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弃女当自强-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那个时候,京城里那对老夫妻,唐父和唐母已经去世了,唐青云和吴晓文更无需认回这个女儿,只尽其所能给出一大笔钱,觉得应该够莫小曼好好生活的了!
只能说他们当领导当得太久,只惯会发号施令,至于下边行使得如何,根本不得而知。
那笔钱一分也没到小曼手里,就连小曼被唐浩诚留在京城并软禁起来,他们都不知道!
而今世,夫妻俩依然做了这样的决定,但对于小曼来说,已经不关她什么事了!
第一次莞城之行,那一家三口都被她碰上,确实足够打击到她的,不过回到家里,在阿公阿奶的慈爱呵护下,她很快又满血复活——不用羡慕稀罕别人,我也有家,有爱护我的至亲!
这辈子的命运抓在自己手里,无关之人,统统退散不准靠近!
第七十五章 去满仓家
小曼翻看孙老先生“借”给她的六本孙氏医书,发现最后那本居然是一套“孙氏太极”。
孙氏太极共有三十六式,文字说明加图描,也就四十页。
孙老先生专门为她解了那个“需经过家主同意才可用”的禁忌,那么给她这本“孙氏太极”,也是随便她学以致用的意思喽?
小曼觉得孙老先生是个好神奇的老头儿,他难道长了火眼金晴,看得出来她有神童潜质,可以无师自通的!
练过千年老蛇说的上古传下来最完善版“五禽戏”,再看这“孙氏太极”,确实一点儿都不难,不过“孙氏太极”也不愧是传承了数百年,确实门道挺深,真正练好了,既能强身健骨,抵御三几个毛贼不在话下,小曼在心里默默演练了两遍,决定练熟了就教教阿公阿奶,让他们两老没事划拉几下玩玩,后世中老年人都爱跳个广场舞锻练身体,打太极拳档次可高端得多,而且还能给人神秘莫测的感觉。
小曼跟着阿公去满仓叔家送礼的路上,就把这事和阿公说了,阿公也知道太极拳,他并不反对小曼练那个,觉得小孩子好新奇罢了,听小曼说还要教自己和老太婆也练几招,忍不住哈哈大笑,却也不打击她,只点着头答应:
“行!行!等小曼学会了,练好了,就教阿公阿奶,我们等着喊你做小师傅!”
满仓叔家住得比河边近,站在他家门口,能够看得见河边那株老枫树的树冠。
被雷劈之后,小曼隔三差五跑来给老枫树浇灵泉水,大多是清晨天麻麻亮的时候,阿奶还没起来,她悄悄开门出去一会,回来还能睡个回笼觉。
此时站在满仓家门口遥望那株逐渐恢复生气的老枫树,小曼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
满仓家的院子是半荆棘半夯泥墙围起来的,那道院门,让小曼想起一句古诗“小扣柴扉久不开”,真的就是柴木做成的门扇,选那些拇指大点直溜溜韧劲十足的,定好箍套,一根根紧密排列编插成两扇门,紧闭的柴门上端小顶棚,盖着厚厚的茅草,这样的院墙院门,在俗人眼里纯属破落贫穷,到了古代文青们那里却硬生生被整出诗情画意来。
阿公在院门外喊了两声“满仓”,就听见里边咚咚咚脚步声响,满仓自己跑来开门,手上还沾着泥巴,看见是阿公,彪形大汉一脸恭敬:“叔你怎么来了?有事让小曼来喊我一声儿就行,这老远的还要你老跑一趟!”
“这点子路算什么,我早晚进出山谷水库,都不嫌远的。”阿公笑呵呵说着,走进院子。
小曼背着阿公刚给她编好的小背篓走过去,喊了声:“满仓叔!”
梁满仓朝小曼裂裂嘴,算是给个笑脸了:“小曼啊,这阵子都不见去河边了,害怕了吧?怕了才好,你这妮子就是傻胆大!”
小曼嘿嘿笑:“没有怕啦,我现在跟阿公阿奶住,家里还没养猪养鸡呢,用不着挖猪菜,我家有水井,也不用去河边洗衣。”
“这样啊,那挺好、挺好。”
梁满仓边说边在一个装水的木盆里洗了洗手,拉把竹椅让阿公坐,又走到屋檐下,往一个墙洞里掏掏,拿出一个小塑料袋,里边装着半袋子旱烟丝,和一叠小学生作业本剪成的四方纸片,满仓蹲在阿公旁边,取了张纸片先卷好一支烟递给阿公,然后卷一支自己叼嘴里,划根火柴,两枝烟都点上了。
小曼在一旁看得发笑,被满仓赶了赶:“他们都在后院干活,去找秀玩去!”
