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天冷,豆腐能放得住,不怕坏了。”这天曲维扬下班回来,先是去了乡里,然后才回家的,进了门就笑着跟巧莲解释。
  对于豆腐销售火爆,巧莲倒是没觉得如何。
  怎么说呢?城里的百姓啊,其实赶不上乡下人吃的东西花花。
  最起码村里人到了冬天,多多少少的都做点儿豆腐,改善一下伙食。
  以前县里自然也有豆腐坊,可眼下国家对粮食掌控的特别紧,尤其是黄豆,基本上都出口了,哪里还能留着做豆腐用?
  这也就是大营乡的黄豆产量高,加上有乔书记在上面护着没人敢管,所以大营乡才敢用黄豆做了豆腐往城里送。
  要是搁以前,地里出产的黄豆产量低,交了计划定额之后哪里还能剩下多少?
  农户自家留着吃还不够呢,哪有做豆腐往外卖的份儿啊?
  “老韩叔问你呢,说是县里今年又有文艺汇演,问你能不能回去领着人排练。
  我说够呛了,你这肚子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我担心你挺着肚子来回折腾,这大冷天的出点儿意外咋整?”
  曲维扬看着巧莲越来越鼓的肚子,也是有些担心。
  巧莲前两次怀孕生孩子,曲维扬都没在家,所以也就没见过巧莲挺着大肚子的模样,这回他可真是见识了。
  这才四个来月呢,巧莲的肚子就跟个球差不多了,看着巧莲成天挺着肚子来回干活,曲维扬就觉得心惊肉跳。
  照这样发展下去,等着巧莲怀孕足月了,那肚子得多吓人啊?
  巧莲这个样子,曲维扬哪里能放心她出去?所以根本就没跟巧莲商议,直接就推了韩书记的邀请。
  巧莲扶着腰,一手摸着肚子,也是无奈叹气。
  “这几年都是我一手主持,各种节目都是我亲手给排,台词什么的也都是我给写,乡里没人能接这一摊,也难怪老韩叔着急了。
  可我现在这样子,别说你不敢了,我自己也不敢出门嘚瑟啊。”
  “这样吧,我这几天在家里琢磨琢磨,把节目单做出来,各个节目内容台词之类的都设计好,到时候让嘉康给送去。
  有这些,老韩叔再想想办法找个人帮着排节目吧。
  嗯,不行就找冯校长,他们学校里肯定有音乐老师,让老韩叔过去找找,总能想办法拿出节目来。”巧莲脑子快,一下子就想到了办法。
  “嗯,这样也行,我算是看明白了,难怪老韩叔说你的工资照发呢。
  你人在家里,可乡里这些重要的事情一点儿也没耽误了参与啊。是该给你发工资,要不然可太亏了。”曲维扬跟着开玩笑说道。
  “没办法啊,谁让去年咱拿了奖呢?今年要是弄得太差了,我怕老韩叔脸上挂不住。
  行啊,动动笔杆子的活我还能干,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今年的文艺汇演,咱大营乡就晾在那儿了啊。”
  巧莲笑笑,她也想万事不理,可谁让她在这个位置上呢,既然身在其位,总要谋其政。
  巧莲工作上向来认真负责,虽然如今身体状况不允许,却也不能眼睁睁的在旁边看热闹。
  就这样,巧莲忙了五六天,终于写出一份完整的节目单,包括里面各个节目的详细要求。
  厚厚的一叠纸,就这么让嘉康带给了老韩书记。
  韩书记接到那份节目单,知道了巧莲的意思之后,果真就去找了冯校长,让冯校长那边派个人,帮着把今年的节目完成。


第367章 演出服装
  “妈,今天冯校长和音乐老师说了,让我和哥参加节目。我有个独唱,还跟我哥有个合唱。”
  这天下午放学,嘉康佳媛一进门,佳媛就蹦到了巧莲跟前儿来,欢天喜地的告诉巧莲这个好消息。
  巧莲一愣,“是咱乡里的节目,要去县里参加文艺汇演的?
  你跟你哥合唱?你自己还有独唱?独唱是哪一首啊?”
