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宇宙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项目负责人是机械工程学院的教授; 神龙见首不见尾,布置完工作就走,主要负责外联。
那个号称与一汽大众有业务往来的就是他。
这人五十多岁; 肚腩微凸,但是喜欢穿防风衣和户外鞋,面对男生不苟言笑; 面对女生偶尔会逗趣; 有点冷幽默。
林小诗进组就受到热捧。一来是学长介绍的,学长在组里负责工作任务的上传下达; 有一定的江湖地位。
二来; 骨感的身板儿; 配上及腰的长发; 额头光洁; 眉眼清秀,被人一逗,大眼睛一眨; 活活扇得你小心脏少跳两下。
所以,有林小诗在的场合,罗教授也会不自觉地抖几个段子。
陈一天没那个天资。他的专利被纳入报告,他的人被当成垫被的。
暑假里,原来做基础数据的本科生不在,陈一天无怨无悔地顶了上来。
他什么活都干:打字、复印、做PPT……外协做实验,有个殷钢材质的防撞试验件,他独自把东西搬上小面包车,到机加厂钻孔,再坐着小面包跟着件一起回来。
虽然项目启动了一段时间,可是比赛时间越是临近,工作量越是翻倍,而且一个比一个紧急。
这个暑假,因为这个项目,他比上学还忙,有几次,等数据等到午夜,他干脆在行军床上窝一宿。
第二天醒来,冷水洗把脸,继续干。
罗教授会给每个人发一点津贴,不知道是学校的统一安排还是学校给了项目负责人授权,暑假里,陈一天多拿了600块。
在上大学之前,陈一天从没为钱发愁过,但是现在,600块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他的奖学金全用来给于乔买药了,陈奶奶没有收入,虽说子女条件好,都会补贴一些,日常吃喝绰绰有余,可于乔住院也花去不少。
王大夫那边,因为和于乔的“医患关系”超级匹配,他早就不指着赚于乔和陈一天的钱,早先一副药300元,一个月要1200元。
现在只收200元,只是个药品成本和加工费,极大地缩减了陈一天的支出。
和之前遇到的大夫一样,王大夫也流露了同样的担忧:女孩子要来月经,成年之后病情朝哪个方向发展,谁也说不好。
陈一天把之前大夫的治疗步骤说了——摘除脾,有一定的治愈率,或者换骨髓。
王大夫不置可否。
※※※※※※※
于乔小学毕业时,陈一天正在搬砖吃土。
“挑战杯”中,他把榫铆与胶粘、钻铆相提并论,传统的木结构连接方式成功应用到了汽车制造领域。
这个概念可谓“从旧帐中翻出了新意”,但打眼看去,实用性堪忧。
可陈一天不打无准备之仗,他高中闷在屋子里研究的,正是这个。
所以东工大的“挑战杯”冠军非他们组莫属。
接下来的省赛,他们也胜出了。
全国决赛在重庆举办,一方面如研究生学长所言,他们的项目负责人的确有人脉;另一方面,组内成员各有分工,林小诗的课题阐述有如沙丘后的一缕清泉,果然获得了老专家们的满堂彩;还有一点,2000年的汽车行业真是如日中天,课题与热门产业结合,关注度居高不下;最后一点,陈一天先用概念抓住了评审组,再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应用实例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
“天时、地利、人和我们都占了,不拿奖对得起谁呢?”这是庆功宴上,教授眯着眼,腆着肚说的话。
陈一天拿到的奖金,足够支付于乔好一阵子的中药费,等这笔奖金快花完的时候,有一家公司找到了陈一天。
说起来,海鹰机械是家小公司,老板与教授素有往来,听说“挑战杯”的组里有个陈一天,就问教授能不能让他来公司兼职。
陈一天欣然应允。
先是接了几个边角小活,跟着公司里的设计师傅干,画些细节图。
几个小活交上去,设计师傅用着简直太顺手,跟海鹰机械的老板提起这个大学生,也毫不掩饰溢美之辞。
在设计师傅和老板的要求下,陈一天课余就去了海鹰机械兼职打工。
于乔小学毕业那一年,陈一天的大二也结束了。
那段时间,他经常在海鹰机械加班加点,没给自己留有休闲时间。
