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二婚妻-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男同志明显比女同志大几岁,关系又很熟稔,也就猜兄妹比较靠谱。
  佳慧笑着摇头,笑容里还带着一丝狡黠。
  “不是,我们是夫妻。”
  对方的嘴顿时张的老大。
  “哦,抱歉,我还真没猜到。呃呵呵。”
  佳慧挥了挥手,笑道,“没关系,那我们先去报名了,谢谢你。”
  对方也后知后觉对着两人的背影挥了挥手,心想,竟然是夫妻,还真是令人意外。
  红色横幅,一张办公桌,一位报名的老师,带着眼镜,桌子上是一堆文件跟表格。
  “你就是董佳慧?”
  这可是全省第二,当初为了抢人,好几个系在打架呢。
  “好,国家规定,减免学费,然后呢,咱们学校的学生,每月有18块钱的生活补助,帮助大家缓解经济上的压力。”
  佳慧点头,这些情况她之前已经了解了。
  报名老师递了份东西过来,说,“这张表格你填一下。”
  佳慧一看,是一张“住宿申请表”,她开口道,“老师,我不需要住宿。”
  老师整理资料的手顿住了,“啊?不住宿,你不是本地人啊。”
  “我家人一块儿过来了,在学校附近租了房,跟家里人一起生活。”
  “这样啊。”老师扶了扶镜框,“那给你登记一下,后续要补什么手续再说。”
  佳慧在登记的功夫,老师对着一直等在旁边的赵东林问。
  “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他以为赵东林也是来报名的,边问边翻看着报名册。
  “我不是英语系的,马上就走。”
  真是奇了怪了,“不是英语系那你来干嘛?”
  “我等我媳妇儿。”
  老师再次扶了扶镜框,先是愣了几秒,几秒后才反应过来,伸出食指在两人间左右晃动,不确定的问道,“你们,你们是两口子?”
  赵东林点头。
  老师哦了一声,又仔细看了看两人,可能是佳慧长的太过面嫩,一点都不像结过婚的,赵东林不说老师还真不会往那方面想。
  没想到两口子能考上同一个学校,他们吴东大学的分数线可不低呢。
  “那,你是哪个系的?”
  “我是经济系。”
  老师点头,心里还是挺佩服的,一个家庭出一个大学生就能改换门庭,一出还出两个!
  这个家庭迟早要兴旺。
  两人报完名在学校转了一圈,有一对夫妻考上吴东的新闻就已经传遍了校园,引起众人的好奇。
  佳慧到家就开始做饭,食材美香已经准备好了。
  倒油,爆香,将食材一一下锅,看她做饭就是游刃有余。
  “嫂子,你们学校怎么样,是不是很古朴,很有年代感?”
  吴东大学可是老牌大学,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今年总共就录了三百八十多名学生。
  宁可录取的学生少,也坚决不能降低分数线。
  “你下次可以去看看,反正就在前面。”
  美香学校明天报名,她的校区离的稍微有点远,得坐公交上下课了。
  “明天你哥陪你去报名,顺便让他给你买公交月票。”
  “我还在想要不要住宿呢,反正就一年半的时间,每天坐公交不是要另外花钱嘛。”
  “坐公交花不了多少钱,但住不住宿舍还是看你自己的选择,你要是喜欢集体生活那就住宿,你要是喜欢跟家里人一块儿住那就回来。你先考虑一下,自己先想想。”
  美香点头应了,她性格其实有些内向,挺害怕跟人相处的,心里更想住家里。
  麻婆豆腐、蚝油生菜、土豆丝这三个菜做起来很快,最后一条鱼多花了点时间,做完后佳慧盛了两段装进盘子里,让赵东林送到后院去。
  先盛起来的这份不加辣,只加了大蒜香菜提味,主要是怕两位老人吃不了辣。
  佳慧的考虑确实是对的,钟道闽胃不好,吃不了辣,佳慧做的鱼甜中带酸,肉质细嫩,味淡鲜香,很对老人家的胃口。
  “嗯,咱们有口福了,这闺女做饭手艺真不错。”
  早上英宝来后院玩,她在择菜,英宝就在旁边看着,软萌萌的特别招人稀罕,别看是个农村小姑娘,年纪也小,已经会被三字经跟十来首古诗词了,最让人意外的是英宝会唱英文歌,一首《Jingle Bell》把老两口都震住了。
