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弃女当自强-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样,小曼为期一年的小学生涯开始了。
  五年级只有一个班,四十八个同学,除了那个插班生,大家同一个村子,彼此差不多都认识,原本是不应该存在勾心斗角相互排斥之事,但这个班里先有一个莫小苏,学习成绩很好,始终排名前三,尤其数学学得很好,深得数学老师玉美珠的喜欢,虽然莫小苏为了养好她那两颗门牙,暂时休学不能来学校,但她的影响力倒是不小——她几个朋友陈玉姣、林美莲等等,帮着在同学间传小话,小曼初进班里还是受到一点小小刁难,好在有关爱兰这个霸道女班长罩着,莫水霞、莫灵慧也时常相伴左右,小曼算是轻松无虞。
  班主任陈建国是语文老师三十岁左右,有点啰嗦但很热心,数学老师玉美珠外表温婉实则非常严厉,这些都不是问题,在老师们眼里,听话、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小曼保证做到就是了。
  在农村,上学的孩子放学回家,都要帮着家里干活,比如挖猪菜、砍柴、挑水煮饭洗衣、带弟妹喂猪鸡,很多人忙得连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都没空写。
  小曼自从跟着阿公阿奶生活,早已摆脱繁琐的家务活,家里也还没有养猪养鸡,阿奶甚至都不让她出门,那时的理由是担心她被刘凤英莫小强伤害,现在上学了,就要她温习功课写字写作业,把学习搞好就行,至于其它外头的活计,都由阿公去做吧!
  阿奶还真是,这是想把小曼藏家里当闺秀的节奏,也不担心阿公一个人忙不忙得过来。
  阿公竟也是这个想法,不要小曼去砍柴割草,说家里只三个人,消耗不了多少柴草,他以往每天从外头回来顺便扛的干柴都还有,等烧完了,请家族里几个后生砍个三两天,就足够烧一年的。
  小曼便老实呆着,每天去学校和一群小屁孩混个七八小时,在教室里把功课作业都结束完,回到家给菜园浇完水,就专心钻研孙氏医书,阿公不在家,只有阿奶的时候,再拿那个橡胶人出来练习扎针,平时也跟阿公识认药草,这认识药草不只是看外观,还得闻气味、尝味道,悉心学习炮制药材,阿公存放药材的屋子,现在进去得最勤的就是她了。
  开学后半个多月,阿公适应了生产队上工的规律,八月十五中秋节前一天,正对阴雨天生产队不派活儿,阿公又要准备去一趟莞城。
  这次是去送回礼,顺便有两袋药材,想到阿公一个人走那么远的夜路,小曼有些不忍,可她还得上学,阿公阿奶把她学习的事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绝不会让她旷课跟着去的,没有办法,只能帮着装好牛车,细雨迷濛的黑夜里送阿公出门。
  牛车上铺了厚厚的稻草,用薄膜罩盖着,薄膜下是一笼土鸡,一篮子木刨花隔垫好的鸡蛋,一壶十五斤茶油,三十斤新打的稻米,几条满仓叔给的大鱼干,十多斤干蘑菇木耳。
  没有小曼跟着,这趟也不运什么重物牛车比较轻快,阿公回来得挺快,中秋节当天晚上八九点钟这样,就回到家了。
  说是去送礼,孙嫂子却又给阿公一个布袋让他带回来,里头是能吃的:两包面条,二十斤特级面粉,红糖两斤,这些东西,可都是城里户口才能享受得到的,农村人特别是南方农村,面食供应非常少,粮站有点指标下来,首先通知大队、各生产队干部,这些干部自己肯定要买,还要帮亲戚们买点,基本上就落不到平头社员们手上了。
  上次阿公拿去满仓叔家的一包面条,还是跟莫支书家换来的。
  除了这些面条面粉,孙嫂子还给了一小布袋红枣、六个棕黄油亮的月饼!
