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二婚妻-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我就去跟你菊花嫂子说,让她约个时间咱们见见,不管成与不成,他之前帮了你的忙,说声谢谢也是应该的。”
  说完,陈桂香笑着起身,心里对这次相亲格外看重起来。


第十七章 
  陈桂香帮董佳慧拿了主意,赵菊花那头也很快回了消息,相亲的日子就定在两天后的下午,地点就是赵菊花家。
  “看来这位赵书记对你还真挺上心的。”
  村里的书记,一个村子几个大队,大大小小的事情多着呢,见天去公社开会啥的,可他们这头一回消息,那头就赶紧就把相亲的时间定下了,不用多说旁的,这态度就已经显出了对方的重视来。
  厨房里,陈桂香一边心里美滋滋的揉着面团,一边对着烧锅的闺女董佳慧说。
  “妈,八字还没一撇呢,你说这些干啥呢。”
  董佳慧的脸在灶火的映照下红彤彤的,不知道是火光照的还是被陈桂香臊的。
  其实这会董佳慧心里有些没底,穿越前她是真没相过亲,感觉这种行为就跟把自己摆在货架上供人任意参观挑选一样,她身边相过亲的姐妹都说相亲不靠谱,真爱遇不上奇葩倒是一朵朵,这更加坚定了她誓死不相的决心。
  对她而言,灵魂的契合高于一切的外在条件,找一个有房有车工作好家庭优的男人就一定幸福吗?为什么年轻人的结婚率越来越低而离婚率越来越高呢?外在因素合适了,真正相处起来时却发现,彼此内心的差距像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样深且长,无法契合。
  穿成董佳慧后她小打小闹的相了两次,每次不用自己变态陈桂香就仿佛受了屈辱一样先替自己否了,可这次情况不一样,陈桂香显然动力真格,对那位赵书记满意的不得了,董佳慧一下子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两天后,董家吃了饭,陈桂香让几个儿媳收拾锅碗,自己带着董佳慧换了衣服出门去了。
  “妈这大中午的干啥去啊?”
  刘秀云看婆婆带着小姑子出门,她在厨房伸着脖子往外看,她就是好奇心重,不管什么事都喜欢追根究底,嘴里又藏不住秘密,这也是陈桂香没把这次相亲的事跟三儿媳说的原因。
  闺女跟赵书记的事能成那是皆大欢喜,万一成不了,不闹大了面上也没那么难看,省的旁人在私底下议论,说她闺女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另两个妯娌埋头做事懒得搭刘秀云的话茬子,明眼人一看还不懂?佳慧出门前特意收拾过,穿的是那天走亲戚才穿的白衬衣,就是咱妈,头发也是整理过,之前脚上那双泥了的鞋换成干净的了。
  这么郑重能为什么呀,还不是佳慧的婚事,不过妈这次一个字都不跟家里吐露,悄悄带着佳慧就走,事情确实透着些不同寻常。
  老大的跟老三家的对视了一眼,都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些兴味的神色来,只有刘秀云,不动脑子,嘴巴倒是勤快的很。
  七月底的太阳**的很,一出门董佳慧就觉得自己要被晒化了,她穿着白色的短袖衬衫,黑长的直发编了个麻花辫甩在脑后,头上戴着个竹编的草帽,阳光照射下,帽檐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阴影。
  这年头农村的年轻女性流行的是刘胡兰头和双角麻花辫,刘胡兰头太老成,双角麻花辫又过于幼稚,每次看到村里的小姑娘大丫头穿着碎花的衣裳,梳着两个麻花辫,她都会想起那首着名的《小芳》。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的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更神奇的是,村里还真有不少叫“小芳”的姑娘。
