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年代二婚妻-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龙香水,男士用也可以,或者你可以送给心仪的女士。”
女人爱美,爱漂亮,到她已经有一瓶了,跟周若森的关系也没好到可以接受礼物的程度,佳慧自然不会接受。
周若森伸出去的右手顿住,意外于佳慧一眼就认了出来,还心痛于她说的那句送给心仪之人。
他苦笑一声,收回了自己的手,将盒子握在手里。
这瓶香水,或许终其一生也无法送出,因为它已经被心仪的人拒绝。
…………
十一月,佳慧收到了大哥董爱华的来信,信中说大宇村已经开始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他询问之前佳慧提到过的水果种植。
佳慧立刻给他回了一封信,详述了水果种植的优势,还有蔬菜种植和养殖业。
“咱们不能墨守陈规的生活,得努力寻找通向理想的突破口,开启一种新的模式最初总是困难的,如果哥哥们选择了这条路,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她写明利弊,将选择权交给他们自己,而且也只有他们自己有了这样的主观能动性,未来才能克服一切困难。
董爱华收到信后给家里人看,询问众人的意见。
“那就干呗,干什么都得吃苦,谁还怕吃苦啊。”
“我相信佳慧,她是大学生,脑子聪明,她说好的一定好。”
“我觉得吧,水果挺贵,比大米面粉贵多了,那种水果肯定比种水稻种小麦挣钱。”
“佳慧还提到了蔬菜种植跟养殖业,怎么打开销路也跟咱们说了,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她说的办法都是可行的。”
“咱不提别的,就说赵家的那个大姑子,以前过的一般,条件还不如咱家呢,如今呢,在县里开了个小饭馆,生意好的不得了,每天从早到晚能接一两百个客人,不说多,一个客人挣一毛,一天还有二十来块,一个月就六百,一年就七八千了。”
开饭馆这事当初也是佳慧想出来的,佳慧对婆家大姑子这么好,还能坑娘家兄弟?
“我把丑话说在前头,你们要干呢那咱家就干,但不论好坏,心里不许有想法,哪怕最后没挣钱,也不能埋怨佳慧。”
陈桂香给大家打了个预防针,儿子儿媳们纷纷点头答应了。
“妈,你看你把我们想哪儿去了,我们是那样的人吗?”
“就是啊妈,我们知道佳慧都是为了我们好,我们自个愿意的,做不好也不会赖别人。”
一家人商议后还是决定干,董爱华把一家人的决定写着给佳慧说了。
从村里到省城,一封信寄了两天。
“你哥怎么说?”
拿到信,赵东林也一脸好奇的问了。
“他们愿意干,问我具体怎么准备。”
国家发布的文件里指出,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也就是说,那些荒地、山地,可以通过承包的方式获得。
佳慧嫌回信慢,耽误时间,打了个电话给大宇村村委会,让人给自家哥哥带话,下午三点钟准时给他电话。
“你妹让人带话了?”
村委会的人在地里找到董爱华,陈桂香远远看到了,当时没立刻过去,而是回家了才问。
“是,让我下午三点去村委会接电话。”
董爱华捧着碗吃了一大口饭,在地里干了一早的活儿,他肚子早饿了。
“电话费很贵的,妹打个电话也得花不少钱吧。”
“哼,你妹为了你们,什么时候可惜过钱了?”
刘秀云嘴快,随口说了句话又被婆婆怼了,她知道自己的话说的确实不漂亮,赶紧又圆了回来。
“哎呀,妈,我嘴快,说错话了,我当然知道妹对咱们好,每次回娘家都给大家带好些东西,整个村都找不到妹这么孝顺的闺女。”
刘秀云找补完,赵丽娟也跟着附和,“可不是,村里谁不羡慕咱妈好福气。”
陈桂香这才笑了。
“我福气好不光因为儿子闺女孝顺,也因为咱家找了三个懂事的儿媳,我一直都说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咱们家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不会越过越差。”
三儿媳齐齐点头,不过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也只有她们自己才知道了。
下午三点前,董爱华到村委会守着电话,整三点,佳慧的电话打了过来。
“哥,国家现在非常支持荒地种植,你去找浩田哥,跟他打听一下咱们队承包荒地的价钱,还有山腰那块。”
先打听好价格,再根据家里的经济情况看承包多少。
当然,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一时不凑手,佳慧也能拿一点出来支持,最近靠着翻译工作她也挣了几百块。
“还有,你得跟浩田哥说好,咱们承包是得签合同的,还必须签长期合同才行,毕竟种植业是一项长期的投资,不能咱们刚种上就到期了,最后给别人做了嫁衣。”
佳慧说的意思董爱华完全明白,等两人说完话,挂上电话就去了董浩田家。
“你们家想承包队上的荒地山地?”