  月饼,在这年代也是稀罕物,城里可能有得吃,农村却是几乎见不到的,这时候农村中秋节吃什么呢?讲究点的,心疼自家孩子的,就给磨米浆蒸米糕吃吃,不然,直接什么都不做,平时怎么过还怎么过!
  反正这年代的南方农村,除了过大年、端午节、七月节,其他的节日都不重要!
  阿公惭愧道:“我说不要的,可孙嫂子硬是推上车……唉,真是亏心得慌,知道这样,还不如不去送那点东西,反要人家破费!”
  又对小曼说:“孙老先生让转告你:安心好好读书,学医的事不着急,慢慢来,他现在身体不大好,不能亲自教你,等你能上医学院了,有疑问可以请教老师,也一样的!”
  小曼唯有点头称是,心里琢磨着,交通不方便,也只能等到放寒假才能去探望孙老先生了。
  下雨天阴沉沉的连颗星星都没有,也不用供什么月亮了,阿公去归还莫支书家的牛车,给了他们家三块月饼,余下三块,刚好每人一块,小曼拿来小刀和碟子,把三个月饼切成小块,这样三个人都能尝到各种味道,再去倒了三碗热开水来,祖孙就坐在堂屋里慢慢品尝。
  还别说,这年代虽然物质匮乏,但很多东西都是正宗传统良心出品,月饼也不例外,孙嫂子送的是地道广式月饼,外型美观,图案精美,皮薄松软,莲蓉馅的清香可口、细腻润滑,蛋黄馅鲜咸香浓、咸中带甜,五仁叉烧嚼劲十足越嚼越香,吃得很是过瘾。


第八十六章 买了小猪
  阿公答应给小曼的那只***月十六宰杀了,说好的鸡腿鸡翅都给她吃,谁知到嘴的肥肉也会飞:那天后邻江雪花带着她两个妹妹去河边洗衣裳,不小心让五岁的大妹滚进河里,幸好旁边有大人帮着救上来,那孩子却一直哭个不停,怎么哄也哄不好,应该是受惊了,阿公阿奶就让小曼贡献出她的鸡腿,送去给小丫头压压惊。
  小曼当然不可能跟小孩争这个,从善如流地把一碗鸡汤和大小四个鸡腿送过去,江雪花的大妹看见鸡腿,奇迹般不哭了,她爹妈感激不尽,秋二奶把小曼好一顿夸奖。
  国庆节过后,天气放晴,又恢复秋阳高照晴朗干爽,生产队开始收黄豆和芝麻,社员们直接在地里拔了黄豆、芝麻杆儿,绑扎成捆挑回粮站空地上暴晒几天,直晒得颗粒自己暴跳出壳,然后用甩棍使劲敲打杆壳,估摸着完全脱粒了,再把杆壳捞走,底下剩下的就是一堆堆金灿灿的黄豆。
  芝麻也如法炮制,只不过另做一堆。
  趁着天晴就要一鼓作气收割晒干入仓,未脱粒的杆壳搬来搬去会掉粒损耗太多,就一直堆放在粮站晒坪上任由日头晒露水洒,晚上得派个人看守,一防人二防老鼠偷吃,关队长把这个活儿派给阿公,白天可以在家歇半天,晚上再出工到豆堆边去守更,阿公白天有了闲空,就把菜园边原来砌好的猪圈清理了一下,然后去村里有小猪崽卖的人家买回来一对小黑猪养着。
  看着一对活泼可爱的小黑猪在猪圈时跑来跑去,小曼也很高兴,她可以挎着篮子出去挖猪菜了,顺便能在野外游逛游逛。
  谁知阿公说:“我们家菜园泥土肥沃,你看别人家的秋菜才冒出那么一点,我们家的都已经能吃了,再过些天长得更茁壮稠密,一家三口哪里吃得赢?买这对猪崽回来正好消耗些,用不着去外边打猪菜!”