阿公也道:“去吧,去玩会,我们大人说说话。”
小曼就把背篓放下,跑进了屋子里,要穿过堂屋,走出后门才能到达后院子。
前世小曼被满仓叔从河里救起之后,也来过满仓叔家,只不过并不是刘凤英和莫国强带她来感谢满仓叔,而是她自己心怀感激,趁着打猪菜或下地路过的当儿,进他家来看看,和梁秀珍、梁秀珠说说话,帮忙做点小事情,比如挑几担水,小姐俩给梁婶洗头洗澡时她也帮个手。
满仓叔的妻子梁婶在生下最小一个孩子时就瘫在床上,已经有五六个年头了。
前世,小曼十三四岁的时候梁婶去世,满仓叔没有续娶,一个人辛辛苦苦又种田地又做副业,挣钱还债、赡养老人、供几个孩子上学,他家四个儿女都是读书的料,大儿子梁秀明、二儿子梁秀勇都考上了大学,两个女儿相继考进师专和财校……当孩子们都能回报满仓叔的时候,他却没能享受,生一场病,不到几天就去世了。
小曼穿过堂屋时,隐约听见东屋里传来叹气声,便停下脚步喊了一句:“阿婶,是我,我是小曼。”
梁婶的声音虚弱无力,说话很客气,一如前世:“小曼,是、是国强家的小曼吗?唉,阿婶,走不出去……对不住你们啦!”
小曼想了想,推开东屋门走了进去,屋里因为住着病人的缘故,气息很不好闻,梁婶躺在蚊帐里,她也没料到小曼说着话就进来了,连忙道:“我的儿啊,你、你别进来,阿婶有病,这屋气不好!”
“不要紧的。阿婶。我和我阿公来的,上次我落河里,是满仓叔救我上来,阿公特地来谢谢他。阿婶你还不知道吧?我现在和阿公阿奶一起住了。”小曼说。
“我知道,你满仓叔说过了,把你分给阿公阿奶,还搬新家住了,真好!你阿公实在是客气,乡里乡亲的,谁见了都会伸手拉一把,要说什么谢?”
“要的要的。阿婶,满仓叔让我去找秀玩,他们都在后头干活,可能没人顾得上你,阿婶你渴不渴?要不我给你倒碗水吧,省得一会秀又得跑一趟。”
“诶你这孩子,真是心细,那就给婶子倒口水喝,你再去。”
屋子里连张桌子都没有,只摆了张独凳在床头,放着一个碗,和几个小纸包,那里头是梁婶的药片,小曼蹲下去摇了摇独凳边上的暖水壶,暖水壶里还有半壶水,她用身子挡着梁婶所在的位置,往水壶里注入灵泉水,然后才倒出大半碗,端给梁婶喝。
梁婶确实是渴了,一口喝干,叹着气道:“辛苦你了,快去吧,找秀玩去,呆在这里久了不好。”
“哎,那阿婶你歇着,我走了。”小曼接下碗放回独凳上,这才掩上门,往后院走去。
第七十六章 梁家小孩
梁家分前后院,前院三间屋,是梁满仓夫妻和两个女孩住着,后院也有三间屋,则是两个老人和两个男孩住的地方。
都是茅草屋,但后院三间是新屋,刚盖好不到两年,说是梁满仓嫁在城里的妹妹出的钱,梁阿奶是满仓的后妈,妹妹是同父异母,嫁了个城里工人,家境不错,经常可以寄些钱物回来给老娘,两个老人虽然和梁满仓住在一起,却不共一锅煮饭吃,梁阿奶吃得比较精细,又嫌弃梁婶,就分了灶,但梁满仓得供给两个老人足够的粮食和生活费用。
梁阿奶此时正坐在新屋门口,拿个簸箕剥着白豆子,小曼朝她喊了声“阿奶”,也没停留,就朝篱笆边上的兄妹几个跑去。
原来今天梁满仓带着几个孩子在补篱笆,还是用柴木编插的方法,梁秀明和梁秀勇现在也就十四、十三岁,这活儿做起来却是十分顺溜了。
梁秀珍比小曼小个一岁半岁,正和她七八岁的妹妹梁秀珠在菜地里挖红薯。
前世落水之前,小曼和梁家孩子仅限于同村认识,还没怎么熟悉,落水被满仓叔救了之后,她经常来,倒是和这几个说得些话,后来他们外出读书、工作,小曼只能呆在公道村,就又归于陌路了。
“秀。”小曼喊道,兄妹四个名字里都有个秀字,但平时家里只用这个字称呼秀珍。
四个人一起抬头看她,像前世一样,对于木讷不与人接近的小曼突然出现在他们家,感觉很惊奇。
最小的秀珠童言无忌,问得直接:“你来我家做什么?”