  沈念茹问她都是谁教的,英宝骄傲的说,“是我妈妈教我的。”
  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纯洁善良的,佳慧作为后妈,英宝能全身心的信任她,喜爱她,证明这个妈妈做的非常称职。
  同时,佳慧能这么用心培养孩子,没有因为是继子继女而区别对待,这样的胸襟是值得肯定的。
  “吃了饭你去附近转转,看能不能把黑蛋的学校安排下来。”
  大学开学略早,过不了几天,顶多出了正月,小学也该开学了。
  赵东林吃过饭先送东河离开,再回头去了离家最近的吴东中心小学,跟校长谈了半个多小时后,学校同意借读,但有两个条件,一是要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学校才收,二是要给借读费,一次性给五十块。
  “考试咱不怕,以黑蛋的水平,上四五年级都够了,借读费咱也给,只要对黑蛋以后有帮助,多花几个钱也没什么。”说完,佳慧特意交代道,“借读费的事别跟妈说,说了她又得急。”
  五十块钱也不是什么小数目,他们一年的房租不过才一百块钱,要是让张巧儿知道黑蛋上学不仅要给学费书本费,还得再交五十块钱的赞助费,她估计得心疼的晕过去。
  这两天家里花的钱确实挺多,房租,添置的东西,前后也已经上百了。
  赵东林沉默的点头,握着佳慧的手,放在唇边摩挲着。
  他心里的感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佳慧的每一次体贴,都加深了他想一辈子好好对她,一辈子爱护她的决心,也是因为遇到了佳慧,他从未有过哪怕一刻后悔自己当初同意了离婚。
  两人在院子里的对话黑蛋刚好听到了,他垂着眼眸,面上没什么表情,但内心不停的涌动着。
  他懂事的比同龄的孩子更早些,八岁的他,已经有了小小少年的模样,脸庞清秀,穿着浅绿色小唐装,是佳慧给他做的新衣服。
  进城前佳慧给每个人都做了两身外套,“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村里随便怎么穿都好,打着补丁也不怕,反正大家都是一样的,可进城不一样,还是得把自己收拾利索了。
  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有时候能决定很多东西,内在美是一种美,但人与人见面第一眼关注到的还是外在。
  后妈对他的好他是知道的,正是因为知道内心才会感到茫然。
  他无法像英宝一样坦然的喊她妈妈,也没办法坦然的跟她撒娇,向她要求什么,因为懂事的早,因为早早知道她并不是自己的生母,所以即便知道她的好,接受了这样的好,也只能放在心底,不敢表达出来。
  大姑跟他说,后妈愿意带着他来城里,供他上学,他应该一辈子感激她。
  “你这个妈是个体面人,不会做不体面的事,她对谁都好,都是面面俱到,我也不担心你去城里日子不好。家里既然供你上学你就好好上,你看,你爸考上大学了,你妈考上大学了,连你小姑都考上大学了,现在家里一家子大学生,你更得好好努力。”
  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自然该好好学习才有出路。
  不是说佳慧会虐待黑蛋还是怎样,而是黑蛋自身的性格,过于自尊,赵彩霞这个做姑姑的已经看出来了,哪怕以后佳慧愿意给,黑蛋都不一定愿意要。
  这种孩子,就得让他自己努力。
  不过这样也好,人只有靠自己才是真的。
  第二天,赵东林先陪着妹妹美香去学校报名,公交车月票六块钱,买了月票可以无限次坐市内所有公交车。
  “既然这样,还不如回来住了,反正可以无限次乘坐。”
  美香没想到城里坐公交是这样的,本来还担心来来回回花车费,既然这样,不如回来住了。
  佳慧给她算了笔账,学校每月十八块补助,公交车费六块钱,她住在家里省了早晚两顿,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家里做七个人的饭跟六个人的饭差不了多少。
  下午,黑蛋去学校参加考试。
  “这就是赵卓军小朋友?”