但是他答应于乔,要去看他们的毕业汇演,顺便接奶奶和于乔回家。
学校借用了皇姑区文化宫的小礼堂,整个六年级八个班的师生和校领导参加了文艺汇演。
陈一天进入礼堂时,不知道演出开始多久了。
观众席光线很暗,舞台上打着追光,是一个女孩的小提琴独奏。
适应了光线,顺着看下来,第一排中间坐着几个人,模样像领导。
再往后,是穿便装的学生和学生家长,黑压压一片,根本不可能找到奶奶。
他直接退出来,沿着入口一侧的通道往后台走。
于乔告诉过他,她有两个节目,最后一个节目是大合唱,在所有演出结束之前,她肯定要在后台候场。
他路过卫生间,上了两级台阶,推开两个虚掩着的门,就进入了后台。
从这个角度看,幕布垂落得很没规律,红色丝绒材质,沾了陈年旧灰,超长的部分胡乱堆在地上,一副被千人踩万人踏的死样子。
后台各种舞美设施胡乱摆放,像是刚有人摆上去,又像很多年无人清理。
隐隐有人语声。
陈一天站定,有一瞬间的不知所措。
突然,红丝绒幕朝他顶过来,伴随一个女孩子的惊呼。
陈一天意识到幕布后有人,而且那人离他很近,要跌到他身上,他本能地给予反作用力,把人扶住了。
稍远的地方传出嘻笑声,被他扶住的女孩说:“讨厌!别闹啦!”
然后,幕布被撩开,露出一张化着浓妆的女孩子的脸。
脸抹得很白,眉毛画得又黑又弯,黑眼圈其实是眼影,最醒目的,是两个红脸蛋儿。
化妆的人很用心,处处不肯弱化,再加上流水线作业,妆后都是一样的脸,根本认不出本来面目。
陈一天和猴脸对视5秒,才提醒自己移开视线。
第一个假脸出现后,他目光一扫,就看到好几张假脸少女,远远近近,影影绰绰。
隔着舞台,他看向后台的另一侧。
那里也有几个孩子,有男孩有女孩。
女孩们化着同样的妆,只是离得远了,五官模糊,冲击力不那么大,这才看清她们的装束。
短裤和背心,不是一般的短裤,也不是一般的背心,是白色的,屁股后面有一个白色的毛球,头上还有白色发箍,上面长着两只长耳朵,材质不怎么好,耳朵全都耷拉着,耳心处有红色,和脚上的红色短靴呼应。
不知道哪借来的演出服。
有一只兔子正脚踩着道具箱子,将军部署战术一样,挥动着手臂,说着什么,屁股上的毛球跟着一撅一撅。
她身后站着个男孩子,穿着西装,打着领结。
他被兔女郎在谈话吸引,晚礼服穿出了傧相气质。
高谈阔论至酣处,毛球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嘻笑着伸手撸了一把。
陈一天快步走过去……
他双手握拳,呼吸加速,一股怒气直冲脑门。
于乔回过头来时,看到了陈一天。
他穿着T恤牛仔裤,昏暗的后台灯光下,他凭借身高优势,外加天外飞来的杀气,气场成功地盖过了所有盛装的孩子。
他手里紧攥着男孩的领结,光线原因,脸全埋在阴影里,但肢体语言很明确:想打人。
六年级的孩子,男生还是比女生发育迟,男孩被提起来,一手徒劳地揪着陈一天的拳头,苟延残喘,表情惊恐又痛苦。
“哥!”于乔的语气里没有惊,只有喜。
伟人于乔瞬间变成妹妹于乔。
她耷拉着耳朵跑到陈一天面前:“哥!我以为你不来了呢!刚才我跳兔子舞,你看了吗?我在跳的时候还找你呢,没找到。”
陈一天看着于乔的脸,一脸嫌弃。
嫌弃让他有了鲜活的表情。
于乔看向攥着领结的手:“你惹我哥干吗?”然后欣喜地对哥哥说:“他是我同班同学,我们一起表演大合唱。”
陈一天松了手,领结男孩落到了地上,胸前的衬衫皱了一大片,男孩狼狈而不知所措。
感觉到周围同学的目光,陈一天眯了眯眼睛,又看了眼于乔那张脸……
轻轻呼出一口气,松了松身侧的手说:“没事,我认错人了。”
说着转身要走。
于乔俯身拍了拍领结男孩的肩膀,算作替她哥和解,抬脚跟在陈一天身后。
转过身来,走向后台出口的一段路,陈一天彻底醒过神来。
他在庞傲电脑里看过几个视频,那个命名为“电影”的文件夹里,有美国的,有日本的,有童颜巨乳的,还有后母人妻的。
陈一天也算见多识广。
所以他打眼儿看到一个兔女郎,进而辨认出于乔,几乎在同时,于乔尾巴就被人摸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为什么要挑战这个难度…
☆、摇摇摆摆摇向前…37
“哥!你要去找奶奶吗?”
