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年代二婚妻-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纷纷咋舌!
“天呐,谁家找这种女人简直倒了八辈子血霉了,这东河当年多好的小伙,怎么就找了郑月芬呢。”
“郑月芬就是模样好,能说会道的,当时也是被骗了,谁能第一眼见就知道对方良心是黑是红啊。”
“这倒也是,以后结亲千万要好好访访,不能找这种不着调的。”
郑月芬在家哭了两天没出门,赵东河也不管她,石头送到了东面给他妈带。
张巧儿对这个媳妇已经没有任何话可说了,只盼着日后儿子孙子能过的好,至于郑月芬如何,她是没这个闲心去管的。
这两天出门好些人问郑月芬怀孕的事儿,她都跟着丢了不少人,人家说起来都是“赵家老二媳妇”,“张巧儿儿媳妇”,这叫什么事啊。
还有人故作好心提醒,让她带着大儿媳妇去医院查查,别再闹个乌龙出来,张巧儿回头就是一声呸,不就想看好戏嘛!我还偏不如你们的意,看老大媳妇这次不生个壮壮实实的小子给别人看看。
等郑月芬平复心情后上工,发现大家看她的眼神怪的很,她以为是假怀孕的事,拉着别人解释了一通,对方嗤笑道,“听说你还怂恿侄子害后妈,这么心黑的人我得离远些。”
郑月芬愣住,没想到这事也传出来了。
“这是谁说的,都是污蔑人的话,我怎么可能干这种事呢!”
对方狐疑,“你真没干?那你们家怎么突然分家了?”
郑月芬脑子转了几转,一时间还真想不出什么理由。
“哼,还说不是,我看就是,玉兰说的对,你就是个心黑又蠢的。”
说完,对方转身离开,留下郑月芬先是瞪眼睛,再是咬嘴唇,最后怒气冲冲的跑了。
后来,郑月芬因为给张玉兰泼粪被张玉兰丈夫打了,两家彻底闹翻,赵东河再也无法忍受郑月芬的所作所为,下定决心要离婚,郑月芬自然不肯,闹腾了几个月,任凭郑家人如何不断上门说和也没能改变赵东河的决心。
“一日夫妻百日恩,你就真的这么狠心!你以为你能跟你哥一样,离了婚再找一个?后妈哪有亲妈好,你看黑蛋这样子,你想咱石头以后也变成黑蛋这样吗?”
不提黑蛋还好,一提黑蛋赵东河就冷笑一声,“黑蛋变成这样是为什么你心里心里没数吗?要不是你在孩子面前胡乱说话能有这些事?”
一次次给她机会,一次次不知悔改,要不是大嫂和善,黑蛋这娃早就废了,他那什么去陪大哥儿子!
“你这样的女人根本没资格当妈,石头跟着你我都怕他有样学样,只要你同意离婚,我给你两百块钱散伙费,以后各自嫁娶,互不干涉。”
郑月等是真心不想离,不提她跟赵东河一起过了这么多年有感情,就说离婚后,她到哪里去找赵家这么好的人家,去找东河这么好的男人啊!
可赵东河不松口,公婆也没一个站出来帮她说好话,只要出了门,村里人就对她指指点点,最后没办法,只好回了娘家。
“你是咱们村第一个离婚的女人,咱们郑家因为你可是出了名,丢脸丢到家了。”
郑松年冷冷的看着郑月芬,他不愿意接受郑月芬回来,她什么性子,没人比他更清楚。
“家里没你住的地方,外面有个猪圈,你愿意就去那住着吧。”
这话太过残酷,杨栀子动了动唇想劝几句,可想到二姑子的性子就住了口,任凭丈夫说去。
“我看女婿是不肯松口,你是怎么想的,住家里肯定是不能,你哥不同意,我得顾着你哥的意思,依我看,你不如再去求求东河,实在不行,就只能再给你找一个了,你要是说自己一个人过,不靠任何人呢,那我就不管。”
江良女站在儿子那边,她毕竟是靠儿子养老的,再者,闺女要是真受了委屈离婚也就罢了,可日子过成这样都是她自己作的,她就是亲妈也管不了这个性子。
郑月芬在自家门口瘫坐着,终于后悔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可惜再没人愿意给她机会去改了。
年后,赵东河郑月芬正式离婚,赵东河像当初承诺的那样,给了她两百块。
“东河,我是真的知道错了,你就这么狠心,不肯给我个机会吗?”
