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年代二婚妻-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现在就是佳慧的小粉丝,这一年,在佳慧的带领下,她厨艺见涨,学会了基本的做衣服技巧,佳慧还带着她做书包卖到供销社,一年赚了一百多块,给她做媒的人都快踏破她家的门槛了。
“妈,那些媒人介绍的良莠不齐,咱们得一个个去访,其实早结婚也没什么好的,去婆家哪有自家舒服,要伺候老的还要伺候小的,很累人的,毕竟碰到您这样的好婆婆的概率太小,再说了,美香也不急着嫁人,咱还是别着急。”
张巧儿本来想快些给闺女说人家的,被佳慧这么一说,闺女自己也是这个意思,她就放下了心思,准备等闺女二十岁了再说。
既然嫂子说多看书好,那多看书肯定是好的,偶尔佳慧忙别的事没时间陪黑蛋学习的时候,美香就会捧着书陪着黑蛋,先教他认字,他自己学自己消化的时候美香就看自己的书。
郑月芬看到常说风凉话,说赵家要出几个状元,小的嘛还没上学就开始认字,大的嘛还当自己是学生,整天捧着书装模作样。
“也就我婆婆能容得下,家里的活不干,整天捧着书看,把自己当城里的小姐了,有颗小姐的心,奈何是个丫鬟的命。”
这话传出去后,村里上了年纪的婆子遇到张巧儿也会拐着弯儿的问两句。
“听说你家老大媳妇在家什么都不干,整天捧着书看,是不是真的啊?”
张巧儿一听就知道这话是谁传出去的,心里厌烦老二家的嘴碎,脸上却不显,扯着嘴角笑着解释道,“没有的事,老大家的别提多勤快了,做饭,带孩子,还帮着人家缝缝补补,这话是听谁说的,也太不靠谱了。”
“哦呵呵,这个,不是听别人瞎传的嘛。”
两人忙活好了躺到床上,佳慧依在赵东林怀里,她看着头顶暗压压的蚊帐,低声开口说,“东林,我跟你说个事儿。”
赵东林轻拍了下佳慧的胳膊,声音低沉又柔和,“好,你说。”
佳慧思考着措辞,嗯了一声才开口,“如果,我说如果,如果以后国家政策改了,咱们这些因为特殊原因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有一天能够参加高考,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你会参加吗?”
赵东林不明白媳妇怎么突然说起这个,高考,那是一件太过遥远的事,遥远到仿佛是上个世纪。
“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咱们赶紧睡吧。”
佳慧急了,怎么就不会有机会呢,明年恢复高考的政策就出来了呀!
她转了个身趴在床上,揪着赵东林衣角急切的说,“我说万一,万一有这样的机会,你会支持我继续学习吗?”
赵东林在黑暗中皱眉,觉得媳妇今天有些不大正常,不管会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即便有,他们已经结婚工作了,不是学校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资格参加。
可媳妇的意思他是听出来了,她渴望上大学,渴望进步,其实从她平时经常捧着高中课本就能看出来。
“你想上大学?”
佳慧趴在床上撑着上半身的手臂累了,她再次靠进赵东林怀里。
“当然了,人不能浑浑噩噩的活着,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帮垮台,国家面临着巨变和改革,这是个百废待兴的时代,社会各阶层都缺少专业的人才,国家需要有才能的年轻人,在这个大背景下,咱们应该站出来为国家做贡献。”
这翻话说的慷慨激昂,赵东林听了却忍不住笑了,他觉得自家媳妇实在是可爱。
不可否认,媳妇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帮垮台,中央肯定会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十年来,国家教育受到牵累,很多专家学者都被下放了,还有那些于国于民有贡献的人,可这种话从自家媳妇嘴里说出来就是让他忍俊不禁。
“以前没看出来你这么爱国,一心一意想着为国家做贡献。”
佳慧听出了赵东林话里的调侃,气的用手肘撞了他一下。
“我跟你说正事呢,别跟我开玩笑。”
赵东林心里叹了口气,别说教育环境何时恢复,可能是一年,二年,甚至更多年,就说超龄且已婚的身份是否能够像媳妇说的那样参加考试选拔都是未知数,另一个,即便是真的,在他的认知里,奋斗是男人的事,作为他的妻子,佳慧只需要幸福安定的生活就行。
