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了,再过十来年,嘉康都能说媳妇了,到时候你就等着抱重外孙吧。”
老太太今年五十九了,过完年就六十,这几年在张家和曲家,身体养的特别好。
尤其是今年在曲家,巧莲时不时的弄点儿补品给老太太。
老太太要是有点儿什么小毛病,也不用去卫生所,巧莲就给找了药吃,所以老太太的身体比以前更好了。
就像巧莲说的,照着眼前来看,别说十年,就是二十年三十年,那也是一点儿问题没有。
一提起嘉康娶媳妇,老太太忍不住就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万福这亲事在哪儿?
这转过年就二十了,亲事还没个着落,你那个大嫂也不着急,真是愁死我了。”
老太太最惦记的,就是大孙子的亲事。
“你说如今你大哥和万福都在粉坊里干活,光是这一季儿的工钱,爷俩就能拿两百来块。
再加上分红和地里的收成,这一年也不少挣,咋就说不上个媳妇呢?”
老太太简直快愁死了,孙子那么大了还说不上媳妇,她都觉得出去没脸见人。
第370章 女婿丈母娘
“娘,先别说这些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说不定哪天有闺女看上万福,不用媒人介绍自己就成了呢。
今天小年儿了,咱包饺子吧,正好嘉康他们拿回来了肉,咱就用这个肉包。”
巧莲不喜欢掺和陈家的事情,也不爱提,所以便岔开了话题。
合作社里腊月二十开始捞鱼卖鱼杀猪,到今天才算是忙活完,正好赶着小年分东西分钱。
估计今天大部分的人家,都是用社里分的猪肉包饺子呢。
曲家这些日子一直忙,还没杀猪呢,曲维扬最近忙的也忘了往回带肉,家里快没猪肉了,社里分的这一块,倒是正好。
“行啊,包饺子呗,想吃什么馅儿的?我这就去剁菜。
你还是呆着吧,别忙活了,我看着你那肚子就觉着累的慌。佳媛,来,跟姥姥一起剁菜剁肉去。”
老太太不等巧莲动弹,便主动起身,拎着嘉康刚才拿回来的肉,去厨房切肉剁馅了。
巧莲这肚子的确大,六个半月的肚子跟人家要生的差不多,行动起来笨的很。
现在弯腰都特别困难,基本上坐在炕上都得后腰垫个枕头,不然就觉得顶的慌。
搁以前吧,还能把菜板搬到炕上来干活,现在这样也不行,所以老太太才说,不让巧莲去剁馅儿了,还是她和佳媛去干活。
巧莲闲不住,既然老娘和闺女去剁馅儿了,她索性下地舀出白面来和面。
幸好嘉俊嘉和这俩小子如今还行,不那么捣乱,都乖乖地在炕稍摆弄玩具,巧莲很快就把面和好了,盖上盖帘醒着。
不多时,老太太和佳媛也把饺子馅儿调好,于是端进来放了面板。
老太太坐在炕上,佳媛坐在炕沿,巧莲拿了凳子在地上,这样她干活还能舒服点儿。
于是巧莲揉面切剂子擀皮儿,老太太和佳媛包,没多少时间,一盖帘饺子就包出来了。
第二帘刚包了几个,就听见外面一阵脚步声,接着曲维扬推开门进来。
“哎呦,我紧赶慢赶的回来,寻思着帮家里包饺子呢,没想到你们都包这么多了。”
曲维扬手里拎了不少东西,都是他顺道带回来的年货,瓜子糖果对联鞭炮等等。
老太太一看女婿回来了,赶紧喊曲维扬去休息暖和暖和,“不用你包饺子了,赶紧歇着吧。
这些日子你也够累的,这外头冰天雪地的又是骑车子回来啊,可得当心你的手。”
“娘,没事儿,我穿的厚实,手套还是您给我做的兔子皮的那个呢,可暖和了。
等等啊,我把东西都归拢放起来,然后洗了手跟你们一起。”
曲维扬看着媳妇那笨拙的体型,哪还能光坐着不干活,就张嘴等着吃啊?他恨不得家里的活全都自己干了,省的巧莲受累。
说话间,曲维扬把外头的大棉袄脱掉,那大棉袄里头藏着玄机呢,原来巧莲在大棉袄里头挂了个兔子毛的里子。
本来大棉袄就够厚了,再加上一层兔子皮,那可不遮风又挡寒么?也难怪曲维扬骑着车子回来都不觉得冷了。
脱了大棉袄和大棉裤,曲维扬赶紧去洗了手,然后将巧莲撵一边儿去歇着,他来擀皮儿。
老太太瞅了瞅女婿擀的饺子皮儿,点点头,“嗯,还别说啊,咱维扬干啥都行。
