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二婚妻-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洗衣做饭用的着戴手表?下地劳动用的着戴手表?没的把手表给糟蹋了。
  这块表当时是赵东林私下给她的,那天赵家人走后董佳慧把这事跟陈桂香说了,陈桂香一个劲的夸赵东林行事大气。
  “我是真没见过办事这么敞亮的年轻人,他这是真心给你买呢,你看他都把手表加进彩礼里头,要是加进去他们赵家面上多好看?”
  还有赵东林的自行车,是他回乡后买的,也才骑了两个月,跟新的没区别,他如果是个要面子的,说是彩礼也不为过,可人家就是不图这个虚名,可见他为人多么踏实低调。
  想起这些,还有赵东林这两天的种种表现,董佳慧对他的认知一点点的刷新着,不是越变越差,而是越变越好了。
  十点多钟,董佳慧开始准备午饭,张巧儿下地前跟她大致说了该怎么做。
  米饭蒸地瓜,玉米面烙饼,昨天摆酒家里还剩了不少菜,让她挑几样肉菜热了,再从菜地里择两个蔬菜炒一下。
  董佳慧自己是不爱吃剩菜的,现代人讲究健康饮食,剩菜中含有超标的亚硝酸胺,吃了容易致癌,而且剩菜味道也不大对,肯定没有新鲜起锅的好吃。
  可这是七十年代,浪费食物是非常可耻的,董佳慧按照婆婆的吩咐热了几个肉菜后,从地里割了韭菜并一篮青菜后,收拾好分别炒了,她准备这顿饭就吃这两样。
  董佳慧的饭刚刚做好,赵家人就从地里出来了,赵美香一眼就看出英宝身上穿的围兜是嫂子新做的。


第二十八章 
  赵美香一眼就看出英宝身上的围兜是嫂子新做的; 几种颜色的花布拼接起来; 边缘还做了褶皱花边,胸口处绣了个大红的苹果。
  “嫂子,你的手真巧,这围兜做的太好看了。”
  平常人家给小孩做围兜大多是用旧衣服改的,有新布早就拿去做新衣服了,哪里舍得给孩子做什么围兜啊。
  “用以前做衣服的边角料做的; 屋里还有两件呢,让英宝换着穿。”
  董佳慧回屋把另两件拿出来给赵美香看,赵美香见了又是一番夸。
  “这个还带着袖子呢,穿上就不怕脏衣服了; 嫂子,你心思可真巧。听说你昨天穿的那件大红的嫁衣也是你自己做的?”
  董佳慧含蓄的点头笑道; “也谈不上什么手巧; 就是会做几件衣服而已,我那里还有几块花布,等会儿给你量个尺寸; 给你也做一件。”
  赵美香连连摆手; “不用不用,我就是说说; 羡慕嫂子有这样的手艺而已。”
  她真的没旁的意思,嫂子这么一来,倒显得自己是故意讨要新衣服的一样。
  这时候,郑月芳也抱着石头走了过来。
  “是挺不错的; 嫂子,你那还有多的布料吗?给咱们石头也做件呗。”
  小男孩皮实,她又经常带着石头去地里,衣服总是脏兮兮的,每天洗还要花费好长时间搓呢,如果穿上这么件围兜倒是省事了。
  “我那的布都是红的花的,男孩子穿不合适,你那要是有布就拿给我,我给石头做两件。”
  董佳慧委婉拒绝,结婚前她给黑蛋英宝做了两件衣裳,给石头也带着做了一件,赵家统共就三个孩子,没必要为了件小衣服显得自己小气,可做了一次罢了,难不成以后石头的衣服自己都要白做?
  给英宝黑蛋做也就罢了,谁让自己是后妈,她跟赵东林结了婚,那英宝黑蛋就是自己的孩子,花钱费力气那是应该的,可石头不是啊,有亲爹亲妈,用的着自己这个大伯娘来费事吗?
  妯娌关系确实要处好,但董佳慧无意去做什么老好人,有些事还是要讲原则的,她不是卖布的,也没有什么金山银山,今天白做一件明天白做一件,没有这种好事情。
  而且吧,与人相处,升米恩斗米仇,给的太多容易把对方的心养大了。
  郑月芬根本没想到董佳慧竟然会拒绝,她心想这多大点事啊,不就是几块破布吗,给英宝做了几件都有,怎么到石头就说没有,当她傻呢,根本是不想给自家石头做。
  这么想着,郑月芬的脸色就差了。
  “嫂子,不过是一件围兜,小孩子家哪里在乎什么颜色花样,有的穿就行了。”
  郑月芬说的也是实话,这年头哪有条件挑剔那么多,男孩子穿姐姐衣服的多的是,可董佳慧这个人就是这样,她愿意给是她愿意给,她要是不愿意,任凭别人如何也行不通,她又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你要是好言好语也就罢了,给她说硬话,摆脸色那是绝对不行。
  “下次吧,我之前存下的碎布今天已经用完了。”
  郑月芬张了张嘴,差点就要说,你刚刚不是还说要给美香做衣服吗,还说自己有几块花布呢,怎么到石头这就没布了?
