货吧。不过,运输是个问题。”
  罗新才这话是说到了点子上,深南离内地较远,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车,从这里到京都,得坐接近五天的火车。
  货车运输的大部分是国家的调拨物资,个人根本弄不到车皮。
  靠个人来回的坐火车带货,数量毕竟有限,这也是限制特区发展的关键所在。
  还有就是通过邮局寄货,价格高不说,支付也是个问题,现在做生意还是现场钱货两清为主。
  现在火车票价格低,也相对安全,尽管断不了小偷小摸,不过没有明着抢劫的。因此,尽管坐火车辛苦,为了挣钱,好多人还是来回奔波,乐此不彼。
  姥姥和罗新华互诉离别后的情况,瑞祥和悠悠看电视,时间过的也快。等罗瑞和带着饭菜进来是,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
  罗新华给他们做了介绍,大家就坐下来吃饭,边吃边聊,主要是罗瑞和介绍他家生意。
  罗新华家的院子是自己盖的,对外的门市除了他自家用的那间,其余的都租了出去。院子里南面的仓库,也租给了他们一部分。
  罗瑞和今年二十六岁了,高中毕业,还没成亲。前几年,因为是外来人口,家里又穷,不好找对象。这两年过的好了,又因为年龄大了,还是不好找。
  今年春节过后,才刚订婚,对象也是本村的,和他家一样,是外来户。一直想着回原籍,把闺女的婚事耽误了。
  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了,就打消了回去的念头,和瑞和订了婚。瑞和的未婚妻,还没结婚就帮着他管理仓库,看到家里来人了,姑娘脸皮薄,就回自己家了。
  一般情况,他们都是跟着家里的工人吃。今天,瑞和也给工人要了饭菜。“爸,仓库里的货又跟不上了,今晚还得加班。”
  罗新华对他说:“瑞和,多找几个人吧,光靠加班也不是个事。你这一天天忙的,连结婚的空都没有。”
  罗瑞和发愁的说:“找了人往哪放啊,这院子里都搭满了。”
  罗新华叹了口气:“哎,头两年光顾着做生意,忘了盖房子了。那时候300元钱一亩的宅基,现在3000元一亩了。再说,人工建材都跟着涨价。
  现在,咱这生意越做越大,再贵也得买地方,趁着我还能动弹,帮你管几年厂子。”
  罗瑞和为难的说:“爸,要不在等等吧,这次我打算最少要十亩地,加上房屋和设备,得二十多万。一下子抽走这些钱,我怕影响生意。”
  罗新华态度坚定:“不能再等了,你不看这形势,土地一天一个价,实在不行,就先把土地买了,啥时候有钱了再建。”
  罗新才劝他:“瑞和,你爸说的对,先把地买下来。你要是困难的话,我给你把钱汇过来,多了不敢说,十万二十万的叔还有,就当叔提前给你货款了。
  今后,我要的货,你通过邮局给我寄就行,我也省得来回的折腾了。你看我这身体,来回的跑也受不了。”
  悠悠偷着拉了下姥姥,小声的说:“姥姥,咱也投钱。”姥姥给了她个放心的眼神。
  来深南之前,悠悠和姥姥通过智脑,把深南特区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搜索,当然知道投资办厂是最好的机会。
  娘俩本来就是来寻找投资项目的,碰到如此的良机,当然得抓住。
  姥姥也说:“孩子,伯母这里也有钱,你用多少都行,得快些把厂子建起来,在这院子里挤着确实不是办法。
  伯母给你提个建议,既然你准备在这发展,趁着现在地价低,最少要一百亩。
  伯母记得你们家原来,在京都的厂子,小的也得在百亩以上,大的工厂都建到天津卫去了,占地二千多亩。
  瑞和,你爸在建厂子上,可是个行家。趁他能动弹,让他帮你把厂子先建起来。”
  罗新华满脸的苦笑:“嫂子,好汉不提当年勇,要不是我执着那些厂子,解放前就跟着他们走了,也不能落到这个地步。