后台的门刚合上又被于乔推开,光线变得正常了; 于乔的装扮终于落地了。
不知道从哪借来的演出服; 人造毛都打绺了; 银色部分离开舞台光; 处处彰显着廉价。
舞台的侧面出口正对着卫生间,于乔站在这里说话; 也没了旷远的回声; 甜得有度; 可以应付。
“奶奶在哪?”
于乔又说了两句话,陈一天根本没听进去。他记起于乔说,下面有他们班的合唱节目。
他此行的目的是看节目的; 对,那他就进剧场吧,进去坐哪啊?对; 找奶奶。
于是他问:“奶奶在哪?”
于乔觉得陈一天是累了。
她的哥哥现在是设计员; 每天算余量、画图纸,全是脑力劳动; 不走神儿才怪。
于乔告诉他奶奶大致坐在什么位置; 又强调说; 她的合唱节目马上开始了; 让哥哥和奶奶准备好。
陈一天抬手; 动作轨迹是想按按于乔的头顶,顿了一下又收了手。
于乔眉心一木,眼睛眨了眨。
陈一天说:“我别把你的妆弄化了; 晚上要走夜路,正好辟邪。还不快回去,马上该你上场了!”
※※※※※※※
六年级一共八个班,每班选送三个节目参加文艺汇演,加上校长讲话、毕业生代表讲话等环节,活动持续两个小时。
六年二班的兔子舞节目靠后,和班级大合唱只隔两个节目。
所以于乔没有时间换装,直接在后台候场。
主持人报幕,大合唱即将开始。
大幕一拉开,小舞台也熠熠生辉。男生穿西装打领结,女生有两种装束,一种是白纱裙,另一种是兔子装。
奶奶最喜欢这样的热闹场面,一大堆孩子,统一着装,整齐划一,尤其当是还有个自己孙女。
她探着身子,用五秒时间,迅速找到了于乔。
陈一天把整个身体“搭”在椅子上,放松到吊儿郎当,有点不成样子。
奶奶问:“你看见没有啊?在那呢!第二排。”
小礼堂很简陋,椅子是站起来自动收起的,整排连在一起,空间并不大,两侧扶手是金属的,氧化得厉害,表面黑而且油腻,座位和靠背就是一层薄板,还预设好了弧度,陈一天坐得非常不爽。
他把屁股尽量往前挪,好让上半身陷进座位里,两条长腿无处安放,一左一右叉着,面无表情地虚望着舞台。
如果把寸头换成斜流海的黄毛,活脱脱一个社会不良青年。
他抬起下巴,用支下巴的手随便往台上一指,算是回应奶奶的问话。
收回手,继续拄着下巴,尽量让目光不聚在某一点上。
他比奶奶更早看见于乔,几乎在大幕向两侧退开,于乔刚露出来的时候,他就看见了她。
于乔的头发又黑又密,自带离子烫效果,奶奶用自家剪刀剪的,“冒英子”发型。
当时是2000年,沙宣发还没流行,电影《天使爱美丽》也没公映,所以于乔的发型离时尚很远。
奶奶只把她的头发左、后、右侧剪到齐耳,流海剪齐。入夏以来,为了凉快,她让奶奶把流海剪得更短,露出眉毛。
这个发型梳久了,与人融为一体,似乎发型跟五官一样,就应该是那个样子。
前奏很长,前奏结束,男生独唱了第一小节。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地转个不停
果然是这首歌,毕业啊,年会啊,歌咏比赛啊,老是有人唱。
陈一天觉得无聊。
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
侯鸟出现它的影迹
带来远处的饥荒无情的战火依然存在的消息
女声入耳悠扬,掌声再一次响起来,明显盖过了刚才的男声。
奶奶使劲鼓掌,这是她家于乔在唱。
玉山白雪飘零
燃烧少年的心
使真情溶化成音符
倾诉遥远的祝福
于乔就是个被疾病耽误的歌坛新秀。
当年有个词,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年级运动会,于乔靠接力赛出尽了风头,六年级毕业汇演,于乔又凭婉转歌喉再次圈粉。
于乔平时也爱哼歌,陈一天觉得她只是不跑调的级别。