当初汪梅跟他离婚时,高喊着“梦想”和“未来”,言辞中充满了对农村生活的不满,因为他们感情一般,他又是一个有尊严的男人,不愿低头去恳求一个一心想离开的女人,他同意了离婚,政委谈话的时候,他没有多言汪梅的错处,如果他诚心想拖住她,那个婚根本离不了。
如果同样的事情放在佳慧身上,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手的。
所以,不论佳慧说什么人生价值,什么为国家做贡献,对他而言,都比不上她每日的温柔浅笑,娇吟软语。
“你是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
赵东林没有正面回答佳慧的话,而是反问了她一个问题,佳慧听到后心里咯噔了一下,知道赵东林是误会她的意思了。
“没有,我没有不满意现在的生活,我只是说,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可以一起去……”
话说到一半,佳慧就停住了嘴,哎,自己现在说这些有什么意思呢,他根本就不相信会有恢复高考这回事。
“那好吧,今天休战,咱们以后再说。”
话音刚落,赵东林一个翻身伏到佳慧身上,开始交公粮了。
这天他要的特别狠,佳慧最后迷迷糊糊睡着,第二个月,佳慧发现,自己的大姨妈竟然推迟了一周,她的心开始慌了起来。
第四十六章
早上佳慧洗衣服的时候才想起这个事儿,这个年代的姨妈巾有些一言难尽; 佳慧睡觉不是那种老老实实的; 偶尔会把床单弄脏,刚好一个月换一次床单; 这个月的床单还没洗她这才觉得不对劲。
“嫂子?你怎么了?”
美香从井边经过时看嫂子在发呆,弯腰在佳慧面前挥了挥手。
“哦; 没什么; 我在想事儿呢。”
佳慧脑子这会有点乱; 她的姨妈向来挺准的; 推迟一周不出意外是真有了; 这个当口怀孕,可别影响明年高考才好。
她在心里默默算了算; 怀胎九月,瓜熟蒂落得到明年五月; 她记得恢复高考是冬天的时候,那时候月子肯定是做好了,孩子也有了半岁,参加考试完全没问题,就是家里人的思想工作估计比没孩子更大些。
佳慧叹了口气; 着急上火也没用; 现在不像几十年后; 找家药店就能买个验孕棒,刚怀上都能检出来,农村女同志判断怀孕一般看经验; 村里的赤脚医生会点中医把脉,技术不说多强,怀孕还是能把出来的,但时间浅不行,起码等上个把月才行,想立刻得到结果只能去医院验尿,佳慧决定再等等,或者她私心里期望的不是怀孕,而是推迟吧。
这件事佳慧没跟旁人说,就这样过了半个月,中午佳慧从仓库回来,饭桌上的那条鱼让她突然涌出了一股恶心感,强忍住想吐的感觉端起饭碗,勉强就着蔬菜吃了几口。
“妈,我有个事儿想跟大家说。”
饭刚吃了一半,郑月芬放下碗筷开口,大家纷纷带着询问且诧异的眼神看过去,还真是难得见她这么正儿八经说什么。
“什么事儿啊?”
张巧儿心里有个模模糊糊的想法,依稀记得几年前的一天,老二媳妇也是这句话,也是这个表情。
郑月芬像一颗含羞草一样低头笑着说,“妈,我又坏上了,本来不确定,昨天去村里找了吴大夫,他说怀了,两个多月了呢。”
郑月芬太高兴了,自从三年前生了石头,她的肚子就一直没动静,看着旁人家媳妇一个接着一个的生,她羡慕的不得了。
生孩子多好啊,不仅能巩固她在婆家的地位,从怀孕到坐月子也能受到不少优待,起码鸡蛋能每天吃上,时不时还能开小灶,她至今还在怀念上次坐月子时婆婆给她炖的麻油鸡汤,晚上睡觉做梦梦见了都能流口水。
她盼了多久失望了多久,还以为生石头落下了什么毛病,加上去年跟东河冷战,好一阵子没那啥夫妻生活,今年她收了收小性子,费了些功夫把丈夫的心笼了回来,谁想到这么快就怀上了呢,这娃娃来的可真是时候。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石子,让赵家平静如水的生活泛起涟漪,赵满柱张巧儿是高兴,赵东河提前知道了,没什么太大的惊喜,但不久之后自己又要添个孩子他还是高兴的,美香呢,虽然已经做了三次姑姑,两次姨妈,但新生命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即便她跟二嫂关系算不上多融洽,但自小受村里多子多福思维的影响,自然觉得这是好事。
家里唯二与众人想法不同的就是董佳慧跟赵东林,董佳慧想的是,不会这么巧吧,自己这还没确定是不是真怀孕,郑月芬就放出了怀孕消息,连怀孕都要一块儿,可真是冤家路窄。
而赵东林听到弟媳怀孕的消息,第一时间看向了自家媳妇的肚子,这一年多来他像一头勤劳的黄牛,辛勤的耕种着土地,刚结婚时虽说跟媳妇商议过暂时不要孩子,可后来根本没在避,他私心里其实是希望媳妇能早点儿怀上的,特别是看她跟英宝黑蛋在一起时的模样,相信她一定是最最温柔和善的母亲。
“真的?那真是太好了!”