  董佳慧穿的这件白衬衫是家里人一块买布回来做的,也多亏了董佳慧给人做衣服缝缝补补,跟人置换了两张布票,她自己出钱给家里人扯布一人做了一件。
  白衣服穿着显精神,就是容易脏面,一般只有出门走亲戚才会穿。
  出门前董佳慧原本穿的是件湛蓝色的短袖衬衫,陈桂香让她回屋去换,董佳慧看了看自己这身,没什么问题,至于好看不好看的,是人穿衣服不是衣服穿人,不过为了不让陈桂香继续叨叨,董佳慧到底还是换了那件白的。
  陈桂香扭头看了眼闺女,心里又高兴又心酸,高兴的是闺女的脸色转过来了,仿佛回到了十八岁当姑娘的时候,心酸的是这几年到底是让姑娘吃了苦,受了罪,要不是卢家那茬子,凭她姑娘这么优秀,什么样男人配不上?也不会为了一个赵书记这么患得患失。
  董浩田家,赵东林已经到了,赵菊花招呼他在堂屋喝茶,董浩田作为主人陪客。
  “东林,你先坐着歇歇,桂香婶子跟佳慧妹子等会儿就该到了。”
  赵东林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掩饰了嘴角噙起的笑容。
  按理说他早就过了毛头小子看见自己喜欢姑娘就夜不能寐抓耳挠腮的年纪,但自从他心里做了决定后,他确实时不时会想起董佳慧。
  他欣赏她的端庄柔美,欣赏她对事物透彻的理解和认知,也欣赏她对晚辈的教导和关心,这种爱慕中夹杂着欣赏的感情以前从未有过。
  如果说董佳慧像一株静自芬芳的芙蕖,前妻汪梅就是一片火热的映山红。
  “来了来了。”
  赵东林的思绪正在飘散时,赵菊花的声音将他的注意力拉了回来,顺着赵菊花手指的方向,赵东林看到了那个,让他心心念念了几天的姑娘。
  “婶儿,佳慧,可把你们给盼来啦。”
  董浩田家院子周围种了不少竹子,竹子喜湿,种在河边,一路顺着小河堤过来时仿佛吹了一次天然空调,把董佳慧焦躁不安的情绪也降了下来。
  几人站在屋檐下迎她们,董佳慧低着头有些不大好意思,赵东林的视线早就隐晦的在她身上转了个圈,等人靠近后,他反而正人君子般不看董佳慧,把注意力就集中到了陈桂香的身上。
  “婶子好,我是赵东林。”
  赵东林身材高挑挺拔,一脸正气,跟人对视时眼里透着坚毅和诚恳,偏他脸上又带着笑,那种奇异的,混着踏实稳重又让人有亲近之感,陈桂香对他印象大好!
  “哦,好,这位就是赵书记吧!”
  赵东林脸上绽了个笑容,他微微扶着陈桂香的手臂把她带进屋里,嘴里含蓄谦逊的说,“哪里是什么赵书记,婶子喊我小赵或者东林就好。”
  几句话的功夫,陈桂香已经被赵东林哄的眉开眼笑,董佳慧站一旁看着,对这位赵书记是发自内心的佩服起来。
  “今天咱家可是热闹,大家都坐着说话,喝点大麦茶解解渴,来,佳慧,你别一个人站着,过来嫂子这边坐。”
  按赵菊花安排的位置,董佳慧跟赵东林刚好面对面坐着,赵菊花端了杯大麦茶让董佳慧喝。
  “婶子你还真别说,佳慧看起来透着一股斯文劲,连喝水都比旁人秀气几分。”
  赵菊花这话一夸,董佳慧喝水差点呛了,她红着脸咳了两声,感受到赵东林的眼神停在自己身上时,董佳慧耳框都红了。
  董佳慧进屋已经脱了草帽,一张白里透红的小脸,乌发浓眉,眼里含着笑,笑起来眼下的卧蝉更添一种温婉的味道。
  赵菊花心里啧啧称奇,这佳慧还真是越来越好看了,不说跟她几个月前回来时差别多大,就说小时候,佳慧确实是个挺秀气的姑娘,但也没好看成这样啊,也难怪赵东林一眼就看中了呢。
  只能说“相由心生”,董佳慧现在的模样跟她本人的样子越来越接近,因她的变化是一天天积累的,董家人每天看不觉得有什么差别,像赵菊花这种隔了挺久见一次的才能看出董佳慧的不同来。


第十八章 
  “婶子,我刚好有个事想请教请教你,要不咱到那屋说去。”
  赵菊花这是有意给今天相亲的两个主角接触的机会,这属于相亲中的惯用套路,陈桂香明白,在座的其他人心里头也都明白。
  “行,那我就跟你一块去叨叨。”