秀珍白了妹妹一眼,看着小曼道:“小曼,你找我有事吗?”
小曼笑笑:“没事,我和我阿公来的,阿公在前头和你爸说话,我来看看你们。”
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水果糖递给秀珠,这小丫头牙尖嘴利,继承了满仓叔的毒舌和暴脾气,前世小曼没少挨她挤兑,这回特意做好见面准备工作,省些麻烦。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一把花花绿绿的水果糖就收服了秀珠,她把糖揣进自己口袋里,眉开眼笑地喊“小曼姐”,然后就坐到一边去剥糖果吃。
秀珍无语地看着妹妹的馋相,秀勇则马上跑过来,催着秀珠:“快,给二哥剥一颗糖吃,好久没吃到糖果了。”
秀明也停下手里的活,却是一本正经教训弟妹:“就知道吃,人小曼白给你们糖了?秀珠,你该说点什么吧?还有……妈吃药嘴巴很苦的!”
听了这话,秀勇就不吵着要吃糖了,照原路回去干活,秀珠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最终把剥到一半的糖果又包好,塞回口袋里,笑着朝小曼说了声:“多谢小曼姐!”
小曼不由得多看梁秀明两眼,长相普通,有点像满仓叔,前世他对小曼很和善,但他读完初中考去地区高中之后,小曼就再没见过他。
这个做大哥的一直都是又懂事又能干,现在才知道人家这叫早慧,少年老成、胸有方略。
或许兄妹四个都能跳出农门,都是梁明秀的功劳。小曼记得前世梁秀珍曾考取乡中学,她很高兴,但最后她却没去上乡中学,而是留在小学复读,第二年考上了县中学。
她告诉小曼,她其实不想复读,但这是大哥的意思,她得听从。
那时候人们都不明白为什么梁秀珍考上乡中学不去念非得复读?小曼也想不通,其实原因很简单:乡中学的环境和教学质量哪里比得上县中学?而且梁秀珍如果像其他孩子一样走读乡中学,依照她的个性,势必被家务事所累,所以梁秀明叫秀珍延后一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县中学重点班,只要保持得好,再妥妥地进入县高中重点班,考大学就不是什么难事!
梁秀明见小曼盯着他看,就朝她笑笑:“小曼,你阿公是因为上次我爸救你来的吧?”
小曼故意问:“你怎么猜到的?”
“这哪用猜?不是谁都像莫国强和刘凤英那样不懂做人。”
“也是,满仓叔救我一命,我早该来感谢他的。”
梁秀明说:“你一个小孩,知道这回事就行了。我爸救人,也从不图报答,但是你爸妈……”
“不是亲生爸妈,他们当然不把我当回事。”
梁秀明有点吃惊地看着她:“我还以为秀珠乱讲乱传,难道是真的?他们真不是你亲爸妈?”
秀珠从一边跳过来:“大哥你亲耳听见了吧?我哪里乱讲乱传了?哼,还敲我一爆栗!”
梁秀明:……
朝小妹挥了挥手:“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
秀珠撅着嘴转开,秀珍说道:“小曼,我也听说了,那天在河边洗衣,听见关爱兰和几个人说的,她们都说,你可能是城里的孩子,你要去找你亲爸妈吗?”
小曼摇头:“城里那么大,上哪找去?而且也不一定真是在城里啊,都这么多年了,他们应该不会想要找我。我现在不用挨刘凤英的打,阿公阿奶很疼我,我也不想离开他们。”
“也是,刘凤英……那个小强妈总是虐待你,听说小凤那事,其实是想打你来着,幸亏你跑掉了……啧啧,小强妈真是太狠了!”梁秀珍咂舌道。
梁秀明嘴巴动了动,几次欲言又止,最后说的是:“小曼,你和我们家秀一年的吧?你现在跟着阿公阿奶住,家里活儿应该不多了,跟阿公说说,回学校读书去呗,上着学也可以一边干活的,你看秀都是这样。”
“是啊,我阿公让我去读书。”小曼笑答。
梁秀明点头:“那就好,能有机会读书就得抓紧了,课本上哪里不懂,可以来问我和秀勇。我们是走读生,早晚都在家的。”
华山中学并不在公社所在地,而是建在距离公道村七八里路的一个厂矿家属区,貌似为了方便厂矿子弟入学,其实那所中学本就是厂矿出钱建起来的。中学里有学生宿舍,但大多数农家子弟都做走读生,原因就像梁秀明兄弟这样,一方面可以照顾家里,一方面省下住宿费。
“我知道了,多谢明哥。”小曼说。
正埋头插绑木条的梁秀勇噗地一笑:“明哥?明哥!真好听哦,小曼来,叫声勇哥!那个你们俩,以后不准叫二哥,要叫我:勇哥!”