可是声音从话筒传出来,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温润不尖利,中气很足,高音是飘上去的,根本无需废力往上顶。
观众席有不少人抻着脖子往台上看,因为唱前一个小节的男生就站在第一排,大家都想知道这女声是谁唱的。
陈一天根本没稀看。
他知道二排左二是于乔,稀烂贱的妆,大弯眉毛,冒英子发型,戴个兔子耳朵。
已经到了合唱部分,所有人跟着音乐的节奏,上半身左右摇摆,于乔手中的麦克风已经递了出去,正跟大家一起晃。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
让我拥有着你的梦
……
演出结束,兔子装还给了班主任,残妆还挂在脸上,于乔跟着奶奶、陈一天出了小礼堂。
于乔兴奋的劲儿还在。
生病让她一些潜在的性格外化了。以前心里装了十句,最多只说两句,现在是有骡子不吹马,小到想吃什么、讨厌谁,大到是非观、人生观,从不藏着揶着。
她变得直接,但并不是话痨。
她只在想表达的时候,足斤足两地表达。在泛泛之交眼里,她依旧是内向沉默的。
今晚她很高兴。奶奶陪她来的,小天哥哥后来也来了,还去了后台探班,还看了她的大合唱。
她穿着面口袋一样宽大的蓝白色校服,走在另外两人中间,左边挽着奶奶,右手去够陈一天。
陈一天没留神,被她揽住了胳膊。
校服面料是化纤的,前一秒还有夜风吹过皮肤,后一秒就被校服袖子闷住了。
陈一天呼吸一窒,硬着头皮走了几步,就把胳膊抽走了。
“大热天的,离我远点儿。”
于乔没在意,继续挽着奶奶侃演出的事。
※※※※※※※
于乔升入了一所臭名昭著的初中。
这一次,于乔的妈轻敌了。她在江苏开着小印刷作坊,时不常儿地打个电话,无非问问于乔的身体情况,奶奶、陈一天和于乔三人生活平稳,她的问安电话都显得多余。
另外,于香孤身一人做营生,也有点自顾不暇。
所以,小升初这件事,于乔没有提前筹谋。陈奶奶不懂,陈一天借“挑战杯”进入半个职场,所有人都忽略了选择中学这件事。
生病前,于乔凭借基本在线的智商,还能凑合考个名次。鬼门关上回来后,于乔对学业更是放水。所以,很多家长打听政策、张罗学区房、迁户口的时候,很多同学埋头冲刺、报各种补习班的时候,于乔还在打哈哈。
等到毕业临近,一看划片政策:于乔父母无房,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更没着落,陈一天家的房子她只是暂住,排位下来,她就被分到了那所“著名”初中。
于乔无可无不可,她除了每周取药、每天喝药,只知道疯玩傻乐。
陈一天跑了两次学校,六年二班班主任薛老师耐心解答,结论不改。
这样,全家人都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陈一天这个暑假,过得像个上班族。
别看海鹰机械是家小公司,可业务还不少。
公司的老板陈一天见过几面。叫李健林,大高个,大眼睛,夏天爱穿价值不菲的宽条纹POLO衫,上衣揶在浅色休闲西裤里,对人极有礼貌,也极有距离感。
陈一天跟着一个工程师画图。
这位工程师不是海鹰机械的正式员工,他也有正职,是一汽大众的设计室副主任,叫陈哲。陈一天刚来不久,陈哲跟李健林到底是聘用关系还是合伙关系,他也没参透。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陈哲把海鹰机械当作一项事业,认真在做。
陈一天凭兴趣鼓捣过设计软件,前几年还是纸质设计,现在电脑设计软件的应用逐渐多了,陈哲也是易于接受新事物的人,他觉得陈一天上手快、悟性好,大小几个项目都带着他。
2000年夏天,海鹰机械的活就没停过。陈哲工作日要去上班,只能双休或者提前下班,过来看看。