董浩田怎么也没想到董爱华是为这件事上门的,村里的农田刚分好,董爱华这就惦记上那几片荒地了。
“是,我看队上有不少荒地,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利用起来种点其他的。”
董浩田抽了口烟想了想,空出来的荒地都是不合适作物生长的,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清理,留着也没什么用,既然董爱华要,承包给他倒也无妨,不过他也没有立刻给出肯定的答复。
“这事之前没有例子,我即便是队长也不能空口白牙的说,这样,我找队上几个叔伯问问,看看大家的想法。”
董爱华点头。
“价格上别太高,太高了我也出不了这些钱,咱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的事。”
董浩田走后,赵菊花过来问。
“说要队上的几块荒地。”
“要我说,这肯定是佳慧跟东林想出来的主意,人家是大学生,脑子里挣钱的法子多着呢,要不,咱们也跟着后面承包点儿,他们种啥咱也跟着种啥?”
听了媳妇的话,不可否认,董浩田是有点心动的,但他想了想后还是拒绝了,觉得这样有些不大地道,得脸皮多厚才干的出来?
几年后,董爱华三兄弟因为种植业养殖业的成功,一跃成为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提前一步迈入万元户的大门后,赵菊花一直埋怨丈夫的优柔寡断跟死要面子,否则自己家早就已经富起来了。
而董浩田自己呢,嘴上不说,每天睡觉前也忍不住后悔当初的选择,还因此有了失眠的毛病。
好在他痛定思痛,错过了这次机会后,紧紧抓住了后头的机会,包工程、开饭店、搞房地产,到九十年代中期,资产已经累积了几千万。
第八十九章
上午,董浩田就给了董爱华答复; 承包荒地年租金十二块钱一亩; 山地一亩五块。
“这是大家一起商议出来的结果; 你要是承包的多了还能再少点儿。”
这个价钱不是闭着眼睛瞎说的,而是经过合理计算的。
这年头,还没有杂交水稻,种植水稻小麦的亩产并不高,大约一亩地两三百斤,其中一半得交公粮。
按小麦市价一毛六一斤计算; 三百斤小麦不过四十八块钱; 去除公粮; 再去除人工肥料; 剩下的收入并不多; 何况这是荒地,不是正经的耕地。
至于山地的租金就更加高不了了,那么一大片; 除了捡柴火抓山鸡野兔; 当不得什么用。
荒着也是白荒,收拾起来费事; 给别人拿去种还收不到钱呢,承包出去好啊,每年闭着眼队上都能有笔收入,不亏。
“这样……”,董爱华算了算; 家里有三千多块钱的存款,是一家老小忙了这么些年攒下来的。
有这些存款,本来还觉着自己忙的不错,起码超过村里大半人家,没想到正经干件事钱就不凑手了。
三千多块钱,承包一年都不够,还得买果树,买菜种,买鱼苗,买肥料,佳慧还说了,别指望第一年能挣钱,拉的是长期计划,起码等到第二年了才成。
“那我回家跟家里人商量一下租多少。”
董爱华先回家跟家里人说了,大家的意思是,荒地租个五十亩就行,多了伺候不了,山地伺候起来更麻烦,虽然价钱比荒地便宜,也不用多承包,几十亩完事儿。
董爱华又去村委办公室给佳慧打电话,把这个情况还有家人的意见都跟佳慧说了。
为了便于联系,佳慧留了两个号码给董爱华,一个是学校传达室的,一个是家附近商店的,董爱华估摸着这个时间佳慧在学校,往传达是打了电话,没想到还真找着了她。
“妹,情况就是这样,你说咱家承包多少合适。”
佳慧不同意山地只承包几十亩,可能大家平常看惯一样东西后,已经很习以为常了,并不觉得靠着它能创造出什么财富,但她作为具有后世灵魂的人,了解很多靠着土地发家致富的案例。
“哥,荒地承包几十亩我同意,太大了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咱们现在的能力不足以胜任,但我的建议是,山地你得多承包一些,山上除了能种果树,还有种植药材,如果咱们这里气候合适的话,以后还能引进茶叶,包括畜牧业,养鸡养羊,那不就是天然牧场吗?”