张巧儿眉开眼笑,老天保佑,她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家里能多多添丁迎福,虽然不是一直盼着的老大媳妇,但老二媳妇怀了也好,老二如今也只有石头一个,这第二胎,不论男娃女娃都是好的。
“既然怀上了,自己多基本注意,家里的重活不用你伸手,队上我去帮你说。你生活石头,自己该有经验,多的我就不多说,但你要是有什么想吃的,直接跟我开口。”
佳慧心里忍不住翻了个眼,婆婆说什么不用她伸手干重活,关键是除了洗他们一家三口的衣服她也不干啥啊,她又不做饭,喂鸡喂猪也不用她,更别提砍柴锄草之类的,这日子已经过的够舒服了。
张巧儿的话本是场面话,就是高兴勉励的意思,一般人听听就算,谁知张巧儿刚说完郑月芬就提了要求。
“最近不知道怎么的,就想吃酸汤饺子,还有大嫂做的酸菜鱼,想的我晚上睡觉都流口水,我也不想这样,可肚子里有个娃,实在是忍不住。”
董佳慧简直不敢置信,没想到里面还有自己的事儿,这女人话里的意思是想让自己给她做饭?别说自己百分之八十也怀上了,就是自己没怀也不可能给她做饭,惯的她,怀个孕而已,真想上天呢!
张巧儿也噎了下,她话刚说完,老二家的就提了要求,她心里为老二媳妇的气量小叹了口气,可要她开口为老二家的去要求老大家的她也做不来。
想着,张巧儿往佳慧那看了一眼,看看老大家的是个什么意思。
“弟妹,你怀孕了我这个做嫂子的为你高兴,胃口好是好事,很多人刚怀上都没胃口吃饭呢,不过你想吃的这些东西不是想吃立刻就能吃上的,就说酸菜,腌起来得十天半个月,你要是真想吃口酸的,不如喝口醋解解馋。”
佳慧的话算得上不客气了,张巧儿没想到向来好脾气的老大媳妇会直接拒了,见老二家的气的面红耳赤,张巧儿忍不住按头。
哎呦呦,这日子可怎么整,以往还能说几句老二家的,现在她成了孕妇,骂不得说不得,老大家的也不是个软柿子,以后可怎么得了。
郑月芬不傻,怎么可能听不出佳慧是诚心不想做呢,她扁着嘴就想争辩,赵东河伸手在桌下扯了扯她的衣角,意思就是让她消停些,不过是一口吃的,不是非得大嫂来做,媳妇跟大嫂呛上,打的是大哥的脸,大哥可是极疼大嫂的。
农村男人干粗活重活,细活是不屑于干的,在他们看来,那些都是女人干的事儿,男人干了跌分子,但大哥不讲究这个,大嫂洗被单大哥帮着沥水,大嫂发面大哥帮着揉面,赵东河自己也是男人,知道男人只有心里真的装着这个女人才会如此。
他敬重大哥,自然也要敬着大嫂,惹大嫂不快比惹大哥不快还要麻烦。
赵东河是这么想,可他媳妇显然跟不上他的步调。
“你拉我干什么,我怀孕了想吃点东西难道过分了,妈都说了让我想吃啥直说,我自己要是会做就自己做了,哪用得着求别人。”
她明白丈夫的意思,就是让自己别人董佳慧起冲突,说她毕竟是大嫂,看在大哥面子上也别总跟大嫂过不去,要是之前,她说不准就闭了嘴,可现在肚子里有个小的,难不成那个董佳慧还能金贵过自己?