石头没来,张巧儿怕两人离婚的事对石头产生影响,像当初黑蛋那样,因此办了手续后,郑月芬连抱抱石头的机会都没有,只能远远看着。
赵东河的内心很平静,这半年他想了很多,鸡飞狗跳的日子他是真的厌倦了,郑月芬说知错了,会改,他相信她确实有一丝悔过之心,可他同样知道,这一丝悔过无法撑过那漫长的后半生。
他已经想好了,以后也不想再找什么媳妇,就这样带着石头相依为命,要是石头问起来,就说他妈已经死了吧。
“你以后好自为之,我走了。”
说要,赵东河跨步离开,他依然年轻,背脊依然挺直,浓眉大眼,是个英俊的青年,可他的眉稍,带着淡淡的压抑和难过,不懂为什么生活会变成这样,当初那份悸动,什么时候成了冰冷刺骨的寒风。
第五十四章
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八日; 佳慧在镇卫生所平安诞下一个男孩; 小名放放。
对于放放的到来; 全家都很高兴; 佳慧从产房出来时; 赵东林握着佳慧的手; 因为熬夜和担忧而红了眼眶; 心里有太多话想说,顾虑着其他人在场没好意思说旁的,只说了六个字; 辛苦了; 谢谢你。
张巧儿一看到小孙子就笑的合不拢嘴; 一是为老大又添了个儿子,另一点就是佳慧顺利生产,堵住了不少人的嘴; 那些流言蜚语也能有个了结。
“佳慧啊,你真是好样的; 七斤二两,娃可壮实了。”
佳慧虚弱的点了点头,怀孕后期她已经尽量控制饮食了; 可家里总让她多补补; 少吃一口都不行; 最后不仅没能控制,还比预计胖了几斤。
生产前她虽然没跟任何人提,其实心里是很担心的; 穿越前有阵子看过不少产妇因为生孩子而面临危险的新闻,在这个医学不发达,医疗设备根本上的年代,她真担心自己会有危险,好在最后一切平安。
“来,饿了吧,赶紧吃点东西垫垫,一直用炉子温着,就等着你出来了。”
一小锅热腾腾的鸡汤,为了让佳慧随时能吃上热食,张巧儿把家里的煤球炉子都带到医院来了,鸡汤是美香在家做好送来,那时候佳慧还在产房里,张巧儿生了炉火一直温着。
刚生完,佳慧累的厉害,这会最想做的就是好好睡一觉,并没有多少食欲,但婆婆这么用心对待自己,佳慧也不好意思拂了婆婆的心意。
赵东林扶着佳慧坐起来,给她支了个小桌子,盛了半碗鸡汤和鸡肉给她。
“谢谢妈。”
张巧儿笑道,“傻孩子,这有什么好谢的,赶紧吃吧,吃完了睡一觉。”
佳慧嗯了一声低头喝汤,赵东林微笑着站在一旁,病床上坐着媳妇,旁边的小床里是小儿子放放,五月的天气不凉不热,晨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这个场景过于美好,让他觉得无比幸福。
“你看放放的小嘴,粉嘟嘟的,长得像你。”
产后第二天,陈桂香在医院照顾佳慧,从佳慧住进医院待产开始,她就红糖鸡蛋、小米粥、鸡汤,跟张巧儿一起,换着花样的来。
佳慧今天还有些虚弱,但她已经开始下床走动了,只是全身上下捂的严严实实,密不透风,生怕她月子坐不好一辈子吃苦。
佳慧无比庆幸放放出生的时间是五月,如果大夏天也让她这样她可能想死的心都有了。
没有电扇,没有空调的年代,炎炎夏日坐月子会是何等煎熬。
佳慧给放放喂了奶后放放就躺在她身侧,这是个任谁见了都夸漂亮的小婴儿,白白的小脸蛋,头发又软又密,眼睛闭着,睫毛很长,安静的像是降落人间的小天使,只要看着她,佳慧一颗心就变得柔软又感动,只想把他抱在怀里好好疼爱。
都说为母则刚,当了母亲才知道生命的意义,就是孩子一出生你就愿意为他付出一生的辛劳。
佳慧轻轻握着放放的小手,心里默默的说,“妈妈会好好努力,一定会给你一个美好的未来”。
让你以后也能成为拼爹拼妈中的一员。
“我喝不下了,妈,你们也喝吧。”
一大汤盆的排骨汤,佳慧哪里吃得了那么多。
“多吃点,你吃饱了孩子才能养好,他得吃你奶水呢。”
佳慧拗不过,又担心自己吃的少奶水不够,勉强着再喝了两口,喝到胃里实在装不下丁点半点这才停下。
“你生了放放,家里那俩娃是个什么态度?”
