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几天忙着粉坊的事情,巧莲都好几天没能早点儿回家做饭了,不是曲维扬回去做,就是佳媛放学了回家做饭。
  既然粉坊已经找到了大师傅,她过去也没啥用,不如早点儿回家去,照顾照顾孩子。
  “行,这些日子你也够累的了,回家好好歇一歇。
  明天要是不爱来上班,就在家休息休息,乡里最近也没啥大事儿。”老韩书记很痛快的答应了。
  如今公粮交了、计划收购的粮食卖了,农户各家的粮食和钱也都分下去了,除去粉坊和养猪场的事儿,其他还真是没啥可忙的。
  老韩书记领着陈民生和张文广一路往粉坊走,半路上,陈民生很是不好意思的跟张文广说话。
  “那个,妹夫,谢谢你啊,我知道,这事儿你肯定也没少帮着说好话。
  唉,是我太糊涂,没管好媳妇孩子,才让他们惹出祸来,实在是对不住你和大妹妹。”
  陈民生这人不算坏,就是耳根子软没主意。
  自从那次张文广去陈家闹,之后就一直不搭理陈民生,今天好不容易遇上了,陈民生也想借此说点儿好话,缓和一下。
  张文广叹口气,大舅子主动低头了,他要是还端着,实在说不过去。
  “大哥,这事儿我没出多少力,是咱娘,咱娘帮你说了话。
  你要是真有心,往后好好孝顺咱娘,咱娘是一片真心为了你们好。她要是不惦记着你们,何至于替你替万福打算啊?”
  “大哥,你听我一句话,你是个大男人,自己挺不起家,成天由着娘们儿胡闹腾,那怎么行?
  往后好好管着婆娘,还有你家万禄,可别再惹祸了。”
  陈民生一听这话,连连点头,“是,是,往后我肯定好好孝顺咱娘,管着媳妇孩子,妹夫你就放心吧。”
  说话间,几个人便来到了粉坊,陈民生到漏粉锅之前一看,摇了摇头。
  “这勾芡没勾好啊,烫的不够,粉面子调的不粘。”说话间,伸手捻了点儿调好的粉面子,放在嘴里咂摸了一下。
  “明矾放的比例不对,这样的粉面子漏不成粉,一漏就断条,进锅里就成汤了。”
  陈民生说着,扭头看老韩书记,“韩叔,你信得过我不?你要是信得过,我这就给你调一点儿粉面子试试,保管能漏出粉来。”
  既然老娘费了不少力气才把他安顿在粉坊里,他过来自然要表现一下,所以不等老韩书记说什么呢,陈民生就主动要求干活。
  老韩书记一听,知道陈民生真的是懂行,当时就松了口气,赶忙点头,“成,那你就试试吧。”
  于是陈民生把粉缸里那些调好的粉面子挖出来弄到别处,然后重新往里面倒了干粉面子,加入一定比例的明矾。
  另外烧一锅热水,取适量的粉面子用热水烫了构成芡,倒入缸里开始调粉面子。
  这活的确很费尽,陈民生一个人还真是不行,于是喊了边上的人,洗了手过来一起揉。
  揉到最后,粉团子光滑有弹性不沾手,这才算是成了。
  之后陈民生拿起来漏勺,弄一块粉团子放漏勺里,上面用力往下压,就见到底下有长长的细条落下来,落到滚烫的沸水里煮开。
  “快,赶紧用棍子挑出来在凉水里过一下,然后一点点儿盘起来,等会儿拿出去晾着。”陈民生赶紧喊人。


第347章 多种经营的雏形(月票九百加更)
  陈民生到粉坊,一次就漏粉成功了。
  这下可把老韩书记高兴坏了,连忙跟陈民生说,第二天领着万福来上工,陈民生一天记十二个工分,万福给记十个。
  陈民生一听高兴极了,要知道春夏最忙的时候,也没有人记十二个工分啊。
  一天多两个,这一冬天可是不少,到了过年还不得多拿好些钱啊?
