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七零养反派-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堂平做衣服的手艺的确好,听他自己说他小时候就自己缝衣服,因为哥哥上学,妹妹还小,父母忙着做工,家里的衣服都是他给缝的,有破了的地方也是他来补,后来村长家买了缝纫机,他就跑去那边看,看久了也借着用,久而久之就做得很好了。
  不过这东西也要看天赋,很多人就是缝了一辈子做出来的衣服也很一般,沈堂平一个男人倒是挺有这方面的天赋,客户拿到衣服之后很满意,后面一些手套小孩帽子之类的小东西也会让他去做。
  不过这些事情江小河却是不能和别人说的,就算是很熟悉的赵大狗也不行,所以就随便找了个借口,说他们家里最近忙,等过了年再继续说探亲戚忙,或者孩子上学要照料就可以了。
  “原来是这样,那我就不给你们天天占位置了,到时候你们要是能确定来的时间提前和我说一声,我再帮你们占摊位。”赵大狗闻言也没怀疑,挠了挠脑袋道。
  “好,今天谢谢你了大狗,我先回去了,家里还要事情要忙。”
  江小河笑了笑,然后两人就在镇口告别了,互相往不同的方向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更


第64章 神童妹妹
  过年的那一天,村里的人全都早早地就起来了,沈麒书也很早就起来,洗漱完换上了新衣服。
  “这衣服做得还没你做得好,下回家里的衣服都让你来做。”
  江小河一边帮儿子整理领子,一边对着旁边穿衣服的沈堂平说道。
  这两个月来,他们一家四口已经习惯了睡固定位置,江小河睡最里头,沈堂平睡最外头,中间隔着两个孩子,沈堂平除了前几天会问几句,后面都不提起这个问题了,江小河就更不可能提了,庆幸地每天躺在最里头。
  此时一家四口都起来,女儿还窝在床上的被子里扯着被角玩,江小河帮儿子穿衣服,沈堂平在自己穿衣服,虽然天气冷,但是屋子里的气氛确实暖融融的。
  “肯定让我来做,不过如果有客户,你们还得排队。”沈堂平难得开了句玩笑。
  “随便你,反正我和麒书也不急。”江小河白了他一眼道。
  “哥,哥!”
  等到沈麒书穿好衣服要跑出去,沈穆清却是忽然扔掉了手里玩着的被角,一个熟练的翻身就爬了起来,对着他叫道。
  “妹妹乖,哥先去洗漱,洗漱完再陪你玩。”沈麒书闻言返回到床边,用手捏了捏妹妹的小脸,然后转身又跑出了门。
  “哥,坏。”沈穆清有脾气似的哼了一声,继续躺回床上玩被子角。
  “这孩子也学得太快了,这么难的话都学会了。”江小河目睹了兄妹两个的互动,有些惊奇地道。
  “都是单个音节的,学得快也正常,毕竟穆清这么聪明。”沈堂平道。
  “那可不一定,有些孩子学说话学得快,但是长大了反而没其他孩子学得快,也是要看人的。”江小河故意逗他道。
  “妈,坏!”
  没想到江小河这话一说出口,沈堂平还没来得及回答,沈穆清却是先他一步开口说话,伸出小手挥了挥,看起来很不开心地道。
  “哇,宝宝你竟然说妈妈坏,那今天我可就不给你喂奶粉喝了?”
  江小河愣了愣,很快反应过来,不仅没生气还笑眯眯地伸手将女儿连着被子一起抱了起来,碰了碰她的小鼻子道。
  沈穆清不说话了,赌气般地靠在江小河的肩膀上,开始玩她散在背后的头发。
  “我就说我们女儿聪明,她连我们说话都听得懂。”沈堂平也是有些惊讶,不过看起来倒是挺开心,炫耀似的和她说道。
  “不和你们说了,女儿你抱着,我去写对联。”
  今天是过年,江小河和知青点的知青们都说好了,早饭就不去做了,中午和晚饭再过去,因为家里也要布置,这一点和村长村干部也商量好了,再加上最近两个月自己做饭的时候特意拉了几个知青在厨房看着,有两个也学会了一些,做饭水平比以前要好多了,至少煮的面不会糊,正常口味。
  对于江小河早上不来烧饭这一点,大家都没有意见,之前的陈婆婆有时候也会请假,小河姐已经算是尽职尽责了,到他们这边一次都没请过假,这还是过年才请一早上。
  再说了,早上吃他们自己烧的东西,中午随便吃点,晚上吃年夜饭才更有滋味,他们也不介意为了晚上的那顿大餐饿上两顿。
  不过江小河也很聪明,前一天就看穿了他们的心思,告诉他们饭是一定要吃的,不能饿过头也不能在一顿暴饮暴食,不然大年初一全都肚子疼多不吉利!