  小曼:……
  阿公你不要太牛了,我这菜每天浇的是灵泉水啊是灵泉水啊!别人想吃还吃不上,你却要拿来喂猪!
  家里进了对小猪崽,阿奶虽然看不见,也十分高兴,说道:“那再捉些鸡崽回来吧,鸡崽也能吃青菜的。”
  小曼欲哭无泪:好嘛,白菜即将被猪拱了不算,还要来一群小鸡虎视眈眈!
  阿公看小曼皱着个小脸,呵呵笑了,自以为很了解地说道:“过几天你八叔奶家的鸡崽出窝,就抱十只回来养着。放心吧,阿公围着猪圈编个竹篱笆,小鸡还不会飞,都养在篱笆里不让出去,坏不了你那些花花草草!”
  阿奶听了,也连连点头:“对对,是该圈养起来,那些蔷薇花儿多香啊,小曼天天浇水,是该爱惜,别让小鸡又啄又扒的给糟蹋坏了!”
  为庆祝家里买了小猪崽,阿公特地托请去赶集的人帮买回一斤肥猪肉,分两顿炼油煮菜吃,有肉吃当然高兴了,这年头不管是猪还是鸡鸭,都喂的米糠加苞谷碎屑加青菜野菜,零饲料零催长素,味道鲜美纯粹,可以说是一家炒肉,香飘整个街坊,馋死走过门口的路人。
  不过小曼家独门独院,后邻隔着一条小路几丛竹子,也不知道能不能闻到香味。
  阿公不去守水库了,正常住家,小曼早晚在院子里舞手舞脚练习太极拳的时候,阿公也惊奇地站着看几下,跟阿奶嘀咕“我们小曼倒是挺聪明,跟着图画就学成了,这姿势瞧着像模像样,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两老没打扰她,也不再发达什么言论,小曼就蒙着他们不懂,太极拳和五禽戏都可以当面练习,但是静坐凝神引气入体修炼,却需要较长时间和绝对的安静,小曼还是得进屋关起门,遁进空间完成。
  引气入体之后,体质体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感官也灵敏不少,她可以做到在空间里感知外间事,当然目前还只限于近距离内,比如这个院子以内发生了什么,她在空间里能察觉得到。
  大概是即将要消散的缘故,灵君的一缕神识影像显得有些模糊了,但不影响他为小曼护法,指点初识修炼之道的菜鸟。
  小曼对热心肠的灵君再次表示感谢,灵君只是冷哼:“看你这弱鸡样不顺眼罢了,你即将成为修士,以后对这空间的需求更甚,只希望不要太过怨恨我就成!”
  小曼不解:“我为何要怨恨你?”
  灵蛇:“这空间算是被我洗掠过,天材地宝果实都采撷完了,等你需要的时候,不得恨我?”
  “株植还在啊,它们会再开花结果的。”
  “嗯,会的,不过得等到百多几百年之后!”
  小曼楞了一下,至于吗?开个花结个果要那么久?不过想想人生短短几十年,自己能活到六七十就不错了,并不奢望那些,便笑了笑道:“没关系的,我应该用不着,我也绝对不会怨恨灵君!”
  灵君翘起一边唇角,笑得意味深长:又笨又不开窍的小丫头,修士的生涯有多长你知道吗?且由她去吧,等她以后慢慢解读空间玉简。各人有各人的缘法福份,傻人有傻福,她不是有至纯灵泉,还有那紫玉莲子么?
  转向灵泉第一层那几朵艳艳紫莲上,灵君眼中精光暴盛,满是贪欲:可惜啊可惜,守了几百年,终究是无福消受……
  灵君神识绕着那几株紫玉莲恋恋不舍馋涎欲滴,小曼练习灵君亲授的空间瞬移术,却是兴奋欢畅,乐不可支,此时跳跃奔走穿行于峰后那片藤蔓纠缠的岭石间,那感觉比骑着机车在宽旷无人的大路上飞驰还要过瘾!这空间不逛不知道,细逛起来真是惊喜连连啊,古藤覆盖的岭石间生长着这么多好东西!