  校长见黑蛋长得干净秀气,乖巧懂事的样子,印象就好了一分。
  “这是去年二年级的卷子,你先做做看。”
  校长本来想还拿一年纪的卷子,后来想想,既然已经上二年级了,还是先做二年级的试卷吧,要是成绩实在差,再做一年级的试试。
  他已经想好了,只要一年级的卷子能考到六十分,就让黑蛋留级,算是给赵东林卖个面子。
  虽然赵东林是刚从乡村来的,没钱没背景,但他考上了吴东大学,这年头大学生太吃香了,难说未来有什么造化,不过是多收一个学生的事,犯不着得罪人。
  黑蛋接过试卷,找了个桌子坐下,从书包里拿了支钢笔就开始做题目。
  校长见他拿钢笔就觉有些惊讶,年纪小的孩子,腕力不够,即便用钢笔也写不出好字,因此低年级的孩子大多用铅笔,等黑蛋落笔,校长就被啪啪打脸了,黑蛋的字横平竖直,笔锋走向虽然很青涩,但已经远超同龄的孩子,显然是好好练过字的。
  看来自己是低估了这个叫赵卓军的小朋友,也是,父母都是大学生,有如此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的成绩怎么会差呢?
  黑蛋花半小时做完了数学语文试卷,最后还检查了一遍,校长亲自看分数,拿到试卷后,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看下来两门都是一百分。
  “赵卓军小朋友的成绩非常好,上学期咱们学校二年级只有两位同学考了双百。”
  如果考虑答题时间跟字迹,赵卓军又明显比那两位优秀。
  此时,校长的表情完全变了,之前是客气中带着疏离,现在是完完全全的热切,这样的优等生,他们吴东中心小学必须要啊!
  “赵卓军小朋友的成绩完全合格,另外呢,有这样的好成绩,咱们学校不准备收赞助费了。”
  赵东林对黑蛋成绩并不意外,对校长说的取消赞助费倒是略有些意外,不过能取消更好,谁让自家孩子争气呢。
  “其实赵卓军在家里已经自学到四年级的课程了。”
  “哦?”
  校长来了兴致,以他跟赵东林短暂的接触,赵东林不是个无的放矢的人,他倒真想看看这个赵卓军小朋友的实力在哪里。
  校长兴致勃勃从抽屉里拿出了两份四年级的考卷,“赵同学,要不,你把这份考卷做一下?这是四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试卷。
  黑蛋接过试卷,直接开始答题,这次的答题时间长一些,数学计算的题目增多,语文还多了小作文。
  五十分钟后,黑蛋把试卷交给了校长,校长迫不及待开始阅卷。
  十分钟后,校长赞叹的放下手中的红笔,眼中的满意简直快溢出来了。
  “赵卓军同学实在是太优秀了,双百!连作文我都找不到扣分点。”
  作文题目是描写夏天的景色,200字,黑蛋写了夏天的乡村风光,写了苍翠繁茂的山林,田野里的蛙鸣,雨后的泥鳅,成群的麻雀,还有水中跳跃的白肚鱼。
  “太阳西下,天边染上了红彤彤的颜色,牧牛的老人从山脚下回家,空气中弥漫着清香的味道,那是大家开始做晚饭了。”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八岁的孩子写出来的作文!
  现在,别说什么赞助费了,就是倒贴学费这个学生他也收了!
  校长陷入思考,按照赵卓军的年龄,下学期应该上三年级,可他已经自学了四年级的内容,而且掌握的很到位,那是不是该让赵卓军直接跨过三四年级上五年级呢?
  可一下子跨两级是不是太多了,他们学校很少有跳级的情况,起码在他担任校长期间还没有过。
  “这样吧,直接跳到五年级有点太过,以赵卓军同学的成绩,开学直接上四年级绝对没问题,你们家长的看法呢,同不同意孩子跳级?”
