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二婚妻-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师们陆续出现,美香很礼貌的跟大家打招呼,大家相互做了自我介绍。
  “崔宗逸还没到?就剩他了,这小伙子上班也不积极,今天来了个漂亮的实习老师……”
  从听到“崔宗逸”这个名字开始,美香就感觉自己出现了幻听,办公室的门口出现响动,美香回头,就看到一张熟悉的脸,背对着阳光出现在她眼前,正是她学生时代暗恋的那位男同学,崔宗逸。
  原来崔宗逸高中毕业后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毕业后于初中任教,教物理。
  崔宗逸看到美香也挺吃惊,没想到会买学校碰到她,当初听班里同学说美香参加高考,考上省里的专科师范,没想到竟然安排到他们学校实习了。
  美香的脸不知不觉发着烧,换做以前,她肯定害羞的话都不敢说,经过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又跟着嫂子做生意,她的个性也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害羞。
  只不过遇到自己一直放在心底的人,心脏多少还是会砰砰跳,也不好意思跟对方对视。
  “赵美香同学,你就先听课,有不懂的问问其他老师。”
  美香点头答应,态度温顺乖巧,主任看了很满意。
  虽然这位女学生看上去过分年轻,但只要她听话,不惹事,业务能力强,年不年轻也没什么。
  *****
  吴东大学,教授喊了佳慧跟周若森到办公室谈话。
  “你们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各方面应该要比一年前进步。现在呢,班里你们两一直属于学的不错的,我对你们的期望大于其他学生,这一点相信你们自己也能够看出来。”
  吴东大学作为省重点大学,能够考入吴东的,莫不是数千数万人中选□□的。
  进入校园后,同学们求知若渴,学习非常刻苦,完全做到了披星戴月。
  在同学们如此刻苦的努力下,大家的进步自然都是瞧的见的。
  个人进步属于纵向比较,如果横向进行比较的话,佳慧跟周若森肯定还是遥遥领先于众人,毕竟中的两个,一个有前世的记忆,一个则是家学渊源。
  “这两份资料你们拿回去,一周内翻译好了拿给我看。”
  佳慧跟周若森一人拿了一份,翻开看,是一份学术方面的论文。
  既然是学术方面的,涉及到的专业术语自然很多,之后,佳慧天天泡图书馆找资料,力求精益求精的完成。
  就这样,挑灯夜战了一周,佳慧终于在时间截止点前完成了。
  翻译作业交给教授时,教授让他们在对面坐下,翻看他们的翻译内容。
  佳慧感觉自己回到了小学,那种老师面批作业的时候,非常紧张,这种紧张源于害怕老师的失望跟否定,怕自己做的不好,达不到老师的期待。
  教授一边翻看着,偶尔在纸上写几个字,画一个圈,过了近半小时,两份翻译资料检查结束。
  教授把资料放在书桌上,双手合住,看着他们说,“你们的作业我看完了,你们来说说看,自己认为自己的完成情况如何?”
  佳慧跟周若森相互对视了一眼,周若森先开口说,“我认为自己完成的还可以,为了这个资料我特意去钢铁厂了解过,还是很符合实际的。”
  教授点头。
  “是,你翻译的确实不错,如果说一百分,可以给你打90分,还有十分扣在哪里,就是阐述不够精确,这是国外的研究报告,国外的技术比咱们国家先进,发展比怎们国家迅速,很多国外有的技术咱们国家现在还做不到,这部分翻译你无从考察,自然就有了出入。”
  教授的话非常中肯,周若森听完后了解了教授的意思。
  “是,我应该更加严谨一些。”
  点评完周若森的作业后,教授把目光转向佳慧身上。
  “佳慧,你觉得自己的作业完成的如何?”
  佳慧在脑子里把翻译资料过了一遍后开口说,“我认为自己还是有一些翻译的不到位的地方,涉及到专业领域,我也是似懂非懂,虽然查了很多资料,可能还是不够严谨。”
  教授笑了,“你倒是认错认的快,你这篇翻译,一百的话我给你九十五分。”
  两人都算合格了,教授又安排了新的翻译工作,直接跟他们表示,如果翻译被采用能够获得稿费。
  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急切苛求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翻译工作需求量大,作为英文系教授、学者,不少人找上门请他翻译,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就算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既然两位得意门生通过了考核,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翻译后他最后把把关就行。
  *****
  “我明天要出一趟远门。”
  这天赵东林从学校回来就跟佳慧说了这事。
  “去哪啊?”