  于是陈民生乐呵呵的回了家,一进门就跟媳妇儿子说起来,明天要去粉坊上工的事情。
  “万福你也跟我去干活,咱爷俩这一冬天好好干,挣点儿钱攒起来,好给你说媳妇。”
  陈民生可高兴了,脸上笑意一直不断。
  万福这几年也沉稳懂事许多,一听这话高兴极了。
  “爸,是真的么?我能跟着你一起去粉坊干活?太好了,那咱冬天就能挣钱了。
  爸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干活挣钱。”
  万福都十八了,哪能不懂好赖?知道这是姥娘和姨们为了他打算,心里也很是感激。
  倒是那边的王氏听了,不由得撇撇嘴,“哼,也就是糊弄你们爷们儿傻吧。
  他们那分明是没人会漏粉,粉坊开不成了,这才找你搬救兵的。
  你也傻,咱娘几句话就给你唬住了,傻乎乎的就去出力干活,你倒是好好跟他们讲讲条件啊。”
  “才给十二个工分就把你高兴成这样儿?咋地你也得要二十个工分啊。
  没有你,粉坊玩不转转,你不在这个时候多要点儿,顺道再把咱万禄也领去。
  结果那头一说给你十二个工分,就把你美成这样儿?”王氏那张破嘴,又开始不说好话了。
  王氏一直都是这样,以前陈民生也没觉得如何。
  可今天他感受到了亲娘和妹夫妹子们的关心,老太太和张文广又叮嘱他不少,再一听王氏这话,可就不高兴了。
  陈民生二话不说,伸手就给了王氏一巴掌,“你个败家娘们儿,什么事情到了你嘴里就没个好儿。
  你以为你是谁啊?天皇老子不成?一张嘴二十个工分,还要把万禄也带进去。
  带进去干啥?让他在粉坊里惹祸,连带着我们爷俩的差事也丢了是不是?”
  “我告诉你,给我消停着点儿。
  从明天开始,我去粉坊干活,你搁家里给我老实儿呆着,敢出去嘚瑟,我回来就打断你的腿。
  还有万禄,我警告你,这一冬天你必须捡回来一垛柴禾,你敢藏奸耍滑不干活,我就把你打出门去,你就再也不用回来了。”
  陈民生难得硬气一回,揍了媳妇王氏,又恶狠狠的警告了万禄。
  王氏挨了一巴掌,本来还想哭闹不算完呢,结果一看陈民生这架势,知道陈民生这是发狠了,吓得也不敢多说话,老老实实收拾饭去了。
  粉坊有陈民生当大师傅,第二天就开始正常运行。
  陈民生别的活上面拖拖拉拉懒懒散散,可是一进了粉坊,就像是换了个人一样,瞪起眼睛来领着人漏粉,把粉坊里这二十个人,都给管的规规矩矩。
  大家伙干活特别利落,粉坊一天能出来几百斤的粉条。
  这时节外头已经很冷,漏出来的粉条挂在外面不多时就凉透了,再搁外头冻一晚,便冻得邦邦硬。
  几天的时间,粉坊院子里各处都挂着粉条,那景象看着,还真是挺有意思。
  粉条在外面冻几天之后就差不多干了,取下来剪断,用草绳捆起来,就可以出售。
  到了这个时候,曲维扬的用处就显出来了,老韩书记找了曲维扬,通过他,把粉条卖给了供销社的副食品部门。
  如今这年月什么都缺,副食品销售部一听说有粉条,高兴的立即点头,说是有多少要多少。
  县城这么大,这么多人吃饭呢,大冬天的没多少菜吃,白菜炖粉条、酸菜炖粉条,那都是东北人最爱吃的菜了。
  更不用说,到了过年,还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粉条这些呢,谁家还不买点儿回去吃?
  就这样,大营乡的粉条一送到县里就销售的很好,每天都得三四百斤的供应量。
  幸亏今年大营乡各村都种了不少土豆和地瓜,之前老韩书记已经做这个打算了,所以除去卖掉的、留种的,还有分给农户的,其余都让人送到了粉坊,趁着天气好的时候做成了淀粉。
  淀粉足够,粉坊原料充足,干活的人一听说粉条好卖,一个个也是干劲儿十足,成天加班加点儿的干活,保证供应。
  粉坊的红火,让老韩书记高兴之余,又开始琢磨其他事情了。
  如今大营乡里有一个粉坊,还弄了个猪场,当然,猪场一时半刻的见不到多少效益,养猪需要时间。
  接下来还要弄点儿什么呢?要多方面发展,才能让乡里快点儿富起来啊。
  “巧莲啊,你脑子活,再帮韩叔想想,咱还能再干点儿啥?
