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二婚妻-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亲密的表达方式,即便是汪梅也没有对他做过,黑蛋心里有些羡慕,他的眼睛紧盯着,小嘴却抿的很紧,呈现一种自我防御的姿势。
  中午吃过饭,董佳慧主动洗碗,黑蛋一个人顿树下玩石子,董佳慧透过窗户看,看到黑蛋裤脚划了一块,裤子也有些短了,还有黑蛋的鞋子,磨的也挺严重,他每天跟着赵满柱出工,衣服鞋子很容易就脏了。
  “黑蛋今年四岁,是不是该给他启蒙啊?”
  “恩,怎么突然提到这个?”
  这时候没什么幼儿园,村里的孩子六七岁上小学,以黑蛋的年纪,还不到上学的时候。
  何况这时候农村的孩子,哪有什么启蒙这回事。
  “他这个年纪正是学习最好的时候,每天教他一点,以后上学了也比别人学得快。”
  虽然她从不以“母亲”“妈妈”这个身份自居,但她对孩子还是有基本的恻隐之心,考虑问题的时候尽量做到一个大人的责任。
  现代流行各种早教,几个月大的孩子就开始上各种早教课了,还有刚怀上就开始胎教的,可以说,从母胎里就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竞争。
  董佳慧提出这个问题,赵东林说不感动是假的,在生活上,董佳慧对黑蛋英宝的照顾已经足够,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后母,别人再怎么样也挑不出错来,可她不仅照顾到孩子的生活,甚至考虑到他们的教育问题,这才是发自内心的关心。
  赵东林握住董佳慧的手,摩挲着她的掌心,再多的言喻也无法表达这一刻的心情。
  “我这一生做了很多决定,除了去部队外,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把你娶回家,真的。”
  这突如其来的表白让董佳慧有些羞赧,脸都红了。
  “干嘛突然说这个。”
  赵东林顺势把他搂进怀里,心里柔情满满。
  “我说的都是心里话,以前,我最担心的就是黑蛋跟英宝,怕找了别人让他们受委屈,看到你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你会是个好妈妈,好妻子,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
  这是赵东林第一次正面提到黑蛋英宝的话题,董佳慧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她虽然是真心疼爱黑蛋和英宝,但他们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是赵东林跟别人的孩子,她有时候也在想,赵东林会不会经常想起前妻汪梅,都说一夜夫妻百日恩,更何况两人还有孩子呢,剪不断,理还乱。
  “怎么了?”
  董佳慧摇了摇头,“没什么,我就在想,如果我对黑蛋英宝不好,你是不是会对我很失望,咱们的感情……”
  “不会,没有这样的如果,我看到的就是那样的你,我知道你会对他们好,从一开始就相信。”
  “你也不要多想,我当时想娶你不是因为这个,我是真的看中你,欣赏你,你的性格品德只是其中一部分。”
  赵东林害怕佳慧误会,忙不急解释了几句,董佳慧噗嗤笑道,“你紧张什么啊,我就是这么一说,反正只要你一心一意对我好,不去想别人,我肯定会对孩子好,可如果你动了不该动的心思,我就要给你好看。”
  她会愿意跟赵东林结婚,当这个便宜后妈,除了形势逼迫外,自然也是欣赏赵东林这个人的,虽然他离过婚有两个孩子,但他这个人长得英俊,年纪也不算大,起码在现代,三十岁的年纪刚刚好。
  而且他身上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有军人的坚毅,还有一股子文化人的内涵,这种男人,也就是生错了时代,如果在现代,肯定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下午去仓库时董佳慧戴上了赵东林给她买的那块手表,干活戴着不方便,现在她干的事保管员的差事,倒是挺合适。
  董佳慧出门时刚好跟郑月芬碰上,郑月芬的眼睛就跟装了雷达一样,竟然一眼就注意到了董佳慧手腕上。
  “嫂子还有块手表呢,前两天也没见你戴过啊。”
  郑月芬目光灼热,说的话也有些莫名其妙,董佳慧半真半假的笑道,“我有什么也不用特意跟别人交代吧,就是有块表,想什么时候戴就什么时候戴,有问题?”
  董佳慧说完,也不去管郑月芬的脸色,直接往仓库的方向去了,留下郑月芬黑着张脸对着她的背影磨牙。
  那块表看上去还是块新的呢,绝对是新买的,说不准是婆婆偷偷给她补的彩礼,要是董家的陪嫁,干什么送嫁妆时不拿出来,再说了,董家条件说不上多好,不可能陪了个缝纫机又陪块手表,那可是上海牌的,一百多块呢!