  吃几颗黑宝石般的山葡萄,摘几粒野草莓,居然还有姑娘果!全都是些小女孩喜欢的浆果,想想似乎也是蛇类爱吃的……才发现,原来蛇类和女孩们的口味竟然一样!


第八十七章 江婶做豆腐
  十月底,小曼再进入宝珠空间时,找不到灵君那抹模糊影像了,果真如他所言:一缕神识只能坚持百日,百日一过即消散不见!
  小曼难免生出些许惜别之意,虽不了解灵君什么品性,但他对自己确实是一番好意。
  从今往后,这颗宝珠空间就只有小曼一个人,完完全全属于她的了。
  小曼在空间里运转九玄炼体术,灵气很轻易地汇入体内为她所吸收,每每修炼完一次,修为增进的感觉十分明显。
  灵君曾说过:宝珠内有灵泉,自行滋生灵气形成极其有利的修炼空间,可谓神仙洞府,但小曼却不宜只在空间里完成修炼,需知修士的最终目的就是逆天改命,做为修士必须历经各种境遇忍受无数次锤炼,不论是逆境顺境都要见识并能够从容应对,现在的地球大陆虽然灵气稀少,但不是没有,天大地大,小曼完全可以在边头寻找到利于自己修炼的地方,找得到是造化,找不到就要创造条件,自行筑建,这是修士必备的能力!
  再者,修炼无止境,宝珠是小曼赖于凭恃的后盾,理应加以维护,多多储存能量,不应有靠山吃山的想法,要知道,坐吃山空并非虚言!
  道理很浅显,小曼不是不明白,就是忍不住想贪几次空间优越的修炼环境,反正灵君走了,自己作主任性一把。
  而且想要找到灵气相对多一点的地方,得到外边去四处走走,但现在她暂时没有这个自由,白天要上学,回到家阿奶管着不准出门……好在这院子所处位置还算不错,四面没有多少人居住,灵气丝丝缕缕往来无阻碍,这几天夜里阿公去粮站上看守黄豆,小曼等阿奶入睡后,趁着夜色在晒谷坪中打坐吐纳一个小时,也能吸收到不少灵气。
  天公做美,黄豆、芝麻收入仓库之后,才又下起雨来,不大不小的雨下了好几天,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南方虽然冬天来得迟,也逐渐转冷了,人们开始穿起秋衣、毛衣、夹衣,没有秋衣夹衣的,就把一件一件单衣串着穿,小曼在学校里看同学们比谁穿的衣裳多,有的甚至穿了四五件,几乎把自个儿的所有衣裳全套上了。
  现在是这么穿,等到冬天,没有棉衣的话,也是这么穿,前世小曼就是这样,从小到大,刘凤英没给她做过棉衣,更没有织过毛衣,她的毛衣和棉衣,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自己做副业挣了钱,刘凤英才给她买最便宜的地摊货!