  可她到底是没张这个嘴,说了不就让人知道自己刚刚偷听了?
  赵美香站在中间,眼看着新嫂子过门第二天就跟二嫂针尖对起了麦芒,她对这个新嫂子还真的刮目相看起来。
  没想到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样子,性子这么硬呢!
  说话的功夫,赵东林也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
  张巧儿在厨房看到儿子进门,对着院子里说话的闺女儿媳喊道,“东林回来了,咱们吃饭吧。”
  饭菜摆上,满满一桌子,鸡肉、猪肉、鱼、虾,都是前天办事剩下的菜。
  这些菜并不是饭桌上剩的,上到桌上去的菜早就□□光,就差舔盘子。
  这些多的菜是掌勺的人防止不够吃特意多备的菜,办完婚宴后,赵美霞回家时张巧儿给她带了些,剩下的给左邻右舍分了些,剩下的就是自家吃。
  董佳慧看了剩下的菜,今天晚上再热一次就差不多了。
  “今天的饭是佳慧做的,大家尝尝味道怎么样。”
  张巧儿跟赵长贵先动了筷后其他人才跟着动,这就是赵家的规矩。
  赵东林的筷子先往那碟韭菜炒鸡蛋去了,他得先捧捧自家媳妇的场,他还没吃过媳妇做的饭呢。
  农家大锅饭柴火旺,菜进去后翻炒几下差不多就熟了。
  有时候同样的食材,不同的人做出来就是不同的味道,不知道是董佳慧在厨艺上天赋异禀还是她比张巧儿舍得放油,反正她炒出来的味道确实不差。
  “恩,味道挺好,很下饭。”
  赵东林感觉就着这盘韭菜炒鸡蛋他能吃上三碗饭。
  青菜的味道也不错,董佳慧做饭时特意挑了一筷子荤油,墙角的木头上长了几个菌菇,董佳慧也摘下来跟青菜一块儿炒了。
  张巧儿吃了一口眼睛也亮了,她做饭手艺不好,属于煮熟了但不要求味道的那种,以前两个儿媳,汪梅不爱做饭,二儿媳妇做出来的东西跟猪食似的,饭菜里总有股馊抹布的味道,没想到这新媳妇做饭的手艺这么好。
  “难怪当初去你家看亲那天你几个嫂子一个劲夸你做饭好吃呢,这味道就是跟旁人不同。”
  婆婆一夸董佳慧不好意思的低头笑了,谦虚的说,“她们都是王婆卖瓜,我做饭也是胡乱做的,不过不难吃而已。”
  张巧儿笑道,“你这就别谦虚了,我说的可是实话,没想到这辈子我也能享到儿媳的福,咱家以后的饭就交给你了,我看你力气活干不了,这些精细活儿倒是挺擅长。”
  这纯属张巧儿的误解,见佳慧长的温婉瘦弱就认为她是个没什么力气的,其实佳慧只是骨架小,看起来身子弱而已。
  董佳慧没想那么多,以为婆婆就是给她安排差事呢,直接点头应下。
  “行,只要妈爱吃,那家里的饭以后都由我来做。”
  这小嘴甜的,张巧儿听了心里一万个高兴,赵东林也不动声色的看了眼媳妇,看她脸上带着笑,眼睛也亮晶晶的,显然心情很好。
  看佳慧跟他妈处的好,赵东林也放了心,之前张巧儿不大愿意他娶佳慧,虽然后来改了口,但他心里其实不确定两人能处好,看今天佳慧的表现,倒觉得自己用不着那么担心了。
  郑月芬撇了撇嘴,暗骂董佳慧马屁精的同时也觉得婆婆偏心。
  什么叫“终于能享到儿媳的福”,难不成董佳慧进门前婆婆没想到自己的福?
  不就是会做个饭吗,不过是个离过婚的女人,还是个生不出孩子的,进门就给人当后妈,还真嘚瑟上了。
  想着,郑月芬夹了筷韭菜炒鸡蛋放黑蛋碗里。
  “黑蛋,来,常常你妈做的菜,看看合不合口?”