  巧莲排的节目单,她自然知道上面有什么。上头只有一首适合孩子唱的歌,是去年一部电影里面的歌曲。
  如今这年月,百姓基本没啥娱乐项目,也就是电影放映队来乡里放电影的时候,大家伙能跟着热闹热闹。
  这两年乡里收益好,老韩书记也大方,经常请了县里电影放映队的人,来乡里放电影。
  那个场面别提多壮观了,电影里的一些插曲和主题曲,也都成了人们争相传唱的歌曲。
  佳媛这孩子可能是受巧莲影响,在文艺这方面还真是有点儿天赋,那些歌曲她听几遍就会唱,而且唱的还不错。
  嘉康也行,虽然比不上佳媛那么灵透,但是认真教几遍,也唱的还可以。
  估计就是因为这个,学校里的老师一看节目单上有一首儿童歌曲,才让佳媛和嘉康去合唱。
  可另一首独唱是怎么回事?好像没有别的歌适合孩子们唱了啊。
  “妈妈,就是今年刚看完没多久的那个电影,电影里面唱的那首歌儿啊,你不是经常在家里唱么?
  昨天冯校长和音乐老师在商议选人的时候,正好我在哼那首歌,然后冯校长就让我整个儿唱全了听听,后来就定下来让我唱了。”
  佳媛毕竟还是小,第一次被选上参加节目,那个激动劲儿就别提了。
  闺女一说,巧莲就明白是哪一首歌了。
  今年刚上映的一部电影,就是以江对岸那一场战争为蓝本拍摄的电影,里面有一首曲子,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女歌唱家唱的。
  巧莲以前就会,只是不敢胡乱唱,今年电影出来之后,巧莲在家里没事的时候就爱唱两句,应该是佳媛听的多学会了。
  “呦,那可不容易啊,你得好好排练啊,可别给你妈丢人。”
  这要是巧莲没怀孕,估计今年文艺汇演,巧莲自己就去唱了。
  可惜,她现在挺个大肚子,哪里还能跑去唱歌?行啊,自己不去,闺女能去,这也不错。
  “对了,妈妈,冯校长说,今年的演出不是在露天地里了,是在大剧院。
  冯校长说,让妈妈给我选两身好看的衣裳,到时候好好唱歌。”
  佳媛一脸渴盼的看着巧莲,心里特别希望自己能美美的去表演。
  抚松评剧院今年刚落成,看起来县里的意思,是不能闲着,正好就把新春贺年的文艺汇演放到剧院里了。
  那剧院巧莲没去看过,但是听说里面特别大,这倒是挺不错,总比往年就在露天地里表演好多了。
  “成,这个容易,妈妈这几天就给你做衣裳,保管给你打扮的最美。”
  闺女去演出可是好事情,巧莲觉得不管演的好坏,首先对孩子是一种锻炼。
  那么大的舞台上演出,面对那么多的观众,只要能完整演下来,就是非常成功了。
  闺女儿子要去演出,巧莲当然要郑重对待,于是晚间孩子们放学了,巧莲就在家里指导,教孩子们怎么演唱,表情动作等等都要到位。
  白天孩子们上学了,巧莲就在家里给孩子们做演出穿的衣裳。
  今年除夕是在一月三十一号,年后初三开始表演,天气应该不算太冷。
  而且今年是在大剧院里面,总比外头露天地要暖和的多。
  所以巧莲挑来选去,决定给嘉康做一条黑色的背带裤,白色的衬衫。
  到时候白衬衫里面套上加绒衬衣,就算冷也冷不到哪里去,一首歌没多长时间,下台之后赶紧穿衣裳就是了。
  嘉康穿黑色背带裤白衬衫黑皮鞋,佳媛则是红黑格子的背带裙,也是白衬衫黑皮鞋,俩人合唱这么穿,肯定特别搭。
  至于佳媛独唱那首歌,巧莲琢磨了一下,给孩子做一条长裙子吧,好看点儿。
  腰上带个大蝴蝶结,荷叶边的领口袖口,穿着肯定特别好看。
  孩子难得登上一次舞台,一定要打扮的好看些,到时候找人拍了照片,给孩子们留个纪念。
  选定了要做的衣裳,巧莲便开始动手裁剪缝制,这种舞台演出的服装,比起平常穿的衣裳自然是要精致不少。
  巧莲也不敢大意,非常用心的画了设计图,然后照着图纸裁剪,锁边、缝纫,一直忙了五六天,总算是把衣裳给做出来了。
  “娘,你看看,这衣裳怎么样?”衣裳做好了,巧莲拿着给老太太看。
  老太太看了直点头,“好,好,真好看,哎呀,咱佳媛要是穿上这衣裳,肯定特别俊。
  你这手也是够巧的,我还没见过这样的衣裳呢,好看,等晚上孩子们回来了,让他们都换上试一试,我瞅着肯定行。”
  等到佳媛嘉康放学回家,巧莲拿出来新衣裳,让两个孩子都换上试试。
  果然,衣裳很合身,俩孩子穿上之后,别提多精神了,这俩孩子本来长的就好,再这么一打扮,简直太出色了。
  “好,挺好的,就这么穿,我敢保证,今年你们俩一定是最出色的孩子。好好练习,不能偷懒,到时候上台好好演出。”
  “往年都是你们在台下看着我,今天换妈妈在台下看你们表演了,一定要拿出最好的状态来。
  不管得不得奖,只要你们能完完整整唱下来,不害怕不跑调,那就算成功了,知道么?”