  见面十来分钟,聊了些基本情况,陈桂香对赵东林总体来说挺满意,除了年龄比闺女大的有点多外,其他各方面的条件都称得上好,起码比卢成元那个玩意强多了。
  她从善如流的跟着赵菊花去了隔壁屋,董浩田也借口村里有事处理离开了家,堂屋里顿时只剩下了董佳慧跟赵东林两个人。
  董佳慧低头看着手里捧着的搪瓷茶杯,白色的瓷底,绘着两个穿着军装的男女,图画上方用红色的字体写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暗黄色的大麦茶上漂浮着几颗炒熟的大麦,另外一些已经沉到了杯底,请原谅董佳慧对相亲这种形式真的是应付不来,此刻除了尴尬还是尴尬。
  “董同志,我的情况你应该已经了解了,我之前在部队,三个月前才专业回乡,我家里有两个孩子,父母身体健康,有个没出嫁的妹子,跟弟弟一家住在一个院子里头。”
  “家里是四间瓦房,院子挺大,我妈在家养了五只鸡还有一头母猪,我在村里的工资是五十六块钱一个月,过年过节另外发福利。”
  “家里的两个孩子,大的今年四岁,小的才八个月,平时都是我妈跟我妹带着。”
  从赵东林开口,董佳慧就一直听着,他的嗓音属于低沉的那种,可能是在部队时间长,说话的语气沉稳有力,让人听上去有种坚定不移的感觉,仿佛他说的不是自己的事,而是在陈述别人的情况一样。
  “因为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我深刻的明白夫妻间相互信任理解的重要性,我现在要找的并不是一个讲究着过日子的女人,也不是图谁来帮我照顾孩子,我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生活中的革命伴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咱们一起把今后的日子过的和和美美。”
  这番话是董佳慧没有预料到的,说内心毫无触动是不可能的,她抬眼看了看对面的赵东林,谁知道赵东林一直在看她,这么一看两人的视线就对上了,董佳慧慌忙的移开了视线,只记得他目光里的真诚从容和淡淡的忧虑。
  “我……”董佳慧开口,刚说一个字感觉自己的喉咙发紧,她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说话。
  “赵书记,我之前见过您两次,不瞒您说,我对您的印象挺好的,觉得您是一位非常正直值得别人敬重的人。我的情况您也应该知道,是被婆家赶回来的,传言不大好听,说实话在农村一个离过婚的女人想找个合适的对象真的是挺难的,您的条件这么好,找了我您就不怕别人背后议论您吗?”
  董佳慧说的都是自己的心里话,趁着一切没有开始,她把所有的困难摆出来,事实上,在问出来的那一刻她就已经知道了赵东林的答案,赵东林这样的男人绝对是“谋定而后动”的男人,如果他真在乎自己的名声他是不可能请人来做媒的。
  别说她矫情什么的,在这个年代,她一个农村户口,连去城里打工的资格都没有,出门就跟古代一样,要村里出具的户籍证明。
  她能去哪,能去干什么?就是高考那也得几年之后,一个离了婚的女人,这个时代背景能容得下她一直留在娘家吗?
  即便陈桂香这个当妈的对她不错,也只是给她提供一个栖息之地,让她在娘家呆着不至于流落街头而已,这几个月,陈桂香从来没有放弃给她找下家的想法,因为对陈桂香而言,对董家人而言,一个女人最好的归宿就是找一个好人家嫁了,既然上次吃了亏,那这次就好好擦亮眼睛找找,不能让闺女再受委屈。
  这已经是董家最大的仁慈,很多婚姻不幸的女性,她们没有娘家的庇护,只能一天天熬着日子,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猪狗不如。
  问题再次回到原点,一个离了婚,还被前夫家盖了戳说不能生的女人能嫁给谁呢?
  穷的娶不起媳妇的单身汉?死了媳妇拖着几个娃的鳏夫?还是腿脚不便身体有毛病的残疾?