“现在大家的思想还没有拐过弯儿来,咱们承包是咱们沾便宜,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再想承包就不是这个价格了。”
佳慧记得她曾经看过一个农业科教的栏目,讲的是一个养殖专业户如何养殖山猪的故事。
“家里要是钱不凑手,我这里还有些,过几天我要回去一趟,给你带回去?”
“你要回来?”
董爱华本想问佳慧回来干啥,后来想起佳慧的大姑姐生娃了,估计为的是这事。
“我婆家大姐孩子满月,得回去看看。”
果然,佳慧是为这件事才回来。
学校的事情太多太忙,同传专业训练,省委实习,还有元旦晚会的主持跟表演,是想办法抽出来的时间。
董爱华打了电话回家后,把佳慧的意思回家说了,家里人想想也是,老话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上的宝贝挺多,要是多承包些山地,那以后山头都算自家的了。
“那就多承包些山头,那离咱家最近的那片都承包下来。”
“那得不少钱吧?”
刘秀云又没忍住开了口。
“怕什么?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家里还有我还有你爸,还能把你们压垮了?”
既然婆婆这么说,刘秀玉你就不说话了,反正小姑子说了,家里缺钱她能支持,反正这钱又不从自己口袋里掏,她怕什么呀,大不了跟着出些力,亏了算不到她头上,赚了她还能跟着得好处。
事情就这么定了,董家确定承包五十亩荒地,还有离家最近的那座山的朝阳面儿,至于背面,那是另外一个村子的,两个村子在山顶种了颗树,以树为界,各不干扰。
“这么多?那一整片山地你们都要了?”
董浩田听董爱华说完,差点儿没惊掉下巴。
“是啊,横竖都是伺候,干脆都包下来算了。”
董浩田点头,心想他们家还真是有钱,那么一大片,快上千亩地了吧?
真人不露相,有些人家吧看上去普普通通,没想到家底那么厚实呢。
“行,我下午带人去量地,你们跟着一块儿看看。”
量山地不比平地,得边爬山边测量,董浩田找的是村里几个年轻机灵的小伙,这一量就从中午量到了天黑,量下来是七百三十二亩七分,那七分就不算了,直接按七百三十二亩计价。
这天晚上,董家一家人都没心思吃饭,这么些地,回家算算,每年租金就要付四千多块,现在家里所有存款加起来还不到这个数,就算队上同意半年支付一次租金,压力也着实不小。
万一不挣钱呢?万一亏本了呢?那可是全家人几十年的存款啊!用一分就少一分。
陈桂香拿起筷子,拍了拍桌子,声音响亮的说,“好了,都别垂头丧气的,已经决定了的事,尽想些不痛快的也好不了,不如吃饱了饭干起来。”
“爱华,你明天把钱给你浩田哥送去,等地一划下来,大伙儿都去地里收拾,早一天收拾出来就早一天能挣上钱。”
陈桂香发完话,众人仿佛有了主心骨一般,瞬间来了精神。
是啊,家里虽然少了钱,但同时也多了那么多地呢!一想到屋后那一整片山都是自家的,生出了拥有了全世界的自豪感。
“哎,好,那咱们赶紧吃饭吧,这菜要是凉了,我就端去厨房再热一热。”
周银娣也高兴,家里这些大事小事都是交给自己男人办的,兄弟三个里,公婆最信得过的还是自家男人。
女人就是这样,自家男人有面儿了,自己也跟着有面儿了。
至于董爱民董爱国呢,大哥生下来就是大哥,父母对大哥委以重任是应该的,自己没啥好争抢的,有父母在,还能让自己吃了亏?