  所以知青点的大家早上起来乖乖地煮面吃,不过吃惯了江小河做得东西,他们再吃自己做得可真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对比。
  “唉,小河姐煮的面可好吃了,我煮的怎么是这个滋味?”
  今早是周小琴和一个男生做饭,其他人打下手,这面光从表面看着倒是和江小河做得差不多,但是吃起来却是索然无味,实在是让周小琴郁闷。
  “你要是能做得这么好,你就可以做厨子了,还用得着小河姐来嘛?”
  “就是啊,我妈烧得面都没小河姐的好吃。”
  “我现在都在想要不要留在柳口村算了,不然回去了吃不好肯定很难受。”
  “为了吃的你就不回省城了?大海你可以啊,不过你怎么留下来?村里找个姑娘家入赘?”
  “……”
  面没什么滋味,但是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打打闹闹的一顿也吃得挺开心。
  当时他们从省城过来,有些是把下乡当成光荣的事情,有些人是被爸妈逼着去锻炼的,还有些是代替家里其他孩子来的,反正没有一个想到最后要留在柳口村,除了自愿报名下乡的几个人一开始干活很有动力,其他人都累死累活不想再多留一天了。
  但是他们在咬牙坚持,掰着手指头数着日子的时候,他们知青点却迎来了更艰难的时候——厨子生病不干了!
  这下他们又饿又累,有两个更是受不了装病闹着要回省城,直到江小河来了,才用美食将大家的心全都安抚了下来。
  听着可能不相信,可是在这个年代,很多人家都吃不饱,吃的是最珍贵的,能用手中不多的采购费买到足够的材料给他们做出一顿顿美食的,江小河也算是十分厉害了,柳口村知青点的伙食条件都传到其他村里去了,其他村的知青过来一尝这菜,都想要申请调到这边来了。
  “你们男生如果真想留下来可要好好地计划计划,我们女生就不一样了,我们只要在村里找个对象嫁了就可以了。”周小琴笑呵呵地道。
  “哪有那么简单,虽然这里的饭好吃,但是村里人的条件远远比不上我们省城的,你要是嫁过去人家对你不好,离娘家还远,以后叫天不灵叫地也不灵。”一个和周小琴差不大的女知青道。
  “找个好人家不就好了。”周小琴说着脸还有些红了。
  “好啊小琴,你是不是已经偷偷找到村里喜欢的男同志了?和我说说是哪个?”那女知青本来还想要争论,见周小琴脸红就什么都明白了,惊讶地对着她问道。
  “还没的事呢,我还没答应他。”周小琴被戳穿脸更红了。
  周小琴这也算是变向承认了,于是大家又有了八卦的话题,吃完饭全都围着她问东问西,好不热闹。
  下乡的知青留在村里是很常见的事,特别是女知青,很多吃不了苦找个人嫁了就轻松多了,毕竟她们算是城里来的知识分子,在村里还是挺受欢迎的,被娶回去婆家至少一开始对人不错,怕人跑了活不会多,怀了孕后面几个月又可以休息,之后养孩子,去队里上工做公分低的活儿也比在知青点轻松。
  不过周小琴这情况不一样,她之前是下定决心要回去的,觉得在村里没出路,不过现在和人看对眼,一旦陷入爱河就心态就完全不同了。
  ……
  这边发生的事情江小河不知道,她正在堂屋里写对联,因为教儿子写字被沈堂平夸字写得好,江小河就想着家门口的对联自己来写,添点福气。
  这事儿沈堂平和沈麒书都很赞同,沈麒书还说等两年他字写得好了也来写对联。
  “天好地好春更好,猪多粮多富愈多。”
  红色的对联都是自己从镇上买的,空对联比写好的对联便宜许多,大家都买空对联回来给村长写,江小河用毛笔蘸了黑墨,有些紧张地写了上下联,写的时候因为天冷手还有些抖,不过字还是挺苍劲有力,看起来很赏心悦目。
  “这对联好,我也读得懂!而且这上头的字我认识好几个!”沈堂平跟着念了一遍对联,旁边的沈麒书听了也是高兴,伸手指着上头的几个字抢先开口道。
  “小心一点,手指别沾上墨了。”江小河见状赶紧将对联挪到旁边去一点,有些担心地道,她好不容易写好的对联,要是弄坏了还要重新去买。
  “我很小心,不会碰到的!”沈麒书嘟着嘴道。
  “芭,芭芭!”