赵东河气的忍不住翻眼,摊上这么个媳妇还真是心累。
美香看二嫂脾气上来了,知道今天不能善了,她是知道大嫂的,看起来性子好,大方又柔善,其实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你要是对她好,她会十倍百倍的回报你,你要是跟她对着来,她也不是好相与的。
想到这里,美香还是决定息事宁人,开口道,“二嫂,你刚刚说的那两样确实做不了,你要是想吃口酸的晚上我给你做酸汤面吧,我自己手擀面,那味道也很好的。”
酸汤面是佳慧教美香的,家里之前吃过两次,酸酸的,放上辣椒又酸又辣,郑月芬一听,口水都忍不住分泌了出来。
“好啊,美香,还是你好,知道心疼怀孕的嫂嫂,不像有些人,派头大,请都请不动,连妈的话都不听。”
佳慧就当没听见,美香有些尴尬,赵东林跟他妈一样,没什么表情,赵满柱吃的快,已经坐一旁抽汗烟去了。
一顿饭吃的佳慧反胃又心烦,中午她没洗碗,直接回屋躺下,赵东林进屋看见,在床沿坐下,拍了拍她的背,像哄小孩一样哄道,“不高兴了?弟妹就这样,凡事都要争个面红耳赤,她现在怀孕了,你别当着面跟她计较,反倒显得你不能容人,她要是没理你跟我说,我去找东河让他管,总比你自己气坏了强。”
董佳慧哼了一声,心想自己才不是为那个脑残女人心烦呢,就她那段位,压根不配拿出来跟自己溜。
“她怀孕了我就得让她?凭什么呀,她要是不找我麻烦,我还能上赶着跟她过不去?”
以前也就算了,她本来就不爱跟那种人计较,这种脑中有问题的,你越计较她越来劲,不是有句话吗?莫跟傻瓜论长短,显得自己也成了脑残,可现在她不爽了也不想忍着,气死某人活该。
之前佳慧对怀孕这事还不大热衷,经过郑月芬这么一闹倒没那么抵触了,或许就是那种别人有的自己也得有的心理在作祟。
自己没怀就算了,真怀上,看自己不恶心死她。
“好了好了,你别生气,不是非让你迁就她……那你随便吧,只要别动手就行。”
佳慧噗嗤一声笑了,转身睨了他一眼,“你这会不心疼你弟弟啦,人家怀的可是你弟弟的儿子。”
赵东林笑着捏了下她的下巴,指腹刮着她的脸颊,笑着说,“恶人自有恶人磨,一味忍让也不好。”
“那是,她那种性子,就是得有人治治她,好好教她做人。”
赵东林笑着摇头,佳慧的性子他是知道的,不会真的跟弟妹如何起冲突,顶多言语上不饶,谁让她是自己媳妇儿呢,他的心肯定是要偏心一些,不过是见不得她受委屈而已。
厨房里,美香正在洗碗,张巧儿走进来跟闺女说,“以后你多辛苦些,等你二嫂把孩子生下来就好了。”
美香心累,多好的家庭啊,自家人性子都好,日子也好,就这个二嫂,时常闹事,真应了那句话,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哎,二嫂可真是,没一天消停的,又是酸汤饺子,又是酸菜鱼,咱们又不是城里人,一年到头能这么吃几次,她还想一次吃全了。”
其实原料并不费多少钱,鱼在河里捞就行,不过能片成鱼片的鱼不能小,起码上五斤以上才行,这种大鱼捞起来有些费事。
至于饺子,买些肉回来就能包,可这两样花的时间都挺长的,擀面皮、包饺子、片鱼片,一做就得半天时间,家里家外还有那么多活儿要干,谁也不闲着,哪能花半天时间整吃的啊,二嫂说想吃不过就是想为难大嫂罢了。
美香跟大嫂亲近,话里话外自然维护佳慧比较多,张巧儿听闺女抱怨老二媳妇也没说啥,老二媳妇再不好,现在肚子里还怀着一个,他们赵家孙子辈只有三个,比别人家还是少些,虽说农村媳妇怀孕生孩子不比城里媳妇金贵,可眼下在他们赵家,怀着身孕的媳妇还是金贵的。
晚上郑月芬终于吃上了酸汤面,手擀白面,美香只煮了一小锅,白面值钱,不能全家都吃白面,因此只有郑月芬的份,旁人是没有的。
郑月芬往汤里加了一大勺辣椒酱,美美的吃了两大汤碗,一滴都不生,吃完了捧着肚子满足的叹了口气。
张巧儿看老二家的这么能吃,又是酸又是辣的,一时也不好判断到底是男娃还是女娃。
老话说酸儿辣女,虽然有时候不大准确,但大家总会以此为标准提前满足下自己的好奇心,以老二家来说,因为已经有了石头,第二胎生男生女倒没啥说头。
佳慧本来没什么胃口的,最后被郑月芬碗里那酸酸辣辣的味道勾的特别想吃,她不想让人看出自己嘴馋,只好拼命忍着不往郑月芬那里看。
她决定了,明天就去医院,要是真怀上了,回来就做一锅酸汤面吃!