  赵东林是她可选择范围内的最佳选择,更何况她对赵东林印象是真的不错,她还不至于清高到看不上人家赵书记。
  “这一点你放心,过去的事咱们不提,你嫁给我就是我媳妇,我一定会护着你不让你受任何委屈。”
  赵东林的话坚毅不已的砸了下来,董佳慧心里满意极了。
  “您是军人,我相信您说的话,一定会说到做到的。”
  这一次,董佳慧没有再逃避,而是鼓起勇气抬起头,勇敢的跟赵东林对视了。
  “谢谢您赵书记,我也不拿什么乔了,嫁给你我是愿意的。”
  赵东林开始愣了一瞬,很快就勾起了嘴角,舒畅的笑了。
  “那真是太好了,你也不用喊我‘赵书记’,喊我名字就行,要是不好意思,结婚前先叫同志也可以。”
  董佳慧红着脸点头,刚刚那句话是她鼓起很大的勇气才说出口的,要是她面前坐的是别的男人说不准就觉得她脸皮厚,可董佳慧相信赵东林的为人不是那样,现在看来自己确实是赌对了。
  两人在堂屋说话声音不大,屋里的赵菊花侧着耳朵也只大概的听了两句,什么孩子,什么“护着你不让你受委屈”之类。
  “咱们该出去看看了吧?也不知道他们两谈的怎么样了。”
  陈桂香心里也急,但她看上去比赵菊花要淡定些。
  “行,那咱们就出去看看,佳慧性子内向,估摸着不肯开口。”
  赵菊花想起佳慧的性子,点头赞同道,“那是,还是得有人在旁边递递话茬子才行。”
  说定后,两人整理了下头发就出了房间往堂屋去了。


第十九章 
  “婶子,我跟董同志已经说好了,今天回去就看日子上门说亲去。”
  一直担心两人没话说谈不拢的陈桂香跟赵菊花,刚从屋里出来就被赵东林一句话打懵了。
  “你们这是……都说好了?”
  陈桂香的心情有些复杂,按道理她该高兴,从闺女离婚后她就一直盼着闺女找个合心意的丈夫,这赵书记要模样有模样,要工作有工作,性子也好,跟之前卢家那个简直一个天一个地。可心里头这么想吧,发展太快她又有点回不过神来,感觉心里空了一块,不过陈桂香很快就调整了心态,闺女有人了是好事,都这时候了,哪还管什么发展的快不快啊,就是明天结婚办喜事她也得高高兴兴送闺女出门子。
  回家的路上陈桂香就跟喝多了酒上头,走路一脚轻一脚重,董佳慧跟在她后头,陈桂香突然停住脚步时董佳慧没注意,一鼻子撞在了陈桂香背上。
  “妈,你怎么突然停路中间啊。”
  董佳慧捂着鼻子,眼里都撞出眼泪来了,陈桂香看着闺女的模样,白皮子水波眼,瞪起人来一点狠劲也没有,就跟打情骂俏似的,难怪那赵书记看上了呢。
  她叹了口气,心底压着的一丁点不情愿也打消了,不管怎么说自家闺女是二婚,找赵书记这样的在别人看来都算高攀,这年头吃公家饭的都是香饽饽,别说赵书记比自家闺女大十来岁,就是二十来岁也有人抢着上门当后娘。
  “我还当你脸皮薄不好意思跟人家说话呐,没想到你自己都应了。”
  董佳慧这才回过味来,敢情陈桂香因为今天相亲没派上用场心里不痛快呢!
  她走过去搂住陈桂香的手臂,俏声解释道,“妈,我这不是听您的话嘛,是你说赵书记条件好人也好,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他都主动问我了,我难不成还拿乔说自己不乐意啊,万一人家当了真不找我了,到时候你又要说我的不是。”
  陈桂香撇了撇嘴,她反正是发现了,这闺女平时不说话,跟个闷了嘴的葫芦一样坐半天一声不吭,可要是真跟她掰扯什么事,那小嘴就跟机关枪一样“突突突”,别人不一定说的过她。
  “我是怕你答应的太快显不出你的矜贵来,哪个女孩子相亲不要多看看多说说,你可好,我跟你菊花嫂子进屋才多大会啊,你自己就应下了,可真有你的。”
  这就是当妈的矛盾之处,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她急的跟什么一样,恨不得出现一个差不多的就把闺女打包送出去,找到合适的了她又希望自家闺女能矜持一些,一定要让男方显示出自己的诚意来。
  董佳慧哪能不知道陈桂香的想法啊,她挽着陈桂香的胳膊噗嗤一声笑着说,“妈,你放心吧,赵书记是部队里出来的,人家做事有自己的原则,他答应了的事一定会说到做到。”
  她看人一向挺准的,赵东林那种五官端正眼神坚定的人从面相上看就非常可靠。
  陈桂香又忍不住撇嘴了,这八字的撇还没撇下来,闺女就已经满口说赵书记咋好咋好,这傻姑娘哦,可怎么让人放心呐,心眼这么实诚可得遇到个好男人才行啊。
  **********
  赵东林傍晚吃饭的时候跟家里人说了这事,全家惊的筷子都掉桌上了,谁能想到赵东林不声不响的自己找了个媳妇啊,他之前对找媳妇这事可是一点都不着急呢。
  “大宇村董家?董长福家的小闺女?”