  今天是赵东林陪黑蛋来的,来之前佳慧也说了,以黑蛋的成绩,完全可以跳级,赵东林刚刚提的那句也是刻意说给校长听的。
  “孩子能学,咱们做家长的肯定举双手支持,不会给孩子拖后腿。”
  赵东林冠冕堂皇的话听在校长耳里却仿佛天籁一般,他甚至想好,要让赵卓军参加硬笔书法比赛,参加作文比赛,也不知道这孩子还有没有其他特长,等正式开学了,得让老师好好挖掘挖掘。
  “那行,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咱们学校三月十号开学,四年级一班,这个班的师资力量是最好的,祝愿赵卓军同学能够有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
  出了校门,赵东林拍了拍黑蛋的肩,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今天表现不错,你妈知道了肯定高兴。”
  赵东林没察觉这话哪里不对,平常跟英宝放放说惯了,黑蛋倒是听出来了,但他并没有开口纠正,因为对他而言,佳慧就是母亲,他也盼着她能高兴,盼着她能为自己感到骄傲自豪。
  到家后,赵东林说了黑蛋在学校的表现,赞助费的事也说了,反正最后用不着给钱,说了也无妨。
  佳慧很欣慰的拍了拍黑蛋的头,“我就知道咱们家黑蛋没问题,是最棒的孩子,上了四年级学习也不能松懈,要继续努力知道吗?”
  黑蛋乖巧的点头。
  张巧儿的眼都快笑没了,这一刻,她觉得自己这么辛苦来省城确实是值得的,黑蛋这么好的娃,在村里上学浪费好材料了!
  不过张巧儿在高兴的同时又有些失落,想到大儿子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小儿子的日子就有些落魄了。
  她想着,东林东河两兄弟感情好,等东林出息了,肯定愿意帮衬弟弟一把。
  十指也有长短,一个家里头的亲姊妹,也总有日子好或不好。


第六十三章 
  学校开学后; 所有人的生活都回到正轨中。
  佳慧送黑道上学时发现小学旁边就是幼儿园; 回头时她去找人咨询; 英宝的年龄已经达到了上幼儿园的要求; 因为是公立幼儿园,学费也不高,一学期三十六,伙食费另交; 十块钱一学期。
  回去后佳慧就问了赵东林,要不要送英宝上幼儿园。
  “城里的孩子都上的; 不过是咱们村里不讲究这个。”
  城里孩子的父母大多是工薪阶级,送孩子上幼儿园托儿所符合工薪阶层的要求; 而农村呢,孩子随意拉巴着长大就行,再者; 也没那么多老师来看孩子。
  赵东林摸了摸脸; 进城后真可谓花钱如流水; 英宝要是上幼儿园,一年一百块可就下去了。
  “你看呢?咱们家的经济大权可是由你掌握的。”
  赵东林把决定权踢给了佳慧; 佳慧看出了他的小心思,白了他一眼。
  “我看还是送吧,早点接触集体对她有好处,这样妈也能轻松些,在家只要把放放照顾好就行了。”
  当然,主要的还是想让英宝接受正常的教育; 对佳慧这个后世穿来的人而言,幼儿园是孩子的必经阶段。
  “当然了,咱们也不能坐吃山空,等学校放假,咱们好好转转,说不准能想出什么挣钱的法子。”
  这年代最挣钱的自然是干个体工商户,该干什么怎么干,佳慧一下子还真没点子,得结合实际情况来。
  赵东林恩了一声,“让你受委屈了,不该让你操心钱上的事。”
  说实话,进城后赵东林是有很大压力的,在村里,他一个月工资六十二是上乘收入,能给佳慧很好的生活,但在城里上学,不仅没有收入,还在不停的花钱。
  “妇女能顶半边天,咱们是夫妻,什么事都要一起承担的。”
  就这样,英宝也上了幼儿园,张巧儿轻松了很多,白天只要带好放放,傍晚再去接英宝放学就行,黑蛋大了,放学了可以自己走回来。
  “大家好,我叫谢明礼,是你们的辅导员,今后的四年我将陪着大家一起走过校园生活。”
  辅导员穿着一件军绿色的中山装站在讲台上,他三十来岁的年纪,讲话慷慨激昂,很有感染力。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不管是年龄上还是生长环境都是各不相同,但能够聚到一起都是缘分,今天是正式上课前的一次见面,大家来做个自我介绍。”
  辅导员的话说完,同学们依次上台做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来自海城的叶丽丽,今年十九岁,我的爱好是……”
  “各位同学好,我是来自庆市的徐沧海,今年二十七,是标准的老三届……”
  “大家好,我叫董佳慧,来自江口县胜利公社,今年二十四岁,很高兴考入吴东大学,跟大家成为同学,今后的大学生活里,希望能跟大家一起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佳慧在台上说话的时间,台下部分学生在窃窃私语。
  “她是谁啊?我在宿舍没见过。”
  “是不是不住宿啊。”
  “长得还挺年轻的,不像二十四的样子。”
  “她可真白,穿的也不差,家里条件应该不错。”
  英语系一共收了四十九个学生,其中二十八位女生二十一位男生,相对于女生看中穿着打扮外,男生则更多关注女生的长相和气质。
  已婚的男生稳重些,那些年轻的男同学则没有太多顾虑。
  从佳慧进入教室,就已经吸引了部分异性的目光。
  “这位女同学长的不错,我觉得她是咱们班最好看的,二十四岁,也不知道结婚了没有?”