再说刘秀云跟赵丽娟,嫁进来就比周银娣晚,这么些年大嫂都是婆婆心中第一得意的儿媳,她们跟自己丈夫一样,早就习惯了婆婆这样行事,一家人和和气气,既不争也不抢,和谐的很。
五十亩荒地,七百三十二亩山地,半年的租金是两千一百三,董浩田给抹了三十块钱的零头。
…………
赵彩霞十月底生的孩子,是个小姑娘,张巧儿打电话报的喜,说小闺女长得又白又胖,是个小美人胚子,跟大丫小时候像的很。
赵彩霞生产后,张巧儿跟美香一起轮流伺候赵彩霞月子,李旺平一个人忙不来饭馆的生意,李家的几个妯娌凑上来帮忙。
说起李家,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李家条件不如赵家好,李旺平也不是父母最宠爱的孩子,赵彩霞嫁过去,因为性子柔顺,被几个妯娌挤兑,一开始过的并不如意,后来婆婆去世,兄弟几个分了家,日子才好了些。
分家的时候,他们夫妻分到的家产是最少的,做饭没有铁锅,吃饭没有碗筷,赵彩霞家里家外的忙,还有两个孩子照顾,冬天手冻成紫满头,不小心磕破后生了老大的疮,要不是张巧儿担心闺女去看了眼,恐怕赵彩霞都不愿回娘家吱声。
现在呢,夫妻俩开饭馆里,谁都知道饭馆生意好挣钱,这几个兄弟妯娌终于逮着机会往前凑了。
“今天琳琳怎么样,闹觉了没有?”
“没有,睡的挺乖的。”
赵彩霞在美香宿舍坐月子,饭馆环境嘈杂,肯定不适合产妇孩子住,美香想到宿舍里还有几个空屋子没人住,经校领导同意后,就让赵美霞在这里坐月子。
美香把鸡汤放到床头柜上给大姐喝。
“店里怎么样?生意好吗?”
“挺好的,客人很多。”
“你姐夫呢,忙的过来吗?”
家里人没把那些糟心事告诉赵彩霞,就怕影响她坐月子的心情。
“恩,找人来帮忙了。”
美香把米饭递了过去,“姐,你别担心,先吃吧,等琳琳醒了你又没时间好好吃饭了。”
赵彩霞点了点头,开始喝起了鸡汤。
事实上,店里现在一团乱,今天几个妯娌还吵起来了,收钱也收的一塌糊涂,姐夫急的不行,可他太老实,说又说不过别人,最后还给别人带跑了。
人家说了,都是亲兄弟,打折骨头连着筋,现在兄弟有困难,他们都是来帮忙的,不让帮,那你就是心眼小,爱计较,揪着以前一点小矛盾不放,我们都不计较了,怎么,你还放在心里呢?
这些话要是跟大姐说了,美香觉着大姐能起到吐血。
佳慧跟东林东河兄弟,趁着周末,带着孩子一块儿回来了,两兄弟先去了饭馆儿,佳慧直接来了赵彩霞这。
“大姐。”
佳慧笑着推开门,赵彩霞刚好下床准备给琳琳洗尿布。
这年头哪有什么尿不湿啊,尿布都是手洗的。
“我来吧,这水有些凉。”
“不用,我兑点热水就行了。”
“没事儿,我这个做舅妈的,给外甥女洗个尿布怎么啦。”
佳慧把带来的东西放下,笑着说,“姐,你先放着,我看看我外甥女再洗。”
琳琳睡的香喷喷,嘟着小嘴,手也特别小,皮肤白里透着红,佳慧一看就感动的不行,记忆将她拉到了放放刚出生的时候。
“真好,孩子是世界上最单纯最美好的存在,太棒了。”
“你这么喜欢孩子,应该多生几个。”
佳慧摇了摇头,“精力有限,忙不过来,在喜欢也不能可着劲儿的生呐。”
再喜欢能生一个足球队?