  虽然不是一个村,但一个公社大家七拐八绕的沾亲带故,多多少少认识,赵东林说到大宇村董家闺女,张巧儿最先反应过来的就是董长福家的小闺女董小娟。
  董长福跟董长贵是亲兄弟,这董小娟就是董佳慧的亲堂妹,今年二十,比董佳慧小一岁,因为父母宠着,从十七八岁说人家开始一直左挑右捡没说到合适的,因此二十了还没对象。
  张巧儿没见过董小娟,心想儿子看上了应该不差,赶明儿自个找个由头去大宇村瞧瞧那姑娘长啥样,能让一直不肯松口的榆木儿子张口主动提结婚的事儿。
  谁知道张巧儿心里刚做好打算,那头赵东林就否定了她的猜测。
  “不是,是长贵叔家的闺女。”
  “啥?”
  这下不是掉筷子,张巧儿直接把筷子拍在了餐桌上。
  “长贵家的?我告诉你,我不同意!长贵家就一个闺女,半年前离婚的那个,在公社里闹的沸沸扬扬,你要是真娶了她我跟你说,我们全家都得跟着受别人议论,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张巧儿话说出来赵家其他人都看向赵东林,以为是张巧儿自己弄错了,自己儿子(哥哥)怎么会找个离婚的女人呢,谁知道赵东林不仅不反驳,还点头承认了。
  郑月芬跟丈夫赵东河对了一眼,他们是夫妻,彼此的想法对方大概都能猜到,总归都是震惊的,只是震惊的点不大一样。
  “你说说你,那么多黄花闺女不要你要个离了婚的二手货,你脑子是进水了还是被门板给夹了?”
  赵东林早就知道他妈的反应不会小,这也是他没有提前跟他妈通气的原因,要是早说出来,压根就不会有自己跟佳慧相亲的事,他妈一定会从中搞破坏。
  “妈,你这么说就不对了,按理说我也是个离婚的,找个离过婚的媳妇不是挺好吗,大家半斤八两谁也不嫌弃谁,怎么到你这我离婚没事,人家女方离婚就成二手货了呢?”
  张巧儿梗着脖子哼了一声,“怎么着,你还为了别人教训起我来了?男人跟女人能一样吗,要是早几十年,男人还能三妻四妾的娶呢,再说了,她为什么离婚你不知道?咱家娶一个不会生孩子的女人回来干什么,你也不想想,为什么她离婚半年了到现在都没找着对象,因为别人都比你脑子清楚,不会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你上赶着愿意去做好人好事,还是个党员,是个村支书,说出去得笑掉别人的大门牙。”
  张巧儿越说越生气,赵东林也放下手里的筷子,一脸正色的看着他妈,拿出了在部队里跟指导员促膝长谈的劲头。
  对他而言,只要自己决定了的事就必须做到,没有翻不过去的高山,没有战胜不了的对手。
  “妈,你这种想法不对,首先咱们伟大的领袖M主席说了,男女平等,因此不存在男人跟女人不一样的问题,其次,我娶她不是为了生孩子,我已经有了黑蛋跟英宝,往后把他们两照顾好了就行,我不需要更多的孩子。”
  这个时代还没有计划生育,家家户户人口多,生的多的十来个也有,尽管生活条件艰苦,很多家庭还挣扎在温饱线上,但大家普遍的认知就是“人多力量大”。
  孩子生了,有饭吃有衣穿就行,家长们没时间带就变成大的拉巴小的,在村里经常能看到半大的孩子抱着或背着一个更小的孩子,这就是所谓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从内心里来说,赵东林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十多岁进部队当兵,因为他的勤奋好学,有幸成为部队领导重点培养的对象,在部队接受过高等教育。
  他读过军事著作,也看过不上国内外名著,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将他造铸成一位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力及完善思维逻辑的男人,他认为,人性的弱点不可避免,这个世界上很难碰到对继子继女视如己出的后妈,特别是当这个后妈有了自己的孩子后。
  人都会选择性的对别人好,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毫无疑问内心深处肯定会选择亲近自己的孩子,一碗水端平只是说的容易。
  他看上董佳慧,不在意她是不是离过婚,他看中就是这个人,相信她会对黑蛋英宝好就足够了,至于她不能生育这点,在他这里根本算不上什么缺点。
  “妈,您就听我一次,我找佳慧是为了咱家好,之前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