  正在吃啃鸡骨头的黑蛋嘴里的动作没停,把郑月芬夹的菜扒拉到了一边。
  “哎,你怎么不吃啊,这可是你妈炒的菜,你爸你奶都说好吃呢,你快尝尝。”
  董佳慧微皱起眉,如果不是自己敏感,郑月芬说的话可有些过于刻意了。
  “黑蛋不吃就不吃,小孩子肯定是爱吃肉的,他爱吃什么自己夹。”
  董佳慧看赵东林跟张巧儿面色不好看,她不想结婚第二天就闹出什么不愉快来,黑蛋本就是无妄之灾,要怪就怪成心挑唆的郑月芬。
  “行吧,好好吃饭,黑蛋平时吃饭你都没管,今天这么多嘴干什么。”
  一个院子住着的,张巧儿还能不了解这个二儿媳妇?得亏自己不是恶婆婆,否则以二儿媳妇的品行,得被婆婆磋磨死。
  “赶紧吃饭,不吃喂石头吃去。”
  董佳慧给孩子是另准备的蒸鸡蛋,英宝还小,吃不了这些大人的饭菜,至于石头,虽然不小了,但还不会自己吃,郑月芬先自己吃了再给石头喂。
  乱七八糟的吃完了午饭,赵美香负责洗刷锅碗,董佳慧给英宝喂好饭后,看英宝眼皮往下拉,知道她这是要睡了。
  “英宝每天下午都要睡上两个小时,这会儿应该是困了。”
  董佳慧点头,解下英宝身上滴了菜汤的围兜,把英宝抱进怀里,头靠在自己肩上,拍着她的背进了屋。
  “我看这嫂子挺好的,早上那么会儿功夫给英宝做了几个围兜呢。”
  还做的那么好看,不是真心疼爱是做不到这样的。
  “确实不错,除了离过婚这点,我对她还是挺满意的。”
  赵美香听了这句,赶忙看了眼窗户外有没有人。
  “妈,这话你可不能让大哥大嫂听见,他们该不高兴。”
  “我能不知道?你没看你哥那样,眼睛就跟长在媳妇身上一样。”
  “他们新婚嘛,感情好点也正常。”
  “你一个大姑娘家的,能说这些话吗?”
  “哎呀妈,我都多大了,你别总把我当小孩子行吗?”
  以前她姐结婚时,她妈总当着她的面跟她姐叨叨那些夫妻的相处之道,她打小听这些,能不懂吗?
  “等开了年就给你说人家,我在你这个年纪已经跟你爸结婚了。”
  刚刚说话还很虎的赵美香,听到她妈说要给她说人家后脸红了。
  “我不着急,我觉得留在家里挺好的。”
  “哼,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这会不好意思,要是过两年没跟你找你又该埋怨我了。”
  “妈,你这就冤枉我了,我什么时候怪过你啦?你要是愿意留着我,那我就一辈子不嫁人。”
  他们家还是挺好的,父母从来不重男轻女,家里条件也好,至少她从来没有饿过肚子。
  董佳慧抱着英宝进屋,赵东林正在书桌上写材料。
  “睡了?”
  “嗯。”
  赵东林起身想接过英宝,谁知刚碰到英宝英宝就哼哼了两声,还紧紧抱着董佳慧不肯撒开。
  赵东林尴尬的举着手,董佳慧笑着说,“没事,我抱就行了,你把被子移一下,等她睡熟了我再把她放下来。”
  早上床单洗过后董佳慧已经换上了一条新的,那种老式的粉蓝绿条纹。
  赵东林应了一声,把叠好的被子往床内移了移,空了一块出来。
  董佳慧拍着英宝的后背,低头看她睡的挺沉的了,这才弯腰把她放在床上,放下后她没有立刻离开,继续拍打着英宝,等她安定后才盖上了被子。
  赵东林看着董佳慧这一系列动作,她对英宝的耐心毫不作伪,这让他心中充满感激和敬重。
  “你在工作?”
  “你下午几点去村委会啊?”
  “两点钟。”
  “那你中午要休息吗?”