  巧莲看着眼前这一双出色的儿女,也是满心欢喜,多好啊,孩子们都长大了,要去见识大场面了呢,真棒。
  “佳媛,再来试试这件裙子,到时候里面穿着厚点儿的衬衣衬裤,外面穿上这裙子,应该不会很冷。”
  巧莲又拿起那条长裙,让闺女换了试试。别说,佳媛穿上,还真有点儿舞台上明星的那种感觉呢。
  “好,真好看,咱佳媛长的俊,个子也高,这裙子穿上,不比电影里的那些演员差,好,好看。”
  老太太在那边看着外孙女这一身,也是赞不绝口。


第368章 怀孕遭罪
  今年庄稼大丰收,各家各户都分了不少粮食。
  合作社当初也考虑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惯,所以种植结构上比较丰富,各家都分了不少大黄米和粘苞米粘谷子。
  到了冬天闲着没事儿,肯定就要包粘豆包或者粘火勺,好掺着大白豆红小豆之类的一起吃。
  巧莲今年冬天不用去上班了,老太太又在曲家,娘两个闲着没事,可不就琢磨着吃的怎么?
  烙粘火勺、烙煎饼,粗粮尽量细做,大人孩子都爱吃,做饭的也省心,不用天天贴饼子焖饭,可以换着花样儿的吃。
  进了十二月天气就越来越冷,俩孩子上学来回也有些遭罪。
  幸好巧莲给孩子们做的衣裳都厚,穿的多捂的严实,就这么将就着,一直到了十二月二十几号,总算是考完期末试,孩子们放假了。
  放假之后也不能闲着,俩孩子除了要写作业之外,还得每天下午去乡里排练。
  巧莲担心孩子们来回跑,这大冷天的给他们冻着,索性让嘉康传话给负责排练的老师,说是这俩孩子她在家领着练就行。
  等着临近年根那几天,让孩子过去彩排就可以了。这样,俩孩子不用成天往乡里跑,每天上午写作业看书,下午就在西屋练习唱歌表演。
  进了冬天,曲维扬就忙了起来,几乎见不到他的影子,一出门七八天都习惯了。
  巧莲也没觉得如何,谁让曲维扬干的就是这个工作呢,供销社忙就忙在这一阵子了,等着年后会清闲好长时间。
  虽然曲维扬不经常回来,不过家里有佳媛和老太太,嘉康也能帮忙干活,嘉俊嘉和如今也不是以前那么淘气了。
  所以巧莲倒是累不到哪里去,除了这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行动越来越笨重之外,倒是也没啥可烦的。
  “唉,我看了,你这肚子里头啊,闹不好就真是俩,你这比人家怀孕肚子大了不少呢。
  你说也是怪了啊,咱们家和曲家,祖辈儿上就没有生双棒儿的根儿,怎么到你这儿,一怀孕就生俩呢?
  我看着你这肚子啊,就觉得累的慌。”
  “幸亏是我在这儿,佳媛嘉康也大了能帮你,要不然你说你挺着这么大的肚子再干活,还真是够你受的。”
  原本老太太是想着伺候巧莲几个月,等着她胎像稳定了就走。
  结果巧莲这一胎看着又像是俩,成天挺着个肚子来回的不闲着干活,老太太看了哪里放心得下?