后妈难做,这两年佳慧对黑蛋英宝的态度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已经是难得的尽职尽责,亲妈也不过如此了,但孩子跟大人不同,讲的是感情不是道理,你对他好也得他接受,最怕一颗热心肠碰上了凉水。
英宝还好,佳慧嫁过去时不记事,一直当佳慧是亲妈,黑蛋就不同了,今年已经七岁了,不能哄不能骗的,加上之前出的郑月芬那事,陈桂香还真挺担心。
“挺好的,昨天美香带他们过来看我,可喜欢放放了,都盼着我们赶紧出院回家呢。”
英宝已经两岁了,虽然会说的话不多,但她什么都懂,看到放放后用奶声奶气的声音说,“妈妈,弟弟,回家。”
大家觉得可乐,逗她问,“英宝喜不喜欢弟弟啊?”
她就很认真的点头说喜欢。
至于黑蛋,看得出他是很喜欢放放的,只不过不像英宝表现的那么明显罢了。
年后黑蛋已经上了小学,因为佳慧在家辅导过,他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老师说以他现在的知识水平,可以达到三年级,佳慧跟赵东林考虑后,暂时不给黑蛋跳级,先把基础打牢了再说。
虽然他还像小时候那么沉默,但态度很温和,对佳慧很有礼貌,佳慧怀孕期间经常帮她做些家务。
虽然很多人都说黑蛋记得亲妈,是个养不熟的,你看他都不喊你一声妈之类的,但佳慧自己从来不在意这些,一个称呼而已,对她而言根本不重要。
她对黑蛋好是因为她跟赵东林结了婚,是看在赵东林的份上对他好,这份好不求回报,只求问心无愧,是出于对小朋友的爱护之心。
这种不同在生下放放后对比更加清晰,一种是责任的照顾,一种是放在手心呵护的母爱,未来,她会努力做到不偏不倚,但在内心深处,更有感情的肯定还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放放,就像黑蛋敬重她,对她很有礼貌,但永远不会拥抱她,永远不会肆恣在她怀里撒娇一样。
时间过的很快,特别是家里有个小婴儿,每天忙忙碌碌的照顾,看着他一天天变化,跨过了盛夏,来到了晚秋。
十月底,国内各大报刊、杂志和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公告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消息指出,所有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参加这次恢复高考的运动。
此消息在全国范围内炸开,所有符合政策的有志青年欣喜若狂,十年了,国家终于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被乌云遮蔽的天空终于放晴了。
赵东林收到恢复高考消息的时候心底先是咯噔了一下,他记得一年前,佳慧就已经提过“恢复高考”的假设,当初他认为佳慧的假设有一定的道理,没想到这么快恢复高考就成了现实。
他一直知道自家媳妇是个极为聪慧的女人,她会记账,会打算盘,会教孩子启蒙,还会写一手好字,会讲很多故事,但不知道她竟然连国家政策走向的猜测都如此精准。
赵东林还没回家跟佳慧说这事,从同学那里收到消息的美香飞奔进了院子。
“嫂子,你听说了吗,国家要恢复高考了,所有符合报名条件的情况都能报名参加,我们班有好多同学都说要参加考试呢!”
美香这会儿对自家嫂子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一年前嫂子就让自己多学习,多看书,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多学些东西以后总能派得上用场。
在嫂子的带领下,自己重温了初高中的知识,现在看来,嫂子就是先知啊!
家里没有报纸,佳慧还真不知道这了消息,但她并不意外,早就知道恢复高考是这一年,只是不能确定具体时间而已。
“那你想报名吗?”