  “教授带我们去游学,可能要花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教授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去年十二月份,在党中央举办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里,领导人提出了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跟着,报纸上、广播上报导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拉开对内改革的大幕。
  而城市里,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整个社会正处于一种巨大的社会变革中,教授不愿纸上谈兵,想带着学生们出去走走看看,看得多才能思考的多。
  “你在家不要想我。”
  出去游学赵东林是高兴的,唯一不高兴的一点就是要跟媳妇分开。
  他抱着正在叠衣服的佳慧,恨不得把她嵌进怀里。
  “谁想你啊。”
  佳慧假意推他,手上却没用什么力气。
  突然,赵东林一把抱起佳慧,托着她的大腿,那双明亮的眼睛紧紧盯着她的脸。
  毫不夸张的说,佳慧能感受到他眼里射出来的,狼一般的“绿光”。
  “我得把这半个月的公粮交足了。”
  佳慧脸色绯红,呼吸也跟着急促起来,抿着嘴横了他一眼,口是心非的说,“谁要你的公粮啊,你自己留着吧。”
  赵东林轻笑一声,他太了解媳妇了,嘴上从来不饶,其实心软的很。
  他遵从着内心的感受,低头噙住了佳慧的唇。
  夫妻两正吻的难舍难分,屋外响起了放放说话的声音。
  “爸爸,鱼,鱼!”
  原来赵东河从学校回来经过鱼汤,塘主刚好打了鱼上来,他见黑鱼又大又新鲜,就买了一条十来斤的大黑鱼回来。
  “噔噔噔”,放放推门进来了,佳慧刚忙推开赵东林,从他怀里跳下来,掩饰的夹着耳边的头发,赵东林狠狠吐了口气,低声骂道,“这个臭小子!”
  佳慧红着脸睨了他一眼,牵着放放的手出了房间。
  放放抬头看着妈妈,奇怪妈妈的脸为什么那么红,很像哥哥跟他说的关公的大红脸。
  佳慧剐了鱼片,做了一大锅酸菜鱼,鱼骨炖汤,用撇去鱼骨的汤煮了鱼汤面,一家人吃的冒热汗。
  “真好吃,下次我遇到了再买。”
  “也别经常买,偶尔吃一两次行了。”
  一条鱼几块钱,张巧儿是过惯苦日子的,现在家里伙食已经很不错了,不能天天的大鱼大肉,把孩子们的嘴吃刁了。
  “奶奶,没事的,伯娘煮的什么都好吃,我们绝对不会挑食。”
  “就是,妈妈煮的豆腐都比别人好吃,嫩嫩的香香的,味道可好了。”
  佳慧笑着给英宝夹了一片鱼肉,突然感觉谁的腿在桌下碰到自己,佳慧让了一次,以为是谁不小心的,谁知让过后对方的腿又碰了上来。
  佳慧不动声色的看过去,从裤子颜色判断,竟然是赵东林,而此时的赵东林呢,明面上在一本正经的吃着饭呢。
  晚上赵东林说到做到,把佳慧吃干抹净,交足公粮,酣战过后,佳慧躺在他怀里。
  “吃饭的时候你怎么回事,一点也不注意影响。”
  赵东林抱着佳慧,嘴唇贴着她的额头,声音似叹似息轻声说,“你没感觉出来,我这就叫‘吃豆腐’。”
  佳慧顿觉无话可说。


第七十二章 
  赵东林跟着教授游学去了; 离开后佳慧还真有些不适应; 从两人结婚到现在; 还真没分开过这么长的时间。
  没丈夫配佳慧决定自己找事情干; 许久不做衣服; 佳慧有些手痒了; 就约着婆婆一起去商场看看。
  “妈; 听说商场里上了一批新衣服; 咱们也去看看呗,有合适的买两件。”
  换季了,每次换季佳慧总要添两件新衣服,这是前世留下的习惯,除了大人; 还有家里的几个孩子; 黑蛋长得特别快; 去年单穿的外套今年已经嫌小了; 特别是裤子,裤腿短了一截。
  还有石头; 长得也特别快,赵东河虽说心疼孩子,但这种细致的事情总没有佳慧想的周全。
  一听媳妇说去商场买衣服,张巧儿连连摆手,“哎呀,我有衣服呢,用不着买新的; 你要买你自个儿去看,千万别拉着我去。”
  “妈,做儿媳的想孝顺您,您就跟着一起去呗,不能大家都有就您没有,那我心里多不自在啊。”