  不得不说,郑月芬真相了,不过她把对象弄错了,这表不是什么彩礼,而是赵东林用自己的退伍津贴给自己媳妇买的,是他的私房钱。


第三十七章 
  晚上回家,吃过饭后; 先给英宝洗了澡; 又让赵东林给黑蛋洗了澡。
  黑蛋是个男孩子; 虽然年纪小; 洗澡什么的佳慧还是有些避讳的; 毕竟不是亲生的; 四岁也不小了,她尴尬,黑蛋也尴尬; 不如交给当爹的来,她还省了个差事。
  现在已经十一月下旬; 气候一天比一天寒; 农家人大多不会天天洗澡; 特别是孩子,几天洗一次已经算勤快了; 等到寒冬腊月; 十天半月甚至一个冬天不洗澡的孩子也比比皆是。
  董佳慧是现代穿越过来的; 自然受不了这个; 澡她每天洗; 也给黑蛋英宝定了规矩,这个季节是三天洗一次,冬天则是一周一次。
  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洗澡水是董佳慧自己烧,有时候赵东林也帮忙; 洗澡的房间是一个单独的水房,里面木桶、塑料帐篷、香胰子都是齐全的。
  郑月芬对佳慧天天洗澡的习惯嗤之以鼻,说她爱矫情,快赶上之前的汪梅了,张巧儿倒觉得没啥,爱干净没什么不好,洗澡不过费些柴火,可家里的孩子走出去比别人家的干净整洁就是自家的脸面了。
  “你看到嫂子手腕上的表没?还是新的呢,之前也没见她戴过,不定是谁买的。”
  董佳慧从仓库回来就把表脱下了,干活什么的戴着表不方便,尽管不是后世动辄六位数七位数的手表,但在这个年代,手表已经是非常高档的东西,又是赵东林送的,董佳慧分外珍惜。
  赵东河现在听不得郑月芬整天叨这些,为什么要跟人去比呢?嫂子穿了什么衣裳要比,戴了手表要比,妈对嫂子好了要比,这一天天的不消停。
  “你能不能别总是惦记着别人碗里的东西,别管是谁买的,都是人嫂子的,你要是羡慕,你自己也可以去买上一块。”
  “哎,你什么意思,我不过说一句,你就这么怼我?我倒是想买呢,没有钱没有票怎么买,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身上一分钱没有,每年年底分的红不都给咱妈了嘛。”
  郑月芬声音越说越小,显然也知道自己不该这么说,赵东河瞪了她一眼,没好气的出了房门,摸着黑劈柴解气。
  董佳慧正点着煤油灯坐在窗前给黑蛋缝补裤腿,看到劈柴的赵东河,好笑的跟赵东林说,“你弟弟怎么天黑了劈柴,别把腿当柴劈了。”
  之前不是有个笑话,晚上吃饭没点灯看不见,有人把饭吃进鼻孔里了。
  赵东林估摸着二弟跟弟妹是又吵架了,原本冷着脸思索,听媳妇说玩笑话,也扯着嘴角笑了。
  赵东林本想出去的,后来想想,他们小两口的事,自己没必要去掺和,要吵就让他们自己吵去,很多事自己不整明白是没用的。
  董佳慧缝好裤腿,又量了个尺寸,留着布料棉花买回来给他做棉裤用,到时候尺寸往外加些就够了,弄完了这些,她又把前天给美香裁剪好的衣服拿出来,做了个袖子才停下,窗外,劈了半天柴的赵东河也已经回屋了。
  “我明天去镇上,你跟我一起去吗?”
  “什么时间?”