  “不用,我没有午休的习惯,你要是累了就跟英宝一起睡吧。”
  董佳慧摇头,“不了,我一整天也没干什么活,哪用得着休息啊。”
  跟家里下地的比起来,她不过就是做个饭带个孩子,已经够轻松了。
  “你从早上起来到现在也没闲着,累了就歇着别不好意思,都是一家人,长久处着的,没必要在意那么多。”
  董佳慧笑着点头,赵东林说的这个道理她也懂,要是真的累了她肯定会休息,可她确实不累啊,躺下来还要被人说道,没必要没事找事了。
  “那你工作吧,我出去找美香说会儿话。”
  赵东林想说不用出去,她在屋里待着就挺好,但看到董佳慧手里拿了皮尺,要去给赵美香量尺寸,也就没有开口。
  “嫂子,你真的不用给我做衣服,我那就是随口一提。”
  “没事,我就是量一下,什么时候做还没个准数呢。”
  给赵美香量好后,她又去给张巧儿也量个身。
  “我现在没有合适的布,等下次去镇上扯了布就给妈做。”
  “哎呦,你说,我不缺衣服,不用费那个事。”
  “还有两个月就过年了,过年肯定得做新衣服啊,这次就让妈看看我的手艺。”
  “你手艺好我知道,听说你以前在娘家还用这个手艺挣钱呢。”
  “也就是相熟的人会来找我做点活。”
  赵美香依然羡慕,这年代能用自己的手艺挣钱是件多么牛的事啊,不管挣多挣少总归有这个能力不是?
  “真好,嫂子,我能跟着你学做衣服吗?”
  赵美香提出这个要求也是提着心的,也怕新嫂子不愿意呢,她想着,自己并不是想跟嫂子争什么,不过是学个技能,不提能做的多好,勉强过得去就行,哪天她真结了婚,说不准用得上呢?
  “可以啊,技多不压身,你以后就跟着我学吧。”


第二十九章 
  郑月芬听到窗外阵阵欢笑声简直气的不行; 这个董佳慧这才进门第二天,就把婆婆小姑子全都笼络住了; 给她们量身做衣服,对自己呢; 让她给石头做件围兜都不乐意。
  “太欺负人了; 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郑月芬越想越来气; 忍不住跟丈夫叨叨起来。
  “又怎么了?”
  赵东河对自己媳妇的性格太了解了; 总计较些鸡毛蒜皮的事; 有些小肚鸡肠,要不是他妈压的住; 让媳妇不敢计较,这家还不定是什么样呢。
  “你那个新嫂子呗; 要给你妹给你妈做衣服; 却连个围兜都不肯给咱石头做。”
  赵东林听了一句就没兴趣再听了。
  “人家又不欠你; 想给谁做就给谁做。”
  见丈夫没有跟自己同仇敌忾; 郑月芬皱着眉甩头质问; “赵东河,你什么意思啊; 你到底跟谁是一边的?你看她把咱妈哄的多高兴; 妈要是喜欢她多了; 咱们不就吃亏了吗?”
  公婆统共两个儿子,之前大哥不常在家,公婆依仗的都是自家男人,后来大哥专业回乡; 还当上了村支书,公婆的心已经开始偏了,要是这新嫂子再得了公婆的意,这家以后还有自己跟东河的位置吗?
  赵东河不知道媳妇心里的小九九,或许知道一些但并没有当成一回事,他嗤笑道,“怕妈喜欢她那你也哄呗,你比嫂子早进门这些年,按理说妈应该更喜欢你才对,你要是早把妈哄高兴了现在用的着担心嫂子比你更得妈的喜欢吗?”
  郑月芬被赵东河给怼了,可她就是不服这个气。
  “我就是直性子,那些腻人的话我可说不出来,什么‘妈辛苦了’‘妈喜欢吃就好’,妈这样妈那样的,她也不爬别人听了把隔夜饭吐出来。”
  赵东河无奈的摇头。
  “要我说你什么好,谁不喜欢听好话,明知道妈喜欢听你就是不愿意说,你要是像嫂子那样嘴甜,妈能不喜欢你?”
  郑月芬横着眼道,“那你现在是承认妈偏心了?”
  赵东河皱眉否认,“我什么时候说妈偏心了?”
  “不是你说的嘛,说我要是嘴甜妈也喜欢我,这不就是妈不喜欢我的意思吗?”
  赵东河拍了拍脑袋,觉得自己跟她掰扯这个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有这空还不如睡一觉踏实。
  他直接躺下,把被子拉开盖上,合上眼睛说,“行了,你爱怎么说怎么说吧,我先睡会儿,下午还要上工呢。”
  郑月芬气的抬腿踢了他一脚。
  “睡睡睡,整天就知道睡,除了睡你还会干啥?”
  “呵,你不喜欢睡?那石头是怎么来的?不喜欢睡那晚上别抱着我。”
  郑月芬红着脸啐骂道,“呸,谁抱着你啦,有本事你别抱着我。”
  “不抱就不抱,我今天还就不抱你了,天黑了你可别求我。”
  郑月芬哼了一声,抱着石头直接出院子,去隔壁串门子去了。
  “你那新嫂子怎么样?”