  这媳妇太会说话,张巧儿听的眉开眼笑,咯咯咯笑道,“谁能说你不孝顺?别人问我,你儿媳咋样啊,对你好不好,我都说好着呢,样样都好,一个不字都没有。”
  这倒是实话,张巧儿从来不在外人面前说佳慧如何如何,同理,提到婆婆佳慧也直说好字。
  “这是因为妈对我好,我这叫‘投桃报李’。”
  张巧儿文化程度不高,成语什么的不大会,但并不影响她理解佳慧的意思,笑的可高兴了。
  省城的商场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两人从公交车上下来,牵着放放的手,一起走进了商场。
  放放对卖吃的地方印象深刻,特别是那些花花绿绿的铁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各种好吃的。
  他拉着佳慧往右边拐,直接拉到了卖食品的柜台,指着一个红底白兔的盒子,说要。
  “那是饼干,你想吃咱们散称就行了,自己家吃用不着买铁盒子装的。”
  放放扁着嘴想哭。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了一个技能,调皮捣蛋被大人教育的时候就开始扁嘴哭,张巧儿很吃这套,佳慧是不允许这样的。
  这会儿他扁嘴,佳慧坚持说不可以,身后的张巧儿有些受不住,顾虑到媳妇在教孩子,没抬脚上前。
  放放多聪明,知道从妈妈这里突破不了,从佳慧身旁穿过去,直接抱上了张巧儿的腿,仰着头,眼里闪着泪花,张巧儿直接心软了。
  “要不……咱就买一罐?”
  得,现在不止一人可怜兮兮的看着佳慧,连婆婆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那就买一罐吧,买回去跟哥哥姐姐一起分享知道吗?”
  买这种饼干是要票的,佳慧跟赵东林现在是学生的身份,除了粮票,学校并不发其他票种,佳慧的这些糖票、奶粉票、饼干票,都是沈念茹给的。
  她是真把佳慧当闺女疼,对家里几个孩子非常照顾。
  听妈妈好不容易松了口,放放破涕为笑,连连点头。
  最后到底买了一罐饼干,买完后两人带着孩子去看布料跟成衣。
  “几个孩子要添新衣服,裤子都短了,我还想给美香做两件,她要工作了,得穿的体面些。妈,你看你有没有喜欢的衣服或者布料。”
  “你们买就行了,我不用买,之前你给我做的那些,又不坏又不破,穿在身上都挺好。”
  “那也得挑一件啊,不能全家都有新衣服穿就您没有吧,那就是我这个做儿媳的不是了。”
  在佳慧好说歹说下,张巧儿选了一块料子,成衣太贵,她是真舍不得花这个钱。
  上次过年回来,赵东林已经帮她把缝纫机搬过来了,佳慧买了不少布料,就准备自己会去做,她倒不是舍不得花钱,主要还是嫌弃那些衣服不好看。
  汪梅穿着格子条纹的改良中山装,踩着高跟鞋来商场买东西,她看上了一条玫红色的丝巾,上次有一批货来她没赶上,这次提前跟相熟的营业员说好,给她留了一条,今天就是来拿丝巾的。
  经过一楼楼梯口去二楼时,汪梅猛的转身,她仿佛听到了前婆婆的声音。
  “我穿这花样是不是太俏了,哪有五六十岁老太太穿这么鲜亮的。”
  张巧儿边说边笑,佳慧给她比的是一块黑底印花的布料,张巧儿之前穿的都是蓝灰黑,没穿过这种印花的。
  “这好看,最衬你了。”
  张巧儿呵呵笑了。
  “你干妈穿这种布料好看,我就是农村来的老太太,穿了不合适。”
  “干妈的我也买了,这个是你的。”
  张巧儿还想说啥,一直默默看着的营业员笑着说,“老人家,你家媳妇这是孝敬你呢,你安心接着就是。”
  商场营业员大多是看人下菜的,佳慧一下子买了这么多块布,还专挑好的,营业员就知道他们条件不错。
  汪梅这一转发现,不是她敏感,那个老太太真的是她的前婆婆张巧儿。
  汪梅心中充满疑惑,张巧儿怎么会出现在省城,还是商场这么上档次的地方,她身边那个长得不错挺年轻的女人是谁,坐在小板凳上吃饼干的是不是赵家新添的孙子。
  怕自己的位置曝光,汪梅另找了个地方观察,发现他们买了不少东西,光是布料就买了七八块,那个女人叫张巧儿妈,小男孩叫张巧儿奶奶。
  本以为自己离开后赵家的日子不会好过,赵东林只能找一个没什么见识的农村媳妇儿,没想到赵家的日子竟然越过越好,这让汪梅平静的内心荡起涟漪。
  *****
  早晨,美香在宿舍后面的一户人家吃过晚饭后,迎着阳光走向学校。