  “九点钟开会,八点出发。”
  董佳慧想了想,七点四十去仓库还来得及,登记好了自己可以跟着他走。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通常十一点多种吧,反正赶得及回来吃午饭。”
  董佳慧点头。
  “我明天去镇上是不是得跟队长说一声啊,万一有人找我有事呢。”
  “恩,说一声,把钥匙留给他就行。”
  赵东林嘴上说着,手里动作却没停,早就蹿到了佳慧衣服里,佳慧看着他,眼里波光粼粼的闪着光,这时候的她是最诱人的,像六月里熟透的山桃般甜蜜多汁。
  第二天,董佳慧忍着酸疼起来做早饭,玉米薄饼,可以蘸酱吃,也可以夹咸菜吃。
  “妈,我今天早上想跟着东林一起去镇子上,买点布跟棉花回来。马上天就冷了,给两个孩子做几件棉衣。”
  “成,你去吧,我前几天还想起来的呢,这两天忙忘了,得亏你跟着张罗。”
  “你要买多少,我回屋给你拿票去。”
  “不用了妈,我之前存了几张布票,应该够用的。”
  张巧儿听这话笑了,她喜欢佳慧就是因为佳慧办事大气,不是那种一心为自己的。再说了,买票不光要票,还要花钱呢。
  “你就别跟我客气了,现在这个家是我当着,家里吃的用的理应我出,你跟东林刚结婚,之前呢东林的工资都是交给我的,我最近也在想,这笔钱该怎么分配,以前东林在部队,吃穿都是部队出,现在不同了,他在村里工作,身上没有钱使也不成。”
  另一个,东林结婚了,还带着两个孩子,她这个当妈的把着儿子的工资,他们小两口要花钱怎么办?佳慧那有笔彩礼钱她是知道的,虽不至于没钱花,不称手,可为了家庭的和谐,还是该给他们一些体己。
  “这话我就跟你说,以后啊东林每月发工资,我给你十块钱,算你们自己的,剩下的呢还是放我这里,家里吃的用的都从我这里出,所以啊,你也别跟我客气,按理呢,东林这个做哥哥的吃了亏,可这辈子就东河一个兄弟,这情分比钱重要,我就是问东林的意思,他也是这么说。”
  赵东林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张巧儿说这么多纯属说给董佳慧听的,怕她对东林的工资分配有意见。
  董佳慧不是那种笨的,她自然明白婆婆的意思,笑着说,“妈,我明白的,咱们是一家人嘛,不应该计较个人的得失。”
  张巧儿拍了拍她的手,心情略显激动,“你明白就好,独木不成林,一家人要齐心协力才能把日子过好。你放心,妈心里有杆称,不会偏了谁。”
  董佳慧点头,从她目前来看,张巧儿做的确实不错,不是那种刁难的婆婆。
  赵家人总体上都是好的,也就郑月芬有些不着调。
  “这饼子好吃,加上两瓣蒜味道更好。”
  “那你别开口说话,熏死个人。”
  “等冬天挑河工的时候吃上这个就好了。”
  等冬麦下地,农村会迎来一阵子农闲,公社里大多会组织大家去做个河工,修个路什么的,做这种工工分是平常的两倍,因此年轻力壮的人都想去。
  吃了饭,佳慧先拿了钥匙去仓库开门,队上的人来领了农具后,她去队长家说了自己早上要去镇子上的事,队长没说什么就同意了。
  “黑蛋,你想不想一起去镇上啊?”
  佳慧有心跟黑蛋增进感情,小孩子不都喜欢玩吗,赵东林开会,她带着黑蛋在镇上转转也没啥。
  四岁的孩子,正是爱玩的时候,佳慧这么一提,黑蛋心里是想去的,只是害羞,说不出口而已。
  “那就一起去吧。”
  佳慧自然而然的牵上了黑蛋的小手,她的手温暖又柔软,黑蛋牵住后就怔住了,让他想起了记忆中的妈妈,也曾这样牵过他的手,抱着他唱过歌。
  汪梅在黑蛋三岁多的时候离开,到现在已经有大半年了,孩子的记忆没那么深刻,黑蛋只是知道自己有个妈妈,知道她离开了,对汪梅的模样却模糊到记不清,手中温暖,他抬头仰望,刚好对上了董佳慧含笑的双眸,跟记忆中的妈妈很像。
  赵东林骑车,佳慧坐在车后,黑蛋坐在车杠上,晃晃悠悠的往镇子上去了。
  “我去公社,你买好东西了就在这等我。”
  “好。”
  董佳慧摸了摸黑蛋的头发,对他说,“黑蛋,跟爸爸说再见啊。”
  黑蛋看着赵东林就是不开口,董佳慧发现黑蛋这孩子性格太内向了,看他的眼神,他明显什么都懂,可就是不说话,她问过美香,说黑蛋之前不是这样,是从汪梅走了之后才不爱说话的。