秀珍和秀珠一致朝他斜飞白眼。
小曼:……
这家伙还是像前世那样性格活泼开朗,不过在前世,小曼被浇了油之后再来梁家,梁秀勇就很不待见她,说看了她那脖子犯恶心,嫌弃地叫她以后别再来,为此他挨满仓叔一顿打。
第七十七章 善变的阿公
和梁家兄妹待了小半天,前头传来阿公喊小曼的声音,小曼对梁秀珍说:“以后得空,去知青屋那院子找我玩吧!”
梁秀珍答应着:“好啊,你也要来我家玩哦!”
梁秀珠主动牵着小曼往前院去,路过堂屋,又走到东屋门前跟梁婶说一声,梁婶也叮嘱她:“得空就过来玩。”
不知道阿公用的什么法子,满仓叔很痛快地收下了阿公送的谢礼:两斤猪肉、一只鸡、一瓶酒两包烟,一包二斤装面条、一包糖饼、一个手电筒,这在农村,算是非常隆重的谢礼。
本来应该留下吃顿饭,但阿公说阿奶眼睛不方便,一个人在家,又绝不肯出门的,满仓叔自己家也有个不方便的病人,感同身受,就不勉强,只把平日腌晒好的大小鱼干和虾米干给装了四五斤,放小曼背篓里,拍着她的头说:“得闲就来和秀他们玩,叔家没有什么好东西,总能弄几个鱼虾给你吃吃!”
“我会来的,满仓叔。”小曼笑着回答,是得多来几次,给梁婶喝些灵泉水,再看看怎么把她身体弄好来,好人要有好报,满仓叔不应该再像前世那样独自支撑,辛苦一辈子,到最后一点儿孙福都享受不到。
回到家里,阿奶、秋二奶正陪着一个人坐在梨树下说话,原来是“阿花”来了。
当年“阿花”都已另嫁他人,却仍然能够为离家多年生死不明的阿公照看并捐资葬母,说明她确实对阿公是有真情义的,所以小曼也端正起态度,想着该叫她一声“阿花奶”呢,还是“花阿奶”?
结果自家阿奶教她:“喊何姨婆。”
小曼喊了声何姨婆,感觉果然比花阿奶更合适些。
何姨婆上次是空手来,这次有礼了:一个纸包,里头两块大黄饼。
阿公看着小曼从何姨婆手里接了糖饼,乖巧地说多谢姨婆,他很高兴地笑了:“来就来了,还给她买糖,我这孙女样样都好,就是让阿玉给宠惯的,零嘴儿不停,你给她多少,她都能接着,不跟你客气的。”
阿奶说:“自家宝贝孙女,不宠她,宠谁去?”
何姨婆笑得有点讪讪:“那是,那是,小孩子嘛,就得宠着些!”
秋二奶不知道何姨婆是来借钱的,一脸八卦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何姨婆借口去后院,招手叫阿公跟着,秋二奶立刻赶了过去,说是瞧见后院菜畦边长了好多野菜,她正缺点菜喂鸡,顺手就扯回去得了。
小曼跑到厨房,从小方窗里瞄出去,就见何姨婆和阿公站在菜畦这头说话,秋二奶蹲在那头假装扯野菜,时不时打三角眼偷看两人……小曼忍不住笑喷了,这秋二奶,真是会搞怪。
再去小声学给阿奶听,阿奶也笑:“不怪秋二奶这样子,我和你阿公没有亲生儿子,被你大姑奶来闹过很多次,要他另外找一个能生养的,就是娶当了寡妇的阿花也比我强。后来我眼睛看不见了,你大姑奶亲自去把阿花接来我们家,住了差不多一个月,阿花也愿意,说什么三个人一起过,她和你阿公生了孩子,也叫我一声娘……我没松口,你大姑奶就天天闹天天骂,那时候,我过得真的是太难了,好在你阿公都是跟我在一边儿,为我,他们姐弟俩吵来吵去都要成仇了。全村的婆娘们同情我,都过来帮忙劝说,最后把阿花劝回去了……你秋二奶,到现在还防着呢。”
小曼拉着阿奶的手,心里喟叹:这么好的阿奶嫁给阿公,得到阿公真心相待,可还是受了那么多的苦!