  偷渡的那天,瑞和正好发烧,俺们就留了下来。结果去的人碰上了暗流,都淹死了。看着捞出来的八百多具尸体,俺害怕了,打消了去那边的主意。”
  罗瑞和听了姥姥的话,眼前一亮:“伯母,你说的这些我都不知道。爸,您老还有这本领啊,往后啊,儿子可不能让您闲着了。”
  罗新华骂他:“你个兔崽子,要不是我帮着你,你现在的生意也干不成这样。听见你叔和伯母的话了吗,先把地买了再说其他的。”
  罗瑞和马上点头:“您老说的对,我明天就去买地。叔,伯母,您们给小侄交个底,到底能给我投多少钱。数目大了,咱们也学香江那边的人,订个股份合同。
  小侄给您们打工,咱们把生意做起来,不能让他们赚着咱们的钱,再把咱们的地都买走了。”
  悠悠一听,小伙子爱国精神挺强,看问题也透彻。
  罗新华一瞪眼:“又在哪浑说,那也是咱中华人,他们归来,是帮咱发展经济的,你忘了前两年过的啥日子了。
  嫂子,老弟,你们要是有能力,就把钱投在这里吧,我看比别地方强。别看国家刚发布了特区的新政策,其实香江的资金早就过来了。
  嫂子,新才老弟和我不熟,您是知道我的,把钱交到我手里,您就放心吧。
  我啊,看着外面的热火场面,还真动心了。可惜有心无力了,没资金啥都干不成。
  嫂子,要是真的像您说的那样,最少买一百亩地。俺爷俩啊,就给您打工了。您也听见瑞和说了,他是自愿的。”
  姥姥看他说的恳切,就说:“新华弟弟,您和瑞和既然这么说了,咱们也别说打工不打工的,经营上的事,我还真的不懂。。嫂子还有些钱,暂时也用不着,你们这不是急用吗,别和嫂子客气了,你们就先用着。
  多了不敢说,几百万还有。你们爷俩合计好了,告诉我个具体的数。”


第355章 股份
  姥姥的话一出口,他们几个都惊呆了。还是罗新华先开了口,“嫂子,要是搁从前,您说有上亿的钱,我也不吃惊,可是现在,您可真把我吓住了。
  嫂子,艾老有眼光,您可真不是凡人啊。给您打工啊,我心里舒坦。
  嫂子,我这里除去这个院子,加上货物满打满算,也就是50万元钱。
  新才兄弟,你能投多少啊?”
  罗新才呵呵一笑,“老哥,我还是算了吧,我啊,磕干家底,也不到30万,这还是跟着嫂子挣的。
  本来觉着自己的钱够多的了,跟你们一比啊,简直是没法提,我还是别掺和了。”
  罗新华听了他的话,激动极了:“老弟,哥哥谢谢你,你刚才张口给老哥二十万,那是把身家都帮哥哥了。兄弟啊,你的情义,哥哥记下了。
  瑞和,往后你新才叔要什么货,拍个电报就行,你负责给发出去。”
  交代好罗新才的事情,他转头郑重的对姥姥说:“嫂子,您看这样行吗?我这里50万,您再出450万,咱一共500万的资金。
  您占90%的股份,俺爷俩10%。咱交情是交情,买卖是买卖,亲兄弟明算账。”
  姥姥的话也恳切:“新华兄弟,本来,我是跟着新才兄弟来看看的,没想到碰到你了。
  我啊,一是没时间,不能在这里常住。二是真的不太懂,再说了,这点生意,对你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既然你说到股份的事,我也说下自己的想法。资金就按您说的办,不过股份,咱对半分。新华兄弟,单是你这个人,也不是几百万的资金能比的。”
  听了姥姥的话,悠悠才真的相信,京都的老人,见了姥姥,都恭敬的尊称一声夫人,是什么原因了。姥姥啊,还真是女中豪杰,不是一般的豪爽。
  罗新华急了:“夫人,这可不行。现在的几百万,可不同以前的几百万,比原来的几千万还多。
  原来,京都的人都传,您帮着老夫人打点王府的产业,我还不信,这次啊,我是真的信了。”
  罗新华一急,又喊上夫人了。
  于是,俩人就股份的比例,争了起来。最后,在罗新才的调停下,罗新华爷俩占了30%的股份,再多是坚决不要了。
  由此可见,这爷俩的人品那是没说的。