“你生,妈给你们带,实在不行我帮着带。”
佳慧笑了,“姐,看你说的,我们就是随缘,真来了肯定会要的。”
为了学业,他们非常认真在避孕,佳慧也跟赵东林谈过,她是不想再怀孕了,家里已经有三个孩子,黑蛋跟英宝虽然不是她生的,但她对他们的关爱是相同的,视如己出,一样盼着他们成才,盼着他们独立自强,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赵东林表示尊重佳慧的意愿,毕竟生孩子受苦受累的是佳慧,怀放放的时候,看到她吃不好睡不好的样子,他也挺心疼的。
所以,在生育问题上,他完全尊重佳慧的意愿,夫妻俩的共识就是,不刻意要,有意外也坦然接受。
当然,这种情况也只需要维持几年时间,再过些年,国家就要实行计划生育了。
第九十章
赵东林跟赵东河两兄弟下车就带着四个孩子直奔饭馆,到饭馆后发现情形不对; 李家人竟然像主人一样在饭馆招呼客人; 甚至连收钱的工作都包办了。
李旺平的嫂子见到他们俩,没有露出丝毫尴尬神情; 笑着迎上来说; “他亲家大哥二哥; 你们回来了?哎呦,还当你们在省城忙的没功夫回呢; 孩子已经生了十来天了。”
这番话说的没头没尾; 赵东林皱着眉头没有理会; 张巧儿在厨房帮忙,黑蛋带着弟弟妹妹去厨房叫奶奶。
“呀; 你们咋来啦?你爸你妈是不是都来了?”
“爸跟叔在外头。”
“我妈去大姑那看小妹妹了。”
见到孙子孙女; 张巧儿很高兴,她跟女婿说了声,带着孩子离了厨房。
当初为了照顾大闺女生产没有跟着儿子儿媳去省城,张巧儿心中一直有愧,现在闺女顺利生产,虽说是个女娃,但他们不是重男轻女的人家; 男娃女娃一样的疼,没啥区别,就是李家人突然冒出来,让她很是窝火。
她一面儿照顾闺女照顾小外孙女; 一面儿帮着女婿看顾厨房,不想在店里吵架闹事,这才隐忍到现在。
今天两儿子回来,张巧儿顿时有了种找到主心骨的感觉。
“你们吃饭了没有?想吃点什么,面条呢还是饺子?”
这会儿正是午饭时分,餐馆里就餐的人不少,有单个吃的,有两口子吃的,也有三五成群来吃的。
坐了半天的车,孩子们确实饿了。
“我们想吃面条。”
“行,奶奶等等给你们做去。”
李旺平借着上菜的功夫跟东林东河碰了个面,不敢直视他们,眼神一直躲着。
“姐夫,这是怎么回事?”
赵东林问的自然是李家三妯娌的事,李旺平听明白了,李家人也听明白了。
李旺平还没开口,李家大嫂先说了。
“他亲家大哥,我们是来帮忙的,彩霞不是生娃了嘛,我们也是好心。”
李家二嫂也帮着腔道,“是啊,一家人,有困难了还是得伸把手。”
赵东林要是看不懂这什么意思这么多年的米就算白吃了,就是一群厚颜无耻的亲戚,竖起亲情的大旗打秋风来了。
赵东林笑了笑,带着孩子们坐下,一人点了一碗面条,放放跟英宝两人分一碗。
“吃完了咱们去看看大姐,晚上还得回村。”
这么些人,县里肯定是住不下的,住招待所又费钱,另外,佳慧明儿还得回娘家一趟。
至于李家的事,等他们了解清楚了情况再说其他。
但愿她们都是诚心来帮忙的。
吃完了,赵东林给佳慧他们带了午饭,跟东河一起去了美香宿舍楼。
这会儿美香也从学校回来了,佳慧正在跟她说结婚的事。
季家已经算好了日子,腊月十八办婚礼,也就是过年前十来天。
那时候学校已经放了寒假,各人都有时间,不大完美的就是,佳慧没有太多时间帮着筹备。
“你结婚的衣服是男方准备?”
季家很有诚意,礼金八百八十八元,十条香烟,二十斤水果糖,县城十桌酒席,还有流行的四大件,手表、自行车、半导体收音机跟缝纫机。
算下来,美香跟季振峰结婚,季家得花四五千块。
“阿姨说要帮我买两套衣服,我自己也买布做了几件衬衫跟外套,衣服够穿了。”
美香一开始有想过请嫂子给她做一件结婚穿的喜服,她知道嫂子在做衣服上很有点子,但嫂子现在太忙,要上课,要做家务,还要带孩子,上次哥写信回来,说嫂子已经在省委实习了,美香就更不好意给佳慧添麻烦了。
“转眼咱们美香也要嫁人了,我得想想送你个什么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