  天凉冷了,生产队的活儿也少了,此时也没别的门路可走,男男女女就都窝在家里,女人们收拾打理家里,把一年里的针线活都搜罗出来做,缝补旧衣,有条件的就制新衣,年轻姑娘媳妇们扎堆织打毛衣,或纳鞋底做鞋子,总之是忙不完的事情。
  顾家的男人也不闲着,修理农具、整整家里楼板楼梯院墙脚什么的,不安分的男人则偷偷摸摸打牌聚赌,没钱,拿粮食赌!当然他们只能小赌,一把一抓的赌注,各人家里情况怎么样都知道,哪敢赌太大。
  有阿公正常住家里,阿奶也放心些,准许小曼早晚间走出院门,去后邻几户人家里看看玩玩,后邻有秋家、江家、余家、赵家共四户,可能是因为新迁来不到几年,他们都不围院墙,两家一排各占一块地盘,都是三间屋,门前晒谷坪,再往左右后面扩展出去挖地种菜种红薯芋头,稍远点栽上果树,可以想像得到,若干年后,只要是他们栽种的地方,就都归他们圈围起来,成为他们的院场。
  小曼记得再过几年,这片住宅区又新增几户人家,但都不如先来的占地宽,老住户们还是挺有眼光和先见之明的。
  星期天早上,阿公让莫支书叫去了,小曼跟后关院门,想到昨天江雪花说她妈今天要做豆腐,就把院门掩上,往后邻跑去。
  前世她不是没见过做豆腐,但那是在城里,现在就是莫名想知道,农村是怎么点豆腐的。
  凉鞋踩踏在碎石公路上有点冷硬,凉鞋……
  小曼低头看着自己上身红色灯芯绒夹衣,下面穿墨绿灯芯绒长裤,然后脚下配一双透明凉鞋,这奇葩装束,也是醉了。
  小曼原有两双烂布鞋,刘凤英的妹妹穿旧了扔给她的,没有带出来,现在是给她都不要了。
  前天阿奶跟阿公说过,让他趁礼拜天带小曼去公社供销社,或是厂矿供销社买双冷天的鞋子,但今天一大早莫支书就来请阿公,说是帮助做点事,看来是暂时不能买鞋了。
  冬天来了哟,小曼得买鞋子和袜子,阿公阿奶没有夹衣,看他们一次套穿三四件单衣很难受,还有小曼和阿公都没有棉衣,阿公阿奶的千层布鞋都旧了,其实不保暖……唉,需要花钱的地方挺多的,钱哪钱,得赶紧找点来钱的门路才成!
  小曼去到江雪花家,已是迟了,错过了几道工序,江雪花的妈妈江婶都点好了豆腐,正拿起一只筷子试着呢。
  只见她手起筷落,竹筷竖直挺立在一木盆乳白色豆腐脑里,微微颤动着,这说明石膏打得合适,凝固得很好。
  几个孩子欢呼着拿碗拿勺子跑来,要求吃豆腐脑,江婶看见小曼,忙叫江雪花拿个碗给姐姐也吃点,一会再带半碗回去给阿奶尝尝。
  小曼没有拒绝,说声谢谢,接过碗自己舀了小半勺喝完,没有糖,江雪花拿了盐给弟妹们拌拌,大小孩子都吃得津津有味。
  接下来就是把豆腐脑舀进铺着白布的模盒里,小曼洗了手上前帮忙,江婶舀完豆腐脑,小曼就把白布四面合起,盖上盖板,江婶再搬来几块洗干净的青石头压在盖板上,那些石头重量约莫有十几斤,石头压上去,木制模盒下就下雨似地漏出丝丝缕缕淡黄色的石膏水,江婶用搪瓷盆把这些石膏水接住收集起来,说是可以拌在猪潲里喂猪!
  石头压着模盒一个钟头才能取下来,到那时豆腐才算成了。


第八十八章 出卖青菜
  小曼问江婶:“这也没到过节啊,阿婶怎么就做起豆腐来了?”
  江婶把腰上的围布取下来,瞅了眼门口见没人走进来,这才神神秘秘地凑近小曼,说道:“阿婶也不怕告诉你,你只不要跟别人说就行:阿婶有个堂姐嫁在那边矿区里,堂姐夫刚刚调过来管工人食堂,昨儿你江叔去矿区供销社替几个小鬼买鞋和袜子,遇上了,说是这几天食堂里搞什么整顿,人手不凑齐,没人做豆腐了,问我们要是自家有豆子的话就做些送去,他能作主给合适的价钱!我们家自留地今年也收了不少黄豆,现在豆子拿去卖也便宜,有这机会,还不如自己做几板豆腐出来,多赚几个钱!”
  小曼点点头:“对啊对啊,做豆腐也不难,主要是有人买,能赚点钱呢!”