  接着,又商量公司的名称,罗瑞和首先提建议:“咱就叫振华贸易公司吧,振兴中华的意思。”
  大家听了都说好,悠悠心想:这时候的人尽管生活艰难,可是人人都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大致的商量好了,已到了夜里十点多,几个人起身告辞。
  “嫂子,我明天把合同起草好,您先看看,有不合适的咱再商量。”罗新华把他们送到宾馆门口。
  回到宾馆,悠悠是真的累了,简单的洗了个澡,躺倒床上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早上刚五点,罗新才爷俩就过来了。“嫂子,您是咋打算的,我准备明天回去,家里那一摊子急等着用货。等您回去的时候,拍个电报,我再来接你。正好再带一次货。”
  姥姥想的一会,才回答他:“兄弟啊,我们娘俩看来得在这里留一段时间,您们就先回去吧。回去的时候,也不用你来接,俺俩又不带货,没问题。”
  “那好,我先去订火车票。”
  早餐是宾馆提供的免费自助餐,进了餐厅,罗新才就提醒大家,吃多少拿多少,不够了可以再拿,不要拿多了。
  等大家端着食物坐到桌上,他特不好意思的说:“不怕你们笑话,我上次来差点没撑死。听他们说随便吃,我也没看提示,每样拿一些,结果就拿多了。
  吃着吃着,听到有人争吵,才知道吃不完的得付双倍的价格。为了省钱就可劲的吃,结果越吃越撑,吃了一个小时,才把拿的东西吃完了。
  几个服务员,都大眼瞪小眼的看着俺,她们说的话俺也听不懂。我当时就一个想法,想罚俺的钱,没门。
  通过这件事,俺是知道了,人家都说南方人不地道,还真不亏她们。进门告诉随便吃,咋不告诉拿多了罚款啊。”
  悠悠指着到处都有的提示:“罗爷爷,真不怨人家,您看这提示,到处都是,您咋没看见啊?”
  罗新才嘿嘿一笑:“你罗爷爷啊,这不是行动不便吗,光顾着看吃的啦,没注意别的。”
  把悠悠笑的,都趴桌子上了。姥姥拍了她一巴掌:“赶紧吃饭,吃完饭还有正事那。”
  罗瑞祥在一旁,也笑的不行:“爸,您这回就坐这里等着吃,我给您拿。”
  “好,有你跟着,我是享福了。”
  吃过早饭,刚八点钟,罗新华就来了,他把合同书给姥姥送了过来。
  “嫂子,您有空了先看看,今天,您们还想看什么,我带你们去。”
  姥姥对他说:“不用,你去忙吧,我和新才去市场上看看,另外,再去邮局打个电话,让他们准备钱。”
  “那好,咱们走吧,我晚上再过来。”罗新华把他们领到市场那里,特意的嘱咐他们:“看好了东西,先别要,我跟着你们去,还能便宜些。”
  “行,我们也不要别的,就来看看行情。哥,您让瑞和把我要的货打好包,我明天上午就回去了。”罗新才特意的叮嘱他。
  “放心吧,货物的事交给我了。”
  罗新华走了,几个人接着逛,还真让他们发现了新东西,各种机械表,有进口的名牌,也有普通的款式。便宜的才40元,贵的镶钻表800多元。
  洪城县的市场上,一块普通的上海手表,卖到了120元,这可是3倍的差价。
  罗新才看清楚了手表的价格,就走不动了:“嫂子,我得带些手表回去,这个不占地方。嫂子,我带的钱不多了,买不了多少,您反正得在这里等汇款,带的钱先让我用着。俺也跟新华哥学,赚的钱咱们按股份分。”
  姥姥一听就笑了:“兄弟啊,你还是自己干吧,等以后有了合适的生意,咱们再合作。这万儿八千的,你咋和嫂子客套上了。”


第356章 岛国货
  “行,俺听嫂子的,不过,以后有了机会,您可不能忘了今天说的话。”罗新才郑重的说。
  “忘不了,你有了合适的项目,给嫂子说,咱们合伙干。”
  接着往下逛,悠悠看到了儿童服饰批发部,门市里外挤满了人。看到悠悠往里挤,罗新才笑着说:“这才像个孩子,看到新衣服就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