  光是一个粉坊一个猪场,还是少了点儿,乡里这么多闲人呢,得让他们都有活干才行啊。
  咱真得动动脑筋,想办法把冬闲变成冬忙,这样一来,既不耽误春种秋收,冬天里还能多挣点儿。”老韩书记抽空过来找巧莲商议。
  “韩叔,这事儿呢,我也琢磨了一阵子,要说起来呢,还真是有不少事情可以做。
  生豆芽、做豆腐、做酱这些都行,尤其是做豆腐,豆渣还可以送到猪场养猪,挺好的事情。
  可有一样儿,目前咱国家正大力收黄豆呢,就怕是政策不允许。”
  “另一个,咱现在种的高粱也是高产品种,比以前产量高了好多,往后咱乡里的余粮肯定越来越多,也可以拿来酿酒嘛。
  酿出来酒卖,酒糟也可以喂猪,这样咱猪场那边的收益可就大了。
  粉坊的粉渣、酒坊的酒糟、豆腐坊的豆渣,这些都利用上,猪长得快还节省成本,这不就挣钱了么?”
  “不过我还是那句话,咱想干,得提前跟县里打招呼。
  另外一个,今年估计不跟趟儿了,得明年一开春就好好计划打算。”巧莲办事素来求稳,这是关系到整个儿大营乡百姓的事情,不能太急于求成。
  “哎呦呦,我就说你们年轻人脑子活吧,你说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些啊。
  是,是,一点儿没错,还有这么多事情可以做呢。
  那今年咱就这样儿吧,等明年,明年咱提前计划好了。
  哎呀,我都有点儿等不及了,这要是真像你说的那样儿,咱乡里是不是不用几年就富起来了?”


第348章 合作社分红(月票一千加更)
  粉坊生意不错,粉条供不应求,老韩书记又从乡里挑了二十个干活好的人,进粉坊干活。
  这样产量有所提升,除了每日供应之外,还能余下一部分。
  不过毕竟粉坊是第一年,原料上准备还不是特别充足,等到腊月二十前后,淀粉已经用完,粉坊只能停工。
  别看粉坊出粉只有不到俩月,收益却很不错,刨去人工和各种费用,乡里还剩下的不少钱。
  关于这笔钱分配,老韩书记特意把乡里的干部,各生产队的队长都叫来,专门开了一个会。
  “这笔钱呢,首先要扣除咱乡里的公益金、公积金,之后按照各村交上来的土豆地瓜产量,统一估算分红,分给大家伙。
  我让孙会计算了一下,每户可以分二十块钱左右,钱虽然不多,可也比没有强。
  正好快过年了,分一笔钱,大家伙留着买点儿年货吧。”
  大营乡下辖一共六百多户,每户分二十来块钱,那就是一万多,这还是刨去了乡里扣留的,粉坊工人的工资。
  大家伙也不是傻子,在心里一算计,就知道粉坊今年的收益了。
  一个个也都是有点儿傻眼,这要是明年多种一些土豆地瓜,到时候分的不更多?
  老韩书记自然也看出来了这些生产队长的心思,于是立即补充。
  “如今既然是成立了合作社,那这地里种什么,就得社里统一规划,统筹管理。
  咱们种地,首先还是要保证粮食产量,在粮食产量足够各项支出的前提下,才能做其他调整,不能只为了钱,忘记了肚子。”
  “我可警告你们,别因为眼前这点儿钱,就动了别的念头。
  合作社里指定的种植计划,必须严格执行,要是让我知道谁不按照计划来,可别说我不客气啊。”老韩书记冷下脸来,郑重警告。
  “各位,韩书记这话也是为了大家好,过完年,咱们还有另外的计划。
  我和韩书记已经想了不少办法,都是为了咱大家伙能够多挣钱。
  只要各生产队严格按照合作社指定的计划来做,我和韩书记敢保证,咱们明年的分红,肯定比今年多。”
  那头韩书记板下脸来扮黑脸,巧莲就得出来唱红脸。
  “我想大家伙心里都有数,今年各家各户到手的粮食比往年多,还分了一笔钱。
  如今又分了一笔,跟往年对比,估计每家都得多收入七八十块钱吧?
  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听社里的安排,咱的日子会一年比一年好,收入也会越来越高。”
  “我和老韩书记在商量呢,咱们往后不仅仅是要种地打粮,也得多种经营。
  让社里的农户,家里有粮、碗里有肉、兜里有钱,那才是好日子。你们说对不对?”巧莲笑呵呵的说道。
  “对,对,韩书记和陈书记的话在理,今年大家伙比往年都多收入了不少呢,能过一个富裕年了。
  这要是搁往年,哪里敢想啊?