  她不知道汪梅走后发什么什么,但给黑蛋的打击很大应该是真的。
  “那你先走吧,开会别迟到了。”
  赵东林也摸了摸黑蛋的头发骑车走了,佳慧带着黑蛋在原地站了会儿才转身,拉着黑蛋的手进了供销社。
  出门前,张巧儿拿了三张票并二十块钱给佳慧,因为有正事,佳慧直接往买布的柜台走去。
  这个时代的布料以朴质为主,黑蓝黄绿都是常见的,蓝分为浅蓝深蓝藏蓝,黄分为姜黄浅黄土黄,绿色就是最流行的军绿色了,其他的颜色也不是没有,但可供选择的范围很小。
  以前农村流行棉纺布,也就近年开始流行起了的确良。
  计划供应时代,人们买布料要凭布票,一个人一年供应的布票仅为3尺。
  一年3尺布,还不够做一套衣服,当时解决的办法是有钱的人家买黑市布票,而贫穷的人家,就买回纺布,回纺布就是将破布打烂,再重新纺成纱织成的布。而的确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它经久耐用,所以一家人的布票凑起来,就可以给急需要衣服的家庭成员做一套衣服,够一个人穿好几年的,极大限度的解决了人们的基本温饱需求。
  的确良透气性差,属于化纤制品,但这个时代,的确良是非常潮流的布料,耐穿易干,不用熨烫也不易褪色,颜色看上去也比棉质的布看上去鲜亮些。
  董佳慧给两位老人选的的确良面料,孩子自然是舒适的纯棉布料,赵东林一年四季穿军装,另外的赵东河郑月芬,董佳慧自问没有给他们准备的必要。
  “哎,这不是佳慧吗?”
  董佳慧正在认真的选不了,听到身后有人叫她的名字,她回头一看,原来是大宇村认识的红桃。
  “你上街买布的?”
  红桃笑着走过来,看了看董佳慧,又看了看跟在董佳慧身后的黑蛋,摸了摸黑蛋的脑袋说,“这是你儿子?”
  红桃知道董佳慧嫁人后做了后妈,她个性爽快,有话直说,并没有避讳这一点。
  “是啊,我儿子。”
  董佳慧大方承认了,还低头对黑蛋笑了笑。
  “还真巧,我正愁没处找你呢,没想到咱大街上就遇到了。”
  “找我有事啊?”
  “我想找你做衣服啊,找了另外两个裁缝,我觉得他们做的都没有你做得好看。”
  佳慧做衣服时很注意细节,比如腰会掐一寸,身形上看起来就更有曲线一些,裤子的话,她会根据对方的身材,瘦的裤管就不会做的太阔,甚至微微做出萝卜裤、喇叭裤的款式,不过分,但视觉效果绝对不同,因此很多穿过佳慧做出来衣服的人,完全就是那种,说不上哪里好,但就是跟别人的不一样。
  “可以啊,那你把要求跟我说说。”
  “你做的我都满意,我布已经买好了,在家呢,我什么时候拿给你吧。”
  “恩,可以,我婆家你认识吗?”
  “问问不就知道了,明天上午我去找你。”
  “好啊。”
  出门就接了笔生意,佳慧心情愉悦,结婚后换了生活背景,她的赚钱之路都受到影响了呢。
  今天早上婆婆说赵东林以后工资继续交给她,每月给自己十块钱,董佳慧真觉得无所谓,可能是从现代来的关系,女人自立自强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没办法像这个时代的女人一样全身心依靠丈夫。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才是最实在的。
  “黑蛋,想吃什么我给你买啊。”
  供销社里,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凭票的,有些只要花钱就能买到,董佳慧称了糖跟饼干,还让红桃给娘家侄子侄女带了一份。
  “哎呦,你这姑妈做的可真够好的,有好吃的还不忘分他们一口。”
  “这不是应该的嘛,那就麻烦你帮我送过去了。”
  “顺路的事儿,你放心吧。”
  买好了布,董佳慧又去称棉花,这个年代没有塑料袋,最后用麻袋给她装好了。
  “好了,我们坐这等爸爸来接。”
  董佳慧跟供销社借了个板凳,两人坐在里面等赵东林。
  都说供销社营业员服务态度恶劣,董佳慧之所以有面子,因为她娘家大嫂有个兄弟在供销社当主任,有亲戚的面子自然待遇比别人好些。
  之前她也不认识,结婚前周银娣带她来准备结婚用的东西才熟识了。


第三十八章 
  “黑蛋,饼干好吃吗?”