  隔壁住的是姓丁的一家,媳妇叫张玉兰,比郑月芬大十来岁,两人年龄虽然差的多,不知怎的,就是看对了眼,郑月芬经常过来找她说话。
  “我看比之前那个还厉害些,不是个好相与的。”
  汪梅一心回城,赵家的事她压根就不往心上放,对她而言,跟郑月芬这样的人计较是一件非常掉价的是事,因此从不跟郑月芬起冲突,而是直接无视。
  郑月芬显然没有领会到汪梅的意思,反而觉得汪梅豁达大肚,不像这个董佳慧,又会来事又小气。
  听郑月芬这么说,张玉兰抬眼看,“不能吧?你那新嫂子看起来挺柔顺的呀,见谁都一张笑脸,别人说什么她都不吭声。”
  张玉兰说的是董佳慧昨天在新房给人当动物园大猩猩时的表现,可不就是一直笑着,别人说什么她都应嘛。
  郑月芬冷笑道,“都是装的,她那张嘴可会说了,把我婆婆小姑子哄的那叫一个高兴。”
  跟着,她把今天的事跟张玉兰说了。
  “你说吧,过不过分,明明有布,我说给石头也做一件她说石头用花布不好,转眼就给美香和我婆婆量尺寸去了,过什么过年了,要给她们做新衣服。”
  张玉兰咋舌,“还这样呢?她怎么好意思的,都是一家人,怎么好分彼此呢。”
  郑月芬终于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回应,一下子仿佛找到了知己。
  “可不是,一个小孩子的围兜能花多少布?她想都不想就拒绝,就是不想给石头做。”
  张玉兰边纳着鞋底边说,“那你以后得防着些,你大哥那里,一个月工资就有六十二块,以前你大哥把钱交给你婆婆,现在他娶媳妇了,媳妇又是个厉害的,你大哥会不会留下点私房钱给媳妇花用?万一你婆婆也偏着心呢,你跟东河不就吃亏了吗?”
  张玉兰的话让郑月芬醍醐灌顶!
  “兰姐,你不说我都没想起这茬来,大哥的工资是每月二十号拿,今天十一了,还有九天就是拿工资的日子。”
  要说赵家的好日子,确实是沾了赵东林的光,郑月芬为什么结婚这么多年没想过分家,就是因为赵东林是个月月拿工资的人,这钱都由当家的婆婆管理。
  “应该不会吧,我婆婆肯定不能同意。”
  之前的嫂子汪梅,也没见大哥把钱给她打理啊。
  “男人嘛,不在一块不知道媳妇的好,这天天在一块,又是个比自己小了七八岁的媳妇,长得娇娇俏俏的,能不动心吗?”
  张玉兰这么一说,郑月芬就想起来董佳慧的那张脸,又白又细,还没巴掌大,确实勾人,关键是大哥对这个新媳妇好像挺满意,当初是大哥自己看上了要娶回来的呢。
  经张玉兰一提,郑月芬开始注意起了这件事,之前只要拿了工资,婆婆就会顺路称上两斤肉回来,到了日子只要看家里有没有肉就知道了。
  下午一家去上工,依旧是董佳慧一人带着英宝在家。
  “天晚的时候把鸡赶到鸡圈里,晚饭你看着做。”
  张巧儿交代了两句话就走了。
  “英宝,又是咱们两在家喽,你今天晚上想吃什么啊,要不我给你做发糕吧?”
  既然张巧儿把做饭这件事交给她,刚进门,董佳慧还是想好好做两顿饭,也是亮亮手艺的意思。
  做发糕比做馒头花卷省事,步骤也简单,第一步就是拿出玉米面和面粉混合,加入酵母和红糖,用温水和面。
  和好面后,在蒸屉上铺一块纱布,周边能接触到面的地方抹上油,用筷子把和好的面挑进蒸屉里,手上沾水或沾点油把面团抹平,盖上盖开始发酵。
  发酵的时间根据温度来定,夏天时间短点,冬天时间长点,等面发到原来体积的两倍左右时就算成功。
  这时候,如果家里有红枣蜜饯之类的可以洒上一层,可佳慧刚进门,不知道赵家有没有这些,加上和面时她已经加了红糖,今天就不加旁的了。
  前期工作准备结束,接下来就是把发好的面放在锅上蒸,蒸的时候要盖上一块纱布,防止水蒸气滴进去。
  根据董佳慧的经验,这种大小的发糕,蒸上二十分钟就够了。
  蒸好后不要立刻揭开盖子,要等温度降下来后再轻轻揭开纱布,将蒸屉轻轻震动几下,发糕松动后倒扣在案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