  江婶叹气:“他们食堂还想要点新鲜的青菜,可惜,我的秋菜才刚长出来,还不能吃。你江叔现在去村里转转,看看哪家有……”
  小曼心里一动,脱口道:“阿婶,你们怎么不问我阿奶?我家有青菜啊,我家的青菜长得可好了,能吃了!”
  “真的?”江婶大喜:“哎呀,真是没想到呢,看你们老的老小的小,你阿奶眼睛还……是我小量人了,该打,该打!那小曼,你家都有些什么菜?能拨多少斤?”
  小曼说:“头一茬秋菜我们家种有青梗菜、小白菜、上海青,五六厢菜都长得差不多一样高,可以先拨两三厢,我也不知道能有多少斤。”
  “天哪,全都能拨了?你们什么时候种的?”
  “就跟秋二奶家那阵子一起洒的菜种。”
  “秋家的菜也跟我的一样,没长多高啊。”
  “那我不知道了,我早晚挑水浇菜园,还有阿公时不时地开化粪池,用粪水浇地。”
  江婶嘴巴成o字型,恍然大悟:“我都忘记了,你们家后院有个化粪池!”
  她一拍大腿:“等哪天天晴了,我也去你家挑粪水浇菜地!”
  小曼呆了:不会吧?我就找个借口而已,平时可没用粪水浇菜地啊,你别整来整去,到时菜长不够快又得怪我。
  “那个,阿婶,这么远,你去挑粪水辛苦不算,还把粪水淌得我家到处都是,会臭死我的!”小曼索性装嫩妹,说话直接坦率,表示不同意。
  江婶却笑道:“你放心,不用从大门过!没看见你家后院那处围墙上有一个石头砌起来的口子?那是往年生产队要挑粪水的时候,开的门,挑完了粪水又把那口子封上。等哪天我和你江叔也开那门挑一天粪水,不仅浇我家后园菜地,还浇别的地,到时再把石头门封好就是了!”
  小曼:……
  阿奶啊,我真应该听你的话别乱跑,这是又招惹了什么事啊?
  江婶端了一碗豆腐脑,跟着小曼回家,先把豆腐脑递给阿奶,然后就直奔后菜园,果然看几垄绿油油长势喜人的青菜,把她羡慕坏了,又笑又叹气。
  阿奶听说要把青菜拨去卖,不由得有些犹疑:“雪花妈,这个菜能拿去卖钱?”
  江婶靠近阿奶,小声道:“怎么不能卖?婶啊,你是不知道,今年开春起,很多别村的人都挑了瓜菜去矿上卖,好卖得很!我们又不用零卖,直接一大篓全给工人食堂收购,完了点钱就走人,干脆利落,好着呢!”
  “要是这样,那倒是真的好!”阿奶说。
  “你放心吧婶,我做了一板豆腐,你家先拨个三四十斤青菜,等会让雪花她爸骑单车驮送去,矿上管工人食堂的是我姐夫,价钱会给得公道,不能让我们吃亏的!”
  “那就好,那全听你们安排,该怎样就怎样吧。”阿奶停了一下,又说道:“要是,这菜能卖得个五六块钱的,我想托请雪花爸帮我做件事。”
  “什么事啊婶?你说,不用跟我们小辈人客气,尽管支使!”
  阿奶就拉过小曼,笑道:“你看看小曼,这天都冷了,她还穿着凉鞋,你叔他今天又没空,我就想着……”
  “哦,我知道了!这算什么事?反正雪花爸去矿上食堂也打供销社门前过,顺便就给办了。来,小曼,让我量量看你穿几码。你想买什么样的?解放鞋、松紧鞋、还是袢扣灯芯绒那种?”
  江婶很热心,阿奶忙问小曼:“你想要什么样的?快跟你江婶说。”
  小曼没想到阿奶这么着急惦记着自己的鞋子,竟是托人也要先买回来,心里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