美香坐下,接过佳慧怀里的放放,听到佳慧的问题后,她的眼里既有憧憬又有迷惘。
“我也是想的,可心里又有些不确定,很矛盾,一方面不想错过机会,另一方面又有些担心,怕自己考不好,也怕家里不同意。”
说完,美香也问了佳慧。
“那嫂子,你会参加吗?这两年你一直都在看书,是不是还想继续上大学?”
学习方面美香相信嫂子可以,可嫂子生了放放,放放这么小,如果嫂子参加高考考上了,大哥跟妈一起,会支持嫂子去上学?
“我当然会,我一直等着这一天呢,我跟你说,以后咱们国家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进步,就算咱们就在农村,也得做那能给农村建设添砖加瓦的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而不是什么都不会,只会蹉跎岁月。”
“那大哥会同意吗?”
佳慧冲她眨了下眼,“你猜?”
美香笑道,“这我可猜不出来。”
大哥很疼嫂子,平常嫂子说什么大哥都同意,可这毕竟是大事,何况放放还这么小,大哥是什么想法她还真猜不出。
放放在美香怀里,一会儿看着佳慧说话,一会儿又看着美香说话,见没人理他,伸出小手摸上了美香的脸,嘴里咿咿呀呀的说着话,美香抓住他的手,放在嘴边亲了亲。
“咱们放放也想说话啦,那你得快快长大。”
放放笑了,圆葡萄似的大眼睛里澄澈的倒映出美香的脸,让人爱不释手,觉得怎么疼都不够。
晚上,佳慧跟赵东林讨论起了高考的事,她明确表达了自己想参加的意愿。
赵东林今天去镇上开会了,知道国家特别重视这次考试,他倒没有直接提出反对意见,而是提到了小儿子。
“放放还这么小,你真舍得离开他?你要是考上了就要出去上学,孩子不得好长时间见不到你,何况你一个人出远门我也不放心。”
别说孩子,他都不能想媳妇离开家,一走就是几个月。
佳慧在黑暗中握紧了赵东林的手,“谁说我要一个人去,我是想跟你一起去,我看了报纸,所有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参加这次恢复高考的活动,你既是复员军人又是村里的干部。”
“咱们国家现在缺少大量的人才,咱们也算有志青年了,得学习更多的知识报效祖国,等咱们学有所成了,是不是能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啊!到时候你带着新的眼界,新的知识回村,一定能让咱们村变的更好更富足。”
不得不说,佳慧的话确实很有鼓动性,起码在这个黑夜中,赵东林有一瞬间心动了。
他十几岁就去了部队,是为了家庭谋一个更好的出路,如果把当时的自己放到现在,他肯定是愿意继续学习的。
心动归心动,赵东林还是考虑到了现实情况,家里有三个孩子,就算黑蛋大了,能自己照顾自己,可英宝跟放放还小,爸妈哪能带的过来。
“这个我也想了,咱们就报本省的大学,把爸妈跟孩子一起带过去,在外面租个房子。不止咱们,我还鼓励美香也考呢,你说美香这么好的姑娘,年轻,好看,心地好又聪明,这么好的姑娘随便找个人嫁了一辈子待在农村多浪费?她要是考上大学,就能挑一个青年才俊,这样她的人生就再也不同了。”
佳慧描写的前景非常美好,也有可操作性,但赵东林并没有在这样的描述下迷失理智。
这十年,浪费了太多人的青春,这一次恢复高考,肯定有很多人会选择参加,竞争无疑会非常理解,而且考试时间是一个月后,在这么急迫的时间内准备考试,哪怕他曾经学习不错也没有这个把握。
他内心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中,时代在发展,考大学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就像佳慧说的,国家急需人才,到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再出来,一切都会变得很不一样。
可如果他去不了,怎么能放心媳妇一个人离家?这种不放心不是基于对媳妇的不信任,纯粹出于对她的不舍。
他搂着佳慧,手臂不知不觉中收紧。
佳慧虽然不知道他内心具体想些什么,但多少也能猜到一些,适时开口给了他一记杀手锏。
“咱们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孩子考虑,如果我们有了更好的人生,孩子们的起点也跟着咱们变高了,他们的眼界也跟着开阔起来,哪怕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咱们也得试一试。”