  往后不管社里有什么指示,我们一定严格按照社里的计划执行,绝不打折扣。”
  张文广第一个响应,其他人反应过来,也纷纷鼓掌。
  就这样,孙会计把每个生产队该分的钱念下去,然后几个生产队长找出纳领钱,接着众人就揣着钱赶紧回生产队去,把这笔钱分给了各家各户。
  临近过年了,谁家还不置办点儿年货?这下好了,社里又发了二十来块钱,能买不少东西呢。
  社员们都高兴极了,一个个欢天喜地去供销社采买。
  当然,跟普通社员只分红相比,粉坊的工人这个年就更富裕了,有的人拿了将近一百块钱回家。
  而陈民生和万福父子俩拿了将近两百块,王氏一听说这么多钱,眼睛都瞪的溜圆,直直地盯着陈民生手里那些钱。
  然而陈民生这一回,却没有把钱交给王氏,而是直接锁在了柜子里。
  “这笔钱不能动,都留下来,我要给万福攒钱说媳妇,还得买点儿好东西孝敬咱娘。
  要不是咱娘,我哪能挣这些钱?”陈民生这回总算是良心发现了,知道孝顺老太太。
  王氏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陈民生把钱所起来,气的直瞪眼。
  “你这是啥意思?钱放在我这儿怎么了?我还能给你昧下不成?我又没娘家,也不能倒腾回娘家去。
  你还担心我偷人养汉了不成?”王氏有点儿急了,那么多钱她一点儿都捞不着,心里就跟猫抓的一样。
  “家里粮食够吃,之前攒的钱都在你那儿,今年卖粮和分红的钱也都给你了,你还想咋样?
  以后就这么来,地里的收成你拿着,安排咱家的日常开销,我和儿子们单独挣的工钱,得存着办大事用。”
  “你也不看看万福都多大了?过完年就十九,还不着急给他说媳妇,你要让他打光棍儿啊?
  还有啊,明年开春,万禄也给我下地干活挣工分去。
  咱们家不养闲人,成天闲的他五脊六兽东跑西颠儿的,惯的臭毛病。”
  陈民生在粉坊干活这阵子,也跟不少人相处的还行,闲谈之间,有的人少不得要提点他几句。
  所以这一次,陈民生态度强硬起来,是真的要好好收拾王氏和万禄了。
  万禄过完年也十七了,这要是搁在别人家,早就顶个壮劳力干活。
  可王氏护着万禄,成天喊着万禄还小呢,干不了活,结果这熊孩子就成天游手好闲的出去惹祸。
  陈民生之前放了狠话,让万禄去捡柴禾,这小子知道厉害,倒是老老实实捡了一阵子柴禾,如今陈家总算有个像样儿柴禾垛了。
  王氏一看陈民生铁了心是不打算给她钱,不由得难受起来,就在那里嘟囔。
  “给老大攒钱说媳妇就攒呗,给老太太买什么东西?老太太在巧娟那儿,什么能缺了她的?
  人家有闺女孝顺,日子过得比咱们宽裕多了,就显着你有孝心,老二老三也没说是给多少。”
  王氏这破嘴真是一辈子就这德行了,明明陈民生态度不好,她还不自觉呢,还胡说。
  气的陈民生抬腿就踹了王氏一脚,“那是我娘,没有我娘能有我么?
  你胆子肥了啊,还敢在我跟前儿胡说八道,往后你再说我娘,说我妹妹一句试试?你看我不踹死你?”