你看这饺子皮儿也擀的不错,挺圆溜薄厚也均匀。”
以前老太太总觉得男人不应该干这些活,可是在瞧见曲维扬主动承担家务之后,也改变了看法,知道疼媳妇的男人,都值得夸赞。
女婿丈母娘相处,向来比婆婆和儿媳妇相处容易。
曲维扬对老太太很敬重,老太太对曲维扬也是打心眼儿里看重。
所以老太太在曲家住了这么长时间,相处的都非常融洽,丝毫没有半点儿不高兴。
听见岳母夸自己,曲维扬也抿着嘴直乐。“嘉康呢?我看往后也该让嘉康学一学做饭,别光是让佳媛干活。
男人啊,多少都得学一点儿,往后帮着媳妇搭把手,挺好的。”曲维扬随口说了一句。
“嘉康进林子去了吧?你儿子还能闲着啊?今年我不能进山,都是他去。”
嘉康从乡里回来,把东西放下之后就走了。这孩子跟曲维扬学了不少本事,人也勤快,曲维扬太忙顾不上家,都是嘉康忙着家里的活。
“就是啊,你可别惦记着再让嘉康干活了,嘉康才多大的孩子啊?过了年才十二岁,那还是个孩子呢。
嘉康已经够懂事了,放假这些天,写完了作业就领着阿黄阿灰,拉着爬犁去捡柴禾。
咱家外头又多了小半垛柴禾了呢,那都是嘉康的功劳。”老太太一听要让她外孙子学着做饭,立即不乐意了。
“不光捡柴禾,还去套野鸡兔子,今年冬天家里吃的,都是嘉康弄回来。
这孩子不错了,聪明勤快还懂事,你啊,知足吧。”老太太对外孙子那可是万分满意,要是自家孙子有嘉康一半儿勤快,她都不用这么愁。
老太太这么护着外孙子,曲维扬还能说啥?
在他看来,男人能干那不是应该的么?男人不干活怎么养家?
可老太太都这么说了,曲维扬也不好再坚持让嘉康学做饭,于是只笑笑。
“那往后可得给嘉康挑个做饭好的媳妇。”儿子才十二,他就开始操心以后娶媳妇的事情了。
巧莲撇嘴,“不用想了,你儿子将来啊,保管找不着做饭特别好的。”
这是老例子,一般都是如此,婆婆厉害能干,娶回来的媳妇肯定就有弱项,要不然凑不到一起过日子。
婆婆媳妇都能干又厉害,谁都不让着对方,那一天日子就不用过了,针尖对麦芒的打吧,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儿呢。
反倒是其中一个有弱项,婆媳倒是容易相处。
巧莲一想自己,啥都要强,干啥都麻利脆快,往后老了也不一定能有什么改变。
除非嘉康娶了媳妇就分家出去过,不然啊,估计也有热闹瞧。
咳咳,虽然现在就想这些有点儿早,不过,巧莲倒是在心里打定了主意,等儿子以后大了,结婚一个就给撵出去一个,都让他们自己过去。
该给的钱给足了,该置办的东西都给他们置办好,剩下的日子啊,他们自己过去吧。
第371章 杀猪过年
小年之后,曲维扬就不用出远门了。
不过县供销社里特别忙,他也不能像之前那样早早就下班回家,一般到家基本上也都五点多快天黑了。
腊月二十四,张文广兄弟俩过来,帮着巧莲家杀了猪,照例卖了一半儿给供销社,剩下的家里都留着吃了,没匀给别人家。
反正今年各家各户都分了肉,一家十斤呢,就算家里没杀猪的,也足够过年用了,所以今年也没人喊着要来匀肉。
大家伙都知道巧莲如今的情形,故而曲家杀猪也没请客,只留张文广兄弟在这边吃了顿中午饭,下午两兄弟就赶紧回家了。
巧莲怀孕虽然才六个半月,但是这肚子太大,不光是行动笨拙,而且手脚和脸都肿,时不时的就头晕心慌。
基本上除了下地溜达溜达,其余时候都只能在炕上半躺着。这么一来,年前的事情就全都得指着老太太和佳媛了。
幸好曲家这房子是去年新盖的,一家人住的也仔细,各处都还算干净规整,再加上里墙抹的白灰,不需要像以前那般再糊墙。
窗户上镶着玻璃,也不需要糊窗户纸,光是这两项,就省了不少工夫,不然这五间大房子收拾起来,也满累人的。
“还是这新房子好,不怎么用收拾,这要是以前的老房子,光是年前这一通收拾打扫,也能把我和佳媛累够呛。
这你瞧瞧多好啊,白灰的墙还雪白雪白的,窗户只需要擦一擦窗棂就行。
地上拿着你说的那个拖布拖两回,就跟镜子一样了,可真不错。”老太太一边收拾着屋里,一边念叨着。
“要不说这人啊,还得出去长长见识,你看看维扬出去这些年,什么没见过?