这天晚上,赵东林失眠了。
第五十五章
赵东林并不是个没有梦想的人; 事实上; 他对未来的生活也有着自己的期许。
很小的时候; 他的梦想是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一家人心怀坦荡; 有尊严的活着。
进部队后,他的愿望是保家卫国; 是永远不要有战争; 是坚持到底不放弃; 是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因为他明白,先有国才能后有家。
转业后,他的想法就是把两个孩子照顾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点成绩; 为村民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再后来他跟佳慧结了婚,婚后他的期望非常简单; 就是跟佳慧两人白头偕老; 平平淡淡度过这一生。
等他们老了,携手看着日落日出; 儿孙满堂; 承欢膝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可现在,佳慧给他描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走出村子; 去接受更高的教育,站在巨人的肩上开启新的人生旅程。
当他将思维跳脱出上河村,跳脱出胜利公社,甚至跳脱出江口县吴东省时,赵东林发现这个世界确实很大,自己能做的也不仅仅是一个上河村的村支书。
国家在恢复高考的决定中提到,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的录取工作,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由国家统一分配,在校期间不仅不需要缴纳学杂费,每月还会给学生发放生活补助,以减轻广大农村家庭的负担。
值此百废待兴之际,国家能够花费如此巨大的经济投入来鼓励年轻人参加高考,走进大学校园,可见国家正处于人才极度缺乏的时刻,自己作为党员,应该站出来,承担更多的责任。
从大处着眼是国家需要,从小处着眼也是为了自己为了后代,就像佳慧说的那样,他们做父母的努力了,进步了,孩子们也会跟着受益,就像前些年,干部子女能优先获得学习和工作的机会。
一夜未眠,天光乍破时赵东林下定决心,排除千难万难参加高考。自己身为男人,觉悟跟斗志不能输给自家媳妇儿!
睡梦中佳慧总觉得有道视线在注视着自己,以为是放放醒了,硬撑着睁开迷蒙的双眼,发现不是儿子醒了,而是丈夫在看自己,佳慧松了口气,本想闭上眼继续睡来着,可他眼里的光芒过于闪耀,闪的让她无法忽视。
“这么早……你看我干嘛啊……”
放放还没断奶,还有喝夜奶的习惯,佳慧半夜喂了一次,觉自然就不够睡了。
这种日子从放放出生一直持续到现在,佳慧深刻体会到了一个母亲的艰难。
没有自己的时间,永远围着孩子转,喂奶、换尿布,时间被切割成了碎片。
当然,幸福与痛苦是并存的,为人母的喜悦足以消弭一切痛苦。
“我已经想好了。”
“恩?”
早上脑子当机,还没开始运转呢。
“我准备跟你一起参加高考。”
佳慧这才反应过来他在说什么,脑子也立刻清醒了过来。
“真的?我就知道你肯定会同意的。”
做了决定后赵东林整个人都放松了,听佳慧这么说,他略带好奇的问,“哦,为什么这么肯定?”
佳慧笑道,“因为你不是一条咸鱼,而是一位有抱负有梦想的年轻人。”
赵东林噗嗤一声笑了。
“瞎说,什么咸鱼。”
他伸手揽过佳慧,软软的媳妇让他有些心猿意马,刚动了心思想为自己谋点儿福利,睡在床内侧的放放突然放声哭了,佳慧一听儿子哭,哪还有心思顾到丈夫啊,一把推开赵东林俯身去看放放去了。
“放放,怎么啦?哦,尿尿啦,是不是不舒服啊,那你等等,妈妈给你换一条干净的尿布。”
放放身上的尿布还是半夜的时候换的,隔了这几个小时,肯定是尿湿了,好在没有拉臭臭,否则一大早就要忙活开了。
赵东林无奈的摇头,自从儿子出生,自己的家庭地位直线下降,这哪里是生了个儿子,简直就是多了个祖宗。
被妈妈抱在怀里的放放睁着滴溜溜的眼睛不哭了,佳慧从床头柜里拿了块干净的尿布,边换尿布边跟赵东林说,“既然决定参加,咱们得快些把名报了,还有村里的工作,你得提前安排好。”
赵东林点头,准备吃了早饭就去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