第四十七章
“你明天陪我去镇上一趟吧。”
想了想; 佳慧还是觉得去医院检查一下更有保障; 当然; 镇上的医院不叫医院; 而叫卫生所,配置简单,但做个孕检还是没问题的。
“好。”赵东林先应下; 转而才问,“你去哪儿,供销社?”
佳慧生活简单; 平常除了回娘家就是去供销社添置些针线及生活用品,毕竟镇上除了供销社外没有其他商店,吃的用的在那都能买齐。
佳慧摇头,“不是; 我想去趟卫生所。”
赵东林皱眉; 声音中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情绪,“去卫生所?怎么了; 你是哪儿不舒服?”
佳慧本想直接说了; 一看赵东林紧张的样子; 突然生出了想捉弄他的小心思; 于是她挽上赵东林的胳膊; 头靠在他肩头; 微微嘟着嘴,语气娇憨中透着一丝幽怨,“我有个事儿想跟你说; 你听了可别紧张。”
她不说还好,这么一说赵东林还真莫名有些紧张上了。
“我姨妈大半个月没来,我想去验验。”
赵东林满头雾水,一开始还真没理解佳慧的意思,首先这个年代的女性很少用“姨妈”来形容经期,他只觉得这个词有些熟悉。
很快他就想到,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佳慧不让自己碰她,说姨妈来了不方便。
虽然赵东林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但汪梅以前怀孕生孩子的过程他并没有参与过,所以对女性生理认知非常欠缺,反应了几秒才靠着军人般敏锐的直觉联想到了怀孕上。
“你是不是……”
怀孕了?
董佳慧看他激动的连话都不会说了,表情从镇定到不可置信的欣喜,变化可够快的,快赶上川剧变脸了。
“就是不知道才去查的嘛,我没经验,又不好去问妈,万一没怀呢,妈肯定会跟着失望的。”
婆婆失望事小,自己丢脸事大。
赵东林激动的紧紧抱住佳慧,情不自禁亲了亲她的发顶,“不会,我有预感,一定是怀上了。”
他很高兴,非常高兴,尽管婚后跟佳慧达成了几年内不要孩子的共识,但他其实一年前就已经改变了注意,每次看到她跟英宝黑蛋在一起和谐相处的样子,他就很想拥有一个自己跟佳慧的孩子。
她美丽、细心又温柔,一定会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跟丈夫提了后佳慧忍不住想撒娇了,她叹了口气说,“我今天本来特别没胃口,晚上闻到郑月芬吃的酸汤面,酸酸辣辣的,突然特别馋,特别想吃。”
女人,要善于用自己的弱势来博得男人的同情,在这个家里,别人都挺好,但只要有郑月芬在,就总是会给自己找不痛快,佳慧时不时不动声色的给他上点儿眼药,得让赵东林知道,自己媳妇儿过的是什么日子。
佳慧的眼药还真没白上,反正赵东林听了心疼的不得了,都怪自己不够关心媳妇,不仅不知道她怀孕,连她想吃什么都不知道。
“我去厨房给你做。”
媳妇想吃就是天理,怪不得她今天不痛快呢,被弟妹气着不说,想吃口酸汤面竟然还生忍着。
说完他就要往外走,佳慧赶忙拉住他。
“别了,多晚啦,天都黑了,等你擀好苗条都要后半夜啦。”
不过看到他这样,佳慧心里还是挺甜的。
“你的心意我领了,盼着你以后都要对我这么好才行。”
“我当然对你好,我不对你好还能对谁好?”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我才不信你。”
赵东林握着佳慧的手放在自己心窝上,掌心下是他砰砰砰的心跳声。
“我说的都是真心话,这辈子都会对你好,但凡有一点对你不好对不住你,就让我天打……”
佳慧捂住了他的嘴。
“乱说什么呢,你只要答应我,以后都听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