别说咱乡里,就是县里头,像咱家这样的房子,也没几个呢。真挺好的。”
老太太言语之中,尽是对曲维扬的夸赞。
巧莲身后倚着个大枕头,半躺半坐的在炕上,手里拿着针线缝小娃的衣裳。
她现在这体型不太适合踩缝纫机了,加上小娃需要的东西也都预备的差不离,她就是闲着没意思,手里拿点儿东西当个营生。
一边缝衣服,一边听着老太太唠叨,心里却暗暗吐槽。
亲娘啊,那不是你女婿有见识,那分明是你闺女有本事有能耐好么?
当然,这话只能在心里想想,她可不敢真的说出来。
不过看着老太太和曲维扬相处很好,巧莲也满高兴。
她之前也担心来着,万一曲维扬跟老太太相处的不好可怎么办?如今看来,一切都是她瞎操心了。
不用糊墙糊窗户,只需要打扫打扫卫生,再做些吃的就行,年前就不像以前那么忙。
佳媛每天上午在家帮着老太太忙活,下午去乡里排练,日子也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转眼到了年三十。
供销社从二十九这天中午就放假了,三十曲维扬不需要去县里,正好领着嘉康佳媛忙活着家里,贴对联贴窗花挂灯笼。
中午曲维扬主灶,老太太和佳媛打下手,忙活了半天,做出来十二个菜,两点左右饭菜端上桌,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吃年夜饭。
“来来,今年是个好年景儿,地里庄稼长的好,咱分了粮食分了钱,还分了那么多的鱼和肉,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
当然,最要紧的是,咱们家里又要添人了,可以说是双喜临门,大家伙都端起杯来,一起喝一口庆贺庆贺。”
饭菜摆好了,一家人围坐桌边,曲维扬心情格外好,非得要拉着大家伙一起举杯庆贺不可。
除了曲维扬杯里的是酒之外,其他人用的都是葡萄汁,小娃们早就等不及了,一个个喊着要跟爸爸碰杯。
瞧见这情形,老太太和巧莲也是格外高兴,于是举起手里的茶缸,跟孩子们碰了一下,然后各自抿一口。
“这玩意儿好喝,真不错,酸酸甜甜的味道真好。
维扬啊,这个是不是挺贵的?你看,过个年差不多就行呗,花这么多钱。”
老太太喝了一口葡萄汁,觉得味道很好,于是就担心起钱的问题了。
巧莲怀孕之后没去上班,虽说乡里还给发着工资,可是各种补贴没有,比以前挣的少了。
老太太寻思着,闺女这样至少还得一年多不能去上班呢,往后乡里给不给开工资都不敢说。
家里头如今就是七口人,等孩子生下来不一定是八口还是九口,这么多人都指着曲维扬的工资养活,也实在是太累了点儿。
巧莲肚子里的娃还没生出来,养小娃也是满费钱,不说别的,就那个奶粉,老太太估计一罐奶粉就得不少钱呢。
这么一算,家里头往后的花销肯定不少,老太太一辈子省吃俭用习惯了,怎么也改不了,难免要唠叨两句。
曲维扬和巧莲哪能不懂老太太的心思?知道老太太这是替他们担心呢。
“娘,你放心吧,这个不算太贵,再说了,不是过年么?