秋二奶手脚太快,阿公和阿花话没说完,她已经把本来就不多的野菜给揪完了,没法子只得先走回来。
阿公和阿花落后几步进屋,阿花满脸喜色,小曼就知道,阿公把钱给她了。
拿到钱,阿花就无意再坐下去,谢绝阿奶挽留吃饭,急急忙忙要回家,临走前跟阿公说了小儿子结婚的日期,叫阿公记得去吃喜酒。
阿公答应了,秋二奶在一旁直撇嘴,等人一走,秋二奶就指着阿公说:“你这个人,也太直肠子了,答应那么快那么准做什么?你看看她几个儿子,每一个娶媳妇生娃你都赶着去吃酒,光是买礼品打封包就花费多少了?你啊你啊,多大的情份也早就还够啦,别太憨包!你跟了她家这么多场喜事,她跟你哪场?你家能有什么喜酒请她?那么多的银钱都是白白送人了,收不回来的喽!”
阿公认真道:“谁说我家没有喜酒?你看看我小曼,再过个几年长大了,招个女婿回来结婚,我就办场大大的喜宴,把远远近近亲戚朋友都请来吃酒,到时候,你可记得送一份礼过来!”
秋二奶气得没话说,阿奶咯咯直笑。
小曼很无语:阿公你太善变了吧?说好的考大学就办三天三夜酒宴,竟然提都不提了,直接又要几年后找个人回来办结婚喜宴……
吃过晚饭阿公去了水库上,小曼关起院门,和阿奶坐在厨房烧火准备洗澡,一边静等院子里每晚必来的一场“石子雨”,还有院门外莫小强疯狗似的叫嚣声,阿公骂莫老二他们是窝里横,莫小强就是个欺软怕硬的,白天阿公在家他不来撒石子,专等晚上阿公走去水库了,他才来。
可惜阿奶坚决不让小曼开门出去,为免阿奶担心,小曼只好都忍着,每天清早打扫出几个铁铲石子送回公路上,都给记着数,只等开学了,莫小强敢在她面前露个头,绝对会揍他一顿老火的。
今晚莫小强却意外地没有出现,倒是莫水霞、莫灵慧和关爱兰相约着来找小曼玩。
莫灵慧抓了半衣袋炒黄豆来分给大家吃,说是偷了她老爹的下酒菜,关爱兰带来两个大柚子,她家后菜园长着两棵老柚子树,每年都是硕果累累,今天集日她妈摘柚子去卖了,关爱兰私下藏起两个,拿来和小伙伴一起吃。
第七十八章 二次锤炼
四个小姑娘先跑到小曼的“闺房”里玩了一会,小曼把医书等物都收进桌子抽屉里,因为没有衣柜和箱子,换洗衣服和新得的几套都只能折叠好放在床里侧,被她们全部翻了出来。
小曼就顺势把自己跟着阿公去了一趟莞城告诉她们,引来一阵混乱,三个好奇心暴涨的小伙伴你扯胳膊我搂腰,差点没把小曼五马分尸,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压得她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受环境和年代限制,这些个小姑娘,虽然都有父母爱惜宠着,但长到十一二岁了,也不过比小曼多去了几次公社街集,连县城都没去过的,更别提地区莞城了。一切关于城市的信息,和那些高楼大厦,除了课本上的一些图画有,大多是从电影里看到的。
一边不停嘴说着话,一边欣赏新衣服,大声赞叹着,经小曼同意,关爱兰和莫灵慧还把新衣上身试穿了一下,关爱兰穿着那件灯芯绒娃娃装转来转去左看右看,嚷嚷着说我不脱了,我要回家……结果被莫水霞揪住,动手给脱了下来还给小曼,还教训她:
“以后别随便给人穿你新衣,那坏心眼一起来,她就穿跑了!你让她臭美过个瘾,还得费心去追她,不是找事做嘛?”
气得关爱兰大骂莫水霞吃不了葡萄说葡萄酸,自己牛高马大试不进新衣就忌妒人家。
吵吵闹闹着,小曼拿出彩色玻璃丝带和各种发夹分给她们,这才平复下来,关爱兰和莫灵慧当场美滋滋地互相帮忙,把玻璃丝带系在发束上结成一朵大花,一个是大红色喜气洋洋,一个是嫩黄色娇俏可人,跟两株美人蕉似的。
莫水霞却是特别,她不要玻璃丝带和发夹,却看中了小曼挎包里一把小刀,小曼没给她,说自己只买得一把,最后不得不分给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