  圆圆的薄脆饼干; 香葱味的; 在这个没有地沟油; 没有香精的年代; 小麦粉和纯植物油烘烤出来的饼干简直美味的不行,董佳慧自己尝了一口都觉得非常好吃呢。
  黑蛋坐在董佳慧身边; 左右手各拿一块饼干; 像小松鼠一样细细的嚼着; 听到董佳慧的问话后乖巧的点头。
  这种饼干农家人一般是舍不得买的,一斤六毛五;
  可以买十来个鸡蛋了; 还不能填肚子。
  乡村供销社卖的饼干是散称的; 有香葱味的小圆饼干,手指形状的咸味饼干,还有洒了芝麻的甜香味。
  城里高档的商场有铁盒包装成盒卖的; 董佳慧小时候还吃过呢; 家里会留下铁盒做储物用; 装一些零碎的小东西。
  董佳慧坐在一旁看着黑蛋,仔细看,黑蛋是个非常清秀可爱的小男孩,吃东西的时候很可爱; 只不过平常总低着头,也不爱说话,所以看上去不像爱笑爱闹的英宝可爱而已。
  “黑蛋; 你喜欢我吗?”
  突然被问到这个,黑蛋有些诧异的回头,大大的眼睛圆溜溜看着她,对上董佳慧含笑的目光后,又仿佛探出壳外受到惊吓的蜗牛般缩了回去。
  他的这个反应,让董佳慧觉得有些好笑,同时又有些惭愧,虽然她对黑蛋和英宝是关心的,照顾也算周到,到这份关心和周到并不是出自于母亲的立场。
  她没有当过母亲,不知道母亲是如何全身心去爱自己的小孩,所以对于缺少母爱的黑蛋而言,她的心疼多过于喜爱。
  “黑蛋,你想妈妈吗?”
  她毫不避讳的在黑蛋面前提起了“妈妈”,认真注意着黑蛋的表情,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而言,妈妈对黑蛋而言是陌生又熟悉的。
  孩子的记忆能够停留的时间太短,他已经快忘记妈妈的模样了。
  婶婶说过,自己如果认了新妈妈,妈妈就不会回来,她就是来抢爸爸的。
  想到这里,黑蛋觉得手里的饼干也不香了。
  黑蛋眼里的变化没有逃过董佳慧的眼睛,她在心里叹了口气,柔声对黑蛋说,“你想妈妈对不对?那我跟你说,你要好好学习,等你长大考上大学后就可以去城里找妈妈。”
  “黑蛋,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小孩,虽然不爱说话,但你心里什么都懂,既然你不想我当你的妈妈,那你以后就叫我姨好不好?我不会占用妈妈的位置,但我会像妈妈一样关心你。”
  黑蛋依旧握着饼干不说话,但不知怎么的,他突然有了种想哭的冲动,却像个大人一样强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
  很多年后,黑蛋长成了一位翩翩少年,随着父亲职位的迁升搬到到了城里生活,同学们不了解他的家庭情况,看到下雨天给他送伞的董佳慧惊叹道,“赵卓军,你妈看上去也太年轻了吧!”
  “而且还很有气质呢,像电影明星一样。”
  赵卓军坐在座位上专心做试卷,没有出言否认同学们的话。
  这么多年,虽然他一直叫她“慧姨”,没有改过口,但在他心里,早就将她当作母亲一般尊敬。
  有些人只是给了自己生命,却空缺了自己的整个人生,有些人虽不言不语,却给了自己无可比拟的母爱。
  *****
  两人在供销社傻等了个把小时后赵东林终于姗姗来迟,看到董佳慧座位旁的一堆东西什么话也没说,直接搬到了门外。
  “没地方放了,得用绳子捆才行,否则你没地方坐。”
  董佳慧刚想说,那我走回去好了,听到最后一句选择闭嘴。
  她向来不是个喜欢委屈自己的人,走路太累,有车坐还是选择坐车吧,尽管路面不平,屁股颠的发疼,也比一路走上个把小时强。
  自己来的世界里有一句话非常经典,就是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殊不知,在这个年代,一辆二八杠自行车堪比未来的宝马车了。
  一路颠到家,刚好是午休时间,家里人陆续从地里回来,看到董佳慧大包小包带回来的东西,郑月芬的眼瞪的老大。
  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钱啊!这个新嫂子也太能造了。
  “石头,来,婶婶从镇子上买了好多吃的。”
  董佳慧已经拿了饼干给英宝,石头回来了她也没有厚此薄彼,把石头的那份拿了出来。
  听到有好吃的,石头哒哒哒的跑过来,这几天气温下降,他有些感冒了,鼻子下吸溜着两条毛毛虫般的清鼻涕。
  家里三个孩子,黑蛋英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