  “应该没有吧,我看她也不像结了婚的样子。”
  “二十四还没结婚,在我们那就算老姑娘了。”
  “老姑娘怎么了,这么好看的老姑娘送我,我要!”
  “我感觉叶丽丽也挺好看,小辣椒一样。”
  “得了吧,我可不喜欢那种泼辣的,女生嘛,还是得温柔些。”
  周若森旁边,一个名叫鲁刚的男生跟另外一侧的男生窃窃私语,周若森对这种小学生式的自我介绍接受不良,加上父亲逼着他放弃首都的第一志愿,他是怀着不痛快的心情来吴东的,整个班级会议,他一直低着头。
  “她笑起来真好看。”
  鲁刚的话音刚落,佳慧的自我介绍也完成了,大家纷纷鼓掌,辅导员没让佳慧下去,摆着手让大家停一停。
  “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董佳慧同学呢,是以全省第二的成绩进入咱们学校的,她高考的英语成绩是满分。”
  佳慧一开始也没料到辅导员会特意介绍自己,诧异之后站在台前,脸上维持着淡淡的微笑。
  而台下的同学在听到辅导员的介绍后,看佳慧的目光明显有了变化。
  一直低着头的周若森闻言也抬起了头,佳慧淡淡的眉眼,笑容中的小梨涡就这样闯入了他视线,有种甜甜的感觉,让他想到了小时候吃过的麦芽糖。
  周若森的家庭背景挺身,就是传说中的**,之所以学英语,是因为他来自外交官世家。
  他的第一志愿是首都的大学,因为爷爷在吴东疗养,他爸让他过来“替父代孝”,多陪陪老人家。
  周若森抗议过,可在父亲面前,他这个做儿子的显然没有任何话语权,加之吴东大学也是全国排的上号的大学,英语系的教授又是他爸的师兄,周若森只能不甘不愿的来了。
  本以为凭着自己的家学渊源,自己的英语成绩一定名列前茅,没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第一次班会课,周若森什么都没注意听,只记住了一个叫“董佳慧”的名字。


第一节 课,发音练习,佳慧与周若森并列第一,遥遥领先。
  佳慧的优秀是因为上辈子进行过系统的英语学习,而周若森的优秀完全得益于家庭氛围,得益于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
  “经过这节课的测试,我对大家的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说差异还是挺大的。”
  最优秀的两位跨过大一直接上大三大四都没问题,而大部分呢,只能算勉强摸到了英语这门学科的边。
  “咱们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历史性的问题我不想多说,既然考上了大学,大家应该尽可能多花时间提升自己。咱们上课没有课本,课本还在研究阶段,那接下来的课,我每一节课提出一个主题,大家自己课后做准备,从下节课开始,每位同学轮流上台发言。”
  这种开放式的教育另同学们感到了极大的压力,大家这才切实有了已经是名大学生的认知。
  下课后,教授交给董佳慧跟周若森一个任务,让他们自己排练一个小短剧,内容不限。
  “你们俩的基础比其他同学好,今后要多吃些苦,带着其他同学一起进步。”
  教授离开后,周若森跟佳慧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雀跃跟欣喜,就是没有紧张。
  “你的发音很好,是正宗的英式发音。”
  周若森率先开口。
  “你的发音也很棒。”
  受家庭熏陶,周若森的发音是标准的美式发音。
  两人一起走出教室,交流着教授布置的作业,佳慧认为刚开学,短剧内容尽量有趣简单,不需要太复杂。
  “嗯,你的想法很好,那我们先把主题讨论出来,再设计情景对话。”
  周若森同意了佳慧的观点,沿着走廊下楼梯后,周若森还在说话,就见佳慧突然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