  于是就这么一直住着,直住到巧莲怀孕六个多月,进了腊月门儿。
  都已经到腊月了,巧莲无论如何也不肯让老太太再走,老太太看着闺女那肚子就害怕,哪里还能放心离开。
  索性今年就留在曲家过年算了,等着年后巧莲生了孩子再说。
  “我看着你最近脸上都有点儿肿啊,腿是不是也肿?唉,看你生个孩子,可真是遭罪。
  要我说啊,生娃这个,你可别再生了,什么人的身子也禁不住这么糟践啊。”
  老太太心疼闺女,也不说多子多福那套话了,反倒是劝着巧莲,往后别再要了,太遭罪。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生完这回,咋地我也不要了。
  我有嘉康佳媛、嘉俊嘉和,再加上肚子里这俩,六个孩子已经足够了,可不敢再要。”
  别说老太太劝,就算老太太不劝,巧莲也绝对不会再要孩子了,她可不想一窝一窝的生起来没完。
  好孩子不用多,几个就够,她之前一直馋闺女,这回也死心了,不管这一次生的是闺女还是小子,她都不再生了。
  曲维扬也同意,他们俩好好养着这几个孩子,教育好了比什么都强。
  巧莲这次怀孕,比前两次更累。
  也就是她这几年身体养的好,再加上有曲维扬给打掩护,各种好吃的都往回拿,巧莲各种营养品都不缺,这才养到如今这程度。
  可即便是如此,最近她也感觉出来,腿肿的厉害,有时候脸都跟着肿,这个罪真是别提了,她绝对不想再遭一回。
  “估计这一回又要提前生,咬咬牙坚持着吧,顶多再挺俩月,也就过去了。”
  巧莲原本算计着,孩子应该是农历三月出生,可如今看来,应该不会那么晚。
  她生前面两胎时,都是提前了一个月左右,双胞胎的孩子基本上都没有足月生的,差不多都提前。
  娘两个一边说话,一边又把给小娃预备的东西都整理了一遍,包被、夹被、大褯子、小褯子、衣服等等。
  除了嘉俊嘉和那时候用的两套,还有一套颜色比较鲜艳的,要是真的生了个闺女,总不好还穿哥哥们的衣裳。
  “嗯,我看着差不离了,应该够用,你等着提前让维扬预备点儿奶粉。
  这要真是俩,奶水肯定不够用,咱也别亏了孩子。”
  老太太亲眼看着巧莲和巧娟用奶粉喂养孩子,嘉俊嘉和跟凤云都长的很好,比那些喂米汤的强多了。
  所以老太太现在观念也转变过来了,主动提醒巧莲,别忘了预备奶粉。
  “对,娘要是不说,我还真是忘了。你看我这脑子,我就说好像是有什么想不起来呢,对啊,是奶粉。
  嗯,等着这几天维扬回来,我让他给看看,尽量淘澄些预备着,俩孩子吃奶粉特别费,得多预备点儿。”
  巧莲一拍脑门儿,她真的是忘了。
  人家都说一孕傻三年,这话还真是不假,她光是忙活别的了,竟然忘了孩子们的口粮。
  好在系统里有的是,随便什么时候换了就行,等曲维扬回来,把奶粉给他,让他再从外面带回来,也就算过了明路。
  老太太听见巧莲这话,只笑了笑,倒是也没说其他。
  于是娘两个又把东西挨样儿的都整理好包起来,放在柜子里显眼的地方。
  万一到时候巧莲发作了,老太太知道在哪里,拿出来就能用。
  “这回咱就别做那么多吃的了,就算你提前一个月生孩子,也是二月中下旬了。
  那时候天气热,外头冻不住东西,可别糟践了好玩意儿。放心,到时候我咋地也能做了饭伺候着你月子。”
  老太太忽然想起这个,故意提醒巧莲,不能再像上回那样,包好多饺子馄饨什么的冻外面。
  到时候还不得全都化了啊?那可就糟践东西了。
  “嗯,嗯,年后维扬也不忙,到时候让他多买点儿吃的回来就行。”


第369章 杀猪分鱼
  忙忙碌碌的,就到了年根儿。
  今年合作社里不光粮食大丰收,粉坊、豆腐坊的生意也都格外兴隆,只有酒坊的酒刚刚出来,才送去县里还不知道结果。
  另外,猪场今年养了一百多头猪,一个个也都长的特别好。
  尤其是最近一阵子,有豆腐渣和酒糟掺着喂猪,那猪一天一个样儿,眼瞅着长膘儿。
  到了腊月二十,老韩书记发话,今年社里杀猪。
  一百头猪卖给供销社四十头,另外杀四十头猪,各家各户分,其余的留作种猪或者明年开春再卖。
  老韩书记还组织了人,决定这几天开始捞鱼,如今这时候滴水成冰冷的很,鱼出水没多长时间就冻上了。
  除了各家各户分一条之外,其余正好可以拉去县里卖掉,年前也能添一笔进项儿。