  几个人在想着横批怎么写的时候,屋子里头却是传来了沈穆清的声音,她叫妈妈和哥哥叫得比较清楚,叫爸爸却总是发第一声,沈堂平一听这熟悉的称呼立刻转身要走进去看,却见小丫头竟然一个人走到了门边,光着脚丫子,两只小手扶着门框,身子摇摇晃晃的。
  “妈,妈快看!妹妹竟然自己走出来了!”
  沈麒书看到沈穆清出现在门口顿时瞪大了眼睛,拉过江小河的袖子使劲摇晃,结果江小河正在写横批,这被一扯顿时一条黑线横贯整张红纸。
  不过江小河这时候也来不及在意这些,放下笔就冲过去,还是沈堂平先她一步把女儿抱了起来。
  “前天才会走几步,今天怎么就自己走出来了!”江小河震惊地看着自己女儿道。
  “穆清聪明,学说话快,学走路也快,比一般的小孩子厉害很多,”沈堂平将女儿抱在自己怀里,擦了擦她脏兮兮的小脚丫,“不过她应该是沿着床头那边的墙壁走过来的,没有倚靠还站不稳。”
  “那也很厉害了。”江小河喃喃着道。
  她的女儿果真是神童,原主把她卖给楚家真是太可惜了!


第65章 第65章
  “以后不能把穆清一个人扔在房间里了,也要看着点,她现在会走路要是到处乱跑,我们一个没注意就跑出门去了。”沈堂平担心地跟着江小河进屋。
  “是啊,倒不是怕她跑远,就是出去没东西扶肯定摔,摔雪地里爬不起来就冻坏了,而且我闺女长这么漂亮被抱走就不好了。”江小河道。
  “那可不行,要不我们以后要是有事情就在里屋门口堵个柜子吧,让妹妹出不来!”沈麒书提议道。
  “哥坏!”
  沈穆清闻言顿时不干了,在江小河怀里挣扎了几下,探出半个身子,努力伸手在自家哥哥脑袋上拍了两下,小脸鼓鼓的,看起来气呼呼的,很是可爱。
  “哥哥的确坏,不可以把我们家小宝贝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的对不对?”江小河见状也是乐了,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两孩子真是可爱,又聪明又可爱,看着就喜欢。
  “要不先帮女儿洗洗脚吧,这都踩脏了。”沈堂平在旁道。
  “那你去烧点热水,再掺点冷水,把水温调好端过来,再把女儿的毛巾拿来,在屋子里洗,外头的天太冷了,女儿没换衣服要冻着的。”江小河道。
  “好,我马上去。”沈堂平点了点头立刻转身去厨房烧水了,沈麒书也跟着跑了过去帮忙,江小河则是留在屋子里看着沈穆清,让她靠在床上,拉着她的小手玩儿。
  “妈,好,好!”
  沈穆清有两个酒窝,笑起来很是好看,江小河拉着她玩了一会儿,给她哼了几首儿歌,她就笑了起来,主动握住江小河的手道。
  “还是妈妈最好对吧?”江小河看女儿笑也跟着笑,小家伙果然聪明得很,骂人夸人都会。
  “好!”沈穆清笑着应着,露出两颗小小的乳牙,看起来可爱极了。
  ……
  沈堂平很快就把水烧好了,在外头的水缸里去打冷水,结果发现水缸里的水竟然结冰了。
  “哇,可以玩冰块了!”沈麒书看到水缸上头浮着的冰片,也是激动地跳了起来,上前伸手就要去捞。
  “这么冷你还玩冰块,小心生冻疮。”沈堂平提醒道。
  “不怕不怕,我之前又不是没生过冻疮,今年到了过年还没生呢!”