咱家也就三十这天弄一点儿尝尝,今年您在这过年,巧莲又身子笨干不了什么,这家里外头全指着您操持。
不管这葡萄汁贵贱,就是过年了热闹热闹应个景儿,也是谢谢您老为我们两口子操劳。”
曲维扬也不是一般人,这点儿好话还不会说么?几句话,就把老太太哄的心花怒放,不再纠结了。
“娘,咱家钱够花,养几个孩子也够了,您就安心的吃喝,今天咱不担心那些。
今天是过年,咱就高高兴兴过年就行了,其余的事情,让维扬去张罗吧。
他有能耐,不会亏了我们母子几个的。”巧莲那边也笑呵呵的说道。
老太太一看闺女和姑爷都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再说她在这住了这么久,也看出来家里生活挺好,一点儿都不紧吧,所以老太太也就不再念叨这些了。
“好,那就好,咱维扬能干着呢,往后这个家可就依靠你了。
来来,娘敬你一杯,维扬啊,我这闺女巧莲呢,脾气不好,幸亏你总让着她,我得谢谢你啊。”
老太太也不是简单的人物,明着说是谢谢曲维扬,实际上还是向着自家闺女。
“娘,您可别敬我,该我敬您,要不是您搬过来照顾巧莲,我能在外面安心工作么?
您看今年我又得了劳动模范表彰呢,这都是您的功劳,来,我敬您。”这岳母女婿俩互相捧,屋里的气氛还真是不错。
第372章 记仇的狗子
一家人欢欢喜喜吃了年夜饭,稍事休息之后,又开始忙活晚间包饺子。
幸好曲维扬什么都会干,佳媛如今也历练出来了干活很利落,再加上有老太太搭把手,晚间的饺子很快就包出来了。
爆竹声中,新的一年就这么来到了,吃过除夕的饺子,孩子们又大了一岁。
“姥姥过年好,爸爸妈妈过年好。”四个孩子站在地上,整整齐齐的给看上三个人行礼拜年。
“好,好,你们也好,都好。”
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连忙招手,让孩子们到跟前儿去,从兜里掏出几个红包来,一人手里给塞了一个。
“这是姥姥给的红包压岁钱,希望你们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老太太笑呵呵的说道。
“娘,不用给她们钱,咱家里不缺他们花用。”曲维扬一看老太太给孩子们压岁钱,赶忙就要拦着。
老太太摆手,“这是我给孩子们的,又不是给你。
我一个老婆子,在你这儿不缺吃不缺穿,什么花销都没有,我留那么多钱做什么?
给孩子几块钱儿揣兜里,往后要用什么东西自己去买,不也方便么?”
老太太都这么说了,曲维扬还能说啥?也不能把红包抢回来再还给老太太啊。“你们还不谢谢姥姥?”
四个孩子一听这话,齐声喊着谢谢,老太太高兴不已,摆摆手,让孩子们把钱都揣好了,千万别弄丢。
巧莲坐在炕上倒是没吭声儿,如今老太太跟巧莲的感情好着呢。
老太太这是把自己当成家里人了,巧莲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还会说别的?
再说了,她前些天特意塞给了老太太八十块钱,让老太太留着随便花用。
老太太手里不缺钱,她喜欢孩子,给孩子几毛钱哄孩子高兴,大过年的就是图个乐呵,咋地都行。
至于孩子们手里的钱,如今这年月,好像用处也没有那么大。
一个是石嘴子离着乡里供销社那么远,想要买个东西还得跑十多里,不划算。
家里什么都有,吃的都在柜子里,除了糖限制之外,其他零食随便吃,孩子们根本不缺嘴。
再说了,外面根本没零食可卖,就算拿了钱也买不到喜欢的。
供销社里大部分东西都要票,这些娃们之后钱没有票,想买也买不来。
所以巧莲根本不担心他们手里拿着钱乱花,因为想花钱也不是那么容易。
“来,妈妈这里也有红包,给你们一人一个,自己攒着,等以后留着用。”
巧莲一边想着,一边掏出几个红包来,挨个儿分给孩子们。
对于孩子们来说,最盼望的就是过年,过年有好吃的。曲家的孩子不缺吃,他们最盼着的,就是除夕夜的红包了。
曲维扬和巧莲都是很开明的父母,压岁钱既然给了孩子就从来不会再要回来,都是随着孩子们自己处理。
人类对财富的渴望估计是与生俱来,虽然压岁钱拿在手里也花不着,可孩子们还是特别期待每年的压岁钱。
哪怕是一分钱都不花赞起来,时不时拿出来摆弄摆弄,心里也格外高兴。
今年得了两份红包,孩子们一个个都高兴的合不拢嘴,于是几个娃自己藏自己的钱,都把压岁钱藏的严严实实。
瞧着孩子们一个个费心思藏钱的景象,也是格外有意思,直把三个大人乐的直笑。
孩子们毕竟小,不能熬夜,玩了一会儿就困了,于是各自回屋去睡觉。
巧莲现在更不用说,孕妇不好熬夜,容易生出来夜猫子,所以不等过了子时,曲家众人都收拾收拾睡觉去了。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走亲戚会朋友。
曲维扬夫妻俩在乡里人缘好,帮过不少人,到了这时候,挺多人都来曲家,拜个年唠会儿嗑儿,顺道看看巧莲。
这一上午,曲家人来人往,不光石嘴子这边的住户过来串门,就连乡里的不少人,也都过来坐坐。
家里不断来人,阿黄和阿灰自然就不能松开,一直圈在窝里。
这俩狗子来曲家也六年了,说起来算是老狗,比起以前来,懒了些。
当然,也是知道啥日子,晓得用不上它们,所以俩狗子乖乖的趴在窝里,来人了,它俩眼皮都不带睁开的,就在那睡觉。
当然,也不是谁来它俩都不管,有个人一来,这俩狗子就没命的开始咬了。
屋子里大家伙正说话呢,忽然听见俩狗子一个劲儿的叫唤,巧莲觉得奇怪,这俩狗子一上午都没动静,这是谁来了?