  大冬天捕鱼,可跟夏天不一样,北方的冬捕那可是一景儿。
  乡里这几处鱼塘都是当初涝洼地重新挖出来的,面积不小。
  老韩书记领着人,在冰面上凿窟窿,将网从冰窟窿底下穿过去,另一头用牲口拖着绞盘,一点一点的往上拉。
  鱼出水的那一刻,场面特别壮观,社里的青壮年全都拿着各类工具,将鱼从网里捞出来。
  天冷,鱼在冰面上蹦跶一阵,就蹦不动了,然后装了车,运回去。
  老韩书记和巧莲琢磨养鱼也不是短时间了,虽然开春才挖出来鱼塘,但是去年就已经在几处河段还有泡子里开始蓄养鱼苗了。
  等鱼塘挖好之后,将鱼苗引入大鱼塘,管理员照着巧莲给的方法投放饵料饲养。
  这一年长的还真是不错,大的鱼一条就有三四斤,一般的也有二斤左右,再小些的就捞不上来了。
  三个鱼塘的产量不小,除掉每家每户分一条之外,还剩下很多。
  老韩书记找到了好不容易回家来的曲维扬,跟曲维扬商议之后,由曲维扬帮忙,将鱼运到了抚松和临江两地来销售。
  大过年的,谁家不想着买条鱼过年?以往有大集的时候,都是百姓自己从河里江里捞了鱼,赶在过年时出来卖。
  这几年没有大集了,也见不着卖鱼的。
  如今一听说副食品店里有鱼,而且是不要票的鱼,好家伙,临江和抚松城里的人,都排着队去买鱼。
  鱼运过去都没用卸车,就这么卖空了。
  卖了猪和鱼,再加上粉坊、豆腐坊的收益,合作社今年可是挣了不少钱。
  老韩书记领着人统计了一下,扣除所有费用之后,每户还能分到十斤肉、一条鱼、二斤粉条、三斤豆腐、二斤白酒,另外还有六十块钱。
  社里分了东西,自家就不用花钱去买,而且还分了比去年多的钱。
  这下子大家伙可高兴了,一个个拎着东西揣着钱,欢天喜地的回家去预备过年。
  “妈妈,我们回来了,韩爷爷让我们把东西带回来,还有钱呢。”嘉康还没等进门呢,先喊上了。
  接着,就见到嘉康和佳媛俩孩子手里拎着鱼、肉等东西,满面喜色的从外面进来。
  曲维扬忙,没时间去乡里分东西,巧莲那个情况也不敢出门。
  老韩书记知道曲家的情况,正好嘉康佳媛在乡里排练节目呢,于是就把曲家这一份儿,让他俩捎回来了。
  “妈,这是六十块钱,瞧瞧,都是崭新的嘎嘎票儿呢。”佳媛把东西放下,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叠崭新的钱出来。
  那钱一看就是从银行里刚出来的,还带着油墨的香气呢。正正好好六张十块钱的,递到了巧莲的手里。
  “看出来了,今年乡里的收益的确不错啊,不光分了钱,还分了这些东西呢,真好。
  要说啊,咱乡成立这合作社还真是挺好的,比以前日子好过多了。
  往年自家收了地交了公粮,再除了口粮之外哪里还能剩多少?一年到头就是忙活着几张嘴,基本上攒不下什么。
  再看看现在,粮食分的比以前多,还能分到不少钱,今年过年还给这些东西,这日子过的才叫有奔头呢。”
  老太太看见孩子们拿回来东西和钱,也分外高兴。
  “还是新社会好啊,国家安定,百姓富裕,你瞅瞅咱乡里如今,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呢。
  哎呀,我活了大半辈子,到如今啊,才知道什么叫安心过日子。不用提心吊胆,不用忍饥挨饿,好,真好。”老太太忍不住感慨道。
  “娘,要是照着合作社这么发展下去,明年会更好的。
  您啊,就好好的活着,活到一百来岁,看看咱国家,看看咱乡里的变化。”巧莲搂着老娘肩膀,笑呵呵的说道。
  老太太白了闺女一眼,“还一百来岁?你当我是老妖怪啊?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都不求多了,能让我活到七十,我就知足。”
  旧社会平均人口寿命都短,当然,也有长寿的人,但大多数的人寿命都不算长。
  陈老太太倒是没奢望活成老妖怪,她只盼着再让她多活十来年,看着孙子辈儿的都成家立业有了孩子,她也就满足了。
  “娘,你放心吧,就您这体格儿,到一百岁也不是啥不可能。
  快了,再过十来年,嘉康都能说媳妇了,到时候你就等着抱重外孙吧。”
  老太太今年五十九了,过完年就六十,这几年在张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