手上的这个活,就是给一汽大众做的新车型组装工装。
设计思路跟陈一天交待过了,主体设计陈哲做出来,填肉的工作和细节的调整都由陈一天来完成。
海鹰机械工作地点很偏,叫关音屯,繁华程度连于乔、陈一天抓药的北镇大市场还不如。
陈一天在沈阳生活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
城市的西北角,只通一辆公交车,海鹰机械距离公交车终点站500米。下了公交车,路过几个废弃的厂房,再绕过一个立着关音石像的小转盘,就能看见公司的水泥墙了。
陈一天进门是早上十点。这地方太偏僻,连个晨练的人都遇不到,绕过观音石像的时候,天光之下,他居然隐隐觉出莫名的寒意。
陈一天轻车熟路,进门站定,正往下摘双肩包,身后的铁门咣当一声。
一个大开间,七八台电脑,摆得很密,但是一个人也没有。
不出意外,他又是最早到的。
但是,不对,屋子里已经有人了。
李健林打开了财务办公室的门,从里面走出来。
海鹰机械不只做设计,而是设计制造一体,专接沈阳、长春、天津几家汽车厂的活。设计的核心是人,制造却需要太多的硬件。
所以,海鹰机械的办公室不大,后面的厂房才是主战场。
这个大开间四周还有四个房间,一个总经理办公室,一个财务办公室,一个卫生间,一个厨房。
夏日的早上十点,总经理李健林从财务办公室走出来,跟他打了声招呼:“来啦?”
陈一天也没太客气:“早!李总。”说着走向自己的临时办公位,打开电脑。
李健林顺势回了总经理办公室。
☆、摇摇摆摆摇向前…38
对陈一天而言,做设计是件走心又投入的事。他展开纸质图纸; 把主体框架“誊”进电脑; 很快进入了状态。
角落里放着几盆蔫不拉叽的绿植; 还有几个纸箱; 不知道有用没用,也没人整理。
陈一天干活期间; 又来了两名员工; 打了招呼都各忙各的; 李健林的办公室始终关着门,人一直没出来。
将近中午,一个员工问陈一天吃什么; 这附近没有快餐店,最近的饭店在八公里外,需要开车去。
陈一天答吃啥都行。
以往都是煮速冻水饺; 几个人分着吃; 有的女员工偶尔自己带饭。
另一个同事提议煮饺子,没新意; 都同意。
一个去了厨房; 另一个凑近陈一天低声问:“老板今天在吗?”
陈一天说:“在; 很早就来了。”
他拿出一沓贴好的发票; 拍了拍陈一天肩膀:“我赶紧找他签字去; 上个月出的差,还自己垫的钱。”
同事象征性地敲了门,推开门就进去了。
海鹰机械就这点好; 没有森严的上下级关系,老板指着底下人干活,大多数员工只管把活干好,不用跪舔。
陈一天的座位刚好与李总的门、办公桌成一条直线,他看到李健林正在打电话,短袖POLO衫质感颇好,他靠坐在软椅里,座机被他扯到面前,姿态悠然,看样子在煲电脑粥。
同事敲门进屋,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李老板有一丝慌乱,坐正,清了清嗓子说:“我还有事,先挂了吧。”
电话没有马上挂断,李老板又说:“都说了有事,嗯嗯!嗯!再说吧,先挂了吧!嗯!”
然后,他把电话拿远,嘴里又连着嗯了几声,直到挂断。
几乎同时,咣当!财务办公室传出物品撞击声,又马上归于沉寂。
报销流程走到李健林,下一步就是去财务拿钱了。
员工拿到李健林的签字,走出来,一拐弯,去敲财务办公室的门。
出于本能的好奇心,陈一天目光追随着报销的人。
果然,财务办公室有人。可以肯定,刚才的撞击声就是从那个房间传出来的。
后来同,三人凑到一起吃饺子的时候,另外两同事在聊天,陈一天听着。
一个说:“你报销的钱拿到没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