  沈麒书却是一点也不在意,直接踮起脚尖伸手捞了一块冰片,然后转身跑去堂屋门口蹲着玩了。
  “这孩子……”
  沈堂平也没法子,只能让他太冷了记得回里屋暖会儿,然后就弄了些冰水回厨房去了,回去将水倒在盆里,然后将热水掺进去,用手试过水温就端回了里屋。
  “来,穆清来,妈妈来给你洗脚了。”
  江小河见沈堂平进屋,也是将女儿抱到了自己腿上坐着,然后接过沈堂平拧好的毛巾开始帮女儿擦小脚丫。
  沈穆清很乖,坐在妈妈怀里一动不动,等脚擦干净后才被抱回床上,等着换衣服。
  “哥哥有新衣服,妹妹肯定也有,妈之前去镇上时候给你也买了布料,让爸爸抽空做好了。”江小河将女儿在床上安顿好后就起身去衣柜里面拿了衣服出来。
  “妹妹也有新衣服?!”
  沈麒书在外头听到里面爸妈的说话声,也是疑惑地起身跑了进来问道。
  “是啊,你爸昨天才做好的。”江小河将小衣服从柜子里拿出来,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布料和江小河的新衣服一样是红色的,做的是棉衣棉裤,小小的两件也用不了太多的布和棉花,倒是很省钱。
  不过这小衣服沈堂平做起来也花了不少功夫,毕竟这是给女儿做的第一身衣服,而且是过年穿的,他就特别用心。
  “咿呀,穿,穿!”
  沈穆清看到新衣服顿时眼前一亮,挥着小手喊道,说起来,她也好久没穿过新衣服了,特别是这辈子,一次都没穿过呢!
  “好好好,马上就穿,今天过年本来就是要穿新衣服的。”江小河走过去给女儿把新衣服穿好,想了想又从自己的柜子里拿出了两个皮筋,在她的脑袋上扎了两个小揪揪。
  沈穆清的头发挺多,一出生就很浓密,很容易就扎起来,不过孩子年纪小,江小河也不敢给她扎得太紧,就松松地扣了两圈。
  “妹妹真好看!”沈麒书在旁夸赞道。
  “咿呀~”沈穆清闻言转头看了他一眼,扬起小脑袋咿呀了一声,像是在说“那是”,把沈堂平和江小河都逗得笑出声。
  “可惜我的都是旧皮筋,不然用红色的头绳扎两小辫子肯定更好看。”江小河看着女儿头上自己刚完成的“杰作”,也是有些可惜地道。
  “没关系,我有办法。”
  沈堂平闻言却是忽然起身,走去旁边的柜子,蹲下来在最底下那格翻了翻,找出一块被裁掉的边角不了,拿了剪刀剪成了几条细长的形状,然后拿了针线坐在外头缝了起来,不一会儿就缝出了两个平面的红色蝴蝶结。
  “堂平你手真巧,我都没想到可以做一个这样的蝴蝶结。”江小河跟出来看,沈堂平已经快速地将蝴蝶结给缝好了。
  因为剩下的边角布料很少,沈堂平没法将这么一点布揉在一起做个红绳,只有直接裁处平面的形状,不过这平面的蝴蝶结小小的也很可爱。
  “我来给穆清放上去。”沈堂平对自己临时做的小首饰也挺满意的,走到屋子里给女儿别在小揪揪上了,用橡皮圈扣住。
  “如果能照相就好了,今天过年麒书和穆清都打扮得这么好看,应该照一张留念的。”江小河看着面前带着红色蝴蝶结像个小福娃的女儿,又看旁边在玩冰的帅气儿子,忍不住喃喃道。
  现在这个年代拍照真是个奢侈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特意去拍照,所以上辈子自己所知道的在这个年代生活的长辈们都很少拍照,留下来的照片最多就那么一两张,甚至她二爷爷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照相今天肯定是照不了了,我们过了年去县城的时候问问我大哥哪里可以照相,有照相馆的话就过去看看,照张全家福留个念。”沈堂平道。
  “如果可以每年都照一张吧,孩子一年年长大,每年都编一个样儿。”江小河沉默了一会儿道。
  其实她是想,自己来这个世界莫名其妙的,要是某天突然也莫名其妙地离开,就什么纪念都没留下了,一年照一张,每年都留下一点纪念,这样也算是给自己留个安慰。
  毕竟在书里,原主可是活得好好的,到了沈麒书和原女主纠缠了两年之后才病逝的,也还有十几二十年。
  “小河,你在想什么?”