第349章 巧莲气晕(加更求月票)
  合作社里分红,各家各户又拿了一笔钱,自然是欢欢喜喜过大年。
  年后正月初一开始,乡里依旧有文艺演出,正月初五全县文艺大汇演,巧莲忙的连回娘家看老娘的时间都没有。
  就这么一直忙到了正月初十,大汇演结束,大营乡的节目拿了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乔书记赵县长等人亲自给获奖演员发了奖状,同时还给大营乡单独发了一份奖状。
  这下可把老韩书记给乐坏了,奖状全都贴在乡政府的墙上。
  逢人就说,这是巧莲领着乡里的文艺骨干赢回来的,就这么热闹了几天之后,才渐渐消停了。
  又是一年开春,乡里按照实际情况下发了今年的种植计划,有去年的分红鼓励,各生产队都积极响应,表示今年一定按计划完成任务。
  一年之中最累人的春耕时节,就这么开始,各家各户都投入了万分的热情,抓春耕促生产,比往年提前了几天就完成春耕任务。
  春耕之后,乡里下达任务,大营乡所属四个生产队派人出工,将大营乡附近几处涝洼地清理出来,挖成鱼塘。
  这是巧莲提议,老韩书记和乡里干部去年就规划好的。
  那些涝洼地成年积水土质寒凉,种什么作物都不长,早就撂荒了好多年。
  巧莲的意思,涝洼地闲着也是闲着,挖出来围成鱼塘,放鱼苗养鱼,到时候捞出来,乡里还能多一笔收入。
  巧莲的这个建议,得到了乡里大部分干部的赞成,于是趁着春耕结束种子还没萌发的这段时间,组织人挖鱼塘。
  如今大家伙都尝到了甜头,自然是合作社说什么,大家伙就做什么,积极性都特别高。
  乡里风风火火忙忙碌碌的挖鱼塘,巧莲这边,也是接二连三的去县里开会。
  四月里苏俄专家,应我国邀请,来抚松荒门沟屯、西川村、万良村,做大骨节病的综合考察。
  大骨节病,也是东北一种典型地方病,多发生于青少年时期,影响正常发育。
  患者膝关节、指关节、踝关节弯曲,短粗变形,疼痛、肌肉松弛、萎缩,身体矮小、畸形,关节功能障碍、行走困难、劳动能力低,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终生残疾。
  患病青年妇女,较重者骨盆狭小,婚后生育困难。
  建国后,比较重视这些地方病的治疗,从五一年开始,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研究各类地方病的防治。
  这一次苏俄专家来,省卫生厅也专门派了吉林医科大学、长春医学院的专家教授在各病区调查研究,取样对比化验。
  经过几个月的检测研究,最终提出了两个比较可靠的观点,一个是“粮食镰刀菌中毒说”,另一个是“饮用水污染说”。
  “粮食镰刀菌中毒”,就是指人食用了被镰刀菌污染的粮食,导致了一系列的病变。
  “饮用水污染”,指出病区饮用水主要特点是耗氧量高、富含大量有机物,常量元素贫乏。
  饮用河水、沟水、草甸水、土井水病情严重,饮用泉水,深井水病情轻或者不得病。
  在得出这些结论之后,县卫生防疫部门,立即召集个乡镇的相关负责人员开会。
  普及预防知识,倡导百姓不要食用霉变粮食,深挖井,饮用深井水。
  巧莲负责的就是妇女和卫生健康这方面,少不得要去县里开会,再回来传达会议精神。
  大营乡也有不少人都身受大骨节病的困扰,所以老韩书记也格外重视,召集大家伙开会,提出利用农闲时间挖深井,最少保证五户一口井。
  大部分人对这个提议都很支持,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觉得,这就是瞎闹腾。
  明明有河水可以吃,非得挖什么井,纯属浪费那个工夫。
  “巧莲啊,别跟那些四六不懂的人生气,反正命是他们自己的,谁遭罪谁自己知道。
  咱们这是为了子孙后代好,他们不领情就拉倒,咱管不了那么多。”
  挖井的事情有人不赞同,明着暗着的就说巧莲这是打着上级命令的幌子瞎折腾,气的巧莲一阵阵直迷糊,坐在办公室里休息。
  “韩叔,我就纳闷儿了,这些人怎么就这么轴呢,让他们干啥都磨磨叽叽的不愿意动弹。
  你说得了病好受是咋地?咱村里也不是没有受水气的人,一个个看着都难受,他们怎么这点儿道理都不明白呢?”
  巧莲听见韩书记的声音,睁开眼坐直了身子,叹气道。受水气是土话,说的就是大骨节病。
  “哪里都有这样的人,别说是挖井了,你就说之前抗霜,不也是有人就不干么?
  咱乡里挖鱼塘,不也有人在背后说风凉话,说咱养鱼不能成,就是瞎浪费力气么?
  唉,这人啊,心不齐,要都是一样儿,那不就少了好多矛盾么?
  这要不是见到合作社真的有利可图,你以为他们能这么积极的入社?即便是加入合作社了,不也有人干活磨洋工不肯出力么?”
  “对这些人啊,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听他们瞎说。
  干活少了就扣工分,不挖井他们就吃河水去,咱不管,也不生这个气。”
  老韩书记岁数大经历的事情多,不像巧莲年轻气盛,于是耐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