  就读一中的都是家住在附近的学生,因此学校没有食堂,住在宿舍的老师们在居民家中拼伙,美香也加入了拼伙的队伍,一个月五块钱,包三餐。
  这几天吃下来,荤素搭配,尽管受益还比不上自己,但每天能准时吃上热饭,已经非常令她感动了。
  路上遇到不少一中的学生,看到美香,知道她是学校新来的实习老师,都很有礼貌的喊她“赵老师”。
  第一次听到“老师”这个称呼时美香非常感动,差点哭了,对她而言,只要学生们喊她一天老师,她就是他们永远的老师。
  “叮铃铃”的车铃声响起,美香回头,是崔宗逸。
  “早啊,赵老师。”
  崔宗逸就是云县人,时光在他身上没有留下太多印记,他还是那么英俊帅气,笑起来还是那么阳光好看,一如美香记忆中的那个青年。
  两人本就是一个办公室,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美香跟其他老师处的都挺好,唯独跟崔宗逸,总是不大好意思跟他单独说话,一靠近就会觉得不好意思。
  崔宗逸主动打了招呼,美香也笑着点头。
  “早啊,崔老师。”
  本以为打完招呼他就离开,没想到崔宗逸竟然下来,推着自行车跟美香一起往前走。
  “你……”
  两人同时开口,听到对方说话又同时愣住。
  崔宗逸看着脸颊通红的美香笑了。
  “你先说。”
  美香哦了几秒,跟着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忘了。”
  崔宗逸笑了,“这样啊,你还跟以前一样,文静,不大爱说话。”
  他说这句时语气非常轻缓,眼睛也是看着美香的,美香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听到这话诧异的转头看了他一眼。
  一是没想到他会说这句,如果不是他自己敏感的话,这话是有着暧昧的。
  另一个,她没想到崔宗逸对她有印象,上高中的时候她学习不是最拔尖的那几个,因为内向的关系,常常是不说话的,就像透明人一样。
  而崔宗逸呢,长的好,成绩好,还是县城人,特别多的女孩子喜欢他。
  她一直以为这么优秀的男孩子肯定早早结了婚,结果他竟然还是未婚。
  这几天,办公室的老师们总拿她打趣,说要给她介绍对象,还有老师把她跟崔宗逸凑到一块。
  “美香,咱们小崔同志也是单身青年,听说你们还是高中同学,现在又在一个学校里,这是多大的缘分,你们不妨考虑考虑。”
  *****
  半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进了四月份,赵东林终于回来了,背了一麻袋的特产,有核桃、桂圆、红枣、柿干、桃肉干等,都是好吃中吃的,大人孩子都爱吃。
  分了些给干妈干爸,还给美香寄了一些。
  “媳妇儿,我在外头可想你了。”
  祖国河山虽好,还是家里舒服,他可算理解人家说的“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话的意境,想当初在部队,风餐雨露的,从来不知疲倦,只想着往前冲,现在开始迷恋家庭的温暖了。
  这十来天,汪梅时不时过来看一眼,远远见过一次黑蛋跟英宝,见到过赵东河石头,就是没见过赵东林。
  她已经拐弯抹角的赵附近的人打听过,知道赵东林跟他的二婚老婆都是吴东大学的学生,两人感情很好,有三个孩子。
  大家知道赵东林离过婚,具体为什么离的没人知道,也知道黑蛋不是那二婚媳妇生的,还说黑蛋成绩好,不仅跳了级,次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不过大家普遍不清楚英宝也不是那二婚媳妇生的,还当那二婚媳妇生了一儿一女。
  这天汪梅又来了,她躲在一颗树后头,就见一个穿着军绿色圆领汗衫的男人在院子里做木工,手臂上的肌肉隆起,充满了力量感。
  虽然很多年没见,汪梅还是一眼认出这是赵东林。
  那个女人娇笑着拿了个毛巾给他擦汗,赵东林侧头亲上了她的手背,女人笑着睨了他一眼,赵东林看向屋内,见没人注意,搂着那女人的腰肢,女人受力后弯腰,赵东林在她唇上亲了一口,女人显然生气了,捶了他胸口一下转身回屋了。
  四月,天气渐渐回暖,汪梅却感觉自己的心寒如严冬。
  在那几年的婚姻中,赵东林何时对自己这么亲近过?