  江小河在发呆,沈堂平看了一会儿见她还没回过神来,就上前拍了拍她的肩膀问道。
  “哦,我在想晚上都烧什么菜好。”江小河被沈堂平一拍猛然回过神来,立刻恢复神色道。
  “还没想好吗?不是昨天就在想了吗?要不要我一起来作参考?”沈堂平没察觉江小河的异常,而是关心地问道。
  “也可以,一起过年我们的菜肯定也要加进去,等会儿你就来给我作参考。”江小河点了点头道。
  因为他们一家四口和知青点的知青们一起过年,所以自家也要购买食材加进去,不能只用村长分下来的食材钱,这样一来,在原来的菜单基础上也可以加几道自家人喜欢吃的菜,让沈堂平和沈麒书给意见是最好的。
  至于女儿,她还小大多都喝奶粉或者喝点易消化的米粥糊糊,太油腻的菜不能吃,她的分量就不算在内了。
  于是接下来一家人写好了对联贴在家门口之后就开始计划晚上的年夜饭菜单了,蹭知青点的光,他们吃的肯定比其他任何一家都要丰富,毕竟光是知青点的知青就有十几二十个,村长分下的食材钱也不少,去赵大狗那边便宜买回来的食材绝对能大吃一顿。
  ……
  中午的时候,江小河去知青点做饭,很简单地做了一顿,大家一改之前说要一天不吃饭的态度,全都狼吞虎咽地吃完了。
  “怎么,早上没吃?”江小河看着这群吃的毫无形象的少年少女,似乎回到了刚来知青点的那一天,也是好笑地问道。
  “吃了,但是一点味道也没有。”
  “就是,要是以前我肯定觉得还不错,至少吃饱了,但是小河姐你这段时间把我们的嘴巴都养刁了。”
  江小河一问立刻有人回答。
  “那这样可不行,明年食材钱也不知道有没有那么多,如果今年用多了明年村长给我发的少了,你们可就要吃不饱了。”江小河故作严肃地道。
  “那怎么办?”其他人闻言也是纷纷担忧地开口问道。
  “要不从明天开始我给你们的饭菜都减量,也不多减,就做平时的三分之二,把你们胃养小了就好了。”江小河道。
  “啊?!!”
  “小河姐,三分之二也少太多了吧?!”
  “就是啊,根本不够吃啊!”
  “……”
  说到底还是一群十几岁的小孩,最大的也就十八岁刚成年,被江小河这么一唬就唬倒了,一个个都在那儿叫苦。


第66章 年夜饭
  “逗你们玩的,就算年后食材钱给少了也是等到那时候再说,现在你们尽管放心好了,有多少钱我买多少菜,都吃得饱饱的。”江小河道。
  其实村长给的食材钱如果正儿八经地去镇上的店里买,也是买不到这么多的食材的,烧得饭菜也没有这么足量,估计也就平时的五分之四,这么多人一起吃肯定没法全部吃饱,但是江小河从黑市买就不一样了,量足。
  当然,她也可以省这一部分的食材钱,在黑市也买和店里一样的量,剩下的钱就归自己口袋了,但江小河另有打算,她想要和知青点的知青们都打好关系,让他们依赖自己做的饭。
  因为这群知青有好几个也是回到省城里去的,回去之后有的继续读书有的在家人的安排下在城里工作,有的嫁人,反正前途都挺光明的,结交这么一群人脉,对自己对沈麒书和沈穆清也是一件好事,以后说不定有要人家帮忙的地方。
  “吓死我了,我真以为以后要吃不饱了。”
  “其他村的知青我也有认识的,说起来还是我们村的饭菜最好,每顿都管饱。”
  “是啊,他们都可羡慕了,我们有小河姐也太幸福了!”
  “小河姐你可千万别离开知青点,换个人来做饭我们可都吃不下去了。”
  “……”
  听江小河这么说,大家才纷纷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就着这个话题感叹了起来。
  “不会走的,除非我搬家搬到镇上去,不过离那时候还早得很。”江小河笑着摇了摇头。
  她的确是有搬家的打算的,以她未来人的眼界,不可能一辈子都拘束在这个村子里,村子里的环境条件都没有外头好,教育也是,等过几年高考恢复了,她还指望儿子女儿读个大学,那最好初中就去镇上或者城里读,师资也会比村里好很多。
  “那就好,到时候我们说不定就回去了。”
  “嗯,回去之后如果小河姐正好搬家搬到省城,我们还能见面。”
  “见面可一定要烧饭啊,我可以花钱吃一顿。”
  大家一听江小河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