“嘉康,快去看看谁来了?阿黄阿灰今天这是咋回事啊,这么没命的叫唤?”
巧莲在炕上呢,曲家如今是北炕,看不到窗外的情形,所以就喊了嘉康出去看看。
不等嘉康往外走,那边嘉和就嘟囔了一句,“妈,你还用问是谁来么?除了万禄哥哥之外,肯定没别人。
咱家阿黄阿灰都老了,一般不爱动弹,不像以前那么厉害。就是万禄哥哥一来,它俩肯定没命的咬。”
那年万禄来曲家拜年,踢了狗子一回,之后这俩狗子就记仇了,每次见着万禄,都恨不得扑上去撕了万禄的架势。
这一上午没动静,忽然这么叫唤,那就肯定是万禄来了。
不管是谁来了,也得出去看看啊,于是嘉康赶紧出门,一看外头来了不少人。
“大舅二舅三舅,万福哥,万禄哥,万祺哥,万玲姐,过年好。”
果然不出嘉和所料,真的是陈家人来了。不过来的只有陈家三兄弟和孩子,王氏、刘氏、周氏妯娌三个都没来。
嘉康出来先问好,陈民生等人自然要回话,然后万珍、万喜赶紧上前来,“嘉康哥哥过年好。”这俩都比嘉康小,自然要先问好。
嘉康点点头,“好,你们也好。大舅二舅三舅,我姥在屋里呢,我爸我妈也没出去,都在家,快进屋说话吧。”
嘉康一边说着,一边喊住了俩狗子,不许它们再叫,然后领着陈家众人进了屋。
屋里的人透过窗子已经看见是陈家人来了,于是该站起来的都站起来,跟陈家人互相打了招呼,然后这几个人就赶紧告辞走了,曲维扬少不得出去送。
陈民生兄弟跟那几个人客气了一下,然后才坐下来,看着炕上的老太太,笑呵呵的说话。
“娘,二弟三弟今年都回来过年了,正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您。”
第373章 万福的亲事
陈民生这两年在粉坊里挣了不少钱,家里日子宽裕了,整个人也精神了不少。
他一直觉得能进粉坊是老太太给出的力,所以这两年对老太太格外孝顺。
年前的时候,还买了挺多东西过来看老太太,单独还塞给老太太了钱,这不初一上午,就赶紧过来看看老娘。
陈民安和陈民丰这两个,都有几年没回来过年了,今年应该是串班了,所以回来。
这两兄弟一个在煤矿,一个在钢铁厂,如今也算站住了脚,日子比以前宽泛许多。
俩人这脾气还是那德行,一回来听说老太太又去巧莲家住着帮巧莲了,气的这哥俩直嘟囔。
还是陈民生拿出长兄的气势压着,哥俩不敢再说其他,这才跟着哥哥一起,领着孩子们来曲家,看望老太太。
当然,陈民生知道老太太不待见儿媳妇,索性就没让王氏妯娌跟着来,让她们在家做饭。
老太太疼了这么多年儿子,要说是一点儿都不想儿孙,那是不可能。
见到儿子孙子们都来了,老太太这心里也挺高兴。
赶紧喊着几个小的上前去,挨个儿的扯着问这问那,又给了万祺、万珍、万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