  每次从部队回来探亲,总是不停的走亲访友,两人一天到晚除了被窝里,说不上几句话,没想到,自己跟他离婚反倒成全了他跟另一个女人。
  太阳渐落,晚霞当空,黑蛋牵着英宝的手往家走,身后还跟着一个不停叨叨着的石头。
  “我今天跟陈大胖比,我打中了七个,他才打中三个,被我狠狠甩在了后面。”
  “江小翠的辫子好长,上课的时候不停的晃来晃去,今天还扎了个红色的头绳,我给她解了,她转身瞪我,我也瞪她,她说要去告诉老师,我说你去啊,我才不怕你,我哥是赵卓军,然后她就不说话了。”
  黑蛋在学校里完全是校草般的人物,长得秀气,成绩永远是第一,参加各种比赛都能得奖。
  他还没有一般成绩好的学生的高傲,不管同学有任何不会做的题他都会耐心讲解。
  除此之外,他的穿着永远干净整洁,课桌课本也永远整齐有序,青春少艾,十来岁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这样的小男生可不是有很多女生喜欢嘛。
  黑蛋比同年级的女生小两岁,但他发育好,个子高,加上他性格沉稳,跟其他同级男生比并不显小。
  汪梅这是第二次见到黑蛋,因为刚刚见到赵东林,心中有些意难平,把她对黑蛋的母爱牵引了出来。
  她的视线随着几个孩子进了院子,看到佳慧,英宝甩开哥哥的手,冲进了佳慧怀里。
  “妈妈,我在学校好想你啊。”
  这父女两说的话还真是如出一辙,仿佛买一送一的。
  “今天在学校乖不乖?”
  英宝用力点头,“恩,可乖了,老师还表扬我了呢。”
  “哥哥,姐姐!”
  放放从屋里跑出来,抱着黑蛋的腿笑,黑蛋弯腰把二十多斤的放放抱在怀里。
  “进去吧,今天煮了牛肉面,你们不是都爱吃嘛。”
  “妈妈不管做什么饭我都爱吃。”
  “你个小机灵鬼,嘴甜的咧。”
  英宝得意的笑了,捧着佳慧的脖子靠在佳慧肩上。
  等他们都进了屋,汪梅才移动了自己站的僵硬的腿。
  那个小姑娘是自己的女儿,当初自己离开时,她还是个丁点大的奶人儿,几年过去,小奶人长大了,已经长成了可爱漂亮的小姑娘,可这个小姑娘管另一个女人叫“妈妈”。


第七十三章 
  汪梅回城后先是进了纺织厂; 当了个小干事。
  回城的事是前男友帮的忙; 算是辜负她的一种补偿。
  回城后汪梅想跟前男友再续前缘; 两人却是发生了不正当关系; 但那男人只是犯了大多数男人都有的病,到嘴的肉不吃白不吃,想让他离婚不可能。
  “该还你的我已经还了,我已经不欠你什么。”
  “范思平; 你是人吗; 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不跟我结婚为什么要跟我发生关系。”
  “汪梅,你别好笑了行不行,是我强迫你的吗?男欢女爱的事儿; 快活的可不止我一个人。”
  汪梅脸色刷白。
  “你以后别再找我了,咱们两好聚好散。”
  说完范思平就走了; 留下汪梅一个人心里空荡荡。
  后来,汪梅在省工会举办的联谊活动中遇到了她现在的丈夫栾伟,两人处了一段时间结婚。
  栾伟家境不错; 父亲在政府部门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